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一起床,喝大半杯温开水,房间里走两圈,就去解大便(起床后,我们的大脑会发布“起立反射”信号,加上喝水动作,会产生想排便的念头。千万不要因为时间紧或这样那样的原因而憋着。)★解大便时不看书、不看报、不听音乐等。避免排便过度用力和延长排便时间,排便用力过度或者久蹲厕所会导致肛垫组织脱出更明显。★上午中间可以适当吃点水果,譬如香蕉、苹果,尽量避免吃肠胃不友好水果(如一吃就肚子痛或者拉肚子的食物)。★中午蔬菜配粗粮,多吃芹菜等纤维多的食物,适当吃玉米、荞麦、薯类等杂粮。清淡饮食,少吃过于油腻或熏、煎、炸类食品。★午休避免腹部着凉,着凉有些会导致肠易激,导致排便异常。★下午稍适当运动有帮助。长时间坐着不动、站立或蹲着,都是患上痔疮的主要原因。特别是不要连续几个小时保持同样的姿势。建议每小时就要起身活动一下,3~5分钟就行。★下班后悄悄做提肛操。提肛动作:有意识地收缩直肠括约肌,憋三五秒、然后放松。如此反复50~100次,建议每日做2~3遍效果最佳。★晚饭尽量不喝酒,少辛辣。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麻辣火锅、辣椒等容易造成痔疮发作,平时可以少吃一些,最好不要饮酒。★睡前温水坐浴。温水能促进括约肌处的血液循环,还能止痛、止痒。每天临睡前用温水清洗臀部并坐浴10分钟。★晚上11点前就要入睡。工作避免连续安排繁重、保证充足睡眠,高压力会影响脑肠轴进而诱发痔疮症状。
肛门及其周围,位于人体的“阴暗”角落,终年见不到阳光,又要不断排泄机体废物。若不注意卫生,易导致细菌滋生,加之走路、跑跳时,对局部反复进行磨擦,故极易引发痔疮(俗话说:“十人九痔”,可见痔疮发病率之高。) 、肛裂、肛瘘、肛周脓肿、脱肛、直肠息肉、直肠癌等肛周疾患,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痛苦和麻烦。那么怎样预防与减少肛周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呢? 刘医生认为,应重视采取以下措施。 重视调整饮食食物应多品种、多变化,适当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成年人最好每天达到750克),适当常吃些玉米、荞麦以及薯类等杂粮,保证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摄入,防止与减少大便秘结的发生。及时补充水分一年四季要重视及时补充水分,每天不少于 1 500-2000 毫升。饮水以少量多次法为最佳,不宜用啤酒和甜味饮料代水,不要喝浓茶,不要总等口渴了才饮水。 戒除不良习惯应尽量戒烟、少饮酒( 特别是烈性白酒) ,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少吃高脂肪、煎炸、熏烤以及酸涩、太硬等不易消化的食品,食物不宜太咸,防止与减少脱肛、便血和直肠癌的发生。 注意肛周卫生每次大便后,宜用温热水清洗肛门。在每晚睡觉前,最好用温热水坐浴3-5 分钟,并同时清洗与按摩肛门周围,保持肛周卫生,促进肛周血液循环,防止与减少肛周炎症与糜烂的发生。 常做提肛运动没事时每天做1-2 次提肛运动(即肛门肌肉一收一缩的活动,每次做40-60 次。可采取坐姿、站姿、仰卧位,或采取胸膝部贴床、臀部抬高的姿势),对促进肛周血液循环、防治痔疮与脱肛等有良好功效。 重视运动锻炼平时应重视运动锻炼,如太极拳、健身操、散步、慢跑或游泳等,并坚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量力而行等原则,提高身体素质。但要注意,若发现肛门周围不舒服,或有痛、痒等感觉时,则应停止剧烈运动,避免因剧烈摩擦加重病情,防止裂口扩大。 