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如何治疗呢?及时治疗的目的:是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预防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和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第一种是光疗,光疗是最常用的,有效又安全的方法。经光照射皮肤后,胆红素的结构会发生变化,能快速从胆汁和尿液中排泄,而不需要通过肝脏代谢,是光疗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的主要原因。光源常选择蓝光(波长425~475nm)、绿光(波长510~530nm)或白光(波长550~600nm)。有单面光疗和双面光疗,可采用光疗箱、光纤毯等。光疗的效果与暴露的面积、光照的强度及持续时间有关。所以光疗时让黄疸宝宝躺在光疗箱内,采用黑色眼罩遮住双眼,用遮光的尿布遮盖会阴部,身体皮肤尽量裸露在蓝光下。最好在住院期间治疗。光疗过程中密切监测胆红素水平的变化,一般6~12 h监测一次。严重黄疸4~6 h监测一次。那什么时候可以停止光疗呢?一般来说,只要黄疸指数降到10,血清胆红素小于171微摩尔/升时就可停止光疗。近年来指南中提到当血清总胆红素<222~239μmol/L(13~14 mg/d1)可停光疗。当光疗结束后12~18 h监测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以防反跳。光疗期间,应注意补充水分,保证足够的尿量排出,监测宝宝体温,避免体温过高。第二种换血疗法:如果新生儿黄疸比较严重或经过光照疗法后胆红素水平仍然持续升高,宝宝就需要进行换血疗法。换血疗法可以换出血液中的胆红素、抗体及致敏红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多用于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所致的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第三种,药物治疗可以起到辅助治疗作用,包括静脉注射白蛋白、丙种球蛋白,配合光疗或者换血疗法一起实施。最后需要特别提醒家长的是:如果对新生儿黄疸有任何疑问,一定要请教医生,这样才能确保了解并选择最正确的治疗方法。
通常我们医护人员在给宝爸、宝妈们解释黄疸病情的时候,是用血清总胆红素的数值来代表黄疸的程度,以「黄疸数值」来表示,例如黄疸数值为10,则表示100毫升的血液中,胆红素就有10毫克,即血清总胆红素浓度为10毫克/分升。而在化验单上,大多数的总胆红素测定值是以微摩尔/升(μmol/L)为单位,这就涉及到一个单位换算的问题,总胆红素1毫克/分升,就等于17.1微摩尔/升。而在我们交流过程中更常用到毫克/分升的单位。那么刚出生的宝宝黄疸值在哪个范围内是正常的呢?我们常用毫克/分升的单位来表示。足月儿的黄疸正常值与早产儿有所不同。通常足月儿的总胆红素测定值在205μmol/L(12mg/dl)以下,也就是说黄疸数值要低于12。而早产儿的总胆红素测定值要在256.5μmol/L(15mg/dl)以下,黄疸数值要低于15。当然,这只是生理性黄疸的正常范围。我们强调黄疸出现的时间非常重要,生理性黄疸是宝宝出生后第2~3天内出现,在第4~6天的时候达到高峰。足月儿在出生后2周内黄疸就可自行消退,而早产儿则需要3~4周的时间才能消退。由此可见,黄疸出现的时间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旦宝宝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黄疸,黄疸值上升速度很快,每天血清总胆红素上升幅度>85.5μmol/L(5mg/dl),每小时上升幅度>8.5μmol/L(0.5mg/dl),或者结合胆红素大于25.6~34μmol/L(1.5 ~2 mg/dl);家长朋友们可要注意了,宝宝有可能是病理性黄疸了,需要及时送医检查和治疗。