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 布娟 主任医师 北医三院 眼科
【统一回复】近期患者电话咨询较多的有关异体巩膜和后巩膜加固手术的问题问题1:北医三院后巩膜加固手术,为什么使用“异体巩膜”而不使用“牛心包”?回答:从移植材料的属性上讲,异体巩膜是与人类相同种属的异体材料,牛心包则属于不同种属的异体材料。因此,“异体巩膜”作为与移植部位(眼球后极部巩膜)各项生物性能指标最接近的组织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好、不易排斥、组织学韧度高、易与自身巩膜相融合的特点,一直以来都作为后巩膜加固手术的首选材料。但是,该材料需要捐献者的眼球组织,非常珍贵,很难获得。北医三院拥有国家批准的眼库,所以才有机会得到该组织提供的材料,并用于后巩膜加固手术、难治性青光眼引流阀植入、眼球穿孔等眼病的治疗。问题2:手术后异体巩膜会吸收吗?是否可以通过眼B超探测到?回答:只要不发生排斥反应,异体巩膜是不会吸收的。早期通过炎症反应与患者的自身巩膜相粘连,以后将逐渐与其发生融合并长在一起而加固患者的后极部巩膜。因此在术后早期,由于异体巩膜尚未与自身巩膜相融合,两层组织存在着潜在间隙,眼部B超是可以探测出来的。当两层组织逐渐粘连并长在一起时,由于两层组织密度完全相同,且两层之间没有了间隙,通过组织回声原理探测的B超,就无法分辨出自身巩膜与异体巩膜。但是,此时在更高分辨率的眼眶磁共振下成像下,依然可辨别出与异体巩膜融合处增厚了的后极部巩膜组织信号(见下图)。问题3:异体巩膜安全吗?会携带艾滋病毒或者肿瘤细胞吗?回答:眼库的异体巩膜是绝对安全的。眼库的组织材料来自于社会爱心人士捐赠,眼库在接受捐赠时,会严格的评估和筛选捐献者身体条件,国家对此出台了相关标准。对受者的健康及安全有影响的组织,是决不能应用于临床移植的。因此,北医三院用于后巩膜加固手术的异体巩膜,根本不可能存在携带艾滋病毒或者肿瘤细胞的可能性。问题4:北医三院采用“改良微创后巩膜加固手术”的移植片与传统的兜带术相比较是否很小呢?回答:不小。两种手术方式所用移植片的形状不同:传统的兜带术使用的移植片为长条形,北医三院采用的移植片为圆形。而后巩膜加固手术是否能够发挥很好的作用:(1)控制眼轴及近视度数过快增长,(2)改善眼底后极部视网膜脉络膜血循环,从而最大程度避免患者今后因高度近视而发生严重眼底病变的风险,关键在于手术加固眼底重要结构——黄斑所在的后极部巩膜区域。传统的兜带术如下图所示。改良的微创后巩膜加固手术,是在微创后巩膜加固手术基础上,将植入材料的直径由原先10-12mm增大到17-20mm(如下图所示),更大范围的加固了眼球后极部巩膜,从而提升了保护力度,加强了手术效果。
一、怎么挂北医三院布娟大夫的号?布娟医生的出诊时间为:周一,周五、周日上午。布娟医生的出诊地点为:周一、周五: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视光中心(医疗美容楼2层)248诊室。周日:五官科楼10层特需诊室分别有以下几种挂号方式可以选择:A.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微信公众号预约挂号B.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内挂号机挂号温馨提示:以上两种挂号方式需要先办理北医三院就医卡,如果是医保病人请在挂号时将就医卡与医保卡关联。:二、如果没有挂上号,如何办理加号?1)好大夫网站预约加号转诊;2)已在好大夫平台电话联系确认加号的患者;3)经其他医生检查,建议请布娟医生会诊;4)前次就诊后,由于无法完成检查,布娟医生给予手写的加号条;5)外地斜视、弱视、近视等患者,经多次挂号都未成功的(请出示身份证);请这部分患者直接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视光中心(医疗美容楼2层)248诊室或五官科楼10层特需诊室找布娟医生本人加号。