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是儿童生长发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身心健康、情绪稳定、认知发展及学习能力等方面均有深远影响。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电子产品的普及,许多儿童面临睡眠不足的问题。那么, 1、影响孩子睡眠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孩子睡眠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两大类:(1)自身因素:①躯体疾病因素:如发热、疼痛,过敏、哮喘或罹患鼻窦炎、扁桃体肿大阻塞呼吸道或其他躯体疾病;②心理行为因素:睡前进行剧烈运动、玩电子游戏、看电视以及其他令人过度兴奋或精神高度紧张的活动,可导致神经兴奋性增强或影响褪黑素的释放,影响入睡;另外,罹患焦虑症、抑郁症、躁狂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心理疾病均可能伴随睡眠问题,包括入睡困难、睡眠维持障碍和其他睡眠问题。(2)外界因素:①环境因素:过分嘈杂、异味、闷热、寒冷或光线明亮等不舒适的环境条件无法提供良好的睡眠机会;②教育因素:父母的教养行为和不良的睡眠习惯导致不恰当的睡眠关联和睡眠限制,如晚睡晚起,昼夜颠倒等不规律的作息时间,既往习惯床上玩耍、进食,或必须在父母床上入睡,或需要他人摇晃、看护下入睡等,均可能导致入睡困难或睡眠节律紊乱。 2、儿童充足睡眠的标准是什么?不同年龄段儿童睡眠时间推荐有哪些?个体的睡眠在整个睡眠周期中会发生变化。儿童处于身体和大脑迅速发育发展的阶段,对睡眠的需求通常高于成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的入睡时间一般会更长,需要的睡眠量一般会减少,且会在夜晚觉醒的次数更加频繁。总而言之,孩子长大的过程中家长可能会感觉孩子的睡眠不如从前,但这事实上是人类个体发展的自然现象。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睡眠推荐时间不同,随着年龄增长,推荐时间有相应减少,具体如下:①婴儿:一岁以内婴儿每天应睡12~15个小时。②学龄前儿童:每天应睡10~13个小时。③小学生:每日需要满足10小时睡眠。④中学生:每日需满足至少8小时睡眠,不可低于7小时。需要注意的是,睡眠量需要存在个体差异,一般只要孩子在白天精神状态良好,自我感觉睡眠充足,那么不管睡几个小时都可以被接受。 3、睡眠问题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多大影响?如身高方面、大脑方面等。睡眠是人类的基本行为,儿童期充分的睡眠可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这对儿童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生长激素是影响身高和体重的重要因素,睡眠质量越好,生长激素分泌越充足。睡眠不足则可能导致生长激素分泌减少,进而影响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恰当的睡眠时机和充分的睡眠时间能使大脑进行充分的脑脊液代谢,清理神经系统内环境,促进认知功能发展。此外,研究表明,失眠与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胃肠道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均存在关联和相互作用,与身体健康与否关系密切。 4、如何判断孩子睡得好不好? 如果孩子睡眠表现如下,表明睡眠质量良好:①入睡速度:孩子一般能在10~30分钟内快速入睡。②睡眠中动作:孩子在睡觉时表情平静,没有夜惊、打鼾、梦呓、磨牙等现象。③睡眠连续性:孩子几乎每晚都是一觉睡到天亮,或者只醒来1次。④睡眠规律性:孩子的入睡与起床时间规律,睡眠习惯良好。另外,家长也可以从孩子次日的情绪及活动状态中观察判断孩子的睡眠质量,如:孩子睡醒后伸懒腰,次日白天精神状态好,提示前一日睡眠好;反之,若孩子次日出现困倦、打哈欠、发脾气等,则提示前一日可能没有睡好。 