众所周知,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罪魁祸首是HPV癌蛋白,目前协和医院开展的科研项目可进行此蛋白的检测,被困扰的朋友可通过网站在周五上午预约我的加班门诊进行诊断和治疗。 消灭宫颈癌,让女的像花一样,我们一直在努力。
朋友们都知道宫颈癌是女性健康的杀手,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大大提高了宫颈癌的治疗水平。目前宫颈脱落细胞TCT检查是主要的筛查技术,但不同机构诊断水平参差不齐。由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 感染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原因,因此现在进行的是TCT和HPV双筛查。HPV16和18可以称为毒王,感染率较高,70%的宫颈癌由于感染这两种病毒引发。一旦发现HPV16和18感染,则进行阴道镜检查和活检。女性HPV感染后,有三种结局。一种是病毒进入人体细胞,病毒基因与正常细胞基因整合,产生癌蛋白,使正常细胞发生癌变。另一种是病毒进入细胞后被机体清除,没有与正常细胞基因整合并产生癌蛋白,因此不发生癌变。第三种是病毒虽然进入了细胞,机体免疫力也不足以清除病毒,但病毒基因没有与正常细胞基因整合产生癌蛋白,成为持续感染但不癌变状态。双筛查也并非完美,存在过度活检的问题。由于大部分女性朋友是第二种和第三种情况,即机体可以清除病毒和病毒未产生癌蛋白状态,因此导致某些HPV16和18感染的女性频繁进行阴道镜检查和活检,给她们造成身体创伤和心理伤害。目前北京协和医院推出一个研究项目,针对HPV16和18的癌蛋白进行检测,避免过度的阴道镜检查和活检。该检测仅取HPV16和18感染者的宫颈脱落细胞,和TCT一样,没有任何伤害,而且在研究期间免费。有这两种病毒感染的女性朋友,挂不上号怎么办?可以在好大夫网站关注史宏晖医生的公众号,预约周五上午门诊进行咨询和检查。
一、症状卵巢肿瘤长大后本身有一定重量,受到体位的改变(比如突然站起)及肠管的蠕动等影响,就会在盆腔里移动位置。有的瘤子像带蒂的水果,蒂越长,瘤子的活动度越大。而瘤子移动时牵扯其蒂或者是韧带,就会使病人下腹部不舒服或有下坠感。瘤子继续长大,肚子也就增大了。可惜这个现象常常被病人以为自己“发福”而被忽视。直到感到腹胀或自己摸到瘤子,一定已有相当的大小了。瘤子可以紧迫膀胱,使人尿意频繁;或是压迫直肠,发生大便困难。若是还不就医,任其生长下去,可以像怀胎十月一样充满了整个腹腔,并且会产生各种压迫症状,如呼吸困难、消化不良、下肢浮肿等。二、辅助检查卵巢肿瘤的诊断一般不困难,但是初步确定是卵巢肿瘤后,要进一步说出它是哪一种卵巢肿瘤,却不是那么容易。除了周身检查和盆腔检查外,常常需要借助超声扫描、腹部X线照片、激素测定、腹腔镜检查、腹水的化验等。个别情况下,在手术台上才能明确卵巢肿瘤的性质,有时甚至要根据切除下来的标本的病理检查,才建立最后的诊断。
卵巢是妇女的性腺器官,位于盆腔,正常情况下体积很小,重量还不足50克,但发生肿瘤的种类之多,却超过体内任何其他器官。卵巢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可以长在一侧或是双侧,可以是良性,也可以是恶性,可以有不同的质地和形态,可以产生女性或男性的性激素,可以从肉眼看不见到长到100多斤重,可以没有任何不适,也可以痛得要死、胀的要命,真是变化多端,不可等闲视之。卵巢肿瘤不但种类繁多,表现不同,而且它也是妇科常见肿瘤,大约占了女性生殖器肿瘤的三分之一。并且,近40年来,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增加了2~3倍,并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已占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的20%,其死亡率更是高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成为妇科恶性肿瘤中威胁最大的疾病。卵巢肿瘤之所以这样繁多,是因为卵巢在胚胎发生方面有其特殊性,卵巢组织具有潜在的富于发展的多能性,因而它的组织结构与成分都很复杂。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了国际统一的卵巢肿瘤分类,将60多种卵巢肿瘤归为9大类,这一分类一直沿用至今。1.体腔上皮来源的肿瘤2.性索间质肿瘤3.脂质(类脂质)细胞瘤4.生殖细胞肿瘤5.性腺母细胞瘤6.非卵巢特异性软组织肿瘤7.未分类肿瘤8.转移性肿瘤9.瘤样病变上面每一大类中,还分为若干小类,性质上又可分为良性和恶性,有些类型的肿瘤,还有介于良恶性之间的交界性。在给肿瘤命名时,按照惯例,良性的一般称之为“瘤”,恶性的则称之为“癌”。卵巢肿瘤中,体腔上皮来源的肿瘤遵循这个规律,但对其他来源的肿瘤,一些称为瘤的却是恶性,如内胚窦瘤、未成熟畸胎瘤、无性细胞瘤、库肯勃瘤、颗粒细胞瘤等。
