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接纳一个常识:所有的孩子在一生中的某个阶段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焦虑。焦虑,是一种再自然不过的生理反应。我们关心的是,为何焦虑会以极端的方式表现在儿童和青少年身上,并产生混乱,破坏了他们的功能水平?DianaMartin认为,焦虑的起源是多因素的。我们要回到生物、遗传、心理和社会因素来理解焦虑。比如:一 为什么儿童容易过度焦虑?从心理学看,孩子们童年时期所经历的负性事件会给他们心理下留下创伤性的情感痕迹,这些内在的痕迹组成了他们应对压力事件的原始经验。当孩子再次遇到新的压力事件时,他们首先会从自己的经验调取应对策略。这时候,Fight(战斗) flight(逃跑) orfrozen(僵住)就成为了三种选择:当自身心理强大时,就打败困难;当自己打不过时,就本能地想逃避;如果既打不过,又逃不掉,那就只能僵住、丧失了心理灵活性、个体功能发展受限。这三种应对策略也对应着生理性焦虑到病理性焦虑的功能水平,生理性焦虑往往对解决压力事件有利,但病理性焦虑则有损孩子的专注力、执行力与决策能力。从生物学看,血清素或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浓度失衡会影响情绪调节。此外,自主神经系统反应模式的改变,特别是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也会影响情绪。这正是抗焦虑药物的作用靶点。从遗传学看,虽然目前有证据表明某些基因与焦虑和抑郁的发生存在正相关,个体的某些遗传气质也容易对压力敏感,促发焦虑。但值得注意的是,基因本身并不是焦虑的直接原因,基因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才是至关重要的。 从社会学看,家庭养育环境塑造的依恋类型、学校教育过于追求共性而忽视个性的特征,都有可能影响着儿童青少年的焦虑水平。比如,研究表明,过度保护和回避型依恋与儿童时期的极度焦虑有关,而带有感情和限制的安全依恋则能减少焦虑。家庭、学校、社区的支持性社交网络、朋辈支持,也能减缓焦虑水平。二 为什么焦虑发作会出现在青春期?神经影像学与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发现,青少年时期的社会情感网络已与成年人无异,但认知控制网络的发展却滞后。另外,皮质醇水平在青少年时期也会升高。当皮质醇水平过高时,情绪处理和决策能力就会受到影响。表现出来的就是,青少年的情绪体验往往很深刻,但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和应对策略却显得稚嫩。随着生命进程的不断推演,旧有的慢性压力若没有得到解决,青少年除了应对青春期的外部压力,可能还要管理来自童年的情绪,这对他们而言无疑是困难的。再就是家庭,家庭应该是第一个抱持情绪的容器。如果家庭能够给孩子提供对话的空间、能够构建坚实的情感联结,那么青少年就有机会更好地面对自己的问题。反之,这些基础的缺失就容易导致焦虑行为。我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很多青少年根本不愿意与父母谈论情绪问题,因为他们的家人对情绪比重较低的事情根本不敢兴趣,比如他们的日常兴趣爱好、简单的幸福体验、小小的成功,平凡的一天。家长对这些丝毫不敢兴趣,家长只对他们即将到来的考试、对他们犯过的错、未完成的作业感兴趣,这就会导致这些青少年缺乏平和的心境、缺乏应对压力的信心,因为家人永远只对焦虑性的事件感兴趣。第三,社交媒体上的数字信息也催生了青少年的社会习得效应。他们的焦虑若没有被家庭看到,没有被老师看到,没有被身边的重要他者看到,那么他们就更有可能在网络上通过点赞或评论寻求外部认同。是的,如果我们没有陪孩子学习更健康的应对策略,他们就会自己学习新闻报道或者网友谈论的策略。