5、孩子出现了睡眠问题,应该如何科学应对?家长需要首先了解儿童正常睡眠,避免过分担忧及不必要的关注。而且,睡眠问题在儿童青少年中非常常见,举个例子:据文献报道,20%~30%的3岁以下儿童有入睡困难和频繁的夜间醒来,25%~50%的学龄前儿童有上述情况。根据父母报告,69%的儿童每周有几次入睡困难和睡眠维持的问题,51%的青少年报告每周至少一次入睡困难。儿童失眠通常被定义为“尽管有适合年龄的睡眠时间和机会,但仍会反复出现睡眠开始、持续时间、巩固或质量方面的困难,导致儿童和/或家庭的日间功能受损”。因此,不是某一天“睡眠不好”就需要特别关注的。当然,睡眠障碍在儿童青少年中的患病率并不低,其包含的内容广泛,包括失眠、嗜睡、阻塞性睡眠障碍、睡眠-觉醒节律障碍、睡眠相关运动障碍、异态睡眠等。其中,失眠障碍是青少年中最普遍的睡眠障碍,终生患病率为10.7%,目前13岁~16岁孩子的患病率为9.4%,35%的青少年每月至少失眠几次,女性在青春期后发病较多,16岁~18岁青少年失眠症患病率为18.5%。建议到专业的医疗机构寻求帮助(如儿童精神科、神经内科、睡眠专科等)。有时睡眠障碍与多种躯体疾病和精神心理疾病相关,处理原发疾病就能使睡眠问题得到改善。 6、要让儿童拥有充足睡眠,我们应该怎么做?儿童失眠一般首选非药物治疗,除了及时到专业医疗机构就诊外,家庭中可行的行为干预措施如下:(1)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①保持相对固定的作息时间,尤其周末假期于平时的作息时间勿相差太大;②睡前30分钟左右做一些睡前准备,如调暗灯光、保持环境安静、限制电视和打游戏等;③卧室温度控制在25℃左右,床只用来睡觉,不在卧室惩罚孩子;④白天保持一定量的户外活动,接触阳光;⑤识别孩子的睡眠问题,即时调整或寻求帮助。(2)良好的睡前程序:帮助孩子建立一套固定顺序、愉快、安静的睡前程序活动,为睡眠做好准备,如:洗热水澡、读故事绘本、抚触、听摇篮曲等。避免睡前剧烈活动或屏幕暴露。(3)认知重建:调整孩子和家长有关失眠的消极思维和认知,用更加积极的认知进行替代,如用“我今晚能睡好”替代“我一定睡不着”,用“每个人睡眠需求不一样”替代“我没法睡够8小时怎么办”等。(4)睡眠限制:限制孩子卧床时间,使卧床时间尽量接近实际睡眠时间,提高睡眠效率,等睡眠效率提高后,可逐步延长卧床时间以增加睡眠时间。(5)刺激控制:限制孩子在床上或卧室内进行干扰睡眠的活动(如看电视、玩手机游戏、玩耍跑跳等),只在有睡意时上床。如果在床上躺了20分钟以上还未能入睡,可下床做一些安静不刺激的活动,等困倦时再回床就寝。(6)放松训练:如想象式放松、渐进性肌肉放松、呼吸放松等。(7)不愿分床的孩子可采用渐进消退法:在上床睡觉到早上起床这段时间中,适当忽略孩子的不良行为(如哭闹、发脾气等),设置渐变间隔时间查看孩子的状况(如5分钟、10分钟、15分钟缓增),目标是培养孩子的自我安抚能力,使孩子学会独立入睡。(8)夜醒的孩子可设置定时提前唤醒:在孩子夜醒前15~30的分钟,轻拍唤醒儿童,再让其重新入睡,从而使常规夜醒不再出现。此法实施前,家长应充分了解孩子夜醒的规律时间。 当上述家庭内部的行为干预无效时,可采用药物治疗儿童失眠,请到专业机构咨询医生。
一、什么是感统失调感统失调全称感觉统和功能失调(Sensory integration dysfunction,SID),这一定义由美国心理学家Ayres于1972年提出。感觉统合功能是指个体将来自不同感觉通路(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以及平衡觉等)的信息,通过大脑加工处理整合后指挥身体做出正确的反应。感统失调即一系列感觉加工维度的功能异常,主要集中在触觉、本体感觉和前庭系统,也称为感觉加工障碍(SPD)。感统失调在自闭症谱系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神经发育障碍的患儿中多见,但并非感统失调的孩子就一定存在上述疾病,也并非存在上述发育疾病的孩子就一定存在感统失调。二、感统失调的原因我国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对学龄儿童感觉统合功能失调的发病率、发病病因、治疗方法和疗效等展开研究。发现3~6岁幼儿中轻度感觉统合失调发生率为28.5%,重度感觉统合失调发生率为8.9%,男孩和女孩感觉统合失调率分别为28.3%和30.7%。