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色发黄 一定是肝不好吗? 面颊黄:胆红素分泌增多:经常熬夜会出现面颊发黄的现象,除此之外,肝脏损伤之后,肝炎、肝硬化、肝癌也会出现面颊变黄的现象。这是因为肝脏受损时,肝脏的代谢能力变差。身体中的胆红素含量会增高,也会影响到血液中胆红素的含量。当血液中的胆红素含量变高时,就会使面颊出现发黄的现象。 身体某些部位无缘无故发黄,多半说明你的肝脏出了问题,需警惕。不论男女,身体这5处变黄,十有八九是你的肝脏在求救,现在知道还不晚。 肝不好,皮肤会变黄。肝脏好不好,看看脸色就知道。面黄肌瘦的人,往往肝功能都不算太好。当肝脏受损时,在面部的表面往往都是很明显的,近段时间照镜子如果发现自己的皮肤比较粗糙,皮肤状态差,还面色发黄的话,就要注意肝部健康了。 肝不好,指甲黄。肝主筋,而指甲跟肝脏也是息息相关的。正常情况下,人的手指甲都是淡淡的白色,略红润。如果指甲发黄,表面不平整的话,很可能是肝出现了健康问题。 肝不好,头发黄。外国人是金发碧眼,而中国人往往都是黑色的头色。在没有染发的情况下,头发枯黄,比较干燥,很可能跟肝不好有关。肝藏血,如果肝功能下降的话,头发得不到充足的滋润,就会看起来好像营养不良一样,头发发黄发质比较差。 肝不好,眼睛黄。健康人的眼睛是非常清澈的,而肝脏不好的人,双眼无神,看上去没有精神,同时眼白处还会有明显的发黄迹象。尤其是在熬夜之后,可以多观察自己眼部的情况,如果眼睛发黄的话,要注意调理肝脏了。 肝不好,小便黄。平时在上完厕所之后,不要太过着急将它冲掉,回头看看,如果尿液发黄,伴有难闻的气味,可能就是肝脏出了问题。尿液与肝脏也有一定的关联,别不当回事。 生气费心费神,对肝脏还不好。不管任何时候,都一定要保持平和的心态。能休息就去休息,做不了就不做,写不出来就不写。不要把什么事都往自己身上揽,总是生气,坏情绪多,你的皮肤能好吗?肝脏能好吗?气大伤肝,经常生气会影响到肝脏的排毒,给肝带来过大的负担。 喝洒伤肝。对于很多人来说,喝酒的好处就是想喝了就喝,然后开心。坏处就是它毕竟含有酒精,对肝脏不好。物欲横流的人世间,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但不能随波而流,放纵自己。过量饮酒,使肝脏损伤加重,能不喝时最好不要喝。 从“黄”的颜色来区分 脾不好和肝不好,这个“黄”是有区别的,脾不好,一般这个“黄”的颜色会非常浅,不容易被发现,更多的是人心理上的一种感觉。一种脸上没有光泽的“暗黄色”,中医上面称之为“气血不足”。 从“黄”的反应来区分 如果是脾虚引起的脸色发黄,往往会伴随着气血不足的症状,或许会出现胸闷气短、爱出虚汗、四肢乏力等情况,甚至还会失眠、多梦。 脸色发黄首先要排除肝胆系统疾病引起血胆红素升高而导致的皮肤发黄。另外,还要排除血内胡萝卜素含量过高引起的皮肤黄染,由于过量进食富有胡萝卜素的胡萝卜、橘子、南瓜、蛋黄后,可以使血中胡萝素的含量明显增高。一些其他疾病,如高脂血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糖尿病等,也可以使血中胡萝卜素含量增高,表现为掌指的皮肤黄染,其次在鼻唇沟、额和耳后、指节等处,也有突出的皮肤黄染现象。治疗上不需要特别治疗,只要纠正基础疾病,不过量进食含有胡萝卜素的食物,短期内可以自行消退。 当身体出现面色发黄的情况,如果身体排除病理性脸色发黄的情况,同时伴有眼睛、皮肤、小便发黄以及消化道症状呕吐、恶心或者肝区不适的症状,有必要检查肝功能,是否有肝功能损伤或者肝炎、肝胆疾病造成的表现。另外一点是否由于肾功能代谢异常或者胆红素代谢异常的情况,建议通过化验血液以及肝脏和肾脏的B超确诊。如果是身体气血不足的情况,可以通过检查血液常规是否贫血或者溶血的情况。 山东省淄博市中医院主任医师 教授 曹元成
心脏结节病的中医治疗 结节病为原因不明,以侵犯肺实质为主,并累及全身多脏器包括淋巴结、皮肤、关节、肝、肾及心脏等组织的一种肉芽肿炎症性疾病。结节性心肌病是由进行性肉芽肿浸润心肌所致心脏功能紊乱的一种疾病,生前临床经过较隐袭,病人可因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和(或)充血性心力衰竭而猝死,甚至猝死为首发症状,已引起医学界极大的关注。淄博市中医医院内科曹元成 症状体征 1.结节病的系统症状 结节病为全身性疾病,除心脏外,其他脏器尤其是肺、淋巴结、皮肤等均可受累而表现有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包括发热、不适、厌食、体重减轻、干咳、哮鸣、呼吸困难、斑点或丘疹样皮疹以及关节痛等。此外,眼睛受累颇常见,多表现为葡萄膜炎症。累及结膜、视网膜、泪腺者可引起视力障碍。当结节病患者检获气管旁淋巴结肿大并伴某些急性周围性关节炎、葡萄膜炎和结节性红斑病变时称“急性结节病”;而前葡萄膜炎伴腮腺炎和面神经麻痹者则被称为Heerfordt综合征。 2.结节性心脏病的临床症状 心脏症状的严重度取决于肉芽肿和瘢痕组织侵犯的部位和程度。 (1)充血性心力衰竭:因肉芽肿浸润致心脏增大检出率小于5%。大块肉芽肿浸润心肌可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约占25%心功能不全者可进行性加剧而致死亡。此外,尚可表现为因广泛肺病伴纤维化所致慢性右心衰竭,或因心肌炎、心肌纤维化引起左心室收缩和(或)舒张功能不全所致慢性左心衰竭。 (2)心律失常:可表现为缓慢性或快速性心律失常。前者多系肉芽肿直接侵犯窦房结、房室连接组织以及束支等部位的传导系统所致。较多的报道显示,传导障碍为结节性心脏病最常见之临床表现,发生率为40%,其中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检出率达23%~30%,内约68%病员有晕厥发作,甚至因反复阿-斯症候群发作而死亡者。受损部位几乎为室间隔基底部,严重者房室束可完全为肉芽肿或瘢痕组织所取代。次为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发生率为12%~32%,右束支阻滞尤其多见。临床已见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为结节病惟一心脏损害表现者的报道。当窦房结完全为肉芽肿累及,而不涉及心脏传导组织其他部位者,则心电图可描记得窦性静止图形。现认为,婴幼儿因受检查技术条件限制。故窦房结及房室连接组织受累的实际发病数远高于临床报道者。 快速性心律失常以室性心律失常居多,发生率为22%~40%。可为室性期前收缩,常呈多源性或室性心动过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和室性心动过速交替出现,最后可致猝死。室上性心律失常较少见,常见者有房性期前收缩、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房扑以及房颤等。 (3)心绞痛:结节性心脏病者可出现心绞痛,有报道呈典型或非典型性心绞痛发作者,半数201铊灌注缺损而冠状动脉造影正常,且胸痛多能为硝酸酯类药物部分或完全缓解,提示胸痛可能与微血管痉挛性缺血有关。另有学者认为心绞痛及201铊灌注缺损系由外膜或室壁、冠脉肉芽肿、纤维化或血管炎所致。 用药治疗 1.皮质类固醇 为结节性心脏病治疗的首选药物,有助于肉芽肿的吸收并阻遏其进展为不可逆性纤维化病变。有报道接受本药物治疗者,异常心电图有改善,心肌舒缩功能提高,心肌损害缓解,存活心肌功能恢复至正常,心肌异常灌注减缓或消除,且ACE水平渐趋正常。泼尼松剂量最初用量应为60mg/d,数周后逐渐减量,最后维持量应为最低有效治疗给药量。服药时间宜久,不能随意撤药。 2.纠治心律失常 结节病常合并高钙血症,并经皮质类固醇治疗后可致低钾血症,可加剧原有的心律失常。其时需按患者之病情及心律失常类型选择相应有效抗心律失常药物,以减轻症状并降低病死率。 3.心脏起搏器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并晕厥或阿-斯症候群发作,经药物治疗无效者应予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其时,按病情需要,仍应兼予皮质类固醇及其他有关药物治疗。若为顽固性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且有猝死危险者,应安置植入型自动心脏复律除颤器。 4.手术 手术切除室壁瘤可消除室性心律失常。系统性结节病患者不宜接受器官移植。单纯性心脏结节病患者病情严重并已陷于终末期不可逆性心衰的年轻病员,可予心脏移植术治疗。 发病机制 现认为,系经血源、淋巴源及局部扩散侵及心脏。非干酪性肉芽肿为其基本病变。主要由类上皮细胞组成,偶见多核巨细胞,周围有少量淋巴细胞。晚期患者,心肌可由致密的透明样结缔组织所取代。心脏常增大,受累部位以传导系统及心肌为主,病变广泛时可累及主动脉、肺动脉、心内膜或心包。小冠状动脉较易受累,而大冠状动脉不受侵犯。 1.心肌病变 受累部位依次为传导系统(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左心室游离缘、室间隔,尤其是基底部、右心室、乳头肌及右心房,左心房最为少见。心肌可呈弥漫性损害,经治疗控制后,形成广泛纤维化,而影响整体心室功能。病变范围较小的局灶性损害则因局部瘢痕形成,致室壁节段运动异常而累及心脏功能。继上述瘢痕形成,心室壁变薄,可形成室壁瘤。局限于左心室壁,或弥漫占据大部分右心室壁;亦可同时累及双侧室壁。部分患者可描记到类似心肌梗死者的心电图改变,认为与心肌广泛性肉芽肿以及其后渐进性的心肌纤维化,导致心室的透壁性破坏有关。 2.心包病变 心包受累少见,仅为3%,系肉芽肿病变累及心包所致。临床检获者多为少量心包积液,可以为血性,有时并呈复发性心包积液。甚至发生心脏压塞或缩窄性心包炎者。 3.