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5日国务院发言人记者会介绍:中方有关的“动态清零”政策和防疫规定,是基于科学和专家意见,符合中国实际和WHO的指导原则,有力保障了在中国居住生活的中外公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为全球抗击疫情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有关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新冠肺炎死亡率为0.4/10万,仅为美国的1/606,是全球因疫情死亡率最低的国家之一。经过数年的防控工作,湖北已逐渐完善了自己的防控机制,我们于月初参加了《湖北省疫情防控知识线上培训考核》,现将有关措施介绍如下,希望能够对广大老百姓、社区防控工作有所帮助。由于内容较多,现择重点以问答形式介绍如下。1. 新冠排查的方式?答:采用社区排查,高校排查,重要交通站点排查,电话排查,重点场所排查相结合的方式。利用“大数据”,无人机监测技术,对于低风险地区,持健康码、行程卡自由流动。对于发热、健康码为“红、黄码”人员在排除感染风险前限制出行。2. 什么是五类风险人群?答:包括1.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疑似病例2.新冠无症状感染者3.与确诊、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有密切接触史者4.有湖北及其他高风险区旅居史者5.所有发热人员。用专业术语来概括就是:密接者、次密接者、共同暴露的高风险人群、可能暴露的重点人群、可能暴露的一般人群。密接者指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症状出现前(5天)开始或无症状者标本采样前5天开始,未采取有效防护而与其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员。具体可能包括:a.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如近距离工作或共用同一教室(办公室)或在同一所房屋中生活。b.实施诊疗、护理的医护人员c.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或经流行病学调查评估后发现的也可能近距离接触病例和本身是无症状感染者的其他人员。d.经现场流调人员调查评估后认定符合密接者标准的人员。而我们医护人员,因要实施新冠患者的转运与救治工作,均属于“密接者”,所以在解除集中隔离前,我们的健康码常常是“黄码”。3. 健康码设置标准答:健康码是指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各地根据居民或者根据返工返岗人员通过自行网上申报,经后台(通常是当地CDC)审核后生成的个人专属二维码。该二维码作为个人在当地出入通行的1个电子凭证,可以实现“1次申报,全市通用”。健康码的设置实现了高效率的人员流动管理,在人群密集地“亮健康码”快速通行,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因聚集时间长而带来潜在感染的风险。各地健康码颜色设置基本一致,武汉地区的设置如下:红码(确诊病例),黄码(有发热症状或居家医学观察或共同暴露的风险人员),绿码(正常)。由于新冠病毒感染具有“隐匿性,潜伏期长”的特点,武汉地区要求48小时内必须有1次核酸检测结果,而当地对于48小时内没有做到“应检尽检”要求的居民,其健康码会自动转为“灰码”,待再次核酸检测阴性(一般2小时内)即可自动转为“绿码”。对于因工作需要,而转运、接触过或参与新冠救治的医护人员,在酒店隔离的14天观察期内,可能会有“黄码”或“灰码”情况,可以考虑连续做核酸检测,本市要求“48小时内核酸阴性”才是绿码。对于我们医护人员来说,酒店隔离的14天也算入“工作日”,因此需要每日查核酸。也就是说:假如某日无缘无故的变成灰码了,在第一时间积极地进行核酸检测就能证明自己的“清白”!4. 健康码转码规定答:1.红码转黄码:指患者达出院标准,无症状感染者,密接、次密接、入境人员解除集中医学观察2.黄码转绿码:虽有发热症状,但2019NCoVRNA阴性,24小时内第1次核酸,第3天第2次核酸阴性,才能“黄转绿”。因为新冠病毒主要侵犯下呼吸道,而咽拭核酸采样部位只能是上呼吸道,因此1次核酸采样阴性并不能表示自己没有感染,故需反复检测。5. 是否只要戴了口罩就一定能够避免感染?答:不一定;符合防疫标准的一次性口罩,其外包装通常印有这5种编码,分别是GB19083,YY0469,YY/T0969,GB/T32610,GB/T38880,而带有印花、卡通图案的口罩虽然外观“好看”,但不符合防疫要求。所以奉劝市民朋友们不要因为“好看”而去选择“中看不中用”的口罩。对于我们需要经常接触患者的医护人员来说,工作中必须是“医用防护口罩”。戴口罩谁都会,但是否规范,难说!正确的佩戴方法是:a.将有鼻夹的一边朝上,两端的橡筋带挂于双耳或将两端的系带(或橡筋带)打结系于脑后,如果系带比较长,可以考虑将系带系于脑后,这样可以避免因系带滑脱而失去防护效果。b.当口罩出现脏污、变形、损坏、异味时需要及时更换,每只口罩累计佩戴时间不超过8小时。因此,严格地说那种布的,带有印花图案的口罩,只是“中看不中用”的“东东”!去正规的医药商店购买符合要求的口罩,也花不了多少钱,为了个人健康,这点投资是值得的!对于经常接触患者的医护人员来说,戴口罩后还需进行“气密性试验”,即戴上口罩后用左右手的食指分别按住口罩的2端后,进行“吹气”,如果感觉口罩2侧有空气逸出(即漏气),则证明未戴好,需要重新调整至“密闭状态”。“病毒是无孔不入的”,简单地说:当您有可能接触到(或可疑)病人时,时刻戴好口罩并且能够确保正确的佩戴口罩,完全是有可能将病毒“拒之门外”的。6. 关于闭环管理的具体要求?答:对于疫情防控而言,闭环管理的实质是要求人与人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近距离接触。例如面对面说话时除了需要戴好口罩,2人之间最好间隔1米线;活动人员的路径相对固定,例如当1个小区有多个出入口时,往往会封闭空气相对不流通的那个出入口或者是封闭没有安保人员站岗的那个出入口。小区实行闭环封闭管理的方式通常是关闭不必要的出入通道;出入人员均需戴好口罩,封闭人员密集场所(例如关闭棋牌室、网吧等等),严格核实入区人员登记及车辆登记。例如出入商场的地下停车场,车主需要进行健康码扫码登记,健康码程序会自动录入您的行程轨迹,这样在14天内您是否去过中高风险地区等信息“一目了然”,这样也避免了当事人说谎,因为这些数据会经过“空中数据链”传输,如果当事人说谎或不积极配合,或伪造假证明(例如利用别人的手机进行扫码登记),一旦卫生行政部门审核有问题,那么您的公众信誉度,您的支付宝、微信或银行卡账户等均会受影响,所以不担心个别人为了逃避自动扫码而去损失更大的利益。对于入境人员的闭环管理模式是:14天“第1入境地”隔离+7天目的地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例如从国外乘机返回武汉的人员,会被机场大巴分别送至指定隔离点(隔离点通常离市中心较远,但不到1小时的车程),这14天内会分批采集核酸,核酸阳性者会立即送入金银潭医院隔离诊治。7. 对共同暴露高风险人员的管控措施?答:共同暴露高风险人员一般指生活区域内(同一楼栋)有确诊感染者,近期实施过诊疗、护理新冠患者的医护人员等,对这类人员实施14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分别在第1、4、7、14日各查1次核酸(湖北要求48小时内检测1次核酸),这类人群可能是黄码,待核酸检测阴性后自动转成绿码。