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弗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人物,他曾经一度绑架了死神,让世间没有了死亡,也因此触犯了众神,诸神为了惩罚西西弗斯,便要求他把一块巨石推上山顶,而由于那巨石太重了,每每未上山顶就又滚下山去,前功尽弃,于是他就不断重复、永无止境地做这件事——诸神认为再也没有比进行这种无效无望的劳动更为严厉的惩罚了。西西弗斯的生命就在这样一件无效又无望的劳作当中慢慢消耗殆尽。强迫症就像那块巨石,我们一次又一次的与之对抗,试图消除他,却又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我们的生活陷入不断的与强迫症的无意义纠缠中,生命的能量逐渐耗尽。但是,强迫症并不是生命对我们的惩罚,他是内心冲突和焦虑的外在表现,是隔在完美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的一层薄纱。俗话说一叶障目,我们带着强迫的有色眼镜去看待事物时,生活便发生了扭曲,我们姑且将强迫症患者的世界分为“现实的世界”和“强迫的世界”。“强迫的世界”里没有客观标准,一切以感受为标准,很多患者说等我重复行为做到不难受了,觉得放心了,我就能停下来。但是,这些努力和“现实的世界”显然没有关系!因为难受、痛苦、焦虑这些感觉不等同于危险和担心的必要,也不需要进行理智的分析和检查,种种强迫的行为只是为了缓解难受的感觉,对于现实并没有任何影响。强迫症可怕的不是强迫行为,而是这种“感受的标准”会变得越来越严厉越来越麻烦。洗手的患者从最开始的几分钟可以发展到整天数十个小时的洗手,直到手洗的脱皮,强迫检查的患者检查的范围可能从自己身上扩大到家人甚至陌生人身上,以至于自己都不敢出门。如果我们一直遵从这样的标准,就会让生活完全陷入强迫,我们就会一直生活在“强迫的世界”而放弃了“现实的世界”。强迫症固然痛苦,但并非无可奈何。我们不是悲剧的西西弗斯,当我们智慧地看清强迫症的“逻辑”,看到症状背后焦虑的本质,我们就能放下这块大石头,逐渐回到正常的生活。当然,这可能不容易。很多患者说:“我也知道不应该做强迫动作,但是我控制不住”。虽然,我们不能完全控制强迫冲动的出现,但是我们可以决定自己多大程度的参与强迫的过程。我们需要时时保持对待强迫冲动的“理智”和“定力”,跳出追求完美的怪圈去看待强迫,将其视为一种焦虑的感受,尽量少的去参与强迫的过程,即不用强迫的方式来缓解这种焦虑。采取更积极的行为和态度来处理焦虑,久而久之新的通路就会打开,强迫的恶性循环就会打破。这中间可以采取的方法很多,如森田疗法、放松训练、正念治疗等等。当然,抗强迫药物治疗也是一个直接而有效的选择。对于强迫,行为的改变是非常有意义的。很多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灵光一现的“顿悟”,突然觉得强迫所做的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折腾,从而开始改变强迫的生活模式。即便在没有想明白之前,我们也需要积极地去行动。比如打断强迫的行为和思维,去做任何其他的事情,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转移”,以打断“强迫-行为-强迫”的连锁反应。还有很多患者强调要做好一切准备后才能开始改变,这完全是本末倒置,因为这种完美的状态几乎不可能达到,反而耽误了治疗和改变的时机,让强迫症又一次成功地控制了我们。最后,我们要有百分之百的信心,强迫症只是一种神经症障碍,属于轻性的精神心理疾病,和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完全不是一个范畴的疾病,也不会互相转化。我们要做的,仅仅是鼓起勇气走出改变的第一步。