重视排便卫生养成每日1-2 次定时排便的习惯(每天晨起一次大便最好),出现便意时应及时排便,不要憋便,这样有利于保持大便通畅,促进肛周静脉回流,可减少与防止痔疮等病的发生。 防止肛周损伤便后不宜使用废旧报纸、土块、稻草、木片等揩便,防止损伤肛周皮肤和感染细菌,要用专用的卫生纸。 避免席地而坐防止寒湿侵袭,泥土污染和昆虫等叮咬,防止疖肿、痔疮诱发与感染、溃烂等加重。 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 肛肠专科 刘晓彬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一些不良因素也掺杂其中,从而导致近些年来肛周疾病发病率日益上升。而作为肛周常见疾病的肛瘘,发展快,愈合慢,治疗难,受到人们的关注。 肛瘘症状有哪些 ?张先生的肛门边有硬硬的肿物,偶尔会肿,破了后会有脓出来,自己以为是痔疮,就没放在心上,直接在药店买点外用药涂一下,症状有时候就消下来了。可后来这个症状老是反反复复,因为听说做痔疮手术要住院,怕耽误了工作,一直忍着。但最近突发肛周红肿疼痛,伴随寒战高热,排尿排便困难。到医院急诊一看才知道,原来他患的并不是痔疮,而是肛瘘,并已引发了肛周脓肿。 作为一种高发性肛门疾病,肛瘘的发病率仅次于痔疮。肛瘘的危害性和痛苦程度也只有得过肛瘘的患者们才有切身的体会:成人患者自愈机会极少,患者因为痛痒,影响工作和学习,而且肛瘘拖的时间长了还会使身体虚弱消瘦、精神不振、抗病能力下降,甚至出现贫血。由于多次反复发作,脓液可穿破管壁顺括约肌间隙蔓延,而使肛瘘变得多发和复杂,不但给治疗带来了困难,而且也影响到肛门的正常生理功能,甚至可形成直肠阴道瘘、直肠尿道瘘和直肠膀胱瘘等,侵及周围脏器。 肛瘘不治危害大 肛瘘病人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肛瘘有没有癌变的倾向,几率是多大?专家指出,对于肛瘘癌变的问题,有三点需解释:一是肛瘘和癌并没有直接关系,肛瘘不是癌症的前期病变;但由于长期的炎症刺激或者瘢痕组织的变异,慢性肛瘘确实有癌变的可能,在临床治疗中将切除瘘道送病理检验时,曾发生过类似的病例;第三是慢性肛瘘癌变的病例十分少见,肛瘘癌变的概率很低,以磷癌为主。有一种统计认为肛瘘发生癌变是 0.1%的概率,所以患者大可不必过分紧张。但是肛瘘的危害还是很明显的,特别是反复发作的患者,单纯瘘有可能发展成复杂瘘。肛瘘如果导致癌变,原因主要有:长期的慢性炎症刺激,长期炎症存在,使得脓性物,以及粪便从瘘管排出,从而刺激细胞异常增生,导致恶性病变。细菌感染,细菌长期存在于瘘管内,特别是绿脓杆菌或结核菌感染,缠绵不愈,可导致癌变。药物刺激,长期大量地使用各种局部外用药,经常刺激局部,导致癌变。因此一旦确诊为肛瘘疾病,则尽早治疗,争取尽早痊愈,防止病久癌变。 不良习惯当改变 造成肛瘘的原因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例如:上厕所时看书看报,造成下蹲或排便时间延长;经常的腹泻或者便秘,甚至排便不规律。长期饮酒或喜食辛辣食品的人群,以及结肠功能紊乱的人群,肛肠疾病的发病率会明显上升。长期站立或久蹲,久坐,肛周局部受凉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以上不良因素,可以有效预防肛瘘发生。 但如果真的患上肛瘘疾病,也不要着急,积极的保守治疗和调养,可以有效延缓肛瘘疾病的发展。肛瘘时肛周常常沾有脓液,容易引起湿疹,因此排便后在淋浴或坐浴以保持患部清洁的同时,保持肛周的干爽。有的患者用肥皂、消毒剂清洗患处,可能会产生相反的效果。本来就薄弱的皮肤在药物的刺激下会变得更薄弱,因此最好用温水轻轻擦洗患处即可。此外每日最好更换肛周敷料 2~3次。另外强调一下,仅仅这样是不可能治愈肛瘘的,应尽早就诊,才能彻底治愈。 福田医院肛肠专科 刘晓彬(微信号doctorliu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