温馨提示:1、“加号”是布娟医生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为急需会诊、诊疗或外地患者提供的一个相对便捷的就诊机会。但由于加号是在正常挂号的病人之后就诊,因此等待的时间可能会比较长。2、为了保证认真对待每一位就诊患者,每天能加的号源比较有限,所以请各位加号的患者能在平台跟医生预约好加号的时间后再来就诊。3、由于看病的过程需要其他的医疗部门检查、辅助,因此有时“加号”后仅仅能完成与布娟医生的诊疗沟通,如果需要等待预约其他检查,就需要再次就诊后才能完成全部诊疗过程。因此,请各位加号的患者能体谅医生并事先做好自己的时间安排。4、为了减少在诊疗期间对其他患者的打搅以及留出尽可能多的检查时间,请预约加号的患者一定在门诊刚开始的时间(周一、周五、周日8:00)来完成加号。5、北医三院特需门诊仅挂号费差异,其他收费与普通门诊相同。三、是否可以先看病后补号?以下情况可以直接来布娟医生诊室,不需加号、排队,实现先看病后补号:已经找布娟医生看过,确诊为需要手术的患者,直接出示病历本请布娟医生的助手预约手术开具住院证及术前检查单即可。
时光如白马过隙,忙忙碌碌的2019年在不知不觉中悄然结束。感谢广大患友的理解和支持,布娟医师团队在日常医疗工作中取得了更好的治疗效果、更佳的满意口碑、更多的患友信任,布娟医师本人也因此获评“2019年度好大夫”这一殊荣。“2019年度好大夫”榜单,由中国社科院健康业发展研究中心、健康时报(人民日报社主办)和“好大夫在线”联合发布。评选标准为:过去一年中,患者在医院就诊后通过“好大夫在线”平台,对全国正规医院33个专业的 21 万名医生,发表了63万条就医评价,反馈就诊后的疗效满意度和态度满意度等。基于以上数据,中国社科院健康业发展研究中心制定评选规则,综合评估了医生提供线上服务的数量、回复的及时性、线上服务的患者满意度、患者就诊后的口碑评价等多个维度,经过严谨的数据计算,最终评选出年度好大夫411名。布娟医师团队常年超负荷奋战在门诊一线,2019年门诊量居北医三院眼科首位。布娟医师团队始终关注医疗安全,将患者利益置于首位,通过不断优化诊疗流程,尽最大努力减少患者就医及等待手术的时间。布娟医师团队全年无医疗纠纷及事故,手术例数及手术难度逐年提高,在同行中获得了很高的声誉。布娟医师团队积极守正创新,不断发挥专业优势。例如,该团队改良后的微创后巩膜加固术手术效果确切,在患者群中形成了优良声誉,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高度近视患者前来就医,在近视防控及高度近视性眼底病变这一常见致盲眼病的防治方面,取得很好的疗效。该团队采用眼外肌移位等手术方式矫正麻痹性斜视、甲亢相关斜视等难治性斜视,不仅提高了手术效果,同时最大程度减少了眼外肌损伤。该团队改良一种手术测量尺及视觉训练用的聚散球,并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布娟医师团队深化视功能训练工作,效果显著。视功能训练是对眼部调节能力和眼肌进行锻炼,对眼的生理机能有效的激发和挖掘,强化眼的视觉功能,最终达到治疗弱视、恢复斜视患者正视功能,预防和控制近视、缓解眼睛疲劳、提升视力、改善阅读障碍等效果,提升患者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布娟医师团队进一步规范儿童弱视诊疗工作。根据病因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采用医院治疗与家庭训练相结合的治疗方法,不仅可以加强对家长的专业指导,同时增加患儿依从性,从而缩短治疗周期,提高弱视治愈率。布娟医师团队制定儿童综合近视防控方法。通过科普宣传,增强家长对近视防控及青少年眼部定期复查,以及建立健康档案重要性的认识,树立对于近视治疗的正确观念。