8. 新冠有哪些治疗措施?答:与治疗乙肝一样,抗病毒是首选方案。常用的有① α干扰素500万U+灭菌生理盐水2ml雾化吸入,2次/日,疗 程≤10天② 利巴韦林+干扰素(或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复合剂)疗程≤10天,利巴韦林推荐剂量500mg/次,每日2~3次静脉滴注,疗程≤10天。③ 磷酸氯喹:适用于18~65岁,按体重给药。>50Kg,每次500mg, 每日2次,疗程7天。<50Kg,第1、2天每次500mg,每日2 次,第3~7天,每次500mg,每日1次。④ 阿比多尔:成人200mg,每日3次,疗程≤10天。免疫治疗:①恢复期血浆②COVID-19人免疫球蛋白③托珠单抗心理治疗,2019年在本院痊愈的第一批住院患者中,恢复较快的大多数是心理状态比较好的患者,说明良好的心态是有助于治疗的。9. 新冠实验室确诊标准?答:1.对同一样本,检测ORF,N均为阳性,可确诊2.若ORF、N其中之一阳性,需要重新采样,若仍然只有单项阳性,可判定COVRNA阳性。注解:ORF(开放读码框架,是病毒特有结构,正常范围>40) N基因,正常范围>40我们的核酸检测报告单模式如下:N基因,SARS-CoV-2RNA,ORF,当上述3样全部为阴性时,结果判定是阴性。10.个人需要掌握哪些防控措施?答: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预防感染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例如饭前便后要洗手;如果需要接触不明物品,最好是戴上手套,或接触物品后立即用快速手消毒剂清洁双手。② 戴手套的目的是尽量避免皮肤直接接触到不明物品或未知是否清洁安全的物品,每日更换手套,彻底清洗,避免戴潮湿的手套,因为病原微生物喜欢在潮湿环境中孳生,故需要保持干燥。③ 由于“飞沫”与“空气传播”是本病的1个重要传播途径,所以在户外一定要规范佩戴口罩,如果选择“宅家”,需注意每日要有一段固定开窗通风的时间,确保空气对流,一般建议日常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在气温适宜、天气晴好的时候,可以考虑24小时开窗通风,能够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减少室内的病菌数量。开窗通风虽然不能杀菌,但可以借助空气的流动,将有害病菌带走。④ 在寒冷季节,大家都开空调而门窗紧闭,说是能杀灭新冠病毒,其实是误解。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30分钟才能有效灭活病毒,而室内空调的温度不可能达到56°的要求。故不宜长时间开空调,每日需要有一定的开窗通风时间。空调在使用一段时间以后,建议用消毒药水清洗过滤网(因过滤网可能携带病毒)。⑤ 勤洗手、戴口罩,保持居室内空气流通,避免进食生食和未熟透的冷冻食品,“非必要,不出门”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⑥ 建议随身携带消毒卫生湿纸巾,用于应对外出办事后没处洗手的“尴尬”。消毒卫生湿纸巾的主要原料是无纺布,含有表面活性剂与复合双链季铵盐化合物,而双链季铵盐化合物是具有杀灭新冠病毒作用的,卫生湿纸巾作用于手的时间是≤1分钟,从而达到快速消毒之目的。⑦ 虽然75%的酒精被证明可有效灭活病毒,但酒精属于易燃品,居家消毒时需要注意防火安全。⑧ 没有循证医学证据认为“温盐水深漱喉”能够有效预防新冠,由于病毒主要侵犯下呼吸道,普通的“食盐水”,其化学成分是氯化钠,而氯化钠对于新冠病毒没有抑制作用,故不可迷信。⑨ 经过多年的循证医学理论实践研究证明,积极接种新冠疫苗仍然是目前最经济有效的预防手段。
近期最“火”的医疗信息,莫过于新冠疫苗了,新型冠状病毒疫苗(2019-nCoV vaccine),是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2020年1月24日,中国疾控中心成功分离中国首株新型冠状病毒毒种,3月16日20时18分,重组新冠疫苗获批启动临床试验,4月13日,中国新冠病毒疫苗进入II期临床试验;同日,一个由全球120多名科学家、医生、资助者和生产商组成的专家组发表公开宣言,承诺在世界卫生组织协调下,共同努力加快新冠疫苗的研发。6月19日,中国首个新冠mRNA疫苗获批启动临床试验。10月8日,中国同全球疫苗免疫联盟签署协议,正式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4月12日报道,中国建免疫屏障或需10亿人接种疫苗,截止2021年4月21日,我国新冠疫苗接种超2亿剂次。与预防乙肝一样,接种疫苗是预防新冠最有效的方法。2020年3月16日20时18分,由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获批启动展开临床试验。2020年11月11日,国产新冠疫苗研发传来好消息:全球首个新冠灭活疫苗Ⅲ期临床顺利推进!2021年2月2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发布消息宣布,附条件批准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灭活疫苗(Vero 细胞)和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的注册申请,两款疫苗均适用于预防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中国目前已经附条件上市的新冠疫苗已经达到4个,其中三个灭活疫苗,一个腺病毒载体疫苗。3月29日,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其中明确,现有研究数据表明,新冠病毒感染后6个月内罕见再次感染发病的情况。既往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在充分告知基础上,可在6个月后接种1剂。2021年4月12日消息: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表示,中国将来要建立免疫屏障,可能需要10亿以上的人接种新冠疫苗。目前的接种速度、接种比例,距离形成免疫屏障还有一段路要走。2020年12月2日,日本参议院召开会议,会上一致通过《预防接种法》修正案,内容包括国民接种新冠疫苗的费用由国家承担。如果接种后产生健康问题,国家将与制药公司方面达成协议,由后者代为赔偿。政府在事后对制药公司损失予以补贴。作为1种新型疫苗,老百姓对于免疫接种有所顾忌,例如疫苗有何副作用,是否人人都合适等等问题。老百姓的顾忌固然可以理解,既然作为邻国的日本政府敢于承诺疫苗导致的健康问题由政府“埋单”,那么为了疫情防控做出了重大牺牲的我国民众更应该主动响应政府号召,以实际行动支持国产疫苗接种。目前国产疫苗有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CHO细胞重组新冠疫苗,北京科兴生物有限公司等生产的疫苗,不同的是:科兴公司的为灭活疫苗,安徽的是基因重组CHO疫苗,这2种疫苗均已获批紧急上市,说明安全性是有保障的。下面综合有关报道,将近期研究成果及接种经验总结如下:1.新冠疫苗有必要接种吗?非常有必要!