瓣膜病变 临床表现为二尖瓣脱垂或关闭不全,可因肉芽肿直接损害瓣膜(3%),或乳头肌受损(68%)后间接影响瓣膜功能。后者常为暂时性,严重者偶可引起肺动脉高压。若肉芽肿堵塞二尖瓣口者,则可致二尖瓣血流受阻。 4.结节性血管炎-小冠状动脉病变 心脏结节病存在室壁外微血管痉挛和血管炎等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肉芽肿可致该类血管内膜继发增生而使内腔狭窄。 心脏结节病的中医辨证施治 1、若病人体现为喘息,神疲自汗,头晕目眩,辗转反侧多梦,脸色惨白或者萎黄,舌质淡,脉粗壮等,证属气血有余、心脉失养,治宜益气安神、养血安神。安神汤:西洋参10克,黄芪30克,黄精15克,玉竹12克,白术15克,川芎12克,桂圆肉20克,炒枣仁30克,远志12克,茯神12克,降香12克,炙甘草10克,大枣10克,水煎服。 2、若病人体现为心不安宁,心中烦热,辗转反侧梦多,头晕耳鸣,面赤咽干,腰酸出冷汗,小便短黄,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等,证属心阴亏虚、心失所养,治宜滋阴降火、养血安神。滋阴安神汤:生地20克,黄精15克,玉竹12克,沙参15克,元参15克,天冬12克,麦门冬15克,川芎15克,丹参30克,西洋参10克,茯苓15克,炒枣仁30克,柏子仁12克,五味子15克,远志12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 3、若病人体现为喘息,脸色惨白,少气有力、怔忡,声低息弱,操劳后尤甚,胸中痞闷,入夜为甚,畏寒喜温,甚则肢厥,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脉沉缓等,证属心阳不振、气血运转无力、心失所养,治宜温补心阳、补血定悸。定心汤:人参10克,麦门冬15克,五味子15克,黄芪30克,附子10克,肉桂10克,吴茱萸10克,川芎12克,丹参30克,黄精12克,茯苓15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 4、若病人体现为胸闷,时有胸痛,痛如扎针,或者向后背、上肢喷射痛,唇甲青紫,舌质有瘀点或者瘀斑,脉涩或者有结代等,证属心脉痹阻、心失所养,治宜理气活血、通脉补血。活血汤:刺五加15克,丹参30克,赤芍15克,山楂12克,郁金12克,香附12克,桃仁12克,红花12克,三棱12克,莪术12克,川芎15克,当归15克,鸡血藤30克,蒲黄12克,元胡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5、若病人体现为喘息,多梦易醒,善惊易恐,坐卧不宁,畏风自汗,心烦,恶闻喧闹叫嚣,舌淡,脉粗壮等,此属心虚胆小、烦扰心神,治宜益气养心、镇惊安神。镇惊安神汤:人参10克,茯苓15克,合欢花15克,夜交藤30克,远志12克,柏子仁12克,枣仁30克,琥珀6克,石菖蒲15克,川芎15克,磁石20克,紫石英20克,珍珠母30克,龙骨30克,牡蛎30克,甘草6克,水煎服。 山东省淄博市中医院主任医师 教授 曹元成
脂肪为什么会跑到肝脏里去安居? 脂肪肝并不是说肝脏变成了脂肪,而是指肝脏里的脂肪含量升高,超过了正常比例(健康人肝脏里的脂肪约占肝脏重量的15%,脂肪肝患者肝脏里的脂肪则占肝脏总重量的30%以上)。这是一种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积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根据肝细胞内的脂肪含量,可将脂肪肝分为轻、中、重三种类型;根据有无过量酒精摄入,又可将脂肪肝分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痛和酒精性肝病。在我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更为常见。 引起脂肪肝的病因很多,营养过剩、营养不良、药物中毒、大量饮酒、糖尿病、慢性肝炎均可引发脂肪肝。据临床统计数字显示,脂肪肝患者并发肝硬化、肝癌的概率是正常人的150倍。同时,由于脂肪肝患者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甲、乙型肝炎的概率也明显高于正常人。肥胖、Ⅱ型糖尿病、饮酒和高脂血症是导致脂肪肝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合理饮食、控制体重和饮酒、加强体育锻炼,是预防和治疗脂肪肝的关键。 脂肪肝的形成是一个慢性过程,如能及早发现、及时控制和治疗,是完全可能逆转和纠正的。因此,要定期体检,争取尽早发现体内可能存在的病变,有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的人群,尤其要多加注意。 最新资料显示,在我国中青年男性中,有四分之一患有脂肪肝。随着工作压力加大,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上班族作息时间紊乱。而且经常外出应酬、饮酒,更是增加了患脂肪肝的概率。对于越来越多的与肥胖相关的脂肪肝患者而言,需要的是适当锻炼而非休息,多吃粗粮、蔬菜,少吃高脂肪、高热量的精细食品和保健品。只有有效控制体重和腰围严格禁酒,才有可能减轻肝脏脂肪的堆积,从而促进脂肪肝及其相关疾病的康复。 近年来脂肪肝的发生几率越来越高,10个人中可能会有7个人有脂肪肝问题,这主要是由于饮食结构造成的。虽然说脂肪肝并不会给身体带来什么重大病变,但是如若长期得不到改善的话,会严重影响肝脏健康。那么,患上脂肪肝,身体会有什么症状? 有脂肪肝的人,身上可能会有这4个表现,不妨对照自查! 一,食欲不振 民以食为天,但如果饮食不良的话,也会给身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比如说经常食用一些油腻食物,就很容易加大你出现脂肪肝的几率。而且在脂肪肝早期,患者会出现食欲不振问题,很多人对这种症状没放在心上,这时就可能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甚至可能会拖出肝病。 二,蜘蛛痣 当肝脏出现异常问题时,会容易造成体内毛细血管而出现异常,这时就会造成小血管凸起,就像蜘蛛网一样,因此又被称为蜘蛛痣。尤其是当发展为肝硬化问题时,症状会更加明显。而蜘蛛痣的出现,主要是在颈、手部、肩部等各部位,而且病情严重不同。 三,皮肤瘀斑 当身体磕着或者碰着时,磕碰的部位就会出现瘀斑,但是有些情况下,身体也会莫名出现一些意外,其实很有可能是脂肪肝的早期症状。这是因为当肝脏出现病变时,那么就会影响到肝脏的排毒功能,这时就容易造成身体体表血管出现淤堵症状,进而容易使皮肤表面出现瘀斑。所以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如果排除了磕碰,那么很有可能是脂肪肝引起的。 四,手掌发红 当肝脏出现异常时,我们的手部也会发生异常变化,比如说我们的指甲会变得凹凸不平,我们的手心里也可能会出现红色斑点,这种症状又被称为肝掌。肝掌的症状很好分辨,所以为了自己的肝脏健康,平时多注意自己的手部变化。 脂肪肝的中医辨证施治 脂肪肝以右胁疼痛、不适、倦怠乏力等为主要临床特征,属中医“胁痛”“肝着”“肝壅”等范畴。中医认为此病以痰湿内停、瘀阻气滞为主要病机,多因饮食失调、肝气郁结所伤等致病。病性属本虚标实证,在本为气虚,常见肝气虚、脾气虚;在标为湿热、痰饮、瘀血、气滞,且多兼夹出现。临证治疗宜标本兼治,以确定祛邪扶正以孰为主。 中医对脂肪肝的临床治疗主要有4种辨证与分型方法。 湿热阻滞 系湿热蕴结、肝失调达、疏泄失职所致。 治法:清热利湿、疏肝化痰,可用舒肝汤加减。柴胡12克,黄芩12克,香附12克,木香12克,赤芍15克,丹参30克,泽泻12克,猪苓12克,黄柏10克,茵陈20克,虎杖15克,金钱草20克,枳壳15克,莱菔子20克,山楂12克,甘草6克,水煎服。泻肝丸、舒肝丸口服。 痰瘀互结 系痰湿阻滞日久气滞血瘀所致。 治法:祛湿化痰,活血通络,方用逐瘀汤加减。桃仁12克,红花12克,丹参30克,当归15克,赤芍药15克,胆星12克,竹茹12克,茯苓15克,陈皮12克,清半夏12克,山楂12克,牡蛎30克,枳壳12克,莱菔子15克,甘草6克,水煎服。蛇胆丸、逐瘀片口服。 肝脾不足 系肝脾气虚,功能减退所致。 治法:益气健脾、养肝理气,方用益气养肝汤。黄芪30克,党参20克,白芍药20克,白术15克,当归15克,泽泻15克,柴胡12克,枳壳12克,丹参30克,黄精12克,厚朴12克,茵陈15克,山楂12克,鸡内金12克,神曲15克,甘草6克,水煎服。健脾丸、荣肝丸口服。 肝肾双亏 系肝肾精血不足,肝肾功能失调所致。 治法:养肝益肾、补益精血,方用滋肝汤。熟地30克,山萸肉15克,丹皮12克,泽泻12克,茯苓12克,山药30克,枸杞子15克,菟丝子20克,何首乌15克,黄精15克,草决明15克,川牛膝12克,陈皮12克,川断12克,牡蛎20克,丹参30克,龟板12克,鳖甲12克,甘草6克,水煎服。软肝丸、七子丸口服。 此外,动物试验及临床研究发现,许多单味中药制剂及其复方有不同程度的减肥降脂作用,如决明子、荷叶、泽泻、茯苓、防己、黄芪、何首乌等。大黄、丹参、当归、川芎、生地黄、虎杖、白术、山楂、海藻等中药也有不同程度的减肥降脂、促进肝内脂肪消退的作用,甚至具有保护肝细胞,防治肝纤维化之功效。临床上可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合理组方或选用单味成药,以减轻患者的症状,促进肝内脂肪消退,防治并发症。 山东省淄博市中医院主任医师 教授 曹元成