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个性化选择框架眼镜或角膜塑形镜进行屈光矫正。详细检查并确定近视增速较快患者的可能原因(如间歇性外斜视、调节超前或调节滞后),给予针对性治疗(如间歇性外斜视手术、融合训练、调节放松以及调节力增强的训练)。对于进展期的高度近视儿童进行后巩膜加固术。建立以上近视治疗体系,可以更加有效地进行近视防控。2019年因为您的包容和理解、善意与温暖,让我们有勇气直面困境,用我们的绵薄之力,挽救更多孩子的视力,给更多的孩子带去美丽和健康!为言今岁胜去年,来岁应须更胜前。祝愿大家在2020年里,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原创:小编健康新时代传媒6月12日本期访谈嘉宾布娟布娟医生医学博士,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各种类型的斜视、小儿眼病、遗传性眼病、青少年近视的预防和治疗、视疲劳的诊断与治疗。擅长:各种类型的斜视、弱视、先天性眼球震颤手术、儿童近视的防控、高度近视后巩膜加固术、视疲劳的诊断与治疗、儿童低视力康复。嘉宾访谈录“当孩子好了,还不停问妈妈什么时候去复查,见了你,坐你腿上抱着脖子不走,给你他的零食,送你他画的画,做的手工……你就觉得一切都值了!”——布娟你听过,布谷鸟的传说吗?春天到了,小姑娘跟着姑姑去播种。姑姑在田地里辛勤劳作,而粗心大意的小姑娘,每一天只是站在田埂上说:“等等吧,明天再干。”秋天到了,姑姑有了好的收成,而田埂上的小姑娘化成了一只布谷鸟,每到春天就叫着:“姑姑,等等!姑姑,等等!”唯光明与未来不可等作为北三医院眼科小儿眼病的专家,到底接触过多少儿童病患,布娟医生自己恐怕都说不清楚。然而,她听到的太多“等等”,反而是大人说的。有时候,孩子太小了,做检查不容易,做手术又需要全麻,都很棘手,医院或者家长就会让孩子先“等等”,等长大了一点再治。她治疗的一个斜视的孩子,只有4岁。家长带着看了很多地方,得到最多的建议是孩子太小了,长大一点再做手术吧。原本家里也打算“等等”,但是孩子从小喜欢画画,斜视对她“立体视”的破坏非常大,老师说孩子在画画上很难有什么进步。于是,一家人从西藏特意赶到了北京,找到布娟医生。布娟医生的珍贵藏品人物君在布娟医生诊室“翻”到了一抽屉的藏品,其中就有一副署名“向秋卓玛”的画——她给这位来自西藏的“小仙女”做了手术,现在孩子的立体视在一点一点的好转,画的画已经很好,还特意带来送她。充满童趣的各类画作、各种小珠子穿成的手工……这些都是孩子们送的。谈起自己的藏品,布娟医生的神情如同一个展示自己美丽珠宝的少女,“看!都是孩子们亲手做的!那么小的珠子,穿进去一点儿不费劲!恢复的特别好!”唯努力与希望不可灭最让布娟医生心疼的,是那些患有先天性眼病的孩子。她接诊的一个孩子,眼睛患有先天性震颤,平常视物,头部已经歪斜成45°角。爷爷奶奶带着四处求医,但是永远被诊断为“先天性疾病,眼睛颤动是由大脑控制,没治!”——从医学技术角度来讲,诊断是完全正确的。布娟医生诊视后,发现孩子之所以歪头,是因为那个方向他眼睛的震颤是最轻的,孩子会愿意从那个方向视物。她给孩子做手术,把“那个方向”移到了眼睛的正前方。孩子立刻就能正脸视物了,头不歪了,自信也有了。后续再辅助一些训练,眼睛无论是视力还是外观,都能得到改善。布娟医生的团队,治疗过相当一部分先天性眼球震颤的病人。术后再辅助弱视训练,视力得到很大的提高,最终考上理想的大学、研究生。唯爱与童心不可负孩子对“白大褂”有着本能的恐惧。来看眼疾的很多小病人,根本就不能容忍“白大褂”进入视野,遑论让医生“掰着”他的眼睛去检查。这个时候还能怎么办呢?拉小手聊聊天、陪着耍耍玩具、给零食“贿赂”……这些“偶像派”剧种每天都在布娟的诊室里“上演”,随便拉开一个抽屉,里面都塞着各种小零食。再有一些哭闹特别严重的“硬骨头”,布娟医生会让家长先带着孩子去走廊玩儿,等着孩子平静下来了,她便脱掉白大褂,去走廊上“偶遇”。“哎呦,这个宝宝真可爱!