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贲门失弛缓症(esophagealachalasia)又称贲门痉挛、巨食管、是由于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的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食管缺乏蠕动,食管下端括约肌(LES)高压和对吞咽动作的松弛反应减弱。本病为一种少见病(估计每10万人人中仅约1人),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儿童很少发病,男女发病大致相等,较多见于青壮年,最常见于20~39岁的年龄组。其主要病理改变为食管壁间神经丛的节细胞数量减少甚至消失,可累及整个胸段食管,以食管中下部最明显。该病治疗不及时有潜在发生食管癌的危险。其主要特征是食管缺乏蠕动,食管下端括约肌(LES)高压和对吞咽动作的松弛反应减弱。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食物反流以及因食物反流误吸入气管所致咳嗽、肺部感染等症状。首先,无痛性咽下困难是本病最常见最早出现的症状。起病多较缓慢,但亦可较急,初起可轻微,仅在餐后有饱胀感觉而已。咽下困难多呈间歇性发作,常因情绪波动、发怒、忧虑惊骇或进食过冷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而诱发。病初咽下困难时有时无,时轻时重,后期则转为持续性。少数患者咽下液体较固体食物更困难。另外,患者会出现疼痛,可为闷痛、灼痛、针刺痛、割痛或锥痛。疼痛部位多在胸骨后及中上腹;也可在胸背部、右侧胸部、右胸骨缘以及左季肋部。疼痛发作有时酷似心绞痛,甚至舌下含硝酸甘油片后可获缓解。随着咽下困难的逐渐加剧,梗阻以上食管的进一步扩张,疼痛反而逐渐减轻。随着咽下困难的加重,食管的进一步扩张,相当量的内容物可潴留在食管内至数小时或数日之久,而在体位改变时反流出来。从食管反流出来的内容物因未进入过胃腔,故无胃内呕吐物的特点,但可混有大量黏液和唾液。在并发食管炎、食管溃疡时,反流物可含有血液。由于不能正常进食,往往会造成患者体重下降,体重减轻与咽下困难影响食物的摄取有关。对于咽下困难,患者虽多采取选食、慢食、进食时或食后多饮汤水将食物冲下,或食后伸直胸背部、用力深呼吸或摒气等方法以协助咽下动作。病程长久者可有体重减轻,营养不良和维生素缺乏等表现。甚至患者可有贫血,偶有由食管炎所致的出血。 X线钡餐检查对诊断本病很有意义,吞钡检查见食管扩张,食管蠕动减弱,食管末端狭窄呈鸟嘴状,狭窄部黏膜光滑,是贲门失迟缓症患者的典型表现。Henderson等将食管扩张分为三级:I级(轻度),食管直径小于4cm;II级(中度),直径4~6cm;III级(重度),直径大于6cm,甚至弯曲呈S形。 食管动力学检测对于诊断此病也很有意义,食管测压显示,食管下端括约肌高压区的压力常为正常人的两倍以上,吞咽时下段食管和括约肌压力不下降。中上段食管腔压力亦高于正常。 胃镜检查对于诊断此病也有意义,胃镜检查可排除器质性狭窄或肿瘤。在内镜下贲门失迟缓症表现特点有:①大部分患者食管内见残留有中到大量的积食,多呈半流质状态覆盖管壁,且黏膜水肿增厚致使失去正常食管黏膜色泽;②食管体部见扩张,并有不同程度扭曲变形;③管壁可呈节段性收缩环,似憩室膨出;④贲门狭窄程度不等,直至完全闭锁不能通过。应注意的是,有时检查镜身通过贲门感知阻力不甚明显时易忽视该病。 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钡餐检查、内镜检查以及食管压力测定,诊断本病并不困难,有时心绞痛、食管神经官能症、食管贲门肿瘤会与本病混淆。 贲门失驰缓引起吸入性呼吸道感染、可继发食管炎、食管黏膜糜烂、溃疡和出血、压出型憩室、食管-气管瘘、自发性食管破裂和食管癌等。 贲门失驰缓症的治疗主要包括内科保守疗法:比如口服1%普鲁卡因溶液,舌下含硝酸甘油片,以及近年试用的钙抗拮剂硝苯吡啶等可缓解症状。为防止睡眠时食物溢流入呼吸道,可用高枕或垫高床头。内镜治疗:近年来,随着微创观念的深入,新的医疗技术及设备不断涌现,内镜下治疗贲门失迟缓症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很多新进展。传统内镜治疗手段主要可包括内镜下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治疗、镜下注射A型肉毒杆菌毒素以及内镜下微波切开及硬化剂注射治疗等。另外对中、重度及传统内镜下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人还可行手术治疗。贲门肌层切开术(Heller手术)仍是目前最常用的术式。可经胸或经腹手术,也可在胸腔镜或者腹腔镜下完成。远期并发症主要是反流性食管炎,因而有不少人主张附加抗反流手术,如胃底包绕食管末端360度(Nissen手术)、270度(Belsey手术)、180度(Hill手术)或将胃底缝合在食管腹段和前壁(Dor手术)。 近年来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迟缓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口内镜下食管括约肌切开术(POEM)是一种通过隧道内镜进行肌切开的微创新技术,无皮肤切口,通过内镜下贲门环形肌层切开,最大限度地恢复食管的生理功能并减少手术的并发症,术后早期即可进食,95%的患者术后吞咽困难得到缓解,且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低。由于POEM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特别快,疗效可靠,或许是目前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最佳选择。北京友谊医院消化科采用铥激光进行POEM手术,更减少了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为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了保障。
