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并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多数是小肠进入结肠,也就是直径细的肠管进入直径粗的里面,肠套叠是小儿外科常见急腹症。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婴多儿多为原发性肠套叠,继发性肠套叠常见于梅克尔憩室、肠息肉等。 临床表现:肠套叠有典型的三个临床症状即阵发性腹痛(小的孩子不会说腹痛、就是阵发性哭闹),就是很有规律,哭一阵停一会,再哭一阵停一会、血便(像果酱一样的血便)、,就是这个颜色。腹部可触及包块。就是这个部位可以触及包块(右上腹)。不少患儿伴有呕吐。 诊断:典型的临床表现加一个腹部彩超即可确诊 治疗:多数X线下空气灌肠复位就可治愈(或者B超监视下水灌肠复位),少数就诊比较晚、孩子一般状态差或者继发性肠套叠需要手术治疗。
定义:腹股沟疝为小儿外科常见疾病分为直疝和斜疝两种,临床所见基本都是斜疝,90%左右为男孩发病,男孩右侧多见,女孩一半几率为双侧。病因:因睾丸从腹腔下降过程会有鞘状突形成,如果睾丸进入阴囊后没有闭合,就会形成斜疝或者鞘膜积液。女孩类似。临床表现:用最直白的话说,就是腹股沟出现可复性包块,也就是包块能出来还能回去,一般是孩子哭闹使劲就出来,平静了就回去。,位置就是红圈所标注的地方,如果平静了也回不去,阴囊局部出现红肿,孩子出现呕吐、腹胀等,那就是嵌顿了,需要找医生复位。治疗:一般六个月以上自愈可能性较小,小孩子随着年龄增长活动量增多,斜疝总出现,会有很多困扰,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目前基本都是腹腔镜,也就是家长常说的微创。
淋巴结主要是由淋巴组织和单核-巨噬细胞所组成,分布于全身,通过淋巴管相联系。淋巴结由结缔组织被膜包绕,其实质的外层为皮质,内层为髓质。淋巴结的功能复杂,主要是:①滤过淋巴起屏障及吞噬作用;②产生淋巴细胞;③参与免疫反应。作为滤过器官,淋巴结能将淋巴液内的异物如细菌、病毒、毒素等有害物质清除出去。哈尔滨市儿童医院普外科鞠春成哈尔滨市儿童医院普外科鞠春成 肿大原因小儿淋巴组织发育的速度较其他组织明显快,幼儿期至学龄期前后,常可发生生理性淋巴结肿大,即在出生后受到病毒和细菌的刺激引起淋巴结肿大,但在临床上并不属于病理性改变。淋巴结肿大的机制应考虑以下两种因素:①构成淋巴结本身的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的数量增加。②从外部进入淋巴结的中性粒细胞和异常细胞增殖所致。一般认为前者是由于抗原的刺激,致使正常的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发生增殖,以及因某种原因使这些细胞恶性变,导致异常细胞增殖。常见疾病:在小儿有很多疾病可引起颈部淋巴结肿大,但也有非淋巴结肿大所致的颈部肿块,酷似淋巴结I1. 炎性淋巴结肿大(1) 急性淋巴结炎,包括:①细菌性。②病毒性。(2) 慢性淋巴结炎,包括:①结核性。②真菌性。③非特异性肉芽肿.(3) 慢性肉芽肿病。(4) 川崎病。(5) 传染性单核细胞増多症。2. 肿瘤性淋巴结肿大(1) 恶性淋巴瘤。(2) 恶性网状细胞增多症。(3) 急性白血病。(4) 组织细胞増多症.(5) 神经母细胞瘤。(6) 窦性组织细胞増多症。3. 非淋巴结性颈部肿瘤(1) 神经母细胞瘤。(2) 神经纤维瘤。(3) 软组织肿瘤包括横纹肌肉瘤、纤维肉瘤、脂肪肉瘤等。(4) 转移性肿瘤。4.其他(1) 类肉瘤病。(2) 脂质代谢异常病①戈谢病。②尼曼-匹克病。(3) 自身免疫性疾病 ①红斑狼疮。②幼年性类风湿关节炎。③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4) 先天性侧颈部囊肿及正中囊肿。(5) 皮样囊肿。颈部淋巴结肿大时,首先应鉴别肿大的淋巴结是否为感染性疾病,应注意小儿年龄、病史及物理检査,如是否存在发热及皮疹,胸部、口腔、咽部的改变,肝、脾及全身其他部位的淋巴结有无肿大;颈部肿大淋巴结的解剖部位、大小、个数、硬度、活动性、是单侧还是双侧、有无感染征象等。此外,还应常规检査末梢血象、结核菌素试验、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胸部X线摄影等,一般根据上述资料即可作出诊断。如仍有困难,则需做活检,根据病理切片获得确诊。
