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 张韵 无职称 上海长征医院 眼科
对于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手术治疗,很多时候我们都告诉患者最好等到疾病稳定以后再做,那么,我们该如何判断疾病活动与否呢?临床上常用的一个标准叫做CAS评分表。 Mourits等根据活动期的临床表现(眼痛、眼红、水肿和眼球功能损害等), 拟订了临床活动度评分标准(clinical activityscore, CAS)表如下:评分 症状1自发性球后疼痛1 眼球运动时疼痛1 眼睑发红、充血1 结膜弥漫性充血、发红1 眼睑水肿1 球结膜水肿1 泪阜水肿11-3个月内突眼度增加2mm以上11-3个月内眼球向任何方向活动度下降5度以上11-3个月内和视力下降活动度分值为各项临床表现积分之和,一般来说总分≥4分,称为临床活动期。若积分越高, 则活动性越强。研究表明高CAS值往往预示良好的治疗效果, 而CAS值低并不能说明治疗无效。有学者提出, 该评估对TAO活动性预测的特异性达到86%。
泪液由泪腺分泌,其中95%以上由主泪腺分泌,少部分泪液来自副泪腺。泪液在眼表面形成泪膜。泪液是一种弱碱性透明液体,pH7.2,由粘液、浆液和脂质组成。水分占绝大部分,固体成分包括蛋白质、糖和无机盐,还包括溶菌酶、多种免疫球蛋白、补体、乳铁蛋白等多种复杂成分;脂质占1.4%,散布于浆液表面形成脂膜,可反射光线,减少泪液蒸发等。泪液分泌包括基础分泌和反射分泌,前者的分泌活动无神经支配,日夜不停;后者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等的支配,但集体受到局部或全身的物质或精神刺激时,通过神经反射产生泪液分泌效应,大量分泌泪液,形成泪流,眼睑闭合时压力增加,时泪液沿泪点、泪小管、泪囊、鼻泪管途径流动,最后排如下鼻道。虽然泪液的分泌是连续不断的,但其基础分泌量较少,平均每分钟不到1μl。有资料记载,在正常状态下,16小时泪液分泌量约为0.5~0.6ml。正因为泪液是不断分泌、不断流动代谢,分泌量又较少,再加上眼表的蒸发,所以正常情况下看不到大量泪液存在,只有泪液大量生成或泪道受阻时才可以有大量泪液从眼表溢出。泪液的功能有:1.在眼表形成泪膜,防止尘土、烟雾和微生物等异物直接侵害眼表;2.机械性冲洗、清洁眼表与泪道,清除异物及代谢产物、脱落的细胞等;3.泪液中含有多种抗微生物物质,如免疫球蛋白、补体、溶菌酶及乳铁蛋白等,执行非特异和特异的免疫功能,杀灭病原微生物,可防御病原微生物对眼表的侵袭;4.润湿眼表面,维持角膜的正常功能,润湿眼睑、球结膜界面,以利睑、球运动;泪膜,尤其是其表面脂质层,构成光滑的光学界面,是眼睛视物功能重要的组成部分; 营养角膜、结膜上皮细胞层为其提供氧和糖份等营养。
视网膜脱离简单的说就是视网膜从其所粘附的眼球壁上脱离下来,一般都是突发的,多有一些诱因,按照教科书上的说法,视网膜脱离通常在临床上分为三类,裂孔源性 / 牵引性 / 渗出性,不同情况的视网膜脱离,预后截然不同。 发生视网膜脱离后最主要的感觉是眼前出现黑影,黑影的大小取决于脱离的范围,可能会逐渐变大,有的严重的患者甚至会突然感觉眼前一片黑暗,像是突然关了灯;同时可能会伴有眩光、视物变形、眼前黑影飘动等等,视病情而定。脱离范围有没有累积到黄斑是对中心视力起决定性影响的,黄斑未脱离,中心视力可能不受影响或者轻度下降,黄斑脱离,中心视力必然下降。所以有些人网膜脱了视力影响不大有些人视力影响很大。黄斑是人类视网膜感光最敏锐的部位,如果网脱后黄斑区受累时间过长,即使通过手术做到了解剖学意义的视网膜复位,视细胞感光功能的丧失依然不可恢复。所以发现视力受影响后及时就诊及确诊是非常重要的!手术并不能包治百病,且术后复发率比较高,但是如果错过救治时机,谁也无能为力。治疗效果视病情、病因等效果各异,多次手术、合并高度近视、青光眼、视神经疾患或其余眼部病变的多数预后欠佳;一般来说手术的最大目的就是挽救残存视力、挽救眼球。