来抱抱?真乖,奖励你一颗糖……”在“套近乎”的过程里,迅速捕捉孩子眼睛的讯息,有可能是一瞬间的不同,快速给出判断。这需要日积月累的专业功底、清醒的头脑、极大的耐性,以及“实力派”的演技,只能说,世界欠布娟和她的团队一座奥斯卡“小金人”。唯青春与梦想不可败布娟医生曾专门去过厦门鼓浪屿的毓园,在林巧稚大夫的汉白玉雕像前,她虔诚的献上一束淡雅星菊。她一直视林巧稚大夫为自己的偶像。虽然没有如同最初的设想那样,进入妇产科,但布娟医生在小儿眼科专业走出了独属于自己的梦想之路。与自己的偶像一样,她将自己的青春与梦想,都倾注到了这个世界最纯净的所在——孩子。“我年轻的时候,偶然间看到一本书,是介绍林巧稚大夫的,当时我就想,真好!我也要成为一名‘大’大夫!”她的眼睛变得亮晶晶,双手情不自禁的在胸前交握,一如她团队里那些年轻的女孩子们,提及自己偶像时的心驰神往。布娟医生和她的萌宠已经从业逾20年的布大夫,总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活泼泼”的少女感,她说那是因为自己天天在与孩子打交道,受孩子的影响。然而,人物君认为她搞错了因果:是她的“青春”与“活泼”,让她与孩子们打成一片。总有一些人,以温暖和柔情毓秀于世,也必将被岁月温柔以待。时光的年轮滚过她的世界,格外清浅,不留印记。
很多弱视孩子的家长认为“当孩子的矫正视力提高到1.0,那么就意味着弱视被治愈了,可以立刻停止训练了”,但1.0的视力真的是弱视治疗的终点吗?答案是否定的!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1、弱视容易复发。以往的研究表明,弱视的复发率可达10%-50%。复发率与弱视的严重程度、类型、单眼或双眼、患者的年龄以及停止训练的方式等因素有关。总体来讲年龄越小的孩子、单眼、严重弱视并且终止训练没有循序渐进的患者,复发率较高。所以,即使矫正视力已经达到1.0,也不能突然停止所有训练。为了避免弱视复发,应该逐渐减少训练的频率,直到完全停止训练。并且,停止训练后应该定期复查,监测视力是否有回退。2、弱视犹如冰山,而矫正视力低下只是冰山的一角。视力低下弱视除了表现出的视力低下以外,还造成了对患者视功能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有:(1)眼球运动能力如扫视、追随以及注视功能减退。这些能力的下降会导致患者阅读速度慢、不能追踪高速运动的物体(接球、击球能力差)、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抄写困难、丢字落字等。(2)调节功能不足。远近交替注视时,变焦困难。近距离用眼如阅读写作时容易出现视疲劳、视物模糊等症状。(3)双眼协同工作能力差。如调节与调节性集合比例(AC/A)失调、容易出现斜视、立体视觉下降或缺如、运动驾车困难等。(4)视觉空间感知能力不足。不能准确辨别方向、读写过程中容易出现字母数字左右颠倒的现象。如“b”与”d”不分,”6”与”9”不分等。(5)视觉记忆能力差。视觉记忆即大脑对所看到的东西理解记忆,下次再见到时,能立即识别。这对于高效阅读理解,迅速记忆所读的内容非常关键。视力不等于视觉, 它只是视觉系统的一部分功能。弱视治疗后视力恢复正常,并不代表视觉功能正常。所以,弱视患者视力恢复到1.0,绝不是弱视治疗的终点,而应该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视功能训练方案。不仅能够改善视觉功能,更重要的是减少弱视的复发。