我国是消化道肿瘤的高发国家,目前我国消化系统肿瘤发病占总恶性肿瘤发病数的一半以上,其中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分别居肿瘤发病的第2、4、6位。在现实生活中,经常是患者一经诊断,往往已经处于疾病中晚期。此时再进行治疗,疗效不好,5年生存率低于20%,不仅患者生命严重受到威胁,还加重了患者和家庭的经济负担以及社会负担,导致很多家庭因病返贫。而各种消化道肿瘤早期如果经及早诊断并积极干预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早期发现与中晚期发现差别非常巨大:早期食管癌仅需花一到两万元做个内镜手术,5年生存率在90%以上;而中晚期患者仅手术费就需五到八万元,再加上综合治疗,至少十万元以上。食管癌高发主要和人群饮食习惯有关,如热食、烧烤、硬食及腌制食物等,如河南、江苏、新疆等地,这种习惯最易烫伤或擦伤食管黏膜上皮,使黏膜上皮发生破损、溃烂、出血等。如果再加上抽烟饮酒、腌制食物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反复刺激,黏膜上皮就会在反复增生、修复的过程中逐渐癌变,引起食管癌高发。为了提高早期食管癌的检出率及治愈率,友谊医院消化专家团队曾在河南河北交界地区实施了多次免费的食管癌早期普查。对四十岁以上无症状人群进行胃镜普查。许多患者因此获益。而另一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胃癌的早期诊断率也很低。目前,胃癌占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第二位。据统计,2000年,中国胃癌新发病例33.1万,死亡24.5万,而2010年,这一数字已达43.6万和32.3万。在我国就诊的患者中,早期胃癌仅占2%~10%,5年生存率达95~97%,进展期胃癌约85%的患者可以接受手术,但5年生存率仅为20%~30%。更令人担心的是,目前胃癌有年轻化的趋势,粗略统计,确诊人群中约有15%的患者为40岁以下年轻人。胃癌的发生目前已知的因素主要有:一是与环境因素有关,如食物中含亚硝酸盐类、真菌、细菌等微生物污染因素。二是遗传因素,有胃癌家族史的直系亲属胃癌发病率比正常人群明显增高;三是与个人的精神、心理状态有一定关系,如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抑郁和疲劳状态的人更易诱发胃癌;四是与有些病变具有恶变倾向有关,如胃溃疡、胃腺瘤性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胃黏膜有中重度异型增生。另外幽门螺杆菌感染也被认为与慢性萎缩性胃炎、乃至胃癌的发病率高有关,但目前尚缺乏直接证据。因此在胃癌高发人群中进行胃癌内镜筛查,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率,进行早期胃癌的内镜下(微创)治疗,也有助于提高胃癌的治愈率及5年生存率。大肠癌也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很高,中晚期占大多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以及膳食结构的改变,大肠癌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虽然结肠癌的诊断及外科治疗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近10年来其5年生存率徘徊在50%左右。因此,提高结肠癌前病变(结肠腺瘤)的发现率并早期内镜下切除,加强对高危人群结肠癌内镜监测,有助于减少结肠癌的发病。结肠腺瘤及结肠癌的早期诊断主要依靠消化内镜,既可以直视下观察,又可以取活检。内镜能全面可靠地进行全结肠的腔内检查,不但可发现较大病变,而且对较小的病变做定性活检以及电切治疗。结肠腺瘤,也就是人们通常提及的结肠息肉,是一种隐匿性发展的癌前期病变,往往临床上没有相应的症状,较小的病变由于肠道清洁度的影响以及操作人员的水平限制等,很容易漏诊。一旦出现症状,往往意味着已经发展为结肠癌。目前,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为了提高这些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也应运而产生了很多早期检查和治疗的新技术。例如我们友谊医院在做胃镜时对45-70岁人群食管检查时用复方碘染色试剂,对食道粘膜进行染色,以期发现早期食管肿瘤。很多无相应症状的病人因此被发现早期病变。另外随着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比染色法更便捷的方法,比如NBI,是一种运用窄带光谱的技术,只要在内镜上一触按钮,就可将消化道早期病变的腺管和微小血管清楚的显示出来,比色素染色检查更便捷,无明显不良反应。除此以外,还有一种名为激光共聚焦内镜的早期诊断技术也逐步在临床开始应用,这种技术最大的优点在于内镜检查时可以放大一千倍,理论上无需活检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即可直接获得和活检相似的组织学图像。除了诊断技术不断发展外,早期治疗技术也在不断推陈出新。例如内镜下黏膜切除技术(EMR)和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等技术可以让早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免去外科手术治疗的痛苦和风险,恢复快,且治愈率高。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不仅需要医务人员加强在此方面的学习、交流和研究,更需要百姓提高在此方面的认识。早发现早治疗不仅仅是口号,更应该成为全民健康的一种重要意识。根据日本统计的数据,该国消化道疾病的早期诊断率可达70%,每年接受消化内镜检查的人数大约在1420万,也就是平均每10个人中就有1个人每年会接受一次消化道内镜的检查,而我国消化道早期诊断率仅为7%-10%,每年接受消化内镜检查的人数平均100人中仅有1~2人。对此,我们建议,尽管内镜检查有一些痛苦和风险,但为了自己的健康和家庭的幸福,所有年龄在40岁以上,特别是消化道肿瘤高发区和高危家庭人群,均应该接受内镜普查;如有肿瘤家族史、生活习惯不规律、或者出现上腹部疼痛、进食不适等症状的人群更应尽早进行消化内镜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目前无痛内镜检查已经广泛开展,对于那些对内镜检查有恐惧心理的人们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患者女,68岁,8年前因上腹部不适来我院行胃镜检查并于胃角胃窦活检,病理为活动性慢性炎伴结肠型肠上皮化生。之后每年行胃镜检查,并于胃窦、胃角活检送病理检查。7年前病理结果为中度慢性萎缩性炎,伴结肠型肠上皮化生。6年前胃镜活检胃角窦病理为中-重度慢性萎缩性炎,伴结肠型肠上皮化生及部分腺管上皮轻度异型增生。之后4年每次复查胃镜,镜下观察均为较为典型的慢性萎缩性胃炎表现,活检病理均为中-重度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5个月前行胃镜检查,发现胃窦小弯侧偏前壁见一隆起性病变,大小约1.5×1.5cm,表面呈分叶状,无明显糜烂以及溃疡,靛胭脂染色可见病变部位无着色,NBI及放大内镜观察可见表面腺管结构紊乱,活检病理为管状腺瘤样结构,上皮轻-中度异型增生,待除外其旁更严重病变;超声内镜检查显示病变来源于黏膜层,中等回声,扫描最大截面1.5×0.7cm;予以行ESD治疗,术中黏膜下层注射抬举征好,切除病变完整,创面无活动性出血及渗血;术后病理为灶状腺癌,横切缘及纵切缘均未见癌组织。