除遗传因素外,父母生育年龄较大、母亲受教育程度高可能是感统失调的保护因素,父母拒绝或偏爱的养育方式、母孕期患病和服用治疗性药物、母孕期阴道出血、胎儿臀位,婴幼儿时期患病可能是感统失调的危险因素,婴儿的分娩方式和分娩过程等是可疑危险因素。另外,孩子并非由父母照料、家庭支持系统差、居住环境恶劣,父母对孩子不切实际的期望,父亲年龄偏大和母亲年龄偏小都可能对孩子的感觉统合功能发育造成负性影响。三、如何判断感统失调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估量表是评价感统失调的常用测量工具,由父母填写,具体条目如下:(一)大肌肉及平衡能力(前庭觉)1. 特别爱玩旋转的凳椅或游乐设施而不会晕。2. 喜欢旋转或绕圈子跑而不晕不累。3. 虽然看到了仍然碰撞桌椅、旁人、柱子、门墙。4. 行动、吃饭、敲鼓、画画时双手协调不良,常忘了另一边。5. 手脚笨拙,容易跌倒,拉他时仍显得笨重。6. 俯卧地板和床上,头、颈、胸无法抬高。7. 爬上爬下,跑进跑出,不听劝阻。8. 不安地乱动,东摸西扯,不听劝阻,处罚无效。9. 喜欢惹人,捣蛋,恶作剧。10. 经常自言自语,重复别人的话,并且喜欢背诵广告语言。11. 表面左撇子,其实左右手都用,无固定使用哪只手。12. 分不清左右方向,鞋子、衣服常穿反。13. 对陌生地方的电梯或楼梯,不敢坐或动作缓慢。14. 组织力不佳,经常弄乱东西,不喜欢整理自己的环境。(二)触觉敏感及情绪稳定15. 对亲人特别暴躁,强词夺理,到陌生环境则害怕。16. 害怕到新场合,常常不及就要求离开。17. 偏食、挑食、不吃青菜或软皮。18. 害羞不安,喜欢孤独,不爱和别人玩。19. 容易粘妈妈或固定某个人,不喜欢陌生环境,喜欢恐怖镜头。20. 看电视或听故事,容易大受感动,大叫或大笑。21. 严重怕黑,不喜欢在空房,到处要人陪。22. 早上懒床,晚上不睡,上学前常拒绝到校,放学后又不想回家。23. 容易生小病,生病后常不想上学,常常没有原因拒绝上学。24. 常吸吮手指或咬指甲,不喜欢别人帮助剪指甲。25. 换床睡不着,不能换被或睡衣,出外常担心睡眠问题。26. 独占性强,不让别人碰他的东西,常会无缘无故发脾气。27. 不喜欢同别人谈天和玩碰触游戏,视洗脸和洗澡为痛苦。28. 过分保护自己的东西,尤其讨厌别人由后面接近他。29. 怕玩沙土、水,有洁癖倾向。30. 不喜欢直接视觉接触,常需用手来表达需要。31. 对危险和疼痛反应迟钝或反应过于激烈。32. 、听而不见,过分安静,表情冷漠又无故嬉笑。33. 过分安静或坚持奇怪玩法。34. 喜欢咬人,并且常咬固定的友伴,并无故碰坏东西。35. 内向、软弱、爱哭,又常会触摸生殖器。(三)本体感及协调能力36. 穿脱衣裤、扣纽扣、拉拉链、 系鞋带,动作缓慢、笨拙。37. 顽固、偏执、不合群,孤僻。38. 吃饭时常掉饭粒,口水控制不住。39. 语言不清,发音不佳,语言能力发展缓慢。40. 懒惰、动作慢、做事没有效率。41. 不喜欢翻跟头、打滚和爬高。42. 上幼儿园仍不会洗手、擦脸、剪纸,以及自己挪屁股。43. 上幼儿园(大、中班)仍不会用筷子,拿笔,攀爬或荡秋千。44. 对小伤特别敏感,依赖他人过度照料。45. 不善于玩积木,组合东西,排队,投球。46. 怕爬高,拒走平衡木。47. 到新的环境很容易迷失方向。(四)视听觉及学习能力48. 看来有正常智慧,但学习阅读或做算术特别困难。49. 阅读常跳字,抄写常漏字、漏行,写字比划常颠倒。50. 不专心,坐不住,上课常左右看。51. 用蜡笔着色或用笔写字写不好,写字满而且常超出格外。52. 看书容易眼酸,特别害怕数学。53. 认字能力虽好,却不知其意义,而且无法组成较长的语句。54. 混淆背景中的特殊图形,不易看出或认出。55. 对老师的要求及作业无法有效完成,常有严重挫折。(五)十岁以下儿童的家长填写以下问题:56. 使用工具能力差,对劳作或家事均做不好。57. 自己的桌子或周围无法保持干净,收拾上很困难。58. 对事情反应过强,无法控制情绪,容易消极。以上的父母测评量表较为主观,常常也需要临床医生和测评技师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评价,才能较为客观地反应孩子的发展水平。部分“感统失调”的孩子可能存在更显著的发育问题,如自闭症谱系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等,建议到有儿童精神科、发育行为儿科、儿童心理科等有资质的医疗机构就诊,避免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四、如何治疗感统失调预防大于治疗,现代化“精细“的养育方式,有时反而让孩子们失去了原先可以拥有的活动或交流的机会。