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阿司匹林因刺激胃粘膜医生都建议饭后服用。但你知道肠溶阿司匹林什么时候服用吗?为了使药物在肠道内被吸收,阿司匹林外被穿了件外套!避免了对胃粘膜的刺激。这件外套在酸性环境中稳定,但弱酸或碱性环境中很快崩裂吸收,所以肠溶片应该在空腹吃,否则起不到肠溶的效果。此外若是急性心肌梗死,要求尽早服用300mg阿司匹林,为吸收迅速,一定要嚼服! 本文系颜秀侠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2015版心肺复苏指南:心肺复苏抢救顺序为CAB,按压和呼吸比例为30:2,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按压深度为5-6cm,并要求胸廓充分回弹。只有在出现室颤和无脉室速时才进行除颤。
糖尿病人的饮食治疗是控制糖尿病的首要手段,其重要性不亚于药物治疗。民以食为天,糖尿病人并不是吃得越少越好,重要的是合理搭配,平衡饮食,既享受吃的快乐,保证充足的营养,又不增加身体的负担,维持理想体重。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香烟、蜂蜜、含糖酸奶、咖啡、可乐等饮料、糖果、荤油。尽量少食用:稀饭、核桃、瓜子、花生、巧克力。饮酒只宜礼节性:每周白酒3钱、红酒1两,啤酒1杯。并不是主食(馒头、米饭、面条)吃得越少越好,每天必须保证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摄入,因此每天主食总量应大约4两~6两。荤菜要限量,尽量不吃肥肉,可适量食用瘦肉、鱼、虾等优质动物蛋白和豆浆、豆腐等植物蛋白,每天可以吃1个鸡蛋,喝1杯牛奶。蔬菜也不是吃的越多越好,土豆、山芋、豆制品、南瓜、玉米、花菜等必须适量。青菜、菠菜、芹菜等绿叶蔬菜富含纤维素,可以适当多食用,黄瓜、西红柿等富含水分,也可以适当多吃。用粗粮代替精加工的主食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但是不减少主食、或者大量食用粗粮、南瓜等也会升高血糖,因为它们同样含有淀粉。如果您的血糖水平很高(大于16.9mmol/L),请不要吃水果。如果控制尚可,可以在减少部分主食的前提下,每日分次(不要一次吃完)少量食用猕猴桃、柚子、石榴、西瓜、草莓、梨、苹果等水果,每天不超过200克。糖尿病人适宜少吃多餐,将平常三餐进餐的量各减少1/3左右,放到早餐后两小时、中午午睡后、晚上十点前后进行小的加餐。同样饮食规律非常重要,不要经常随意改变饮食的量和进餐的时间,更不要随意改变降糖药与进餐间隔的时间。糖尿病是糖的利用发生障碍才导致高血糖并出现饥饿感,但更多的饮食只会导致恶性循环。所以饮食控制保持轻度的饥饿感是必须的,只有适当控制饮食,同时在运动、药物的协同作用下打断糖尿病导致高血糖的链条,让身体各个器官能够正常利用血糖,才能走上良性循环。
1982年,澳大利亚学者马歇尔观察到胃黏膜中有一种叫幽门螺杆菌的细菌与慢性胃病发病有关,为了证明他的理论,他亲自服用了胃溃疡病人的呕吐物,最终他也得了胃溃疡,并成功治愈。这一在我们看来很普通的发现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时至今日,我们中国老百姓对胃炎胃溃疡的这一重大发现并不了解。以为单纯服用点胃药胃病就好了。说句题外话,这普通胃病的发现都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那如果有偏方能根治糖尿病、高血压、癌症、慢性乙肝,那更加可以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了,甚至获得个什么人类终身贡献奖也不为过,但目前还没有根治这些疾病的诺贝尔偏方出现。回归主题,胃炎、胃溃疡除了幽门螺旋杆菌参与外,当然也有其他原因可以引起,比如自身免疫疾病、长期服用止痛药物、吸烟、胃十二指肠反流等等,甚至长期抑郁精神紧张也可以引起胃溃疡。