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诊治乳腺甲状腺疾病的外科医生,癌症病人和手术病人是我面对最多的人群。每天查房或坐诊时,不断的要向病友和家属解答哪些是“发物”,哪些不是“发物”,“他们告诉我,面粉是发物,鱼肉、羊肉是“发物”,还有……是“发物”!医生,这些是“发物”吗?这些东西我都不能吃,我能吃些什么呢?”刚刚解释完这一个,下一个马上附和,并提出更多的食品名字,说谁谁谁说的,这些不能吃,那些都是“发物”等等。早上查房最多的一次,我回答这个问题超过了20次。沉重的解说负担和单一的重复并非我不情愿,而是因此要耽搁我去做手术的宝贵时间。不回答这些问题,既是对病友的不尊敬,也是缺乏责任心的一种具体体现。但,让我困惑的是,为什么民间会有流传“发物”一说?难道真的存在“发物”?作为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工作者,我在近几年花了较多时间进行文献检索和翻阅祖国医学经典古籍,也请教一些中医学院的中医教授们。结果验证了我的想法:医学本无“发物”一词,只因民间口口相传,将错误观点误传太久,被认为是正确的而已。正所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也就是说错误的观点反复不停的说,也能颠倒是非,影响深远,甚至致人于死地的严重后果。譬如,1600年布鲁诺因宣传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日心学说”而动摇了当时太阳绕着地球转的“地球中心学说”并被烧死,现在大家都知道地球绕着太阳转是个常识性问题,400多年前却有人因此而丧命。虽然“发物”的观点远不会造成世界范围的影响,却深远的影响着我们的民间大众的认识。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有关“发物”的一些认识分析如下。第一,经典书籍上没有“发物”的概念,而是民间误传。绝大部分听到“发物”一词来源于病友及家属口中。查阅《黄帝内经》、《辞海》、《中华字典》等经典书籍和工具书,并未找到“发物”的解释。也就是说,祖国经典文书中是没有“发物”一说。《黄帝内经》和《辞海》中有发散之物和发表之物等描述,却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发物”,特别是《辞海》所罗列的字、词应是最为广泛的,无论查哪一个字、哪一个词都没有发现。这就是说祖国经典中并无此记录。这验证了“发物”是民间误传的词语。也希望并建议,下次重编《辞海》时,编委会的专家要考虑民间存在的语言进行编撰并做出相应的解释。 第二,百度上的“发物”概念,相对符合现代科学理念的观点,与民间所传的“发物”概念不同,但应澄清医学上没有“发物”的概念。通过强大的网络,我在百度上找到的“发物”这一词条,并得到了解释如下:发物是指富于营养或有刺激性特别容易诱发某些疾病(尤其是旧病宿疾)或加重已发疾病的食物。在通常情况下“发物”也是食物,适量食用对大多数人不会产生副作用或引起不适,只是对某些特殊体质以及与其相关的某些疾病才会诱使发病。我认为,百度对“发物”的解释还是比较中肯的,但有必要澄清楚的是,医学上没有民间传言的所谓“发物”。百度按照食物的性能分为六大类:一为发热之物,如薤、姜、花椒、胡椒、羊肉、狗肉等;二为发风之物,如虾、蟹、鹅、鸡蛋、椿芽等;三是发湿热之物,如饴糖、糯米、猪肉等;四是发冷积之物,如西瓜、梨、柿等各种生冷之品;五是发动血之物,如海椒、胡椒等;六是发滞气之物,如羊肉、莲子、芡实等;七是民间长期实用结论性发物,如魔芋,芋头,泡菜,香菜,韭菜等。而这些分法则在《黄帝内经》上是有描述的,但不是民间流传的普遍意义的所谓“发物”。建议大家百度搜索“发物”,查看“发物_百度百科”进行了解。第三,医学上有针对某一疾病或某一手术后的“饮食禁忌”,而无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物”一说。医学上,有针对性很强的饮食禁忌,也就是说,在得了某些疾病或做了某些手术后,会有相应的饮食禁忌。譬如,乳腺癌患者,绝大部分应避免使用性激素产品,包括食品、药品和保健品,如胎盘、避孕药等。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所有安全的豆类产品都是乳腺疾病患者的福音,而非禁忌。又如,得了痛风的人或者单纯高尿酸血症者,则所有豆类产品是禁忌,当然还有肥肉等也是禁忌。再如,某些人对海产品或豆制品等食品过敏,则无论这个人是否得了某些疾病或者做了什么样的手术,都不应吃这些过敏的食品。但这些食品对其他人却并非禁忌。所以,医学上的食品禁忌不是简单用“发物”一词就能解释的。而这与民间所广泛使用的“某某食品是发物,所有人都不能食用的原则”是不符合的。举个最为普遍和贻笑大方的民间“发物”说,南方人常说,对于患病或手术的人说,面粉是“发物”,他们不能吃。试想一下,那在缺乏水稻的北方地区的人们如果生病了,他们岂不饿死么?!难道北方人会把南方的水稻视为“发物”吗?由此可见,某些“发物”的概念是多么的可笑。