古代的口香糖----丁香 口香糖是现代社会一种常见的口嚼食品,深受广大青年人喜爱,是他们年轻、时尚的年龄标志。在约会、社交等私密、公众场合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就如化妆一样,既尊重了他人,也美化了自己。 以科学的角度界定口香糖,它是以天然树胶或甘树油脂为胶体的基础,加入糖浆、薄荷、甜味等调和压制而成的一种供人们放入口中咬嚼的糖。是很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的一种糖类。不但可吃,还可玩。在提升口腔健康的同时,通过咀嚼带来面部肌肉运动,在认知领域也具有多重功能。 西方认为,口香糖源于美国。1836年,墨西哥的一位将军在贾森托战役中被俘。被释放后,他带着一种晒干了的人心果树胶到了美国纽约,想和冒险家一起研究以此代替橡胶。他带着树胶去见美国泽西市的冒险家亚当斯。但以它代替橡胶的试验失败了,将军因欠债逃之夭夭。在和将军谈话时,亚当斯发现他不时地从口袋里掏一小块树胶放进嘴里嚼,亚当斯的儿子对这东西也挺喜欢。一天,亚当斯在一家药店看到店主卖给小女孩一块石腊(当时,石腊是人们用来嚼咬的)。这事使他想起那位将军的树胶和他儿子的兴趣。于是,亚当斯和药店老板商定,由他把将军带来的树胶加工成圆球状的新的嚼咬物。接着,亚当斯买进一批树胶,租了房,开始大批量生产,这就是最早的口香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开始试验口香糖合成剂和合成树脂糖,并取得成功。从此,口香糖走向世界。 最为重要的是,通过口香糖,我们可以重组咀嚼人的DNA。 古老口香糖,帮助我们重新塑造了5700年前的远古人类的基因组。 TVB电视中,为了抓住罪犯,往往需要验DNA,最常用的就是用棉签扫一下嘴巴。 众所周知,我们可以根据唾液得出人类DNA情况,而此次发现的古老“口香糖”由于保存完好,尽管经历几千年,仍含有唾液痕迹,足够让科学家还原DNA信息。 通过对样本进行测序,研究人员不仅发现了古代人类的DNA,还发现了微生物的DNA,微生物反映了咀嚼人的口腔微生物群落,包括病毒,同时还发现了植物和动物的DNA,这可能与这个人最近吃的一顿饭有关。 古代也有口香糖,古代的口香糖是丁香。 古人由于缺乏科学的口腔保健知识和有效方法,口腔清洁不够彻底,有时肠胃消化不良,以致口臭。而如何去除口臭,古人也有很多妙方,最主要的一个方子,就是口衔“鸡舌香”。 因为“花实丛生,其中心最大者为鸡舌,击破有顺理而解为两向,如鸡舌”而得名的“鸡舌香”,便是丁香。这味因为花筒细长、形状像钉子(古时亦将“钉”写作“丁”)、有着浓郁香气而得名的古老草药,是化解口臭尴尬的良药。它健胃消胀、促进排气的功效可以压住因胃火上升或牙周炎等疾病引发的呃逆、反胃与口气不佳,抑制细菌及微生物滋长,还能减轻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增加身体的抗菌能力。 相传东汉恒帝年间,有个老臣子叫刁存,口臭很厉害。每当他向皇帝奏事,皇帝都皱着眉头,直至忍无可忍,便赐了一样东西给他,命他含到嘴里。刁存不知何物,惶恐中只好遵命,入口后又觉得味辛刺口,以为是皇帝赐死的毒药,不敢下咽。退朝后,匆忙回家与家人诀别,恰好有同僚来访,感觉此事稀奇,便让刁存把“毒物”吐出。吐出之后,便闻到一股浓郁芳香,口臭已然不觉。原来所谓“毒药”,乃名贵的“鸡舌香”。而后,朝廷官员面见皇帝时口含丁香便成为一时风气。 所以,大约也是从中国汉代开始,百官在皇帝面前奏事或回答问题,嘴里都含嚼丁香,以免给皇帝留下不好的印象,影响仕途。北宋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中也有记载:“三省故事郎官口含鸡舌香,欲奏其事,对答其气芬芳。此正谓丁香治口气,至今方书为然。”可见,含丁香治口臭,不仅源远流长,而且方法极类似于现在的嚼口香糖。 相传唐代诗人宋之问在武则天掌权时期曾充任文学侍从,他自恃仪表堂堂,又满腹诗文,理应受到武则天的重用。可武则天却一直对他避而远之。他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写了一首诗呈给武则天以期得到重视。谁知武则天读后对一近臣说道,宋卿哪方面都不错,就是不知道自己有口臭的毛病。宋之问得知后羞愧无比。从那以后,人们就经常看见他口含丁香以解其臭。 想那古代官员们,一边毕恭毕敬地上朝奏事或听差,一边勤勤恳恳地含嚼丁香,也真是一道有趣的风景。而“口衔丁香”,也慢慢演变成在朝为官的意思。 收录魏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陈思王曹植三人文章选集的《三曹集》里就有曹操曾借赠送丁香给诸葛亮,表达想与其共事之意的记载。他曾给诸葛亮写过“今奉鸡舌香五斤,以表微意”的信。虽然据说诸葛亮也有口臭,但曹操此举绝不是想讽刺诸葛亮,而是想笼络他为己所用。 唐代刘禹锡在被贬为郎州司马后曾作诗《早春对雪奉澧州元郎中》,其中有句“新恩共理犬牙地,昨日同含鸡舌香”,更是明明白白地用口衔丁香一事表达共事于朝廷的意思。 到明清之后,口含丁香避口气、增芳香,已成为朝臣和士大夫们的日常之事。文人雅士以丁香赠友,也成为常见礼节。 从丁香茎蒸馏的丁香油用制杀菌药、香料、漱口剂、牙痛的局部麻醉药、合成香草醛,还可作增香剂和增强剂。还可用于烹调、香烟添加剂、焚香的添加剂、制茶等。可作为药用,中药也有丁香花蕾入药,药名公丁香,性温,味辛。香气馥郁,味辛辣,常用于食品调味。 丁香树的树根(丁香根)、树皮(丁香树皮)、树枝(丁香枝)、果实(母丁香)、花蕾蒸馏所得的挥发油(丁香油)亦供药用。 丁香,别名:百结、情客、紫丁香 、子丁香、丁子香、支解香、雄丁香、公丁香。有温中、暖肾、降逆。温中降逆;温肾助阳之功能。主治:治呃逆、呕吐、反胃、痢疾、心腹冷痛、痃癖、疝气、癣症。 作为药物用 1. 丁香主要用于肉类、糕点、腌制食品、炒货、蜜饯、饮料的制作配制调味品。 2. 胃寒呃逆,脉迟者,可与柿蒂、人参、生姜配伍。 3. 久患心腹冷痛者,可与肉桂、干姜等相伍。 4. 肾阳虚衰,阳痿遗精,阴冷不孕,腰膝冷痛者,可与肉桂、附子、鹿角胶等相配。 5. 少腹寒疝腹痛者可与川楝子、附子、小茴香等相合。 烹调用途:作调味料,可矫味增香。常用于制作卤菜,亦用于制糕点和饮料。亦为五香粉和咖喱粉原料之一。 山东省淄博市中医院主任医师 教授 曹元成
易栓症的中医治疗 易栓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血栓形成,血栓类型以静脉血栓为主,在静脉血栓形成中以DVT的危害较大,肺栓塞是DVT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也是静脉血栓形成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 易栓症---腹主动脉附壁血栓形成(门静脉、脾静脉、肠系膜上下腔静脉血栓形成,脾梗死,脾大,肝缺血,肾脏部分梗死),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肝硬化失代偿期-食道胃底静脉曲张(重度)腹水,胆石症,陈旧性脑梗死。 疾病症状 1、无论是遗传性易栓症还是获得性高凝状态,最主要的临床特点是血栓易发倾向,多以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VTE)形式出现,有些疾病动脉血栓的发生率也有升高。 2、获得性高凝状态患者在原发疾病的基础上发生血栓形成。而遗传性易栓症患者具有终生易于血栓形成的倾向,以VTE为主,某些遗传性易栓症(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同进伴有动脉血栓形成危险度的升高。 VTE包括: (1)、深静脉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最常发生于下肢,但也可发生于身体其他部位。下肢不对称肿胀、疼痛和浅静脉曲张是下肢DVT的三大症状。根据下肢肿胀的平面可初步估计静脉血栓形成的部位。双下肢水肿则提示下腔静脉血栓。疼痛性质呈坠痛或钝痛。浅静脉曲张为静脉压升高和侧支循环建立的表现。有些下肢DVT无明显临床表现,称为"寂静型"DVT。肠系膜静脉血栓可呈类似急腹症的临床表现。 (2)、肺栓塞(PE)是下肢DVT的主要的严重并发症,严重者可造成患者猝死。咯血、胸痛和呼吸困难三联征曾被认为是诊断肺栓塞的主要临床线索,实际上多数患者表现并非典型。如下肢DVT患者出现胸闷、气促、咯血,或突发晕厥,应高度考虑肺栓塞的可能。肺栓塞还可出现肺炎和胸腔积液以及酷似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的表现。"寂静型"DVT患者更可以肺栓塞为首发表现。 “易栓症”常见表现 易栓症的典型表现为血栓形成,导致的血栓类型主要是静脉血栓。在静脉血栓形成中又以深静脉血栓的危害较大。肺栓塞是深静脉血栓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也是静脉血栓形成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深静脉血栓常发生肺栓塞,肺栓塞常源于深静脉血栓,故目前将二者合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每一种获得性易栓因素诱发静脉血栓的危险度不尽相同。 后天获得性血栓危险因素 1、年龄 年龄是最多见的获得性危险因素,老年人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性要比儿童高出近千倍。可能原因包括了老年人活动减少、慢性病增多、肌张力减低、静脉受损、凝血因子活性增高等。 2、长时间制动 在瘫痪、管形石膏固定、术后及久病卧床等情况下,由于通过肢体肌肉活动促进静脉回流的功能受到影响,导致血流淤滞,易发生静脉血栓。像上文提到的那人,长时间飞行后易发生静脉血栓的现象被称为“经济舱综合征”。凝血因子V基因Leiden突变、肥胖和口服避孕药的患者发生旅行相关血栓危险性更大。 