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的沉默杀手——产前抑郁症!认识产前抑郁症,及时寻求帮助!刘滔博士生亲爱的孕妈妈,您怀孕后是否有她们类似的经历:@无名之辈:孕七个月,今天因为我亲妈一句话哭了大半天了,到现在想起来又哭,该睡的都睡了只有我一个人在黑暗里哭,眼泪根本停不下来。@小花:每天看到什么都觉得烦躁,晚上睡不着,整夜整夜做梦,有时候梦到以前做得不对的事情,醒来觉得万分内疚,然后就是失眠。@小7:很多次看着餐桌上的红酒瓶,总有个声音让我敲碎它,然后在手脖上划下去。那您很可能患了产前抑郁症!孕期体内急剧的激素变化,会影响大脑的生物化学物质平衡,且由于一些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抑郁表现。调查显示14%~25%的妇女在怀孕期间会出现抑郁发作。孕期的抑郁症,它与一般的抑郁症相似, 但症状大多是围绕与妊娠相关的生活事件, 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1.产前抑郁症危害证据表明,产前的抑郁症状对孕妇、胎儿、新生儿和儿童的健康及发展有不良影响:1)孕妇围产期并发症增加:先兆子痫、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早产发病率升高分娩方式改变:剖宫产率增加痛阈值降低(分娩时的疼痛感明显)增加早产和产时出血的可能性2)胎儿胎儿心率改变(偏快或减慢)胎儿活性下降3)新生儿出生体重减轻新生儿评分减少内分泌改变等4)儿童增加儿童出现早期行为或情绪问题的危险性,如自闭症谱系障碍2.产前抑郁症临床表现孕期抑郁症的临床表现与一般抑郁症基本相似,至少持续2周的如下症状:1)情绪低落 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严重程度可以从闷闷不乐,到严重的痛不欲生,悲观绝望。2)思维迟缓和悲观 思维联想速度缓慢,反应迟钝。如感到思维闭塞,“脑子好像生了锈的机器”,“脑子像涂了一层浆糊一样” 。自我评价低,自责或后悔,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也不能正确比较自己和别人的差异。3)意志活动减退意志活动呈显著而持久的抑制。整日不想做事,如不愿参加平常喜欢的活动和业余爱好,不想上班、也不愿与家人/朋友和周围人接触交往,常闭门独居、疏远亲友、回避社交。4)认知功能损害存在认知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近事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障碍、反应时间延长、警觉性增高、抽象思维能力差、学习困难、语言流畅性差、空间知觉、眼手协调及思维灵活性等能力减退。5)躯体症状主要有睡眠障碍、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便秘、身体任何部位的疼痛、性欲减退等。3.产前抑郁症的治疗改善抑郁症状可以采取药物和/或非药物治疗。然而孕期使用抗抑郁药物被认为对于发育中的胎儿来说是一种风险。非药物治疗方针就显得尤为重要,常见的包括心理疗法、光照治疗、运动疗法等光照治疗机制:作用类似于抗抑郁药的作用机理,光照调节脑垂体和松果体的功能,导致退黑素、去甲肾上 腺素和乙酰胆碱水平降低,而皮质类固醇、5-羟色胺和多巴胺水平升高作用:光照治疗可以改善情绪、调整生物节律和提高免疫力作用!4.产前抑郁症的筛查灵敏而准确地筛查出产前抑郁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是目前能改善产前抑郁的可行方法。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 、美国儿科协会均建议使用爱丁堡抑郁量表(EPDS)对孕妇进行筛查,EPDS ≥ 10分作为诊断阈值。部分资料源自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杨斌/硕士研究生 指导教师:林康广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致肺炎时,你是否出现过害怕和恐慌,担心自己被传染、害怕家人被传染、担心疫情会持续等心理反应。由于防控新冠肺炎的需要,尤其是湖北地区,政府实行封闭性管理,强制性要求大家闭门不出,有些人甚至与家人相隔两地,生活缺乏交际和娱乐,自然觉得孤独、情绪低落。