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一下哦 *********镜头下的安徽省中医院********* 点击一下哦 *
1、站姿或坐姿不对人平躺时,腰椎间盘承载的压力最小;站着时次之,此时头、躯干、上肢的重量最终传到脚弓;坐姿前倾时,头、躯干和上肢的重量集中在腰椎,只有这一个孤零零的支撑点,此时腰椎间盘承载的压力最大。因此,长期伏案工作或坐姿不正确,很容易让人出现腰部肌肉酸痛。弯腰、驼背会使脊椎负担加重,短期内可能不会给人体带来太大影响,但时间久了就可能引起脊椎骨体萎缩。特别是老年人,多患有骨质疏松,脊椎两侧的韧带比年轻时松弛,因此不良姿势造成的脊椎伤害也会更重。建议:平时无论是坐着还是站立都要挺直腰背,需要长时间伏案工作的人,最好每一两个小时就站起来走走。最佳坐姿为“正襟危坐”,即端正头、颈、肩、背,不要偏头、耸肩。谈话、看书时要直面注视,尽可能保持自然端坐,令脊柱正直,保持头、颈、胸的正常生理曲线。坐着时可选择一个好的靠垫,即中间突出,上下为圆弧过渡,并要有一定的硬度。没有靠垫时,臀部要把椅面坐满,让腰椎有依靠,千万不要悬空。2、半躺着玩手机半卧位时,腰椎会因缺乏足够的支撑,导致原有的弧度发生改变,让椎间盘所受重力不断增大,诱发椎间盘退变突出。半卧位时,后腰悬空,腰椎处于折角状态,又没有支撑,上半身的重量全压到了腰椎这一受力点上。站立时,腰背部的肌肉、韧带会帮助腰椎支撑重量。但半卧位时,肌肉、韧带处于松弛状态,失去原有的固定作用,脊柱出现变形,生理曲度变直,久而久之会造成连接腰椎的椎间盘膨出。建议:如果在床上看书,应端坐,后背不要倚靠东西。最好不要躺着看书,不仅伤眼睛,颈椎也会受到一定的牵拉,引发颈椎不适。3、穿错鞋穿细高跟鞋走路时,身体会前倾,背部弧度增加;无跟鞋、平底鞋、人字拖同样糟糕,这种完全无跟的平底鞋没有减震缓冲或足弓的支撑,会使步态非常不稳,体重无法均匀地分布在脊柱上,可能导致椎间盘受损,并使肌肉痉挛和疼痛遍及全身,甚至伴发慢性头痛或偏头痛。建议:穿着没有鞋跟的平底鞋时,应在鞋内侧加厚鞋垫,中间凸起正好贴合脚中间的凹陷部。研究表明,需要长时间行走或站立时,最好选择有2 厘米跟的鞋子。4、吃得太多若每餐吃得过饱,消化系统将不堪重负,很多脂肪物质沉积在体内,久而久之体重就会增加。身体多余的体重都会增加脊椎的负荷,会对身体轴线负重部位,即对腰椎和骶骨之间的部位产生紧压。此外,如果上腹部周围脂肪太多,当你的身体要保持自身平衡时,会使骨盆向前倾斜,脊柱则要向后倾,不能成为一条直线,这可能导致下背部过度紧张,出现疼痛。建议:每餐控制在七分饱,胃肠道才有足够的动力切碎、消化、吸收、排泄食物。身体处在良性循环中,腰部所需要支撑的力量就会减少。同时,将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可减轻腰椎负担。5、运动不当坚持运动是好事,但运动方式不当,则会导致脊柱变形。腰部承受压力过大,出现腰椎间盘突出。例如,运动时间过长,每天运动时间超过60分钟,会使脊柱过度曲伸,腹部也会承受过大压力,使脊椎劳损,从而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症。建议:每天运动时间最好控制在30分钟左右,并加强背部拉伸运动。跳舞、步行、游泳都是锻炼背部的理想运动。对于需要猛然转身和扭身的运动,如羽毛球、高尔夫球和网球等,注意保护腰椎,佩戴护腰是理想选择,尤其适用于已经出现腰椎退变的人群。6、腰部受凉显露腰线的上衣可使腿部显得更加修长,是许多时髦女性追逐的时尚单品。