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多在宝宝出生后第2~3天内出现,在第4~6天的时候达到高峰。足月儿在出生后2周内黄疸就可自行消退,而早产儿则需要3~4周的时间才能消退。黄疸值一般不超过生理性黄疸的上限,即足月儿205μmol/L(12mg/dl),早产儿256.5μmol/L(15mg/dl)。那么我们如何来观察黄疸呢?家长们主要是从观察皮肤颜色来观察黄疸,皮肤黄染的程度初步判断,从轻到重顺序:首先是眼睛巩膜和面部,之后肩膀和躯干,再严重是下肢,最严重是全身皮肤黄疸。皮肤黄染的程度初步判断新生儿其他需要仔细观察情况包括:宝宝母乳或奶粉喂养,吃奶量,呕吐情况,黄疸出现时间以及进展情况,胎便排出的情况,排尿次数和排尿量,大小便颜色,有无头颅血肿,皮肤脐带有无感染,有没有发热、嗜睡等情况。如果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黄疸,黄疸上升速度很快,并伴有其他异常情况,都应该及时就诊。
什么是新生儿黄疸呢?医学上把出生28天内的宝宝称为新生儿。在新生儿期间由于血液中胆红素增高而出现皮肤、粘膜、眼睛巩膜发黄的现象,称之为新生儿黄疸。这是刚出生宝宝们最常见的疾病,大约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会在出生后1周内开始出现黄疸。为什么偏偏是刚出生的宝宝会得黄疸呢?其实,这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下面我们就了解一下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第一.胆红素生成相对较多。黄疸是从新生儿血液中的红细胞破坏产生的。新生儿由于血液中的红细胞多,红细胞寿命较短,红细胞破坏后就会产出大量的胆红素,每天产生的胆红素量是成人的两倍,这是胆红素的主要来源,占75%。其他来源还有,如肌红蛋白、肝脏内游离血红素,骨髓内破坏的红细胞,占25%。第二.肝细胞对胆红素的代谢能力不足。新生儿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能力不足,使胆红素不能到达肝细胞代谢,并且肝细胞内转化胆红素的酶较少,而且酶活性也很低,仅为成人的1%,这就造成胆红素不能很好地排泄到肠道随大便中排出体外。因此胆红素产生多而排泄少,就非常容易出现黄疸。第三.新生儿胆红素肠肝循环特点,就是已经排泄到肠道内胆红素,又从肠道吸收入血液循环,称之为胆红素肠肝循环,所以胎粪排出延迟,或排便不畅,使很多胆红素不能及时排出体外。概括起来,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为,红细胞破坏产生胆红素相对较多,肝酶活性相对低下和肝脏清除胆红素能力差,肠道排出胆红素不畅。因此60%足月儿和80%早产儿,在生后第1周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
新生儿脐炎的问题通常新生儿在断脐之后,血液供应随之中断,经过一段时间,脐带会缺水干枯,最终硬化自然脱落。正常情况下,新生儿脐带可在一周之内完全脱落, 脱落后脐部创口两周之内愈合。而脐带残端在整个脱落和愈合过程中,会产生少量胶质分泌,,从而为细菌提供良好的培养基,容易引起脐部感染。脐炎是指余留的脐端遭受细菌入侵和繁殖而导致的急性炎症。由于新生儿免疫功能尚未完善,抵抗力低下,病原菌很容易通过新生儿的脐部进入身体。新生儿脐炎症状体征为:轻者可出现脐周围皮肤红肿,有浆液脓性分秘物或脓性分站物,如得不到及时处理则会发展为重度脐炎,并形成蜂窝组织炎及脐周脓肿,并伴随有恶臭味,可引起新生儿败血症,危及新生儿生命引起严重脐炎的全身其他表现:吃奶差、哭声弱、面色苍白、体温高热或体温不升、神萎、嗜睡或烦躁不安、、黄疸加重,腹胀、休克等表现、引起新生儿脐炎到原因:脐带处理不当、消毒不严、包脐纱布不洁净等是造成脐部感染的直接原因,新生儿的脐部是一个易感部位,脐带断面的创面,常成为细菌入侵的一个门户,若脐带处理不当,容易引起新生儿脐部感染。