此时,有一些人会出现焦虑、抑郁、沮丧、绝望、自责、愤怒等情绪反应,还会有心慌、胸闷、头疼、腰腿疼、胃肠反应,甚至出现睡不着、睡眠质量差等睡眠问题。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人们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首先先来了解什么是焦虑障碍。焦虑障碍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理障碍,近年来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焦虑障碍的年患病率为4.60%,终生患病率为7.21%,表明有5%到8%的社区居民在一生中会得焦虑障碍。而达不到符合诊断焦虑障碍的严重程度,就称为焦虑症状,这是一种情绪反应,既有生理的紧张,交感神经功能的兴奋,也有心理的担忧、恐惧和害怕,同时也会带有行为上的回避和社会功能减退。虽然焦虑情绪是正常人对应激的一种心理反应,但持续时间过长,反应强度过重,则可能会达到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人群中大多数并非患焦虑障碍,而是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出现一些焦虑症状,影响了日常生活的质量,不利于疾病防控。焦虑症状的本质是不能耐受各种不确定性,因为对本次肺炎的不了解及害怕,因此出现焦虑症状,其实这些心理反应在突发传染病疫情时是常见的现象。那么当疫情发生后我们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怎么办呢,缓解焦虑情绪,要有科学的方法。第一,要学会改变认知。首先是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知识,这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其与2003年流行的SARA病毒都属于冠状病毒,其来源目前尚不清楚,目前科学家们推测来源于野生动物的可能性比较大,经呼吸道飞沬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参考钻石公主号)。由于在粪便及尿中可分离到新型冠状病毒,应注意 粪便及尿对环境污染造成气溶胶或接触传播。普通人群都是该病毒的易感者,而职业接触的医护人员、老人、劳累或心理压力大导致免疫力下降的人是高危人群,目前对于新冠肺炎尚无特效药,也没有特异性的疫苗预防,主要是是抗病毒治疗、对症治疗、支持疗法,可以治愈多数患者。大众能做到的防控措施就是少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好营养,多休息,可以减少疾病传播。当我们了解关于该疾病的相关知识后自然不会过于恐慌。第二,接受现实是缓解焦虑的妙方。既然环境难以改变,疫情发生了,要“封城”,要隔离,我们只能接受现实,配合医院和政府的相关举措。焦虑并不可怕,适度焦虑可以调动全身的能力,发挥更大潜能,不焦虑就不追求完美,不焦虑可能会碌碌无为。第三,学会表达情绪,当焦虑情绪严重时,情绪的表达非常重要。情绪的心理表达可以自我认识,向自我表达,如果想哭,有泪就让它流;可以找人倾述,向家人、朋友、同学、同事诉说心中的烦闷,可以锻炼、散步、爬山,向环境表达;还可以升华的表达,就是化悲痛为力量;当焦虑情绪得不到适当的心理表达,就会用躯体来表达,表现为各类身体不适感,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就是焦虑情绪的躯体表达。第四,要学会情感转移,当焦虑难忍时,休假、看小说、看电视、做有兴趣的家务或布置居室,去空旷的公园、操场、郊外锻炼身体,转移自己对新冠肺炎的过分关注。最后,如果上述方法都不能奏效,紧张、担心、害怕、惶惶不可终日,这些焦虑情得不到缓解,严重影响学习、生活、工作时,那就很可能是焦虑障碍,此时就要求助专业人员了,应该及时到精神专科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在精神科医生的治疗下大多数患者都能重返正常生活。参考资料:1. 陆林,江开达等.沈渔村精神病学(第六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2.黄悦勤, 新冠肺炎流行期焦虑症状的自我缓解.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20(03): 第275-277页.3.刘云涛等, 焦虑障碍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4. 28(8): 第623-627页.4.陈传锋,贺豪振,严建雯,等.“SARS”疫情对民众心理与行为影 响的调查研究[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 00 3,5(4):1-5.5.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0. 18(2): 第100-105页.
