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岁的林大爷受腰腿痛困恼多年,曾就诊多家医院,查出来为“腰椎椎管狭窄”,但因为基础病太多、年龄太大,没有医院敢为他做手术。抱着最后的一丝希望前来协和医院。本着医者仁心,经过术前详细的检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外科脊柱团队制定了手术方案:一侧椎旁入路椎管双侧显微减压。手术仅花了不到2个小时便顺利完成!术后患者和家属非常满意。 我们团队开展的一侧入路双侧减压手术发表在2016年《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由于医疗技术和传统思维的限制,以前70岁以上接受手术的病人非常少。随着人群普遍预期寿命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显著进步,现在80岁甚至9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接受手术比例明显增加。腰椎管狭窄症是老年退化的一类疾病,会导致严重腰腿疼痛,严重影响很多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许多老年人的心肺功能相对健全,对生活质量要求有所提高。像林大爷这样的高龄老腰病患者通过经过系统评估后,仍然接受腰椎微创手术,取得良好效果。通过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我们可以使更多的老年人“活得久,活得好,活得有尊严”。 团队介绍: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外科脊髓脊柱专业组团队在陈春美教授的带领下,积极开展脊柱诊疗新技术,在脊柱微创中心的建设中不断引入新的手段,如高清显微镜、脊柱内镜、神经内镜、脊柱微通道技术、可变向镜下磨钻、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术中超声、术中荧光造影、手术超声骨刀、术中导航、3D打印技术、MR(混合现实)等先进技术、双镜配合等治疗脊柱脊髓疾病,使我科的脊柱手术更加精准微创,个体化治疗,不仅在省内获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还推广至全国应用,取得良好的业内影响。 每年举办的全国性脊柱微创继续教育学习班和2期的精·点病例讨论论坛培养了省内外神经外科、骨科、疼痛科等学员超过600名。现海峡系列学习班已完成33届,具备一定规模及良好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团队于2014年成功承办“第四届中国神经脊柱外科学术大会(中国医师协会全国神经外科亚专科全国年会)”,于2018年成功承办“中华医学会2018年脊髓脊柱外科学术大会(中华医学会全国神经外科亚专科全国年会)”,两大全国最高学术年会均取得良好反响。 陈春美 主任医师,教授,博导,科室行政副主任,于2009-2010年曾分别于台湾台中荣民总医院神经外科、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罗纳德·里根医院神经外科、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院神经外科访问学习。从回国以来,工作成绩突出,收到各大学会、杂志及社会团体的邀请,担任重要角色,目前担任的职位有: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外科党支部书记、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脊柱脊髓学组副组长、世界华人精准微创脊柱外科协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AOspine 国际内固定协会国际讲师、AOSpine中国理事会理事兼(神经)教育官员、中华中青年神经外科协会副会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脊髓脊柱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Nuerosurgery》中文版编委会编委/学术秘书、《中华实验外科学》和和《中国卫生标准管理杂志》编委、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脊髓脊柱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促会骨科分会脊柱内镜学组委员、福建省青年联合会第十二届委员会(医药界别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王锐 博士,中共党员,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资格),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公派在台湾台中荣民总医院神经外科脊柱专业(2009年)、天津医科大学附属天津总医院神经外科脊柱组(2012年)、美国芝加哥市拉什大学医学中心(RUSH Medical University Center)脊柱外科、美国费城托马斯杰弗逊大学医院(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Hospital)神经外科和罗斯曼骨科学院(Rothman Institute)脊柱外科(2012年-2013年)做为访问学者在临床学习和工作。 