但对于已经有腰椎损伤的人来说,这却是“在伤口上撒盐”。寒冷或潮湿可引起腰部小血管收缩、肌肉痉挛,使椎间盘压力增加。在低温环境下,血运丰富的肌肉组织还勉强可以适应,而对于血运较差的关节来说则很难适应,因此出现腰腿疼痛症状的人较多。“久坐族”腰部血液循环差,稍微一受凉,可能就会引发腰疼。建议:冬天一定要加强腰部保暖,久坐族最好每半个小时站起来活动一下。对于已经患有腰椎疾病的患者,还要注意保护腰部,腰疼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加个护腰。7、过度按摩按摩的确能对腰部疾患有所缓解,但频繁按摩会加速腰关节磨损,令其变得异常脆弱。建议:最好采取“轻按摩”方式,不仅是手法轻,更重要的是减少按摩次数,按照个人腰部的具体健康状况确定按摩周期。一般情况下,半个月按摩1次即可。另外,腰部按摩要找专业按摩医生。8、床垫太软床垫过软会让脊柱在睡眠过程中凹陷变形,使腰部肌肉时刻处在紧张状态,拉伸能力变弱。而床垫太硬,同样会导致腰椎间盘突出。正常脊椎都有一个向前的弯曲度,长期睡在硬床垫上会令这种弯曲消失,肌肉纤维会一直处在紧绷状态,一旦剧烈活动,就会发生急性腰椎间盘突出。建议:床垫的软硬度,以躺在上面腰部没有明显下陷最为适宜,而且床垫要有一定弹力,翻身时可辅助腰部力量,缓解腰椎的磨损度。如果是睡木板床,则可在上面加一个5-10厘米的软垫。
腰背痛是指腰部或下背部疼痛而言。对不同的人来说背痛会以不同的方式发生,也可能发生在任何时候,也许就在你坐下来的时候、走路时、开车时、系鞋带时,或甚至只是转过身去接电话,而你也可能很幸运地只是轻微的感觉到阵痛;不过你也可能很不幸的是,你的背刺痛的仿佛有钻子在背上钻孔一般。大部分单纯的背痛是因为肌肉痉挛所引起,也就是说是一种不正常的收缩挤压到背部某部分的血管,因而使组织和肌肉得不到足够的养分。不过大部分的背痛经过一些治疗都会得到缓解,而且只要你给予适当的照顾,其实大部分的背痛都能在两星期内就完全好转。引起腰背痛原因和疾病很多,可见于脊椎骨、韧带、椎间盘的病变;也可见于胸膜、肺、肾、胰、直肠、前列腺、子宫等邻近脏器的病变。一、外伤有外伤(包括扭伤、挫伤、撞击伤等)史的病人,腰部突然剧痛,重者不能站立和行走,应考虑急性腰部外伤或椎间盘脱出,如急,慢性的腰背部创伤,如骨折,脱位,脱位,劳损,变性等都可引起腰背痛。二、慢性劳损不适当体位的长期劳动和过度负重等也可引起腰背痛,尽可能选择有椅背和扶手的椅子来坐,这可以减轻背部受到的压力。也可以放一个枕头在背部,膝盖要保持自然弯曲,让脚能平踩在地板上。三、炎症如骨髓炎,骨关节结核和肌纤维组织炎可引起腰背部不定位的疼痛。四、关节病变多发生于青壮年的类风湿性脊柱炎,可有腰背痛和脊柱强直。中年以上的人患退行性关节炎也可有腰背痛。五、结构异常如腰椎骶化,椎体滑脱,脊柱裂等均可能引起腰背痛。六、神经根痛神经根痛多由于外伤,炎症或其他原因使神经根受刺激而引起,如坐骨神经痛。病人的腰痛常放射到患侧腰部,大腿后及小腿后外。七、脊椎旁软组织病变常见于腰肌劳损及肌纤维织炎等。八、肾疾病许多肾脏疾病都可引起腰痛,常见的有肾盂肾炎、肾结石、肾脏结核、肾下垂和肾盂积水等。九、泌尿科疾病如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多突然发作的腰痛,沿输尿管向下腹部放射,伴有血尿、尿少。有的胆囊炎、胆囊结石疼痛也可放射到腰背部。十、消化科疾病如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多腹痛为主,向腰背部放散,并伴恶心、呕吐、反酸、腹胀等消化道症状。