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刷牙,很多朋友会说,我每天都刷牙,这还用学习? 可是,您真的了解正确的刷牙方法吗? 首先,我们建议使用BASS刷牙方法(巴氏刷牙法),每天早晚两次刷牙,最好刷够3分钟,牙刷刷毛与牙面呈45°角倾斜,水平震颤地刷过每个牙面,上牙从上往下刷,下牙从下往上刷,也要刷到牙齿的里侧和咬合面,刷牙后也要刷刷舌苔。刷牙这事儿须认真,不能草草扫过,保证质量是关键; 其次,建议沾湿牙刷后再挤牙膏,有利于牙膏在磨擦中产生丰富的泡沫,对清洁牙齿更有帮助; 第三,我们喝了碳酸饮料后,建议您先用清水漱口,过40分钟再进行刷牙,不要马上刷牙,因为碳酸饮料的酸性+立即刷牙的机械力量,时间长了,这么操作容易造成牙齿损伤; 第四,饭后建议配合牙线和间隙刷完成口腔清洁; 第五,牙刷使用后,应该用清水反复冲洗牙刷,甩干刷毛的水分,将刷头朝上放置于通风处,每1-3个月更换新的牙刷更有利于口腔健康; 最后,每天早晚2次,认真刷牙; 对刷牙这件事,持之以恒地认真对待是最重要的。 保障口腔健康,获得终身幸福!
经过多年的口腔卫生宣教,很多朋友已经知道了虫牙就是龋齿,是由于致病菌在口腔中通过食物残渣的营养,代谢产生酸性物质,破坏了牙体组织。细菌一步步腐蚀牙齿,牙齿变黑、变脆弱,最后细菌到达牙神经,患者就开始觉得牙齿疼痛。 这个过程就像牙齿被“虫”蛀了一样,并不是真的生了蛀虫,所以在治疗虫牙的时候,我们也不会在牙齿中找到虫子。 出现这种情况,患者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千万不要等到龋坏已经非常深,不得不杀神经治疗,这样患者痛苦,治疗过程复杂,费用也很高。 龋病不能自愈,早治疗,早恢复,才是最好的方案。 医生治疗龋齿通常是去除龋坏和腐烂的牙体组织,用牙科材料进行充填,密封,恢复牙齿的功能与外形。 保护口腔健康,除了积极预防,定期检查,及时治疗也是关键。
经常有患者说,我的牙不好,掉了就换成种植牙,种植牙能一劳永逸了吧。 这种说法肯定是不对的。 我们知道,种植牙就是将钛金属的螺丝植入牙槽骨内,然后在种植体上做出牙冠,从而恢复牙齿的使用功能。 种植体相当于我们天然牙的牙根,钛是目前研究发现骨结合最好的材质,它能够和牙槽骨紧密地结合为一体,所以可以稳定地支撑并固定露出牙龈外的牙冠。 现代种植牙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缺失牙的首选修复方法。 种植牙的过程一般要经过术前检查、化验,排除种植禁忌症,确定种植方案,然后进行种植手术或者是骨增量手术,完成上部牙冠的修复,最后进行种植体修复后的维护。 种植牙和天然牙一样,需要我们进行长期牙周维护,牙周相当于大树的土壤,土壤流失了,大树又怎么能够稳固呢? 天然牙和骨结合的最紧密,忽略了牙周健康,牙槽骨受到破坏,天然牙就会脱落。 种植体也是一样的道理。种植体后期维护和牙周健康一定不要忽视。 您理解了吗?
在临床上,我们常常会遇到两类患者,一类是,牙齿已经没有任何保留价值了,但患者舍不得、害怕拔牙,认为拔牙对身体有损伤,拒绝拔牙;另一类就是,根本没有耐心一步步完成牙体、牙周、修复的联合治疗,觉得牙疼、牙松动,都应该拔掉,省得浪费时间和金钱,还不一定有好的预后。 这两种想法都不正确。 之前我们讲过拔牙的适应证,对于那几类没有保留价值的牙齿,应该及时拔除。 同时,牙疼、牙松动,也不一定就要拔牙,需要看是否有保留价值,对有保留价值的患牙,及时对牙体、牙周的疾病进行治疗,纠正不良习惯,后期还需要修复等治疗方案,患者能够配合医生完成治疗,这颗患牙也许就保留住了。 我们主张尽量保留天然牙,牙齿拔掉后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不仅仅是咀嚼功能丧失,影响美观,邻近的牙齿也会移位,还会产生牙周问题,总之,尽量努力保留有价值的天然牙,拔除危害口腔健康和无保留价值的牙齿,可能是比较好的考虑方案。 您明白了吗?