生活中小儿便血很常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数便血量不大,表现为粪便带血或全血便,或大便有血丝、色呈鲜红、暗红或柏油状,量多少不等,可混有黏液或脓液。如出血量大而且速度快,可导致失血性休克和严重贫血。 病因:多数是直肠本身损伤或疾病所致,如直肠息肉、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炎症等,更多见于消化道疾病,如胃、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息肉、憩室、重复畸形和肿瘤,特别是血管瘤以及小婴儿常见的肠套叠等。另外一些全身性疾病亦可引起便血,如感染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维生素缺乏、中毒性疾病、寄生虫等。 临床表现多样,需要医生判断那种疾病可能。 诊断:根据病史可以完善内镜检查、结肠造影、肛门指检、需要可以完成血管选择性造影,放射性核素检查。 治疗:根据具体诊断选择治疗方式。
胆道闭锁是新生儿胆道疾病中常见而难治的外科疾病。 1.病因:胆道闭锁的病因尚不清楚。究竟是先天性或者后天性尚无定论,认为可能是先天性胆道发育不良、胆道感染、胰胆管异常合流胰胆管异常也可能是胆道闭锁致病原因之一。哈尔滨市儿童医院普外科鞠春成 2.分型:胆道闭锁基本上可分为肝外、肝内两型。 3.临床表现:患儿多为足月儿,生后短期内表现多无异常,往往在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又出现巩膜、皮肤黄染。随着日龄增长黄疸进行性加深,尿色也随之加深, 身黄疸的加深粪便颜色逐渐变淡,最终呈陶土色,但病程较长者粪便又可变为淡黄色。这是由于血液中胆红素浓度过高,少量胆红素经过肠腺排入肠腔与大便相混之故。肝可增大平脐,同时岀现脾增大。若早期不治疗,多数患儿在1岁以内因肝功能衰竭死亡。 4.诊断:最基础的就是腹部彩超、可疑诊断后完善MRCP检查。 5.治疗:胆道闭锁需要手术治疗,预后相对较差,远期可能需要肝移植。
脐疝是常见的一种脐部疾病。婴儿发病率较高,尤以早产儿、低体重儿好发。脐是腹腔最后闭合的部位,是胎儿的脐带所在处,脐环较大时,腹腔内容物突出到脐环外,形成脐疝。 临床表现:一般小儿无任何不适,在哭闹等使腹内压增加时,脐部突出,增大,安静入睡后,突出缩小或消失。手指按压凸起皮肤可有气过水声。
甲状腺腺瘤是常见的甲状腺良性肿瘤,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女性多见。 病因:和性别、遗传、环境有关。 临床表现:甲状腺腺瘤可以合并甲亢,可有甲亢变现,还可以恶变,如果内出血,可突然增大。可触及颈前包块,随着吞咽上下活动。 甲状腺腺瘤的治疗常规采用腺瘤切除术,术中应进行冷冻切片检査,如肿瘤无恶变趋向可行单侧腺瘤切除;如冷冻切片疑有早期恶变,则应按早期恶性病变处理。
定义:急性脐炎为新生儿特有的、常见的疾病,是脐带脱落后脐带残端发生的炎症。目前因新生儿护理的加强,脐炎的发生率已经很低。急性脐炎处理不当可变为慢性。局部可形成肉芽肿,导致数年不愈。 病因:1.胎儿经过产道时引起感染。2.生产过程中引起脐带损伤感染。3.新生儿出生后切断脐带后护理不当引起炎症。常见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其次为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亦可混有厌氧菌感染。 脐部感染后局部扩散引起脐周皮肤红肿,最常见的为局部蜂窝织炎,也可形成脓肿。经未闭合脐静脉而引起门静脉炎、败血症。炎症也可沿解剖上未闭的两条脐动脉引起下腹壁感染、腹膜炎或败血症。 临床表现:轻度脐炎多无全身症状,局部有少量浆液或脓性分泌物,局部轻压痛。 脐周蜂窝织炎轻重程度不同,严重时可蔓延至下胸部、腹股沟部。主要表现为脐周充血、水肿,压痛较明显。一些患儿脐周可发生脓肿,组织坏死脱落,形成溃疡。 脐炎引起败血症,中毒症状明显,有高热、拒食、呕吐、腹胀、脱水、酸中毒等。如并发门静脉炎或门静脉栓塞后,随年龄的増长,可出现门静脉压力增加。 治疗:新生儿重症脐炎可引起败血症,治疔较困难应寻求医生帮助,不能自行处理。轻症局部处理、脐部可用乳酸依沙吖啶浸透纱布湿敷,一天三次,碘伏棉签清除脐部的分泌物,湿敷后局部涂抹红霉素软膏。 脐部蜂窝织炎或脓肿形成应行引流。
微创外科是通过微小创伤或微小入路,将特殊器械、物理能量送入人体内部,完成对人体内病变、畸形、创伤的灭活、切除、修复或重建等外科手术操作,以达到治疗目的,其特点是对病人的创伤明显小于相应的传统外科手术。患儿术后恢复快、创伤小、切口美观、术中出血少、安全可靠。是小儿外科发展必然趋势。小儿微创手术适应症包括:1.原因不明的慢性腹痛2.阑尾炎的诊断与治疗3.肿瘤取病理4.胆道闭锁的诊断、胆汁淤积冲洗5.腹股沟斜疝、脐疝、食道裂孔疝、膈疝等修补5.新生儿食道闭锁、肛门闭锁、十二指肠梗阻、肠梗阻6.胆总管囊肿切除、胆道重建7.胃底折叠8.各种腹腔囊肿(包括肠系膜囊肿、大网膜囊肿、卵巢囊肿等)9.巨结肠手术治疗10.脐尿管囊肿12.各种腹腔疾病(包括梅克尔憩室、肠道息肉、肠管血管瘤等) 随着麻醉及手术技巧的进步,禁忌症相对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