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斑劈裂就是在黄斑区视网膜的解剖层次间出现了裂开。这种裂开不是纵贯视网膜全层,而是沿着视网膜的某一个层面的裂开。黄斑劈裂发生的速度很缓慢,在玻璃体的持续牵拉下患者可以有多年的视力缓慢下降而很少引起注意。病变极其细微,只有在OCT扫描的检查中,才能发现黄斑劈裂的存在。部分患者可以玻切+内界膜撕除手术治疗,实际手术过程比较复杂而。部分患者手术的结果令人满意。具体情况可来我门诊检查。点击这里查看我的门诊时间
还不能肯定左眼的问题,关键要看验光的结果,是弱视,近视,散光还是调节疲劳。如为调节疲劳,眼部扎针有效。均衡饮食,少吃甜食,不喝碳酸饮料,适当锻炼身体,注意用眼卫生。现在重要的是验光结果。
一、临床体征 1.ROP的发生部位分为3个区:1区是以视盘为中心,视盘中心到黄斑中心凹距离的2倍为半径画圆;2区以视盘为中心,视盘中心到鼻侧锯齿缘为半径画圆;2区以外剩余的部位为3区。早期病变越靠后,进展的危险性越大。 2.病变严重程度分为5期:1期约发生在矫正胎龄34周,在眼底视网膜颞侧周边有血管区与无血管区之间出现分界线;2期平均发生在35周(32~40周),眼底分界线隆起呈脊样改变;3期发生在平均36周(32~43周),眼底分界线的脊上发生视网膜血管扩张增殖,伴随纤维组织增殖;阈值前病变发生在平均36周,阈值病变发生在平均37周;4期由于纤维血管增殖发生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先起于周边,逐渐向后极部发展;此期据黄斑有无脱离又分为A和B,A无黄斑脱离;B黄斑脱离。5期视网膜发生全脱离(大约在出生后10周)。“Plus”病指后极部视网膜血管扩张、迂曲,存在“Plus”病时病变分期的期数旁写“+”,如3期+。“阈值前ROP”,表示病变将迅速进展,需缩短复查间隔,密切观察病情,包括:1区的任何病变,2区的2期+,3期,3期+。阈值病变包括:1区和2区的3期+相邻病变连续达5个钟点,或累积达8个钟点,是必须治疗的病变。 3.病变晚期前房变浅或消失,可继发青光眼、角膜变性。 二、诊断要点 病史:早产儿和低体重儿; 临床表现:病变早期在视网膜的有血管区和无血管区之间出现分界线是ROP临床特有体征。分界处增生性病变,视网膜血管走行异常,以及不同程度的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和晚期改变,应考虑ROP诊断。 三、筛查标准 1、对出生体重<2000g的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开始进行眼底病变筛查,随诊直至周边视网膜血管化; 2、对于患有严重疾病的早产儿筛查范围可适当扩大; 3、首次检查应在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周开始。四、治疗原则 1、对3区的1期、2期病变定期随诊; 2、对阈值前病变(1区的任何病变,2区的2期+,3期,3期+)密切观察病情; 3、对阈值病变(1区和2区的3期+病变连续达5个钟点,或累积达8个钟点)行间接眼底镜下光凝或冷凝治疗; 4、对4期和5期病变可以进行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