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A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是通过微创的直接前方入路(简称DAA),所进行的髋关节置换手术。关心我们科室的朋友,会经常看到我在朋友圈晒各种手术相关的照片,也有困惑的:这个技术好,为什么人家都不做?情况是:只要对病人有利,我们就去改变。现在,我们走得快了一点,相信大部分同行会赶上来,DAA将会成为关节置换的主流入路。【说 明】下图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几个入路(老百姓说的刀口),本质上、比如说半年以后,手术的效果没有明显区别!【手术入路】髋关节是人体主要的大关节,是上下连接的枢纽,周围大量肌肉、韧带、血管神经。手术就是从不同的组织间隙,通过”前方、前外侧和后外侧”三种主流的径路完成操作。后外侧入路目前也最常使用,本人熟练使用了十多年;DAA入路即“直接前方入路”,(也叫Hueter入路),使用者日众,在美国已经达到手术量的40%,而我国DAA的使用只占极少比例。使用“平卧位DAA”的更少,而将这技术运用到几乎所有髋关节置换的,就只剩下圈内所知的十几个医生了。我理解,只有在高难手术中能够熟练使用,才说明你对此项技术的掌握程度,也才能更好地运用到常规手术。【关节假体】可以想象成一个轴承、当髋关节坏了,比如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关节一旦不能正常使用,就需要手术。将人工关节假体放到恰当的位置。如下图:【问题来了】各个入路的最终效果都差不多,既然这样,微创是否就是个噱头?本人1998年在江苏省人民医院进修回医院,我院从99年规模开展髋关节置换手术。那个时候,关节置换手术后需要卧床三个月,现在当然不需要了,但是还有许多禁忌:不能下蹲、不能侧卧、不能穿袜子,走路、上厕所、坐椅子都要当心等等。接触过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朋友一定对下面这些图“心存敬畏”,这些危险或困难是必须的经历吗???手术之余,我们也一直在思考,有没有一种技术能改变这些,长达几个月的活动限制,与加速康复的理念不符,许多高龄患者大创伤、长时间活动受限制可能降低生存几率,也降低了生活质量、加重了家属的护理负担。直到四五年前,我们接触到DAA微创全髋关节置换的技术。DAA在初次的置换手术中几乎完美。唯一的缺点就是,技术开展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高,但这跟主刀医生的经验、学习曲线、技术不熟练相关,完全可以克服。于是我们不断外出学习、培训、进修,于是开始入门、不断进步、手术效果越来越好,于是对DAA爱不释手......准备这篇小文章时,查看电脑中的学习、手术和康复随访的图片,居然积累了上万张,这些照片让我记起爬坡的艰辛、更加欣慰于患者开心的笑容。【DAA和常规入路】DAA能够快速康复,几乎不受限制地正常活动,得益于图中对肌肉的保护。示意图显示的不同手术阶段,肌肉保护的情况,这也为手术后,早期不受限制地康复锻炼打下了基础。当然,实际操作中其实只有这么个小刀口,从肌肉间隙扒开一个缝、完成手术,再合上。不切断肌肉、不容易脱位这一优点,是其他入路无法达到的。【平卧位和侧卧位】平卧位手术的优点前一篇短文讲到假体使用年限的影响因素,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假体的精确安放。假体安装的角度以几度计。常规入路都采用侧卧位,手术消毒铺完手术巾、留给医生的就是十几二十公分的刀口,身体其他部位都盖在手术单下,手术操作造成骨盆的俯仰、前后倾斜、手术前手术中位置的变化无法精确掌控、甚至无法察觉。