参考文献:1.Penninx,BW,Pine,DS,Holmes,EA,etal.Anxietydisorders.LANCET.2021;397(10277):914-927.doi:10.1016/S0140-6736(21)00359-72.Viswanathan,M,Wallace,IF,CookMiddleton,J,etal.ScreeningforAnxietyinChildrenandAdolescents:EvidenceReportandSystematicReviewfortheUSPreventiveServicesTaskForce.JAMA-JAMMEDASSOC.2022;328(14):1445-1455.doi:10.1001/jama.2022.163033.Jin,J.ScreeningforAnxietyinChildrenandAdolescents.JAMA-JAMMEDASSOC.2022;328(14):1469-1470.doi:10.1001/jama.2022.18184
https://m.yuetingapp.com/live/12101?shareId=w5L-1qmC主题:动起来,让我们的心理更加健康!主讲嘉宾:林康广(广医脑科医院情感障碍科主任。广州心理学会副会长、广东省脑科学应用学会副会长、中国认知科学学会认知与脑调控分会副秘书长。)内容:1.都市人常常有久坐少动的生活模式,不仅导致代谢性疾病高发,还会影响脑和心理健康。2.运动对人的哪些精神状态有帮助?如提高精力,提升心情,刺激大脑释放化学物质,预防疾病等。3.基于询证医学,哪类运动以及何种强度最好?4.运动对青少年学业成绩和大脑结构的帮助。
原创 2016-05-08 山东大学 车文成 精神时间 中国是全球精神类疾病高发国家之一,其中精神分裂症是最常见的一种,患病率女性多于男性,同时,女性的高发年龄段是 25~35 周岁,正好与最佳生育年龄相重合。 那么患者的妊娠问题,就成为我们每一个精神科医生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在日常工作中,常会碰到患者咨询如下几个问题,你会怎么回答呢? 大夫,俺对象(或女儿)得了「精神分裂症」能不能怀孕啊? 当患者家属满怀期待的望着你时,你应该如何回答?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白,精神分裂症本身并不会影响患者「受孕」,但患者家属所关心的不只限于「受孕」,那么还有几个关键因素我们必须了解: 1. 常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特点(如升高催乳素的药物影响受孕等)及安全性,目前美国 FDA 在评估药物安全性时,除氯氮平被评定为 B 级(无证据表明在人类中存在风险)以外,其他都被归类为 C 级(风险无法排除)药物,对于有妊娠需求的女性患者可以针对性的选择药物。 2. 遗传学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的一级亲属发病风险为 5%,而一般人群为 0.2%~0.6%,我国学者在研究 200 例精神分裂症母亲的子女中,发现有 16.2% 发病,而对照组子代患病率为 1.9%,其中一级亲属患病率为正常对照组一级亲属的 16.7 倍,这个发病风险要比一般人高很多,一定跟患者家属交代清楚,如果家属执意冒险,可以一试。 但以下情况除外: 1)男女双方均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因为遗传学研究表明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的机率越高,父母双方均为精神分裂症,子女的患病几率可高达 35%~68%; 2)病情严重、慢性过程、衰退期以及服用大剂量或服用对胎儿影响大的抗精神病药物的女性患者,不宜妊娠生育。 大夫,俺对象(或女儿)什么时候可以怀孕啊? 有文献认为,妊娠期雌激素增加,刺激神经生长因子释放从而有修复神经细胞及对抗多巴胺的作用,故有预防或缓解精神分裂症的效果。 如果精神分裂症完全缓解,妊娠期不服药,复燃率仅 1/7;如果精神分裂症未完全缓解,妊娠期不服药,复燃率达 3/5,故精神分裂症病情未稳定之前,不宜妊娠;稳定 2 年以后,可以妊娠。 