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睡眠障碍率达27%。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发布的《2018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成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超过了3亿中国人出现睡眠障碍,且这个数据仍在逐年攀升中。但是,你知道吗?睡眠的好坏可能还跟我们的胃肠道有关。 中医有句名言:“胃不和则卧不安”,字面意思就是胃不舒服,睡觉就不会好。肠胃不好会影响睡眠质量,凡是有肠胃问题的,很多同时都伴随着失眠问题。现代一些临床统计资料表明,在失眠患者中,约有43%的患者是因“胃不和”造成的。那胃肠什么样的情况会造成睡不好,睡不香呢?一、晚餐吃的过饱现在很大一部分的年轻人群喜欢吃夜宵,隔三岔五好友聚会,“烧烤“、海鲜”、“火锅”你来我往中不知不觉中食量超标了,或因工作繁重,三餐不规律、深夜还要再加一次夜宵;或以减肥为目的,拒绝正餐。如此不善待脾胃,过饱、过饥或是饮食不规律,躺在床上胀满不适,辗转反侧。二、患有慢性胃肠疾病慢性胃肠疾病有很多,其中常见的主要有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腹泻、老年习惯性便秘。现如今,胃肠道疾病发病率高,在我国有"十人九胃病"的说法,患有慢性胃肠疾病的人群大都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的症状,这就造成了睡眠障碍。三、胃肠道菌群失调肠道菌群,人体肠道的正常微生物,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能合成多种人体生长发育必须的维生素,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B1、B2、B6、B12),维生素K,烟酸、泛酸等,还能利用蛋白质残渣合成必需氨基酸,如天冬门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和苏氨酸等,并参与糖类和蛋白质的代谢,同时还能促进铁、镁、锌等矿物元素的吸收。这些营养物质对人类的健康有着重要作用,一旦缺少会引起多种疾病,这也会引起睡眠质量下降。那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的胃肠道来改善睡眠呢?一、合理调节饮食睡前吃晚餐至少三个小时。饱食后可能会打乱你的睡眠,这顿饭越重,你的胃越不能安定下来。避免油腻、辛辣的食物,因为它们不仅不利于你,而且倾向于抑制睡眠。避免空腹睡觉。一个完全空着肚子可能会干扰你的睡眠模式就像与饱食后上床睡觉一样的效果。在下午和晚上避免咖啡。这包括咖啡、红茶、可可和含咖啡因的苏打水。咖啡因可以让你保持清醒,即使你喝的比较早,其效果可以持续12个小时。二、调理胃肠道患有慢性胃肠疾病的人群应该注意饮食习惯,慢性胃炎的人要选择营养价值高的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牛奶、水果、蔬菜等。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切勿过饥过饱。或者熬夜、或者暴饮暴食,或者不吃早饭。饮食量要节制、建议少食多餐,七八分饱,以免加重胃肠的负担,三餐的营养要均衡,不可偏食挑食三、维护胃肠道菌群我们需要好细菌让肠道恢复秩序,而肠道正需要有益菌大军来维持正常的运作。我们平时吃饭要做到细嚼慢咽,多吃高纤维食物,如糙米杂粮、全麦面等。
近日,《2020全民宅家期间中国居民睡眠白皮书》发布,报告显示疫情期间,全国居民平均睡眠时间超过8小时,但中国居民的人均睡眠时间从晚上10点到11点,往后推迟了2个小时左右。几乎同期,京东发布《2019-2020线上睡眠消费报告》,报告显示疫情期间,咨询失眠、改善睡眠相关问题的订单量累计数量同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倍多。疫情期间大家宅在家里,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的情况很多,再加上作息紊乱、黑白颠倒,睡眠质量问题和胃肠道问题同时出现的情况非常常见,而在门诊就诊患者中类似情况也非常常见,那么大家心里肯定有一个疑问,胃肠道不适与睡眠有关系吗?该如何调整呢?一、睡眠时间会影响胃肠道吗?答案是肯定的!