术后3个月复查内镜可见ESD术后疤痕,NBI观察未见明显异常,余胃角窦仍呈萎缩性胃炎表现。目前该病人仍在随访中。讨论: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较常见的胃部疾病之一,我国CAG发病率≥7.2%,普通人群胃镜检出率7.5%~13.8%[1]。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癌前状态之一,随诊10~20年后近8% 的病例会发生胃癌[1],,而每年的癌变率约为0.5-1%[2]。CAG无典型的临床表现,多数为腹胀、嗳气以及上腹部不适等。有研究表明萎缩性胃炎的肉眼观察结果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仅为38-78%[3],所以对于CAG的诊断仍依赖病理组织学检查,胃黏膜萎缩是指胃固有腺体减少,组织学上有两种类型:化生性萎缩和非化生性萎缩。近来认识到胃粘膜防御能力的降低是引起胃粘膜损伤的重要病因,而加强胃粘膜保护因子、促进损伤粘膜修复是治疗的重要环节[4]。但目前对于CAG尚无特效治疗,有研究表明单用西医对照组痊愈率仅为10.00%,总有效率也仅为66.67%,但联用中药后痊愈率可达到23.33%,总有效率可达90.00%[5]。由于CAG为癌前病变且无特效药,所以加强病人的随访观察尤为重要。对于不伴有肠化和异型增生的患者每1-2年行内镜和病理随访1次;中-重度萎缩或伴有肠化的患者每1年左右随访1次;伴有轻度异型增生并剔除取于癌旁或明显局部病灶者建议每6个月随访1次,重度异型增生患者需立即复查胃镜及病理,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或内镜下局部治疗[2]。对于该患者,当发现萎缩性胃炎时我们予以了随访观察,当发现病理为中重度萎缩及异型增生后加强了对其的随访观察,所以才及时的发现了早期胃癌,并予以治疗,目前该病人一般情况较好,并继续予以随访观察。参考文献:[1] 姒健敏.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癌变监测和干预治疗. 2005 年浙江省消化系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19-22.[2] 中华医学会,中国消化疾病诊治指南与共识意见汇编,13.[3]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79-380.[4] 刘新光,贾博琦,林三仁,等. 替普瑞酮对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的临床研究[J] 中华内科杂志,1996,35(1) :12- 15.[5] 屈静虹,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分析,中外医疗,2009,36:58.
世界范围内食管癌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在常见癌症中分别排第8位和第6位[1],我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国家,年平均死亡率为14.59/10万。有研究证实早期食管癌经治疗5年生存率90%以上;中晚期仅为10%左右[2],故对早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应用窄带成像(Narrow-band Imaging,NBI)及放大内镜对比普通内镜、卢戈氏碘染色来探讨其对早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指导治疗中的作用。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06年3月~2010年5月北京友谊医院内镜中心应用NBI行胃镜检查的患者中,首先排除食管静脉曲张、息肉、疝、憩室、Barrett食管、进展期癌等病变,其次排除对碘过敏、肾病、甲亢等不能行碘染色的患者后,同时应用常规内镜结合NBI放大及其碘染共发现82人有食管粘膜可疑病变。其中男48人;女34人,年龄29-83岁,平均 56.90岁。1.2方法:所有患者均由有经验的内镜医师应用Olympus CV-260SL主机及NBI系统放大内镜检查,进镜后首先普通模式观察食管粘膜,其次在NBI模式下检查,对可疑病变区域行放大观察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袢(IPCL)形态,并进行IPCL分型,然后用2.5%卢戈氏碘进行粘膜喷洒,最后在不染或淡染区内IPCL最可疑部位取病理送检。1.3分型:1普通内镜分型:食管粘膜有局灶性隆起、粗糙、糜烂、凹陷怀疑为早癌者为阳性;否则为阴性。2NBI分型:发现病变部位呈褐色区域为阳性;无明显褐色区域为阴性。3IPCL形态分型的判定标准:参考井上晴洋等的分型标准[3]。4碘染分型:所有患者碘染均为阳性(即淡染或不染)。1.4 统计学方法:应用x2 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2 .结果 2.1 普通内镜、NBI、碘染发现病变的比较:82名患者中,经病理诊断发现食管早癌6人(包括2例原位癌);高度异性增生7人;轻中度异型增生19人;炎症38人;单纯鳞状上皮增生7人;正常5人。普通内镜漏诊1例高度异型增生和13例低度恶性倾向性病变(包括轻中度异型增生及炎症、鳞状上皮增生),检出率76.8%;NBI对早癌及高度异型增生未漏诊,但漏诊8例低度恶性倾向性病变,检出率85.4%;碘染未漏诊所有病变(检出率100%)。NBI对病变的检出率高于普通内镜(P<0.05),低于碘染色,但对早癌及高度异型增生NBI和碘染的检出率相同均为100%,主要是对于低度恶性倾向病变的检出率(87.5%)低于碘染色检出率(100%)(P<0.05)。 2.2 NBI放大下IPCL分型与病理的关系:6例早癌及7例高度异型增生IPCL分型在IV-V2型占 92.3%(12/13),64例低度恶性倾向病变在II-III型占87.5% (56/64)。结果显示IPCL在IV型和V2型检出早癌、高度异型增生的准确性达到87.8% 3 讨论食管癌高发现场大量普查和前瞻性研究表明,食管鳞癌的组织发生起始于粘膜上皮基底细胞,由基底细胞单纯增生到异型增生再到癌变是一个互相连续而渐进的过程。其中轻中度异型增生可以采取预防阻断措施,而高度异型增生基本上不大可能逆转,同原位癌一样应积极治疗。有研究证实高度异型增生与原位癌经5年观察,发展为癌及浸润性癌者分别为65.2%及68.8%,两者危险度基本相同,因此积极治疗高度异型增生是超前治疗食管癌的新概念,它可以铲除食管癌的后备群体,使癌的发病率明显下降[4]。 