有点像站在小船上的枪手瞄准远方的靶子,准or不准?平卧位则完全避免了这一缺点,手术达到了可控、精准。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平卧位对心肺功能影响小,便于观察、方便抢救,使麻醉风险大大降低。【微创】点击!-----一组快速康复图片可以看到的损伤,可以想见的微创。不断肌肉,精准操作,减少出血,快速康复。【成果】通过对DAA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对手术各个环节都进行了改进优化,除了让病人得到“加速康复”的益处,科室学术氛围也日趋浓厚,锻炼了队伍。相关成果获得泰州新技术引进一等奖,SCI文章的不断发表显示了技术的先进性得到国外同行的认可。
{一个手术的成功与否,除了手术技术、手术后的康复也至关重要。可以这样说:除了你和你父母外,最希望手术成功的人就是主刀医生。所以及时复诊、及时跟手术医生保持沟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是您走向痊愈的捷径。}先说个真事儿:几年前,晚上急会诊,一位在本地挂职的副市长,滑倒导致膝部外伤、髌骨骨折。建议手术,于是立即回当地一所大的三甲医院,当晚就做了手术内固定。再见到他,已是两个月之后,膝关节弯不到位,虽然大费周折地康复训练,还是没有完全恢复,典型的表现就是不能顺畅地上下楼。一个不甚复杂的骨折手术,为什么落下这样的后遗症,就是手术后的细节没有做到位。在20年前,老百姓要求骨折长好就大功告成,现在的理念是除了骨头长好之外,关节活动度、肌肉力量、肢体功能最好也要恢复如初。春节后做了一台髌骨骨折,骨折当天住院、第二天手术、手术后两天出院走回家了。X片显示骨折分离(这也意味着髌骨两侧的韧带也撕断了),CT显示了骨折下部的粉碎。(是否要手术的适应症见下图)手术顺利,这个标准的手术名称叫:张力带钢丝内固定。同时修复了韧带。手术后除了担心“刀口发炎”外,主要就是担心两个问题:一是骨折能不能顺利长好;二是关节功能能否尽量恢复到正常状态。其实这两个问题是有冲突的,早期的功能锻炼或多或少地都会影响骨折愈合,甚至会导致内固定断裂、失败。鉴于患者年龄较大、骨质疏松,已多次骨折住院,虽然手术当中固定牢靠、关节活动良好,但是“新冠肺炎”大敌当前,康复只有靠医生多加督促和指导了:1) 保持刀口清洁,每两三天换纱布,同时拍照传医生(微信或好大夫网站);2) 使用支具,每天除了吃饭、洗漱外还要尽量多下地行走,医生对手术还是有把握的,再辅以“踝泵练习”,预防血栓形成;3) 刀口周围轻度肿胀是正常的,局部青紫甚至蔓延到小腿、足踝也是正常的;4) 膝关节下面垫三角枕,让膝盖靠自身重量弯曲,只需“每天一次”但每天要不断抬高三角枕;5) 可以适当左右推移髌骨,所有锻炼都带有适度的疼痛;6) 肌肉力量暂时可以不管,如果两周内弯曲膝盖达不到90°就要联系主刀医生;7) 下肢肿胀刀口发红流液等异常情况也要及时报告;8) 术后四周练习主刀医生复诊拍片子、指导康复;9) 特别提醒:严禁热敷,预防滑倒!!!下图是最近的一例手术,使用了另外一种手术方法。下图是支具和康复规范:
髋部骨折(粗隆、股骨颈)要争取手术治疗、尽早! 正好需要跟一位外地85岁患者的家属沟通,这是今天急诊的片子。 从X片上看,诊断:股骨粗隆间骨折(粉碎)。类似部位再往上一点点的还有“股骨颈骨折”,这两种股骨近端的骨折被称为“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许多患者未等到骨折愈合,就因为卧床的并发症像血栓、压疮、肺炎,以及基础疾病加剧,而去世了。大样本的统计显示,手术后半年的患者生存率远高于不开刀的),这也是医生建议尽早手术的理由。【手术方式的选择:内固定/关节置换】既然手术的目的是用尽量小的创伤,尽快地恢复患者功能。