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来自全国风湿免疫、肾脏、内分泌代谢、心血管、神经、泌尿、中医的专家们联合发表了我国第一部高尿酸血症专家共识,旨在指导和规范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的防治。我科专家也有幸参与了该专家共识的制定,下面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下高尿酸血症及其相关疾病。 【什么是高尿酸血症】 血尿酸是肾功能检查中的一项,如果血尿酸水平>420 μmol/L(7 mg/dl)即定义为高尿酸血症。 【为什么高尿酸血症需要这么多学科共同制定专家共识】 血尿酸是由食物和体内分解的嘌呤化合物在肝脏中合成的,2/3的血尿酸通过肾脏排泄,其余通过消化道排泄。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尿酸生成与排泄是平衡的。如果尿酸生成过多或者排泄过少,就会形成高尿酸血症。 学过化学我们知道,盐在液体中是有饱和度的,尿酸盐在血液中也一样,如果血尿酸水平过高,超过饱和度,尿酸盐就会析出,沉积在关节及周围软组织、肾小管和血管等部位,造成沉积部位的炎症,也就会出现各个脏器和系统的损害,因此千万不能忽视高尿酸血症。 【哪些人群是高尿酸血症的危险人群】 一级亲属中有高尿酸血症或痛风患者,久坐、高嘌呤高脂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者,存在肥胖、代谢异常性疾病(如糖代谢异常、血脂紊乱、非酒精性脂肪肝等)、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卒中等)以及慢性肾脏病等高危人群应提高防治意识,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尽早发现并诊治高尿酸血症或痛风。 【痛风治疗的关键在哪里】 根据病程,痛风可分为4期:(1)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2)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3)痛风性关节炎发作间歇期;(4)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期。 往往,只有高尿酸血症但还未发痛风的患者并不来就医,很多患者第一次就诊是在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期,痛得扶着墙进的诊室。有部分患者对痛风没有正确的认识,在急性期发作停止后即中断治疗,直至下次痛风发作再次就诊。如此循环往复,直至到达痛风的第4期——慢性关节炎期,才开始重视,此时痛风发作已十分频繁,且往往伴随肾脏、心脑血管等损害,这个时候治疗难度远大于痛风发病的初期。 对患者而言,对于痛风的治疗要有正确的认识。痛风发作的关键在于高尿酸血症,因此治疗的关键也在于降尿酸治疗。所以在痛风没有发作的时候应当坚持降尿酸治疗,如此才能在根源上避免痛风的发展。 【高尿酸血症与肾脏】 高尿酸血症时尿酸盐沉积在肾脏可直接导致慢性尿酸盐肾病、急性尿酸性肾病和尿酸性肾石症。 慢性尿酸盐肾病是由于尿酸盐结晶沉积在肾髓质间质组织导致的,主要造成肾小管功能受损,临床主要表现为夜尿增多、低比重尿、小分子蛋白尿等。 急性尿酸性肾病是严重的高尿酸血症导致过量尿酸沉积并阻塞肾小管引起的急性肾损伤,主要表现为腰痛、少尿或无尿。 尿酸导致的肾结石在发生率上仅次于草酸钙导致的肾结石。尿酸性肾石症常表现为腰痛和血尿。尿酸结石若不处理可导致急、慢性肾损伤。 【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就是老百姓说的“三高”再加上肥胖。“三高”是指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现在要加上第四高了,高尿酸。很多研究都提示了高尿酸血症与“三高”、肥胖互相关联,而这些都是冠心病、脑卒中发生的高危因素。 减肥、降压、降糖、降脂都对高尿酸血症有改善作用。 【高尿酸血症与心脏】 血尿酸水平每升高60 μmol/L,女性心血管病病死率和缺血性心脏病病死率增加26%和30%;男性增加9%和17%,女性冠心病危险性增加48%。血尿酸水平增高与慢性心衰严重程度相关。 因此,降尿酸治疗对心脏病也有保护作用。 【高尿酸血症与脑卒中】 我们前文已经说了,血中过多的尿酸会析出沉积在血管中,对心血管、脑血管都会造成损害,因此高尿酸血症会促进缺血性卒中发生,增加卒中后早期死亡及复发。所以,有效降低血尿酸水平可以减少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及不良预后。 