十一、妇科疾病如子宫内膜炎、附件炎及盆腔炎等女性患者腰酸痛,白带多且有臭味。十二、肿瘤腰背部组织的良性或恶性肿瘤均可引起腰背痛。十三、胰腺疾病胰腺疾病引起的腰背痛可由上腹部放射而来。此外,胰腺包膜薄而不完善,一旦发生病变,特别是胰腺的炎症或肿瘤易波及附近的组织和器官。胰腺癌患者,特别是胰腺体或胰尾肿瘤,常有顽固难忍的腰背痛,病人常彻夜不能入眠,往往于脊柱屈曲时减轻,在坐位时感到舒适。同时伴有食欲减退或体重逐渐减轻等现象,晚期可出现黄疸、消瘦和衰竭。十四、心理和精神异常如焦虑性腰背痛就是由于人的心理、精神及情绪的异常,导致腰背部肌肉出现特殊的痉挛和非常收缩所引起的疾病。这种病都发生于中年妇女,患者大多孤僻内向,心胸狭窄,多愁善感,常因工作或生活遭受挫折或家庭发生不幸诱发本病。焦虑是发病的根本诱因,往往由焦虑过渡到腰痛,腰痛反过来又可以加深焦虑,如不及早从中解脱,可形成“恶性循环”,大大加重了病情。焦虑性腰背痛的出现、轻重和持续时间,同精神状态有着平行关系,病人常指不出固定的痛点,疼痛的范围较大,常伴有头晕目眩、失眠多梦、耳鸣心悸等,用常规治疗腰痛的方法往往难以见效。转自:医学界
很多人在爬山过程中因为忽略了对膝盖的保护,尤其是下山的时候,最终积劳成疾。当你在快速下山的时候,你的膝盖受到的冲击力约是自身体重的5-8倍,即便是一个不胖的人,从一座1000米的山峰一路冲下来,膝盖将遭受成千上万次半吨左右的打击,如果再负重,就和拿锤子猛砸自己膝盖基本是一样的,结果能好得了吗?所以保护膝盖从爬山开始: 1.最重要的一条:下山一定不要跑,不要跳,速度要慢,要小心。下山猛冲对膝盖是最致命的,大部分膝关节出问题的都是因为这个。正确的下山方法是:重心偏后并稍降低,前脚站好才把重心移过去(不是重心放在前脚上往下砸),永远要有一只脚支撑在地面上。 2.尽可能减少负重。出发之前一定量力而行,即使是去爬座小山,直立行走的时间超过4个小时也是很正常的。一般情况下负重超过体重的1/4重量,下山就要从保护膝盖的角度控制节奏了,即使是特殊情况,负重也尽量不要超过体重的1/3。 3.开始爬山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包括拉伸,让关节、肌肉、韧带等得到良好的预热。也可以用双手手指揉搓膝盖下边缘,促进关节润滑液的分泌。 4.使用护膝和登山杖。登山杖要选可靠的,最好是两根,上臂尽量多的分担腿的负重。我发现有很多人鄙视用护具,是觉得太“事儿”了么?我也不太明白原因,不过强烈建议用这两样护具,尤其是登山杖。 5.不要有炫耀的心理,不然只能证明不够成熟,如果你实在想爬得爽点,就选在上山的时候表现速度吧,顺便别忘了帮大家背着水。 6.是什么体力就先爬什么样的山,挑战新难度要循序渐进,建议出发之前正确评估自己的体力和户外能力,想想能不能跟上同行者的速度或者进程安排,最好不透支自己的膝盖。 7.穿适合爬山的鞋,并且记住一般松软的土地、草地、碎石坡、雪地对膝盖都相对友好,不过要注意防滑,还有走碎石路的时候一定要照顾走在你下面的人,不然会造成两败俱伤的惨剧。 8.不要“锁关节”。当大腿过度劳累的时候,走路时就会不自觉的锁关节,就是把腿部伸的笔直,这样可以减轻大腿肌肉的负担,暂时放松肌肉,但是却很容易造成膝劳损,膝冲击伤,脚踝劳损和脚踝扭伤。 9.加强腿步肌肉的力量,发达的肌肉可以在一定情况下缓解膝盖所承受的压力,让膝盖的损伤降低到最小。平时加强股四头肌(大腿前部)和十字韧带的锻炼,如果有条件去健身会所的话最好,因为有教练指导,能避免错误姿势导致受伤。 10.最后一条,如果膝盖损伤已经比较严重,就不建议你再登山了。 来源:今天我坐直了