3、手术和创伤 手术相关的静脉血栓形成到目前为止在国内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据研究,如不采取预防血栓的措施,与手术相关的静脉血栓发生率可达50%,由于大多无症状或症状轻微,易被忽视。 4、恶性肿瘤 肿瘤相关的血栓形成以及血栓性静脉炎称为Troussear综合征。恶性肿瘤患者中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高达3%~18%。 5、口服避孕药和激素替代疗法 口服避孕药问世于1959年。但是1961年就有了因子宫内膜异位症口服避孕药而发生肺栓塞的首例病例报告,后续又有不少相关报道。目前激素替代疗法通常联合应用1种雌激素和1种孕激素。最近不少研究表明,激素替代疗法可使静脉血栓的危险增加2~4倍。 6、妊娠和产褥期 据估计,年龄小于35岁的妇女妊娠期间急性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约为0.6‰,年龄大于35岁者为1.2‰,是同龄非妊娠妇女的10倍。产褥期发生静脉血栓的危险性亦增加,且比妊娠期危险性高。妊娠期下肢静脉回流障碍、多种凝血因子活性增高,活动减少等是易栓倾向的原因。 7、高凝血因子水平 凝血因子活性的正常范围较大,一般在0.50~1.50。凝血因子水平一般在0.90(普通人群水平)之上就认为是高水平。高水平的凝血因子可使静脉血栓的危险性增加2~3倍。 易栓症的治疗最重要的是抗凝治疗,因为易栓症本身血液系统存在特定蛋白的缺失和减少,所以它属于高凝状态,非常容易形成血栓,因此抗凝治疗需要终身、长期给予。因为现在并不能从根本上纠正这种状态,所以只能通过持续的、长期的抗凝治疗来避免血栓形成。另外在抗凝的同时还要注意,由于这些药本身有可能增加出血的风险,所以活动时要小心。病人在长期坐飞机、长途飞行的时候一定要把弹力袜穿好,所有这些容易形成血栓的高危因素一定要在第一时间把能做到的做好,不光是吃药,包括促进静脉回流的物理措施一定要应用到位。如果病人出现脑梗或者骨折需长期卧床的时候,也应该在第一时间把弹力袜压力治疗跟上。 易栓症的中医治疗: 易栓症周围血管病,在祖国医学当中早有记载,《医宗金鉴》、《外科正宗》均有详尽记载。诸如:脱疽、坏疽、脉管病等。其病因病机主要是:阴寒客于脉络,寒凝血瘀,血瘀血滞,瘀久化热,热毒壅滞,血败化腐。 虚寒型 症状多见患肢发凉、怕冷、麻木、疼痛。同时伴有疲乏感,局部胀紧压迫感,间歇性跛行,治宜温阳通络,活血化瘀,止痛。温阳通络汤,处方:生川乌6克,肉桂10克,干姜12克,独活12克,桂枝12克,防风12克,透骨草15克,艾叶12克,川椒12克,白芷12克,细辛3克,桃仁12克,五灵脂12克,蒲黄12克,红花12克,甘草6克,水煎服。水煎熏洗患肢。金匮丸、通络丸口服。 湿热型 表现为患肢怕冷、疼痛常为游走性。行走时酸胀、沉重、乏力。下肢常出现条索状肿块活结节,红肿热痛,患肢多有浮肿。治宜清热凉血、消肿止痛、活血化瘀。清热活血汤,处方:金银花15克,连翘20克,虎杖12克,黄芩12克,黄柏12克,蒲公英30克,地丁20克,野菊花12克,伸筋草15克,茜草12克,当归12克,苏木12克,豨签草12克,络石藤12克,红花12克,土茯苓12克,泽夕12克,甘草6克,水煎服。适量洗浴患肢。热炎宁、痹祺丸口服。 淤血型 表现为患肢怕冷,触之冰凉,疼痛呈持续性,皮色紫红、暗红或青紫色,肢端皮肤有瘀点、瘀斑。治宜活血化瘀,温经通络,止痛。活血逐於汤,处方:红花12克,五灵脂12克,蒲黄12克,地龙12克,土元12克,威灵仙12克,生草乌6克,秦艽12克,桃仁12克,苏木12克,赤芍12克,归尾12克,姜黄12克,元胡12克,丝瓜络12克,丹参30克,甘草6克,水煎服。水煎熏洗患肢。化瘀丸、蛰虫丸口服。 热毒型 表现为患肢指趾剧痛,昼轻夜重,肢体局部红肿,喜凉怕热,体温高,大便干等。治宜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解毒止痛汤,处方:金银花30克,连翘30克,石膏30克,滑石30克,琥珀6克,赭石30克,蒲公英30克,地丁30克,菊花15克,连翘20克,大黄6克,黄柏12克,玄参12克,茜草12克,丹皮12克,当归12克,白芷12克,地龙12克,全蝎12克,蜈蚣6克,甘草6克,水煎服。水煎洗浴患肢。热毒宁、珠珀散口服。 上述各种类型的第三期,均有出现肢、趾端溃疡,坏死的可能,溃疡浓性分泌物较少或慢性溃疡,伤口经久不愈合者,宜用金银花、当归、黄芪、白芨、白蔹、苦参、黄柏、乳香、没药、石决明、赤芍、连翘、大黄、甘草、蜈蚣、全蝎、冰片等适量。以消毒排脓,去腐生肌,收敛伤口。 山东省淄博市中医院主任医师 教授 曹元成
桥本甲状腺炎的中医治疗 桥本甲状腺炎,又名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是一种自体免疫性疾病。 病因 本病的特点是血中可检出高效价的抗甲状腺抗体,因此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此外,主要的证据还有:①患者的甲状腺组织中有大量的浆细胞与淋巴细胞浸润,并可形成淋巴滤泡;②淋巴细胞与甲状腺抗原接触后,可形成淋巴母细胞,并产生移动抑制因子和淋巴细胞毒素,提示患者的T细胞有致敏活性,其相应的抗原是甲状腺细胞成分;③患者的亲属中约50%可于血中检出类似的甲状腺自身抗体。④患者本人或其亲属易罹患其他脏器或组织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恶性贫血,萎缩性胃炎,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⑤对免疫抑制剂有较好的治疗反应。 临床表现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多见于中年人,但任何年龄组均可累及。女性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约为20:1,起病隐匿而缓慢,常在无意间发现甲状腺肿大,中等大小,少数患者可有局部不适甚至疼痛,易与亚急性甲状腺炎混淆。甲状腺肿大多呈对称性,伴有锥体叶的肿大,腺体表面可呈分叶状,质坚韧如橡皮,甲状腺功能多正常,但有的患者可伴有甲亢,见于年轻患者,称为桥本甲亢,后期可出现甲减症,少数呈粘液性水肿。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在青少年呈弥漫性肿大为主,表面为光滑,中年发病者甲状腺多仅中度肿大,中等硬度,欠均匀,表面欠光滑,TGA及TMA升高明显。少部分病人的甲状腺质地较硬,难与甲状腺癌或甲状腺髓质癌区别。 诊断方法 一、基本检查 1.甲状腺功能检查 因病程不同而异。 (1)血清 T4、 T3早期正常,但TSH升高;后期血清 T4下降, T3正常或下降,TSH升高。 (2)甲状腺吸碘率早期正常或增高,但可被 T3抑制;后期吸碘率降低,注射 TSH也不升高。 2.免疫学检查 血中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抗甲状腺微粒体(过氧化物酶)抗体(TMA)滴度明显升高,二者均大于50%(放免双抗法)时有诊断意义,可持续数年或十余年。 3.其他检查 血沉增快,可达100mm/h,血清白蛋白降低, r球蛋白增高。 二、进一步检查 1. SPECT 甲状腺扫描分布均匀或不均匀,可表现为"冷结节"。 2.病理学检查 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抗体滴度不高或阴性者,可作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或组织活检以确诊。 三、诊断要点 1.中年女性,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质地坚韧,不论甲状腺功能如何均应考虑本病。 2.血清TGA、 TMA滴度明显升高(>50%),可基本确诊。 3.临床表现不典型者,需抗体滴度连续二次>=60%,同时有甲亢表现者需抗体滴度>=60持续半年以上。 4.本病需与甲状腺癌鉴别,后者抗体阴性。文献报道本病中甲状腺癌的发生率为5%-17%。 诊断 中年女性如有弥漫性甲状腺肿大,特别是伴有锥体叶肿大时,无论甲状腺功能如何,均应疑及本病。进一步测定TMA与TGA可协助诊断,过氯酸钾排泌试验有参考价值,甲状腺穿刺作组织学检查可以明确诊断,也可用甲状腺激素试验治疗,每日给甲状腺片80~160mg,如甲状腺明显缩小,对诊断有帮助。诊断本病应注意与甲状腺癌、亚急性甲状腺炎、单纯性甲状腺肿大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等疾病患者相鉴别。 特点 1.中年女性多见,早期无明显症状,晚期可有甲减症状表现。 2.甲状腺中度弥漫性肿大,常波及锥叶,坚实,分叶状,一般无疼痛及压痛。 3.血沉增快,血清丙种球蛋白升高,浊度、絮状试验阳性。 4.甲状腺吸131碘率正常或可升高,过氯酸盐排泌试验阳性,甲状腺吸131碘率升高的病人甲状腺片或T3抑制试验阳性(可抑制),血清TT3,TT4早期正常或可升高,晚期可下降而血清TSH水平升高,部分病人tr-ab可阳性。 5.血清免疫复合物升高,igg、iga水平升高,淋巴细胞转移率增加,辅助性t淋巴细胞百分数增加,甲状腺自身抗体(tga、tma)强阳性,滴度升高明显。 6.甲状腺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示丰富的淋巴细胞,还可见浆细胞、许特尔(hurthle)细胞。 7.本病易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并存,如恶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萎缩性胃炎等,还可与甲状腺功能亢进(桥本-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并存,必要时作甲状腺活检或手术探查,确定诊断。 