8岁便可出现双相障碍早期症状大洋新闻时间: 2016-03-10来源: 广州日报作者: 伍君仪国内研究发现双相障碍前驱期出现额叶脑区等处的灰质结构改变 广州日报讯(记者伍君仪通讯员伍展虹)双相障碍又称躁狂抑郁症,是一种以抑郁发作和躁狂发作为特点的常见精神障碍,可引起精神残疾,是导致自杀的重要原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双相障碍的患病率约1%~3%。近期,国内的相关医学研究取得突破,发现有双相障碍家族史并表现出前驱症状的临床超高危人群出现大脑结构的改变和认知功能损害。研究人员提醒,患有双相障碍的父母要注意子女的患病风险,应理解其情绪波动大、易焦虑抑郁以及冲动多动等表现,不要太严苛,必要时要向专业人士求助。 广州市惠爱医院(广州市脑科医院)情感障碍科副主任林康广博士的研究团队经过近三年对双相障碍临床超高危人群的系统研究,证实双相障碍患者存在疾病前驱期,出现神经影像学和认知功能的改变,为预防和干预提供了靶点和依据。此研究得到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大学苏国辉讲座教授的大力支持,由广州市惠爱医院情感障碍科徐贵云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资助,近期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EBioMedicine》上。 林康广介绍说,很多双相障碍的患者等到出现了典型症状才去就医,其实此病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很多患者早在8、9岁时即可出现双相障碍的早期轻微症状,包括兴奋好动、焦虑抑郁、轻微精神病性症状如偏执观念等,但还没达到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容易被忽视。现在,核磁共振检查发现这些早期患者的额叶脑区等处的灰质结构发生了改变,与认知功能损害有关。 加拿大和荷兰的长期随访研究表明,父母患双相障碍,子女精神障碍的终身患病率可达八成左右,包括双相障碍、抑郁症和焦虑症。双相障碍的发病还与环境因素有关,例如童年早期受到虐待、生活应激事件、缺乏社会支持,都是发病的危险因素。林康广建议,患者家长对子女情绪不稳、冲动、好动的表现不要太严苛,切莫动辄责骂,而要多些理解和关心,参加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如果家长察觉到子女出现异常行为,自己无法处理,最好向精神心理科的医生等专业人士求助。 如果知道自己有双相障碍的风险,参加健康教育可加强对自身和疾病表现的了解,对精神心理健康有正面作用。林康广建议,临床超高危人群要注意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摄入富含ω-3脂肪酸的鱼肝油、多做运动、避免熬夜等。研究证据显示,有氧运动对大脑的可塑性有帮助,坚持每天运动半小时,保持每周3~5次,每次达到出汗的程度,可选择踢球、打篮球、骑自行车等。 他说:“携带双相障碍易感基因的人群也有好的一面,就是思维灵活敏捷,创造力好,可能在某方面有很好的天赋,只要处理得好保持不发病,将来对社会的贡献可能比平常人更大。”