第四,经典书籍倡导“饮食平衡,辩证用膳”,并无所谓“发物”一说。“食养尽之,无使过之”是《皇帝内经》食养的总原则。《皇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但却难以找到“发物”一词及其解释。《皇帝内经》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与药物学的医学巨著。《皇帝内经》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经络学说”、“养生学”等学说,反映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米麦相扶,干稀两便”,这是我国流传千古的饮食格言。《黄帝内经》上描述的“南米北面”,南方视作小麦为杂粮,北方反之。却非小麦是“发物”,要不然,北方人如何生存?实际上,米类总体偏寒凉,小麦总体偏温热。故南方多食辣椒与热菜,北方多清淡与凉菜/咸菜,根源就是讲究平衡。以前,南方人常常要搭配面食,北方人也要吃些米类。现在还是如此讲究。《素问·脏气法时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软,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这是辩证用膳的最好解释。《素问·骨空论》:“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泄”。即补虚,泄实。《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譬如寒性食物鱼虾蟹水族烹调时,佐以姜葱酒醋类温性调料。这是调理阴阳营养观的解释。第五,药物、食物、水果、茶的使用有一定的学问,把握搭配,注意四气五味是关键。把握搭配:譬如维生素C或富含维生素C的辣椒、番茄、柑橘等尽量不吃虾蟹等甲壳类食物,又如柿子、石榴、山楂、酸梅、杏等避免与海鲜同时——钙与鞣酸合成不易消化食物,造成腹痛、呕吐等。注意四气五味:也就是根据自身体质决定哪些食物是否适宜。譬如西瓜是盛夏佳品,有解暑除烦、止渴醒酒之功,能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病,如西瓜霜。但其性甘寒,产后、病后及腹泻之人不吃。健康人吃太多,可能积寒、助湿而发病。大家都说大蒜、紫薯是抗癌食品,医学上也似乎找得到一些证据,但有些人吃了就会口臭、胀气难受,这就说明并非人人适宜吃大蒜、紫薯。又譬如,近年来民间广为流行的吃田七粉/三七粉现象,至少对于有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人就应慎之又慎,否则极容易出现胃出血等重大问题。第六,民间“发物论”,实为过敏词;四季有调和,自古病忌口;若要偏概全,吃亏在眼前;劝君尊科学,健康永伴随。食物搭配是个大学问,却也没有必要把它看的太复杂而烦恼。不挑食,不强求,五谷杂粮、荤素搭配是饮食的基本原则。不挑食容易理解,不强求就是不要以追求吃遍天下山珍野味、尝遍奇花异草为目的。随遇而安,有啥吃啥,吃自己能吃的,食自己可食的。有人说,狗肉、羊肉、乌龟是“发物”,不能吃。我说,狗本来是人类的朋友,你吃它干什么?有些人吃了狗肉、乌龟等脑袋或身体其他部位长“包包”,这和有些人吃了虾、鱼、贝类海产品引起肚子痛、拉肚子或皮肤起疹子是一个道理,就是现代医学所说的过敏反应。对于已经出现这样现象的人群而言,这些食材就是他们需要禁忌的,其他人未必不能吃,这样的状态就不要强行给它安排一个叫做“发物”的名词来代代相传了。以上是我对民间流传“发物”一词的肤浅认识。由于工作的原因,我所看的经典书籍极其有限,我的观点并非完全正确,如果有人找到经典发现了“发物”的解释,敬请不吝赐教。欢迎并感谢您的交流。 2016.2.10于长沙
乳腺癌患者术后最担心的就是肿瘤的复发,现将国际乳腺癌复发危险分级标准提供如下: 一、低度危险:淋巴结阴性 并同时具备以下所有特点 1.病灶大小(pT)≤2cm 2.分级为1级 3.肿瘤周围脉管未被侵犯 4.HER-2 基因没有过度表达或扩增 5.年龄≥35岁 二、中度危险:淋巴结阴性 且有下列至少一项: 1.病灶大小(pT)≥2cm 2.分级2-3级 3.有肿瘤周围脉管肿瘤侵犯 4.HER-2基因过度表达或扩增 5.年龄35岁 6.阳性淋巴结1-3个且无HER2的过度表达和扩增 三、高度危险: 1.阳性淋巴结1-3枚且Her2过表达 2.阳性淋巴结≥4
