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科住院患者蔡某某,男,54岁,武警某师干部,因“中上腹间断性隐痛2年加重1周”入院。诊断为慢性胰腺炎,胰管扩张,胰管可疑结石。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为“慢性胰腺炎,胰管扩张,胰管结石”。予以ERCP治疗,取出胰管结石并置入胰管支架。术后经积极治疗症状缓解,1周后出院。慢性胰腺炎(CP)是指由于各种不同病因引起胰腺组织和功能的持续性损害,其病理特征为胰腺纤维化。临床以反复发作的上腹疼痛,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为主要症状,可并有胰腺内分泌功能不全、胰腺实质钙化、胰管结石,胰腺假性囊肿形成。国内缺乏流行病学统计资料。CP的病因较多,且存在地区差异。常见病因:酗酒与CP关系密切。资料表明我国与西方国家不同,胆道系统疾病可能是其病因之一。其它病因:高脂血症、遗传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胰腺先天性异常(如胰腺分裂症、囊性纤维化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约有10-30%的CP病因不能明确,称特发性CP。疼痛是CP主要症状,其治疗要点如下:①一般治疗:对轻症患者,大多数情况下戒酒、控制饮食便可使疼痛减轻或暂时缓解。②止痛药物:使用抗胆碱能药物对轻者可能达到止痛效果。疼痛严重者可用麻醉镇痛药。③抑制胰酶分泌:胰酶制剂替代治疗能缓解或减轻腹痛。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H2受体抑制剂或质子泵抑制剂对减轻腹痛有一定疗效。④抗氧化剂:对于酒精性CP患者,应用抗氧化剂(如维生素A、C、E、硒、甲硫氨酸)后可缓解疼痛。⑤对于疼痛顽固剧烈,药物治疗无效者,可在CT、EUS诱导下作腹腔神经丛阻滞治疗。对并有胰管狭窄,胰管结石、可行ERCP切开取石或支架置入。⑥如上述方法无效时,应考虑手术治疗。
我科住院患者孙某某,女,87岁,天津市东丽区人,因“皮肤巩膜黄染1周伴腹痛发热2天”入院。诊断为胆总管结石,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入院后立即完善相关检查,予以急诊ERCP治疗,解除胆道梗阻,取出大量胆道结石。术后经积极治疗症状缓解,1周后痊愈出院。胆胰管结石在我国是一种临床常见病,以往多采用手术治疗,但存在创伤大,并发症多和容易复发的缺点,许多患者因结石复发而接受多次的手术治疗,身心受到巨大的伤害,同时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随着临床内镜技术的发展,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EST)胆胰管取石术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为胆胰管结石的非手术治疗打开了大门。在此基础上,逐步开展了内镜下的网篮取石,气囊取石,机械碎石等。我科长期在无痛下开展该项技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已经成为胆胰管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ERCP技术优点:具有不开刀、不打孔、无痛苦、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可重复性、疗效肯定、并发症少、年老体弱者均可耐受、费用较低等。ERCP适合以下情况:1、原因不明的梗阻性黄疸。2、怀疑为胰、胆及壶腹部恶性肿瘤者。3、疑为胆源性胰腺炎。4、病因不明的复发性胰腺炎。5、胰胆系先天性异常,如胆总管囊肿、胰腺分裂症、胆胰管汇合异常者。6、胆囊切除术后反复发作性右上腹痛者。7、胆道感染并胆管阻塞需行鼻胆管或内支架引流减黄者。8、不明原因上腹痛需除外胆管及胰腺疾病者。9、疑为肝胰壶腹括约肌及胆管功能障碍者。10、疑为胆道出血者。11、胰腺外伤后胰管破裂及胰漏者。12、胆道手术后怀疑有误伤及胆漏者。13、某些肝脏疾病及肝移植后需了解胆管情况者。
胰腺是一个深藏于腹膜后的重要的消化器官,位置隐蔽,结构特殊,功能复杂,人们对它了解和认识比较晚,而且尚不完全。胰腺具有外分泌和内分泌两大功能,外分泌分泌多种消化酶消化分解食物中的糖、蛋白质和脂肪等;内分泌分泌多种激素如胰岛素等,调节人体的多种重要生理功能。常见的胰腺疾病有哪些?胰腺疾病主要包括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胰腺囊肿、胰腺内分泌肿瘤和继发的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等。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的改变,酒精饮料消耗的增加,环境污染的加剧,其发病率较过去明显增高。胰腺疾病的诊治难度大,疗效差,后遗症多,病死率高,已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早期就医及时准确诊断,科学合理治疗,特别是新技术的开创应用,可大大提高治愈率,减少后遗症,降低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