腰椎间盘突出保健操,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骨质增生,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等病人。此套保健操动作简单,容易掌握,具有放松腰肌,软化韧带,促使腰椎生理弯曲度恢复,降低椎间盘内压等作用。 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健操图解(上) 腰椎训练动作 起身运动 上半身如图试位置,保持髋关节紧贴地面,同时保持下腰部及臀部放松 单膝牵伸 牵拉一侧膝关节直至感觉到下腰部及臀部适度的牵伸,另侧膝关节重复相同动作 中腰段牵伸 胸部朝地面,尽可能的前伸上体 仰卧起坐 将足置于高位,手臂放于颈后或胸前,整个骨盆放平,抬高头部和肩关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健操图解(中) 骨盆提升 通过腹部和臀部肌肉使背部贴进床面 后伸运动 手置于后背,使上半身离开床面,同时保持下巴收紧 俯卧髋关节后伸 保持膝关节锁紧,同时使下肢离开床面8-10厘米 异侧肢体伸展 保持一侧膝关节锁紧,同时使下肢离开床面8-10厘米,同时另侧上肢抬高 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健操图解(下) 靠墙牵伸 一侧上肢支撑墙面,另侧上肢辅助髋关节缓慢下墙面活动 坐位下腰部牵伸 坐位膝关节分开,身体前弯,保持对下腰部舒适的牵伸 下身躯干旋转 双膝并拢至于胸前,从身体一侧向另一侧活动,下落至床面 股四头肌牵伸 使小腿靠近臀部,直至感到合适的牵伸在大腿前侧
或许很多人告诉你,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的原因很多,比如:脊柱的结构因素、生理因素和种族和遗传因素等等,事实上造成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上升且年轻化的主要原因是:在日常生活习惯中,至少有八成人用腰不当。在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小动作:1.俯身提重物,先弯腰还是先弯腿?2.中老年人天天去超市,为了锻炼身体,是直接拎东西回家,还是事先预备好一个小车推着回来?两个问题的答案您大概都会选择前者,那么,你就是那八成人中的一分子。曾经一组57000人的职业调查显示,以下职业者腰椎间盘突出病率高:1.长期坐办公室伏案工作者,当然包括上班一族;2.司机;3.从事长期弯腰劳动者;4.长期负重者;5.长期站立者;同时我们一部分人会忽视一个原因:吸烟因素。腰椎间盘的营养依靠椎间盘四周血管提供,椎间盘是一种缺少血液供给的组织,通往椎间盘的血管极小,烟内尼古丁会使血管收缩,减少腰椎间盘的血液供给,使椎间盘退变,上班一族加吸烟如同雪上加霜。所以我们要从以下几点做起,做到真正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第一点: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姿势。正确的姿势不但可以提高劳动效率,而且能防止腰部肌肉劳损,延缓椎间盘退变,从而有效预防腰突症。下面是几种有助于保护腰椎的常用姿势。站立劳动者:髋、膝关节微屈,以15度左右为宜,自然收腹,双侧臀部肌肉向内收缩,使骨盆前倾,腰椎变直。