出院后脐带的护理新生儿随母亲出院时,其脐带仍未脱落,所以家庭新生儿脐部护理非常重要,做好脐部护理对降低新生儿脐部感染、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家长每日对新生儿脐部进行消毒。新生儿洗澡时、洗澡后做好脐部护理,洗澡后采用5%碘伏或75%酒精对脐带周围皮肤、脐窝凹陷脐带根部进行消毒。不要对未脱落的脐带强行扯断。让患儿的脐部保持清洁干燥、清洁。注意勤换尿布,预防粪便或者尿液对脐部造成污染。中轻度脐炎者均以5%碘伏及75%酒精清洗,还可用3% 的过氧化氢对脐部进行清洗。注意观察新生儿脐部有无出现异常情况,如果发现脐部红肿、或脱落后伤口不愈合、脐窝湿润、流水、有脓性分泌物、渗血等,红肿、流脓、出血等,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于5岁以下儿童的急性传染病,高发流行季节多在每年的4~9月份。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性疾病,通过接触传播,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或流行。典型症状为:起病急,发热,手、足、口等部位斑丘疹或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病情发展快,病情发展迅速时,病毒感染神经系统诱发脑炎、脑膜炎和神经源性肺水肿,严重时引发心肺功能衰竭并导致死亡。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包括肠道病毒7l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6,10,16型等,和埃可病毒(EchoV)等。近年来,柯萨奇病毒A组6,10,16型(CA6,CA10,CA16)和EV71是手足口病最主要的流行病毒类型,EV71是神经毒性最大的病毒类型,手足口病特别是由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引起的发病率持续增长,在手足口病的流行过程中逐渐成为流行的主要病毒株,并且由于其独特的嗜神经性,往往引起80%以上的重症病例和90%以上的死亡病例。EV71灭活疫苗被认为是控制手足口病最安全的疫苗,该疫苗安全性良好,没有发现与疫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对EV7l引起的手足口病保护率及重症手足口病保护率达到可达97.3%~100%。手足口病的重点发病人群是0~5岁儿童,有94~96%的患儿年龄分布在0~5岁之间,重症及死亡病例主要集中在0~3岁,平均年龄是2岁左右,其中风险高发期是10~11月龄。手足口病疫苗的最佳接种年龄是在6~10月龄之间,适合的儿童为6月龄~5周岁之间,儿童在6岁以后进行疫苗接种的作用不大。接种对象为6月龄以上,6 个月到5 周岁的适龄儿童可以接种EV71 疫苗。接种剂量为基础免疫一次,第一针免疫后1个月加强免疫一次。抗体持久性良好,两年内仍有明显的保护作用。EV71疫苗只对EV71感染引起的HFMD具有保护作用,不能预防CV—A6/10/16或其他型别肠道病毒引起的HFMD当前的手足口病EV71疫苗只能预防由EV71病毒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等,不能预防其他肠道病毒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已经得过手足口病,还需要打疫苗吗?如果既往的手足口病明确是由EV71 病毒引起的,无需再接种EV71 疫苗。如果所患手足口病是由其他肠道病毒引起的,或者无病原学诊断结果的,可以选择接种EV71 疫苗。