在孩子出生后,家长要尽量为孩子拓展活动空间,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提供“触摸、攀爬、看、听、说”的机会,不要让孩子困在“圈养”的小空间中,或者这也“不可以”,那也“不可以”,尽可能多给孩子“尝试”和“逐渐独立”的机会,让孩子自行探索和锻炼。如果发现孩子存在感统失调,可进行针对性训练,一些医疗和教育机构有完善的感统训练课程。家中也可以进行感统训练,如秋千、滑板、蹦床可锻炼前庭平衡觉;抛接球、翻跟斗、倒立可以锻炼本体觉;抓痒游戏、玩橡皮泥、按摩球可以锻炼触觉;吹泡泡、躲猫猫可以锻炼视听整合。五、感统失调的预防及预后 儿童感觉统合功能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发育,因此感统失调可随着生长发育而逐渐缓解。既往研究发现6年自愈率为48.3%,本体感失调自愈率为69.7%,触觉防御失调自愈率为81.6%,前庭平衡失调自愈率为72.0%,学龄前有行为问题儿童的自愈率为70.6%。“感统失调”不是一项医学疾病的诊断,总体预后较好,家长需理行看待“感统失调“,到正规的医院就诊,避免过度焦虑、病急乱投医。参考文献:[1]王燕玲,黄悦勤,刘宝花,等.3—6岁幼儿感觉统合失调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3):199-200.[2] Camarata S, Miller LJ, Wallace MT. Evaluating Sensory Integration/Sensory Processing Treatment: Issues and Analysis. Front Integr Neurosci. 2020 Nov 26;14:556660. doi: 10.3389/fnint.2020.556660.[3]黄悦勤,刘宝花,王燕玲,等.北京市城区3—6岁幼儿感觉统合失调的现况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44-46.[4]黄悦勤,李旭东,王玉凤.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随访研究.中华儿科杂志,2002,40(5):260-262.
用刀片切割双手,用烟头烫焦皮肤,用拳头击打玻璃……这些对身体造成直接、故意、重复性的伤害,却不会造成致命危险的行为,叫“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self-injury,简称NSSI)。NSSI在全球普遍存在,青少年是高发群体。随着社会发展节奏的加快,家庭结构和功能变化,学业压力和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使得青少年群体中NSSI发生率逐年增长。有数据表明,NSSI在青少年中的罹患率为17.2%,在成年人中为5.5%。精神障碍、遭遇欺凌、童年创伤经历、等均为导致青少年NSSI的危险因素。NSSI的对于实施者本人来说的目的和作用,可能是实施者在面对压力和负面情绪时,用以调节情绪和自我控制的方式。自残者会说,疼痛能让他暂时忘记痛苦,释放压力,感觉舒适甚至快乐,有时候是发泄情绪或自我惩罚,有时候可以摆脱孤独感,获得他人的关注;或者摆脱他人的控制,改变自我的形象,有时候自残行为是一个模仿和跟随的行为,为了让自己更能融入某一团体,有时候自残行为是自杀冲动的替代品……虽然看上去自残更像是“求生存”,而不是自杀者的“求死亡”,但常常会和自杀行为相伴随,因此,家长、教师和医务人员应保持警惕,并实施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首先,我们需要对自残行为进行临床评估,明确动机、严重程度、是否合并其他精神心理疾病、以及自杀风险等。治疗上,目前针对NSSI主要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其他物理治疗为辅。