对于酒依赖的患者而言,酒精是“亦敌亦友”,“相爱相杀”的存在,多年酒精的“陪伴”,已经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尽管造成严重的健康损害,仍然难以放弃。有人说:“爱一个人好难,但爱上就是一辈子”,酒依赖就是这样一种存在。如果我们将酒依赖比喻成一段数十年的感情,想要彻底忘记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人形容戒酒像一个旋转门,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原地,还有人说戒酒的路上,只有参军的,没看到退伍的。这些说法虽然过于悲观,但也确实反映了长期戒酒的困难。作为一名与酒依赖打交道十多年的医生,我想谈谈如何能长期戒酒。一、为什么要戒酒?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个问题显得太简单,甚至有些多余。“为了健康”,“为了家人”,“为了工作”,这样的答案随口就能说出来。但是我们真的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戒酒吗?如果没有想清楚这个问题,戒酒多半会失败。很多酒依赖的患者最开始戒酒的原因都是迫于无奈,形势所逼。比如“肝脏出问题了,医生不让喝了”,“家人要求来戒酒”,“再不戒酒就要丢掉工作了”等等。而当问题得到暂时的解决后,又开始喝酒,反反复复,最后自己都没信心能戒掉。因此,戒酒的第一步是要真正的看到酒精对自己的健康和生活所造成的影响,更重要的是看到我们已经陷入“成瘾模式”无法自拔。这需要极大的勇气,诚实地面对自己,而很多刚戒酒的人很难做到这一点。在决定戒酒后,我们可以做一次总体的回顾,用一张纸,一半列出喝酒的好处,一半列出喝酒的坏处,尽可能的多写,在思考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逐渐发现“成瘾模式”在自己身上的体现,进而形成真正有力量的戒酒动机。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好几天甚至更长的时间,如果在专业人员或者康复者的帮助下来做会更好。二、戒酒的目标很多人一听到“终身戒酒”这个目标,心里立刻打起了退堂鼓,就好像我们跟一个登山的新手说第一次就要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一样,让人望而兴叹。戒酒到底应该以什么样的目标才合适呢?从成瘾的特点来看,不得不说我们要以“终身戒酒”作为最高目标,因为每一次的复饮都会使我们跌落到谷底,经过一段时间的挣扎后再重新往上爬,很多人甚至会喝得比以前更多,更难以戒断。更重要的是,每一次的复饮都在加强我们的“成瘾模式”,与康复背道而驰。多次的复饮也会让我们和家人逐渐失去信心,从而彻底放弃。但在现实中,复饮又是经常发生的情况,是每一个戒酒者都需要面对的挑战。一旦发生复饮我们要尽快的停下来,寻求医生或者家人的帮助,越早停下来越容易处理。很多人有强烈的耻感或失败感,不愿意寻求帮助而越喝越多。在成瘾的问题上,不断失败又不断的再次努力是常见的情况,这是成瘾的特点决定的,不需要过于自责。及时停止和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才是应该做的事情。所以,在戒酒的持久战中,我们一直要将“终身戒酒”作为努力的方向,清醒地过好每一天,对于复饮始终保持警惕。三、复饮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我们往往认为复饮是某一个时间点发生的事情,总是后悔说当时要是控制住自己就好了,而忽略了复饮其实是一个过程。如果我们回顾在复饮前一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往往能发现很多蛛丝马迹的变化。比如戒酒的决心没有以前那么坚定了,又开始参加有酒精的饭局了(尽管没有喝),有时候会畅想以前喝酒快乐的感觉等等。这些改变并不会马上让我们复饮,但已经潜移默化地增加了复饮的风险,最终会导致复饮。我们要做的是及时地察觉这些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终止走向复饮的过程。四、欣赏路上的风景要从酒瘾中走出来,我们还要学会欣赏清醒的生活所带来的点点滴滴的好处。随着戒酒时间的延长,除了感受到身体上的变化,我们也一定能看到家庭关系的改善,重新获得对生活的掌控感,事业的进展等积极的改变。要改变一个坏习惯除了靠毅力以外,更有效的是用另一个好习惯来代替它,戒酒也是如此。在长期戒酒的路上,我们会看到很多好的改变,发展出积极的生活模式,逐渐取代成瘾模式。在刚开始的时候这些好的变化可能不太明显,所以我们要带着放大镜去发现它们,鼓励自己。一方面,我们朝着长期戒酒的目标不断前进,另一方面,我们踏踏实实地过好每一天清醒的生活,并感受自己的变化。正如一段长跑,跑得越远,就能看到更多的风景,又能激励自己继续跑下去。五、助力在长期戒酒的路上,只靠自己是很艰难的,我们需要获得帮助。戒酒有很多自助与互助的途径,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是AA(嗜酒者互诫协会或嗜酒者匿名会)。