在普通内镜的检查中,进展期食管癌容易诊断,对于早癌及高度异型增生,尤其是平坦型病例漏诊率较高,随着碘染色技术在食管病变检查中的应用,发现其对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大大提高,但也逐渐发现其在应用中的不足之处:1、不能全程喷洒,对于颈段食管、碘过敏者、肾病、甲亢、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不宜应用 。2、碘有很强的刺激作用,可引起胸骨后疼痛、呛咳、恶心、烧心、呕吐等副作用。3、碘染特异性低。王贵齐等1998年内镜筛查结果表明,有37.5%的正常食管组织碘染色阳性,并不是所有的不着色区域均为不典型增生及食管癌,食管粘膜不着色只能说明食管上皮细胞缺少糖原,多种原因均可以导致食管鳞状上皮的糖原缺失,如炎症、上皮角化等[5]。本研究也显示,82例患者碘染后均为阳性,早癌及高度异型增生仅有13例,轻中度异型增生19例。目前认为,碘染可明确指示食管粘膜病变存在的部位和范围,但不能鉴别病变的良恶性质。另外也由于碘染的操作时间长,给患者增加了痛苦,给医生造成工作的疲劳和难度,致使碘染未能得以很好推广应用。NBI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滤光器过滤掉普通内镜氙灯光源所发出红、蓝、绿中的宽带光谱,选择415nm、540nm的窄带光,415nm的蓝光波长短,穿透粘膜表浅,血红蛋白对光波的吸收峰也位于415nm左右,因而有利于显像消化道粘膜表面腺管开口和表浅血管;540nm的绿光穿透力强,对于粘膜下层的血管显示效果好,所以,NBI显示粘膜表面微细结构和粘膜下血管较传统的白光模式内镜清楚,立体感更强[6]。NBI观察正常食管粘膜呈淡青色,放大下可清晰看到表浅血管呈褐色;粘膜下层血管呈蓝绿色,因此 NBI被称为电子染色内镜,它能清晰观察病变部位的范围、表面结构、粘膜下血管及腺管形态,尤其强调蓝光着重显示粘膜表面毛细血管的形态结构。无论是早癌、恶性息肉、还是粘膜异常增生、炎症或多或少都伴有血管增生,病灶表面的纹理和周边正常的组织也不相同[7]。由于良性病变血管增生相对较少,病变区域褐色不明显或较淡,而食管癌的毛细血管异常丰富,在病变早期即出现,NBI下显示病变区域呈明显的褐色,与周围正常粘膜有着明显对比,放大观察可以更清晰识别界限,能够观察到在褐色区域内密集增生的异形IPCL的形态, IPCL改变是鉴别癌与非癌组织和诊断癌浸润深度的主要手段。 IPCL-IV至V2型为高度异型增生及粘膜内癌,是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或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的绝对适应证。IPCL-V3型是EMR或ESD相对适应证,IPCL-Vn型应选择外科手术治疗 [8]。本文研究显示:1、NBI较普通内镜发现病变率高(P<0.05),尤其1例高度异型增生因病灶表浅、范围小而被普通内镜漏诊。2、NBI对病变的检出率低于碘染色(P<0.05),但其漏诊的主要是低度恶性倾向的病变,对于高度异型增生及早癌发现率与碘染相同。3、NBI检查不能判断病变的良恶性质,但在NBI联合放大内镜指导下,结合IPCL分型可以初步判断病变的良恶性质,提高对于恶性病变检出率 ,本文IPCL为II-III者多为低度恶性倾向性病变(87.5%); 早癌及高度异型增生病变多在 IV-V2型(92.3%),从而避免了既往活检的经验性和盲目性,可以有针对性进行活检,并对病变的深度做出初步判断,从而对指导治疗方式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对6例早癌及7例高度异型增生经超声内镜证实病变位于粘膜层,12例行EMR,1例行ESD治疗,术后标本病理证实浸润深度未超过粘膜肌层。4、NBI及放大操作简便,只需按动一个按钮即可在普通模式和NBI模式间快速转换,对操作者要求不高,对指导第一块活检有重要意义, 从而提高活检的准确性、阳性率。5、本研究对早癌及高度异型增生的检出率较高,考虑其为NBI结合放大内镜及碘染后对提高病变部位活检阳性率有关,且操作者为经验丰富的内镜医生。 2004年Yoshida等首先报道了NBI在食管疾病中的运用,4l例浅表食管鳞癌和异型增生的患者进入研究. 结果显示放大内镜联合NBI能显著增强毛细血管与背景粘膜的色彩对比性,提高食管早期鳞癌的诊断正确率,NBI图像与普通内镜图像比较, NBI图像更清晰,乳头内毛细血管袢的显示更清楚, 对病变的浸润深度做出相应的判断,与组织病理学的吻合率达85%[9]。NBI亦有诸多不足之处:1、食管清洁度对判定结果有影响,因此检查前应充分冲洗食管粘液并吸净。2、粘膜表面出血影响其观察效果。3、IPCL分型目前尚缺乏统一的标准。4、IPCL分型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对判定病变性质及深度很重要,需要操作者有一定的经验。总之,NBI操作方便,其与放大内镜结合能提高对食管病变的检出率、良恶性质识别能力、判断病变深度、对病灶进行组织学靶向活检以提高活检阳性率及准确性、指导治疗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 Parkin DM ,Bray FI,Devesa SS.Cancer burden in the year 2000.The global picture .Eur J Cancer 2001:37 Suppl 8 :S4-S66.2 Song ZB,Gao SS,Yi XN,et a1.Expression of MUCl in esophageal squamous—cell carcinoma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prognosis of patients from Linzhou City,a high incidence area of northern China[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3,9:404—407. 3 Inoue H, Kumagai Y, Yoshida T, et al. High-magnification endoscopic diagnosis of superficial esophageal cancer. Digest Endosc ,2000,12:32-35. 4 王国清.癌前病变研究——控制食管癌发展的关键.食管外科.2003,12(4):152~1535 王贵齐,魏文强,吕宁,等.应用内镜下碘染色在食管癌高发区进行普查的意义.癌症,2003,22:175-177.6 Gheorghe C .Narrow-band imaging endoscopy for diagnosis of malignant and premalignant gastrointestinal lesions [J].J Gastrointestin Liver Dis,2006,15(1):777 Lambert R ,Kuznetsov K,Rey JF.Narrow-band imaging in digestive endoscopy.Scientific world Joumal,2007,7:449-465.8 井上晴洋,佐藤嘉高.工藤遣英.NBI画像c二上为咽顽·食道扁平上皮颁域I二拓Ct弓内棍镜的昊型度·内棍筑的深逵度掺断一IPCL-,{夕一二/分颊∥田尻久雄.特殊光I二上否内棍鲮7,h亏灭一NBI·AFI·IRI轸断。最前缘.日本:日本/于一f力儿七y夕一,2006:36—49. 9 Yoshida T,Inoue H, Usui S, et al. Narrow-band imaging system with magnifying endoscopy for superficial esophageal lesions. Gastrointest Endosc,2004,59:288-295.