所以有这么几个建议:1-年轻患者,>65岁,尽量内固定;(现在人工关节假体的材料进步很快,几乎不需要考虑磨损,手术年龄已经在放宽)2-高龄患者,85、90岁以上,尽量选择我们的“DAA微创髋关节置换手术”,正常情况下,患者可以当天下地、部分负重,正常洗簌、上厕所;(快速康复的最佳运用)3-对于一些轻度暴力损伤、简单骨折的患者,内固定也是一个选择(手术时间更短,缺点是不能下地,但能够基本不痛、床上能坐起来、能自己翻身、可以坐轮椅,这些已经可以基本满足大部分患者的需求了)总之,越是年龄大、越是身体差、越是基础病多,越是建议行微创的关节置换手术,因为“躺不起、也躺不住”了。【为什么要尽早手术】老年患者大多有基础疾病,卧床可能使其加重。比如,疼痛的持续刺激,会使血压、血糖难以控制到满足手术的区间。临床上经常出现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情况,所以医生会尽快完善各项检查、血检,评估身体情况,请相关科室会诊,再跟家属沟通,尽早安排手术。【快速康复的流程,家属注意哪些】快速康复也叫加速康复,缩写ERAS,是一个贯穿整个治疗的合理化流程。家属可以在术前两个小时,给患者喝糖水,以补充能量、防止脱水;术后回到病房,只要清醒,就可以喝水,半小时后无异常就可以喝少量稀饭。具体遵医嘱。【钢板还是髓内钉】都是髓内钉,钢板极少使用。得益于微创理念的推广、集采价格降低。【长钉还是短钉】1-要么短,要么全长(从上打到膝盖上);2-简单的骨折用短钉,骨折线偏下的用长钉;3-长钉总归不会错,但手术时间会变长、对医生的技术是个考验。【手术究竟有哪些风险】上面说了,大量统计数据显示,开刀的生存率要远远高于保守治疗卧床的。但不存在没有风险的治疗,跟卧床相比,手术的风险在于:1-切口感染(这个手术独有,风险本来就低于1%,好理解);2-脑梗心梗等心脑血管疾病(存在~低);3-血栓危及生命(存在~低);4-压疮、肺炎等(远远要低) 祝手术成功!
今天是2月24日,春光明媚。除了急诊、疫情导致择期的手术还没有正常开展,那就再写点东西吧。 话说昨天,我们内科护士长召唤,去会诊一个病人:女性、63岁,交通事故导致“股骨颈骨折”,一番查体后,再结合带来的外院CT,诊断明确、治疗方案上选择也不多,家属挺纠结。这里我就结合当时沟通情况,再上点图。1)什么是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联系着躯干和下肢,是维持我们先走、负重的主要关节。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旦骨折就不能下地 正常行走了。股骨颈,顾名思义,位于股骨头和股骨干之间,是髋关节中强度最弱的部分,也最容易产生骨折。上图这是股骨颈骨折最常用的分型,下面两种移位的属于不稳定骨折,意思就是不手术就几乎没有愈合的可能。2)诊断:下图是患者的影像学资料。3)治疗方案:拉力螺丝钉内固定or人工髋关节置换;常规手术or微创手术下面两张图来自最新版的【坎贝尔骨科手术学】,针对手术适应症、手术方案的选择做出了权威的界定:60岁以下的尽量内固定、打钉子,65岁以上的移位骨折就换关节。对于这位患者,矛盾在于60~65岁这个年龄段,得根据患者年龄、骨折联系、身体健康情况、受伤机制、患者要求等综合考虑。“加压螺丝钉固定”手术的好处是,在最理想的情况下,患者可以继续使用自己的关节;但是也可能出现三四个月后骨折移位手术失败,或者骨折虽然愈合了、几年后出现了股骨头坏死,还是需要换关节,而后两者的比例还比较高,这就意味着患者白白卧床数月、并且需要再次手术;“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几乎可以达到即时恢复关节功能,下地行走。但手术创伤大、费用高、手术并发症多,这也是需要医患双方反复权衡的。4)假体选择及使用年限和价格:人工髋关节假体根据摩擦界面的不同,股骨头~髋臼内衬分为金属~塑料、陶瓷~塑料、陶瓷~陶瓷三种。