睡眠时间来说,新生儿每天不少于20小时,婴幼儿约为15小时,学龄前儿童约为10小时,成年人约为8小时,老年人5~6小时就够了。这只是一个大致的数字,每个人的睡眠时间差异还与人的性格、健康状态、工作环境、劳动强度及睡眠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现在正值疫情期间,大家宅在家中,抱着手机躺在床上迟迟不能入睡,对于胃肠道是非常不好的,会影响胃肠道功能。经常熬夜的人免疫力下降,身体的各个器官都会受到影响,尤其肠胃受伤害明显,而且熬夜的时候如果吃那些辛辣刺激,油腻的宵夜,对胃的刺激更大。胃黏膜上皮细胞寿命很短,约2-3天就会更新再生一次,而这一再生修复过程,一般在夜间肠胃休息的时候进行,如果经常熬夜吃宵夜,肠胃得不到必要的休息,其黏膜修复就不可能顺利进行,食物会促使胃液大量分泌,损伤黏膜导致糜烂、溃疡。 二、睡眠质量差对胃肠道又有什么影响?“卧不和,则胃不安”。疫情期间,过度关注疫情的朋友容易出现紧张、急躁情绪,有些朋友熬夜看剧、打游戏,精神亢奋,到了深夜甚至凌晨才迟迟入睡,睡眠质量也跟着下降,感觉睡不踏实,醒来昏昏沉沉,生物钟出现紊乱,这样的情况下,会影响到胃肠道的正常运行,引起消化不良的现象,降低了食物的吸收率,导致食物在肠胃堆积,就会出现有害菌群增加,有益菌群减少,菌群失调引起的腹泻、便秘非常常见,对健康十分不利。三、如何改进睡眠习惯,增强胃肠道的免疫力?1.饮食生活习惯:我们可以在睡前喝杯牛奶,牛奶的温补效果好,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更容易入睡。同时牛奶中含有很丰富的营养物质,专门的晚餐奶,还有一定的助眠的效果,不仅营养丰富,还能促进睡眠一举两得。最关键的是,喝杯牛奶还很好的保养肠胃,特别是含有益生菌的牛奶,帮助调节肠道的有益菌群,肠道更健康,睡得就会更加安稳。睡前半小时泡脚,为半小时后的睡觉做个心理准备。泡脚的好处有利于睡眠,尤其是冬天,效果更为明显,因为冬天寒冷,所以泡脚能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脚暖和了躺在被子里很快就睡着了。不然脚冷冰冰的,很难焐热,一晚上脚都是冷的,睡得也不好。2.调节心理:在睡前半小时,我们可以把手机早早的放在一边,放松下来,第一步是合理看待心事,消除心事的影响;第二步是安顿恐惧和焦躁情绪,做做呼吸冥想放松;第三步放心睡眠,让整个身心松弛下来总之,好的睡眠质量、充足的睡眠时间与我们身体的胃肠道健康息息相关,睡眠与胃肠疾病的关系是相互的,睡得不好容易引起胃肠道疾病,而胃肠道不适也会使得患者睡得不安宁。因此,必须提倡健康的睡眠方式,除此之外,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饮食防止肠胃不适。我们要控制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养成正常的作息时间,让幸福健康永远对您微笑。
患者小陈最近大便后总会出血,希望做个肠镜检查,门诊就诊时医生问他是做普通的还是麻醉的?他被问懵了,两种肠镜检查有什么不同呢?该如何选择呢?首先我们认识下结肠镜检查的三种方式1.普通结肠镜检查肠镜操作者的技术水平与受检者的心理和生理耐受程度,并需要综合考虑受检者的整体情况,结肠镜可以在没有任何额外用药的情况下进行检查,通常称之为普通结肠镜检查。于结肠镜操作技术熟练的内镜医生操作下,多数受检者可以顺利完成结肠镜检查过程。2.麻醉结肠镜检查精神较为紧张,对疼痛不适感耐受力较差者,以及年幼和其他难于配合检查者,需要在称之为麻醉结肠镜检查的静脉麻醉情况下进行,部分特殊情况可能需要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麻醉过程需要麻醉科医生实施。由于麻醉状态下受检者缺乏感知,必需完全依赖内镜医生的内镜操作感去判断内镜的阻力与风险,因而对内镜医生需有更高的操作技术要求,以减少损伤与穿孔等操作并发症的发生3.镇静镇痛结肠镜检查于使用一定的镇静镇痛剂下进行结肠镜检查,可不同程度减少受检者的紧张、不适和疼痛感受,提升检查的舒适性和促进检查过程的顺利完成。可酌情选用盐酸哌替啶、地佐辛注射液、注射用帕瑞昔布钠、咪达唑仑注射液等,必要时联合,以达到更好的镇静镇痛效果,并提升其安全性以上是结肠镜检查的三种方式,想必大家也对其有了一定的了解, 我们应该如何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检查方式呢?普通检查优点: 预约时间短,一般普通肠镜预约时间平均较无痛肠镜缩短3天左右;就诊方便,在基层医院即可开展;操作过程中如有不适可及时与内镜医生沟通,减少肠穿孔风险。