8岁便可出现双相障碍早期症状<查看评论>大洋新闻时间: 2016-03-10来源: 广州日报作者: 伍君仪国内研究发现双相障碍前驱期出现额叶脑区等处的灰质结构改变 广州日报讯(记者伍君仪通讯员伍展虹)双相障碍又称躁狂抑郁症,是一种以抑郁发作和躁狂发作为特点的常见精神障碍,可引起精神残疾,是导致自杀的重要原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双相障碍的患病率约1%~3%。近期,国内的相关医学研究取得突破,发现有双相障碍家族史并表现出前驱症状的临床超高危人群出现大脑结构的改变和认知功能损害。研究人员提醒,患有双相障碍的父母要注意子女的患病风险,应理解其情绪波动大、易焦虑抑郁以及冲动多动等表现,不要太严苛,必要时要向专业人士求助。 广州市惠爱医院(广州市脑科医院)情感障碍科副主任林康广博士的研究团队经过近三年对双相障碍临床超高危人群的系统研究,证实双相障碍患者存在疾病前驱期,出现神经影像学和认知功能的改变,为预防和干预提供了靶点和依据。此研究得到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大学苏国辉讲座教授的大力支持,由广州市惠爱医院情感障碍科徐贵云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资助,近期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EBioMedicine》上。 林康广介绍说,很多双相障碍的患者等到出现了典型症状才去就医,其实此病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很多患者早在8、9岁时即可出现双相障碍的早期轻微症状,包括兴奋好动、焦虑抑郁、轻微精神病性症状如偏执观念等,但还没达到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容易被忽视。现在,核磁共振检查发现这些早期患者的额叶脑区等处的灰质结构发生了改变,与认知功能损害有关。 加拿大和荷兰的长期随访研究表明,父母患双相障碍,子女精神障碍的终身患病率可达八成左右,包括双相障碍、抑郁症和焦虑症。双相障碍的发病还与环境因素有关,例如童年早期受到虐待、生活应激事件、缺乏社会支持,都是发病的危险因素。林康广建议,患者家长对子女情绪不稳、冲动、好动的表现不要太严苛,切莫动辄责骂,而要多些理解和关心,参加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如果家长察觉到子女出现异常行为,自己无法处理,最好向精神心理科的医生等专业人士求助。 如果知道自己有双相障碍的风险,参加健康教育可加强对自身和疾病表现的了解,对精神心理健康有正面作用。林康广建议,临床超高危人群要注意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摄入富含ω-3脂肪酸的鱼肝油、多做运动、避免熬夜等。研究证据显示,有氧运动对大脑的可塑性有帮助,坚持每天运动半小时,保持每周3~5次,每次达到出汗的程度,可选择踢球、打篮球、骑自行车等。 他说:“携带双相障碍易感基因的人群也有好的一面,就是思维灵活敏捷,创造力好,可能在某方面有很好的天赋,只要处理得好保持不发病,将来对社会的贡献可能比平常人更大。”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4873154462456485
https://m.yuetingapp.com/live/12101?shareId=w5L-1qmC主题:动起来,让我们的心理更加健康!主讲嘉宾:林康广(广医脑科医院情感障碍科主任。广州心理学会副会长、广东省脑科学应用学会副会长、中国认知科学学会认知与脑调控分会副秘书长。)内容:1.都市人常常有久坐少动的生活模式,不仅导致代谢性疾病高发,还会影响脑和心理健康。2.运动对人的哪些精神状态有帮助?如提高精力,提升心情,刺激大脑释放化学物质,预防疾病等。3.基于询证医学,哪类运动以及何种强度最好?4.运动对青少年学业成绩和大脑结构的帮助。
精神分析发展史上从古典精神分析到自我心理学,再到客体关系理论的发展历程中,对于抑郁症的研究最为重要的三位贡献者:弗洛伊德、雅可布森和温尼科特。古典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对抑郁症的解读弗洛伊德是首位将抑郁状态与正常的哀伤反应进行比较的学者,他于1917年发表的“哀伤与抑郁”一文是其关于抑郁症研究的唯一文献,他希望“通过比较哀伤和抑郁来进一步理解抑郁的性质”。哀伤和抑郁的差异弗洛伊德指出,哀伤通常是对失去所爱之人或是失去某种抽象事物的反应,尽管哀伤涉及对生活的正常态度的严重偏离,但是不会被视为病理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就会解决。但是,同样的影响在有些人那里引发的不是哀伤而是抑郁。哀伤和抑郁在症状上的主要区别是:在哀伤中是没有自尊的扰动的,而在抑郁里却有对自尊的明显贬低。