卵巢的生长位置使它不容易被察觉。正常的卵巢,即使在双合诊时也只是偶尔可以触到。所以卵巢肿瘤不长到一定大小是不容易为本人所察觉的。而且,除了有分泌激素功能的肿瘤外,一般的卵巢瘤也不引起月经紊乱。这不像子宫肌瘤及子宫内膜癌那样,以子宫出血这个信号来唤起人们注意。不过肿瘤慢慢长大,迟早会有不舒服的感觉。卵巢肿瘤长大后本身有一定重量,受到体位的改变(比如突然站起)及肠管的蠕动等影响,就会在盆腔里移动位置。有的瘤子像带蒂的水果,蒂越长,瘤子的活动度越大。而瘤子移动时牵扯其蒂或者是韧带,就会使病人下腹部不舒服或有下坠感。瘤子继续长大,肚子也就增大了。可惜这个现象常常被病人以为自己“发福”而被忽视。直到感到腹胀或自己摸到瘤子,一定已有相当的大小了。瘤子可以紧迫膀胱,使人尿意频繁;或是压迫直肠,发生大便困难。若是还不就医,任其生长下去,可以像怀胎十月一样充满了整个腹腔,并且会产生各种压迫症状,如呼吸困难、消化不良、下肢浮肿等。当然,现在定期开展女性疾病的普查普治,大的瘤子比较少见了。如今,有许多辅助检查方法,卵巢肿瘤的诊断一般不困难。但是初步确定是卵巢肿瘤后,更进一步说出它是众多名目中的那一种,却不是那么容易了。除了周身检查和盆腔检查外,常常需要借助于超声扫描、腹部X线照片、激素测定、腹腔镜检查、腹水的化验等来协助。个别情况下,在手术台上才能明确性质,甚至有时尚有待于切除下来的标本的病理检查,才建立最后的诊断。
子宫息肉为妇科常见病,包括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腺肌瘤性息肉、恶性息肉等,多为良性。子宫息肉的发生可能与内分泌失调、炎症刺激、年龄、肥胖或高血压、糖尿病、子宫内膜增生等因素有关。子宫息肉可无明显临床症状,也可能出现肿物脱出、白带异常、子宫异常出血、子宫增大、腹部疼痛、不孕、流产等表现。临床治疗时,以手术切除为主。其中,宫腔镜息肉切除术是最主要的治疗方式,小型局灶性或弥漫性息肉可行刮宫术,具体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有无症状、有无生育要求、息肉性质、生长速度等情况综合考虑。一般而言,手术切除后应将息肉送作病理检查,以了解其恶变的可能性,如有恶变的征象,应尽早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此外,本病容易复发,术后应定期复查,以3个月一次为宜。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生育年龄妇女的常见疾病,最主要的表现是下腹痛,包括痛经、性交痛、经期排便疼痛和剖宫产切口或会阴切口疤痕的周期性疼痛。痛经可以是初潮就开始下腹疼痛、坠胀,也可以是逐渐加重的疼痛,严重时会影响女性的生活和工作;如性交时感到疼痛,称性交痛;排便疼痛表现为经期大便时排便困难、疼痛难忍、便血等;剖宫产切口或会阴切口处如发生子宫内膜内异位症则表现为切口局部包块周期性的增大及疼痛。其次表现为不孕不育,即拥有正常性生活的夫妻备孕超过1年仍无法怀孕。再次表现为月经异常,包括月经量增多、贫血、经期延长、淋漓不尽等。出现以上症状的女性在医院进行妇科检查时会发现子宫增大、附件区有肿物、直肠窝有触痛结节。B超可见子宫增大——子宫肌腺症,附件区包块——巧克力囊肿。核磁检查会发现阴道直肠膈有肿物——导致肾积水和便血的深部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见,子宫内膜异位表现多种多样,女性出现下腹痛要及时就医诊断并尽快治疗。
卵巢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种。良性肿瘤可进行手术切除,个别类型容易复发,一般预后很好。而恶性肿瘤即卵巢癌,应彻底切除肉眼所见的全部原发和转移肿瘤,使残余肿瘤直径小于1cm,同时切除大网膜和阑尾,并进行淋巴结清除,即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后进行全身化疗。有生育要求的年轻女性,如果卵巢癌类型为生殖细胞肿瘤,可以实施保守性手术,即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保留子宫和一侧外观无肿瘤的卵巢,术后根据肿瘤期别进行化疗。由于卵巢癌发现时多数为晚期,因此容易复发。一般经过手术和化疗,一段数月到数年的缓解期过后,肿瘤复发。肿瘤复发后仍需要借助手术和化疗进行治疗,治疗效果因人而异,化疗敏感者预后好,化疗耐药者预后差。到目前为止,卵巢癌妇女的5年存活率仍徘徊在30-40%之间。随着基础研究的开展,肿瘤治疗的方法逐步增加,某些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药物在一些患者中显示出疗效好和副作用小的特点,为卵巢癌患者带来希望。
我们知道,HPV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致病因素,没有HPV感染就不会有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因此,治疗癌前病变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清除HPV感染。宫颈癌前病变分为一级CINI、二级CINII及三级CINIII。约60%的CINI会自然消退,可观察随访。CINII和CINIII需要治疗,医生通过手术(包括LEEP、冷刀锥切甚至子宫切除)能够切除发生宫颈癌前病变的部位。在切除病灶的同时,大多数患者的HPV感染也会被清除阴转;但有少数患者术后仍存在持续HPV感染,长期、持续的HPV感染会造成新的癌前病变和宫颈癌及阴道癌,因此术后仍要进行TCT及HPV的检测。 HPV感染持续的原因与机体免疫力降低相关。长期劳累、失眠、焦虑、抑郁等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阴道局部微环境不利于病毒的清除。因此生活方式的调整在疾病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可见,要想治愈宫颈癌前病变,手术切除和提高免疫力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