喻东山教授认为,这种事情不能绝对,如果病人已 33 岁,病情只稳定数月,再等两年就是高龄初产妇,且典型抗精神病药致畸率低,基本安全,可以带病妊娠。 大夫,俺对象(或女儿)吃药期间怀孕了,孩子能要吗? 回答这个问题综合评估是关键,做到科学判断,不感情用事,既不保守,也不冒进。 首先,评估孕妇基本生理状况;其次,评估精神疾病严重程度、目前疾病分期、服用药物类型、药物剂量大小等。 若经评估患者能耐受妊娠,且疾病目前较稳定,所用药物类型及剂量致死、致畸率低,建议患者可以先维持妊娠,并密切监测胎儿状况,如出现流产、畸形、死胎等情况,随时终止妊娠。 如患者目前病情较重,服用药物致畸率高或服用剂量较大时,建议患者立即终止妊娠。 大夫,妇产科大夫让俺问你俺对象(或女儿)怀孕了,药能停吗? 有文献统计,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妊娠期突然中止维持治疗者中约有 65% 病情复发,因此孕期有选择性的维持治疗很有必要,但妊娠前3个月药物对胎儿发育影响大,主张停药。 Altshulen 等将非精神疾病妇女妊娠期头3个月服用酚噻嗪和正常孕妇对照, 发现对照组先天畸形的发生率为 2.0%,应用酚噻嗪后增加为 2.4%;另有研究表明,孕妇于孕 4~10 周时服用吩噻嗪类典型抗精神病药可增加胎儿先天畸形率。 对孕期必须服药者,药物剂量应减少到控制病情的最低量,且尽量选用新型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避免使用已经明确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如:锂盐、丙戊酸盐、氯丙嗪、舒必利、奋乃静等,并对胎儿进行密切监测,一旦发生异常,应该立即终止妊娠。 参考文献 1. 韩蓁, 张蕴璟. 不宜妊娠的精神病 [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20(6):337-339 2. 朱怡康,李春波,等. 抗精神病药在妊娠期的用药安全性 [J]. 中华精神科杂志,2011,44(2):116-118 3. 钟秋平, 彭东桃, 等. 发作期精神病患者妊娠及分娩的探讨 [J].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3):451-452 4. 施建安,赵汉清. 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妊娠期的药物治疗[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1,11(1):53-54 5.Patton S W, Misri S,Corral M R, et al. Antipsychotic medication during pregnancy and lactation in women with schizophrenia: evaluating the risk [J]. Can J Psychiatry,2002,47(10):959-965.
8岁便可出现双相障碍早期症状<查看评论>大洋新闻时间: 2016-03-10来源: 广州日报作者: 伍君仪国内研究发现双相障碍前驱期出现额叶脑区等处的灰质结构改变 广州日报讯(记者伍君仪通讯员伍展虹)双相障碍又称躁狂抑郁症,是一种以抑郁发作和躁狂发作为特点的常见精神障碍,可引起精神残疾,是导致自杀的重要原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双相障碍的患病率约1%~3%。近期,国内的相关医学研究取得突破,发现有双相障碍家族史并表现出前驱症状的临床超高危人群出现大脑结构的改变和认知功能损害。研究人员提醒,患有双相障碍的父母要注意子女的患病风险,应理解其情绪波动大、易焦虑抑郁以及冲动多动等表现,不要太严苛,必要时要向专业人士求助。 广州市惠爱医院(广州市脑科医院)情感障碍科副主任林康广博士的研究团队经过近三年对双相障碍临床超高危人群的系统研究,证实双相障碍患者存在疾病前驱期,出现神经影像学和认知功能的改变,为预防和干预提供了靶点和依据。