AA可以为我们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使我们感到不再孤立,增强康复的信心和动力。我们也可以通过AA与其他人分享我们的经验、挑战和成功故事,从中获取新的见解和应对策略。参与AA还可以帮助我们建立稳固的社会支持系统,使我们在康复过程中不再感到孤立和无助。同时,AA提供了各种康复资源、工具和技能,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戒断症状、应对诱惑和应对复饮风险。医院的治疗往往是阶段性的,而AA通常是持续性的,我们可以在康复过程中长期受益于这种支持系统,帮助我们坚持戒酒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大量的戒酒者从AA获益,虽然AA不一定适用于每一个人,但一定要给自己尝试的机会。我们可以从www.aa.org或公众号“AA十二步戒酒法”来找到参加AA的途径。AA的理念和活动中都会提到“伟大的力量”,也可能被翻译为“上苍”、“上帝”等,并且建议依靠这样的力量来实现康复。很多人因其有宗教色彩而拒绝接受,甚者对于AA全盘否定。在我看来,要解决成瘾问题,确实需要依靠“超越自己的力量”。成瘾是一种大脑疾病,它会改变大脑的结构和功能,而我们的想法和行动都受大脑的控制。这就是为什么明明我们下决心要戒酒了,大脑仍然会给出各种各样的理由让我们喝酒并产生难以抗拒的冲动。在戒酒的路上,我们并不缺乏意志坚定的人,但戒酒并不仅仅是意志的问题。我们需要依靠超越头脑的力量。这样的力量可能来自于信仰,可能来自于对理想人生的追求,可能来自于对家人的责任感,可能来自于对子女的爱,可能来自于对健康的追求等等,这样的力量就是“伟大的力量”,就是提供康复动力的发电机。在AA的活动中,不管我们翻译的或说的具体是什么字眼,请将它理解为超越自我的力量,并将它注入戒酒的行动中去。我有一位印象深刻的患者,他将他孙女的照片做成钥匙扣一直带在身边,他希望他能一直陪伴孙女的成长过程,想喝酒的时候就拿出来看一眼,他说这就是他的“伟大的力量”。戒酒是一条长期的康复道路,要靠毅力作为动力和正确的方法来导航。酒依赖既是一种大脑疾病,也是人生的挑战。不管处于什么样的年纪,我们都有应对人生挑战的智慧,剩下的是去了解一些疾病的知识,对康复的向往和持久的坚持,以及一点点的运气。祝我们大家好运!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春天,他们眼中闪烁着无限的希望和追求,心中充满激情和动力,实现着人生无限的可能。在这个阶段也存在着阻力和挑战,暂时的失意可能会带来精神上的困扰,严重时也可能发展为精神问题。对于青少年而言,所有的心理和精神问题,最终都可能有一种表达形式—无法上学,或者说“畏学”,具体表现为不能正常地上学,或者害怕去学校,伴随躯体不适和情绪问题,不学习时状态相对平稳。畏学是一个行为表现,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压力:现代青少年面对学习和竞争的压力,是“史无前例”的。成人世界有“996”,青少年则面对着随处都存在的竞争压力:从早到晚单一的学习环境和任务,为了更高效学习而让步了“多余”的体育、社交等活动,甚至完全没有安静和自己相处的时间。长期在这样的压力下生活,必定会让精神和身体都受到过度地“挤压”。家长和老师直接或间接的对成绩的要求,更让青少年压力倍增。很多青少年对学习的要求是“应该更好一点”,这背后是难以满足的缺口。焦虑:压力会带来动力,也可能引起焦虑,动力推动前行,而焦虑却让人自乱阵脚。面对信息爆炸和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焦虑已成为现代人的影子,青少年也无法避免。很多青少年只有手里拿着书本心里才踏实,尽管一个字都看不进去。有一个患强迫症的学生,睡觉前要花一个多小时把所有的书本和卷子都整整齐齐地放在床头柜上,以便半夜醒来能立马开始学习。自信心下降:很多畏学问题都发生在成绩非常好的青少年身上。他们对自我要求很高,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但往往会因为一次考试失利,而全面否定自己,似乎一次的失败,就会带来人生的坍塌。在往后的学习和考试中缺乏自信,一蹶不振。抑郁: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达到 24.6%,初三和高三的学习可能更高。