作为以呼吸道飞沫及密切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新发传染病,我国几乎所有人都没有针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几乎所有人都对新冠病毒易感,感染发病后,部分会发展成危重症。阻断疫情流行需要建立牢固的人群免疫屏障,根据有关实验显示:如果1个群体中有70~80%的人具有免疫力,就不会出现大规模的传染病暴发流行,这也是疫情早期欧洲国家推行群体免疫的理论依据。虽然有许多传染病(例如乙肝)依靠自然感染后形成的免疫力会比依靠疫苗接种产生的免疫力更持久,但对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口密度大,流动性大的情况,推行群体免疫无疑代价太大。张文宏教授曾说“历史上没有哪一种传染病是依靠群体免疫而控制的,疫情的终结者必须是疫苗”!所以接种新冠疫苗不是哪一个人的问题,只要没有禁忌症,每位公民都应尽早自觉接种。2.新冠疫苗的安全性如何?疫苗的本质是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其他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免疫制剂。 判断1种新型的疫苗是否安全,首先要了解疫苗研发、上市流程,我国疫苗在研发、试验、审批、上市、储存、运输及接种等全流程上都有非常严格的管理规定,因此广大公民可放心接种。至于大家所担心的“为何新冠疫苗这么快就普及接种”的问题,其实完全是无需担心的,因为我国的新冠疫苗研发是采用临床与科研同步进行,所以研发速度比其他疫苗快。接种单位与负责接种的医务人员预先都经过了专业培训和严格审核,确保按照标准操作规范进行接种。凡受种者都会领1张《预防接种凭证》,内容有受种者编码,受种者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出生日期、联系电话、家庭住址,表格中详细标明疫苗种类及剂次(如新冠CHO疫苗)、接种日期、疫苗批号、疫苗追溯码、生产企业、接种单位及发证单位盖章。可以说:接种疫苗的操作流程是规范而安全的!3.有何不良反应?疫苗的实质是用于预防传染病的免疫制剂,也可认为:疫苗的实质就是“药”!只要是药,就必然会有副作用(或称不良反应)。新冠疫苗常见不良反应有:少数人接种后接种部位有红肿、硬结、疼痛;极少数人出现发热、乏力、恶心、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通常无需处理,一般1~2天可自行恢复。4.有何接种禁忌症?目前列举的禁忌症有:a.对疫苗的活性成分,任何1种非活性成分,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b.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C.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征、脱髓鞘疾病等)。D.正在发热者,或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患者。E.妊娠期妇女。如果您不确定是否具有上述因素或有轻微症状而不知如何解释,可到接种现场如实告诉接种点医务人员接受他们的专业技术指导。5.平时极少外出者有接种新冠疫苗的必要吗?免疫屏障(immunological barrier)是防御异物进入机体或机体某一部位的生理解剖学结构,是发挥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重要方面,被称为机体的“第一道防线”。对于平时极少外出的人,也有必要接种新冠疫苗,接种疫苗的作用是及时建立免疫屏障,从而有效阻断传染病的传播及蔓延。借用钟院士的比喻就是:A感染了病毒,但其本人不知情,B出门遇到A,很可能就会感染,而成为“无症状感染者”,更多的B出门后感染而成为2B。如果接种疫苗,建立了“免疫屏障”后,就会使大多数人受益。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教授的言论:我国要建立免疫屏障,可能需要10亿以上的人接种新冠疫苗,接种率越高,免疫屏障就越牢固。因此,接种新冠疫苗不是哪一个人的事情,而是要“站在维护国民健康”的政治高度看问题!6.目前的新冠疫苗对变异病毒有预防作用吗?接种乙肝疫苗不产生抗体,有个重要因素就是感染了变异的病毒,但根据WHO发布的信息,“从全球对新冠病毒变异的监测情况看,尚无证据证明病毒变异会使现有的新冠疫苗失效”。因此,根据目前研究的结论:不必担心病毒变异而拒绝接受新冠疫苗!7.接种了新冠疫苗还需要戴口罩吗?戴口罩、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勤洗手、多通风等仍然是行之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对于个体来说,接种疫苗后要产生保护性抗体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对于群体来说,让足够比例的人群接种疫苗从而建立“免疫屏障”,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不做好个人防护,也可能会让早期的防控努力“前功尽弃”,因此,即使接种了疫苗,仍不能放松警惕性。8.2针与3针有何区别?目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需要接种两剂;首剂与第2剂次的接种间隔要在3周及以上,第2剂在首剂接种后8周内尽早完成。重组亚单位疫苗(如CHO疫苗)需要接种3剂次;首剂和第2剂次、第2剂次和第3剂次的接种间隔建议在4周及以上;第2剂次尽量在首剂接种后8周内完成,第3剂次尽量在首剂接种后6个月内完成。总体接种时间上与乙肝疫苗的0.1.6方案有点类似。疫苗的免疫程序的确定是基于研发阶段和临床试验阶段的结果得出的,以获得最佳的安全性、免疫应答效果和免疫持久性。未完成全程接种,难以获得最佳的免疫应答效果和免疫持久性。所以,2针与3针的区别也是针对不同疫苗的特点基于临床试验得出的结论。9. 打完第一针,出现症状了,还能不能打第二针?我们列举几种情况。 第一种是接种之后,恰好赶上慢性病发作或者患上了感冒、疱疹等急性疾病。对于这类情况,应该首先对疾病加以控制、治疗,等发作期过了,或者慢性病控制稳定了,可以继续接种第二针。 第二种是接种第一剂次后出现发热、轻微皮疹等不良反应。从前期新冠疫苗临床试验研究结果和使用时收集到的信息,新冠疫苗常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与已广泛应用的其他疫苗基本类似。主要为接种部位的红肿、硬结、疼痛等,也有发热、乏力、恶心、头疼、肌肉酸痛等。通常这类反应会随着时间推移自行消失,无需特殊处理,第二针也可以照常接种。 10.图解接种适应症与禁忌症 与其他疫苗一样,患有急性疾病者,也需暂缓接种。 总结:正如接种了乙肝疫苗不是每个人都能产生保护性的表面抗体一样,接种新冠疫苗后,仍需注意积极做好个人防护,加强身体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因为“良好的免疫力,是身体健康的基础”!最后,需要提醒1点:任何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都不会是100%的,疫苗虽好,但也没有必要去“神话”,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少聚集、保持一定的安全社交距离仍旧是疫情防控的基本原则!