治疗 一、甲状腺激素制剂 甲状腺功能正常或低下时,可用甲状腺制剂,效果良好。每日可服甲状腺片80~160mg。或L-甲状腺素0.2~0.4mg,具体剂量应根据甲状腺功能,甲状腺肿大程度,患者年龄及心血管系统壮况而定。一般在用药2~4周后,症状可改善,甲状腺缩小,此时可适当减少剂量,维持1~2年,甚至更长。 二、抗甲状腺药物 若伴有甲亢则可适当应用抗甲状腺药物,剂量不宜过大,并监测甲状腺功能,及时调整剂量或停药。此外,还可根据甲亢程度,加用适量甲状腺片,以改善甲状腺肿大及压迫症状。 三、肾上腺皮质激素 在甲状腺肿大明显,压迫症状显著,病情进展迅速的患者,可考虑使用,以期在短期内获得较好的疗效,可用强的松每日30mg,获效后即可递减,一般用药期为1~2个月,病情稳定后用甲状腺片维持。 若治疗无效,则应重新审定诊断,除外甲状腺瘤或淋巴瘤,必要时可采用手术治疗。 遗传 桥本氏甲状腺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种.桥本氏甲状腺炎有遗传倾向,不是一定会遗传.只要怀孕时能把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病情控制好,一般可能避免把桥本氏甲状腺炎遗传给下一代。现在生孩子后会有甲状腺疾病筛查检查,即使遗传了桥本氏甲状腺炎,如能及时发现,孩子得到及时治疗就行。 如何预防 桥本甲状腺炎是一种自体免疫性疾病,无特殊预防措施,但平时注意饮食习惯适当平衡碘的摄入量以及避免可发生甲状腺肿大的食物是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的。 桥本甲状腺炎的预防在饮食方面需做到: 饮食重点是高纤维素食品包括绿叶蔬菜,粗粮以及许多水果.如蔬菜中的芹菜,白菜,空心菜,粗粮中 的黄豆,绿豆,燕麦,水果中的大枣,花生等干果,都含有丰富的纤维素,注意摄取高质量的蛋白质.对于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病人,饮食中应暂时限制海带,紫菜等海产品的摄入,减少食物中碘的含量.而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的病人,如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患者,饮食中却应该增加食物中碘的含量,提高血液中碘的浓度,为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准备充足的原料. 有资料显示,桥本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合并症多,术前诊断率低,所以要引起重视,避免误诊。桥本病的外科治疗是可取的,但要严格掌握其适应证,手术方案应个体化,术中应尽量保留足够多的甲状腺组织,术后长期服用甲状腺素替代治疗以达到良好的治疗和预防效果。 桥氏三阶段 早期 甲亢期 程度轻时病人仅有轻度的甲亢症状,如食欲好、容易累、轻度失眠、烦闷急躁等。程度重时,则会出现明显的甲亢症状,稍服治甲亢的药即可获良好效果,但也容易出现药物性甲低。也有的患者因炎症的减轻,不治而"自愈"。疗效好,复发率高是本阶段的特点。 中期 甲亢甲低并存期 甲状腺组织经多次、反复的破坏,有正常功能的细胞逐渐减少,减到一定程度就出现甲低症状了。这时期还有一个特点,患者有甲亢症状,但化验指标会稍高或正常。 晚期 甲低期 分泌的甲状腺素更加减少,临床上已是甲低表现了。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补充甲状腺素后,化验指标虽然正常,很多人却时时感觉不舒适,有时还会感觉有甲亢症状。值得注意的是,也有一部分患者因感染的加重出现甲亢指标和甲亢症状,有些着述称之为"甲低转甲亢"。临床上,乔本氏甲状腺炎患者的每一次甲亢的出现,都预示着甲低的进一步加重。 在桥本氏甲状腺炎的发展过程中,早期并非没有特殊感觉,只是这些感觉没有被患者重视,未去就医。虽然有的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在早期或中早期有甲亢的指标和症状,但绝不能施以手术或同位素治疗,这样会使患者极快地成为较重的甲低。桥本氏甲状腺炎早期会出现甲亢症状,晚期又会出现甲低症状,在诊断时,就有人诊断为"桥本氏病伴甲亢"、"乔本氏病伴甲低"。 在治疗上要注意桥本氏甲状腺炎疾病的特点,这样可以避免误诊,在早期的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一定要尽早治疗,不要耽误治疗的大好时机。 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中医辨证施治 治疗方案 桥本甲状腺炎需甲状腺激素终身替代治疗以减少甲状腺肥大和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偶尔甲状腺功能减退是一过性.替代治疗平均T4 剂量是75~150μg/d. 1.风热犯表型 主证:恶寒发热,热重寒轻,头痛身楚,咽喉肿痛,颈项强痛,转则不利,瘿肿灼痛,触之痛甚,可向下颌部放射,口干咽燥,渴喜冷饮,咳嗽痰少而粘,自汗乏力,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解表、清热解毒、利咽止痛方药:清热利咽汤。麻黄12克,杏仁12克,石膏30克,双花30克,连翘30克,菊花12克,桑叶12克,鱼腥草20克,白花蛇舌草20克,半枝莲20克,公英20克,败酱草20克,茅根30克,槐花15克,生地20克,丹皮12克,甘草6克,水煎服。胆木片、败毒丸口服。2.肝郁化火型 主证:瘿肿灼热而痛,心烦易急,咽部梗阻感,口渴喜饮,食欲亢进,双手细颤,失眠多梦,乏力自汗,女子则见经前乳胀,大便不调,舌质红,苔薄黄,脉弦而数。 治法:舒肝解郁、清肝泻火方药:清肝明目汤。 石决明20克,决明子30克,谷精草20克,密蒙花20克,菊花12克,桑叶12克,夏枯草15克,龙胆草15克,栀子12克,青箱子12克,大黄6克,枸杞子20克,丹参30克,山萸肉20克,石斛15克,赤芍15克,贝母10克,半夏12克,磁石20克,甘草6克,水煎服。泻肝丸、化毒丸口服。3.阴虚阳亢型 主证:瘿肿而痛,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头晕目眩,失眠多梦,心悸不安,自汗盗汗,声音嘶哑,舌质红少苔或黄苔,脉弦细数。 治法:滋阴潜阳方药:滋阴软坚汤。知母15克,黄柏15克,生地20克,山药15克,茯苓15克,丹皮12克,元参15克,黄精12克,桑葚30克,白芍20克,夏枯草30克,牡蛎30克,黄药子15克,蚤休15克,浙贝母15克,王不留行12克,穿山甲3克,甘草6克,水煎服。知柏丸、散结丸口服。 4.痰瘀互结型 主证:瘿肿而坚硬,压之疼痛,咽部不适,胸闷纳呆,或咳吐痰液,舌质偏 暗,或有瘀斑,苔白,脉沉涩。 治法:活血祛瘀、化痰散结方药:解郁消瘿汤。柴胡12克,郁金12克,香附12克,木香12克,佛手12克,黄药子15克,海浮石20克,醋三棱15克,莪术15克,陈皮12克,大黄6克,牡蛎30克,克,鳖甲12克,浙贝母12克,夏枯草30克,漏芦15克,甘草6克,水煎服。舒肝丸、消瘿丸口服。5.脾肾阳虚型 主证:瘿肿,面色晄白,畏寒肢冷,神疲懒动,纳呆便溏,肢体虚浮,性欲减退,男子可见阳痿,女子可见经量减少或闭经,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 治法:温补脾肾,利水消肿方药:健脾温肾汤。熟地20克,山药30克,山萸肉15克,构杞子15克,龙眼肉15克,补骨脂12克,五味子15克,杜仲15克,菟丝子15克,附子15克,肉桂10克,鹿角胶10克,茯苓15克,海螵蛸15克,益智仁20克,覆盆子15克,芡实15克,龟板12克,鳖甲12克,牡蛎30克,水煎服。还少丸、固肾丸口服。6.气血亏虚型 主证:瘿肿,面色光百,神倦乏力,体虚易感冒,纳呆便溏,气短懒言,口干咽燥,头晕目眩,腰其酸软,失眠多梦,舌淡苔薄,脉沉细。 治法:益气养血方药:益气散结汤。黄芪20克,生地20克,白术12克,元参12克,白芍15克,当归15克,川芎12克,丹参30克,麦冬15克,黄药子12克,酸枣仁20克,生杜蛎30克,龟板12克,鳖甲12克,黄药子12克,浙贝母15克,甘草6克,水煎服。珍珠丸、消瘤丸口服。类型 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五种类型 (1)假性甲亢:少数患者可有甲亢的临床表现,如心悸、多汗、神经过敏等,但甲状腺功能检查无甲亢证据,TGAb、TMAb阳性。这种病人无需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症状可自行消失。 (2)桥本甲亢:患者伴发甲亢,部分病例还可有浸润性突眼、粘液性水肿等。可有典型的甲亢表现。循环抗体滴度较高。这类患者甲亢状态可持续数年,常需要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但剂量不宜过大,要注意药物性甲减发生。手术切除或放射性核素治疗均不适宜,易发生永久性甲减。 (3)突眼型:本病可发生浸润性突眼,其甲状腺功能可正常、亢进或减退。眶后肌有淋巴细胞浸润、水肿。血清TGAb和TMAb均为阳性。 (4)亚急性甲状腺炎型:少数患者发病较急,伴发热,甲状腺迅速增大,伴局部疼痛和压痛,血沉加快,但摄碘率正常或增高,甲状腺抗体高滴度限性。 (5)青少年型:青少年甲状腺肿中,桥本甲状腺炎约占40%,其甲状腺较小,甲状腺功能正常,甲状腺抗体滴度又较低,临床诊断较困难。有部分患者甲状腺肿增大较迅速,称青少年增生型。部分患者可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 山东省淄博市中医院主任医师 教授 曹元成