我们也会观察到这两种状态的差异:在哀伤情境中,人们会体验到外部刺激(如丧失重要他人)的逐渐减弱;但在抑郁状态下,自我逐渐消融或毁灭,像漫长冬日,贫瘠而毫无生气。哀伤会随着情绪的缓解逐渐平复,抑郁却始终萦绕于心、绵延不绝。为什么有些人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可以平复哀伤, 而有些人则深陷抑郁无法复原呢?弗洛伊德注意到,抑郁和哀伤一样,也可以是对丧失所爱客体的反应,但刺激的原因不同,抑郁存在的是一种更为想象化的丧失。他提出,哀伤的过程主要发生在意识层面,而抑郁则主要发生在潜意识层面,因为抑郁者无法在意识层面理解自己丧失的东西。抑郁者的“愤怒转向自身”与哀伤不同的是,抑郁者充满了对自我的责备和诋毁,这让人无法理解,这种“愤怒转向自身”是怎样发生的呢?弗洛伊德认为,客体选择也就是力比多附着在一个特定的人身上,然后由于来自这个被爱者的真实的轻视或失望,这一客体关系被击垮了,但是获得自由的力比多并没有置换到另一个客体上,它被撤回到自我中,服务于建立自我与被抛弃的客体的认同。这种从客体投注转向自我投注的变化就解释了抑郁者缘何兴趣减退、快感缺失,而对自我却极为关注,仿佛陷入了自责的漩涡。抑郁者的自毁倾向弗洛伊德还指出,抑郁者表现出的强烈的自毁倾向,是对客体以及自我的爱恨矛盾情感加以强化的结果。同时,抑郁者的自我谴责之中也带有对客体的攻击,它源于对自己和客体的施虐和仇视倾向,通过得病的方式,对原始客体进行报复,折磨他们所爱的人,而无需直接表露内心的仇恨。因此,抑郁者的自我惩罚在潜意识层面也是攻击客体并实施报复的一种方式。自我心理学家雅可布森对抑郁症的解读艾迪斯 雅可布森(Edith Jacobson,1897-1978)把驱力理论、自我心理学和客体关系理论加以整合,在临床治疗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独具特色的自我心理学的抑郁理论。抑郁症的病理雅可布森提出,抑郁包含四个要素:自体意象(self representation)与客体意象 (object representation)的区别、认同、内驱力和自尊。许多情况会引起抑郁,最常见的原因是因爱的客体的丧失或幻灭而产生的挫败体验。这引发了一种愤怒、敌意以及攻击的反应。然而,敌意并不会使儿童或成人重新获得力比多的满足,失望使得儿童或成人贬低爱的客体。同时,儿童或成人体验到一种对自体的贬抑以及自我价值感的丧失。由于自体意象和客体意象间的紧密联系,指向客体意象的攻击性会转向攻击自体意象。因此,对于客体的攻击性贬低变成了对自体的贬低,同时也降低了自尊。抑郁症的治疗雅可布森提出抑郁症治疗的4个阶段:(1)最初虚假的移情成功阶段;(2)隐藏的负性移情阶段;(3)危险的内射防御和自恋退缩阶段;(4)最终逐渐建设性地解决冲突阶段。客体关系理论家温尼科特对抑郁症的解读唐纳德 温尼科特(Donald Winnicott,1896-1971)是英国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理论“独立学派”的领导者。在临床上引起他巨大兴趣的是个体主观体验的质量,如内在现实感、个体意义感和自我体验的真实感。他观察到很多患者,他们是那些行动或功能表现得像正常人,但却感觉不到自己像个人的人。他用“虚假自体障碍”(falseself disorder)来表述这种心理病理的特征,并阐明其与抑郁症的关联。虚假自体产生的原因温尼科特将成年患者身上的虚假自体障碍和他在婴儿生命早期观察到的母婴之间的互动变化联系了起来,最重要的是母亲对婴儿的需要所做出反应的特性。虚假自体障碍是“环境缺陷障碍”,一个不够好的母亲不能执行婴儿的全能要求,因而她不断错过婴儿的表情;相反,她给出自己的表情,让婴儿顺从。婴儿对母亲表情的顺从将导致婴儿与自己自发的、赋予生命以意义的核心保持一种隔离状态。虚假自体会顺从地按照环境的需要进行活动并建立虚假的关系。虚假自体隐藏了真实自体,使其不能自然地活动,不能真实和真诚地表达自己。顺从总是与虚假自体结伴同行,顺从与绝望和无意义相连。虚假自体与抑郁症的关联在虚假自体模式中成长起来的儿童不能体验到关系中的安全和相互满足,他在取悦母亲的同时,也付出了代价,逐渐与自己真实的感受和情绪失去了联系,失去了对自己真实感情的认识、热情、清晰感和意义感。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会成为非常好的学生,擅长母亲赞许的活动,但是对母亲想要他做的事情,内心深处感受不到愉悦或满足,因为他并不是为自己做这些,而是因为他觉得这些是母亲认为重要的。长大成人后,这些人与世界的联系是通过一个顺从的外壳,他们容易猜疑,倾向于退缩,只能通过保护性的外壳与他人进行交流,这一外壳明显具有强迫性和顺从性,但却割裂了与朋友有意义的联系。