众所周知,慢性乙肝由于HBV的持续性复制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后,肝功能会持续反复异常,因此规范化抗病毒治疗才是治愈乙肝的前提与希望。我特别反对的是:乙肝患者肝功能异常了,医生说,“先把肝功能恢复正常以后再考虑抗病毒”,虽然,将肝功能恢复正常比较保险,但由于肝功能恢复正常以后,原先受到破坏的肝细胞膜已经得到修复了,此时使用抗病毒药物难道会有效吗?这与乙肝病毒无症状携带者直接抗病毒其实没有区别。抗病毒固然重要,但不是每个患者都合适,而且要达到“利益最大化”,对抗病毒时机的选择尤其关键。 我经常对患者说的1句话是:要想彻底治愈疾病,必先正确认识疾病!大道理不谈,简单地说,慢性乙肝患者之所以会反反复复肝功能异常,是因为引起异常的“病根”没有清除,这个病根就是HBV持续性复制,所以,无论是哪个版本的《慢性乙肝防治指南》,都将抗病毒列为治疗方案的“重中之重”。尽管新一代核苷类药物、长效干扰素的应用,已经治愈了众多患者,但只是“功能性治愈”。所谓“”功能性治愈”,是指通过治疗,肝功能恢复正常,病毒被抑制(表现为HBVDNA转阴,e抗原达到“血清学转换”),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既往通过干扰素及/或核苷类药物达到“功能性治愈”的患者也有可能在未知的将来,病毒重新复制,肝功能恶化甚至发展成肝坏死。这种情况我在25年前就遇到过,那时没有核苷类药物,只有干扰素。患者唐某,男,45岁(当时),是市供电局干部(公费医疗全报销),乙肝“大三阳”HBVDNA阳性(基因探针检测技术,当时还没有PCR技术),入院时肝功能轻度异常,总胆红素35umol/L以内,给予英国产的人淋巴母细胞干扰素(商品名:惠福能)治疗,治疗3个月后HBVDNA转阴,肝功能恢复正常,应该说“效果相当好”,但由于当时正值夏季用电高峰,作为领导干部的唐某需要“身先士卒”,到农村去工作,结果因过度劳累,1个月后合并急性HEV(戊肝病毒)感染而撒手人寰,至此彻底转“阴”,留下孤儿寡母。所以说:不要因为病毒转阴,肝功能恢复正常,你就进入了“保险箱”而高枕无忧!HBV是异常顽固的,目前的任何治疗,只能是抑制病毒复制,不能从根本上清除HBV的复制模板cccDNA。因此,对于乙肝患者的抗病毒要求,我在做决定以前都会异常谨慎,不仅要看病情适应症,还要结合患者经济实力、治疗依从性等等进行综合考虑,我的想法是:不抗病毒则已,既然要用就必须确保规范化(包括疗程、定期复查、治疗依从性等各方面均需严格把关),因为只有规范化抗病毒,才是最终治愈乙肝的希望!如果患者不能确保做到以上几点,我宁可不推荐抗病毒。 今日受理的咨询情况如下:患者葛某,男,38岁,身高169cm,体重64.8kg,因1周前健康体检发现甘油三酯、ALT升高而就诊,乙肝五项显示为“大三阳”,HBVDNA10的3次方,按理说应该直接考虑抗病毒方案,但其ALT67.2U/L,AST33.3U/L,没有做肝脏彩超。我的答复是:根据目前的肝功能特点需要考虑脂肪肝,虽然目前HBVDNA是阳性,但HBV复制不是你本次肝功能异常的直接原因,主要原因是脂肪肝,如此解释后,患者恍然大悟,因为他一直都在服用易善复(必需磷脂)。对于这个问题的解释是:HBVDNA虽然阳性,但假如没有脂肪肝的影响,他的肝功能本来就是正常的,而他在临床确诊脂肪肝以前的确是乙肝病毒无症状携带者,如果贸然采用抗病毒治疗,有可能是“浪费时间、浪费钱”。对于这种类型的患者,怎样才是最佳治疗方案?个人认为,应该动员做肝穿,如果肝组织学证实属于≥G2S2或HAI≥4,可以考虑核苷类药物抗病毒。解释:肝组织学鉴定,G代表炎症活动度,S代表纤维化程度,HAI即组织学活动指数。在2019年《慢性乙肝防治指南》中有这句话“血清HBVDNA阳性的慢性HBV感染者,尤其ALT持续异常且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ALT升高,建议抗病毒治疗”,对于肝病专科医生来说,这句话很容易理解,也很清晰明了,但据我所知:能够彻底领悟这句话精髓并付诸临床实践的医生没几个! 总结:虽然肝功能异常时是乙肝抗病毒治疗最佳时期,但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千篇一律的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个体化就成为一纸空谈;而预定疗程结束后的效果好不好,只有天知道!
乙肝五项是健康体检常规项目,虽然为了避免社会上对乙肝患者(包括病毒携带者)的歧视现象,而被卫生部取消了入职、入学体检乙肝五项,但对于门诊、住院患者(特别是肝功能异常者),乙肝五项是必查项目。常用的乙肝五项的检测方法有ELISA法(酶联免疫吸附法)与化学发光法。化学发光法检测系统具有高灵敏度的特点,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测方法。武汉市金银潭医院肝病科侯涛 乙肝五项发光法参考值共有五项数据:1、乙肝表面抗原(HBsAg)它的正常范围是0-0.5ng/mL,如果乙肝表面抗原呈阳性就说明感染了乙肝病毒。乙肝表面抗原是一个感染乙肝病毒指标。2、乙肝表面抗体(HBsAb)的正常值范围是0-10mIU/mL,乙肝表面抗体小于10,对乙肝病毒的抵抗能力弱,因此小于10的时候要注射乙肝疫苗加强针。3、乙肝e抗原(HBeAg)的正常值范围是0-0.5PEI/mL,乙肝e抗原代表传染性,病毒复制活跃。4、乙肝e抗体(HBeAb)的正常值范围大于0-1.5PEI/mL,乙肝e抗体和乙肝e抗原成对立,乙肝e抗体呈阳性,则乙肝e抗原转阴。5、乙肝核心杭体(HBcAb)的正常值范围是0-0.9PEI/mL,乙肝核心杭体是乙肝病毒感染指标,代表既往感染和/或现症感染。目前,绝大多数医院的乙肝五项报告单因为检测试剂的不同,其正常参考值范围就不同。例如雅培试剂,参考值分别为:表面抗原0~0.05IU/ml,表面抗体0~10IU/ml,e抗原小于1为阴性,单位是COI;e抗体大于1为阴性,因此小于1为“阳性”,而在化验报告单上会标示为向下的箭头;核心抗体大于1为阴性,那么对于小于等于1者,化验单上会标1个向下的箭头,表示核心抗体为阳性。因此,如果您不能很好的判断是阴性还是阳性,可以根据化验报告单上“附加的箭头”做大致判断。这是大多数医院检验科对于乙肝五项结果的报告模式。近日咨询发现有份报告单与常规的报告模式不一样,结果如下表:患者的疑惑是:根据化学发光法原理,S/CO大于1时,应该都判定为阳性,为何他的结论是阴性?同样是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五项抗体与检测新冠病毒抗体不同的是:Ab大于1S/CO,判定为阴性;因为e抗原的正常值是小于1,由于抗原抗体是“1对”起中和反应的具有免疫反应性的蛋白质,那么在“中和反应”过程中,某个数值小于1,另1个数值必然会大于1。所以,上表中,e抗体,核心抗体的结果虽然是大于1,但被判定为阴性。请大家注意这张表格:在e抗体、核心抗体的正常参考值阴性后面特别标示了“S/CO大于1”,就说明:对于乙肝五项中e抗体,核心抗体的检测结果的判定,不能沿用新冠病毒或其他病毒的判定方法,否则这个附加说明就没有任何意义! 总结:对于患者而言,其实无需纠结于正常参考值后面的具体数据,特别是对于定性报告的结论,这个结果栏阴性后面的数值实际是指S/CO值,而非抗原或抗体定量,这是化学发光法检测报告单的1个正常的通用报告模式,没有后面的数据反而“不正常”,意思是说:如果没有后面的具体数据,我们反而需要怀疑检测结果是否真实可靠!