【结语】 高尿酸血症也是一种系统性疾病,虽然最典型也最引起患者重视的表现是痛风,但长期的血尿酸水平没有达到理想的生理浓度,还会导致肾脏、心脏、脑的损害。高尿酸血症还会参与内分泌代谢的紊乱,加重肾脏及心脑血管的病变。 对于这样的健康隐性杀手,怎能不引起重视?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伴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部分患者后期可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性肾结石形成,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1]。 诱发痛风的原因非常复杂,影响体内嘌呤水平的因素除了饮食、环境,还有生活习惯、疾病等[2]。 一、性别和年龄 (不同年龄、性别痛风特点比较) 首先,年龄与痛风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痛风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但近年来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有研究显示血尿酸水平在新生儿出生时浓度最低,出生24 h后开始上升,3d后基本稳定至青春期。 另外,男性和女性青春期以后血尿酸变化规律不一致,男性青春期后血尿酸水平增长较女性更快,女性在进入更年期后血尿酸水平增长较为迅速。这可能与男性和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差异及更年期后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改变有关。目前大量研究证实,痛风在人群中发病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男性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男性的累积发病率为8.6%,其中原发性痛风占5.9%,男:女为20:1,其可能原因[3]: (1)男性饮酒频率和饮酒量明显高于女性; (2)雄性激素可能促进肾脏尿酸重吸收,抑制肾脏对尿酸的排泄,而雌激素的作用正相反。 二、饮酒 经常饮酒的人发生痛风的风险性比不常饮酒者高,其可能原因[4]: (1)乙醇刺激人体内乳酸合成增加,乳酸又可以抑制肾脏排泄尿酸的功能; (2)乙醇可以增加人体内嘌呤合成的速度,使其产量增加; (3)饮酒过程中常伴食用含丰富嘌呤和蛋白的食物; (4)某些酒类,尤其是啤酒在发酵过程中可产生大量嘌呤。 三、被动吸烟 周围人经常吸烟者发生痛风的风险性比周围人不常吸烟者要高,其原因可能是被动吸烟者对烟草中有害物质几乎没有抵抗力,进而导致有害物质对被动吸烟人群危害较大,被动吸烟可能加重机体负担,降低机体免疫力,从而增加患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危险性。 四、疲劳及作息紊乱 经常感觉疲劳和作息不规律者发生痛风的危险性更高,可能因为疲劳和作息不规律是两个相关联的因素,作息不规律可以导致疲劳进一步加重,从而导致机体能量消耗殆尽、代谢产物堆积和机体内环境变化等现象,同时也会导致体内尿酸的代谢受到影响,进而增加患痛风的危险。 五、饮食不规律 饮食不规律者发生痛风的风险性更高,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节奏被打乱,造成肝脏生物钟基因节律紊乱,肝脏的代谢功能恶化,使原本作为能量被消耗的物质转变为脂肪堆积到脏器周围,造成内脏肥胖。 研究显示,肥胖与高尿酸血症存在密切关系,内脏性脂肪蓄积、胰岛素抵抗和多种脂肪因子的分泌等多种危险因子参与了高尿酸血症的形成[5]。 六、疾病和药物 细胞核中的核酸经过一系列的代谢过程,最后分解成尿酸,而绝大部分尿酸经过肾脏排出体外。无论是生成还是排出的过程一旦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尿酸升高。 人体的尿酸来自于细胞的新陈代谢和富嘌呤食物的摄入,所以饮食因素只是痛风的部分原因;而凡是能够导致人体细胞大量破坏的疾病,比如白血病、骨髓瘤、红细胞增多症、肌溶解、剧烈运动、肥胖、肿瘤的放疗化疗等,都可能会引起尿酸升高。 另外,肾脏疾病、代谢性酸中毒、甲减、甲旁亢,以及药物(比如利尿剂、阿司匹林、环孢素、酒精等)等,都会因影响尿酸的排泄而引起高尿酸血症。 参考资料: [1]潘善余.痛风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浅探[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4; 28( 3) : 12. [2]Anzai N,Enomoto A,Endou H. Renal urate handling clinical relevanceof recent advances[J]. Curr Rheum atoll Ren,2005; 7( 3) : 227-34.