抑郁会导致精力体力的下降,动力减退,睡眠差,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等问题,直接影响学习。而抑郁更严重的后果是出现轻生的想法,甚至自伤、自杀的行为。“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在青少年中越来越常见,手臂上或深或浅的划痕,也成了现代青少年抑郁的写照。除此之外,紧张的家庭关系、不会处理人际关系、过强的自尊心、遭遇校园霸凌等等都可能让青少年无法踏进校园。畏学带来的连锁反应:躯体不适、自我封闭、整天玩游戏。躯体不适:莫名其妙的各种不舒服,似乎是一种魔咒,一到学校就发作,在家休息就减轻。整天玩游戏:不能学习,却整天在家玩手机和电脑游戏。这是一种逃避压力的行为,通过玩手机和游戏来麻痹自己,可以不去面对不能上学带来的焦虑,自我封闭:整天在家不出门,不愿见人,特别害怕见到同学和熟人。如何应对畏学问题?正如前面所说,畏学是一个行为表现,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如果我们所有的努力都只是为了改变这个行为,效果往往是不好的,有时甚至适得其反。很多家长不断地督促孩子尽快去上学,采取各种激励方式,却无形中又增加了额外的压力,导致情况更加糟糕。要解决问题,首先需要正确的认识和积极的态度。多维度的看待人生和困难:在青少年阶段,学习是最主要的任务,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从人生的角度看,学习是一个阶段性的任务,早一点或晚一点完成,不会有本质上的影响,而健全的性格,身心健康也是同样重要的。畏学问题的出现,是一个功能失衡的信号,告诉我们要做出调整,也许是自我放松,减少压力,也可能是需要请假甚至是休学。尽管我们不愿意选择休学,但有时候它确实是一个最有利的选择。关键在于我们的态度,消极地看,它是人生的污点,积极地看,它是加油站,新的起点。积极的生活:如果需要休学,积极的生活非常重要,特别是规律的作息。休息不代表摆烂和躺平,减少学习任务的同时,要增加户外活动、体育运动和人际交往,生活也要按照正常的作息进行。适当的娱乐可以放松,但沉溺于网络和游戏并不会让自己感觉更好。如果实在没有什么兴趣爱好的话,可以考虑养一个小宠物。增加自信:自信是恢复正常生活最大的动力,我们要从生活中汲取积极的能量,而不是不断地打击自己。学习成绩下降和不能上学,让青少年产生自卑、自我否定,不愿意和同龄人接触。要恢复自信需要增加自我效能感,也就是在各种活动中获得好的感受和肯定。在开始的时候当然是从简单的事情做起,比如做家务、看课外书、或其他擅长的活动。如果我们每天都拿是否能去学校作为唯一的标准来评判自己,结果肯定是不好的。逐渐回归:在获得一定的恢复之后,可以逐渐的开始增加学习的内容。学习内容从简单开始,时间从短开始,重要的是不要有太多挫折感,最终过度到完全正常上学。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药物治疗有很多人极力地排斥,也有很多人过于地依赖。如果焦虑和抑郁问题非常严重,药物一定会有所帮助,但期待吃药就能解决所有问题也不现实。有条件的话,心理治疗应该贯穿始终。除了正规的医院外,学校一般也有心理老师,很多时候他们能给予很多的帮助。药物和心理治疗一定要寻求专业的帮助,不要轻信广告和偏方。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追求,自古以来,从马王堆出土的五禽戏到如今大妈们跳的广场舞,从服气食丹,各种食补到如今微量元素纳米养生,无不都以健身祛病为目的。然而,也存在一个群体,总想给自己扣上一个“病”的帽子,遍访名医只为坐实自己有病的“事实”。病例1:医院来了一位中年男性病人,神情焦灼,他说自己胸闷,心前区不适,但心电图等检查一切正常。医生正想安慰他没有大问题时,他拿出了几张正常的心电图报告,说“我的心脏肯定有病,只是查不出来”。病例2:王女士平时很关注自己的健康,一次在微信上看到皮肤癌都是由痣发展来的,想起自己一个亲戚是皮肤癌去世的,联想到自己身上也有几个黑痣,顿时心中不安,怀疑自己也得了皮肤癌,寝食难安。第二天一早便到医院进行检查,医生告诉她没有问题,不必担心。但王女士仍然不放心,换了多家医院检查,虽然都没有问题,但王女士越来越坚信自己患了癌症,只是目前处于早期,检查看不出来。病例3:张先生近几个月总感觉全身肌肉跳动,有时候不同的肌肉会同时跳,比如眼部和胳膊的肌肉同时跳动,双手双脚也总有麻木感,感到活动的时候不如以前灵活,因此怀疑自己患了“渐冻症”。之后一口气挂了协和医院的三位顶级专家。