2020年3月3日,随着国家卫健委第七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的发布,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特异性抗体IgM和IgG检测第一次以临床确诊标准被写进了该方案中。一般来说,新冠病毒抗体分为IgM和IgG两种,IgM是近期感染的标志,一般在感染后3-5天开始升高,然后会很快下降;而IgG是既往感染过的痕迹,一般在感染后7-9天开始升高,IgG抗体存在时间较长。新冠病毒抗体IgM和IgG是一对出现有序,此消彼长的关系。具体模式的判断见后图。造成实验结果假阳性的主要原因有:内源性干扰物质和外源性干扰物质。内源性干扰物质一般是患者体内的类风湿因子、嗜异性抗体、补体、因使用鼠抗体治疗等。在日常的临床血清(浆)标本中,有相当比例的标本不同程度的含有上述各种干扰物质,从而可能导致测定结果的假阳性。外源性干扰物质包括标本溶血、标本被细菌污染、标本贮存时间过长和标本凝固不全等。 (一)疑似病例(结合下述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综合分析) 1.流行病学史(有四条) (1)发病前14天内有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 (2)发病前14天内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者)有接触史; (3)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来自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4)聚集性发病(2周内在小范围如家庭、办公室、学校班级等场所,出现2例及以上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的病例)。 2.临床表现(有三条) (1)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 (2)具有上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像学特征; (3)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有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何一条,且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2条可以判断为疑似病例。无明确流行病学史的,符合临床表现中的3条也可以判断为疑似病例。 (二)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同时具备以下病原学或血清学证据之一者) 1.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 2.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 3.血清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和IgG抗体阳性;血清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G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或恢复期较急性期4倍及以上升高。 从上面标准可以清楚的看出: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IgM和IgG检测可以用于确认、鉴定疑似病例是否为确诊病例!但切记:即便是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IgM和IgG检测两项均为阳性(IgM和IgG检测两项中单项阳性就更不用说了)也不能说该患者是疑似病例!因为从上面的疑似病例诊断标准中很容易看出,患者是否是疑似病例与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IgM和IgG检测根本没有半点关系!(这一点其实与2003年非典诊断标准有类似之处)。此外,第七版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中明确规定:疑似病例连续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且发病7天后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IgM和IgG仍为阴性可排除疑似病例诊断可以出院。 简言之:新冠病毒特异性抗体IgM和IgG检测主要作用有两点:一是用于确认、鉴定疑似病例是否为确诊病例;二是用于排除疑似病例诊断。新冠病毒特异性抗体IgM和IgG两项检测中不管是单项阳性还是双项阳性,一定要根据最新诊断标准,结合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综合分析;如果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不符合疑似病例,只是新冠病毒特异性抗体IgM和IgG两项检测中单项阳性时,假阳性的可能性极大,需要专业人士仔细甄别!千万不要单凭新冠病毒特异性抗体IgM和IgG两项检测的结果就给受检者冒昧的定论为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否则就可能造成谣言惑众! 上文转摘自网络有关文献,下面我们来具体的了解一下检测报告(因编排版面所限及保护患者隐私,此处隐去了患者性别):在新冠病毒抗体检测中,化学发光法的实际检测效果好于ELISA试剂盒,并且使用化学发光法检测IgG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都较高,可用于临床辅助诊断新冠肺炎。现在解释一下患者的疑问:为何化学发光法检测IgG的数值高者,反而抗体定性(胶体金法)为阴性?化学发光法主要是依据化学检测体系中待测物浓度与体系的化学发光强度在一定条件下呈线性定量关系的原理,利用仪器对体系化学发光强度的检测,而确定待测物含量的一种痕量分析方法。化学发光与其它发光分析的本质区别是体系产生发光 (光辐射) 所吸收的能量来源不同。从这个原理的解释可知:化学发光法检测抗体所得到的“数值”,并非是抗体的浓度,而是检验专业通称的CUT OFF值。cut off英文字面的意思是“界限”,也叫临界值,是一个检验医学术语,是用来判定检测结果是高于还是低于临床或者分析的决策点。cut off值是根据统计学分析来设定的临界点,具体就是说:如果检测数值大于cut off值就是阳性,而小于cut off值就是阴性,所以说这个是临床检验的一个界限。