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癌症仍是一个医学难题,目前尚没有百分百明确有效的预防方式。但是,根据我们现有的认知可以降低患膀胱癌的风险。尽量远离各种与膀胱癌相关的危险因素。首先要规避的就是吸烟,这里指的是包括电子烟的各种形式的吸烟。吸烟是明确的导致膀胱癌的因素之一,也是可以通过改变个人习惯即能避免的危险因素。对于存在职业暴露的人员,例如橡胶、印染、制鞋等行业,应在作业时做好防护措施,尽量减少接触会导致膀胱癌的化学品。另外,因为个人喜好而经常接触到颜料、染发剂等物质的人群,同样需要做好防护,减少暴露。大量饮水带来的尿液冲洗作用可能会因为减少有害物质在膀胱内停留时间而降低患癌风险。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的饮食结构,良好的心态对于预防癌症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约10%-15%的膀胱癌患者确诊时已发生转移,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患者术后约 50%出现复发或转移,其中局部复发占10%~30%,其余大部分为远处转移。尽管转移性膀胱癌一般是不可治愈的,但我们面对它并不是束手无策的。化疗、放疗以及最新的PD1/PDL1免疫治疗等都是我们可以利用的“武器”。基于顺铂的联合化疗是转移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最重要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尿路上皮癌细胞已被证明对于铂类、吉西他滨、阿霉素及紫杉醇等化疗药物敏感。常用的一线化疗方案包括:GC(吉西他滨联合顺铂)、DD-MVAC(改良 MVAC 强化方案)和 MVAC(甲氨蝶呤、长春碱、阿霉素、顺铂)等方案。转移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对于含铂类药物的联合化疗方案总体反应率可达 50%左右,其中20-30%的患者化疗后肿瘤可以明显缩小甚至消失,这部分效果好的患者可以达到长期生存的效果。化疗持续的有效期长短不一,但是大部分患者最终会出现肿瘤复发或者进展,转移性膀胱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约为14个月,五年生存率约5%~20%。 晚期膀胱癌除了化疗以外的其他治疗方案还包括放疗(化疗联合放疗或单纯放疗)、靶向药物治疗(例如最近FDA批准的FGFR3受体的抑制剂)以及最热门的PD-1/PD-L1免疫治疗等。对于PD-1/PD-L1表达阳性的患者来说,免疫治疗可以明显延长转移性膀胱癌患者的生存期,甚至有效时间比化疗持续更长。但无论如何,转移性膀胱癌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明显不如早期膀胱癌的好,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便显得尤为重要。专家介绍:朱一平,男,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膀胱癌亚专业组主诊医师。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访问学者,SIU国际会员;CSCO尿路上皮癌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泌尿外科临床质控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肿瘤免疫治疗专家委员会委员。目前临床工作侧重于泌尿系统肿瘤包括膀胱癌,前列腺癌,肾癌,肾盂和输尿管肿瘤,睾丸癌和阴茎癌的诊断和治疗。特别擅长膀胱癌的早期诊断,微创手术治疗,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多发及较大膀胱肿瘤的保留膀胱手术以及膀胱癌的综合治疗及免疫治疗等。在国内率先开展窄带光膀胱镜下膀胱肿瘤微创电切,激光共聚焦纤维内镜早期诊断膀胱癌以及保留腹膜的膀胱癌根治术等新技术。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24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复旦大学校级基金等多项基金。