心理治疗流派比较多,我们可以根据患者的评估情况,选取适宜患者接受的心理治疗方式,目前临床中常见的心理治疗方式包括辩证行为治疗(DBT)、认知行为治疗(CBT)、人际心理治疗、艺术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动力学心理治疗等,回顾性研究显示,DBT、CBT可有效减少NSSI行为。药物治疗可与心理治疗联合使用,部分抗精神病药物可有效降低NSSI行为的发生率。药物对于合并抑郁症、心境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的NSSI患者也能针对性地改善精神和情绪症状。在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考虑物理治疗。主要包括电休克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深部脑组织刺激等,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和建议下进行。由于很多NSSI的孩子自伤行为较为隐蔽,教师和家长可以帮助早期发现,尽早将孩子带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评估。请不要对自残行为自行过度解读或过度反应,需要明白,我们要处理的是孩子自残背后的一系列问题,而不仅仅是自残行为这个表现而已,所以,老师和家长们,请给孩子多一点关心和爱护,多一点尊重和倾听,多一点理解和包容,和医务人员一起帮助孩子走出阴霾。
近日因网红韩安冉女儿罹患“多动症”成为热搜,让“多动症”又一次获得大量关注。查看网络社交平台的留言和讨论,发现很多人对“多动症”存在一些误解,因此,我们想对“多动症”做个科普。一、什么叫“多动症”?“多动症”又叫“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它可以仅表现为“行为多动”但注意力良好,也可以仅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但表现安静,还可以表现为既“行为多动”又“注意力不集中”的组合症状。一般来说在12岁前出现症状,持续半年以上,并且在两种或更多场合均有出现。二、“多动症”啥表现?如果您担心自家孩子是“多动症”,可查看下附的量表,如果孩子在1~9条中或10~18条中存在≥6条表现,就可能需要给孩子做一个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筛查,但并不是只要符合这个量表,就一定是多动症哦。需要有明确证据表明上述症状干扰或降低了患者的社交、学业或职业功能,并且排除其他因素如焦虑障碍、心境障碍、分离障碍、年龄过小等导致,才能由精神科医生做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诊断。三、为啥会得“多动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儿童青少年患病率约5%~6%,成年人患病率约2.5%~4%,其发病原因可能与出生低体重、孕期吸烟(或二手烟)有关,也可能与儿童被虐待、忽视,经历多个抚育场所、接触神经毒素、感染或宫内接触酒精有关,还可能与亲属的遗传有关,但上述这些因素都不是必要或充分的致病因素。四、“多动症”不可怕,能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主要对人的损害来自于其功能性的后果,如下降的学校表现、学业成就和社交排斥。相较于同龄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更可能在青少年期出现品行问题,成年期发展为人格问题,在家庭、学校、工作中,也更可能经受来自各方的负面评价、引发矛盾冲突、带来挫折事件,影响个体发展。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通常可选择哌甲酯、托莫西汀、苯丙胺、可乐定等,我国也有很多中医方剂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非药物治疗则包括行为训练、家长培训、学校干预等。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上,需要临床医生根据患儿的病情及具体需要,合理选择并综合运用药物治疗、心理行为治疗或个体化教育项目等方法,对患儿进行全面干预,从而最大程度改善患儿的症状和社会功能。