顺从的结果是发展出虚假自体,他可能外在表现得成绩斐然、强大无比,但与他对自己的真实感觉却大相径庭。外在表象所付出的代价是很高的———空虚、无价值和无意义,最终的结果就是抑郁症。启示弗洛伊德、雅可布森和温尼科特分别代表了精神分析的发展谱系上经典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和客体关系理论的最高成就,他们从深度心理学的不同视角解析抑郁症,扩展和深化了我们对于抑郁症的理解。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抑郁者对自己的愤怒与攻击本质上是对客体的愤怒与攻击,那么我们可以帮助患者识别自己的愤怒起源,扭转抑郁的病理性过程。雅可布森提出了治疗的四阶段理论,帮助我们看到对抑郁症者的治疗是一个漫长而有起伏的过程,想要一蹴而就的想法是不现实的。温尼科特提出的虚假自体概念是一个有用的临床概念,按照他的观点,如果抑郁是因为早期环境的缺失造成虚假自体和无价值感的发展,那么治疗要与此相反,需要提供一个支持性的环境,了解和理解患者的内在需要和愿望,并做出敏感的回应,使患者自发的主观经验不断得以浮现,使中断的自我发展可以在这个环境中重新进行。三位精神分析学家的观点侧重点各不相同,但又相互补充,构成理解抑郁症的动力学框架,这个框架对于从事心理治疗的临床工作者理解抑郁症者以及他们与治疗师在治疗关系中的互动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卫生的需要也在不断提高。当前,精神卫生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全球现状中国现状从以上来看,我们精神医学面临着种种挑战:精神疾病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贫困率高、治疗率低。另一方面,专业服务力量不足,机构少、病床少、专业人员少、条件差。挑战的同时也存在机遇。当前,是中国精神科学科发展的大好时期,党和政府都高度重视精神卫生工作。我们有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精神卫生工作得到法律保护;我国政府还制定了《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和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主席都强调了精神卫生的重要性,没有全民心理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2017年,由国家卫生计生委牵头的22部委办制定了《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国际上,美国和欧洲都制定了脑计划,我们国家也在制定脑计划。总之,精神疾病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也期待精神医学的全面发展!
精神疾病,就算现在的医疗科技下,也是无法完全的找到根治办法,而上世纪甚至更早就更不用说了,那时候的一些治疗手段现在看来,有些非常的奇葩。精神医学的历史可追溯至古希腊及埃及,这段历史包括了一系列医学领域内最不可思议的治疗手段。精神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对它惧怕和幻想的内心。本文向你展示历代人们对精神病患者的稀奇疗法。01最早的治疗方法是开孔手术,下图是一套18世纪脑科手术的工具。实际上从很早之前头骨手术就出现了,被称为环钻术(Tereanated),关于环钻术最早的医学应用记载,出现于公元前5世纪希波克拉底的著作《头颅创伤》中,它被描述为一种军事战争中颅脑损伤的治疗方法。而推广至用于精神疾病及癫痫的治疗,则是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当时人们认为,移走头盖骨后留下的孔径有利于“恶魔出逃”。下图为经历过钻孔手术的头骨,该头骨来自利马,目前陈列在秘鲁人类学、考古学和历史博物馆。到了14世纪,当时的医生开始认为在头骨上开孔可以减轻脑内压力,治疗精神病及癫痫,出现了专门的开孔器械,这是当时的脑手术示意图。这种开孔手术治疗法一直持续到了19世纪,这套头骨开孔钻来自1847年的巴黎。早期的精神病院经常使用这种约束的方法,在当时患者被认为是十分危险的。 