作为主要参与者获得上海市科技奖一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及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二等奖等多个奖项。先后多次在欧洲泌尿外科年会,美国泌尿外科年会及世界泌尿外科年会等国际顶尖学术会议上进行发言,并获得2014年SIU “best poster”奖。目前担任SRLurology杂志编委会成员,oncology reports、美国化学杂志、internationaljournal ofoncology等国际著名期刊审稿专家。门诊时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周一上午专家门诊,1号楼402诊室;周二上午膀胱肿瘤专病门诊,1号楼401诊室挂不到号的患者可直接来门诊找朱一平医生免费加号,一般情况下一周内可以安排入院手术。
很多人一听说自己得了膀胱癌都很恐慌,他们最想知道的问题就是膀胱癌能治好吗?膀胱癌应该怎么治疗呢?其实膀胱癌在人体各种癌症中属于预后较好的一种,早期膀胱癌治好的机会还是很大的。膀胱癌的治疗方式有很多,大部分是以外科手术切除肿瘤病灶为主,另外也有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等多种非外科治疗方式。膀胱癌的治疗方案因疾病的严重程度而异。首先,我们需要知道膀胱壁从浅到深有粘膜、肌肉、浆膜等结构。膀胱癌起源于膀胱壁粘膜,当膀胱肿瘤未侵犯至肌肉层,同时没有明确的转移征象时,临床上推荐的治疗是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对于第一次电切术确认为膀胱癌的患者,部分患者需要进行第二次电切以确认膀胱肿瘤的浸润深度,并且切除第一次电切手术后可能存在的残留病灶。在取得明确的病理学诊断后,根据疾病复发、进展的风险,配合进行术后膀胱内灌注药物辅助治疗。术后膀胱灌注使用的药物主要有化疗药物、免疫治疗药物等。目前我科较为常用的药物是表柔比星、吡柔比星、吉西他滨等,免疫治疗药物则是灌注用卡介苗。在正规的治疗结束后,长期、规范的膀胱镜复查是及早发现复发最有效的方式。而当膀胱癌侵犯了膀胱肌层时,则需要接受全膀胱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手术,同时进行尿路改道。尿路改道的一种方式是将输尿管集中开口在下腹部,术后则需要终身携带尿袋;另一种方式则是选择患者自己的小肠或者结肠,缝制出膀胱的形状代替被切除的膀胱。近年来,一些临床研究也证实了保留膀胱的综合治疗疗效可接近全膀胱切除,但目前临床上仅考虑对浸润肌层较浅且不伴有广泛的原位癌患者,以及不能耐受全膀胱切除的患者进行这种结合放疗、化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综合治疗。最糟糕的情况则是发现膀胱癌时已经出现了其他脏器的转移,这种情况下则首先需要考虑进行化疗、PD1/PDL1免疫治疗或者放疗等非外科的治疗方式了。专家介绍:朱一平,男,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膀胱癌亚专业组主诊医师。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访问学者,SIU国际会员;CSCO尿路上皮癌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泌尿外科临床质控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肿瘤免疫治疗专家委员会委员。目前临床工作侧重于泌尿系统肿瘤包括膀胱癌,前列腺癌,肾癌,肾盂和输尿管肿瘤,睾丸癌和阴茎癌的诊断和治疗。特别擅长膀胱癌的早期诊断,微创手术治疗,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多发及较大膀胱肿瘤的保留膀胱手术以及膀胱癌的综合治疗及免疫治疗等。在国内率先开展窄带光膀胱镜下膀胱肿瘤微创电切,激光共聚焦纤维内镜早期诊断膀胱癌以及保留腹膜的膀胱癌根治术等新技术。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24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复旦大学校级基金等多项基金。作为主要参与者获得上海市科技奖一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及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二等奖等多个奖项。