其实,我们身边有很多名人都被诊断过“多动症”,比如运动员迈克尔乔丹、太空人斯考特凯利、创业者罗永浩等等,所以别担心,只要理性面对,合理处置,“多动症”和“美好人生”并不矛盾。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除了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等ADHD核心症状的表现,以及相应的功能损害之外,患儿也常常会伴随有脾气大、不听话、难管教、不爱学习、惹是生非等不良行为表现,进一步影响患儿的学业成绩、家庭关系、社交活动和生活技能,共患病造成的功能损害也常常是家长带患儿就诊的原因。ADHD常见的共患病有对立违抗性障碍、品行障碍、学习障碍、情绪障碍等。其中,对立违抗性障碍与约1/2的混合型ADHD患儿共病,与约1/4注意缺陷型的ADHD患儿共病,可以说共病率最高,对立违抗性障碍的主要表现愤怒/易激惹的心境、好争辩/对抗的行为、报复心理及行为,最常见于针对家庭成员,如父母、同胞,常在童年早期出现,青春期达到高峰,导致患儿频繁跟父母、老师、其他监护人、同伴等产生冲突。品行障碍常常由对立违抗性障碍进展而来,与约1/4混合型ADHD患儿共病。品行障碍指儿童青少年期出现的持久的反社会的行为模式、或对立攻击的行为模式,如欺凌、攻击他人或动物、蓄意严重破坏财物、欺诈、盗窃、逃学、旷课、夜不归宿等,这些异常行为严重违反了相应年龄的社会规范,与正常儿童的调皮和青少年的逆反行为相比,更为严重,甚至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可以说,品行障碍的影响最为严重,也是最难以治疗纠正的。另外,还有特定学习技能障碍,指学习和使用学习技能的困难,在朗读、阅读、拼写、书面表达、计算、推理等方面存在困难,在无智力缺陷的情况下导致低学业成绩,显著影响患儿的学业表现和日常生活中学习技能的运用。情绪障碍有时也会与ADHD共病,因为ADHD孩子受到负面评价更多、自信受挫、自尊敏感,因此也更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大多数有破坏性心境失调的儿童青少年符合ADHD的诊断标准。焦虑障碍和重度抑郁障碍可见于少数ADHD个体,但明显高于普通人群水平。此外,物质使用障碍、反社会型人格、强迫症、抽动障碍、自闭症谱系障碍也可能与ADHD共病。可以说,共患疾病使ADHD患儿的功能损害雪上加霜,因此,早期明确诊断ADHD和共患疾病,早期干预,是预防“坏”孩子更“坏”的最有效手段。当然,我们这里的“坏”都是有双引号的,因为ADHD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并不是孩子们故意为之。
孩子确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以下简称ADHD)后,父母常感到不知如何是好……如果确诊ADHD时孩子年龄较小且功能损害不明显,医生可能更多建议康复训练治疗,如果孩子已经上小学并且功能损害显著,医生可能更多建议药物治疗。那么父母还需要了解些什么呢?首先,了解“多动症”是什么。多动症孩子常表现出注意力难以集中、莽撞冲动,或者难以管束、精力过剩,需要养育人的更多照料,这些表现并非孩子们故意为之,也就是说,不是他们故意“不听话”,而是孩子们无法控制自己。ADHD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它或许不像盲、聋、哑、低智等发育障碍可清晰分辨,但确实存在神经发育缺陷,尤其在控制冲动、认知、性格的前额叶区域缺陷异常更为显著,且现有的临床辅助检查手段无法明确探查。ADHD的病因可能是多动多样的,与遗传因素可能相关,父母可能携带疾病的易感基因,或者有时自己也是ADHD患者,或者也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后天环境因素也可能与多动症的发病有关,如二手烟、酒精的接触,重金属等环境污染、射线的影响都可能在多动症的发病中起作用。因此,ADHD的发病不是“爸爸的错”或者“妈妈的错”,当然,不恰当的养育方式可能加重ADHD的功能损害,影响孩子的自我认识,发展出对立违抗性障碍、品行障碍、情绪问题等。