缺点:部分患者无法耐受,导致检查无法完成。大部分患者还是可以忍受的,腹部会有胀气感、排便感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只要遵循医生的方法,放松下来,是可以很好顺利完成肠镜检查的。但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普通检查,一定要遵循医生的医嘱无痛检查优点:检查过程中痛苦少,检查完成度高 静脉注射起效快、有效时间短、作用确切的麻醉药物,使患者在数秒钟内入睡,从而使患者安静、不焦虑、遗忘、行动迟缓; 它可提高患者的耐受力,降低应激反应,从而消除恐惧感和不适感缺点:费用相对较高,预约时间长,存在麻醉风险;如有心脑血管疾病或其他基础疾病患者可能存在一定的麻醉风险,如药物过敏、呼吸抑制、心律失常等;穿孔风险增加,虽然肠镜检查中肠穿孔发生率极低,但无痛肠镜检查过程中由于患者腹痛无意识,对内镜医师要求相对较高,相对而言出现肠穿孔的风险也会增加。镇静镇痛结肠镜检查介于两者之间,更安全,现在主要在治疗时开展最后总结:不论做那种检查肠道准备都是一样的,检查效果都是相当的。各种检查方式各有优缺点,患者可根据自身耐受情况及基础疾病与医生沟通合适的选择。
一、胃镜检查胃镜作为现代体检的一种重要医学手段,可早期有效且直观的发现上消化道病变。它借助一条纤细、柔软的管子伸入胃中,医生可以直接观察食道、胃和十二指肠的病变,尤其对微小的病变。胃镜检查能直接观察到被检查部位的真实情况,是一种“胃内相机”,更可通过对可疑病变部位进行病理活检及细胞学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是上消化道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众所周知,亚洲尤其是东亚国家是胃癌高发地带,如果年龄在40岁以上,有消化道症状、胃癌家族史,那么进行胃镜检查是必不可少的。二、放大与染色观察诊断早癌食管及胃早期癌经治疗后5年生存率达90%以上,但食管癌及胃癌发现时往往已经是中晚期,5年生存率低于20%。可见患者的预后与早期癌的发现息息相关,正如李兆申院士所言“发现一例早癌,挽救一个生命,拯救一个家庭”,现实情况是中国胃早期癌仅占5%-10%,因此发现更多早癌并及时治疗是每个内镜医师的重要职责。但食管癌及胃癌的早期往往无症状,如何发现微小早期病变,特别是如何提高早期胃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需要内镜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医师的不断培训学习。 图 放大胃镜可视区域大幅提升(引自富士蓝激光)常规胃镜只能观察到食管黏膜的色泽、斑块、糜烂、粗糙等表浅病变,不能观察其细微结构,对消化道早癌与慢性炎症性病变不能鉴别,往往需要依靠活检病理诊断。随着内镜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放大胃镜结合染色法应用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到黏膜的微细结构,为早期胃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现提供重要帮助。放大胃镜最引人注目的是对微小病灶的发现与判断,尤其是对粘膜小隆起或缺损、糜烂的上消化道早癌及其癌前病变的诊断。放大内镜主要根据粘膜颜色、小凹小突的形态及血管密度、大小、分布与形状的改变等进行判断。图 碘染色后食管病变浅染或不着色放大内镜的使用不能离开染色内镜的配合,染色内镜包括电子染色内镜和色素染色内镜,其中电子染色内镜是内镜机器自带的,色素内镜指通过口服、直接喷洒、注射的方式将色素染料注入内镜下要观察的黏膜,使病灶与正常黏膜颜色对比更加明显,从而有助于病变的辨认及靶向活检。常规胃镜检查诊断小胃癌的阳性率仅25%。而应用内镜下胃肠黏膜色素染色技术联合放大内镜,其诊断阳性率可提高到80%,甚至可达90%,是诊断早期胃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的一种有力手段。图 放大内镜可清晰显示胃的微血管、微结构图 胃内病变的靛胭脂色素染色胃镜精查是在普通胃镜基础上的全面提升。第一,其术前准备更充分,胃镜精查给与患者黏液溶解剂及祛泡剂以完全清除上消化道内黏液与气泡,有效改善视野清晰度,增加色素染色效果,大大提高微小病变的检出率;第二,胃镜精查对操作医师要求高,必须是经过早癌精查培训且经验丰富的内镜医师进行检查,有时需要地毯式搜索,对于可疑病变针对性地进行染色、放大、靶向活检等手段,有时还需要进行超声内镜检查,这样才能更好的发现病灶并作出合理的检查和判断。