第一位专家做了检查后告诉张先生身体没有问题,第二位专家同样认为没有问题,并告诉他不用再看。第三位专家则不断地问关于焦虑的问题,并开出了抗焦虑药物治疗。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患者往往担心患上诸如癌症、艾滋病、狂犬病等严重疾病。这种无病自忧的情况其实也是一种病,医学上成为“疑病障碍”或“疑病症”,属于精神障碍的一种。患者是怎么想的:我一定患上了严重的疾病(搜集各种证据来证明),没有检查出来可能是仪器和医生的问题,或者疾病尚处于早期,但不治疗一定会发展成严重问题。其他人都不理解我,他们只会安慰我,但都不认为我真的得病了,治疗这个事情还得靠我自己去争取。“病”是怎么想的:你这是焦虑,我可不背锅! 疑病症一般认为属于焦虑的范畴,在《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将其和其他几种情况统称为“疾病焦虑障碍”。主要表现为过度担心自己患有或出现某种严重的、未经诊断的躯体疾病。患者的痛苦主要源于对罹患某种疾病的恐惧,而不是源于躯体症状;这种恐惧并没有事实根据,即使相应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为阴性,该恐惧依然持续存在。该类患者没有躯体症状,或者仅有轻微的症状,且这些症状通常是对正常躯体感觉的曲解。这个疾病的病因比较复杂,可能与儿童期病史、父母患病或父母过分寻求医学关注有关。有一种模式认为,同时存在焦虑症状和错误归因躯体症状的人会去求医。结果,医学保证只能暂时缓解作为“回报”的焦虑,并且更可能导致进一步寻求医学关注。有的人了解到某个疾病,或者听到周围的人患某种病后,可能会出现过分的猜测,越来越关注自己躯体的感觉,看看有没有相关疾病的征象,并且会放大任何疾病的证据。同时会选择性的忽略积极的信息,对于支持患病的信息过目不忘,从而进一步肯定自己患病的想法。这个过程就像滚雪球一样,从开始的猜测逐渐形成自己已经患病的结论。从心理学上看,疑病症往往是心里不安全感的一种转移,是病态心理防御机制的结果。那么,医学上是如何来判定是否患有疑病症呢?主要是从“无病”和“自忧”这两个方面来判定。无病:首先我们要明确确实身体没有问题,或者只有轻微的问题(如只有浅表性胃炎,但患者认为患胃癌)。有很多患者在患了真正的躯体疾病以后也会产生焦虑情绪,而这并不是我们说的疑病障碍。自忧:长期相信自己患有至少一种严重躯体疾病,或认为身体有畸形或变形,尽管反复检查不能找到充分的证据。总是拒绝接受多个不同医生对于其没病的判断和保证。除了上述的表现,我们也可以进行一些检查来辅助判断,比如简短健康焦虑量表(ShortHealthAnxietyInventory)和疾病态度量表(IllnessAttitudeScales),Whiteley指数量表以及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MPI)中的疑病量表可以反映这种倾向。如果发现有疑病的倾向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不要轻信各种健康资讯。在网络发达的年代,我们很容易获得各种健康资讯,但这些资讯的真实性参差不齐,我们也没有专业的能力来判断真伪。所以出现健康问题后应当去专业的医疗机构去看病,而不是自己上网检索。当发现自己或别人在健康问题上越来越焦虑,甚至开始失去理性的时候,更应该及时求助于精神科医生。当然,很多人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或者不愿意去精神科就诊,那么当内科医生建议精神科会诊的时候,请不要拒绝。我们千万不要小看焦虑对健康的影响,很多时候焦虑比躯体疾病本身影响更大。即便不是疑病症,精神科医生依然可以解决很多由于躯体疾病引发的焦虑问题,从而促进身心的健康。如果确诊了疑病症,我们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来康复,而治疗效果往往是很好的。但治疗的难度往往在于患者可能不认为是精神问题,不愿意接受相应的治疗,这需要对患者做大量的动员和解释工作,争取其能主动或者“半推半就”来精神科就诊。