先天性耳前瘘管(congenital preauricular fistula,CPF)前几天,一位“特殊”的孩子来到医院,孩子的耳朵肿得很严重,里面的脓快要流出的样子,家长焦急地说,孩子耳朵从出生就有一个小洞,家里的长辈说孩子长的是“耳仓”,象征着吉祥兴旺。最近,孩子耳朵上的小洞突然发炎,流出的东西有一股恶心的臭味,一直挤不干净,反反复复就肿成现在的样子,这该怎么办呢?其实这种现象不算少见,有些人从一出生耳朵上就会有一个小洞,一辈子都不发炎,而有些人就会一直反复地受它折磨。或许家长都不是很清楚这种疾病,好奇孩子耳朵上的小孔到底是什么?那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吧。什么是耳前瘘管这种疾病在医学上被称为先天性耳前瘘管,是一种儿童常见的先天性外耳畸形。耳前瘘管主要表现为盲端小管开口在外耳皮肤上,多见于耳轮脚前,也有开口在耳轮的后上边缘、耳屏及耳垂。通常瘘管窄小,且深浅长短不一,分支常位于面神经和腮腺前后及侧面,几乎所有的瘘管均与耳软骨的软骨膜相连。大部分耳前瘘管单侧发病,通常无明显症状不需要治疗。但由于上皮碎片脱落或感染,瘘管会流出分泌物;因其复发的可能性较大,一旦出现感染,需要消炎治疗,最终就需手术切除瘘管。耳前瘘管的发病率耳前瘘管的发病率存在地区和人种差异,高低不等。欧洲和美国为0.1%~0.9%,非洲一些地区为5%~10%,我国的发病率约为1.2%。但文献报道并不一定能够精确反映实际的发病率,可能与大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而只有出现感染后才就医有关。耳前瘘管的胚胎发生及形成人体耳前瘘管的形成与妊娠6周时耳廓的形成密切相关。胚胎6周时,异常发育的结节可能导致相应部位的大小出现异常(缺失或形成瘘管口)。耳前瘘管的瘘口多数位于耳廓脚前,另一端为盲管,表型以右侧瘘管多见,常单独发生,而无其他外耳畸形。经遗传家研究分析得出,耳前瘘管为常染色体不完全显性遗传疾病。耳前瘘管的临床诊断大部分耳前瘘管患者无明显症状,多数是在体检中发现。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病史,检查时可见耳轮脚前有瘘口,就是有一个小洞,其周围皮肤可有红肿、隆起、压痛,触之有波动感等,反复发作者局部有疤痕的形成。要注意耳前瘘管与第一鳃沟瘘管的鉴别诊断:第一鳃沟瘘管常累及外耳道、鼓膜和下颌角,但耳前瘘管并不累及上述组织。一旦发生严重感染,就会引起局部及其周围组织的红肿、疼痛,管腔内可形成局部脓肿。耳前瘘管的治疗多数耳前瘘管无症状时不需要治疗,一旦出现感染则要局部清创换药至痊愈。以急性感染控制后手术切除为主:反复发生感染的瘘管、因感染引起皮肤破溃者应先控制急性炎性反应再行手术;局部有脓肿形成者应先切开引流,待炎性反应控制后再行手术。手术治疗完全摘除瘘管是防止耳前瘘管复发的唯一有效途径。对于感染反复发作,保守治疗不能彻底控制者,可在感染期内进行手术。已报道的手术方法有多种,手术切除瘘管应彻底以免引起耳前瘘管复发。与术前无脓肿形成者相比,术前有脓肿形成以及急性感染期手术者复发率较高。
儿童原发性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儿童反复鼻出血发病率约为9%。大多数儿童鼻出血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鼻中隔粘膜,特别是克氏区粘膜糜烂,毛细血管破裂。少数是由于鼻腔占位、异物以及血液疾病等全身因素引起。原因:1.过敏性鼻炎可能同鼻出血有一定相关性,鼻腔是呼吸道的门户,呼吸时外界气流首先冲击鼻中隔前下方,空气中的过敏原与该部位粘膜相接触,具有过敏反应体质的儿童,由于变态反应的作用,可使患儿中隔前下方黏膜充血、水肿,上皮脱落,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由于大量清水样涕而频繁擤鼻或鼻痒症状导致的强烈揉鼻,都会使克氏区黏膜糜烂而引起鼻出血。2.儿童揉鼻、挖鼻、抠鼻等机械性刺激或继发感染等诱因,导致鼻黏膜损伤糜烂而出血。3.鼻腔是呼吸道的起始部位,气候环境的变化对鼻腔内环境影响较直接。如气温寒冷或炎热、气候干燥、花粉浓度高、草籽吸入等。季节及气温变化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增多,间接影响鼻出血发生。北京地区每年5月及8或9月鼻出血就诊例次比其他月份高。4.鼻部外伤及鼻腔异物造成。5.儿童鼻出血由全身因素造成的较少见,如血友病,溴鼠灵中毒等。治疗:1.