门诊时间: 陈春美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本部:周一上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西院:周二上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平潭分院:周四上午 王锐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本部:周五下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平潭分院:周一上午
摘要 病史摘要:9岁儿童,异常步态2年,伴左侧肢体乏力1年。症状体征:右侧肢体肌力4级,肌张力稍高,左上肢肌力4级,左下肢近端肌力4级,远端肌力2级,肌张力高,深浅感觉正常对称,双侧巴氏征阳性,霍夫曼征阴性。诊断方法:过伸过屈MRI、头部颈部三维CT及CTA、治疗方法:寰枢椎复位钉棒内固定术+植骨融合术,术后给与康复治疗。临床转归:出院时患者左下肢远端肌力改善至3级,余肢体肌力4级,切口愈合良好。术后1年随访未发生内固定松动,断裂损伤等并发症,四肢肌力恢复至4级+。适合阅读人群 神经外科;神经内科;脊柱外科关键词寰枢椎脱位;钉棒内固定;引 言寰枢椎脱位(AtlantoaxialDislocation,AAD)指的是由于先天性畸形,创伤及炎症等因素造成的寰枢椎骨关节面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及稳定性,并发生关节功能障碍和(或)脊髓受压的临床解剖学改变。由于韧带松弛,关节面较浅以及骨骼发育等特殊生理特点,儿童寰枢椎脱位的手术治疗面临特殊的问题。寰枢椎后路钉棒固定技术在成人难复性脱位得到广泛应用[1]。将该技术应用在儿童患者需要充分术前评估,选择个性化的手术策略。我们报道1例通过寰枢椎钉棒内固定治疗的病例并总结相关的治疗经验。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现病史:患儿,男,9岁,2年前家中摔倒后出现异常步态,表现为左侧脚尖着地行走,无肢体乏力、麻木、疼痛、大小便失禁。1年前异常步态加重,表现为左脚拖曳行走,伴左侧肢体乏力。就诊于当地医院,行颈椎MR检查提示:“寰枢椎关节脱位,伴相应阶段椎管狭窄,脊髓明显受压”。在当地医院反复进行牵引治疗,效果欠佳,为进一步治疗就诊我院。既往史:否认“肝炎”、“结核”、“风湿”,“梅毒”等传染病史;无重大外伤、手术、输血史;无长期用药史,无特殊药物及食物过敏史。个人史:生于原籍,未久居外地,患儿系40周顺产,否认产伤、窒息史。出生体重3.2kg。生后母乳喂养。4个月抬头,6个月会做,10个月会爬,1周围会走。按时进行预防接种史(具体不想),无不良反应。家族史:父母体健,非近亲结婚。否认家族及其他成员有遗传、免疫及代谢性疾病史。入院时查体:神志清楚,查体合作,头颅无明显畸形,双眼瞳距68mm,双侧视力视野粗测正常,转颈有力,右侧肢体肌力4级,肌张力稍高,左上肢肌力4级,左下肢近端肌力4级,远端肌力2级,肌张力高,深浅感觉正常对称,双侧巴氏征阳性,霍夫曼征阴性。二、检查寰枢椎关节脱位,伴相应阶段椎管狭窄,脊髓明显受压,游离齿状突(图1)。图1术前影像A:术前MR提示脊寰枢椎移位,脊髓明显受压;B:X线侧位测量SAC距离;C:矢状位CT重建提示游离齿状突。三、诊断与鉴别诊断根据病史,查体及影像学检查,目前诊断考虑寰枢椎脱位伴脊髓损伤。目前诊断相对明确,需要筛查是否存在其他先天性疾病以及结核等其他和寰枢椎脱位相关的病因。通过既往的牵引治疗史和术前的影像学评估进行手术分型,以利于指导手术方案的选择。四、治疗结合患者病史,查体以及影像学检查,寰枢椎脱位伴脊髓损伤诊断明确,当地医院反复进行牵引治疗,效果欠佳,手术指征明确,术前CTA检查未见到明显椎动脉高跨,寰枢椎后路钉棒固定+植骨融合手术患儿麻醉成功后,颈托保护下取俯卧位,进行头架固定,术野常规消毒铺巾,枕部至C4棘突后正中长约8cm手术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深筋膜,沿棘突两侧分离附着肌肉,在双侧C1侧块(3.5mm,28mm),双侧C2椎弓根(3.5mm,32mm)内置入椎弓根螺钉(美敦力公司,美国)共4枚,连接钛棒进行撑开复位,术中C臂显示寰枢椎复位满意后固定螺丝,打磨表面皮质后进行异体骨移植融合,应用横向连接装置固定双侧连接棒。术腔放置引流管,另行戳孔固定,反复冲洗,逐层缝合肌肉、皮下和皮肤。手术过程中出血约50ml。术后给与康复指导。图2寰枢椎钉棒内固定术中情况。A:患者手术体位;B:体位摆放完毕复位前;C:置入C1侧块钉;D:寰枢椎置钉后撑开复位术中确认。