先后多次在欧洲泌尿外科年会,美国泌尿外科年会及世界泌尿外科年会等国际顶尖学术会议上进行发言,并获得2014年SIU “best poster”奖。目前担任SRLurology杂志编委会成员,oncology reports、美国化学杂志、internationaljournal ofoncology等国际著名期刊审稿专家。门诊时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周一上午专家门诊,1号楼402诊室;周二上午膀胱肿瘤专病门诊,1号楼401诊室挂不到号的患者可直接来门诊找朱一平医生免费加号,一般情况下一周内可以安排入院手术。
膀胱癌是我国泌尿系统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近年来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成为威胁我们生命健康的常见肿瘤之一。尽管多数膀胱癌发现的时候都是早期肿瘤,但膀胱癌有它独特的特点:特别容易复发。经常有一些复发的患者拿到膀胱镜检查结果后觉得难以接受。他们往往有这样的疑问:明明我已经很小心了,按照医生要求膀胱灌注化疗,这不敢吃那不敢动的,怎么会复发了呢? 其实这样的情形并不是个例,很多人都知道膀胱癌容易复发,可是却对膀胱癌复发的原因呢不甚清楚。为什么膀胱癌会复发呢?膀胱癌会复发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原因造成的。第一,膀胱癌多中心起源的特性:与其它常见肿瘤不同,膀胱癌往往在膀胱内多个部位都会发生,有时候刚诊断时就有好几处肿瘤。这种情况导致即使治疗的过程中医生切除了肉眼可见的肿瘤,但是患者体内还是存在着一部分潜藏的癌细胞。这些残余的癌细胞伺机而动,随时有可能会在膀胱内其它部位重新集聚成癌。第二,因为患者肿瘤本身的因素:文献报道膀胱肿瘤直径大于3cm;数目多于3个;肿瘤浸润深度突破膀胱粘膜到了粘膜固有层;以及膀胱肿瘤本身恶性程度较高,例如属于高级别膀胱癌,或者膀胱肿瘤里面基因有突变,包括P53基因和Ki67基因等都是膀胱癌复发的高危因素。第三,第一次手术做的不够彻底:因为膀胱肿瘤有时候表现为地毯样或者扁平苔藓样,有时候白光膀胱镜下会漏掉部分肿瘤。上述几点就是膀胱癌在手术后半年到一年半内容易复发的原因。那么膀胱癌复发了怎么处理好呢,请继续阅读我的另一篇科普文章:膀胱癌复发了怎么办?专家介绍: 朱一平,男,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膀胱癌亚专业组主诊医师。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访问学者,SIU国际会员;CSCO尿路上皮癌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泌尿外科临床质控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肿瘤免疫治疗专家委员会委员。目前临床工作侧重于泌尿系统肿瘤包括膀胱癌,前列腺癌,肾癌,肾盂和输尿管肿瘤,睾丸癌和阴茎癌的诊断和治疗。特别擅长膀胱癌的早期诊断,微创手术治疗,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多发及较大膀胱肿瘤的保留膀胱手术以及膀胱癌的综合治疗及免疫治疗等。在国内率先开展窄带光膀胱镜下膀胱肿瘤微创电切,激光共聚焦纤维内镜早期诊断膀胱癌以及保留腹膜的膀胱癌根治术等新技术。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24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复旦大学校级基金等多项基金。作为主要参与者获得上海市科技奖一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及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二等奖等多个奖项。先后多次在欧洲泌尿外科年会,美国泌尿外科年会及世界泌尿外科年会等国际顶尖学术会议上进行发言,并获得2014年SIU “best poster” 奖。 目前担任SRL urology杂志编委会成员,oncology reports、美国化学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ncology等国际著名期刊审稿专家。门诊时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周一上午专家门诊,1号楼402诊室;周二上午膀胱肿瘤专病门诊,1号楼401诊室挂不到号的患者可直接来门诊找朱一平医生免费加号,一般情况下一周内可以安排入院手术。