合理的营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乳腺癌患者来说很重要。维持健康的体质量、充足的体力活动以及健康的饮食,可以降低疾病复发风险,增加无病生存的概率。下面着重强调乳腺癌患者在饮食上应注意的一些问题或存在的某些认识误区。 (1) 饮食要配合治疗:乳腺癌患者在手术前后应当努力进餐,补充营养。丰富的营养有助于机体顺利度过手术关,促进切口愈合,早日恢复健康并有利于后续治疗。 (2) 饮食要有节制、不过量:乳腺癌患者中伴有非常高比例的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过度营养以及肥胖对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有不利影响。因此,在乳腺癌患者治疗期间及治疗后的长期生活过程中,应在保证营养需要的前提下,坚持饮食有节制不过量的原则。 (3) 合理选择食物:应选择对防治乳腺癌有益的食物,遵循“低脂高纤”饮食原则,多吃全麦食品、豆类和蔬菜、水果等,控制动物蛋白的摄人,同时注意补充必要的维生素、电解质、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当然,这些食物可因人、因时、因地采用,不必强求一致。 (4) 关于乳腺癌饮食的忌口问题:关于乳腺癌的饮食,忌口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乳腺癌术后患者及放化疗期间需充分而不过量的营养支持才能保证治疗方案顺利进行。目前尚没有证据证明某一类食品与乳腺癌的复发或转移相关。 (5) 关于胶囊药的服用问题:不少抗肿瘤药味苦,制成胶囊便于服用。有些患者担心长期服用胶囊有害身体而拆开胶囊,加果汁和糖变甜来服用是不对的。糖和果汁可沉淀、分解、破坏药物成分,影响药效,甚至产生有毒物质。服药应用白开水冲服,不宜用果汁、糖、奶、茶、汤等服药。 (6)其他需要注意的问题:有一些食物中的化学成分,如果相互作用,对乳腺癌的康复是十分不利的。乳腺癌患者忌食雌激素含量高的食物,如蜂皇浆等。对含第一级致癌因素的肉类加工品:火腿、香肠、肉干等,含二级A类致癌因素的食用红肉,如:牛肉、羊肉等应减少摄入。大量研究显示,即使低剂量饮酒也会增加乳腺癌风险,因此,乳腺癌患者应尽量避免饮酒。 参考文献 1.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及规范(2017年版) 2.孔令泉等.关爱乳房健康----远离乳腺癌.科学出版社.2016年3月第1版第1次印刷. 3.陈丰.乳腺癌的饮食保健. 饮食保健. 2016;3 (18):219. 4.Kushi LH, et al. Goldhirsch A, et al.ACS Guidelines on Nutrition and Physicial Activity for Cancer Prevention. CACancer J Clin. 2012;62(1):30-67. 5.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乳腺学组. 中国乳腺癌患者生活方式指南2017.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7;55 (2) :124-128.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当胸壁出现结节,手术或穿刺活检证实为“乳腺癌”时,全身检查却没有发现其他异常,这时称患者出现“局部复发”。 当影像学检查发现有骨转移、肺转移、肝转移以及脑转移等情况时,称为“远处转移”。 部分患者出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后,感到十分绝望,可以理解,但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出现问题后,还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控制疾病,比如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生物治疗等。经过正规、恰当的治疗后很多患者可以达到临床治愈,长期生存。 而不良情绪可能对健康产生非常不好的影响。建议出现问题的患者,不要绝望,要积极的接受治疗,以良好的心态度过这个时期。所以,积极的解决生活中出现的一切困难吧! 01、乳腺癌总体复发率大约 30%-40% 乳腺癌的复发跟患者的个人体质及癌症分期各有不同,总体来说,30%-40%的乳腺癌患者会出现复发。 这其中,早期乳腺癌的五年生存率能达到90%,二期乳腺癌的五年生存率能达到75%,三期的话接受有效治疗五年生存率大概能达到50%-60%。” 五年生存率是用来表示癌症疗效的,癌症的转移和复发大多发生在根治术后三年之内,约占80%,少部分发生在根治后五年之内,约占10%。各种肿瘤根治术后如果五年内不复发,再次复发的可能性就相对很小了。 02、那是什么原因导致癌症在根治术后复发的呢? 相关因素一,乳腺癌本身的病理、生物学特点决定的。乳腺癌是一类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肿瘤,无论在组织形态、免疫表型、生物学行为还是治疗反应上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一些类别的乳腺癌预后不佳、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率均较高; 相关因素二,患者本身的身体状况、器官功能以及心理因素。