这是1792年的一张画作,可以看到当时的治疗方法无非就是把人锁起来。0218~19世纪之间,出现了新的治疗方法——旋转疗法。人们相信,这样做能够疏通精神病患者脑内的血管,从而使其病情减轻。尤其是狂躁症患者,是十分需要转一转的。旋转的速度有时非常快。这种疗法的发明者是达尔文的祖父,Erasmus Darwin。旋转疗法及其派生的摇摆疗法持续时间也不短。这张照片的时间大约在1940~1950年之间,地点是在马萨诸塞的伍斯特国家医院——摇摆机治疗法。此时旋转疗法目的已经改为人工诱发癫痫发作,使患者在一段时间内失能。机器的设计可以使患者快速旋转或摇摆几分钟。这样通常会让患者十分恶心,还可以人工诱发癫痫。这种治疗法在1970年前后被叫停。另一张1955年的照片,旋转治疗椅。天花板上的滑轮组可以让患者飞快地来回旋转。由提卡床诞生自18世纪,可以把病人锁在里面,这种器具使用了200年,在20世纪被废除。不过在1987年的俄罗斯某精神病院,由提卡床有了现代替代品......在1800年左右,出现了拘束椅。这种椅子自带马桶,可以长时间把患者绑在上面。到了19世纪,拘束椅升级了,可以对患者进行电击,并抑制脑部供血,还能起到剥夺感知的作用。当然,马桶仍然是标配。0318世纪还出现了水疗法,这个时代果然是脑洞大开的年代,和后来的水疗不同,这时的“水疗”是用冷水和热水对患者轮流猛浇,让患者老实下来的疗法。摄影师Alfred Eisenstaedt1930年拍摄于Pilgrim精神病院。不过尽管出现了这么多疗法,但精神病治疗界仍觉得这些疗法的效果并不怎样,对待重症精神病患者,用的最多的疗法到了最后仍然是拘束疗法。对待特别有攻击倾向的患者,有时还会给他们戴上特制的面具。1938年,被关在特制拘束器中的患者,可以看到他还穿着拘束衣。04催眠术的雏形是18世纪70年代奥地利医生弗朗兹安东麦斯麦提出的“动物磁性学说”,他也因此被心理学界公认为现代催眠术之父。麦斯麦认为,任何心理精神的疾病均是由自然中的磁场引起的,因此可以通过调整磁场恢复健康。他施行治疗的具体方法是让患者喝下含高剂量铁质的液体,然后在手腕脚腕等处放置磁铁。麦斯麦还发明了一种装满化学物质的大木桶,在桶里竖立一根大铁棒,铁棒延伸出许多条铁丝从桶盖上伸出,末端放置于患者生病的部位。然而麦斯麦的走红引起了当时国王路易十六的怀疑,他下令成立了以本杰明富兰克林为首的皇家委员会调查此事,最终揭穿了麦斯麦的“骗术”,并此后禁止麦斯麦术施行。05希波克拉底“西方医学之父”的头衔当之无愧,但他的某些针对妇女精神疾病的理论却开启了数世纪之久的医学界“厌女症”情结。古希腊医师将女性精神病症状归结为“歇斯底里症”(即癔病),认为这是一种因为子宫在身体内到处游走引起的疾病(子宫招谁惹谁了,说得好像一种淘气的生物)。因此而诞生了一种“闻臭疗法”,让患歇斯底里症的女性闻恶臭的东西,认为臭味儿就能击退在身体上部游走的子宫。这倒和中国延续至今的跳大神“驱邪”有异曲同工之妙。柏拉图还提出了一种“婚姻疗法”,认为让患癔病的妇女结婚怀孕,就能使子宫回到正确的位置上,乖乖地不再到处乱窜,癔病也就好了。061922年胰岛素被发现,无辜的胰岛素肯定想不到自己会用作精神病的治疗——此后10年里,德国医生曼弗雷德沙克开始使用胰岛素治疗阿片类药物的戒断症状,不久后他的目光又投向了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在给予高剂量胰岛素后,精神分裂症患者通常会变得安静并陷入昏迷,这不就是简单的低血糖休克么?可在沙克眼中,这代表着精神病症状消失了呢!胰岛素疗法在20世纪30年代与电休克疗法一同流行起来,还曾被美国最受尊敬的学术机构所采用。然而无法忽视的是随之而来的死亡率从1%上升到了10%。所幸随着50年代氯丙嗪的投入使用,胰岛素休克疗法终被淘汰。07脑叶手术切除术——莫尼斯因为创造了这种手术疗法在1949年被授予诺贝尔医学奖,在1940~70年,数万的精神病患者甚至只是情绪容易激动的人被进行了这种治疗。仅在美国,1939~1951年间,有18000人被执行了这种手术(统计数字来自cerebromente.org.br: The History of Lobotomy)。从1950年开始,这种手术的副作用就开始受人攻击,到了1970年,这种手术在世界上基本被禁止了。下图为手术示意图记录了手术过程的照片——1947年。在1970年之后,用外科脑手术进行治疗的方案因为人道问题及巨大副作用的原因基本被禁止,另外,医生们开发出了氯氮平及利培酮这样的神经抑制药物,对精神病人的治疗方案终于固定了下来,直到现在,药物治疗都是精神疾病治疗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