很多膀胱癌患者来我的网站咨询,医生为什么让我在第一次电切手术一个月后再做一次膀胱电切手术?这些患者朋友往往存在一个疑问,是不是医生第一次手术没切干净啊?读完这篇科普小文章您的疑问可能就会得到解答了。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有两个目的:一是切除肉眼可见的全部肿瘤,即治疗;二是对切除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分期和分级,以明确患者术后的治疗方法并评估其预后。近10年来国内外逐渐提出二次电切的概念:即在初次电切术后的2~6周内再次进行电切术。主要原因有:①第一次电切术后膀胱肿瘤残留阳性率很高,即使在美国、欧洲等大的癌症中心这个数据也高达30-52%,因此有必要进行二次TUR,以清除残余的肿瘤组织。②将二次电切手术后的病理标本和首次手术后的病理标本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有10%-20%的患者二次电切术后的病理分期高于初次手术的病理分期,尤其是初次电切未切到肌层或标本中见不到肌层的那些患者。分期不准确也会影响到患者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评估。为什么电切术后短期(2-6周)内再次电切会发现如此之高的肿瘤阳性率?可能与这些因素有关:①膀胱癌多中心和多发的生物学特点:潜伏的早期肿瘤在容易被遗漏;高级别的肿瘤恶性度高、肿瘤易于种植和脉管内转移等;②当然初次电切手术的质量也至关重要:如果初次电切未切到肌层或标本中见不到肌层,再次电切发现肿瘤阳性率明显增加。因此,对于高级别或合并原位癌的膀胱癌患者;初次电切标本中未见肌层的病人;T1期的膀胱癌患者;肿瘤直径大于3cm或多发的膀胱癌患者建议在术后2-6周内做二次电切,以便准确分期、减少术后肿瘤复发、更好的控制膀胱肿瘤。目前二次电切术在国内外膀胱癌诊疗指南中获得一致推荐,已经成为目前标准的治疗方法。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膀胱癌亚专业组已常规开展二次电切手术超过十年,根据我们自己的资料,二次电切可以明显降低高危膀胱癌患者的无复发生存率,更好的控制膀胱肿瘤。如有疑问欢迎在我个人网站留言咨询:http://zhuyiping.haodf.com/专家介绍:朱一平,男,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访问学者,SIU国际会员;上海市泌尿外科临床质控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肿瘤免疫治疗专家委员会委员。目前临床工作侧重于泌尿系统肿瘤包括前列腺癌,膀胱癌,肾癌,肾盂和输尿管肿瘤,睾丸癌和阴茎癌的诊断和治疗。特别擅长膀胱癌的早期诊断,微创手术治疗,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多发及较大膀胱肿瘤的保留膀胱手术以及膀胱癌的综合治疗等。在国内率先开展窄带光膀胱镜下膀胱肿瘤微创电切,激光共聚焦纤维内镜早期诊断膀胱癌以及保留腹膜的膀胱癌根治术等新技术。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21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复旦大学校级基金等多项基金。作为主要参与者获得上海市科技奖一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及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二等奖等多个奖项。先后多次在欧洲泌尿外科年会,美国泌尿外科年会及世界泌尿外科年会等国际顶尖学术会议上进行发言,并获得2014年SIU “best poster”奖。目前担任SRLurology杂志编委会成员,oncology reports、美国化学杂志、internationaljournal ofoncology等国际著名期刊审稿专家。门诊时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周一上午专家门诊,1号楼211诊室;周二上午膀胱肿瘤专病门诊,1号楼213诊室挂不到号的患者可直接来门诊找朱一平医生免费加号,一般情况下一周内可以安排入院手术。我诊治过的患者可以扫描二维码完成报到,在网站上留言、提问、预约加号等