坐位工作者:调整坐椅的高度恰好使双膝关节能自由屈伸,上腰椎与靠背椅贴近,保持脊柱伸直。椅子坐板不能太窄,应能托住双侧大腿为宜。半弯腰的劳动者(如炊事员、理发师等):保持下腰部伸直,两足分开与肩平行,使重力落在双髋关节和双足上。重体力劳动者:弯腰搬重物时应先伸腰部,然后屈髋下蹲,再用力伸直髋、膝关节,挺腰将重物搬起;集体抬动重物时,要挺胸直腰,先屈髋下蹲,然后同时托起重物。第二点:加强锻练,增强体质。两侧强有力的腰背肌可以稳定脊柱、防止腰背部的软组织损伤和劳损、减轻腰椎的负荷、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环、减慢腰椎间盘退变的过程。锻炼的方式可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如做广播操、健美操、打太极拳等各种体育活动均可。第三点:避免腰部感受风寒湿邪。第四点:体力劳动者,应加强腰部的保护和防护。某些需要长期弯腰工作的劳动人民,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较一般站立时增加一倍。假如从井中弯腰提水,则压力增加更高。常期坐位工作的劳动者,如司机等,腰背痛的发病率较高。因此,如何注重劳动的姿势,劳动过程中坚持适当活动,作工间操,对腰椎间盘突出的预防有所帮助。对于从事剧烈腰部运动的运动员和其它工作者,应当加强腰背部的保护,经常进行健康检查,防止反复受损。第五点:睡硬板床,注重保护腰背部。第六点:戒烟。吸烟过多也能发生腰背痛,这是因为烟叶中某些化学物质可使血管收缩,血管壁缺血缺氧,椎间盘营养状况恶化,从而加速椎间盘退变。同时,吸烟可引起咳嗽,严重的咳嗽又会引起椎间盘内压力升高,促进椎间盘退变,导致腰椎间盘突出,故应戒烟。转自:脊近完美朱国苗
前低式:端坐或站立位,呼气,尽可能地缓慢前屈颈部,至呼气末前屈至生理极限位(下巴可抵至胸骨),屏住呼吸3秒钟,吸气缓慢回复至中立位,为1拍,连做9拍为1节。 后仰式:续前,吸气,尽可能地缓慢后伸至生理极限位(目光可与天花板相垂直),屏住呼吸3秒钟,呼气缓慢回复至中立位,为1拍,连做9拍为1节。 左屈式:续前,吸气,尽可能地缓慢左侧屈颈部,至吸气末侧屈至生理极限位(耳廓可触及同侧肩部),屏住呼吸3秒钟,呼气缓慢回复至中立位,为1拍,连做9拍为1节。 右屈式:续前,吸气,尽可能地缓慢右侧屈颈部,至吸气末侧屈至生理极限位(耳廓可触及同侧肩部),屏住呼吸3秒钟,呼气缓慢回复至中立位,为1拍,连做9拍为1节。 左旋式:续前,吸气,尽可能地缓慢向左转动颈部,至吸气末左转至生理极限位(眼睛可看见左侧肩后部),屏住呼吸3秒钟,呼气缓慢回复至中立位,为1拍,连做9拍为1节。 右旋式:续前,吸气,尽可能地缓慢向右转动颈部,至吸气末右转至生理极限位(眼睛可看见右侧肩后部),屏住呼吸3秒钟,呼气缓慢回复至中立位,为1拍,连做9拍为1节。 背手式:双手于后背部伸直交叉握拳,吸气,尽可能地缓慢收缩双上肢及肩背部逐渐向后上部运动,挺胸收腹向前,至吸气末双上肢向后收缩至生理极限位,屏住呼吸3秒钟,呼气缓慢放松,为1拍,连做9拍为1节。 扩胸式:双上肢伸直平举至身体两侧,与肩同高,吸气,双上肢尽可能地缓慢用力向后扩展,至吸气末双上肢向后扩展至生理极限位,屏住呼吸3秒钟,呼气,上肢逐渐回复至中立位,为1拍,9拍为1节。 伸展式:双手上举至头上交叉握拳,十指相对指向上方,吸气,双上肢尽可能地缓慢向后用力伸展背部,至吸气末双上肢向后伸展至生理极限位,屏住呼吸3秒钟,呼气缓慢放松,上肢逐渐回复至中立位,为1拍,9拍为1节。转自:脊近完美朱国苗