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①对疾病不要恐惧、担忧,精神上不要紧张,保持心情愉快,树立和疾病作斗争的信心。精神紧张或应激状态可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引起免疫系统紊乱促发或加重疾病。 ②在疾病活动阶段必须卧床休息,积极治疗,在病情控制后完全可以适当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学生可复学。女性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还可以生育。但要避免重体力劳动、过度疲劳,生活要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 ③平时要避免日晒和紫外线的照射,对阳光敏感者尤应如此。尽量避免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日光强烈时外出,外出时应使用防晒霜,撑遮阳伞或戴帽,穿浅色长袖上衣和长裤。 ④在寒冷季节应注意保持手指和脚趾温暖,避免引起血管收缩的因素。尽量减少感冒等感染性疾病,因感染能诱发狼疮活动或使原有病情加重。在病情的稳定期可进行适当的保健强身活动,但要避免进行剧烈活动。 ⑤某些药物可能会诱发或加重病情,因此狼疮肾炎患者在用药前应咨询医生。育龄期女性患者还应避免服用避孕药,不使用含有雌激素的药物。
2017-05-29医学界风湿免疫频道 得了痛风如何喝水,三个问题即可回答。 作者|SHINYTALK 来源|细雨说风湿 痛风致病因素非常明确,是由于体内尿酸水平增加,组织中尿酸盐结晶沉积,诱发急性关节炎。 人体内尿酸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占排泄总量的2/3,大量饮水可缩短痛风发作的持续时间,减轻症状,并且保证肾脏、输尿管得到冲刷,不容易形成结石,保护了肾脏。 一 每天喝多少水? 一般每日至少超过2000毫升,通常一个暖瓶是2000毫升,即喝1暖水瓶水。但是,我们得注意以下特殊情况: (1)气温不同,饮水量不同。夏天出汗多,2000ml水肯定不够。人体出入基本平衡,所以可以观察尿量,保证每日尿量大约2000ml。 (2)要分次补水,拒绝暴饮,尤其是心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暴饮可能加重心脏、肾脏负担,并且需要注意限制钠盐摄入。 二 每日喝水最佳时间选择 喝水分四个时间段,即早上起床后到早餐前30分钟,早中餐之间,中晚餐之间,晚餐后45分钟到睡觉前。 不要在饭前30分钟内和饭后45分钟内喝水,防止冲淡胃液,影响消化。 睡前饮水对防止尿路结石很好,有尿路结石者夜间加喝一次水更好。 三 如何选择饮用水? 在人体偏碱性环境下,尿酸溶解度增加,容易排泄,并且不容易形成尿路结石,所以偏碱性水最合适作为痛风患者常用饮用水。 通常,大家平时饮用水都是自来水,是经过严格处理过,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的,酸碱度往往保持在6.5-8.5之间,偏碱性,所以作用痛风病人饮用水是非常合适的,记住是水要烧开后饮用哦!但是应该注意地区差异,可能出现部分地区出现偏酸性水,大家可以自行酸碱度测定或向当地水资源部门查询。 矿泉水合适吗? 矿泉水往往呈微碱性(酸碱度6.5-8.5),符合痛风患者要求,合适引用。并且,其含有微量元素和偏硅酸,对人体均是有益的。 市面上还有一种水是纯净水,其水质偏酸,酸碱度6.0左右,且其除去了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失去了营养,当然就不适合引用。 痛风可饮用牛奶及乳制品(尤其是脱脂奶和低热量酸奶),但避免饮用可乐、橙汁、苹果汁等含果糖饮料或含糖软饮料。