此研究得到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大学苏国辉讲座教授的大力支持,由广州市惠爱医院情感障碍科徐贵云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资助,近期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EBioMedicine》上。 林康广介绍说,很多双相障碍的患者等到出现了典型症状才去就医,其实此病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很多患者早在8、9岁时即可出现双相障碍的早期轻微症状,包括兴奋好动、焦虑抑郁、轻微精神病性症状如偏执观念等,但还没达到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容易被忽视。现在,核磁共振检查发现这些早期患者的额叶脑区等处的灰质结构发生了改变,与认知功能损害有关。 加拿大和荷兰的长期随访研究表明,父母患双相障碍,子女精神障碍的终身患病率可达八成左右,包括双相障碍、抑郁症和焦虑症。双相障碍的发病还与环境因素有关,例如童年早期受到虐待、生活应激事件、缺乏社会支持,都是发病的危险因素。林康广建议,患者家长对子女情绪不稳、冲动、好动的表现不要太严苛,切莫动辄责骂,而要多些理解和关心,参加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如果家长察觉到子女出现异常行为,自己无法处理,最好向精神心理科的医生等专业人士求助。 如果知道自己有双相障碍的风险,参加健康教育可加强对自身和疾病表现的了解,对精神心理健康有正面作用。林康广建议,临床超高危人群要注意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摄入富含ω-3脂肪酸的鱼肝油、多做运动、避免熬夜等。研究证据显示,有氧运动对大脑的可塑性有帮助,坚持每天运动半小时,保持每周3~5次,每次达到出汗的程度,可选择踢球、打篮球、骑自行车等。 他说:“携带双相障碍易感基因的人群也有好的一面,就是思维灵活敏捷,创造力好,可能在某方面有很好的天赋,只要处理得好保持不发病,将来对社会的贡献可能比平常人更大。”
01不能说的秘密丫丫和父亲从外地来复诊。一年光景,丫丫比去年春天长高了不少,比父亲还高出一个头。我坐下来,父亲如往常一样开始表达他的忧虑:“郑医生,我很感谢你治好了我丫头,她现在比以前好多了,工作也顺利。只是,我总是觉得她怎么对人际关系一点都不敢兴趣?你看,她一个女孩子也不注重自己的穿衣打扮……你有什么办法?”丫丫开始抱怨父亲:“你都不跟我沟通,你都不了解事实,你都不把我当人,你像是把我当宠物,看不起我,我们走着瞧!”丫丫的父亲看着我直摇头,然后是沉默。比起语言,这沉默更能表达真相。我:丫丫,你那里是不是已经入冬了?丫丫:我觉得我们那里的风水不太好,那里湿冷湿冷的;我更喜欢广州,每次来广州我感觉很温暖。我:哦?说来听听!丫丫:我觉得我们那个地方可能好多人都是这样的吧,不学习不成长,还总是看不起别人。我爸也只能算是村里比较有钱的,本质上跟他们差不多。父亲:这跟钱有什么关系?丫丫:有关系啊,一个人对事情的本质了解的更清楚,他赚钱就轻松一些。父亲:不是这样的……我们今天来是要解决你的问题,爸爸就希望你正常一点,开开开心地,能够交朋友,不要总是一个人。丫丫:你老是在幻想中走路,你不看事实。那不就是我走我的路,你走你的路啰!工作也是一样的,同事有自己的想法,那他们走他们的路,我走我的路。我们这一代人,我们接触互联网早一点,你们晚一点。你看的是一个县城的,我看的是全世界的,我会挑选好的人学习。你们这些中年人,总不愿意放下面子去向年轻人学习,总是喜欢说教。你在有些方面也没有自信,那我也没办法。你有你的课题,你不要来管我的。我:看起来,你不喜欢爸爸用这样的方式跟你说话?你希望得到爸爸的肯定,而不是焦虑和担心?丫丫哭了:他明明可以夸我,但他就是不愿意跟我合作,他也不愿意以平等的姿态跟我沟通。我觉得他看不起我,可能因为他也自卑,所以他看不起我,我们没有办法沟通。