目前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大肠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结肠镜是诊断和治疗结、直肠疾病的重要手段,但由于患者对此项检查的畏惧,常造成检查的延迟和拒绝。加拿大一项研究证实在50-90岁适合结肠镜筛查的患者中,仅有4%-14%的人群愿意接受结肠镜检查[1]。如何能使患者放松愉快的接受检查一直是内镜医生们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探讨背景音乐在结肠镜检查中所起的作用。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①入选标准: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内镜中心自2010年4月至2010年8月期间,由同一位资深的内镜医师应用(Olympus CF-H260AI)进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共有196人进入本研究,其中男101人,女95人。 ②排除标准:进行无痛检查、有听力障碍、肠道手术后、清洁度过差影响观察以及占位梗阻等不能到达回盲部的患者。1.2 方法:所有患者均于术前4小时口服肠道清洁剂2000ml(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液),至大便排出呈清水样后接受检查,除禁忌者外,术前注射丁溴东莨菪碱20mg。将196名患者用随机方法分为三组:流行音乐组65人、古典音乐组63人、对照组68人。自患者进入操作间开始,流行音乐组和古典音乐组分别连续播放各自多种曲目的节奏舒缓的背景音乐,对照组无音乐干预。分别记录每名患者自肛门进镜开始至到达回盲部的时间,术后对患者进行痛苦程度评分。1.3 痛苦程度评分标准:将患者痛苦程度分为0-10级,0级感觉舒适,没有任何痛苦,10级为最严重的痛苦。患者根据实际痛苦感觉程度进行自评,以0-10分代表痛苦程度分值。评分标准参照文献[2]。1.4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 2 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数据处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基线资料:三组患者的性别之间进行 2 检验,( 2=0.58, P=0.75);年龄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流行音乐组与古典音乐组对比P=0.99, 流行音乐组与对照组对比P=0.31,古典音乐组与对照组对比P=0.32)。 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之间均为无统计学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2.2三组患者进镜时间比较:三组患者进镜时间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F=38.71,流行音乐组与古典音乐组进镜时间比较P =0.219(P >0.05),无统计学差异;流行音乐组与对照组相比、古典音乐组与对照组相比P=0.000,二组音乐组的进镜时间比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 <0.05),具有统计学差异。2.3三组患者痛苦评分比较:三组患者痛苦评分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F=35.28, 流行音乐组与古典音乐组痛苦评分比较P =0.738(P >0.05),无统计学差异;流行音乐组与对照组相比、古典音乐组与对照组相比P =0.000,二组音乐组的痛苦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降低(P <0.05),具有统计学差异。3讨论多数人认为结肠镜是令人感到焦虑不适的侵入性检查。为避免检查的痛苦,很多人选择了无痛结肠镜,然而无痛检查尚有着一定的弊端:如麻醉剂对于呼吸与循环系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检查过程中不能随意改变体位;因患者不清醒,增加了穿孔、出血的风险;对于妊娠、哺乳妇女、70岁以上老年人以及有着心肺疾病,麻醉禁忌症的人群,尚不能接受无痛操作。另外无痛检查比普通检查医疗费用明显增加,令许多人望而止步,所以它的临床推广及广泛应用受到了一定限制,因此,需要寻找更简单易行,经济实用的有效方法。音乐治疗疾病在我国清代就已被应用,清代医学家吴尚先在《理论文》序中指出:“七情之病,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也。” Boso M等根据神经摄影研究证明,大脑中存在音乐兴奋与情感行为有关的区域,如纽带皮层、下丘脑、海马、杏仁核和额叶皮层[3]。神经生化研究表明:在欣赏聆听音乐时,一些生物化学介质(如内啡肽、多巴胺、一氧化氮等)起到一定作用。音乐能有效分散人的注意力,具有解除精神紧张及思想顾虑的作用,使人精神放松、情绪稳定、精神愉快,还可提高疼痛阈值,增加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力[4、5]。目前音乐在心血管疾病、早期老年性痴呆、肿瘤疼痛、精神分裂症、儿科疼痛和焦虑等疾病治疗上取得了很好效果[6-10]。本研究结果表明:1、在三组结肠镜检查患者中,无论是流行音乐组还是古典音乐组,其患者痛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的差异,说明背景音乐在操作过程中可以起到减轻疼痛的作用。