但目前发现最常见的病因,也就是发病率最高的还是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所以下文只针对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胃病做介绍。在过去检测是否有幽门螺旋杆菌还不是很方便,但现在只要做一下呼气试验(检测一下呼出的空气)就能达到诊断,这也是医学公认的金标准之一。这项检测的全称叫“碳十三呼气试验”或“碳十四呼气试验”。如果检测到幽门螺旋杆菌,那就需要规律的服用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抗生素治疗方案,此外还需配合正常的胃炎胃溃疡治疗。问题来了,到底是胃炎还是胃溃疡呢?胃炎和胃溃疡通过不适感是无法区分的,因为胃属于内脏器官,感觉神经不发达。所以区别是否有胃病,是胃炎还是胃溃疡最准确的检查方法还是做胃镜。有很多人嫌胃镜太痛苦,但良药苦口,准确的检查又何尝不是呢?对于胃炎的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后,通常短时间的服用抗胃酸分泌药物及胃粘膜保护剂就能痊愈。而对于胃溃疡,这治疗疗程可能需要4到6周,甚至8周。还需要治疗后复查胃镜,以保证痊愈。对于长期服用止疼药物的人,有两个方案预防,一个是服用止疼药的同时加用保护胃粘膜的药物,比较经典的就推荐麦滋林。第二个方案是服用“第二代”止疼药,比较经典的推荐塞来昔布。胃炎胃溃疡常常反复发作,其中有与治疗不正规,没有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有关系,也与情绪、精神压力有关,所以胃不舒服,要调整作息跟情绪,并查一下胃镜跟呼气试验,确诊以后针对性的治疗,才能保证疾病不再复发。祝朋友圈亲友们牙好、胃好、身体好,吃嘛嘛香,告别幽门螺旋杆菌。
现今社会,工作压力大,生活压力大,总之就是压力山大!同时生活水平也比以前明显提高了,吃好了,穿好了,大鱼大肉吃得起了,五谷杂粮吃的少了,引发高血脂、冠心病等“富贵病”的几率也大大增加了,说了这些不着边际的话,想说啥?!——心跳呼吸骤停!心跳呼吸骤停多见于严重创伤、电解质紊乱、窒息、电击、中风、心脏病发等情况。一部分是在医院突然出现的,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医院外出现的,院内心肺复苏不是今天谈的内容。今天要谈的是:走在大街上、坐车途中、旅游途中、家中发现有人突然“晕倒”了,该怎么办?为什么要说这个内容,佛家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人人学会心肺复苏,也许就能拯救一个家庭。医者说:时间就是生命!大脑缺氧4-6分钟就会发生不可逆损伤!心肺复苏其实很简单,用宋丹丹的话说:大象装冰箱,分几步?心肺复苏分三步:判断——实施——再判断。一、判断有人突然倒地,首先要知道是不是心跳呼吸骤停,网络上经常报道看到有人晕倒了,上去就做心肺复苏,病人被按得“四肢抖动”!判断心跳呼吸骤停标准:1.意识突然丧失;(呼叫无反应)2.呼吸停止或仅为喘息,耳朵贴近病人鼻子,感受有无气流,同时观察病人胸廓有无起伏;3.颈动脉搏动消失(颈动脉:甲状软骨旁开两指)4.面色、口唇苍白。整个判断过程不超过10秒钟!确定心跳呼吸骤停的同时要寻求帮助(旁边人拨打120)。二、实施C-A-BC:循环(胸外按压)A:气道(口腔有异物一定要掏出来)B:呼吸(人工呼吸)胸外按压位置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3)频率100-120次/分幅度5-6cm按压放松比50%(胸廓完全回弹)按压通气比30:2(胸外按压30次,吹气2次)三、再判断做5组心肺复苏后判断,不成功继续重复前述抢救措施,直至救护车赶到!心肺复苏成功标准:1.意识恢复;2.大动脉搏动恢复(触摸颈动脉搏动恢复);3.呼吸恢复;4.面色转红润。生命不能重复,就在那几分钟!