五、治疗结果、随访及转归出院时患者左下肢远端肌力改善至3级,余肢体肌力4级,切口愈合良好,3天后戴颈围下床活动。随访项目包括神经功能评估、颈椎正侧位片、CT及MR。术后1年随访未发生内固定松动,断裂损伤等并发症,四肢肌力恢复至4级+。图3术后影像学随访A:术后磁共振提示脊髓受压明显好转;B术后7月CT随访;C:CT轴位片显示螺钉头部位置。讨论儿童寰枢椎关节囊,韧带弹性大,相对松弛;寰枢椎的关节面较成年人浅;头部较大,颈部肌肉和韧带较弱。儿童寰枢椎脱位常见的治病因素有咽部炎症,不良姿势和小关节的过度运动以及结合类风湿等对寰枢椎稳定结构的破坏。唐氏综合征伴发寰枢椎脱位达到15%左右。儿童寰枢椎脱位的治疗:旋转固定脱位首选牵引治疗,无症状的齿突小骨可以选择影响随访或融合手术。对于严重不稳、脱位伴脊髓损伤者应及时手术[2]。如有手术指征患儿不能因年龄小而强求保守治疗[3]。寰枢椎脱位的相关检查,包括动术前X片,张口位,CT三维重建、CTA及MRI检查。通过影像学检查进行临床分型,对手术方法的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以往用的比较多的分型是Feilding分型,主要是根据寰枢椎脱位的方向和程度进行分型,实际对临床指导作用有限。近几年谭明生教授[4]提出的TOI分型(T性:牵引复位型;O型:手术复位型;I型:不可复位型)。常用一些测量指标包括ADI(寰齿前间隙,成人小于3mm,儿童小于5mm),SAC(脊髓可用空间,<14mm提示脊髓受压)侧块齿突间隙。寰枢椎畸形差异较大,血管变异常见,术前常规进行CTA检查非常重要[5],必要时术前3D打印模型有助于提高术者信心,降低术中损伤椎动脉的可能[6]。对于TOI分型T1型的患者考虑进行保守治疗。对于复位后复发的患者也可考虑进行切开复位融合手术[4]。手术的主要目标是松解、复位、固定和融合。手术入路包括前路,后路以及前后路联合[1]。手术注意的要点:a.枢椎峡部显露后方关节囊,b.切除寰椎后关节囊,c.一般不需要切除颈椎二神经节。7岁以上儿童骨性解剖基本完善,在精准手术技术下是可行的。椎弓根螺钉可以容纳>3mm螺钉,21.7%的枢椎椎弓根可以容纳3.5mm的螺钉,92.9%可以容纳3.5mm的螺钉[7]。6岁以下表现出很大的年龄差异,术前应对儿童进行薄层CT扫描,测量相关的解剖学数据,进行个性化置钉[2]。该例患者C2椎弓根宽度受限,术者采用“in-out-in”技术[8]在显微镜下直视进行置钉,将硬膜做适当剥离,减少脊髓损伤和脑脊液漏的风险。螺钉头端突破皮质,保证置钉强度,减少术后钉棒移位的可能。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脱位解剖上可行,效果满意。该手术方式对儿童颈椎生长发育的远期影响需要更多的临床实践来证明。利益冲突声明 所有作者均声明本研究不存在利益冲突参考文献 [1]ChenZ,DuanW,ChouD,etal.ASafeandEffectivePosteriorIntra-ArticularDistractionTechniquetoTreatCongenitalAtlantoaxialDislocationAssociatedWithBasilarInvagination:CaseSeriesandTechnicalNuances[J].OperNeurosurg(Hagerstown),2021,20(4):334-342.[2]ZhangYH,ShaoJ,ChouD,etal.C1-C2PedicleScrewFixationforAtlantoaxialDislocationinPediatricPatientsYoungerthan5Years:ACaseSeriesof15Patients[J].WorldNeurosurg,2017,108:498-505.[3]SalunkeP,FutaneS,SharmaM,etal.'Pseudofacets'or'supernumeraryfacets'incongenitalatlanto-axialdislocation:boonorbane?[J].EurSpineJ,2015,24(1):80-7.[4]TanM,JiangX,YiP,etal.Revisionsurgeryofirreducibleatlantoaxialdislocation:aretrospectivestudyof16cases[J].EurSpineJ,2011,20(12):2187-94.[5]WangY,WangC,YanM.ClinicalOutcomesofAtlantoaxialDislocationCombinedwithHigh-RidingVertebralArteryUsingC2TranslaminarScrews[J].WorldNeurosurg,2019,122:e1511-e1518.[6]TuQ,ChenH,MaXY,etal.UsefulnessofaThree-Dimensional-PrintedModelintheTreatmentofIrreducibleAtlantoaxialDislocationwithTransoralAtlantoaxialReductionPlate[J].OrthopSurg,2021,13(3):799-811.[7]ZhuC,WangJ,WuZ,etal.Managementofpediatricpatientswithirreducibleatlantoaxialdislocation:transoralanteriorrelease,reduction,andfixation[J].JNeurosurgPediatr,2019:1-7.[8]DuYQ,YinYH,QiaoGY,etal.C2medialpediclescrew:anovel"in-out-in"techniqueasanalternativeoptionforposteriorC2fixationincaseswithanarrowC2isthmus[J].JNeurosurgSpine,2020:1-7.d