在对照组进行结肠镜检查过程中,患者神志清醒,对医护人员的谈话、操作及周围环境等极为敏感,如吸引器的噪音,监护仪报警声等都可能是一种不良刺激,影响患者情绪,精神高度紧张,使得其疼痛指数明显增加。背景音乐作为一种有规律的优美的旋律可以起到屏蔽噪音,分散注意力,从而达到减轻患者心里压力,降低痛苦程度的作用。 2、二组音乐干预组的进镜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 <0.05),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分析原因,一方面是患者在背景音乐作用下,放松紧张情绪,可以降低医生操作难度,缩短进镜时间;另外一方面对于医生而言,在操作过程中,音乐可以缓解工作的疲劳和压力,带着愉悦的心情进行操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操作时间,减轻病人的痛苦,可以更好的为病人服务,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3、在音乐干预的二组之间,流行音乐组较古典音乐组的痛苦评分稍低,进镜时间稍缩短,但二者尚无统计学差异(P >0.05),考虑可能喜爱流行音乐的人稍多一些,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大样本来进行研究。4、另外,背景音乐疗法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几乎无成本,不增加医疗费用,是一项切实可行、具有明显疗效的辅助结肠镜检查的好方法。不同人群对于音乐的欣赏水平各异,个体化欣赏尚有一定困难。绝大多数人更愿意接受温馨舒缓的音乐,它能缓解交感神经的过度紧张,促使情绪镇静,减轻心理压力反应,达到放松的效果,可以在舒适愉快的氛围中完成结肠镜的检查和治疗。总之,应用背景音乐在结肠镜操作过程中方便易行,可以明显舒缓患者的精神压力,降低医生对患者的操作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创造良好的医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Hoffman-GoetzL,Thomson MD ,Donelle L. Reasons for declining 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 byolder Canadians: a pilot study . J Cancer Educ ,2008,23:32-36.2、Rasor J,Harris G.Usingopioids for patients with moderate to severe pain [J].JAm Osteopath,2007,107(9 Suppl5):ES4—ESIO.3、Boso M,Politi P,BaraleF,et a1.Neurophysiology and neurobiologyof the musical experience. Funct Neurol ,2006,21(4):187-191.4、 Tam WW,Wong EL,TwinnSF.Effect of music on procedure time and sedation during colonoscopy:Ameta-analysis.World J Gastroenterol,2008,14(34):5336-5543. 5、 Rudin D,Kiss A,Wetz RV,etal.Music in the endoscopy suite:a meta-analysis of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ies.Endoscopy,2007,39(6):507-510.6、Mandel SE,Hanser SB,SecicM,et a1.Effects of music therapyonHealth一Related Outcomes in cardiacrehabilitation:a RandomizedControlled Tra1.J Mu8imeT,2007。44(3):176一197.7、Ziv N,Granot A,HaiS,et a1.The effect ofbackground stimulative music on behavior in Alzheimer’spatients. J Music Ther ,2007,44(4):329-343.8、 Igawa-silva W,Wu S,Harrigan R.Music and cancer painmanagement .Hawii Med J,2007,66(11):292.9、Choi A N,Lee M S,LimH J. Effects of group music intervention on depression,anxiety,and relationships in psychiatric patients:a pilot study.J Alter Complement Med,2008,14(5):567-570.10、Klassen J A,Liang Y,Tjosvold L,et al .Music for painand anxiety in children undergoing medical procedures:a systematic review of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J Ambul pediatr, 2008,8,(2):117-128.
癌前病变,顾名思义就是癌症发生前的一些病理状态。 癌症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长时间、渐进的过程,其过程可分为癌前病变、原位癌、浸润癌、转移癌四个阶段。 体内一个正常细胞从增生开始到完全癌变,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而当你发现这个细胞出现异常增生时,它就有了癌变的可能性,如果再继续发展就有可能发展为癌,这个过程叫癌前病变。 简单来说,出现癌前病变,就有癌变的可能,但不是癌症,也不是一定发展成癌症。 癌前病变是多因素造成的,如慢性炎症、不良的生活方式及遗传因素。癌症都会经历癌前病变,但它们中的大部分可能会处于一种稳定状态,有的甚至会逆转到正常状态,最终有极小一部分演变成癌症。 因此,对于癌前病变,我们要有正确的认知: 1、癌前病变并不是癌,只是一个病理学名词,不是一种病名; 2、癌前病变大多数不会演变成癌,仅仅是其中少部分可能演变成癌症; 3、许多癌前病变可以通过改善生活习惯、对症治疗等,可以达到维持现状、甚至能够逆转,即使出现了进展,通过及时的复查发现,也能在癌变前进行手术根治。 消化道的哪些情况才叫癌前病变? 