颈椎病之所以提前光顾我们,就是因为我们的颈椎每天总会有意无意地遭遇到一些损害,有些是可以避免的,而有些却是不得不面对的。而我们能做的就是提前对它们的起因有所了解,并在第一时间加以预防。 劳损纠缠 【中医解码】 毋庸置疑,长期慢性劳损是导致年轻人颈椎提前老化的最主要原因。中医有“五劳所伤”的说法,意思是说,如果我们长期保持某一种活动状态,就会破坏机体的平衡状态,最终损害健康。如果长时间保持低头工作这单一的姿势,忽视了给颈椎休息,使颈部肌肉过度疲劳,导致身体重力全部压在颈椎上,长期如此,就有可能诱发颈椎病。 寒湿偷袭 【中医解码】 女性体质天生比较寒,容易四肢冰凉,对气候转凉特别敏感。居住环境寒冷、嗜好寒凉食物、穿戴过少、过劳都容易损伤身体阳气,从而使得筋骨虚寒、风寒湿邪容易乘虚而入。外界环境的风寒湿因素可使颈部肌肉痉挛、小血管收缩,导致软组织血循环障碍,久而久之,就会引起颈椎病。 不良姿势 【中医解码】 人体脊椎有特有的生理曲线,如果我们违反规律,长期让它处于一个姿势,终会导致机体失衡,血液循环不畅,造成筋骨损伤。比如,长时间躺着看电视,坐车打盹都是让颈椎很受损的举动。 机体亏虚 【中医解码】 营养不良、心情抑郁、活动少了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体质下降,肝肾亏虚、筋脉失养。一旦肾气亏损时就会腰膝酸软、骨钙流失、退化,如果碰上劳损过度或是寒湿来袭就很容易引发颈椎问题。转自:脊近完美朱国苗
颈椎关节响,又称颈椎“弹响”。颈椎病是因颈椎间盘变性、颈椎骨质增生所引起的,以颈肩痛,放射到头枕部或上肢,甚重者出现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以致于四肢瘫痪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一般来说,脖子响有两种情况:一、颈椎关节响:1、关节移位:当挪动关节时,肌腱韧带移位。当肌腱韧带回复到原来的位置时,就会听到咯咯响。这种现象以膝关节和足踝为多。2、气体逃逸:科学家们认为正在我们人体关节间,有一种叫做滑液的液体,是用来润滑关节用的。这种滑液内含有一些气体,譬如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这些气体正在滑液中构成气泡。当拉伸关节时,滑液中的气体急速跑掉,就形成响声。3、关节炎形成的粗慥关节接触面:关节炎会关节间的软骨组织,形成关节接触面不再滑润。这种情况下,关节就会发生响声。一般来说,仅有弹响、外表不红不肿,也不感到疼痛,不伴活动障碍者属于生理性弹响,不需要特别处理,也不必为此过于惶恐不安。关节活动时,关节面之间、软骨垫与关节面之间、肌腱和关节囊之间等,总会发生摩擦而发出声音。二、颈部软组织或韧带相互摩擦发声严格来讲,我们颈部的肌肉分好多好多层。我们在活动的时候,各层之间是相互滑动的,当我们有肌肉劳损的时候,局部就有一些炎症的反应,炎症反应就会使肌肉之间的滑动不是那么光滑,因此在活动的时候就会出现响声。响声发生以后,会使原来出现劳损部位得到放松了,我们有时候感觉到响两声以后觉得特舒服,但是好景不长,舒服一段时间后,症状还是会出现,主要的原因还是软组织劳损。脖子响主要和工作性质相关,久坐,长时间连续一种错误的姿态缺乏必要的运动,导致颈部肌肉劳损或关节活动性削弱或者炎症的发生,其实,这些都是颈椎病的症状。脖子一转就响代表你的身体正处在不健康当中。在此顺便提一下落枕,因为落枕也是经常发生在我们身上的小毛病。落枕一般与受凉和劳累有关。不要小看落枕,虽然不用治疗落枕也会自愈,但是经常性的落枕代表你的颈椎有问题。转自:脊近完美朱国苗