中日医院中医风湿一、4大原则1.RA治疗方案要由患者本人和风湿科医生共同商讨制定。2.治疗的最重要目标是最大程度地长期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需要做到:控制疼痛、炎症、僵硬、疲乏等与疾病相关的症状;预防骨或关节破坏;恢复正常工作并参与日常活动。3.达到上述目标最重要的方法是控制关节炎症。4.RA要想取得好的结果,治疗目标要清晰,要以控制疾病活动度为目标,如若未达标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二、10条建议1.RA的主要目标是达到疾病缓解。2.临床缓解是指因炎症导致的症状或体征消失。3.有些患者不能达到疾病缓解,特别是病程很长的患者,此时目标则应定为达到低疾病活动度。4.在最终目标达到之前,应至少每3月调整1次治疗方案5.疾病活动度应定期评估并做好记录,中重度疾病活动度患者应至少每月评估1次,低疾病活动度或病情缓解的患者可延长评估周期(如3-6月评估1次)6.疾病活动度评估方法有多种,应当掌握包括关节检查的评估方法,以指导临床决策。7.日常生活中,除了疾病活动度,还要关注关节破坏和关节活动受限。8.理想的治疗目标要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一直坚持。9.选择合适的疾病活动度评估方法或治疗目标时,要依据患者自身情况决定,如伴发疾病,患者意愿,药物安全问题等。10.应当在风湿科医生指导下合理地告知患者治疗的目标,以及所采取的治疗策略。本文系徐愿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风湿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主要分科之一,包括与骨骼、肌肉、血管、皮肤等相关的数百种疾病,常见病种有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白塞病、系统性硬化、皮肌炎、骨关节炎、痛风、结节性多动脉炎等。风湿病诊断难度大,致残率高,但及时正确治疗又多有良好效果。那么哪些情况应当想到风湿病呢?1、关节肿痛双手小关节(近端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肿痛是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远端指间关节、膝关节肿痛并有骨性结节则要考虑骨关节炎,单侧第一跖趾关节(大脚趾后)或内外踝部的突发肿痛常提示痛风,腕、肘、肩、膝关节的疼痛和活动受限也是类风湿关节炎的常见症状。2、腰背痛清晨或久坐后的腰背痛、发僵是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该病多见于青少年男性,其疼痛也可出现在臀部和下肢关节。3、关节变形类风湿可出现手指的“天鹅颈”、“纽扣花”样形态和手指向内侧偏斜,骨关节炎常出现远端指间关节的膨大。但关节变形多数已经不是早期症状,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多可以减轻或者避免这种情况发生。4、晨僵指清晨起床后关节、腰背、软组织的粘着感,活动后可减轻。类风湿关节炎的晨僵可以持续1小时以上,其他疾病的晨僵时间相对较短。5、发热多种风湿病的活动期都可以出现发热、以低热多见,风湿热、反应性关节炎常以发热为初始症状之一,成人斯蒂尔病则呈弛张热(高热与低热或无热交替)。6、皮疹和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可出现面部的蝴蝶疹、也可有下肢的紫癜(出血点),前胸的V形疹和披肩疹见于皮肌炎,多种系统性血管炎都可出现四肢的皮疹或紫癜。7、口腔溃疡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常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如伴有外阴溃疡或眼炎则要想到白塞病。8、日光过敏晒太阳后总出现皮肤不适甚至皮疹,可以是红斑狼疮的表现,也见于未分化结缔组织病、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等。9、口干、眼干常见于干燥综合征,该病有时伴大量龋齿和牙齿脱落,也可出现唇炎、舌炎和腮腺肿大。10、雷诺现象指双手手指遇冷变白变紫,是系统性硬化的常见症状,该病还常伴有表情僵硬、指端的溃疡坏死等。11、近端肌无力皮肌炎患者的肌无力表现为蹲下后站起困难、手臂上举困难等。12、某些体检异常常规体检中发现的白细胞或红细胞或血小板的降低、尿蛋白或尿潜血、尿酸增高、双臂血压相差过大、脉搏减弱或消失、肝脾和淋巴结肿大都有可能是风湿病的诊断线索。如有上述症状,应至医院就诊,及时确诊或排除风湿病,以利于早期治疗、早日康复。本文系孔祥民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痛风是一种慢性疾病。不少人都错误地将伴有血尿酸增高的关节痛归入痛风。事实上,痛风指由尿酸盐结晶所导致的关节炎症性疾病。意思是,首先要有尿酸升高,其次是尿酸在体内聚集并结晶,这些尿酸盐结晶直激关节所导致的关节炎才能称之为痛风。导致关节炎的因素相当多,例如外伤、感染、理化刺激、自身免疫疾病等。