根据年龄、使用要求选择;关于使用年限,可以把人工关节想象成一个机械,使用的年限一般跟“假体选择、手术质量和患者使用方法”相关,陶瓷~陶瓷的假体,正常情况下使用20年以上已经成为共识。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使用年限的矛盾不再是手术的主要考量。这三种假体的价格从不到两万到四万出头、依次递增,好在随着去年年底江苏省带量采购政策的执行,人工髋关节价格大幅下降,而且社保的报销比例也有所增加,病人的实际负担已经很低了。5)主要并发症:医生会跟你们详细沟通,不要害怕也不能轻视。任何手术、各个环节都会有大大小小的风险,总的来说,在我们医院,发生率很低。
1-作为县域级别的三级医院,我们面向的患者群相对局限、处理的病种也相对单一;但作为区域的医疗中心,老百姓还是希望我们在常见病、对发病的诊断治疗水平应该达到、最起码接近三甲大医院的水准;我理解是这样,我们也是这么做的;2-我们在医疗技术上孜孜追求的同时,充分发挥科室年轻同事的优势,总结成多篇论文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并获多个奖项,既锻炼了队伍,宣传了科室,同时也提高了科室的学术氛围;3-过去的一年,我们主要在这几项技术上取得突破:DAA入路的平卧位人工髋关节置换肩关节镜足趾 拇外翻的微创手术骨折的微创手术PRP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让部分患者暂缓了膝关节置换手术......抽空我会慢慢跟大家详解。这个特殊的春节长假里,我们明天坚持上班、已完成十余台手术。在疫情没有缓解之前,我愿意在这个平台为大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咨询。
照片中的两位老人,是这个礼拜的手术病人,年龄加起来正好180岁。 还: 都是股骨颈骨折, 都在伤后两天接受了微创髋关节置换手术, 都在手术当天的下午开始下地活动。 老奶奶还在病房度过了92岁生日? 早上,我目送老奶奶自行走进电梯、挥手告别,电梯门关上的一刻、五味杂陈,有一丝欢喜,只是一点点而已:我度他们、他们帮我们成长,医患齐心跟疾病搏斗、不可能一直占优,我能接受失败、家属呢? 但无论如何,这结果已经是医师节我最好的礼物了?
从医近三十年,忙忙碌碌,一天又一天。许多门诊病人看完了、许多病人手术了、许多病人出院了、许多病人康复了,也还是有许多病人不满意!一直觉得应该有这么个地方:留下您的建议、困惑、情绪...让我们的流程优化、技术提高、服务更好...还好,有“好大夫网站”。前年北京积水潭医院进修期间,有一幕很受触动:北方冬天的清晨、天没大亮,排队的人流在门诊大楼外面绕了一圈、还饶了个尾巴,有站着抽烟,有轮椅上坐的、扶手上挂着X片袋,寒风里默默等待门诊挂号开始。这一刻我想,里面有没有我的病人、有没有家乡的病人?挂到号了、就诊顺利?是不是约个核磁共振又要等两个礼拜?...作为本地的医疗中心,我们的技术水平决定了老百姓得到的医疗服务水准---“你对父老乡亲是有责任的”!外科操作是门手艺活,县市级医院接触的病种、病人的量决定了他们和国家级大医院技术上的差距,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常见多发病的手术技巧和疗效不输大医院,毕竟现在有这么多学习的机会,熟能生巧、慢工出细活再加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这一点不难;少见疑难病要能够指导病人去哪家医院找哪位大夫,省的病急乱投医、上百度医生的当;特别棘手或有特别要求的病人可以有我们熟悉的顶级专家教授帮忙,得有“路子”。还好,一切都已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