罹患ADHD或许看起来是件不幸运的事,但是要知道美国游泳运动员迈克尔·菲尔普斯就是个典型的ADHD患者,他精力旺盛、行为冲动、不计后果,而追溯名人们的生长发育史,艺术家达·芬奇、音乐家沃尔夫冈·莫扎特、科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政治家温斯顿·丘吉尔均可能是ADHD患儿,患病并不影响这些人成年之后达到成就。 了解这些情况后,家长的焦虑是不是能得到一些缓解?接下来,家长需要做的就是配合医生系统化、个体化地治疗,争取得到学校老师的理解和配合,合理疏导孩子的压力和不安,绝大多数孩子在综合干预后能够缓解症状、恢复功能。(转载请注明出处)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中国儿童青少年整体患病率为6.3%。其核心症状表现为多动、冲动、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学业成绩、同伴关系、亲子关系、自信心和自我意识水平等,可能进一步进展出对立违抗性障碍、品行障碍、情绪问题等,症状可迁延至成年,影响患者的一生。那么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早期识别多动症呢?可以先从生活中孩子的以下几方面具体表现观察,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动/冲动症状可单独或同时存在:注意力不集中:患儿的注意力容易受到环境影响而分散,表现出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暂,或者对来自各方面的刺激几乎都有反应,不能滤过无关刺激,显得难以执行任务、难以完成任务、没有条理、持续用脑困难,具体表现有:①玩积木或其他游戏时显得不专心;②上课专心听课的时间短暂;③老师布置作业的时候常听不清,以致做作业时常出现遗漏、倒置和解释错误;多动:多开始于婴儿早期,进入小学后因受到各种限制,表现更为显著,常常给人难安静的感觉,具体表现有:①婴儿时期:从摇篮或小车向外爬;②幼儿时间:开始学步时以跑代走,翻箱倒柜等;③学龄期:上课时小动作不停,喜欢招惹同学/同伴,从而发生争吵或打架,好插嘴和干扰大人的活动,易引起大人厌烦;冲动:患儿缺乏克制能力,常对一些不愉快刺激做出过分反应,以致在冲动之下伤人或破坏东西,具体表现有:①情绪不稳定;②无故叫喊或哄闹;③缺乏耐心;④做事急急匆匆另外,如果孩子每天早晨总是无法迅速起床、无法迅速地洗漱穿衣,无法像同龄人一样吃完早餐,在上学之前总惹麻烦、与家人发生争吵;在学校中表现不喜欢上学、不被同学接纳喜欢;放学后不愿意多谈在学校中发生的事情、缺少朋友、消极地参与课外活动;晚上家中完成家庭作业有困难,无法好好享受家庭时光,不能在晚间就餐时平静地与他人交谈,父母与孩子在一起参加活动时感到舒服;夜晚不能听从洗漱或学习安排,不能准时上床睡觉,睡眠不实等情况;或者孩子出现了自信心下降、情绪不稳、叛逆违拗等情况,则需要考虑孩子可能存在日常生活的功能损害,建议尽早正规医疗机构就诊,早期干预和治疗。(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你家有一个不愿意上学的孩子,TA可能是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或研究生(当然中学阶段出现问题的情况更多见),可能在国内或国外,可能是间断不去(如考试前、或一次考试成绩未达预期、或近期遭遇某些挫折)或者已经有一段时间持续不上学,很多孩子可能伴有不开心、迷恋游戏、不愿意和父母交流、容易发脾气、昼夜节律颠倒等,以下是一些一般性的看法或者建议,不一定完全符合你的孩子及家庭,不过哪怕只有一条能让你有些触动和认同,也许可以促发你的家庭和孩子的改变之旅~~~1、首先,这不是你和家庭的失败,也并非特例。在现今的教育环境下,有不少孩子和家庭遇到了这样的困难。如果你跟随精神科/心理科医生出诊一天,你会发现门诊患者中有不少是来寻求解决这个问题的,希望了解到这一点后能够让你稍许有些安心。2、这部分孩子中,有一小部分需要精神药物的帮助,比如孩子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焦虑抑郁、和失眠症状、甚至是精神病性的症状(幻觉妄想等),这时单纯进行心理辅导很难凑效,药物是必要的,请遵从专业人员(精神科医生)的建议。