脊柱结核是由结核菌素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是常见的肺外结核。占所有结核病的3-5%,全身骨关节结核之首(50%)。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20-30岁为发病高峰,目前有老龄化趋势。发病缓慢,以疼痛、寒性脓肿及脊柱畸形脊柱结核是一种继发感染,通常通过血行播散发生。与此有关的微生物是结核分枝杆菌复合芽孢杆菌。主要的感染途径是肺部或泌尿生殖系统,50%的结核病患者有原发肺灶或肺结核病史。与大多数脊柱感染不同的是,95%的脊柱结核始于椎体前部,通过椎旁区动脉或Batson椎旁丛扩散到中央椎体。感染倾向于在前纵韧带下向后椎体扩散。椎间盘往往是最后一个受到影响。为特征。随着HIV感染和结核病耐药菌株的增多,脊柱结核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近年来非典型脊柱结核(椎间盘型结核、单椎体中心型结核、附件结核及非连续性结核)呈增多趋势。脊柱结核常累及前柱,包括椎体和椎间盘,导致脊柱不稳、后凸畸形和脊髓受压,引起神经功能缺损。因此,这些患者往往需要进行抗结核化疗或联合手术治疗。随着HIV感染和结核病耐药菌株的增多,脊柱结核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近年来非典型脊柱结核(椎间盘型结核、单椎体中心型结核、附件结核及非连续性结核)呈增多趋势。脊柱结核常累及前柱,包括椎体和椎间盘,导致脊柱不稳、后凸畸形和脊髓受压,引起神经功能缺损。因此,这些患者往往需要进行抗结核化疗或联合手术治疗全身症状:慢性消耗性病容(倦怠、乏力、食欲不振、苍白、贫血、消瘦等)。成人反应较轻,幼儿有“夜啼”。局部症状:持续性腰背部钝痛,卧床休息后减轻,咳嗽、打喷嚏及弯腰持物时加重。疼痛部位与病变节段可不一致。“腰背僵”是脊柱结核最基本、最早的阳性体征之一(特异性低),其他包括托颈、叉腰等姿势。压痛、叩击痛。肿胀一般不明显,脓肿形成后导致椎旁软组织不对称。畸形,晚期出现。组织学诊断是脊柱结核诊断的金标准。建议通过CT引导下穿刺活检或手术活检获得组织,并送细菌培养、组织病理及聚合酶链反应(PCR)。影像学诊断:X线、CT、MRI。非手术治疗:患者一般状况好,无明显中毒症状。脊柱结核早期,无死骨、空洞或脓肿形成,无明显狭窄。对抗结核药物敏感,经化疗后症状明显好转,且影像学检查有改善,经3-6个月治疗,症状继续好转。临床及影像学疑似结核,但不明确,作为诊断性治疗者。化疗方案异烟肼(H)、利福平(R)、链霉素(S)、乙胺丁醇(E)、吡嗪酰胺(Z)3HRSE/6-15HRE(一般疗程18个月)目前无统一的标准化疗方案。全程督导管理(DOTS)是化疗和手术成功的关键。手术治疗适应症1、较大的寒性脓肿、经久不愈的窦道以及较大的死骨或空洞。2、脊髓、马尾神经等受压。3、脊柱畸形及不稳定者。4、耐药患者。5、未治愈或复发者,存在上诉四条者。6、穿刺活检仍不能明确,不能除外骨肿瘤的。围手术期治疗对于椎旁脓肿较大、症状明显、伴有高热,正规抗结核治疗无效甚至加重的,以及ESR较快或持续不降的,加用左氧氟沙星、丁胺卡那霉素或链霉素强化抗结核治疗。为了防治感染,术后可继续抗感染治疗7-10天团队介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外科脊髓脊柱专业组团队在陈春美教授的带领下,积极开展脊柱诊疗新技术,在脊柱微创中心的建设中不断引入新的手段,如高清显微镜、脊柱内镜、神经内镜、脊柱微通道技术、可变向镜下磨钻、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术中超声、术中荧光造影、手术超声骨刀、术中导航、3D打印技术、MR(混合现实)等先进技术、双镜配合等治疗脊柱脊髓疾病,使我科的脊柱手术更加精准微创,个体化治疗,不仅在省内获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还推广至全国应用,取得良好的业内影响。每年举办的全国性脊柱微创继续教育学习班和2期的精·点病例讨论论坛培养了省内外神经外科、骨科、疼痛科等学员超过600名。现海峡系列学习班已完成33届,具备一定规模及良好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团队于2014年成功承办“第四届中国神经脊柱外科学术大会(中国医师协会全国神经外科亚专科全国年会)”,于2018年成功承办“中华医学会2018年脊髓脊柱外科学术大会(中华医学会全国神经外科亚专科全国年会)”,两大全国最高学术年会均取得良好反响。