一般来说,拔牙后应该在半年内进行修复,比如镶牙或种植。超过半年不做假牙,相邻的牙齿会向缺牙间隙倾斜。如果是下牙缺失,上牙还会慢慢伸长,增加未来修复方案的复杂度。同时,牙齿拔除后没有及时进行修复,容易造成牙周炎隐患,时间长了,就会有松动的危害。 很多患者就说了,拔牙这么不好,那我不拔了。但,有些情况不得不采取拔牙的治疗方案,比如: 1. 牙周炎导致的没有保留价值的松动牙; 2. 严重龋坏,无法进行有效修复的残根残冠; 3. 对口腔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阻生齿; 4. 滞留的乳牙; 5. 多生牙; 这些情况下,如果坚持不拔牙,会对口腔健康造成危害。拔掉必须拔除的牙齿,及时进行修复,可能是比较好的治疗方法。
最近遇到一位害怕拔智齿的患者,他说,郑渊洁有篇小说叫《智齿》,其中有一句名言“有智齿的人不一定是天才,但天才都有智齿。智齿能通过指挥大脑达到间接指挥人的目的......”。 这篇小说我没有看过,但是,就口腔科普知识而言,智齿长在牙槽骨中,与大脑的距离很远,ta也不能指挥大脑发出任何指令。 拔智齿应该对智力没有影响。 随着人类的进化,食物越来越精细,人类的智齿本着用进废退的原则,已经在慢慢退化,有些人一生都不会长出智齿,还有很多人的智齿因为萌出位置受阻,反而会对健康牙造成影响。食物嵌塞也会造成智齿冠周炎,肿胀疼痛,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 因此建议拔除不必要的智齿,更有利于口腔健康。 您理解了吗?
今天有朋友咨询孩子的黏液囊肿。 黏液囊肿在临床上很常见,一般是良性的,儿童可能因为咬伤、磕碰或者对患处反复挤压,出现黏液滞留,形成囊肿。 如果不处理,这个囊肿可能时大时小,有时也会产生轻微疼痛,在口腔内还会引起儿童舔咬等不良习惯,建议患者医疗机构进行手术摘除。 这是一个简单的门诊手术,家长不必过于焦虑,恢复也比较快,发现囊肿尽早到口腔医院外科或有资质的口腔医疗机构确诊,尽早治疗是比较好的方案。 非常简单吧。
有的患者在牙齿受外伤后,牙冠会有颜色的改变,通常先变成淡粉色,时间久了可能出现深浅不同的黄色或棕黄色。 牙齿变色表示牙髓可能出现了病理的改变,比如外伤造成的牙髓出血,当血液充盈或红细胞分解出血红蛋白,透过牙本质及釉质,牙冠就呈现出了粉红色。这种情况可以持续数日,也可以持续数周或更长的时间。患者有可能出现遇到冷、热时的酸痛或疼痛,通常遇冷更加敏感。 如果是年轻人,恢复的可能性较大,但是严重时也有可能出现牙髓炎,需要治疗。更严重时会出现牙髓坏死或牙髓钙化。 在临床上,一般牙髓坏死的发生率为2%-6%,牙髓钙化的发生率是5%-20%,这种变化通常在牙齿外伤后6个月内发生。 因此,我们建议如果牙齿受到了外力冲击,出现出血、松动等情况,即使看起来不严重,也需要及时就诊进行检查,并在之后的6个月内,随时观察是否有牙冠变色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就医。 可能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但,肯定早看比晚看要好。 您理解了吗?
一般患者在牙齿拔除后,无疼痛或仅有轻微的疼痛,通常可以不使用止疼片。 创伤较大的拔牙术后,特别是下牙的阻生齿(下牙智齿)拔除后,可能会有明显的疼痛不适,根据原北京医科大学的统计表明,下牙智齿复查的540名患者,有明显疼痛反应的占到了81.7%,其中严重疼痛的患者占15.4%,因此,术后可常规使用止疼片两天。 在此,我们要区分拔牙后正常的反应性疼痛和干槽症(干槽症详见之前的科普),拔牙后反应性疼痛,当天即可出现,拔牙创口是正常的样子,无腐臭,疼痛不严重,三到五天就会消除。 如果是干槽症,疼痛通常在拔牙后3到5天出现,剧烈的放射疼痛,嘴里有腐臭味儿,如果不加处理的话,疼痛可能达到十余天。 简单地说,如果患者在拔牙后感觉疼痛是逐渐减轻、肿胀逐渐缓解、出血停止,这就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可以不吃止疼片和处理,等待自然恢复即可。 但,如果相反,在拔牙3到5天后,突然出现更加剧烈的疼痛和肿胀,嘴里出现腐臭的味道,可能就是创口出现了感染的情况,需要到医院进行治疗处理。 总之,拔牙需要尽量减少创伤,保护自体产生的血凝块,如出现疼痛不适,可以适当用止疼片降低疼痛程度,但出现感染应尽早就诊治疗。
我们在临床上经常遇到提出这样问题的患者,患者在外院进行了根管治疗,治疗后需要做牙冠保护牙齿,防止劈裂。但是通过X线片可以清晰地看到患者的根管治疗并没有做到位,有的没有充满,有的只是随便用材料堵上了龋洞,患者觉得牙洞补上了,为什么还需要重新做根管治疗呢? 我们做根管治疗的原因是患者治疗的太晚了,牙髓已经被细菌感染,根管治疗的目的就是去除牙髓腔内的腐质和感染部分,并且密封根管,不让外界细菌再次感染髓腔,以达到治愈的效果。 戴牙冠是为了保护失去牙髓的牙齿,并不能预防根管内感染的发生。 因此,对于根管充填不到位的患牙,我们还需要在重新进行根管治疗之后才能进行牙冠的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