我:我好像明白了一点。丫丫:可不可以让我爸出去,我单独跟你谈?我看了一眼父亲,很默契,父亲走了出去,并帮我们关上了门。丫丫邀请我坐到她身边,她紧张地看了看门,好像要分享她的秘密。丫丫:我不知道这个话题我能不能跟你说?我:或者,你可以试试,如果我的反应让你失望,你就不说了。丫丫:其实我在学佛,但我觉得我爸知道了肯定会打我的。我:是这个让你在爸爸面前紧张么?丫丫:我们那里的人会觉得这很迷信。我:也许,这只是被贴了“迷信”标签的人生智慧呢?我知道,宗教和心理学在理解人类心灵的苦难上,可能是相通的。只要你是跟好的老师在好的平台学,就不怕。丫丫:但我爸爸可能会觉得我又多了一个“不正常”的点。我:你很怕爸爸认为你“不正常”?丫丫:我觉得我从被霸凌、被孤立开始就一直不开心,12年了,我好像越来越无法跟人建立很深的关系。我爸爸也不理解我,我妈妈要带弟弟,而且我把那些委屈告诉我爸爸时,他说他小时侯也被欺负过,他觉得我不应该一直提那件事。我爸爸那时经常不回家,回家我妈妈会和他吵架,因此我只能自己处理。几年前,我找不到解决方法,那时候我自己像是在乱撞,所以我跑到广州来,他们说我病了,我那时很怕我会像梵高一样自杀。可能我那时是真的抑郁了,是生病了,但是出院后这一两年,其实我是比以前更健康的,我很热爱生活。比如“无我”“空”的概念,能让我获得内心的平静。但是这会让爸爸紧张……丫丫:还有,我很怕人际关系遇到挫折,这让我很有压力,但是我不知道怎么改变。我爸爸总是让我多交朋友,他不知道这对我很难,很难。泪水已经决堤,我递纸巾给丫丫……她一边抽泣一边澄清:我不能哭,我一哭,爸爸就会要我不要哭,因为爸爸说我们家庭比百分之八十的家庭都要幸福,我应该过正常的生活。我:那你觉得自己幸福么?丫丫:我不幸福,我爸爸总觉得我不正常。我:既然你这么在意爸爸的评价,我们要不要请爸爸进来谈一谈,也许会有不一样的答案呢?父亲进来,听到女儿学佛的消息后表情凝固了几秒。“不是,丫头,你年纪轻轻,你学这个干什么?这是老太太们学的。你学习交朋友好不好?”“你看,我就知道你是这样?”丫丫说完,哭得更伤心了。我看到她直接把纸巾盒从桌上抱进了怀里,不停地抽泣。而坐在一旁的父亲,一直试图劝说她停下来。“你今天这是怎么了?为什么哭这么厉害?你有什么天大的事这么伤心?”父亲有点手足无措,用目光向我求助。而我觉得这场迟来的辩论是在所难免的,我不想帮父亲平息这哭声,我拿出了另一包纸巾……“你就是一直这样,你总是觉得我不正常,你就从没有看见过我!”听到这一句,我简直想拍案叫绝,这个觉醒,足足等了12年呀。悉达多在森林里苦修,觉悟真知;我的患者在诊室里大哭,觉醒自我。看来痛苦是觉醒的序章!02不得不提的“容器”理论这一对困在关系中的父女,明明彼此关爱却在各自的人生议题上单打独斗,互不理解。父亲为了让女儿开心,愿意花重金给女儿买宠物猫,愿意千里迢迢来广州复诊。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力上,我都看到了父亲对女儿毫无保留的亲投。女儿为了不让父亲紧张和担心,一边默默努力解决自己内心的困惑,一边要瞒着这个天大的秘密。双方都这么努力,却又这么无力。除了药物,我从父女的对话中发现了一丝线索:孩子真正渴望的,也许是来自父母的接纳与肯定。父亲不解:为什么小时候天真烂漫的女儿,长大了却不愿意跟自己沟通了?也不愿意跟周围人沟通?我告诉父亲:孩子对父母的态度,其实不仅仅取决于父母对孩子的付出与关爱程度,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父母自身内在价值的力量。父亲只看到自己为孩子付出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劳动,却没有看见自己的内心是多么焦虑不安,自然也无法意识到自己传递给孩子的爱是多么焦虑而虚弱。比昂认为:关系的实质,就是谁传递焦虑,谁承接焦虑。一个健康的亲子关系应该是:孩子传递焦虑,父母承接并转化焦虑。好的父母,应该是孩子的容器。生命的成长难免会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孩子可能会以负面情绪,或者某些代偿行为来表达这些挫折。如果在孩子表达自己的委屈或愤怒时,父母一方能首先共情孩子的感受“哦,你受委屈了!”