陈春美主任医师,教授,博导,科室行政副主任,于2009-2010年曾分别于台湾台中荣民总医院神经外科、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罗纳德·里根医院神经外科、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院神经外科访问学习。从回国以来,工作成绩突出,收到各大学会、杂志及社会团体的邀请,担任重要角色,目前担任的职位有: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外科党支部书记、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脊柱脊髓学组副组长、世界华人精准微创脊柱外科协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AOspine国际内固定协会国际讲师、AOSpine中国理事会理事兼(神经)教育官员、中华中青年神经外科协会副会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脊髓脊柱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Nuerosurgery》中文版编委会编委/学术秘书、《中华实验外科学》和和《中国卫生标准管理杂志》编委、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脊髓脊柱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促会骨科分会脊柱内镜学组委员、福建省青年联合会第十二届委员会(医药界别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锐博士,中共党员,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资格),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公派在台湾台中荣民总医院神经外科脊柱专业(2009年)、天津医科大学附属天津总医院神经外科脊柱组(2012年)、美国芝加哥市拉什大学医学中心(RUSHMedicalUniversityCenter)脊柱外科、美国费城托马斯杰弗逊大学医院(ThomasJeffersonUniversityHospital)神经外科和罗斯曼骨科学院(RothmanInstitute)脊柱外科(2012年-2013年)做为访问学者在临床学习和工作。门诊时间:陈春美主任医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本部:周一上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西院:周二上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平潭分院:周四上午王锐副主任医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本部:周五下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平潭分院:周一上午
产品介绍【产品名称】通用名称:腰椎(以下简称本品)英文名称:lumbarvertebrae【产品规格】腰椎有5个,椎体高大,前高后低,呈肾形。腰椎间盘位于两个椎体之间,是一个具有流体力学特性的结构,由髓核、纤维环和软骨板三部分构成,其中髓核为中央部分,纤维环为周围部分,包绕髓核,软骨板为上、下部分,直接与椎体骨组织相连,整个腰椎间盘的厚度为8mm~10mm。【产品有效期】设计使用寿命60-70年,实际使用寿命因个人使用习惯而定。【质量保证】本品不包退换,原厂无配件。【保存条件】日光下保存最佳,避免长期处于阴暗潮湿环境。【生产日期】参见身份证出生日期。产品功能本品有四个功能:1.支撑:本品具有支撑人体上半身重量的功能,体重超标者,易缩短本品使用寿命。2.保护:本品内有大量血管、神经穿其间,保持本品的良好结构是免血管神经受损的前提3.运动:本品有很多关节,可以保证人体弯腰、后伸功能。但旋转不是本品强项,使用时需尽量避免。4.造血:本品体部分有造血功能。产品使用注意事项1.保持正确使用姿势2.避免久坐、久站3.避免扭转4.正确姿势帮、提重物维护尽管随着年龄的老化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骨量的丢失,肌肉和韧带的力量和弹性逐渐变弱,但采取预防措施可有效减缓其进程。应提倡日常腰部保健方法:1.维持恢复腰曲动作(1)麦肯基(初级和进阶两个动作):长时间走路或出现腰疼症状时,以该动作休息,最少保持3分钟。初级动作:下巴垫于手上(平放或握拳),进阶动作为肘撑位。每次呼吸时,将注意力集中在腰部,呼气时腰部放松下沉。肘撑位不适时,则回到初级动作。2.腰椎稳定训练(1)腹式呼吸(初级和进阶两个动作):15次/组,1~2小时进行一组腹式呼吸练习。