本文系朱一平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首选治疗手段,能将肿瘤完整切除,切创伤小,恢复快。很多病人及焦急等待的家属手术结束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医生,我的肿瘤切除干净了吗?”其实这个问题同样是手术医生十分关注的问题。膀胱肿瘤常常多发,肿瘤周围有散在的卫星灶。这些卫星灶体积小,颜色与正常膀胱黏膜接近,在普通的白光膀胱镜下观察很容易遗漏。窄波成像(NBI)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它是一种利用窄波光的成像技术,将膀胱内壁毛细血管清晰显示。由于膀胱肿瘤因为毛细血管丰富,和正常黏膜形成鲜明对比。肿瘤医院泌尿外科率先将NBI成像技术和TUBRT技术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微小膀胱肿瘤检出率和切除率,显著减少术后复发。除此之外,我科还将双极等离子电切技术应用于TURBT术,替代了传统的单极电切环。单极电切环利用电环和最近的膀胱组织间的放电能量将膀胱肿瘤切除,需要不导电的葡萄糖溶液作为介质。当手术复杂,术中时间过长时,大量的葡萄糖溶液将进入体内,导致稀释性低钠血症和血容量过多,临床称为TUR综合征。并且单极电切环放电电流经过人体,易导致闭孔神经反射造成膀胱穿孔。双极等离子电切技术使放电局限在电切环的电极之间,减少了经过人体的电流,同时可以用导电溶液生理盐水作为介质,降低了TUR综合征的发生可能。最后一点很重要,术后要记得定期随访膀胱镜。
膀胱癌患者应该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高蛋白质,高维生素的食物。避免煎、炸、辣、刺激性食物。 增加饮水量,每天喝6-8大杯水,保持每昼夜尿量达2000ml以上,使体内毒素能及时排出体外。 增加蔬菜、水果摄入量,如十字花科蔬菜:卷心菜、菜花、萝卜、白菜、油菜、芥菜以及猕猴桃、无花果、香蕉、大枣等鲜果者。 癌与脂肪的摄入呈正相关,而维生素A和类胡萝卜素呈相关。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科刘卓炜膀胱切除后做了新膀胱手术的病人保持每昼夜尿量达2000ml以上,达到利用自身尿液冲洗新膀胱粘液的作用。还应少吃酸性食物,常吃富含维生素C和钾离子的食物,如橘子,榨菜,香蕉,枣类。以预防高氯性酸中毒和低钾血症。如下为抗癌防癌药膳: 苡仁30g,赤小豆30g,煮成稀粥食用。 银耳20g,水炖服,每日1次。 鲜马齿苋120g,兔肉250g(切块),加水煮熟,盐调味,饮汤食肉。 梗米100g煮粥,调入菱粉30~50g,红塘适量。 丝瓜100g(洗净刮去皮、切块),鸭血块100g,加调料煮熟食之,能清热利湿解毒,防治膀胱癌。 鲜葡萄榨汁100g,鲜莲藕榨汁100g,鲜生地榨汁60g,混合放瓦罐中煮沸,调入适量蜜糖温服,可用于膀胱癌血尿及尿痛。 鲜萝卜100g切片,用白蜜腌一会,放铁板上炙干,再薰蜜反复炙,至50g白蜜炙尽。冷后,细嚼慢咽,再喝两口淡盐水,治膀胱尿痛。 甘蔗250g(斩细块),白茅跟100g切小段,共用布包好,与绿豆100g加水同煮,至豆熟烂,去蔗和茅跟,饮汤饮豆,亦可加适量冰糖,用于膀胱癌血尿明显者。 赤小豆30g,梗米50g,共煮粥。将熟时防入鸡内金末15g,再煮至粥即可,早餐食之,辅治膀胱癌合并感染所致尿道疼痛,下肢疼痛。 西瓜一个,葡萄干一个,在西瓜近蒂部切下一块;把洗感沥干的葡萄干倒入掏松的瓜囊里,再将切下的瓜块盖上;糊以泥巴封住,置阴凉处,待十天后除去泥巴,揭掉盖子,倒出汁液,既为含微量乙醇、清香甘甜的葡萄酒,可用于膀胱癌排尿困难或兼水肿者。