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某幼儿园老师虐童事件,实在让人气愤不已。孩子年纪小,心智不成熟,即使受到了欺负也不会表达,家长们到底该怎么做,才能保护自己的孩子?出现这些迹象,说明孩子可能被欺负了年龄比较小的孩子,即使受到欺负,可能也不太会表达,家长应该从别的方面来观察孩子、了解孩子的近况。主要观察情绪和行为两方面,就可以发现问题。情绪异常当孩子在校园或幼儿园受到欺负或霸凌后,ta会有一些明显的情绪变化,比如......1情绪不稳定,容易失控本来很安静的孩子,突然因为一点小事就变得很暴躁,甚至失控到摔东西,和家里人发生争吵等等。2紧张、恐慌有特别明显的紧张或恐慌,甚至回到家了还是表现得很拘谨、很慌张,或者一点风吹草动就反应很大,比如在乖乖看书的时候,听到一点开门的声音就出现受到了惊吓的反应。3抑郁本来爱说笑孩子突然变得少言寡语、闷闷不乐,食欲也不好,睡眠也不好,有时还会做噩梦,在梦中发出呼救、喊叫等。行为异常如果孩子受到欺负,并不会用言语表达,情绪上也不太明显的话,就很容易被家长忽略了,这时家长可以认真观察行为上的异常。1畏惧上学、逃避上学孩子在校园或幼儿园里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以后,本能的反应就是逃避学校,经常没有原因的不愿意去上学,对学校表现出明显的抗拒,或者找各种理由不去学校,如身体不舒服,早上起不来床等等。2侧面透露的信息孩子不一定会直接说在学校或幼儿园被欺负、被打,但可能会侧面地告诉家长,比如学校的XXX对我不友好等。如果听到孩子这么说,最好耐心地多问问具体情况。3隐瞒受伤在孩子身上发现了莫名出现的伤痕,但孩子有意地隐瞒受伤的原因,或者不让你看他的伤口,这种情况很有可能就是孩子被人欺负了!与孩子沟通的7个技巧孩子信任你,愿意跟你沟通,你了解ta的内心和日常,你才能知道应该怎么保护ta!① 经常沟通——跟孩子的沟通需要是长期的持续的,而不是孩子出现成绩下降、情绪或行为异常后,才临时找孩子沟通。孩子跟你之间没有良好沟通的习惯和基础,又怎么愿意向你吐露心声。② 沟通时需要自由、宽松的气氛——这一点是家长们容易忽略的,如果你总是刻意叫来孩子(比如:小明!你过来!)或在孩子学习的时候,语气严厉地跟孩子沟通,效果通常不会太好。建议可以在晚餐时,一家人聊聊日常小事,各自分享一下自己今天做了什么,让孩子自然而然地学会在轻松的氛围里跟家长交流沟通。③ 沟通内容要包含各个方面——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关心仅限于吃喝拉撒,其实影响孩子成长的环境因素很多,家长们都应该了解到,尤其是ta的人际关系。可以有意无意地问问孩子在学校里有没有好朋友,跟同学老师的关系怎么样。了解一下孩子的喜好,比如课外活动喜欢做什么等等。④ 沟通时还要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很多孩子都不会用语言直接表达,而是通过情绪来表达。跟孩子说话时,多观察ta的情绪变化,比如说到某同学或某老师时,有明显的愤怒、不满、激动、恐惧,那孩子可能跟这个人相处得不愉快,家长多个心眼,试着多问几句。如果家长总是忽略或制止孩子的不良情绪,孩子可能就更不愿和你交流了。⑤ 多理解和支持你的孩子——孩子犯了错误被批评了,会觉得委屈,作为家长应该第一时间理解和支持你的孩子。即使真的是ta的错,也要先安抚ta,再就事情的对错来教育ta。如果你直接就批评ta、指责ta,会影响孩子对你的信任感。要让孩子知道,不管发生什么,家人都是ta最坚强的依靠,孩子相信你,才能没有顾虑地跟你沟通。⑥ 给孩子必要的安全教育——从小就要给孩子一些必要的教育。教育孩子,不管是老师还是同学,都不能攻击你、伤害你、强迫你脱衣服、碰触你敏感的部位或吃奇怪的东西等等,这些都是不对的行为,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要及时告诉爸爸妈妈。⑦ 陪伴就是最好的沟通——没有足够的时间跟孩子相处,自然也不能跟孩子好好沟通。尽量多抽出一些时间,一家人待在一起,陪伴就是最好的沟通。
误区:治疗焦虑症的药物有依赖性,吃了就不能停。很多患者都认为抗焦虑的药物有依赖性,所以对药物治疗有一定的抵触情绪,但事实上这是关于焦虑治疗的一个误区。有的焦虑患者需要长时间去服用抗焦虑的药物,即便焦虑症的症状完全缓解的情况下,还需要再巩固一段时间,这个“巩固时间”因人而异,有长有短,一般在三个月以上。很多患者吃上药就发现自己的焦虑症状明显缓解,立刻就把药停掉了,停药以后症状可能马上就会复发,患者就会认为药物是有依赖性的、是吃上就不能停的。但实际上这只是一个治疗疗程的问题,就像降压药、降糖药要长期坚持吃才有效果一样,如果焦虑症没有得到系统的、足疗程的治疗,只要停药就很容易导致焦虑症状的再次出现。误区:抗焦虑的药里有激素,吃了会发胖。很多患者到门诊都会问,抗焦虑的药物是不是有激素,为什么吃了会发胖?