学会掌握进阶动作后,仅练习进阶动作即可。初级动作:一手置于胸骨,另一只手置于下腹部(肚脐下方),鼻吸口呼,吸气时气体吸向下腹部,视觉可见呼吸时仅下腹部上的手有起伏。进阶动作:双手叉腰,在腹式呼吸的基础上,吸气时腹腔360度扩张,特别注意空气向侧腹部、腹部后侧和盆底部方向的充盈。(2)床上练习(踝泵初级、踝泵进阶、足底床面滑动、屈膝下屈髋、直腿抬高等)(3)臀桥练习在一个腹式呼吸吐气后,保持腹部收紧状态进行抬臀,臀肌收紧用力。在动作过程中,不要憋气,保持正常呼吸。产品使用注意事项掌握日常正确姿势(1)洗漱刷牙(屈髋主导动作)(2)正确举重物(屈髋主导动作)(3)正确坐姿(4)系鞋带(屈髋主导动作)(5)正确上下床(不扭转、不挤压)产品使用常见问题1.腰肌劳损2.腰椎间盘突出3.腰椎管狭窄4.腰椎椎体滑脱腰椎小关节损伤团队介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外科脊髓脊柱专业组团队在陈春美教授的带领下,积极开展脊柱诊疗新技术,在脊柱微创中心的建设中不断引入新的手段,如高清显微镜、脊柱内镜、神经内镜、脊柱微通道技术、可变向镜下磨钻、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术中超声、术中荧光造影、手术超声骨刀、术中导航、3D打印技术、MR(混合现实)等先进技术、双镜配合等治疗脊柱脊髓疾病,使我科的脊柱手术更加精准微创,个体化治疗,不仅在省内获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还推广至全国应用,取得良好的业内影响。每年举办的全国性脊柱微创继续教育学习班和2期的精·点病例讨论论坛培养了省内外神经外科、骨科、疼痛科等学员超过600名。现海峡系列学习班已完成33届,具备一定规模及良好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团队于2014年成功承办“第四届中国神经脊柱外科学术大会(中国医师协会全国神经外科亚专科全国年会)”,于2018年成功承办“中华医学会2018年脊髓脊柱外科学术大会(中华医学会全国神经外科亚专科全国年会)”,两大全国最高学术年会均取得良好反响。陈春美主任医师,教授,博导,科室行政副主任,于2009-2010年曾分别于台湾台中荣民总医院神经外科、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罗纳德·里根医院神经外科、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院神经外科访问学习。从回国以来,工作成绩突出,收到各大学会、杂志及社会团体的邀请,担任重要角色,目前担任的职位有: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外科党支部书记、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脊柱脊髓学组副组长、世界华人精准微创脊柱外科协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AOspine国际内固定协会国际讲师、AOSpine中国理事会理事兼(神经)教育官员、中华中青年神经外科协会副会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脊髓脊柱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Nuerosurgery》中文版编委会编委/学术秘书、《中华实验外科学》和和《中国卫生标准管理杂志》编委、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脊髓脊柱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促会骨科分会脊柱内镜学组委员、福建省青年联合会第十二届委员会(医药界别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锐博士,中共党员,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资格),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公派在台湾台中荣民总医院神经外科脊柱专业(2009年)、天津医科大学附属天津总医院神经外科脊柱组(2012年)、美国芝加哥市拉什大学医学中心(RUSHMedicalUniversityCenter)脊柱外科、美国费城托马斯杰弗逊大学医院(ThomasJeffersonUniversityHospital)神经外科和罗斯曼骨科学院(RothmanInstitute)脊柱外科(2012年-2013年)做为访问学者在临床学习和工作。门诊时间:陈春美主任医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本部:周一上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西院:周二上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平潭分院:周四上午王锐副主任医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本部:周五下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平潭分院:周一上午