“哦,你生气了!?”然后再以成年人的成熟与智慧,给孩子必要的支持与赋能,那父母就成为了孩子的“容器”。当父母能足够包容和化解孩子的情绪,她就会感到自己的情绪被稳稳地接住,能从挫折中长出新的力量,有勇气去应对新的挑战。如果父母任何一方都承接不住孩子的情绪,试图压制或否认这种情绪,只想让孩子快点安静下来、回到自己能接纳的所谓“正常”状态,那孩子就不得不承接父母的焦虑,孩子不得不做父母的容器。03亲爱的丫丫亲爱的丫丫:你初中时从县里转到市里的外国语学校上学,在融入陌生环境的过程中因为被霸凌被孤立,社交不自信,你靠回避社交来回避焦虑与痛苦;你曾经对父亲诉说委屈并哭泣,而父亲急着纠正你的哭泣。你本来需要家庭作为一个容器接纳和转化你的情绪,而家庭却给你的行为贴上了“不正常”的标签。此外,你还要承接父亲对自己成长不顺利的焦虑,要承接父亲与母亲吵架、母亲抱怨父亲的焦虑,你要去做父母的容器。你的努力为这个父亲缺位的家庭赢得了发展的空间。现在,你长大了,你把自己隔离起来,不愿意理会父母的课题,但父亲的焦虑却不停扰动你的内心。这不是你的错,你不必自责。毕竟,每个孩子都是忠诚于父母的:既然父亲觉得学佛是迷信,那你一定觉得自己的“不正常”又多了一条。你也许内化了父亲对你的评价,你内心有位法官在审判:我除了不会社交,我还信迷信,我是不是太“不正常”了?到底是忠诚于爸爸,还是忠诚于自己?你通过自身学习,理解了爸爸和同事们的局限,这是你的成长。但这不应该成为你封闭自己的理由。人是环境的产物,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需要安全舒适的关系。诚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但如果我们对他人的局限保持宽容,对自己的局限静心修补,也许能走更远的路,看更美的风景。感恩你们父女的信任!这些故事在我的诊室里被言说,在时间与空间的加持下被理解、被转化,而我作为精神科医生见证着这些神奇的转变,何其有幸!亲爱的丫丫,既然你在学佛,我就借用悉达多的话来总结:任何人都无法通过教义而获得救赎,知识可以传授,而智慧只能自己体悟。愿我们每一位都能找到自己的容器,愿我们也能成为他者的容器。存在与空间
研究表明,焦虑障碍是导致青少年精神残疾的重要原因。焦虑影响着儿童青少年患儿的自尊水平,对其社会功能构成了严重损害。因此,早期识别、早期干预是必要的。一 药物治疗 如果怀疑儿童和青少年有焦虑症,应该及时寻求专业帮助。任何首诊接待的心理健康从业人员都需要首先核实孩子的诊断结果,然后把药物治疗交给精神科医生。对于已经达到焦虑障碍诊断标准的孩子,建议尽早开始药物治疗。《中国焦虑障碍防治指南》推荐抗焦虑的常用药物包括苯二氮卓类、SSRIs、SNRIs、NaSSAs、丁螺环螺、坦度螺酮等。但考虑到特殊的年龄限制,儿童青少年处方最多的是氟西汀和舍曲林,这两种药物的最小适应年龄均是六岁。对每例患儿的剂量必须根据病情及体质,从小剂量开始,逐步调节到疗效最好、副作用最少的剂量。二 个体心理治疗 CBT(认知行为疗法)是目前循证证明有效的一种方法,它通过让儿童和青少年逐级暴露于恐惧情绪来促进形成现实和适应性思维模式、进行认知重组、学习应对技能。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游戏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选择。医患联盟的认同也是影响CBT效果的因素之一。三 家庭治疗 大多数时候,儿童和青少年的焦虑其实并不孤立于家庭环境。孩子处理焦虑的能力其实是从大人那里习得的。我在临床中经常见到,家长带孩子来门诊,请求我治好他们的孩子。通常我都会告诉家长:“如果没有你们的参与,我是治不好孩子的。”有些家长规律地把孩子送来见医生,一小时后再接回,就幻想着医生的魔法奏效,是注定会失望的。要帮助儿童和青少年解决焦虑,家庭的系统参与是必要的。这包括安全依恋的开放、积极的沟通、无条件的接纳、对探索解决问题的更多可能性保持好奇。