一、新型的弱视训练与传统的训练有何不同?传统的弱视训练方法是着重对眼睛这一重要的视觉器官进行训练,比如采用遮盖、红光闪烁、穿针、穿珠子的方法,对视力进行一定的提高训练。而新型的弱视训练方法更注重于对大脑的训练。主要是利用大脑神经系统的可塑性,通过特定的视觉刺激和视觉学习,激活视觉信号通路,矫治和改善大脑神经系统的信号加工处理能力,达到治疗弱视提高矫正视力的目的。与此同时,增加患者的视觉感知能力,也就是说更好的识别、理解所看到的视觉信息。并且加强双眼协调使用的能力及立体视。二、究竟哪种训练对于弱视的孩子更好呢?在选择训练方法上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弱视程度、弱视类型、弱视治疗的阶段、患者的年龄、依从性以及临床症状等多方面,才能选择更适合的方法。举例来讲:对于一个单眼重度弱视的患者,需要首先选择传统的弱视治疗方法,比如采用弱视综合治疗仪等进行训练。通过传统的弱视训练,刺激黄斑中心凹的视锥细胞,提高其兴奋性,调动眼睛里的视网膜感光细胞更好的扑捉外界光照及物像的变化,能使患者通过这只弱视眼精确定位物体的位置、分辨大小、颜色、对比度等基本信息。当视力提高到一定程度后,就需要融入脱抑制训练(健眼对弱视眼的抑制解除)、视觉感知能力的训练,比如:分视脱抑制训练、噪声脱抑制训练等。此类训练项目使得大脑能更好的接受来自弱视眼的视觉信息,并在训练的过程中提高认知能力、辨别能力、记忆能力以及视觉分辨能力等。紧接着还要进行双眼协调性、眼球运动能力、迅速追随注视目标的能力等。比如:注视稳定性训练,眼位训练等最后还要通过脑知觉的训练不断扩大双眼融合的范围以及建立和提高立体视。比如:分开辐辏训练,立体视训练等。所以根据不同的阶段,定制个性化的训练内容,才能达到弱视治愈的效果。三、为什么孩子更喜欢新型的弱视训练呢?新型的弱视训练具有更多种的刺激模式(条栅、正弦波、裂隙光、棋盘格、螺旋线,甚至一些艺术作品的画面等波形及光谱以及一些特殊的视觉信号),结合孩子感兴趣的电子游戏,刺激视觉通道,辅以手眼协调运动,加速视觉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增进视觉技巧、开发视觉潜能、改进视觉功能。训练是互动的,可跟踪的,及时根据患者的学习能力和进展程度进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定制。所以综上所述,无论是传统的弱视训练或者是新型的弱视治疗方法,对于提高弱视眼的矫正视力都是有帮助的。但二者各自具有其特点,需在临床应用上充分考虑到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使用,这样才能达到尽快恢复弱视患者视力、改善双眼视功能的治疗目标。
为什么斜视手术后眼位不稳定?为什么有些患者做过斜视矫正手术后仍然无法彻底解决双眼不能聚焦、阅读障碍等问题呢?首先我们一起来看看斜视矫正手术是如何做的。医生通过手术将某些附着位置异常的眼外肌纠正到正常的位置,或者通过加强或减弱某条眼外肌达到拮抗肌力量间的彼此平衡而恢复双眼视轴平行,从而从外观上矫正斜视。但是大多数斜视的患者并不是单纯的眼外肌发育异常所导致的,而是大脑中枢对眼球位置控制力的异常,即通常所说的融合功能差引起的双眼视轴不平行,即发生了斜视。所以,斜视手术只是调整了眼外肌的强弱,却没有从根本上恢复大脑的融合功能,所以术后随着时间的延长,斜视又会复发。斜视手术的目的不仅仅是恢复美观,更是希望能将眼球位置恢复正常后,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双眼协调使用的能力及具有立体视,改善视觉状况。斜视手术是在具有弹性的眼外肌上做,再加上麻醉下眼外肌力量的改变,所以手术最大的并发症是欠矫或过矫,也就是说原先斜视度数的矫正不足或过度矫正。如果欠矫或过矫的度数很小,并不需要再次手术,那么是否有方法让大脑接受这种“小偏差”?由于单眼恒定性斜视引起的弱视,是由于斜视的眼睛被另一只眼抑制,实质上是大脑皮层细胞的深层抑制,导致弱视眼视力低下、眼球运动如扫视及追随运动差、双眼协同运动如集合和散开异常以及大脑对视觉信息处理的能力减退等等异常。这些异常不是单纯的斜视手术所能解决的。所以,综上所述斜视手术只是斜视治疗的第一步,要想持久稳定的保持眼位正位、更好的建立恢复双眼视觉以及纠正小度数的眼位偏差、提高弱视眼的矫正视力,就需要术后有效的训练。