身体状况不佳、器官功能不佳都会增加乳癌复发的可能,而心理状态与免疫力相关,压力过大会造成身体虚弱,抵抗力下降; 相关因素三,治疗不规范、不彻底也是导致癌症复发的重要原因。大部分就诊的乳腺癌患者都有亚临床转移现象,一些脱离原发灶循环到远处的癌细胞无法通过手术切除到,如果术后没有进行全面有效地全身治疗,那么这些癌细胞就会隐藏下来,成为日后癌症转移复发的罪魁祸首。 03、提醒:乳腺癌术后需进行针对性全身治疗 乳腺癌的治疗并不是‘一切了事’,进一步的全身治疗是防止乳腺癌复发的关键和必要性条件。 首先,患者要根据自身的状况选择恰当的治疗方式,化疗、放射治疗和内分泌治疗等,例如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需要辅助内分泌治疗5到10年,而乳腺癌患者中的Her2表达型,则要接受靶向治疗。 其次,术后要定期随访,手术后的前2年每3-6个月去医院检查一次,根据检查结果,医生会调整康复方案更好地促进康复效果,3-5年后每6个月检查一次,6年后每年1次。 最后,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于疾病的康复非常重要。 此外,乳腺位于人体表面,乳腺癌在所有癌症中是相对最容易早发现的,但是临床中早期病例仍然占少数,许多患者查出来时都是中晚期。 这其中,一些人对乳腺癌不够了解以及忽视检查是延误乳腺癌早期诊断的主要因素。 早发现早治疗是治疗效果的重要保证,大家一定要重视乳腺检查,正常一般在35岁以后就需定期检查,而一些具有遗传等高危因素的患者应该更早地及时检查。 04、那怎样才能预防复发转移呢? 1、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定期自我体检,借助彩超和乳腺钼靶等影像学进行早期筛查。可触及的肿块可采用针吸活检或手术切除活检明确诊断。 2、明确诊断后应得到合理的个体化的综合治疗,重视首次合理治疗。 3、治疗后定期复查。复查可能是终身性的,随访时发现有可能转移的迹象时,需要和医生进行及时的沟通,进行积极的诊断和治疗。 4、增强自身机体免疫能力。如加强营养、树立必胜的信心、保持心情舒畅、适当地锻炼身体。 出现复发转移后,患者可能非常担心自己活不了多久了,都会反反复复的问“我还能活多久”这个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我们医生也没办法给出准确的回答,因为生存多长时间是一个概率的问题,具体给出每个患者没办法具体计算。 根据文献报道,出现局部反复的患者五年生存率为百分之八十到九十,出现远处转移的患者五年生存率约为百分之五十。因此建议广大患者出现复发转移后积极配合医生展开治疗。 即使复发转移后也完全有临床治愈的机会,如骨转移患者经过化疗,磷酸盐类治疗后,骨转移灶完全消失,即达到临床治愈。 如肝转移患者,通过化疗、介入治疗、内分泌治疗及生物治疗等,病灶缩小甚至消失,即达到临床治愈。 临床治愈是肿瘤患者治疗的目标,达到临床治愈即意味着可以长时间生存!
诱发乳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哪些呢? 原创 杜果城 馨悦健保 最近连续收治几个20多岁的年轻乳腺癌患者,很是痛心,深感有给大家讲讲乳腺癌的高危因素有哪些的必要,趁今日五一有空,简单聊聊。 乳腺癌的高危因素大致有下面几种: 一.与生殖因素有关的:月经初潮太早,绝经太晚,人的一生月经期超过35年;没有生小孩或者初产时大于35岁;没有哺乳; 二.与饮食习惯相关的因素:喜欢高脂油腻的饮食,喜欢垃圾食品,尤其是含添加剂或者激素类食品; 三.肥胖者; 四.环境污染严重:尤其是环境中二噁英含量高(本物质进入体内会转化为类似雌激素的物质),这也是现在乳腺癌比以前明显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五.缺乏锻炼、生活无规律、压力大、不良情绪较多:会降低T细胞功能和体液免疫活性,从而降低内环境识别及杀灭潜在肿瘤细胞的功能,增加患肿瘤的几率; 六.遗传因素:家族中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患有乳腺癌,特别是超过3人者,一定更要注意。 当然,这些诱发因素最终都会通过诱导正常细胞基因突变,使得细胞发生不受人体控制的异常增生,才逐渐导致恶性肿瘤的发生,这需要一个过程。所以,我们平日多多注意,是可以大幅度降低患乳腺癌的可能性的。
泛大西洋学会联盟(Trans-Atlantic Inter-Society Consensus, TASC) TA: 胸主动脉 AA: 腹主动脉 CIA:髂总动脉, EIA:髂外动脉, IIA:髂内动脉, CFA:股总动脉, SFA:股浅动脉, FPA:股深动脉, P A:腘动脉, ATA:胫前动脉, PTA:胫后动脉 A型病变CIA(髂总动脉)单侧或者双侧的狭窄EIA(髂外动脉)单侧或者双侧的单个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