糖尿病导致人体器官酥脆 糖尿病导致人体器官酥脆,易出现脑出血、眼底出血、血管硬化、肝肾衰竭、神经病变等重病,影响人体的健康,造成不可挽回的损伤。 糖化是人体内在没有身体催化剂(酶、又称酵素)的调控情况下,与蛋白质或者脂肪结合的一种化学反应,这一过程产生的物质被称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简称 AGES。糖化影响身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工程,甚至对健康造成损害。蛋白质分解酵素的活性会随着年龄逐渐降低,糖化是不可避免的现象。 糖化是衰老的主要原因,那么由糖化引起的衰老痛点有哪些呢? 一、外部特征: (1)皮肤松弛发皱,特别是眼角。这是由于细胞失水,皮下脂肪逐渐减少,皮肤弹性降低,皮肤胶原纤维交链键增加,造成皮肤松弛以致干瘪发皱。 (2)毛发逐渐变白而稀少,这是由于毛发中色素减少而空气增多,毛囊组织萎缩,毛发得不到营养而脱落所致,当然这与遗传也有关系。 (3)老年斑出现,这是一种称为“脂褐素”的沉淀所致,人到50岁以后,由于体内抗过氧化作用的过氧伦物岐化酶活力降低(岐化酶能阻止自由基的形成),自由基的增加,以致产生更多的脂褐素积累于皮下,形成黑斑。 (4)齿骨萎缩和脱落,人到中年以后,由于牙根和牙龈组织萎缩,牙齿就会动摇至脱落。 (5)骨质变松变脆:老人的骨质变松脆,故易发生骨折。与此同时,软骨钙化变硬,失去弹性,导致关节的灵活性降低,脊椎弯曲,以致70岁前后的老人身高一般比青壮年时期减少6~10cm,不少老人还会出现驼背弓腰现象。 (6)性腺及肌肉萎缩:人在40岁以后,内分泌腺,特别是性腺逐渐退化,出现“更年期”的各种症状,例如女人的经期紊乱、发胖;男人发生忧郁、性亢进、失眠等。人到50岁以后,肌纤维逐渐萎缩,肌肉变硬,肌力衰退,易于疲劳和发生腰酸腿痛,腹壁变厚,腰围变大,动作逐渐变得笨拙迟缓。 (7)还有血管硬化,特别是心血管及脑血管的硬化和肺及支气管的弹力组织萎缩等。 二、功能特征: (1)视力、听力减退。 (2)记忆力、思维能力逐渐降低。大多数人在70岁以后记忆力会大大下降,特别是有近记忆健忘的通病(即近事遗忘)。这主要是由于老年人的大脑神经细胞大量死亡的关系。 (3)反应迟钝,行动缓慢,适应力低。 (4)心肺功能下降,代谢功能失调。 (5)免疫力下降,因此易受病菌侵害,有的还产生自身免疫病。 (6)出现老年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血管病、肺气肿、支气管炎、糖尿病、癌肿、前列腺肥大和老年精神病等。以上衰老特征并不是一定全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一个人可能出现一种或几种,并也有先后,因人而异。 糖尿病的中医辨证施治 传统的中医治疗糖尿病是根据临床症状进行三消论治。随着现代医学诊断技术的发展,不能仅停留在分析三消水平上,应该纳入包括现代医学检查项目在内的,所有能反映病情多方位的指标,用中医的辨证和西医的辨病相结合。中医将一般糖尿病分为阴虚型、气阴两虚型和阴阳两虚型。 阴虚燥热(见于糖尿病的早期)表现为烦渴多饮,随饮随喝,咽干舌燥,多食善饥,溲赤便秘,舌红少津苔黄,脉滑数或弦数。采用养阴清热治疗。选用滋阴汤:生地30克,元参15克,玉竹15克,沙参15克,枸杞子15克,麦冬15克,当归15克,花粉15克,栀子12克,黄连10克,丹参30克,葛根30克,甘草6克,水煎服。珍珠丸、知柏丸口服。 气阴两虚(见于糖尿病的中期)表现为乏力、气短、自汗,动则加重,口干舌燥,多饮多尿,五心烦热,大便秘结,腰膝酸软,舌淡或舌红暗。舌边有齿痕,苔薄白少津,或少苔,脉细弱。采用益气养阴治疗。应用益气养阴汤:太子参30克,麦冬15克,五味子10克,生地30克,生黄芪30克,黄精15克,玉竹15克,白术12克,苍术10克,花粉15克,玄参15克,丹参30克,葛根30克,山萸肉20克,枸杞子15克,水煎服。杞菊丸、降糖丸口服。 阴阳两虚(见于糖尿病病程较长者)表现为乏力自汗,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耳轮焦干,多饮多尿,混浊如膏,或浮肿少尿,或五更泻,阳萎早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采用温阳育阴治疗。选用温肾汤:肉桂10克,附子10克,熟地20克,茯苓15克,山萸肉20克,山药30克,吴茱萸10克,姜黄10克,黄精15克,玉竹15克,泽泄10克,丹参30克,葛根30克,萆薢12克,茯苓15克,猪苓12克,水煎服。桂附丸、参茯丸口服。 心血瘀阻证:心痛如刺,剧烈难忍,胸闷心悸,面唇青紫,舌暗或有瘀点,脉弦涩或结代。治以活血化瘀,理气宽心。给以活血汤。组成:桃仁12克,红花12克,赤芍15克,川芎12克,当归15克,丹参3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瓜蒌20克,三七6克,水蛭12克,香附12克,枳壳12克,肉桂10克,甘草6克,水煎服。逐瘀丸、心脑宁口服。 山东省淄博市中医院主任医师 教授 曹元成
妇女健康的风向标:血、带、痛、块 妇科病种类多样,患病部位不同,症状表现也不同,有些疾病病因复杂,症状表现也很复杂,有时候连有经验的医生都感到棘手。但一般来说,妇科病的症状主要表现在血、带、痛、块等四个方面,女性在平时应多留意。 妇女病大体可分以下几类:炎症、创伤、功能性失调、肿瘤和畸形等,主要是在外阴、阴道、子宫颈、子宫体和输卵管以及卵巢部位发生上述症状。由于患病的部位不同。患病的种类不同,因此临床上便表现出名目繁多的症状和体征。 妇女病的症状,主要表现在: 血、带、痛、块。 妇女白带,正常的是白色透明的黏液。一般在月经前后2至3天、排卵期及妊娠后数量增多些。除此以外,如果发现白带质和量有了变化,通常所知则是预示着一种毛病。如果出现黄色或黄绿色脓样的白带,这是炎性白带的特征,或者是阴道炎,或者是宫颈炎。如果白带量较多且是凝乳样状,并伴有外阴和阴道奇痒,则可能是霉菌在阴道内安营扎寨而“作乱”。一种血性白带发现如洗肉水,或白带中混有血丝,或粉红色等症状,该是值得引起重视。这里除个别是严重宫颈糜烂、宫颈息肉所致以外,对癌瘤的可能性不该排除,如子宫内膜癌、子宫颈癌,故有称血性白带为癌瘤性白带者。再有一种水样白带,经常发生在输卵管积水(炎症)和输卵管癌的患者身上。 白带异常一直是很多女性长期的困扰,其异常主要体现在量、性质、气味和颜色上。很多女性在发现自己出现这些情况但没能足够重视,这样很可能会导致症状进一步加重。 1、量的异常:白带增多可见于经前期、排卵期、孕期、压力过大时期以及性生活频繁时期。 另外,妇科炎症、宫腔积液、子宫肌瘤、生殖器疱疹、淋病等因素也会导致白带增多。 2、性质异常:白带呈现出乳酪样或豆腐渣样,多为霉菌性阴道炎;脓性白带要考虑滴虫性阴道炎;水样白带多由病变组织坏死所致,需要考虑恶性疾病的可能。 3、气味异常:腥臭味白带多见于厌氧菌、滴虫、嗜血菌等病菌感染导致的阴道炎症;恶臭味通常预示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 4、颜色异常:黄色或黄绿色白带可能是阴道炎症所致;血性白带需要考虑一些导致异常出血的疾病,如宫颈息肉、子宫肌瘤等等, 不排除恶性疾病的可能。 我们知道,妇女月经的正常,是健康的一个标志,然而月经量过多或过少。时间持续得长,周期的紊乱以及不规则的出血,都是妇女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子宫的出血。一种是功能性的,多发生在青春期或更年期,前者卵巢功能开始建立,后者卵巢功能趋于衰退,内分泌平衡失调,从而导致月经可能完全混乱。当然在育龄期也可能发生功能性子宫出血,但通常是周期性尚在,只是月经多或流血时间长些而已。另一种子宫出血则是子宫本身发生了器质性病变所致,如子宫内膜癌、子宫颈癌、子宫肌瘤等。出血对那些绝经后的老年妇女来说,更是一种危险的信号,虽然更年期容易得功能性子宫出血,但一定要经过检查排除癌瘤的存在,不可自以为是而随意使用一些止血调经药了事。 如果是妊娠期间的阴道出血,那不论早晚,不论多少,都是不正常的,妊娠早期流血,乃是流产之先兆。偶有宫外孕不期而至,腹痛剧烈,来势颇为凶险。妊娠晚期流血除先兆早产外,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是严重的产科并发症。 正常、规律的月经是女性生殖系统健康的标志,月经的异常主要体现在量、性质和时间上,而妇科炎症、内分泌失调是最常见的原因。 1、量的异常:月经量少的情况常见于内分泌紊乱、妇科炎症、精神环境改变、贫血以及一些子宫内膜本身的病变等。 2、性质异常:经血中出现血块常见于妇科炎症、内分泌失调,卵巢病变,月经期间吃凉的、辣的东西。 3、 时间异常:周期紊乱、过早停经都可能是由于内分泌紊乱、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出现问题等原因。 绝经后出血通常是危险警报,哪怕是一点点,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妇女腹痛的原因是复杂的,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然而妇女病的腹痛,一般多发生在下腹部位,有些和月经有密切关系,月经期下腹隐痛、腰酸、不适是不足为怪的。但有10%的妇女,可因明显的疼痛等症状而影响工作和学习,这就是痛经。然而痛经对青春期女性来说,往往查不出明确的原因,却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症状竟会逐渐减轻。