泪腺大致位于眉弓外下方,具体可能分为眶部泪腺和睑部泪腺。泪腺也会长肿瘤吗?当然! 常见的泪腺肿瘤有以下三种:多形性腺瘤、腺样囊性癌和多形性腺癌;前一种为良性肿瘤,一般预后较好;后两种为恶性肿瘤,晚期如发生远处转移则预后差。 那么,对于泪腺的肿瘤,如何进行一个初步的判断呢? 当泪腺出现肿瘤后,患者一般能在相应部位,也就是眼眶的外上方摸到肿块。大多数肿块都比较硬,根据肿块摸上去的触感可以帮助对肿块的性质进行鉴别:良性多形性腺瘤肿块一般边界清楚、表面光滑、不能推动,少数患者有肿块部位的疼痛或者压迫肿块可产生疼痛;腺样囊性癌多为团块状,不能推动、边界较不清楚,自发痛(即肿瘤部位的疼痛)和触痛(碰触肿瘤后产生疼痛)是该病的特征表现;多形性腺癌边界不清楚,压迫肿块会有疼痛。另外,由于泪腺位于眼眶的外上方,因此当泪腺的肿瘤逐渐增大以后会对眼球产生压迫,引起眼球突出并向内下方移位;当肿瘤生长过大时,可出现眼球运动障碍、视力减退等症状。一般来说,恶性肿瘤比良性肿瘤生长快、体积大。 泪腺肿瘤的诊断主要还需要影像学检查的支持,因此当发现泪腺部有肿块后,应尽快至医院就诊,根据需要选择眼部B超、眼眶CT、眼眶MRI等辅助检查帮助诊断。良、恶性肿瘤在这些影像学检查中会有不同的表现,医生可结合临床表现来进行初步诊断。但即使是良性肿瘤也有复发和恶变的风险,因此,手术切除+病理学检查是明确诊断的最佳方法。 在泪腺肿瘤的治疗方法上,首选手术治疗,必要时辅以放疗、化疗,各类肿瘤的预后是病理类型不同而不同。
最近病房收治了一位患者,诊断为“左眼白内障、左眼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于我院行左眼晶状体囊外摘除术后,左眼眼压恢复正常,且视力有所改善。而该患者其实在2年前就已有手术指征,计划行手术治疗白内障,但由于当时公务繁忙,于是一拖再拖,直至此次青光眼发作。那么,很多人都会问,什么是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呢?一般来说,成熟期白内障,由于白内障持续时间过长,晶状体内水分继续丢失而体积缩小,囊膜皱缩、前房加深,皮质大部分液化呈乳白色,晶体核下沉。当晶状体囊膜发生变性、变薄或因外伤形成细微裂痕时,晶状体蛋白成分可溢入前房,诱发自身免疫反应,引起晶状体成分过敏性眼内炎;晶状体皮质漏入前方引起巨噬细胞反应,吞噬渗漏到前房的晶状体皮质或Morgangnian液体而编膨胀,这些细胞加上晶状体碎屑阻塞小梁网,则引起眼压升高,产生继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即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大多数情况下,药物治疗无效,手术摘除晶状体是唯一有效手段。
过期的药水不但没有药效,反而容易引起过敏及毒性反应眼药水。因为一旦开封,容易被空气中的微生物和细菌污染,时间越长越容易滋生细菌。过期的药水不但没有药效,反而容易引起过敏及毒性反应。而有些特别标注不含防腐剂的液体,可存放时间更短,多数需要在24小时内使用。因此,建议常用眼药水的患者可以在开启时用笔在瓶身上注明开启时间,便于明确药水的使用时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