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时间:2021年03月08日20:00主讲人:董国菊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科
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的转化就是一步之遥,比如不稳定性心绞痛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往往就是一步之遥!不稳定性心绞痛是指给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狭窄而引起的心脏供血不足,从定性的角度上讲,冠脉的狭窄程度可以很严重,但一般没有堵死,也就是有血流能通过,哪怕只有一点点血流通过,心脏也只是缺血而没有坏死。而急性心肌梗死就是在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基础上,因为一些诱因,比如情绪激动、劳累或者大量吸烟等,狭窄的血管彻底堵死,没有了血流,心脏相应的区域就会发生坏死。所谓生死就在一瞬间,这一步之遥往往是生与死的差距,为了让这一步变得遥远、变得不可及,就需要让狭窄的血管能够稳定不发展,或者在一定程度上逆转,要想做到这一点,需要医患共同努力,铸造防线。第一道防线: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适当运动、科学饮食、心情舒畅。这一点非常重要,但是也是患者最难做到的。很多患者既不想戒烟,也不想运动,还担心得病。这个时候我往往会无奈地借用《黄帝内经》里面的一句话“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这里面最重要的是戒烟,戒烟,戒烟!哪怕只是几根烟也要戒。因为人对烟的耐受性是不一样的,不要寄希望于自己吸烟没事。记得有一个50岁出头的女性冠心病患者前来就诊,一描述症状非常典型,我当时最纳闷的是这个女性患者没有糖尿病、没有高血压、没有血脂异常,为什么她的血管就堵塞了呢?直到我看到她的肺CT的结果,我才恍然大悟,她吸烟!有这一条危险因素足以解释了。正所谓有果必有因,没有无缘无故的冠心病。适当运动也很重要,比如慢跑,快走,游泳,骑自行车。记住,慢慢溜达是没有用的!为什么?因为我们需要的是锻炼,慢慢溜达锻炼不了肌肉,锻炼不了血管,锻炼不了心脏。只有给心脏一点负荷,心脏才能得到锻炼,才能促进我们心脏血管侧枝形成。平和的心态,舒畅的心情也非常重要。可以说,很多患者的病都是被自己吓出来的。很多患者自从诊断了冠心病,尤其支架植入术后的患者,整天疑神疑鬼的,稍微有点胸闷或者胸痛就紧张地不得了。其实这种心态能够理解,但如果经过复查确实没事,医生也告诉你这些症状与心脏无关的时候,你能做的就是尽可能放平心态。我常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当你已经做了最大的努力,剩下的就是听天由命了。什么意思?就是你该改变的生活方式都改变好了,该服用的药也都服用了,你能做的就是心平气和地等待和度过每一天了。不然呢,担心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第二道防线:控制危险因素:将血压、血糖、血脂等异常的危险指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为什么有的患者会一而再再而三的放支架?为什么有的患者会多次心肌梗死?因为他很可能血糖永远没有控制好,或者血压永远不达标。这好比咱们家里的下水管道,为什么会堵?因为往里面倒油倒菜叶子了。现在物业修通了,但是你仍然往里面倒油倒菜叶子,当然还会再出问题了。这个时候要做的不是用热水烫一下管道,而是从根本上不倒油,不扔菜叶子。第三道防线:服用稳定斑块的药物:最基本的药物是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类的降脂药。抗血小板的药物性价比最高的就是阿司匹林;他汀类的药物则需要医生根据每个人血脂水平的不同、合并危险因素程度的不同,选择不同力度的他汀:比如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建议在医生的建议下选择)。问题又来了,有的患者问了“大夫,听说吃阿司匹林会消化道出血啊?”是的,有这种可能。但一般来说,没有消化道溃疡的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而且现在的阿司匹林都是肠溶片,只要空腹服用(比如晨起),它就会到肠道吸收,对胃的刺激是比较小的。阿司匹林可以挽救近40%的患者发展到急性心肌梗死,千万不可因为极少数的消化道出血而因噎废食。还有广泛流传的“大夫,听说他汀伤肝伤肾啊?”好吧,退一万步讲,就算它伤肝伤肾,那么请问你是要命还是要肝和肾?事实上,一片他汀的用量基本是不会引起肝功能异常的,只有大剂量比如3片他汀强化治疗的时候才有可能。其次,肝脏的转氨酶很容易轻度升高,不要一升高就害怕,不高过2倍一般是没有临床意义的。我能给的建议就这么多,请大家牢牢构筑好这三道防线,才能将世界上最近的距离变得最远。本文系董国菊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众所周知,长期的高血压会加速动脉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只有积极控制血压,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心脑血管事件(比如脑出血,脑梗塞,心肌梗死等)的发生。但是很多患者对服用降压药物是有误区和顾虑的,今天就让我告诉你降压和吃饭是一样的。1.吃饭是为了吃饱,降压是为了血压达标很多患者都有这样的问题:“大夫,你说什么样的降压药好?”这个问题就像是“吃什么饭好?”有人爱吃馒头,有人爱吃面条,有人爱吃米饭……,不管吃什么首先是吃饱。如果一天只给一个海参,是满足“好”了,但是绝对不“饱”,就不如吃窝头吃饱。降压也是一样,不管吃什么降压药,首先要能把血压降到目标值以内。如果吃着很贵的降压药,由于药量小血压降不到目标范围,就不如多吃点便宜的降压药把血压降下来。