因此,只有训练有素的专科医生才能较为准确地鉴别并诊断痛风。数据表明,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约占人口总数的10%。在沿海地区,患病比例更高,甚至可达20%以上。也就是说,每十个人中就有一到两个患有高尿酸血症。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加入了患者行列。据此比例,痛风在我国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1%-2%。作为风湿科医生,每天会接诊许多痛风患者,不少患者反复发作历时多年。其中不乏多年来始终坚持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的患者。为什么一直坚持严格控制饮食、服用药物痛风还是时时复发呢?除了那些宁愿忍受病痛折磨也要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勇士”,更常见的原因是尿酸不达标。实验证明,当血清尿酸降至360umol/L<(6.0mg/dl)时,痛风发作会减少,降至300mol/L(5.0mg/dl)以下时,体内已结晶的尿酸会渐渐溶解并排出体外。因此,痛风患者如坚持在风湿专科医师指导下接受规范治疗,控制好血尿酸水平,痛风复发就会减少,甚至达到临床痊愈。当血清尿酸水平持续达标约半年左右,体内尿酸盐结晶持续减少,多数患者可以在专科医师指导下慢慢恢复接近正常的饮食,不必再过苦行僧般的生活。当然,尿酸并非降得越低越好,具体可扫码关注王骁医生微信公众号“骁说”,免费订阅相关资讯。关注公众号后,回复“痛风”即可查看既往痛风科普资料:《为何别人的痛风能临床痊愈,却偏偏与你白首不相离?》目前定期更新内容为中医药科普保健系列连载《马耳他本草》,可通过菜单免费访问更多既往精彩内容。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康复锻炼的内容包括几下几点。 (1) 缓解疼痛: ①保持安静:急性期宜保持安静,在卧床中保持肢体的良好体位,每天取2~3次俯卧位,尽量避免髋膝关节屈曲,在卧床期间,进行最小限度运动,同时可用护膝或弹力绷带,起到保温和轻微的固定作用。②湿热疗法全身浴:晨起时手指或腿部发硬和明显疼痛时,泡在38~40℃的温水中,或用红外线照射双手和双膝,使毛细血管扩张,增加局部血液循环。③保持关节活动度训练:轻微的疼痛和关节发硬时,可轻微地做运动,进行关节活动训练,改善或消除局部淤血,起到良好的止痛效果。④避免负荷:尽量避免疼痛部位负重,减小其负荷。 (2) 运动疗法:类风湿关节炎的运动锻炼主要是全身性与关节功能的锻炼,主动或被动地运动与活动关节,以增加关节活动度,恢复与保持关节功能,预防和改善关节周围肌肉萎缩。进行体育锻炼原则包括:首先,体育锻炼和关节体操的具体方法较多,要根据自己的病情和关节功能障碍的程度,适当酌情选用,不要强求。伴有消耗性疾病、发热和心、肺、肾病时,不要进行全身性锻炼,适当活动关节即可。其次,要动与静相结合。关节及身体运动(活动)锻炼应以动为主,动静结合;整体与局部锻炼相结合;以主动运动为主,被动运动为辅。关节炎急性期,要适当休息,避免炎症加重,以助炎症的消退。当关节炎症和疼痛减轻后,可做一些不使关节肿痛加重的活动,以增加肌力,防止关节挛缩、强直及肌肉失用性萎缩。还有,锻炼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坚持不懈、恢复关节功能与体力的原则施行。每日活动量由小到大,由轻微到积极,逐渐增加;活动时间由短到长,次数由少渐多,以致达到自己每天适当的活动量时,长期坚持锻炼,持之以恒,不可因为关节疼痛就不运动了。 目前常用的运动疗法有以下几种。 1) 医疗体操:根据需要选择动作、作用部位和运动量,具有针对性强、适应面广的优点,是运动疗法的主要方面。 2) 作业疗法:又称劳动治疗。指利用适当的生产劳动来锻炼身体,为患者将来重返工作岗位作准备,常用的方法有编织、手工、木工、金工、园艺等。 3) 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疾病严重时,患者的日常生活必须活动,如衣、食、住、行、个人卫生等都有困难。为了保存和重新获得这些基本动作和技巧,就需要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4) 耐力运动:指步行、慢跑、爬坡、骑自行车、游泳、跳绳等,以锻炼患者耐力的运动。 5) 太极拳、八段锦、练功疗法:是传统的运动疗法,具有调身、调息、调心相结合的特点,有机地结合身体运动、呼吸运动和集中思维的锻炼,起到调整和增强身体功能的作用,适宜于慢性疾病的长期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