而临床检验专业判断抗体定性是采用S/CO比值,S/CO=待测样本发光值/cut off值,结果判定:S/CO≥1,阳性;<1,阴性。所以希望患者不要去相互比对化学发光法中IgM、 IgG的具体数据,从而质疑“为何我的数据低,抗体反而是阳性?”因为这是检验专业原理,与抗体定量没有任何关联,也就是说:这个数值不是抗体定量。上表中最后2竖行所列的具体数值是S/CO比值,均>1,所以抗体检测均为阳性,而胶体金“酶免疫法”定性为抗体阴性者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均为阳性,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对同一血清样本采用多种免疫学检测方法,可最大限度的避免漏检率!总结:1.表格中的具体数值不是指抗体定量,判断结论以“抗体检测结果”为准2.对于“没有明确流行病学史”的疑似病例要加强流行病学调查,我们的态度是“宁可错杀,绝不放过”!3.接种新冠疫苗是预防感染,降低发病率、重症率的有效手段。4.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健康商数(Health Quotient)是疫情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脂肪肝,顾名思义是指由于各种病因导致肝内脂肪堆积过多,从而导致肝脏功能改变,当肝脏脂肪达到肝湿重的5~10%或光学显微镜下有30%~50%的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时,就形成了脂肪肝。常见症状有:易疲劳、乏力、右上腹不适、腹胀等,绝大多数患者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只是在健康体检时偶然通过B超而确诊。关于脂肪肝的危害,相信患者朋友们通过网站、专业书籍及健康教育读本,会有所了解,在此不再赘述。 大多数老百姓对脂肪肝的理解,还停留在外观肥胖、膀阔腰圆的认识上,诚然,这种体型绝大多数会有脂肪肝,但不是100%的概率,例如:某些喜欢健身的男性,手臂肌肉发达,但不一定有脂肪肝!医学界曾经有个评估肥胖的指标,即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米)的平方,24~27.9属于超重,28及以上属于肥胖,根据英国于2005年的研究认为:用体重指数来衡量是否肥胖并不科学,提出了腰围/身高比的“新概念”。(详见本人网站文章《衡量肥胖的新指标:腰围/身高比》)据本院朱清静博士于2018年介绍:脂肪肝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一种常见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已占全人群的29%,其中10%确诊为脂肪肝的患者是瘦子。人体自30岁开始,脂肪肝的发病率开始明显增加,营养摄入过多、肥胖、过量饮酒、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都是导致脂肪肝的诱因。许多年轻的“上班族”整天坐办公室,出门“以车代步",缺乏锻炼,年龄不大即已“大腹便便”;还有许多年轻人喜食肯德基、麦当劳等油炸垃圾食品,虽然这些食品味道鲜美,但脂肪含量太高,不利于胃肠的消化吸收,过多的油脂会“中和"胃酸,摄入过度后反而没有饥饿感,因此这些年轻人也不可能“好好吃正餐”,久而久之,会导致维生素、钙质、微量元素等的丢失,反而不利于健康。 在18/1受理的1例咨询,情况如下:患者杨某,男,33岁,因为在2018年做B超显示肝区实质回声增粗增强,怀疑是肝硬化而向我咨询。超声影像诊断学介绍:肝区实质回声增粗增强,可见于脂肪肝,肝硬化,由于患者目前肝功能及白蛋白均正常,也没有乙肝及丙肝病毒感染,不嗜烟酒,暂无理由确诊肝硬化。而彩超诊断会受体位,肠道积气等因素的干扰而不能很好的确诊脂肪肝,因此,为了进一步确诊,通常需要考虑做CT或MRI。有些患者就不明白了:为何确诊脂肪肝需要做CT或MRI?根据国内著名脂肪肝专家范建高博士的统计:大约30%实际是脂肪肝的患者无法仅仅依靠B超而确诊,而CT及MRI可以通过CT值,或MRI测试腹部脂肪面积、厚度来评估是否存在脂肪肝,因此单纯依靠B超(彩超)来确诊脂肪肝是有缺陷的。文献报道:彩超确诊脂肪肝与肝穿的吻合率是70%,也就是说:还有30%的患者无法仅仅依靠彩超来确诊。杨某的身高为1.74米(自诉体型偏瘦),腰围不详(不愿告知),体重57.5Kg,计算体重指数为18.99,属于正常,肝功能显示甘油三酯与胆固醇正常,但血清淀粉酶升高。血清淀粉酶升高主要反映胰腺功能较差,可见于胰腺炎、糖尿病等,同时慢性胃炎、胆囊炎时也会升高,胰腺可以分泌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该患者没有检测空腹血糖,因此无法判断他的血糖情况。如果检测血糖升高,个人认为无需CT就可以考虑脂肪肝的诊断。该患者曾患急性荨麻疹,临床研究发现:荨麻疹的病因之一是内分泌紊乱,因此即使患者不肥胖,根据B超也有理由去怀疑脂肪肝的诊断。 我向许多病友提过:临床上无法解释的单项谷丙转氨酶升高,排除了休息不好、病毒感染、酒精性、药物性等因素后,最常见的病因就是脂肪肝。虽然患者的肝功能正常,彩超没有明确诊断为脂肪肝,但怎么去解释“肝区光点增粗增强”的问题? 我想:脂肪肝是最好的解释!患者肝功能正常不代表他的肝脏是正常的! 由于生活水平提高,脂肪肝已成为国人“常见病”,由于绝大多数无症状或症状极其轻微,易忽视。自然科学是讲究“辩证法”的,临床医学更注重“循证”,请大家重视1个经过临床考验的事实:肥胖不是脂肪肝的专利,体型瘦弱、营养不良反而具有一定的患病风险! 预防:1.积极预防及治疗代谢综合征症候群(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痛风等)2.合理膳食 ,不宜进食油腻、高脂肪、高胆固醇类食物,日常饮食需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 3.多做有氧运动 4.戒烟限酒 5.慎用药物,包括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
