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约有1/3的时间是与枕头相伴渡过的,符合颈椎生理状态的枕头将为颈肩部肌肉及各结构的休息和修复提供充足的时间。研究表明,当枕头过软、过硬、过高、过低时,都会导致颈肩部肌肉不协调收缩,结果几乎紧张了一天的肌肉得不到休息,特别是当颈椎小关节张力增加时,关节囊上的躯体神经纤维和密集的交感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就会产生所谓的“落枕”症状,也有许多人在起床时甚至睡眠中就会出现上肢麻木、疼痛、头晕、恶心等症状。这些都充分说明枕头合理应用是多么重要!实际上,所谓的“啤酒瓶”、 “小软枕”“海绵枕”“定型枕”等都不符合颈椎的生理要求,特别是当使用者在仰卧变为侧卧睡姿时,会导致颈椎一侧小关节隆起,大大增加小关节及其关节囊的张力,引起症状。 通常不建议枕用海绵制成的蓬松柔软的枕头,一般可以用荞麦壳等做填充物,利于根据个体特点调整枕头高度;而且现有的枕头由于宽度不够,使用者无论在仰卧或侧卧时往往只能把头部枕上,而颈的大部分是悬空的,这就导致了颈椎的过度前屈和侧屈。而医用保健颈枕科学地增加了枕头的宽度,仰卧时,依照枕头可塑形的特点可把头和颈椎全部,包括肩背部上缘全部都枕上,并采用“头厚肩薄”的枕法,这就避免了颈部悬空的危害。
一、术后七天拆线,可离床活动,注意事项如下: 1、起床前需适量饮水(两杯水,约400ml),避免出现因循环血量不足导致头晕、心慌等情况,甚至脑梗、心梗等发生。 2、起床前需佩带颈托,可根据自身情况按“坐起、站立、行走”三步骤活动,如在此过程中出现头晕、心慌等任何不适,要立即卧床休息。 二、出院后三个月内谨记: 1.离床时佩带颈托,避免颈部的过度屈伸、旋转等运动; 2.掌握循序渐进的运动原则,运动量不宜过大,最好有一定间歇; 3.有条件者可到正规医疗康复机构行理疗、按摩等后续治疗。 三、出院三个月复查颈椎正侧位X线,得到医生许可后方可去除颈托,逐渐恢复颈部正常活动,但仍需注意日常工作、生活中的颈椎保健,避免外伤及进行合理的颈、胸背部肌肉锻炼。 四、出院后要严格遵医嘱用药,注意药物的用法、疗程及注意事项。 附:颈椎保健: 1、加强颈、胸背部肌肉锻炼,循序渐进提高训练强度。 2、注意颈肩部的保暖。 3、保持正确坐姿,避免长时间驾驶、伏案工作等。 4、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枕头高度不宜过高或过低(如图下所示)。 本文系周昌伟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颈椎病可发生于中老年人,也可发生于青年人,是由于人体颈椎间盘逐渐地发生退行性变、颈椎骨质增生或颈椎正常生理曲线改变后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颈部脊髓、椎动脉、颈部交感神经而引起的一组综合症状。 办公室人员应如何保护颈椎? 办公室工作人员首先在坐姿上应保持自然的端坐位,臀部和背部要充分接触椅面,双肩后展,两肩连线与桌缘平行,脊柱正直,两足着地。将桌椅高度调到与自己身高比例合适的最佳状态,使目光平视电脑屏幕,双肩放松。避免头颈部过度前屈或过度后仰,以减轻长时间端坐引起的颈部疲劳。 1、坐姿正确 : 要预防颈椎病的发生,最重要的是坐姿要正确,使颈肩部放松,保持最舒适自然的姿势。办公室工作者,还应不时站起来走动,活动一下颈肩部,使颈肩部的肌肉得到松弛。 2、活动颈部: 应在工作1~2小时左右,有目的地让头颈部向前后左右转动数次,转动时应轻柔、缓慢,以达到各个方向的最大运动范围为准。使得颈椎关节疲劳得到缓解。 3、抬头望远: 当长时间近距离看物,尤其是处于低头状态者,既影响颈椎,又易引起视力疲劳,甚至诱发屈光不正。因此,每当伏案过久后,应抬头向远方眺望半分钟左右。这样既可消除疲劳感,又有利于颈椎的保健。 4、睡眠方式: 睡觉时不可俯着睡,枕头不可以过高、过硬或过低。枕头:中央应略凹进,颈部应充分接触枕头并保持略后仰,不要悬空。习惯侧卧位者,应使枕头与肩同高。睡觉时,不要躺着看书。不要对着头颈部吹冷风。 5、避免损伤: 避免和减少急性颈椎损伤,如避免猛抬重物、紧急刹车等。 6、防寒防湿: 防风寒、潮湿,避免午夜、凌晨洗澡时受风寒侵袭。颈椎病患者常与风寒、潮湿等季节气候变化有密切关系。风寒使局部血管收缩,血流速度降低,有碍组织的代谢和血液循环。冬季外出应戴围巾或穿高领毛衫等,防止颈部受风、受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