“上尿路检查”是医生对你的肾脏和输尿管所做的检查。膀胱的最里面是一层尿路上皮,这些上皮延伸到肾脏和输尿管的内表面,因此后两者也可能会同时发生尿路上皮癌。根据医生的习惯和医院开展的项目,你可能接受不同的检查。膀胱癌患者即使术前上尿路检查结果是阴性的,手术后也需要定期做这种检查。膀胱低级别肿瘤的患者同时患有上尿路肿瘤的风险较低(约2%),而高级别肿瘤和弥漫性的原位癌,患者出现上尿路肿瘤的概率高达40%。上尿路检查的手段又有哪些呢?B超是最简单最经济的检查手段,常常作为首选检查。超声技术生成声波,探测脏器内部结构的回声并形成声像图。产科可以用B超观察胎儿。因为没有射线,B超对于探测肾脏里面的肿瘤和结石,以及因输尿管梗阻形成的肾积水很有优势,但对于肾盂或输尿管里面较小的肿瘤就无能为力了,这时就需要其他检查来协助。静脉肾盂造影(intravenous pyelogram,IVP)是一种X线检查,能够显示肾脏的大体轮廓,比超声能更清楚的显示集合系统的细节。通过静脉注入X线造影剂,通过肾脏过滤并浓聚,注射几分钟后在X线下就能拍出图像。集合系统里小的肿瘤或结石在图上显示为充盈缺损。除非肾功能已经严重损坏或者对造影剂过敏,IVP可以很安全地适用于每一位患者。IVP的拍摄质量与肠道准备情况密切相关,一般在造影前三天,就应该禁食产气的食物,如奶类、豆制品、面食、糖类等。造影前一天晚上需服用泻药,其目的是为了将肠道内的残渣排出,清洁肠道。检查前还应做碘过敏试验。造影前12小时内禁止饮水,当日早晨不能进早餐,而这里讲的早餐是滴水不进。肠道内的气体主要是吞入的,吞咽东西和讲话都会使气体进入肠道。因此,要少讲话,多走动,以利于气体的排出。造影前需排尿、排便,使肠道、膀胱空虚。CT可以利用X线来显示内脏器官的细节。扫描仪一次接收大量X线信号,然后通过计算机把这些信号合成一张图像。当检查肾脏时,通常需要扫描两次。一次不用造影剂,可以检测肾脏有无结石。第二次用造影剂,可以检测肾脏或集合系统内的肿瘤,图像较IVP清楚许多,还能观察腹部、盆腔其他脏器和淋巴结情况,帮助临床分期和排除有无合并疾病。肾脏有内科疾病或患者对造影剂过敏,最好接受不需要造影剂的检查,如MRI或者逆行肾盂造影。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核磁共振)利用磁体来排列体内的分子,当关闭磁体时,体内的分子会回复到方向随机的普通状态。在它们回复时,会产生微弱的电信号,被MRI机器检测到,然后这些信号会被处理成很精细的图像。MRI在某些情况下比CT更有优势,但MRI比较贵,有些医院不具备MRI设备,因此不是上尿路的常规检查。有外科植入物的病人,如脑血管瘤夹、耳蜗植入物、胰岛素泵等,都不适合做MRI检查。MRI的主要优点是可以用于有肾脏疾病或对造影剂过敏的患者。逆行肾盂造影是泌尿科医生在做膀胱镜时,把一根导管伸到输尿管里头,经过导管注入造影剂,使输尿管和肾盂充盈起来,然后再拍X线,这样能够很好的显示整个上尿路情况。这种检查不需要静脉内注射造影剂,因此也可用于对造影剂过敏或者有肾脏疾病不能接受静脉造影检查的病人。但逆行肾盂造影需要一些特殊器械,这是其它检查不需要的。因此,它常用于无法进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或造影显示不清晰的病人,或在之前的检查中有异常发现的患者。输尿管镜能提供最确切的检查。它与膀胱镜很像,但镜头更小,一般在手术室里进行,把输尿管镜小心地插入输尿管,能使泌尿科医生清楚地观察到输尿管内部的情况,并沿着输尿管腔一直往上进入肾脏。与膀胱镜相似,输尿管镜也有硬镜和软镜之分。软性输尿管镜可以看到肾盂肾盏集合系统内几乎所有的角落。对于可疑区域,也能进行活检,让病理科医生分析检验。输尿管镜能提供集合系统的最佳视野,但操作时需要麻醉,而且有可能损伤肾脏、输尿管;因此,它只用于上尿路检查已有异常需要进一步处理的病人。本文系朱一平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对于中高危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患者来说,最大的问题是术后很高的复发率(可达70%)。因此这些患者需要进行卡介苗(BCG)灌注治疗以预防膀胱肿瘤的复发与进展,这也是各大指南中一致推荐的首选药物。近日,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爱普癌症患者关爱基金会联合开展了“BCG患者援助项目”,我院成为首批慈善定点医院之一,朱一平副教授和沈益君副教授被指定为项目慈善医生。目前卡介苗灌注治疗的方案是术后1年灌注共19次,这也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的经济负担。本项目开展后,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共可获得6次赠药,相当于约1/3疗程可以免费灌注,极大减轻了患者及家庭的经济负担,有利于开展治疗。朱一平副教授门诊时间:周一上午专家门诊,周二下午膀胱肿瘤专病门诊好大夫网站:http://zhuyiping.haod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