而成年人的痛经多半是某种疾病的一个表现,如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肿瘤等。因此,做妈妈的痛经要比女儿的痛经更值得重视。 妇女病中,除了平时突然暴发的疼痛,如卵巢囊肿扭转或破裂、流产和宫外孕、急性盆腔炎等这些妇科的急腹症外。那就是肿块最令人讨厌了,但总是有些人由于种种原因,却把肿瘤养到好大了,才去医院找大夫。如有的人由于缺少防治意识,还自以为是“发福”了,所以从未仔细地摸一摸这“发福”的部位。当然在肿瘤尚小时,无病痛症状,而要求患者自我发现则是不可能的,然而作为一个女同志,该有经常自我触摸腹部的良好习惯。或在夜晚,或在清晨,尤在排尿后可用双手在腹部,从左到右,由轻而重,对稍许明显一点的包块,是较有可能被摸到的。因此,在求医过程中,能把摸到的包块情况提供给医生,则对诊断颇具重要价值。 对于幼女下腹部的剧痛,有的也是由妇科肿瘤所引起的,然而却往往被人忽视了。至于肿瘤是有良性与恶性之分,因此,不要一谈到肿瘤便“谈‘瘤’失色”,认为“不治之症”。包块并不全是肿瘤,因为炎症、子宫内膜异位症,也有可能形成囊肿,故不必过于紧张。不过一旦能摸到有包块现象。必须要查个“水落石出”,为的是增强防癌意识。其实为了早期发现癌症,提防自我感觉的不足,对已婚妇女来说,应在每1至2年左右,有必要去妇科检查一次。 诚然,对于女性一生的常见妇女病,该以预防为主,得从青年时期开始,要调整好功能,成年育龄期要重视处理好生育,到了更年期前后要注意肿瘤等。尽可能地早期发现妇女病,即使有些蛛丝马迹症状和体征,也要尽快求医为妥。 4种方法降低妇科疾病患病率: 1、注重内裤卫生:内裤是与私处接触最近的衣物,一周最少换两次,建议常患内裤,如果内裤不卫生会直接影响阴部,引起各种炎症,另外洗内裤时要注重手洗,切忌与其他衣物一起洗,不要晾晒在潮湿环境,潮湿环境易感染细菌。 2、注意内裤松紧:内裤太紧很容易让肛门的污垢细菌感染到阴道和尿道,细菌进入阴道大量繁殖就会引起妇科疾病。另外内裤选择纯棉透气的最好。 3、注意适龄生育:生孩子可以减少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妇科癌症的发生几率,同时可以缓解痛经、推迟更年期。 4、安全规律“同房”:很多妇科疾病都是因为“同房”次数不规律或不注重卫生引起的,另外要注意做好安全措施,以防流产伤害身体。 山东省淄博市中医院主任医师 教授 曹元成
心衰病人的护心符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进展至严重阶段而引起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特征为左心室和(或)右心室功能障碍及神经体液调节的改变,常伴呼吸困难、体液潴留、运动耐受性降低和生存时间明显缩短,有基础心脏病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心衰。此病不能治愈,治疗目标是为了防止和延缓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长期预后,降低病死率与住院率。 常见疾病 心肌炎、心肌病、心肌梗死、心肌纤维化、心肌缺血、缺氧、维生素B1缺乏症、高血压病、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缩窄、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左心室容量负荷过重、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及二尖瓣关闭不全、房间隔缺损、严重贫血、甲亢、脚气病、动静脉瘘、心包压塞、缩窄性心包炎、限制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 6道护心符 挡住心衰恶化 病情稳定的慢性心衰患者可以在家中接受治疗,并定期到门诊随访评估。在此期间,患者及其家属应收好6道“护心符”,以防病情恶化。 心情愉快 建议患者在与心衰“共处”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对自身情况有一个良好的定位,这样才能保证快乐生活。 心衰患者及家属应得到准确的有关疾病知识和管理的指导,内容包括健康的生活方式、平稳的情绪、适当的诱因规避、规范的药物服用、合理的随访计划等。 饮水有度 由于心衰疾病的特殊性,患者日常需要注意控制液体的摄入量,包括汤、茶、粥、奶、饮料、水等流动的液体,以及含多汁的水果。这些食物都可以吃,但千万不要过量。咖啡和茶也可以饮用,但不宜过浓,以免引发心律失常。 营养均衡 对于心衰患者来说,没有特殊的饮食禁忌,最重要的是营养均衡,每餐七成饱,饮食少油少盐即可。另外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不要听信某些“包治百病”的饮食谣言,以免适得其反。 心衰患者血容量增加,体内水钠潴留。减少钠盐摄入有利于减轻上述情况,但在应用强效排钠利尿剂时过分严格限盐可导致低钠血症。 运动适量 由于心衰患者很难承受高强度的运动,所以一定要控制好运动量和时间,不要参加竞技类运动,否则心脏会超负荷运转,发生心血管事件。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运动,比如散步、力所能及的轻活动都是不错的选择。 急性期或病情不稳定者应限制体力活动,卧床休息,以降低心脏负荷,有利于心功能的恢复。但长期卧床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甚至肺栓塞,同时也可能出现消化功能减低、肌肉萎缩、坠积性肺炎、褥疮等,适宜的活动能提高骨骼肌功能,改善活动耐量。因此,应鼓励病情稳定的心衰患者主动运动,根据病情轻重不同,在不诱发症状的前提下从床边小坐开始逐步增加有氧运动。 监测体重 体重增加是反映体液潴留的可靠指标,因此在院外接受治疗的患者应注意观察体重变化。建议患者每天晨起排空膀胱后测量体重,若短期内体重明显增加,如每周增加2~3公斤,无论有无不适症状,均应及时就诊。 日常体重监测能简便直观地反应患者体液潴留情况及利尿剂疗效,帮助指导调整治疗方案,体重改变往往出现在临床体液潴留症状和体征之前。部分严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临床或亚临床营养不良,若患者出现大量体脂丢失或体重减轻,称为心源性恶液质,往往预示预后不良。 坚持服药 很多研究都证实,科学的药物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心衰症状,延长寿命,遵医嘱服药非常重要。有时需要服用的药物很多,并且使用的时间段不同,很容易发生遗漏。这时可自备一个小药盒,提前将需要服用的药物放好。 心衰的中医辨证施治 1.心肺气虚证 证候:心悸,气短,肢倦乏力,动则加剧,神疲咳喘,面色苍白,舌淡或边有齿痕,脉沉细或虚数。 治法:补益心肺。 方药:益心汤。党参30克,白术12克,茯苓15克,黄芪30克,灵芝12克,丹参20克,百合12克,白果12克,桔梗12克,瓜蒌12克,前胡12克,紫苑12克,苏子12克,陈皮12克,当归15克,甘草6克,水煎服。 2.气阴亏虚证 证候:心悸,气短,疲乏,动则汗出,自汗或盗汗,头晕心烦,口干,面颧暗红,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无力或结代。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生脉汤。人参10克,麦冬12克,五味子15克,沙参12克,扁豆12克,茯苓15克,泽泻12克,泽兰12克,熟地15克,黄精12克,玉竹12克,桔梗12克,远志12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 3.心肾阳虚证 证候:心悸,气短乏力,动则气喘,身寒肢冷,尿少浮肿,腹胀便溏,面颧暗红,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无力或结代。 治法:温补心肾。 方药:补阳汤。附子10克,肉桂10克,吴茱萸10克,干姜12克,姜黄12克,人参10克,白术12克,茯苓15克,泽泻12克,泽兰12克,猪苓12克,防己12克,苏子12克,五味子12克,车前子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4.气虚血瘀证 证候:心悸气短,胸胁作痛,颈部青筋暴露,胁下痞块,下肢浮肿,面色灰青;唇青甲紫,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或结代。 治法:益气活血。 方药:益气活血汤。党参30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黄芪30克,灵芝12克,姜黄12克,莲子12克,丹参30克,泽兰12克,甘松12克,桃仁12克,红花12克,当归15克,川芎12克,柏子心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5.阳虚水泛证 证候:心悸气短,或不得平卧,咯吐泡沫痰,面肢浮肿,畏寒肢冷,烦躁出汗,额面灰白,口唇青紫,尿少腹胀,或伴胸水、腹水,舌暗淡或暗红,舌苔白滑,脉细促或结代。 治法:温阳利水。 方药:温阳汤。附子12克,肉桂12克,人参12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猪苓15克,泽泻12克,冬瓜皮15克,苏子15克,半夏12克,白芥子10克,茅根30克,车前子12克,大腹皮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6.痰饮阻肺证 证候:心悸气急,咳嗽喘促,不能平卧,咯白痰或痰黄黏稠,胸脘痞闷,头晕目眩,尿少浮肿,或伴痰鸣,或发热口渴,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或滑数。 治法:泻肺化痰。 方药:泻肺汤。葶苈子12克,苏子12克,桑皮12克,冬瓜皮15克,地骨皮12克,桔梗15克,白芥子10克,车前子12克,瓜蒌20克,黄芩12克,鱼腥草20克,虎杖12克,姜皮10克,细辛3克,半夏12克,浙贝母15克,炙麻黄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山东省淄博市中医院主任医师 教授 曹元成