这个也是关于药物的误区,有一小部分药物的副作用确实会导致患者发胖,但这种情况只占少数,而且一般都不是抗焦虑药物;绝大多数的抗焦虑药物是没有发胖作用的,有些体重增加是因为精神压力缓解后,食欲增加,身体恢复导致的。精神科的药物都没有激素的成分。误区:精神类的药物副作用太大,不能吃。副作用是任何药都不能避免的一个问题,精神科的药物并不比其它科的药有更多的副作用,而且抗焦虑药的副作用大多都在患者可以耐受的范围内,所以患者们不必过度紧张。当患者刚开始吃药的时候,可能会出现轻微的头晕、恶心等状况,这些都是正常的药物反应,一般情况下只要患者坚持吃两三天,这些副反应就会逐渐缓解。如果患者确实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副作用,就要及时联系医生,医生都会帮助患者把副作用降低到最低,不会让患者觉得有明显的不舒服。本文系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治疗焦虑症的方法主要有哪些?焦虑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还有其它的自我调控(如出去度假、做冥想)、体育锻炼(如游泳、爬山、做瑜伽)等。治疗焦虑症是不是一定要吃药?能不能只做心理治疗或者自我调节?如果患者是轻度的焦虑,也就是说这种焦虑不太影响他的工作、生活,就可以先不吃药,通过一些放松的训练、活动来缓解焦虑,比如出去度假或者参加体育活动(瑜伽、健身)。还有就是可以针对焦虑做一些心理治疗。一般到医院来看病的焦虑患者都已经是中、重度焦虑了,多数都已经出现了身体上的不适,明显地影响到了患者的工作、生活,这时如果让患者出去活动或者爬山、游泳,往往是不现实的。这种情况下就要考虑用药物治疗迅速纠正这些问题,比如一些急性焦虑的患者,可能每天都不能出门,一出门就担心发作,通过药物治疗一到两个星期,很多患者都能够出门了。当药物治疗能够控制住患者的症状时,患者能做的事情就会越来越多,从焦虑中走出来的速度会更快,恢复的情形会更好。所以药物治疗是抗焦虑治疗很重要的一个步骤。亲友鼓励焦虑症患者坚强点有用吗?还有的人认为焦虑症就是患者意志力不够坚定,很多家属就会鼓励患者坚强点来克服焦虑症,这也是不对的。当焦虑已经成为一个疾病的时候就不仅仅是意志力或者性格的问题了。对于一些严重的焦虑症患者,我们要做的恰恰不是鼓励他坚强地面对压力,而是暂时让他们回避一些会引起严重焦虑的场景,等患者的情况通过药物治疗稍微好一点以后,再去做这种精神上的鼓励。本文系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焦虑症除了会影响情绪,还会对患者的身体有什么实质性的损害吗?很多人认为焦虑就是一种不良情绪,只是情绪问题,但其实人的身体就是一个巨大的情绪表达的器官,当出现焦虑情绪的时候,我们的身体也会表达这种不良情绪,出现身体的症状。临床上确实看到很多焦虑症的患者除了有紧张、坐立不安、心慌等表现以外,还有很多身体的不适感,比如说疼痛、酸胀等。很多焦虑症患者最开始没有、或者很少有情绪的症状,而是以身体上的症状为主。很多患者会腹泻、消化不良或者便秘;有一些急性惊恐发作的患者会心脏不舒服;还有的患者会觉得各种疼,可能这段时间是这个地方不舒服,过一段时间就变成另外一个地方,疼痛的性质也很难描述,患者往往说不清楚这种疼痛究竟是像针扎一样疼还是胀痛,这些都有可能是焦虑的问题。所以很多焦虑症的患者最开始去的不是心理科也不是精神科,而是各个内、外科,很多患者反复检查都没有查出一个具体问题,这时候就要小心是不是焦虑。很多这样的患者接受焦虑的正规治疗以后,身体上的不适都能得到缓解。长期焦虑有什么危害?焦虑症最大的危害就是导致患者精神上的痛苦,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长期影响情绪,影响工作和生活。此外,长期焦虑也会影响身体健康,研究表明,很多慢性病都跟长期的焦虑情绪有关,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肠易激综合征甚至是癌症。此外,长期焦虑还可能会影响到血压、血糖等指标。如果高血压患者合并有焦虑,可能同时吃着好几种降压药都不能很好地控制住血压,这时如果加上抗焦虑的治疗,很可能让患者的血压恢复到比较好的水平,而且也不需要吃那么多的降压药物了。长期焦虑会不会发展成更严重的精神疾病?会不会让人“疯掉”?很多患者会担心长期焦虑下去会不会“疯掉”?会不会转变成为精神分裂症或者更严重的疾病?答案是不会的,因为焦虑症在精神科属于功能性障碍,不属于重性疾病的范畴,如果只是单纯的焦虑症,不管它造成多么大的精神上的痛苦,都不会转化为其他更严重的问题。