3、绝大部分情况下,这个问题的产生已经累积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于学习的意义和重要性(从幼儿园起,学习的重要性就一直被不断“催眠”),相信孩子比我们还明白。不去上学,一定是发生了TA所不能逾越的某种障碍,需要得到帮助。因此在这个时候再告诉TA学习有多重要、某个即将到来的考试有多重要、或者不断催促甚至要挟孩子去上学,往往帮不到TA。此外,也请做好康复有一个过程(有一部分需要较长时间)的心理准备。4、平静下来,了解和分析潜在的原因非常关键,而有技巧、有策略地去解决这些问题更为重要,只是直白地要求孩子往往效果不佳、甚至适得其反。(比如对不自信的孩子叫嚣“你要自信一点!像个男子汉!”,只会让孩子感觉到不被接纳,反而更不自信、更加懦弱,从而成为“自我应验的预言”。)5、常见的不上学的因素包括:纷乱冲突的家庭环境(让人无法安心学习)、希望得到家长的关注(比如家庭中有一位繁忙的、长期缺位的父亲)、令人担心的父母(比如母亲长期抑郁焦虑)、同胞竞争(比如家里多了一个弟弟)。学校因素也很常见,比如在学校受到欺凌、感到老师不喜欢自己或者老师太凶、难以应对的学习压力、同学关系的困扰、或者个人的自信系统已经崩塌、感到前途无望等等。6、绝大部分情况下,治疗的干预目标应该包括父母以及其他的重要家庭成员、及其周围环境(如学校),或者说应该把问题当作一个系统、而不只是针对孩子一人来解决。在心理卫生领域,有时把这些不上学的孩子叫做“索引病人”(就像药引子一样:~)),真正生病的是TA背后的那个系统,孩子不上学只是最为凸显的部分,起到了让周围人开始关注其身后的问题的作用。7、这段时间最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不要破坏和孩子的亲密关系!不要破坏和孩子的亲密关系!不要破坏和孩子的亲密关系!这段时间里,需要家长设身处地地考虑孩子的困境、表达接纳和理解、沟通和协商,而不是用“死路”(即负面的表达方式,如指责、抱怨、唠叨、威胁、讽刺等)的方式来对话。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和孩子一起走出这段低谷的过程并不容易,紧密的家庭关系可以让孩子更愿意表达和沟通、更容易获得安全感和自信,也才更有可能走出低谷。8、应该承认的是,这个困境对不少父母是很大的一个挑战,很多父母自己已经乱了阵脚、慌乱不安,然而这样只会向孩子传递“这个问题很严重!”、或者“我们觉得你克服不了这个困难!”的信息,让孩子更没有信心去面对。父母的“能级”需要高出孩子几级(包括耐挫力更强、情绪更平和、眼界更长远和宽广等),才可能相对游刃有余地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因此,父母的自身心理建设很重要,如果父母感觉到自己很郁闷、很担忧、脾气很大、甚至忍不住对孩子说狠话时,你可能需要暂时放下孩子的问题,先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好(方法可能是锻炼、找朋友倾诉、逛街、吃美食、甚至找医生等等)。只有当父母真的信任自己的时候、才会相信孩子总有办法好起来,很多时候事情也就慢慢好起来了(这是好的“自我应验的预言”)。9、最后,虽然很难有人愿意相信,但是不得不说,孩子不上学的困境其实是一份精心包装的“礼物”(其他困境也一样,如孩子游戏上瘾、和父母对抗、行为问题等等)。因为只有当孩子不上学了,家庭才会开始静下心来思考问题发生的原因、并尝试作出调整和改变,从长远的角度来讲可以预防更严重的事情发生。比如父亲回家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多了,妈妈更关注到自己的需求而不只是一味为了孩子付出、父母调整了和孩子的沟通方式、父母开始了对婚姻的建设、着手帮助孩子解决学校困境等。结语:每个家庭和孩子都是独特的,情况各异、解决方法也不同。不可否认,有的问题很快就能得到解决,并非要“长期”过程,而个别孩子问题则不那么容易,甚至孩子恢复上学的目标始终达不到。有弹性的的父母会逐渐意识到,即便不能去上学,孩子仍然可以找到其他人生目标,也依然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获得学习和成长~~~作者:上海市东方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康传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