风为百病之长 风为百病之长,应理解为许多疾病都可以伴见"风"的临床表现。据"风"具有善行数变的致病特点,这里的"风"和现代医学所说的免疫反应产生的一系列炎性反应症状吻合。在临床中,我们在动脉硬化、过敏反应、各类感染性疾病都不难见到"风"的临床表现。因此,在疾病的辩证治疗中,应注意观察是否存在"风"的临床表现,通过熄风、祛风等治风之法将大大提高临床疗效。 风邪为什么是六淫之首? 对于这个问题, 中国古人很早就开始观察,我们身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和外界环境有什么关系呢?于是,古人抬头望着辽远的天空,低首看着大地上各种动植物和我们自己的变化,不断思考,最终总结出了这么几种外界的环境异常变化,会导致我们身体生病, 它们分别是:风、寒、暑、湿、燥、火(热)。古人管它们叫六淫,这个淫,是过分、肆虐的意思,其实,这六种气候变化,本来是大气的正常变化,一年四季都会有的。 1、风寒 病因学术语,指风和寒相结合的病邪。其特征症状为:后脑强痛,就是后脑袋疼,连带脖子转动不灵活;怕寒怕风,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盖大被子才觉得舒服点;鼻涕是清涕,白色或稍微带点黄。如果鼻塞不流涕,喝点热开水,开始流清涕,这也属于风寒感冒;舌无苔或薄白苔;肩、后背会酸痛;如果你会把脉,你应该可以测到脉像是浮紧,浮脉的意思是阳气在表,轻取即得。治以祛风散寒为主。饮食上可食粥,也可服用姜汤发汗,切忌以冰袋等物降温。 2、风热 是病证名,风和热相结合的病邪,临床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较轻、咳嗽、口渴、舌边尖红、苔微黄、脉浮数,甚则口燥、目赤、咽痛、衄血等。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治以疏风清热为主。 3、风湿病 指主要侵犯关节、肌肉、骨骼及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如肌腱、韧带、滑囊、筋膜等部位的疾病。 风湿病是一种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病变累及全身结缔组织,呈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主要为胶原纤维的变性和坏死。最常累及心脏和关节,其次是皮下、浆膜、血管和脑。急性期称为风湿热。临床上,除有心脏和关节症状外,常伴有发热、皮疹、皮下结节、小舞蹈病等症状和体征;血液检查,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滴度增高,血沉加快等。 广义上认为凡是引起骨关节,肌肉疼痛的疾病皆可归属为风湿病。延续下来,至今在风湿病分类上,广义的已有100多种疾病,包括了感染性、免疫性、代谢性、内分泌性、遗传性、退行性、肿瘤性、地方性、中毒性等多种原因引起的疾病。狭义上应该仅限于内科与免疫相关范畴的几十种疾病。其中有些病还是跨学科的,如痛风,骨性关节病,感染性关节炎等。 4、风火牙疼 主要表现为:牙龈红肿、淋巴肿痛、牙根钻心的疼、牙齿碰不得,远远超过蛀牙和牙周炎引起的牙疼,一般伴有舌苔黄厚、口苦、发烧、便秘或大便不畅等全身症状,此时大剂量的服用中成药中的去火药效果极佳,当天就能缓解症状。此时千万不要服用含甲硝锉成分的药物(甲硝锉主要针对由厌氧菌引发的牙周炎),不仅药不对症,而且副作用极大。 5、肠风 为便血的一种,指因外感得之,血清而色鲜,多在粪前,自大肠气分而来的便血。临床所见多为实证,常用凉血泻热,息风宁血法治疗。 肠风下血就是大便出血的意思,这是中医的一种说法,主要与气虚,血热等因素有关。首先需要看是近血还是远血,先血后便是近血,先便后血是远血,因此建议观察出血的具体情况,出血的性质,诱因,颜色,量的多少等等。一般多考虑与肛门直肠疾病或胃肠道疾病有关。比如说痔疮,可以是内痔,外痔,混合痔,还有肛裂,脱肛等。另外比如说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痢疾,直肠炎等。建议及时就诊,可能需要做便常规,胃镜,肠镜,肛门指检等检查。 6、肝风 是“肝风内动”证的简称。肝为风木之脏,风性动摇,因此中医将眩晕欲仆、肢休抽搐、震颤等具有“动摇”之状者概属于风动之证。这些动摇不定的征象,其实与肝在体主筋的功能相关,筋失濡养,遂有搐搦震颤拘挛等表现。《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谓“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就是根据肝的这些特性而论。肝风内动的病机比较复杂,外感内伤诸病过程中皆可出现肝风内动的病证。以外感而言,在温病的发展过程中,既可以出现所谓“热极生风”(由高热引起的抽搐痉挛等证)的病机,也可因其伤及阴液而引起“阴虚风动”(温病后期出现的口干齿燥,精神倦怠,手足蠕动抽掣)等。 7、中风 脑卒中,又名脑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是指在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一次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 8、痛风 是由单钠尿酸盐晶体诱发的炎症性疾病,长期嘌呤代谢活跃、嘌呤摄入过多或尿酸排泄障碍,均可导致高尿酸血症。长期高尿酸血症可引起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尿酸盐晶体沉积,进而出现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和软组织炎症、痛风石沉积、慢性关节炎和关节损坏。高尿酸血症亦可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盐结石形成。痛风患者早期积极降尿酸治疗,可延缓或阻止脏器损害。 9、鹅爪风 一般趾甲癣多从足癣传染,指甲癣则从手癣直接传染。甲癣与手足癣的病原菌基本一致,有时可由曲菌或白念珠菌引起。表皮真菌感染趾(指)甲,可通过真菌菌丝穿过甲上皮,或从甲沟侵入甲板层结构,逐渐向甲根底层生长,菌丝主要在甲根底部新生的、比较柔软的角层增殖。根据病原菌和临床表现,可分为增厚型、萎缩型、破损型及甲沟炎型等。 10、鹤膝风 鹤膝风在中医指结核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肿大,像仙鹤的膝部。以膝关节肿大疼痛,而股胫的肌肉消瘦为特征,形如鹤膝,故名鹤膝风。病由肾阴亏损,寒湿侵于下肢、流注关节所致。大多由"历节风"发展而成。 病后膝关节肿大变形,股胫变细,形如鹤膝者。该病多由经络气血亏损,风邪外袭,阴寒凝滞而成,致肌肉日瘦,肢体挛痛,久则膝大而腿细,如鹤之膝 。 亦名鹤游风、游膝风、鹤节、膝眼风、膝疡、鼓槌风等(见《外科心法》卷五)。 本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统属于中医"痹病"的范畴。 本病相当于西医的骨结核、化脓性关节炎、骨膜炎以及其他以关节肿大、积水、变形为特征的关节疾病。 11、白癜风 中医认为多因风湿搏于皮肤,气血不和,血不荣肤而成,与遗传、自身免疫等有密切关系。 白癜风病人血液和白斑部位由于缺少某些微量金属元素,而使体内酪氨酸酶活性降低,影响了黑色素的合成代谢,从而产生病变。因此,中医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建议:患者应多吃含铜,锌,铁等金属元素较多的食品,使酪氨酸酶活性增强,继而使黑色素合成加快。 12、漏肩风 漏肩风成病之外因,是风、寒、湿三气。譬如说久坐或久卧潮湿的地方,或者露宿,或是沐冷水浴,或者感受寒邪如睡时露肩,乳妇以臂枕儿,都能引起本病的发生。即是中医学理论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其虚而外邪乘虚进入,凝塞了肩部,并留在关节之间,导致漏肩风的发生。如感受了外邪就发病的,这是新邪,病症比较轻,治疗起来也比较容易。另外还有感受外邪后不马上发作,而是过了一个时期再发作的,这是伏邪,如果是伏邪,停留的时间越长,就越难治。伏邪的漏肩风,短则一二年,长则三五年方能治愈。 圣人避风,如避矢石焉 《内经灵枢》中提到“圣人避风,如避矢石焉”,教导人们躲避贼风应该像躲避箭矢一样谨慎。 所谓贼风,是指当人的精神或者意识放松的时候,比如睡眠状态下,或者从背后吹来的风,这样的风像贼一样偷偷摸摸,对人体的伤害最大。夏天有些人贪图凉快,洗完澡后吹冷气,或是整夜的吹风扇就很容易导致伤风感冒或是肌肉疼痛,如果不加注意将成为健康隐患。 依据“五运六气”学说,春季属木,在天为风,在脏为肝,本是风邪多发之日。加之气温乍暖还寒,增减衣物要及时,出汗后尤其注意躲避风邪侵扰。一年之计在于春,让我们以健康的体魄拥抱牛年。 山东省淄博市中医院主任医师 教授 曹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