参考文献:1.Penninx,BW,Pine,DS,Holmes,EA,etal.Anxietydisorders.LANCET.2021;397(10277):914-927.doi:10.1016/S0140-6736(21)00359-72.ASimpleApproachtoRelieveTeens'AnxietyandDepression.JAMA-JAMMEDASSOC.2021;326(7):591.doi:10.1001/jama.2021.132013.Jin,J.ScreeningforAnxietyinChildrenandAdolescents.JAMA-JAMMEDASSOC.2022;328(14):1469-1470.doi:10.1001/jama.2022.181844.Landhuis,E.HowIcopewithmy'invisible'disabilitiesofanxietyanddepression.NATURE.2023;doi:10.1038/d41586-023-00593-1
胡同学失踪事件,牵动全国人民的心。在权威新闻发布会后真相浮出水面,结局尘埃落定。各种强力证据一致表明,这又是一起青少年自杀事件。一个年轻的生命陨落,引得众人一声叹息。关于重视心理卫生的呼声又再次响起,与此同时,有人对学校,老师,或家长提出了厉的批评,认为他们没有阻止悲剧的发生。然而,自杀作为公共卫生事件,也是精神科临床中严重的不良事件,由生物,心理,社会等多种复杂的因素所共同引起。事后对任何一方的指责,都不是反思终结的关键。为了减少悲剧的再次发生,公众有必要再次了解“自杀”,这个人们常常感到“忌讳”的事件。 1. 关于自杀的几个基本事实+每年有70多万人自杀身亡。+ 自杀未遂人数是自杀死亡人数的许多倍。在一般人群中,自杀未遂是最大的自杀风险因素。+自杀是15-19岁人群的第四大死因。(前三位是车祸,结核病,人际暴力)+ 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自杀人数占全球自杀人数的77%。+全球最常见的自杀手段是喝农药、上吊和使用枪支。 l 一个青少年的意外失踪或者死亡,从概率的角度来判断,自杀通常是最为可能的原因。 2. 几个概念自杀观念:有结束生命的想法,没有具体行动自杀计划:有实施的计划,包括准备材料,查看场地自杀未遂:实施了自杀行为,没有导致死亡。如服下过量药物,抢救成功。自杀死亡:实施了自杀行为,导致了死亡。l 可以看出,胡同学在录音,笔记中多次提到了自杀观念;有明显的自杀计划。最后选择了致命性强的方法。 3. 从了解自杀的危险因素来预防自杀根据我国开展的自杀心理解剖研究发现,下面几个特点和年轻人群自杀死亡密切相关:1. 罹患精神疾病2. 高度的绝望感3. 负性的生活事件4. 未婚5. 家族中有自杀死亡者6. 缺乏积极的应对技巧7. 缺乏社会支持8. 冲动性高9. 非党员/团员 l 从公布的证据分析,胡同学具备了以上大多数的特征。如有最后阶段有明确的“抑郁发作”,如果排除了躯体原因导致的情绪问题,符合了“抑郁症”的诊断标准。l 到新学校后不适应,学习成绩下降,不想上学等种种事件结合,可以归于负性生活事件。l 根据家人对其性格的描述,提示他性格特点在社交方面有较大困难,从而导致他获取社会资源支持的可能下降。l 年轻人的自杀往往冲动性较高,自杀意念强,容易选择致命性较高的自杀行为,如跳楼或者上吊。显然,胡同学这两类方法都在胡同学的考虑范围内,提示其具冲动性高的特点。 4. 要关注自杀遗属和相关人员l 公众往往在热点事件中关注逝者,而忽略了另外有个重要的群体,自杀遗属,即自杀者的亲人,朋友,同学等群体。有研究发现,一个人自杀后他身边至少有6个人会收到明显的影响,该群体发生自杀的危险性显著增加。因此要对该人群有一定的心理疏导服务。l 另外,由于该事件的特殊性,参与搜救的公安,老师,工作人员等承受了大量的压力,后续的心理支援服务应该包含者该群体。 5. 过分细致的媒体报道不利于自杀预防l 网络上有声音要求公开一切细节,然而,从自杀预防的角度这是不妥的。因有可能引起后来者的模仿。某电子厂自杀事件就是很明显的例子。 胡同学事件让公众再次把目光聚焦到青少年心理卫生的领域,自杀是心理问题最为严重的后果,要预防自杀的发生,不能单纯依靠某个群体的力量,如增加心理医生,精神科医生并不一定就能有很好的效果。一个系统的自杀预防计划需要家人,学校,社区,专业心理卫生人员,媒体的通力合作。媒体要宣传正确的心理卫生知识,降低社会各界对于心理问题的“耻辱感”,鼓励处于心理危机的人员积极求助。同时,需要及时采用生命热线,在线心理服务,社交软件等多种手段来位年轻人提供各位简易可及的自杀预防方法。 备注:全国各地都有心理危机热线,帮助处于心理危机的人,其中,广州市心理热线电话为:02081899120;从2007年开始24小时服务,已经为数十万来访者提供服务。