科普一下心脏常用检查 心脏常用的检查有心电图,心脏超声,冠状动脉造影三种检查,其他不常用的心脏检查先不科普。 这三种检查的作用互相重叠很少,相互不能取代。 先说一下心电图,心电图是检查心脏电活动的,比如心律不齐,早搏,以及急性心肌梗死都可以靠心电图诊断。这些病都伴随着心脏电活动的改变。但是心电图的诊断依赖于发病与否。比如心慌这个症状,在发作期可能心电有改变,而缓解期心电完全可以恢复正常。所以有心脏不适感的时候,第一要务不是去大医院找专家,而是就近立刻在发病时捕捉一份心电图,捕捉好发病时的心电图再找专家也不迟。 目前还有一种24小时随身时时监测的心电图,叫holter,做这个检查需要把自己发病的时间记录下来,以比较发病时心电图与缓解时的异同。 有一种急性心肌梗死的类型表现很特殊,会表现为胃疼。所以中老年人胃疼就诊都应该排查心电图。而好多患者不理解为什么胃疼要查心电图,甚至会因此侮辱医生,认为是过度医疗,其实不然。 说完心电图,要说一下心脏彩超,有些心脏病会引起心脏电活动的改变,而有些疾病却不影响心电,只影响心脏的结构。比如心脏扩大了,心脏收缩无力了,心脏的闸门关的不严密了,这些疾病的诊断及发现都更多的依赖于心脏超声的检查,这种病变一般不随症状的缓解而缓解,所以可以随时检查。 最后说一下冠状动脉的造影。什么是冠状动脉呢?冠状动脉是给心脏供血的血管,当这个血管或者它的分支出现病变,我们就会患上冠心病(心里缺血)。 在轻病变的时候,会没有症状,或者出现心绞痛。在严重病变的时候会有形成心肌梗死的风险。虽然心电图能间接反应心脏缺血时候的病变,但仍存在一定的误差或漏诊。所以对于有冠心病的患者,都应该做一下这个检查,以了解病变程度。这项检查费用相对高一些,之前讲心梗的时候说过,不再重复介绍了。 所以常见的心脏病变主要会导致心脏电活动改变、心脏结构改变、心脏供血动脉改变。而这些改变都依赖不同的检查,所以不是查了一样就可以替代所有。 最近医暴事件很多。记得多年前,自家奶奶做阑尾炎手术时候,我还只是在校学生,还不了解医生的具体工作,在手术签字的时候,看到那么多并发症让签字,心里也很抵触,心想做手术签字以后要承担那么多风险,甚至奶奶有可能没命。但随着学习跟参加工作以后才逐渐理解,医学不像数理化那样通过公式可以导出必然的结果,对于很多疾病的研究也没达到足够的透彻。所有的疾病和医疗操作都有可能会出现并发症,而这个概率事件也许能通过医生护士的努力而降低,但绝做不到根除。 医生护士对的不是单一的患者,如果每个患者出了并发症都让医生负责,是负责不起的。但是让患者负责,患者也确实委屈。这是疾病与医学发展的矛盾,也是社会保障制度的矛盾。没有保险公司敢为生病患者投保。期待医学有长足的进步,也期待能有健全的保障制度来承担医病与医疗的相关风险,这样也许医患关系能和谐点。
经常会碰到危重病人的家属问:呼吸机用了就拿不下来了吧?听说有什么呼吸机肺炎?打着呼吸机会很难受吧?...... 答案是:1.如果导致上呼吸机的原发病好了,自然呼吸机也拿得掉,病情不重,当然不需要上机,但对于那些需要的病人,没有呼吸机,可能连治疗原发病的时间都没有。2.呼吸机相关肺炎是早期不清楚发病机理时的混淆叫法,现在已知道,这个风险主要与人工气道相关,怪不得呼吸机。3.气管插管的病人会比较难受,但可以镇静镇痛,插管上机是病情需要,对于这样的病人,试想一下呼吸困难,满头大汗的状态,其实更难受也更危险。 当然,并不是说呼吸机多好多舒服,而是在在抢救生命的利与呼吸机带来问题的弊之间权衡时的选择,就像良药苦口却利于病一样。 