由于经济水平的发展,国人的生活已逐渐从解决温饱发展到关注健康,“享受生活每一天”,这是非常可喜的成就!虽然全国有许多著名的综合性医院及专科医院,也有许多蜚声海内外的知名专家给予诊疗指导,但仍然有许多患者因为在疾病早期得不到有效救治而命丧黄泉,这个问题值得医患双方及医学伦理学研究者探讨。 与在医院中“面对面”的普通门诊、专科门诊、专家门诊不同的是,1个医生在网络咨询时,不一定能够切实了解患方的真实内心活动。例如:患者因为偶然1次不洁性行为而在网络咨询中要求医生判断该行为导致HIV感染的风险,有的甚至要求具体到概率是百分之几。就我个人来说:我是非常不愿意解答这种类型的问题,因为,1个人是否由于不洁性行为而感染HIV,除了与性行为方式有关外,还与是否做了有效防护(即安全套)、近期有无免疫功能低下、不洁性行为次数、具体行为时间甚至HIV抗体检测方法等等因素均有关,具体情况可参阅本人网站中的相关文章论述。由于患者对于疾病似懂非懂,最可怕的是:他凭空想象了1个非常极端的事例而让你去判断感染及发病的概率(这种情况在受理关于狂犬病的咨询中最常见)。诚然,既然网站认可你是“知名专家”,你一定会有独到的见解,也应该利用自己的专长诚心诚意为患者答疑解惑,但是请患者朋友们别忘了:医学问题是专业性特强的!否则,1个临床医生也不会辛苦读5年的本科教育+3年硕士+2年博士(有的是7年制或5+3模式),而且就算博士毕业,也不一定具有非常多或非常优异的临床经验,临床临床,只有通过“临”,即在病床旁依靠仔细认真的检体诊断,再综合病史询问、实验室诊断资料(包括血液检验化验单、心电图、彩超或CT或MRI等)才能做出最终判断!在此,我毫不客气的指出某些基层医院医生的错误诊治方式:例如化验报告显示单纯球蛋白升高就武断怀疑自身免疫性肝病;发现甲胎球蛋白升高就武断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等等;请问:作为1名接受过多年临床医学教育的医生,如果只凭1张化验单诊病,您的诊疗水平与普通老百姓又有何区别?正是因为医学与疾病问题的专业性与复杂性,为了让毫无医学常识的老百姓能够切实了解其病情,我都会不厌其烦的采用书面解答(虽然网站允许语音回答,甚至语音示教)。语音解答或示教,存在1个问题:您的普通话是否标准?由于患者毫无医学常识,在解释1个专业名词时可能会出现“你解释了无数遍,但患者就是不懂”的情况,这已在其他医生的网络咨询中屡见不鲜!是患者“笨”吗?不一定,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医学术语不是小学语文的名词解释,即使你背的滚瓜烂熟,但不会应用于临床实践,就等于0!在早期的网络咨询中,我经常向患者解释“什么是肝掌”“什么是血清学转换”等等基本概念,后来觉得这样做可能浪费了患者宝贵的时间及咨询次数,因此就采用科普文的方式进行“一站式解答”,但又发现了另1个问题:患者可能根本就没有看这篇科普文或即使读了也如“云里雾里”而直接回复“看不懂”!例如对于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学检查结果的解读,IgM阳性表示近期感染,IgG阳性表示既往感染,IgM/IgG“双阳性”提示既往感染过而目前仍有病毒活动;这个问题对于专业医生来说,非常简单!但对于患者来说,即使自己解释的如此详细,可能还是有患者不懂。怎么办?你就得依靠免疫学原理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表达方式有2种,即“说”与“写”,由于患者不懂医学,可能你在讲过原理后他如“耳旁风”一带而过,等到下次咨询时又不明白了,因此我宁可不厌其烦采用书面解答。俗话说得好“白纸黑字”,你说过的话可以事后不承认,但通过书面解答的文字表述是抹不掉的,个人认为:你敢于书面解答任何问题,就是对自己能力自信的表现! 上面的论述不是针对某1个具体的临床案例,更不是针对某1个患者,我一直认为:网络咨询的目的除了要让患者了解他的疾病特点外,更要让其明白治疗、预防保健的原理,而不是指具体的治疗措施(包括该用什么药、甚至具体到每种药物的剂量、用法及疗程),1个专家不可能有那么多精力去负责患者所有“事无巨细”的诊疗,专家的作用在于:充分利用自己的学术专长与临床经验为患者排忧解惑以及处理普通医生解决不了的疑难杂症!专家之所以被称为“专家”,是因为他们对同一个问题研究的角度更广,更深入,认识更深刻!
临床工作中,总是遇到患者对化验指标的任何1项异常(即使是非常无关紧要的异常)而耿耿于怀,对此,我身边的同事甚至专家往往都轻描淡写的1句话就把患者打发了:请放心,没有任何问题!但患者不解的是:既然没有问题,为何化验报告单会有“箭头”显示?下面我们就利用实验诊断学原理来做个解释,希望患者通过阅读此文以后,能够从此正确认识化验结果的“真正内涵”,不再纠结于诸如化验指标在正常值范围上限、低于正常值下限甚至是0等等临床意义不大的问题。 化验指标正常参考值范围来源于健康人群的“大数据”,所谓“健康人群”是指外表看来没有明显的疾病及化验检查没有发现明显异常的这类人群。我在网站《化验指标在正常值上限很可能就是不正常》一文中曾介绍过化验指标正常参考值的制定原则是根据统计学原理而得出的结论。既然是统计学资料,那么这个样本必然是非常大,例如制定肝功能中谷丙转氨酶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标准,全世界60多亿人的平均值是5~25U/L,因此ALT的理论正常参考值范围就是5~25U/L,这在许多教科书及专业书籍里已是定论!但美国胃肠病学会(ACG)在对大样本进行深入研究后,于2018年发表的《异常肝脏生化实验评估临床指南》中推荐了将ALT的正常值范围改为:成年男性29~33U/L,女性19~25U/L,他们的道理是:早期的临床研究没有包含特殊人群(例如超体重、肥胖者等等),因此历来的正常值标准都是40U/L。正因为了解了这个标准,所以网站中有的专家就提出了“肝功能正常不等于肝脏正常”的论断!在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以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转氨酶。临床上最常用于判断肝细胞损伤的2项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都具有转氨基作用,故将ALT,AST都称为“转氨酶”。“氨”这个元素,对于人体来说是有害的,因此依靠转氨酶的作用就可清除毒素。这2种酶存在于人体的多种组织细胞中(不仅仅在肝组织),因此即使您的肝功能非常正常,这2种酶的检测数据也绝对不会是0!在昨日受理的咨询,有人因为ALT4.5(极低的数值)而耿耿于怀,其实没有必要。ALT主要存在于细胞浆中,当细胞受损时,ALT就从细胞中逸出,引起血清中ALT活性升高。由于人体的生命基础是“新陈代谢”,正常情况下,体内势必会有细胞(不局限于肝细胞)不断衰老、死亡、增生或再生的过程,因此即使你非常健康,ALT也不可能是0。你的这项数据极低恰恰代表你的肝脏代谢能力非常强或细胞根本没有任何损伤!顺便解答1个关于表面抗原定量正常值为何不是“0”的问题:由于抗体必须要有抗原的刺激才能产生,那么如果抗原真的是“0”,就不会有抗体了,接种乙肝疫苗也就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抗体来源于抗原刺激! 总结:关注自身健康,定期体检固然是“好现象”,但一定要有1个好的心态。关于医学道理,可以找专家解释清楚,但心态不正,为了某1~2项并非特别重要的化验指标异常而耿耿于怀,甚至寝食难安,则没有必要!“心病还需心药医”1个良好并积极的心态胜过任何补药!