不仅训练眼睛,更重要的是训练大脑,训练大脑对双眼的接受能力及控制能力,解除对弱视眼的深度抑制状态。 通常斜视术后的训练包括以下内容:训练的方式可以采用丰富、趣味性强的游戏并将多维生物信息图像库和知觉任务进行虚拟场景建模与控制系统搭建。基于网络数据库的训练控制系统能够针对性地给每个用户配置相应的训练方案,从而提高训练效率。个性化训练平台能够大规模的统计训练数据,从而促进训练方案和方法的提高。而且,基于网络数据库的计算机训练平台能够实现对训练过程的精细化控制和调整。所以,坚持斜视术后的脑知觉训练以及眼球运动训练、注视稳定性训练等对于重建神经肉功能,修复并加强融像功能,建立立体视,降低或消除再次手术的可能性,改善患者整体视觉功能和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弱视是在视觉发育期内由于单眼斜视、未矫正的屈光参差和高度屈光不正及形觉剥夺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同年龄儿童的视力下限,或双眼视力相差两行或以上。主要表现为矫正视力低下及双眼视功能障碍。成人弱视,又称大龄弱视,大多数是由于各种原因错失年幼最佳弱视治疗的时间。由于发现较晚或治疗上的失败,弱视也是导致成为单眼视力不良的重要原因,据统计成人弱视患病率为2.9%~3.2%。以往的弱视治疗观念是:超过12岁的弱视就治不好了。因此,有一大批这样的大龄弱视患者被放弃了。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人们对视功能有了更高的需求。许多大龄的弱视患者,因为视觉缺陷,导致在升学、就业、工作中遇到极大的困难。所以,迫切产生了对弱视治疗的需求。那么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视觉的形成过程:首先是外界的光线作用于眼睛这一视觉器官,经眼睛屈光系统后,刺激眼内视网膜光感受细胞兴奋,将信息沿视神经传导到大脑枕叶视皮层,经过大脑对图像的加工处理后,产生视觉。简单来说,看见了、察觉到了光和物体的存在,是与视觉接收好不好有关。但明白看到的东西是什么、有什么意义、大脑如何做出解释并发号施令给机体,是属于较高层次的视觉认知的部分。所以,想要看的清、看的明白其实是包含了视觉接收和视觉认知两大部分。在临床上经常见到这样的病例:儿时一只眼弱视,视力很差,一直用另一只眼在学习生活。当成人后,由于外伤或疾病,原本视力好的眼睛突然视力严重下降或丧失了,那么不得不依靠那只弱视眼。发现过了一段时间以后,这只弱视眼的视力居然提高了。所以才意识到视觉可塑性的存在对于成人弱视治疗的意义。那么既然这种视觉的可塑性一生都具有,大年龄的弱视患者当然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训练去提高视力、增强视觉认知能力,改善双眼视功能。因此基于视觉可塑性的理论基础,研发了很多视知觉训练的方法用于大年龄弱视患者的治疗,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治疗效果很好。视知觉学习训练不断发展,其优势不仅在于提高患者依从性,更重视弱视治疗过程中双眼视及立体视的建立。基于遮盖优势眼不能直接解决双眼相互抑制的理论,学者们提出了完全抑制优势眼的同时给予弱视眼刺激的“推拉式”视知觉学习训练新方法,并强调这种“推拉式”的知觉学习可以重新校准兴奋和抑制相互作用的眼间平衡。图1 双眼平衡理论图2推拉模型训练模块以心理物理学为基础,基于云平台的视觉任务类训练系统的交互式治疗系统和游戏化、任务化的训练项目设计,患者治疗方便、依从性高、训练主动性强。训练过程中,刺激信号被分别呈现给每只眼,同时使健眼信号对比敏感度降低,减弱健眼对弱视眼的抑制,为双眼信号的融合制造条件。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成人的弱视可以治!