如果有一天你不得不面临这样的选择,请你相信和你站在一起与死神斗争的专业医生,他会帮你权衡利弊,做出最佳的选择。 本文系张继松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脑出血(自发性脑出血)指非外伤性的脑实质内出血。近几年,脑出血由于高致残率、高致死率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命与健康,逐渐受到重视。脑出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都很复杂,脑出血伴有高血压的病例并不一定是高血压直接导致脑出血,有可能患者在有其他病因如血管畸形、血管栓塞、血管瘤等的基础上,高血压作为一个诱因导致了脑血管破裂出血。原发性脑出血 原发性脑出血是一种起源于脑部小血管的自发破裂的脑内出血,这一类脑出血没有直接的发病原因,这是与继发性脑出血区别的关键。这类脑出血类型占脑出血总数的85%左右,长期的高血压和淀粉样血管病使脑部血管逐渐发生病理性改变,容易导致脑部小血管自发破裂,最终导致原发性脑出血。需要指出的是,脑部淀粉样血管一般不伴有全身血管淀粉样病变。继发性脑出血 继发性脑出血是有直接原因引起的脑内出血,主要包括血管病变、肿瘤或血液成分异常等。这类脑出血约占全部脑出血的 15%。这类脑出血的病因较多,主要有血管栓塞、血管畸形、颅内肿瘤、颅内炎症等。其中,脑部肿瘤是继发性出血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血管瘤直接导致血管破裂和脑组织瘤压迫血管导致血管破裂。(1)血管瘤主要发生部位为大脑中动脉、交通动脉及颈内动脉,多好发于中老年人,无明显性别差异。其中,大脑中动脉瘤一般累及额叶、脑岛、屏状核,偶有累及顶叶、枕叶。交通动脉瘤常常波及外囊,多出血至额叶与脑室前角。颈内动脉一般扩散至额叶与侧脑室,累及海马钩回等处。(2)脑肿瘤主要包括脑胶质瘤、黑色素瘤以及各种恶性肿瘤转移至脑部形成的恶性肿瘤。这类肿瘤性引起的继发性脑出血发病率并不高,但恶性肿瘤引起的脑出血主要会影响脑组织的功能,侵蚀脑部血管壁,导致脑部血管畸形等。肿瘤性继发性脑出血的死亡率极高,且预后较差,因此需要引起临床及研究者的重视。(3)此外,脑部血管畸形也是继发性脑出血的一个重要原因,包括脑部动静脉畸形和海绵中血管瘤两类。这类脑出血多发于青年人与中年人,女性患者较多。此类脑出血的具体原因与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一方面可能与血管渗透性增高导致血细胞外溢有关,另一方面可能由于脑组织的压迫,通常在原因不明的情况下导致破裂,部分研究者认为情绪可能会影响这部分畸形血管的破裂。
“FAST”是国际上快速识别脑中风的方法,简便实用。FAST就是4个英语单词的开头字母。F(Face,面部):观察微笑时是否面部歪斜;A(Arm,手臂):双臂平举,观察是否无力垂落;S(Speech,言语):观察说话有无口齿不清;T(Telephone,打电话):如有符合上述情況,打急救电话来医院急诊。另外,T也是Time(时间)的意思,要抓紧时间到达医院就诊,因为急性脑梗死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行溶栓治疗(一般是在发病4.5小时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