拔罐是我国传统医疗方法,操作简单易行,疗效显著,为广大患者所接受。但很多患者对拔罐后出现“瘀斑”和“湿气”很好奇,也很想知道拔罐到底有什么作用。拔罐后出现“瘀斑”的原因拔罐后局部常常出现瘀斑,很多人都解释为是“身体寒气太重”,事实并不尽然。皮肤层具有丰富的血液供应,皮下组织层的动脉向上发出分支,形成非常接近皮肤表面的浅表血管丛。在拔罐的过程中,罐内负压造成皮肤层张力升高,当罐内的皮肤被负压牵拉,会造成局部毛细血管丛的扩张或破裂,在表面上形成瘀斑,这就是拔罐后形成紫红色瘢痕的原因。但在同样的时间和强度下,为什么有的人皮肤是“紫黑色”的,有的人却“皮不改色”呢?因为部分人毛细血管的脆性相对较大,拔罐后毛细血管更易破裂出血,部分人毛细血管弹性较好,拔罐后较不易出血。一般来说,健康人的血管弹性相对较好,脆性相对较小,所以大体可以依据拔罐后皮肤瘀斑颜色的深浅来判断一个人的健康状况。拔罐后出现“湿气”的原因拔罐后常常发现皮肤有一层“湿气”,很多人就想当然的认为是人体湿气太大,其实也并非如此。主要原因一是点燃酒精棉球后酒精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C2H5OH→CO2+H2O)积存于罐内;二是因为火罐吸附于皮肤,使得皮肤汗腺呼吸的水分得不到挥发而积存于罐内,加上拔罐时火焰的温热作用更加促进了局部汗腺的排汗能力。拔罐能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研究发现,拔罐部位的血流量增加。这样,一方面可以调整局部皮肤与肌肉血流量及储备的分布情况;另一方面,血流量增加可间接导致局部组织的抗损伤及消除炎症能力。另有研究显示,拔罐能使局部的氧合血红蛋白含量大大高于脱氧血红蛋白,这表明拔罐使局部组织处于高供氧低消耗的状态,这样能加快新陈代谢,排出代谢废物。拔罐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拔罐后确实感觉病变部位疼痛减轻甚至消失,浑身轻松愉悦感。一方面因为拔罐作用于机体局部,可以抑制神经末梢的活性;另一方面因为拔罐对局部刺激,促进外周和中枢神经或内分泌系统产生一定的镇痛类物质,如多巴胺、5-TH、阿片肽、β-内啡肽等物质,其中阿片肽和β-内啡肽除了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外,还能使人体产生一定的愉悦感。拔罐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局部的负压可以促进淋巴循环,增加免疫细胞的活性,使组织器官对外界变化的耐受力和敏感性得到增强,提高了机体的抗病能力。此外,拔罐疗法的温热刺激及机械刺激,能经皮肤和血管的感受器传到神经中枢,通过反射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从而有效的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还有学者认为拔罐能把有害物质从病变部位转移到其它部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以及拔罐可纠正机体的自由基代谢紊乱问题。转自:脊近完美朱国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