以往都认为先天性眼球震颤没法治疗,一旦被确诊为这个疾病就让患者回家了。可是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医生对于这个疾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尽管不能彻底治愈,至少可以通过治疗得到改善。那么我们就来看看眼科医生是如何帮助先天性眼球震颤的患者逐渐改善视功能的。首先,要及时发现先天性眼球震颤。先天性眼球震颤通常发生较早,在出生后3个月内就出现了。最为明显的特点就是眼球会不自主的持续颤动或摆动。有些患者在某一个方向上震颤会呈现相对静止的状态,也就是说震颤的幅度小、频率低,这个位置被称为“中间带”。在中间带的位置上视力会相对好一些,因此孩子愿意歪头将视线投向那个方向。还有些患者会不自主的晃动头部。正是由于患儿眼球不能固视,也就是不能很稳定的注视目标,所以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视觉发育。常常表现为视力低下,歪头视物、晃动脑袋等。其次,尽早治疗。既然是先天性的疾病,而且儿童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又是在3岁以内,所以一定要尽早治疗。① 先天性眼球震颤的患者常常合并一些其他的眼部异常,如高度远视、散光等,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及时配戴正确的眼镜而得到矫正的; ② 有些患者的眼球震颤是由于眼部疾病引起的,如先天性白内障、角膜白斑或眼底病等,当这些眼部疾病被及时治疗使得视力改善后,眼球震颤就自然减轻了; ③ 还可以通过眼外肌微创手术的方式来减轻眼球震颤的幅度及频率。手术方式主要有两大类:中间带移位术及眼外肌本体感受器切除术。其中,中间带移位术是针对于有中间带及歪头视物习惯的眼球震颤孩子,目的是改善异常头位,改善外观,增强患者自信心; ④ 眼球震颤的患者也常常合并斜视,可以在手术减弱震颤的同时矫正斜视外观,从而改善双眼视功能; ⑤ 辅助弱视训练,提高最佳矫正视力。最后,积极深入研究先天性眼球震颤的发病机理对于减少此类难治性疾病具有深远意义。有些先天性眼球震颤的发生是与基因突变有关,医生可以帮助患者做基因检测,实现产前诊断,避免后代再出现该疾病。所以,尽管先天性眼球震颤发病早、危害大,但不是不可“治”,希望家长与医生携起手来共同为先天性眼球震颤的孩子做些工作,尽可能的提高患者的视力、改善歪头与斜视的难看外观,并且增强双眼视功能。
在门诊经常遇到成年的斜视患者,当告知需要治疗时,有时家属或患者就会有这样的疑问:“成人斜视还需要治疗吗?”、“我已经习惯这个样子了,不嫌难看”、“都成年人了,还能治吗?”。其实成人斜视也是需要治疗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改善外观的需要:“斜视”所带来的外观改变,常常会影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尤其是在工作面试、社会交往中。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通常给人自信、干练、充满活力的感觉,而一双斜视的眼睛,常常会引发别人的误解。“跟我说话,你怎么不看我呢?”、“这人根本就没有正视我、心里想什么呢?”“这个人眼里没神,可能是没有自信吧”。有位65岁的老人家在谈起她做手术的原因竟是:孙子嫌弃她的斜视外观,怕小朋友笑话,拒绝奶奶接送他上幼儿园。因此,从改善外观,增强社会交往能力的角度上来讲,成人斜视同样也应该做手术。 图1 左眼外斜视术前斜视术后1个月2、消除重影,改善生活质量的需要:有些成人的斜视是由于一些疾病导致的神经麻痹,眼外肌病变或者是由于外伤、手术等原因所造成的,不仅外观不好看,还会有 “双眼一起看东西时重影,不能聚焦,视物模糊”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生活与学习。一般如果斜视度数小于10个三棱镜度,可以考虑配三棱镜进行保守治疗,但是斜视度较大时就只能通过手术来解决了。 图2 甲亢导致的右眼限制性下斜视(术前)斜视矫正术后1天图3 外伤导致右眼上斜视(术前)斜视矫正术后1天3、建立双眼视、恢复立体视功能的需要:有些成人斜视发生年龄较晚,尽管斜视度数很大,但当进行斜视手术以后仍能恢复一定的立体视,即使恢复部分立体视,对于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是具有一定的意义的,比如可以看3D电影或者安全驾驶。所以,尽管许多成年人的斜视是由于儿童时期没有得到及时的矫正所导致的,但是可以通过显微微创斜视手术恢复正常的外观,提升自信力及社会交往能力。还有一些成年人的斜视是由于一些疾病或外伤造成的,经过恰当及时的治疗可以恢复双眼一起使用的功能、消除重影、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