背景资料:患者魏某,男,26岁,于2017年8月27日向我咨询,要求确认一种未知的可能侵入大脑的病毒,其主要症状是感冒咳嗽以后先出现四肢麻木,而后慢慢痴呆。根据病史的描述,最初是咳嗽发烧,继而脖子僵硬后背酸痛感,进一步发展为四肢麻木,头脑痴呆,反应变慢,头晕、记忆障碍、思维混乱、间歇性遗忘,而且同时感觉到周围与其接触者都有类似的症状,因而怀疑是一种新发的传染病,经过网站推荐让我确认。 首先要申明一点:关于新发传染病的论断,必须要经过卫生部的严格论证,除此之外,任何个人或医疗机构无权发布!已知可能会导致慢性进展性痴呆的病毒是朊病毒,详见本人网站文章《什么是疯牛病?》,由于患者没有相关的流行病学史,所以根本不考虑;患者最初是感冒症状后出现脖颈僵硬及酸痛感,其后出现反应迟钝,记忆力衰退,思维混乱,并觉得周围的人都有类似的症状,同时认为是一种特殊的病毒导致慢性进展的痴呆。剖析:1.感冒多是病毒感染,可以出现多系统及多器官损害,而大多数人对于感冒的认识仅仅局限于发热及呼吸道症状;2.其实感冒可分为病毒性感冒和细菌性感冒2大类,其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前者“全身症状重而局部症状较轻”后者恰恰相反,主要以呼吸道症状为主,多无明显的全身症状。3.流行性感冒属于传染病,而细菌性感冒不属于传染病。4.化验检查:单以血常规来看,流感白细胞总数常常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可偏低,病程早期可升高;而细菌性感冒常常白细胞增高伴有中性粒细胞增高。5.由于感冒后诱发的神经系统症状,多由于病毒感染导致,例如急性感染性多发性脊神经根炎(也称格林巴利综合征);而细菌感染诱发的神经系统症状其实是一种细菌性脑膜炎,例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其流行季节主要在春季及冬季,或冬春季季节交替时期。从患者的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来看,与病毒性感冒没有任何关联。这实际上是目前认识较少的精神疾病,即疑病症。由于健康知识的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人群从“关注生活”到“关注健康”,这本是“好现象”,但有人过度紧张,将别人的症状强加于自身。疑病症又称疑病性神经症,目前归于躯体形式障碍中,主要指患者担心或相信患有一种或多种严重躯体疾病,病人总是认为有躯体症状,反复就医,尽管经反复医学检查都未发现异常结果,同时经过医生多次给予没有他所怀疑的那种疾病的医学解释,也不能打消病人的顾虑,常伴有焦虑或抑郁。多在50岁以前发病,为慢性波动病程,男女均可发生。病因1.人格基础 孤僻、固执、内向、过分关注自身、敏感、兴趣狭窄、胆怯、脆弱、易受心理暗示者为该病的人格基础。2.社会环境因素 例如得知亲属或朋友死于某种严重疾病,就会怀疑自己也将步其后尘。3.躯体因素 处于青春期或更年期的人容易出现一些躯体感觉上的变化和自主神经不稳定的症状,如心悸、潮热等,对这类生理现象的不合理认知会促成疑病观念的产生。4.心理因素 由于患者的心理变化导致其认知系统会对一些躯体感觉和变化做出不恰当的解释,从而导致疑病观念。临床表现本病的基本特征是持续存在先占观念,即“先入为主”。结合这个患者,因为是在校大学生,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在了解传染病是在人群中传播的一种疾病后,观察到其周围的同学在短期内都先后出现了与他类似的症状,因此怀疑是一种新型的传染病,继而引发过度焦虑,同时伴有全身不适,即使多次到医院检查未能发现明显的躯体性疾病,仍然坚持自己的疑病观点,因此,有医生建议其看精神科。此类患者,由于其注意力大部分或全部集中于健康问题,以至于明显影响到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和人际交往。诊断1. 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2. 以疑病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表现为下述的至少一项。(1) 对身体健康或疾病过分担心,其严重程度与实际情况明显不相称。(2) 对通常出现的生理现象和异常感觉作出疑病性解释(3) 有牢固的疑病观念,缺乏充分根据,但不是妄想。3. 反复就医或反复要求医学检查,但检查结果阴性或医生的合理解释不能打消其顾虑。4. 排除了强迫症、抑郁症、偏执性精神病等诊断。治疗:在排除躯体疾病、诊断明确后,应该建议患者停止各种不必要的检查。一般以心理治疗为主,辅以药物治疗。1.心理治疗 2.药物治疗,主要是抗焦虑、抗抑郁。针对该患者,我首先从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入手给予详细的解释,证明他的症状不属于传染病,主要是心理因素在作祟,经过4个多月的交流,耐心开导,患者最终打消了“疑病”顾虑,走出阴影,在此表示祝贺!
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日益加强,体重指数(BMI)成为不少人常挂嘴边的专业名词,而且其计算方法简单,易于被人接受。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的平方),(身高的单位是米),正常范围是18.5~24.99,大于等于28为肥胖。男性腰围大于85cm,女性腰围大于80cm为腰部肥胖标准。英国牛津布鲁克斯大学于2015年的一项研究显示:BMI指数其实并不科学,因为它没有考虑到骨量大或肌肉量多的病人,因为同样体积的肌肉会比脂肪重很多,因此对于肌肉发达的男性采用BMI来衡量,就会进入“肥胖”的标准,而四肢纤细,大腹便便者反而是“健康”。显然,这不科学!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肥胖症逐渐成为世界性的流行病,容易并发糖尿病、高血压及各种心、脑血管病,危害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肥胖症可从外形上分为2种,即腹型肥胖和均匀型肥胖;腹型肥胖指脂肪组织堆积主要集中于腹部,“老板肚”“啤酒肚”就是这个类型;临床观察,腹型肥胖者脂肪肝的发生率较高,传统的脂肪肝诊断标准是:血脂升高,肝脏B超提示脂肪肝;B超诊断脂肪肝其典型声像图的描述一般是:肝体积稍显增大,肝实质回声细密增强,前场回声增强,后段回声衰减,但对于因营养过剩出现腹部脂肪较厚者容易出现“假阳性”的结果,因此通过B超诊断脂肪肝是有局限性的,只能粗略判断。通过MRI(核磁共振)检测腹内脂肪逐渐成为专业化的检测手段,如果认为MRI的费用高,也可考虑做肝脏CT,CT对于脂肪肝的诊断灵敏度明显高于彩超。经过临床验证,由英国专家倡导的腰围/身高比,能够更好地判断肥胖状况,适合于各种身高的人群及各个种族,因此被临床医生广泛采纳。正常值范围应该是0.34~0.36,下表是国际有关机构做的调研结论:《腰围/身高比正常范围与健康情形》儿童(<15岁)男性女性分类<0.34<0.34<0.34非常瘦0.35~0.450.35~0.420.35~0.41健康的瘦0.46~0.510.43~0.520.42~0.48健康0.52~0.630.53~0.570.49~0.53体重过重0.64+0.58~0.620.54~0.57严重超重0.63+0.58+病态肥胖说明:上表儿童栏后面的“男性” “女性”针对成年人!儿童指15岁以下(不分性别)(根据WHO年龄划分新标准,16岁及以上,均属成年人)。我把这张表列出来的目的是:临床上常见有无任何诱因的单项ALT升高的患者,彩超没有明确诊断脂肪肝,而我却给他诊断了脂肪肝,其参考依据来源于此,读者朋友们也可自行验证。预防:希望大家读了此文以后,从此彻底改变观念,“不要认为孩子胖,就是健康”。少吃或不吃“垃圾食品”,多做有氧运动,比社会上减肥机构所谓的“抽脂减肥”更有效而且”治本“!而且在所有的肝病类型中,脂肪肝是最有可能不依靠药物而彻底治愈的肝病!有氧运动,让大家都积极行动起来,您的生活将会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