发生鼻出血家庭中处理,低头,捏住鼻子,立即用纸巾填塞鼻腔,观察5~10分钟出血情况,如果仍出血不止,要到医院耳鼻喉科就诊。2.鼻出血的病情不同,治疗手段也应相应改变。(1)紧急止血:凡士林纱条填塞、膨胀海绵填塞止血,依靠机械压迫止血;医用胶于止血纱布表面使其粘合,此机制为用止血纱布瞬间粘合出血点,使血管闭塞收缩并凝结。(2)药膏涂抹鼻腔,其在糜烂黏膜表面形成保护层,保持部位湿润,减少刺激对粘膜的不良影响,有利于伤口修复再生。(3)对于儿童鼻出血考虑过敏性鼻炎因素,应早期积极治疗过敏性鼻炎,可减少鼻出血的发作。(4)耳鼻喉专用设备治疗:鼻内窥镜电凝填塞止血,微波冷凝止血,液氮冷冻等方法。(5)如果有血液病引起到鼻出血,常需给予维生素K1肌肉注射,和凝血因子输液治疗等。
狂犬病一旦发病100%死亡,如何防范狂犬病?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狂犬病病毒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侵入人体,临床表现为特异性恐风、恐水、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感染者一旦发展到临床症状的出现,狂犬病几乎100%致死。因此,狂犬病的预防和控制非常关键。我国狂犬病病毒的携带者主要是家庭豢养的犬,并通过咬伤传染给人。狂犬病病毒属于单负病毒目,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发病后其唾液、脑脊液、血清均能检测到病毒。狂犬病病毒不耐高温,悬液中的病毒经56℃30~60min或100℃2 min即失去感染力。乙醇、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碘制剂以及季铵类化合物(如苯扎溴铵)等敏感。1:500稀释的季胺类消毒剂、45%~70%乙醇、1%肥皂水以及5%~7%碘溶液均可在1 min内灭活病毒,但不易被来苏水溶液灭活。发病机制:大多数人间狂犬病病例是由于被患狂犬病的动物咬伤所致,少数是由于被抓挠或伤口、粘膜被污染所致,因移植狂犬病患者捐赠的器官或组织发病也偶有报道,但病毒不能侵入完整的皮肤。病毒最初进入皮肤伤口时,不进入血液循环(通常在血液中检测不到病毒),而是在被咬伤的肌肉组织中复制,然后通过运动神经元的终板和轴突侵入外周神经系统,病毒进入外周神经后,沿神经轴突以逆轴浆运动的方向向中枢神经系统“向心性”移行,而不被感觉或交感神经末梢摄取,其移行速度取决于转运方式,逆向轴突运输速度较快,可达5~100mm/d,如感染范围大,病毒移行速度甚至会更快。病毒在轴突移行期间不发生增殖,当到达脊髓背根神经节后,病毒在内大量增殖,然后侵入脊髓和整个中枢神经系统。一旦侵入脑则迅速增殖,脑干最先受累,也是感染最重的区域。狂犬病潜伏期从5天至数年(通常2~3个月,极少超过1年),潜伏期长短与病毒的毒力、侵入部位的神经分布等因素相关。病毒数量越多、毒力越强、侵入部位神经越丰富、越靠近中枢神经系统,潜伏期就越短, 在潜伏期内,病毒主要存在于外周肌肉或神经细胞中。临床表现可分为狂躁,一般伴有高热、以意识模糊、恐惧痉挛,以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瞳孔散大和唾液分泌过多等)为主要特点,可在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后1~5 天内死亡,死因可能是由于控制循环和呼吸系统的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或功能障碍。狂犬病的临床表现可分为潜伏期、前驱期、急性神经症状期(兴奋期)、麻痹期、昏迷和死亡几个阶段。但实际上发病是一个连续的临床过程,而不是简单的一系列可以独立分割的表现。(1)潜伏期:从暴露到发病前无任何症状的时期,一般为1~3个月,极少数短至2周以内或长至1年以上,此时期内无任何诊断方法。(2)前驱期:患者出现临床症状的早期,通常以不适、厌食、疲劳、头痛和发热等不典型症状开始,50%~80%的患者会在原暴露部位出现特异性神经性疼痛或感觉异常(如痒、麻及蚁行感等),可能是由于病毒在背根神经节复制或神经节神经炎所致。