第三,胃镜精查对设备要求高,需要品牌、质量有保证的内镜设备,同时还要有放大内镜、电子染色等图像增强技术。第四,检查时间长,胃镜精查需要对可疑病灶进行仔细观察和评估,从而确定病变的具体部位、边界、形态、颜色等,同时进行远景、中景和近景及放大拍照记录,必要时指导精准靶向活检,才能充分评估可疑病灶。图 祛黏液剂使用前后及靛胭脂色素染色后的胃窦病变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做胃镜精查,精查的主要目的是针对早癌筛查,提高早期癌的检出率,并为进一步胃镜下治疗做准备,尤其适用于之前已经做过普通胃镜,发现诸如不典型增生、上皮内瘤变、原位癌等情况,以及有胃癌、食管癌家族史或高危因素,需要做胃镜下精查评估和治疗的。
对于术前备切患者请简单了解,术后再仔细查看;对于已经经内镜行结直肠息肉切除的患者,首先恭喜您已经度过了术中的各种风险,那么一起来看看术后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吧。 经内镜息肉切除术的术后并发症主要为肠道菌群失调及免疫力降低引起的感染、血管摩擦破裂、感染或掉痂时引起的早期及延迟性出血以及肠壁薄、创面大或因感染、溃疡引起的穿孔。所有的注意事项均是针对上述主要并发症进行的预防措施。1、饮食:遵医嘱,一般以流质或半流质2-3天(麻醉病人2小时后才可进食),即稀饭、面条、牛奶类,软食为主,鸡蛋、鱼肉类可少量摄取,蔬菜、水果、团块状难消化食物3天后摄取,禁忌烟酒、辛辣刺激食物及促进肠蠕动药物。2、排气:肠镜检查和治疗过程中,需注入一定量气体,可引起腹胀不适,此时应上厕所自然排气来缓解腹胀,不要按压腹部。3、运动:麻醉病人当日不可开车,以休息为主,可进行日常生活、工作,2周内不可剧烈运动或进行重体力运动。4、情绪:保持良好心情,过分担忧或激动的情绪均易诱发肠功能紊乱,导致穿孔或出血。5、药物:有口服抗凝血药物的患者术后应停药2周,除此之外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所服药物应照常服用。6、观察:是否有发热、腹痛、便血等情况,及时就诊,如实描述,出现并发症一定要及时处理,把损害降到最低。
食管、胃、十二指肠属于上消化道,为食物的早期通道和消化的主要场所。与肠道息肉切除后不同,胃息肉切除后受食物的影响更大,出血的风险更高,因此要格外注意。内镜下胃息肉切除后的并发症主要为出血、感染、穿孔等,通常情况胃壁比肠壁更厚,穿孔发生率更低,但如合并感染或溃疡,引起穿孔时处理起来却更为棘手;另一方面,胃靠近摄入通道却远离排空通道,因此更容易受到食物影响,而发生并发症时难以及时发现,耽误诊治最佳时机,因此更应注意胃息肉切除后的保护工作。1、饮食:遵医嘱,一般当天禁食或进少许冷流质饮食,以冷流质或半流质2-3天,清水、稀饭、面条等软食少食多餐,每日可4-6餐,面条、牛奶、鸡蛋、鱼肉类可少量摄取,蔬菜、水果、团块状难消化食物3天后摄取,禁忌烟酒、辛辣刺激食物。2、排气:胃镜检查和治疗过程中,需注入一定量气体,可引起腹胀不适,治疗后术者会吸取胃内多余气体,此时待所自然排气缓解腹胀即可,不要按压腹部。3、运动:麻醉病人当日不可开车,以休息为主,可进行日常生活、工作,2周内不可剧烈运动或进行重体力运动。4、情绪:保持良好心情,过分担忧或激动的情绪均易诱发消化道功能紊乱,导致穿孔或出血。5、药物:有建议加服制酸剂及胃粘膜保护剂,口服抗凝血药物的患者术后应停药2周,除此之外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所服药物应照常服用。6、观察:是否有发热、腹痛、呕血、便血等情况,及时就诊,如实描述,出现并发症一定要及时处理,把损害降到最低。
(本文源于临床,参考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患者经常因胃痛不适、消化不良、呕吐、打嗝、反酸等问题就诊时被要求做胃镜检查,拿到结果的那一刻经常不知所措,“慢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这些诊断都是什么意思,对患者又意味着什么?要吃药吗?要住院吗?下面将一一解答。儿童做胃镜检查很少见到慢性胃炎,而成年人随年龄的增长,慢性胃炎发病率逐渐增高,很难找到一个成人胃里光鲜、干净,一点炎症都没有的情况,所以作为内镜医生本着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的原则都会做出“慢性胃炎”及相关诊断。