当然如果患者同时合并有其它的疾病就另当别论了。本文系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焦虑症究竟是个啥?从精神科的诊断上来说,焦虑症是精神障碍的一种,严格的焦虑症分为急性焦虑和慢性焦虑两种。急性的焦虑又叫做惊恐障碍,有的人会有类似于心脏病发作的表现,比如突然感觉胸痛、胸闷、甚至是濒死感,很多这样的患者在去医院的路上症状就会自行缓解,还有一部分患者到了医院以后做个心电图发现没有什么问题,稍作休息症状就明显缓解了。慢性焦虑的患者会表现为过度的、长久的、没有固定对象的焦虑和担心,这和患者本身的性格、成长环境、爱追求完美的特质可能都有关。生活中一些非常小的事情就会让他们非常担心非常焦虑。比如说他们会成天为家里的经济情况而担忧,即使银行帐户上的存款很充足;或者成天为自己孩子的安全担心,生怕他在学校里出了什么事;更多的时候他们自己也不知道为了什么,就是感到焦虑。而如果发生一些真的比较大比较值得焦虑的事情,他们就可能表现为超出正常范围的、极度的焦虑。除此以外,强迫症、特定的恐怖症等也都属于焦虑的范畴。正常的焦虑和焦虑症有什么区别?老百姓口中所说的焦虑范围通常更广,很多时候指的都是一些焦虑的症状、感受,比如我明天要去参加一场考试或者面试,就会感到很焦虑。那么正常的焦虑和病态的焦虑该怎么区别呢?当引起我们焦虑的事情过去的时候,我们的情绪会在一段时间内恢复到正常水平,也就是说考试过去了,我们慢慢就不焦虑这个事情了。这是一个正常的焦虑。如果这个事情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还是处于在这种焦虑的状态,甚至越来越严重、范围越来越大,这可能就达到了病态的程度,要做相应的治疗。是不是只有成年人会得焦虑症,孩子不会得?答案是否定的。实际上青少年的焦虑症在近年来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因为青少年时期是一个敏感而脆弱的特殊时期,孩子在心理跟生理上都会有非常大的变化,再加上现代青少年面对的学业压力和其他来自社会的压力越来越大,也就更容易出现一些焦虑的问题。这种焦虑可能表现为叛逆,情绪不稳定,甚至会出现行为问题,比如不去上学、暴力行为或者封闭自己,不愿意主动跟父母、老师、同学接触等。有一些青少年甚至出现更严重的行为问题,比如网络成瘾、吸毒、犯罪等。当出现这样的情况时,更需要家长和老师有这样的意识,及时向医生求助,帮助青少年从焦虑的状态中走出来,并进一步的解决其他的行为问题。本文系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病例,表现为身体各种的不舒服,比如头痛、头晕、胸闷、感觉胸口压抑,喘气不顺畅,浑身不固定的说不出的难受等等,有的患者甚至怀疑自己会心脏病发作,或者怀疑得了癌症,去医院做各种检查又都没有任何问题,最后被医生建议去看心理科。明明是身体的问题,怎么和心理联系上了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身体是一个巨大的情绪器官,他也有表达情绪的功能!我们小时候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不想上学的时候就说是身体不舒服,实际上这就是在用身体来抗议。当然,这时候还只是利用身体作为借口,没有用身体来表达情绪。当我们习惯了用身体来做借口时,有时候身体真的会有相应的感觉,比如肚子痛、头晕、乏力等。有的小孩在学校被老师批评了,觉得非常委屈,第二天不想去上学,这时候身体可能真的会出现不舒服的感觉,甚至体温都可能轻度地升高。这时候,身体“帮了”我们的忙,给了不去上学的理由,同时,身体也“表达”了委屈的情绪。 不良的情绪有很多表达和宣泄的方式,比如找好朋友倾诉、或者大哭一场,或者大吃一顿,或者到运动场上去挥汗一把,都能起到缓解的作用。但是,如果不良的情绪非常强大,或者没有好的解决办法,又或者表达出来会造成更大的麻烦,这种“有苦说不出的情况”下,不良的情绪可能会通过身体来表达,也就是我们说的躯体化。简而言之,就是内心的冲突通过身体的不舒服来表达。 从这个角度来看,也许我们能够部分地理解为什么心理的问题也会导致身体出现不适。当我们意识到这种联系时,也就意味着迈出了治疗的第一步。我们需要切断这种不良的联系,不要让身体继续为情绪“代言”,而用健康的方式来解决情绪的问题。而这个过程需要和心理治疗师一起分析、讨论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