从这个角度上讲,没有什么降压药是最好的,只要能把血压降到正常,患者本身就是获益的。当然,每个人的饭量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吃一个馒头是吃不饱的,那么换一个花卷也是吃不饱的,不是馒头不好,也不是花卷不好,而是不够。不够怎么办?办法挺多,比如一个馒头不饱,两个馒头行不行?如果还不够,再加个花卷怎么样?只要能吃饱,当然行。还可以一个馒头加点菜,如果还不饱,再加点汤。这就像降压药,吃一种药降不下来,很多人就开始琢磨换药,其实大多数时候是药量不够。药量不够,也就是药力不够,怎么办?可以两片,就像两个馒头一样,也可以联合其他降压药物,就像馒头+菜。又有人问了,选择哪个好呢?我个人觉得馒头+菜+汤好啊,搭配合理,营养齐全。降压药物也是一样,存在搭配协同的道理,两种或者三种药物小剂量联合理论上是优于单种药物加倍用的。但是问题又来了,有的人不吃肉,吃菜牙不行,只能吃馒头,那就只能2个馒头了。所以具体情况又要具体分析,有的人喜欢吃面条,有的人喜欢吃米饭。有的人吃某种降压药好,有的人吃这种药就过敏。虽然情况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吃饭必须吃饱,降压必须达标。那多少算达标呢?一般来说,所有的人只要可以降下来,都要降到140/90mmHg以下,这是硬标准。什么是只要可以降下来呢?就是说你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服药,已经联合应用降压药物了,一般都可以。如果说个别患者顽固性高血压,充分服用了3种降压药物甚至更多都很难调到这个标准,那么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适当放宽一点,比如150mmHg以下。2、在解决温饱以后,饮食需要科学搭配;在降压达标之后,药物需要优化选择吃饭的第一个层次是吃饱,第二个层次就是要荤素兼备,科学搭配。降压也是一样,首先是降压,在达标的前提下,可以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个人的降压药物。比如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适合优先选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者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一类药物,代表药物贝那普利、福辛普利、培哚普利、厄贝沙坦、氯沙坦、缬沙坦、奥美沙坦等;高血压合并脑血管病,适合选择钙离子拮抗剂,代表药物硝苯地平控释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等;高血压合并冠心病选择β受体拮抗剂,代表药倍他乐克缓释片、比索洛尔等。当然,在合理选药的时候,建议专科门诊就诊,听从医生建议。而不是隔壁老王吃什么药,跟着吃什么药;或者家里老母亲吃什么降压药,自己也跟着吃点什么降压药。这些都是对自己不负责的态度。和随便凑合吃点饭没有什么两样。关键是,凑合的了一时,凑合不了一世。3、不能因为食品农残过多而因噎废食;不能因为降压药有副作用而因小失大很多患者都会问:“吃降压药有副作用吗?会不会损伤肝和肾?”请问,你吃的食品很健康吗?你有没有因为农残过多而选择饿着?服用降压药也是一样的,多多少少的副作用一定是有的,但如果说服用降压药承担副作用的风险是1的话,不服用降压药所承担罹患心脑血管的风险是1万,不具有可比性。总之,服用降压药首先是达标,其次是合理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再次是长期服用。这是不是和首先吃饱,其次吃好,再次是天天按时吃饭一个道理呢?衷心希望广大的高血压患者能正确地看待高血压,不要盲目偏信偏听,而是尽早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降压治疗。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多数高血压患者是没有感觉的,但等到你有感觉的时候,往往为时已晚。本文系董国菊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临床上会遇到很多这样的情况:1.没有诊断为心脏病,心脏却有不舒服的症状。比如胸闷、胸痛,心慌、心跳,但检查结果未发现明显异常。患者焦虑的是:是不是心脏出了问题?如果是,为什么没有检查出来?如果不是,为什么总是心脏这一片区域不舒服?2.已经明确诊断了心脏病,但目前的症状医生说用心脏病解释不了。比如支架术后的患者,反复心前区不适,但是复查冠脉造影其他相关检查未发现异常,患者纠结的是:医生总说我心脏病挺平稳,可我为什么就是不舒服呢。要想解开心中的迷惑,请您静下心来听我说说双心疾病。 什么是双心疾病?顾名思义,两个心的疾病。一个心是指心脏,另一个心是指心理。双心疾病是指有心理问题的患者出现了类似心脏病的症状或者有心脏病的患者同时合并了心理问题。临床上合并有心理问题的患者非常多,遗憾的是,很多患者不能真正认识到。往往疑心这里或那里出了问题,即使彻底检查了没有问题也不能释然,反而更加怀疑是不是有罕见的或者疑难的病症被误诊了。因此不断的检查,不断地就诊断,焦虑的程度越来越重,症状也越来越重。这种恶性循环又进一步加深了患者错误的认知:我就是有问题,否则不会越来越重。 如何治疗双心疾病?首先需要医患之间通过交流、沟通达成共识:到底是哪个心出了问题?这是首要的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只有找到心结才能谈如何解结。解结的过程需要医患配合,身心并重,中西医并行。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才能终结患者疲于往返各大医院反复就诊的历程。 今天晚上我将和大家面对面交流,在线全方位解疑答惑,希望能从另一个视角改变大家对自己疾病的认知态度,从根本上提升每个人的生活质量。 我一直认为:人生是一场修行,医生治病是渡人也是渡己。单心治病,双心治病人。希望我的一己之力能给您带来生活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