目前网上所传的有以下几种“癌前病变”:粘膜白斑、胃、肠道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肠化、胃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等等。 1 食管粘膜白斑: 食管粘膜角化过度,出现白色斑块状变化,称为食管粘膜白斑。其实就好比手上长老茧。只在病理上发生角化不良和不典型增生改变,属癌前病变。 有报道其恶变率为5%。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主要是局部刺激(如吸烟、饮酒和刺激性食物等)和某种营养物质缺乏引起,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后期白斑对于热和刺激性食物特别敏感。 一般不需特殊治疗,但应祛除病因,包括戒除烟、酒、酸、辣等嗜好。大多呈良性经过,预后良好。 但要定期复查胃镜,发现白斑迅速扩大、表面粗糙、增厚、皲裂、破溃、硬结时,可出现胸骨后疼痛,应取活检排除癌变。 病变扩大者,尤其发生异型增生者,可在内镜下行局部切除或电灼治疗。 2 胃、肠道息肉: 胃肠道息肉大致分为两类:良性和肿瘤性。 前者一般不会恶变,后者则有恶变可能,属于真正的癌前病变,一旦发现必须予以切除。 肿瘤性的息肉就是”腺瘤性息肉”,包括三类: 管状腺瘤:起源于直肠或结肠的良性息肉被称为腺瘤,并可进展成为癌变肿瘤。腺瘤十分常见,尤其是在50岁之后。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或有分叶,大小不一,直径多<1cm,80%有蒂。此类息肉10年癌变率约1%-5%。 绒毛状腺瘤:较少见,多为单发。以直肠最常见,其次为乙状结肠。此类息肉癌变率较高,较管状腺瘤高10倍以上,10年癌变率达30-70%。 混合状腺瘤:这类癌变率介于管状腺瘤与绒毛状腺瘤之间,癌变率达23%。 一般来说,直径较大的息肉存在癌变的可能性越大,数量越多,癌变机会越大。 3 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呈局限性或广泛性的胃粘膜固有腺萎缩(数量减少,功能减低),常伴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炎症等。 简单说,就是因为多种原因,胃粘膜变薄、分泌消化液的腺体减少了,并不是整个胃萎缩变小了。在55岁人群中非常普遍,检出率大于50%,所以对于中老年人萎缩,不必太担心,有些医生甚至称之为退行性疾病,就是人老了之后,都会或多或少出现这种情况。 世界卫生组织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列为胃癌的癌前疾病,但不是癌前病变,真正的癌前病变是发生不典型增生之后。 据报道萎缩性胃炎每年的癌变率为0.5%-1%,伴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时,发生胃癌的危险性增加。 萎缩性胃炎在发生肠化前根除掉幽门螺杆菌,对症治疗,改善生活习惯,有时候有可能会能够逆转,几乎能完全阻断其进展为肠型胃癌。 4 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是以结肠黏膜的炎症和溃疡形成为病理改变的慢性非特异性的炎症性肠病。 临床主要表现为持续性或反复发作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黏液脓血便,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病变部位多位于直肠和远端结肠,累及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病理特点主要是黏膜层的弥漫性炎症改变。 有发作期和缓解期,病程长,病情轻重不等,易反复发作,治疗比较棘手。该病治疗总的原则为诱导并维持缓解,提高生活质量。由于该病反复发作,病程较长,难以治愈,被WHO列为世界难治性疾病。 一般而言,溃疡性结肠炎会不断加重且不会自行好转。虽然不能治愈,可以通过规范治疗,控制病情。 如果不加控制,反复爆发,肠粘膜受损,在重复修复过程中难免出错,出现异型增生,此时就算是癌前病变了。因此其只是患癌的风险相对较高,只要积极治疗,还是能防控的,算不上癌前病变。 5 胃粘膜肠化: 胃粘膜肠化,即胃粘膜受损伤时,自我修复能力不够,便会向隔壁的邻居——肠道学习本事来适应这种变化:如果学得好,把本事都学了过来,一般没啥问题,很少变癌(完全性肠化);如果学不好,就可能有问题,可能变癌(不完全性肠化),所以,有些肠化只需要复查,不需要治疗。 只有不完全性肠化,才勉强算得上是癌前病变,但离胃癌还有很远的路,只要规范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定期复查,无症状不需要治疗,伴随你一辈子也没事。 6 幽门螺杆菌感染: 确切地说,幽门螺杆菌仅仅是一种致病因子,它与胃炎、溃疡、胃癌关系密切,是众多致癌因素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大约只有不到1%的感染者,不加治疗可能会最终罹患胃癌,反之,由于胃癌还有很多因素,不感染的人也不一定终身不会得癌。 根据今年的国家共识,18-40岁前根除幽门螺杆菌是最佳时期,能最大程度上预防胃癌。因此,一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只要没有抗衡因素,都建议立即根除。 7 胃溃疡: 大多数的胃溃疡是良性疾病,经过规范治疗4-8周即可痊愈,但即使是良性的胃溃疡,如果不规范治疗,导致迁延不愈、反复发作,在反反复复的修复、损伤过程中,会出现不典型增生,就是“癌前病变”。 需要注意的是,溃疡型胃癌,和胃溃疡的内镜特征很难区别,但其实并不是溃疡,而是一开始就是癌,只是长得有点像胃溃疡而已。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溃疡与癌同时存在。 胃溃疡必须要取检化验,以明确性质,才好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不会放过胃癌。 8 最重要的癌前病变:不典型增生 胃上皮异型增生又称不典型增生、上皮内瘤变, 是指胃黏膜的结构和上皮偏离了正常状态,形态学上表现为细胞的异型性和腺体结构的紊乱。 研究表明异型增生是重要的癌前病变,是正常胃粘膜转化为胃癌之前的最后一个步骤。分为轻、中、重3类或低级别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2类。 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也被称为原位癌,需要手术处理。它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胃镜随访研究发现:轻度异型增生的癌变率为2.53%,中度为4%-8%,重度为10%-83%。按2级分级系统,低级别发展为胃癌的可能性为9%,高级别为74%。 轻中度的异型增生要积极对症治疗和祛除病因,并定期复查;重度的建议立即镜下或手术干预。 异型增生被视为肠型胃癌早期诊断、早期防治的一个关键环节,胃癌前病变演变至胃癌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如能对其进行积极的随访监测,并进行有效干预,阻断其向胃癌发展,将显著降低胃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小结 1、真正的癌前病变:不完全性肠化、巴雷特食管、各种异型增生、腺瘤性息肉,要积极治疗、定期复查,必要时内镜下切除;腺瘤性息肉一经发现格杀勿论,并定期复查; 2、对于萎缩性胃炎、食管粘膜白斑、炎症性肠病、胃溃疡、幽门螺杆菌、慢性食管炎等要积极规范治疗,并定期复查; 3、肠化、萎缩、良性息肉,没有症状的不必要治疗,定期复查即可。不必忧心忡忡。 4、相信医生,不要轻信网络。 注:本文章主要由其他同道总结,本人大致认同其观点,觉得有助于患友们理解自己的疾病,不至于产生恐慌心理,经同道同意转发于此。