此时期还可能出现无端的恐惧、焦虑、激动、易怒、神经过敏、失眠或抑郁等症状。前驱期一般为2—10d(通常2~4天)。(3)急性神经症状期:患者出现典型的狂犬病临床症状,有两种表现,即狂躁型与麻痹型。狂躁型患者出现发热并伴随明显的神经系统体征,包括机能亢进、定向力障碍、幻觉、痉挛发作、行为古怪、颈项强直等。其突出表现为极度恐惧、恐水、怕风、发作性咽肌痉挛、呼吸困难、排尿排便困难及多汗流涎等。恐水、怕风是本病的特殊症状,典型患者见水、闻流水声、饮水或仅提及饮水时,均可引起严重的咽喉肌痉挛。患者虽渴极而不敢饮,即使饮后也无法下咽,常伴声嘶及脱水。亮光、噪声、触动或气流也可能引发痉挛,严重发作时尚可出现全身疼痛性抽搐。由于常有呼吸肌痉挛,故可导致呼吸困难及发绀。这样机能亢进为间歇性,由数个持续1~5 min的兴奋期组成。患者的神志大多清楚,亢进期之间,患者一般合作,并可以进行交流。急性神经症状期的其他异常表现包括肌束震颤(尤其是暴露部位附近)、换气过度、唾液分泌过多、局部或全身痉挛,本期一般持续l~3天。麻痹型患者无典型的兴奋期及恐水现象,而以高热、头痛、呕吐、咬伤处疼痛开始,继而出现肢体软弱、腹胀、共济失调、肌肉瘫痪、大小便失禁等,呈现横断性脊髓炎或上升性脊髓麻痹等表现。其病变仅局限于脊髓和延髓,而不累及脑干或更高部位的中枢神经系统。(4)麻痹期:指的是患者在急性神经症状期过后,逐渐进入安静状态的时期,此时痉挛停止,患者渐趋安静,出现弛缓性瘫痪,尤以肢体软瘫最为多见。麻痹可能是对称性或非对称性的,以被咬肢体侧更为严重。眼肌、颜面部肌肉及咀嚼肌也可受累,表现为斜视、眼球运动失调、下颌下坠、口不能闭、面部缺少表情等。进而患者的呼吸渐趋微弱或不规则,并可出现潮式呼吸;脉搏细数、血压下降、反射消失、瞳孔散大。临终前患者多进入昏迷状态,呼吸骤停一般在昏迷后不久即发生。本期持续6~18小时。狂犬病的整个自然病程一般不超过5d。死因通常为咽肌痉挛而窒息或呼吸循环衰竭。3.诊断标准:WHO的狂犬病定义:临床病例:病例具有急性神经性综合征(如脑炎),主要表现为机能亢奋(如狂躁型狂犬病)或者麻痹综合征(如麻痹型狂犬病),如果没有重症监护支持,患者通常会在首发症状出现后1~5天内进行性发展为昏迷和死亡,常见死因为呼吸循环衰竭。符合下列实验室标准中的一种或几种即可确诊:存在病毒抗原;细胞培养方法或实验动物接种中分离到病毒;未接种疫苗者的脑脊液或血清中存在病毒特异性抗体;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在活体或尸检样本(如脑活检样本、皮肤、唾液、浓缩尿)中检测到病毒核酸。绝大多数狂犬病的发病是由于没有接受规范的暴露后预防处置,包括接受暴露后处置较晚,多处咬伤等严重暴露,以及头、颈部咬伤时难以彻底进行伤口清洗等.暴露后预防:1.暴露的定义与分级:狂犬病暴露是指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是否患有狂犬病的宿主动物咬伤、抓伤、舔舐黏膜或者破损皮肤处,或者开放性伤口、黏膜直接接触可能含有狂犬病病毒的唾液或者组织。I级暴露(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①接触或喂养动物;②完好的皮肤被舔;③完好的皮肤接触狂犬病动物或人狂犬病病例的分泌物或排泄物。Ⅱ级暴露(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①裸露的皮肤被轻咬;②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或擦伤。首先用肉眼仔细观察暴露处皮肤有无破损;当肉眼难以判断时,可用酒精擦拭暴露处,如有疼痛感,则表明皮肤存在破损(此法仅适于致伤当时测试使用)。Ⅲ级暴露(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①单处或多处贯穿皮肤的咬伤或抓伤(“贯穿”表示至少已伤及真皮层和血管,临床表现为肉眼可见出血或皮下组织);②破损皮肤被舔舐(应注意皮肤皲裂、抓挠等各种原因导致的微小皮肤破损);③黏膜被动物唾液污染(如被舔舐);2.暴露后处置:包括①尽早进行伤口冲洗、消毒处理、外科处置等局部处理;最好由专科医生或在专科医生协助下完成,一是预防狂犬病的发生,二是预防伤口发生继发细菌感染。