今天门诊有近50位患者,其中多位是年轻女性。尽管她们的职业、家庭情况、诊断、病程各不相同,但是她们面临着共同的挑战:怀孕的话怎么办?药物能不能够停?如果不停药的话,对孩子有什么影响?精神科大多数障碍是慢性疾病,这就意味着治疗需要较长的疗程,时间往往在2年或以上,如果多次复发,治疗时间可能要更长。药物治疗是大多数精神疾病的基石,首发患者在痊愈之后,通常还没有了解到药物治疗的重要性,自己停药减药司空见惯;对于老患者而言,他们见识过停药之后的风浪,坚持服药的决心,比任何人都要坚决。此时即使是家人或医生建议患者停药,往往也会遭到拒绝。众所周知,怀孕期间孕妇额外服药或多或少会对胎儿有影响。女性患者怀孕前后便面临着两难,停药则病情反复危险加大,继续服药有担心小孩有危险。如何抉择?遗憾的是,医生也不能给予清晰答案,因为缺乏研究对比怀孕期间服药与不服药患者小孩的健康程度。然而,最近有一个大型的研究可以一定程度回答这个疑问。2022年10月,JAMApsychiatry发表了一项非常重要的文章:AssociationofAntidepressantUseDuringPregnancyWithRiskofNeurodevelopmentalDisordersinChildren (怀孕期间使用抗抑郁药与儿童神经发育障碍风险的关系)。该研究纳入了145702位怀孕期间服用抗抑郁药的女性患者和3032745位未服用抗抑郁药物的孕妇,对比她们孩子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率。在控制各种混杂因素后,如果前者孩子疾病发生率高的话,那么提示怀孕期间服用抗抑郁药物对孩子有害。研究结果发现:两组孩子出现神经系统疾病的风险比为0.97(95%CI,0.88-1.06)。CI是指可信区间,如果这个区间跨越1的话,代表两组小孩疾病发生率没有统计学差异。此处CI0.88-1.06跨越了1,证明两组孩子发生神经系统疾病的可能性相当。具体到各种疾病的风险如下:自闭症谱系障碍的风险比为0.86(95%CI,0.60-1.23);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风险比为0.94(95%CI,0.81-1.08);特定学习障碍的风险比为0.77(95%CI,0.42-1.39); 发展性言语/语言障碍的风险比为1.01(95%CI,0.88-1.16);发展性协调障碍的风险比为0.79(95%CI,0.54-1.17);发展性协调障碍的风险比为1.00(95%CI,0.88-1.06);行为障碍为0.95(95%CI,0.80-1.12)。总之,这项队列研究的结果表明,在怀孕期间使用抗抑郁药本身不会增加儿童神经发育障碍的风险。这个结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让不少家庭如释重负。然而,即使如此,妊娠期抗抑郁药物暴露可能是需要早期筛查和干预的一个重要标志。也就是说,如果怀孕期间服抗抑郁药,一定要格外重视产检。另外,要格外注意的是,这个研究是在白种人人群中开展,只能说明抗抑郁药物和孩子身体疾病间的风险。不能说明其他药物,如抗精神病药物,心境稳定剂,安眠药的风险程度。
各位朋友,我院江村院区门诊在2022年7月19号恢复开放,初期开放一楼门诊,逐步开放二楼心理科门诊!就诊时间:早上8点-12点下午2点半至4点半主要医疗服务范畴:青少年心理障碍,学习困难,情绪障碍,睡眠障碍,心理评估,心理治疗,住院服务地点:广州市白云区广花二路800号(附近暂时没有地铁,公交车可在江村大桥北下车,建议自驾,停车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