最近连续遇到几例病人,之前因为心脏问题或者其他血管问题植入血管支架,然后在使用抗凝药物后出现了消化道出血的情况,有的是因为溃疡性疾病,还有的是因为消化道的肿瘤。这是一例比较典型的案例,病人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植入心脏支架手术,然后就开始使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抗凝治疗,支架手术后十天出现便血,经结肠镜检查发现了结肠肿瘤,其中一处已经是进展期的结肠癌了,因为抗凝治疗,无法活检,一时也无法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在这里我们建议大家,如果需要去做心脑血管或其他血管支架、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最好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先做一次胃镜和结肠镜检查,有可能的话先期针对胃肠疾病进行治疗,从而达到预防出血和避免延误病情的目的。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1982年由Warren JR和Barry Marshall教授发现的。他们经过37次培养实验,成功从人类胃黏膜培养出并自己吞服培养菌进行人体实验,证实幽门螺杆菌可诱发急性胃炎,服用抗生素可治愈,2005年他们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流行病学统计发现,世界上50% 的人群携带有幽门螺杆菌,有些地区甚至有80%的人携带这种细菌。然而在这些携带者中,只有10%患上了消化性溃疡,只有1%左右的人会患上胃癌。在印度、泰国、孟加拉国、巴基斯坦这些国家,幽门螺杆菌的携带率非常高,但这些国家人的胃癌发病率却很低。微生物学专家马汀?布莱泽教授曾提出:“那些寻求幽门螺杆菌和疾病间简单关系的人无疑会失望;这其间的错综关系可能始于人类诞生之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了幽门螺杆菌对人体可能存在的保护作用,并且一些研究也反映了根除后会出现的问题。首先在发展中国家,携带幽门螺杆菌的儿童更不容易患上过敏,且可以降低哮喘的发病风险,在年龄分层的统计分析结果中,比中位数年龄小者(即3 岁~13岁亚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和哮喘、曾患哮喘或过敏性鼻炎之间存在最为明显的负相关性,通过基础实验发现幽门螺杆菌抑制哮喘的发生与发展的作用在CagA+型幽门螺杆菌中表现更明显。研究还发现,携带幽门螺杆菌可以降低湿疹、皮炎的发生率。马汀?布莱泽教授认为幽门螺杆菌可以调节胃酸水平,创造既适合它生存也适合宿主(人体)的环境。 调查发现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在20世纪以前,随着胃幽门螺杆菌的根除,胃癌相对发病率呈曲线下降,然而当幽门螺杆菌被根除及胃癌发病率下降同时,食管腺癌的发病率在几十年后开始上升,考虑幽门螺杆菌的过度根除可能与之相关。其中,研究显示CagA+型幽门螺杆菌株对试管腺癌具有保护作用。其次,幽门螺杆菌可能预防炎症性肠病的发生, 主要机制可能是通过免疫调节进行的。在随机临床试验中,进行了幽门螺杆菌根除的人BMI有显著增加,考虑可能是和治疗了消化不良后进食增加有关。研究发现,在发达国家中幽门螺杆菌的携带比例越低,肥胖率就越高。从这些研究中可以看出,并不是所有的幽门螺杆菌都需要绝对消除,如果换个角度,将幽门螺杆菌视为一种共生菌,去寻找它与健康人群间的共生关系,会获得不一样的认识。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或许能将幽门螺杆菌的治疗从消灭转为预防——即维护正常的消化道菌群、找出低致病性甚至无致病性的幽门螺杆菌菌株作为疫苗、保持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以防止胃黏膜受损,也许才是更理想的治疗方式。
患者: 患者女,68岁。在根除幽门螺杆菌的过程中出现克拉霉素引起的腹泻,同时服用的药还有甲硝唑,泮托拉唑和胶体果胶铋。 医生建议服药两周,但现在每天出现2-3次腹泻以及失眠。 有三个问题: 1)这种情况下是否需要停止服用克拉霉素? 2)是否可以继续服用克拉霉素,同时服用其他止泻药物?是否会产生药物冲突?如果可以,请给一些建议,比如黄连素?整肠生? 3)感觉这些抗生素很强力,如果用药一周是否可以根除?一定要服药两周么?北京友谊医院消化科俞力:我们不强烈建议HP根除治疗。患者:俞主任,谢谢您的回复!这些抗生素对我来说简直太痛苦了,腹泻失眠头痛的症状我都出现了。但由于我萎缩性胃炎比较严重,而且伴随重度肠化,所以认为根除HP对遏制病情的发展有帮助。 如果您认为根除HP起不到太大作用,我也不用这么痛苦的吃抗生素。。。请问根除HP对遏制我的病情发展到底有多大作用呢?北京友谊医院消化科俞力:要权衡利弊,副作用太大的话,HP没根除,萎缩性胃炎还没引起严重问题,肝肾功能损害也是得不偿失的。患者:谢谢!
患者: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我前几天去协和做体检,抽了3管血,体检报告结果幽门螺旋杆菌现症抗体阳性,但我也没有任何症状 没治疗 请问,这个检查准吗?我没有任何症状,需要治疗吗?这个会传染给孩子吗?北京友谊医院消化科俞力:这个检查很准,也有传染给他人的可能,当然也可能是他人传染给你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确会增加胃炎、消化性溃疡甚至是胃癌的风险,但是考虑到耐药菌株、再感染、药物过敏及不良反应等风险,如果没有消化道症状,家族中也没有消化道肿瘤患者,无须在意,也不必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