团队介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外科脊髓脊柱专业组团队在陈春美教授的带领下,积极开展脊柱诊疗新技术,在脊柱微创中心的建设中不断引入新的手段,如高清显微镜、脊柱内镜、神经内镜、脊柱微通道技术、可变向镜下磨钻、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术中超声、术中荧光造影、手术超声骨刀、术中导航、3D打印技术、MR(混合现实)等先进技术、双镜配合等治疗脊柱脊髓疾病,使我科的脊柱手术更加精准微创,个体化治疗,不仅在省内获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还推广至全国应用,取得良好的业内影响。每年举办的全国性脊柱微创继续教育学习班和2期的精·点病例讨论论坛培养了省内外神经外科、骨科、疼痛科等学员超过600名。现海峡系列学习班已完成33届,具备一定规模及良好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团队于2014年成功承办“第四届中国神经脊柱外科学术大会(中国医师协会全国神经外科亚专科全国年会)”,于2018年成功承办“中华医学会2018年脊髓脊柱外科学术大会(中华医学会全国神经外科亚专科全国年会)”,两大全国最高学术年会均取得良好反响。陈春美主任医师,教授,博导,科室行政副主任,于2009-2010年曾分别于台湾台中荣民总医院神经外科、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罗纳德·里根医院神经外科、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院神经外科访问学习。从回国以来,工作成绩突出,收到各大学会、杂志及社会团体的邀请,担任重要角色,目前担任的职位有: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外科党支部书记、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脊柱脊髓学组副组长、世界华人精准微创脊柱外科协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AOspine国际内固定协会国际讲师、AOSpine中国理事会理事兼(神经)教育官员、中华中青年神经外科协会副会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脊髓脊柱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Nuerosurgery》中文版编委会编委/学术秘书、《中华实验外科学》和和《中国卫生标准管理杂志》编委、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脊髓脊柱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促会骨科分会脊柱内镜学组委员、福建省青年联合会第十二届委员会(医药界别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锐博士,中共党员,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资格),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公派在台湾台中荣民总医院神经外科脊柱专业(2009年)、天津医科大学附属天津总医院神经外科脊柱组(2012年)、美国芝加哥市拉什大学医学中心(RUSHMedicalUniversityCenter)脊柱外科、美国费城托马斯杰弗逊大学医院(ThomasJeffersonUniversityHospital)神经外科和罗斯曼骨科学院(RothmanInstitute)脊柱外科(2012年-2013年)做为访问学者在临床学习和工作。门诊时间:陈春美主任医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本部:周一上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西院:周二上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平潭分院:周四上午王锐副主任医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本部:周五下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平潭分院:周一上午
林碧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