②尽早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需要时,尽早使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抗狂犬病血清) ,并接种狂犬病疫苗。(2)疫苗接种:接种程序为“5针法程序”(第0、3、7、14和28天各接种1剂,共接种5剂)或“2—1—1’’程序[第0天接种2剂(左右上臂三角肌各接种1剂),第7天和第21天各接种1剂,共接种4剂(此程序只适用于我国已批准可以使用“2—1一l”程序的狂犬病疫苗产品)];采用肌肉注射(2岁及以上儿童和成年人上臂三角肌注射;2岁以下儿童可在大腿前外侧注射),每剂0.5 ml或1.0ml(具体参照产品规格或产品说明书)。(3)被动免疫制剂注射:中和伤口处理时残留在伤口内部的病毒,发挥快速保护效果。所有首次暴露的Ⅲ级暴露者,头面部暴露的Ⅱ级暴露者均应使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被动免疫制剂应尽早使用,最好在伤口清洗完成后立刻开始。如未能及时注射,在第一剂狂犬病疫苗接种后的7天d内均可使用。7天后疫苗引起的主动免疫应答反应已经出现,此时再使用被动免疫制剂意义不大。注射前必须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过敏试验。3.再次暴露后的处置:(1)伤口处理:任何一次暴露后均应及时进行规范的伤口处理,在接种完成3个月内发生暴露或再暴露,可推迟加强免疫;②超过3个月以上再次暴露者,需第0天和第3天各接种l剂疫苗。
秋风起,冬天随之到来,秋季腹泻来了小儿秋季腹泻多由轮状病毒感染的腹泻,是我国北方秋、冬季小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原,故又称为秋季腹泻。本病经粪-口传播,经常由婴幼儿吃手和吃玩具传染,潜伏期1-3天,多发生在6-24个月婴幼儿,4岁以上者少见。起病急,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无明显感染中毒症状。病初1-2天常发生呕吐,随后出现腹泻。大便次数多、量多、水分多,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带少量粘液,无腥臭味。常并发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脱水的症状表现为:腹泻治疗原则为:预防和纠正脱水,合理用药,加强护理,调整饮食,预防并发症。1.急性腹泻的补液治疗口服补液的原则是:口服补液盐:按说明书比例冲水,随时喝,大便拉多少量就需要补充多少量。轻度脱水病人在4小时之内口服补液盐水50ml/kg,中度脱水病人应在6小时之内口服补液100ml/kg。治疗后,如果病人继续存在腹泻或脱水纠正并不完全,口服补液的量和速度就应增加,如果脱水现象已纠正,口服补液就应减少,在开始口服补液的最初2小时内,可能会发生呕吐现象,对顽固性呕吐患儿给静脉补液。继续补液:脱水纠正后,可予口服补液以防再次发生脱水。补充生理需要量就是每天应该喝奶和喝水的量。2.其他治疗消化道粘膜保护剂 蒙脱石散(思密达),蒙脱石散:空腹服用,和奶、食物、其他药物间隔1~2小时,1袋冲50ml水(1/3袋冲20ml水)益生菌:饭后服用,与抗生素间隔1小时3.腹泻期间饮食:(1)可继续母乳喂养,母亲忌油腻、凉、酸辣食物,必要时改腹泻奶粉或防过敏奶粉(2)可食面条、粥、稀饭、尽量减少油腻和高蛋白食物(肉)的摄入,少吃蔬菜、瓜果,少量多餐进食(3)可以继续补钙,暂停伊可新(4)暂停预防接种本病为自限性疾病,数日后呕吐渐停,腹泻减轻,不喂乳类的患儿恢复更快,自然病程约3-8天。大便镜检偶有少量白细胞,感染后1-3天即有大量病毒自大便中排出,最长排毒可达6天至2周。血清抗体一般在感染后3周升高。病毒较难分离,有条件者可直接用电镜检测病毒。预防接种非常有效,能够达到90%以上的保护作用,避免患轮状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