慢性胃炎的诊断应该分内镜部分和病理部分分析。内镜方面,慢性胃炎分型包括非萎缩性(即浅表性)和萎缩性。萎缩性胃炎内镜下描述为红白相间,白相为主,皱襞变平或消失,部分粗糙呈颗粒状或结节状。除此之外,包括充血、水肿、红斑、隆起甚至糜烂都可认为是浅表性胃炎。这样分类价值在哪呢?浅表性胃炎可能发展为萎缩性胃炎,而萎缩性胃炎往往合并肠上皮化生(肠化),属于癌前病变,也就是有发展成胃癌的倾向,必须定期复查胃镜,并且对可疑部位进行活组织检查(简称活检),送病理进一步检查。这就是慢性胃炎诊断的病理部分了。慢性胃炎病理主要看5项组织学变化,包括幽门螺杆菌(HP)感染、慢性炎症反应、活动性、萎缩、肠化。HP感染阳性与胃癌发展密切相关,虽然国内相关指南并没有要求全部清除,但在日本认为HP阳性均应行根除治疗。慢性炎症反应显示炎症密集程度,活动性显示是否为急性炎症,萎缩和肠化显示有癌前病变,再往严重进展就是上皮内瘤变,再进展为胃原位癌甚至胃进展癌。由此,拿到胃镜报告后建议:1、按照您的症状对症药物治疗(胃粘膜保护、抑制胃酸剂、促进胃动力药、抗感染药);2、根据病理结果,如合并HP感染阳性,应行根除治疗(三联或四联);如有萎缩或肠化或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每6-12个月应复查胃镜并再次活检明确;如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应行内镜下治疗;如有胃癌就尽早手术吧。生活方式的改变有时候比药物受益更大,清淡饮食、饮食规律、情绪稳定、起居有序、禁烟忌酒、适当运动,这些说来简单,坚持下来不易,但能还您一个美好明天,就从自己做起,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药吗?!
2022第六届中山大学消化内镜论坛第二轮会议通知由中山大学八家附属医院发起并共同主办、中山大学九家非直属附属医院协办的中山大学消化内镜论坛,在成长中走过五个年头,为广东省乃至全国消化内镜事业贡献了巨大力量。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承办的“2022第六届中山大学消化内镜论坛”将于2022年12月2-4日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再次隆重召开。会议将开设青年与创新论坛、名家讲坛、消化内镜诊疗操作直播、专题论坛等议程,其中专题论坛设有:胆胰疾病专场、消化道出血专场、梗阻性胃肠病专场、消化道早癌专场、内镜护理与感控专场等5个会议专场,以展示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成果。本次大会既有中山大学八家附属医院及九家非直属附属医院阵容强大的专家队伍和系统内的青年才俊,也有境内外其他消化内镜诊疗技术领域的权威专家到会,展示其消化内镜技术和学术感悟,更祈盼酷爱消化内镜技术的同道们的参与,相互交流,共促技术提升和学术进步!花城广州欢迎您!大会名誉主席:胡品津陈旻湖崔 毅陈其奎吴 斌张常华大会主席:徐国良丁 震王凌云陶 金李啸峰李初俊齐 健陈泓磊大会副主席:刘美红李兆滔耿岚岚陈惠新吕国恩袁楚明王胜炳王小忠阮巍山执行主席:李初俊《2022第六届中山大学消化内镜论坛》组委会2022年10月
2022第六届中山大学消化内镜论坛第一轮通知 由中山大学八家附属医院发起并共同主办、中山大学九家非直属附属医院协办的中山大学消化内镜论坛,在成长中走过五个年头,为广东省乃至全国消化内镜事业贡献了巨大力量。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承办的“2022第六届中山大学消化内镜论坛”将于2022年12月2-4日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会议将开设青年与创新论坛、名家讲坛、消化内镜诊疗操作直播、专题论坛等议程,其中专题论坛设有:胆胰疾病专场、消化道出血专场、梗阻性胃肠病专场、消化道早癌专场、内镜护理与感控专场等5个会议专场,以展示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成果。 本次大会既邀请了本领域的权威专家,展示他们在学术领域的感悟和经验,又提供了青年学者的创新平台,分享他们对消化内镜的展望与畅想。会议分设消化内镜操作直播及多个专场专题,让各位能够亲身领略业界名家的风采。在此我们诚挚地邀请各位同道莅临参会指导,期待相聚在花城广州!让我们传承经典,续写新章,畅谈共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