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跟吃一样,从来就是人们每天都感兴趣的话题,因为人的生命约有1/3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可以恢复精神和解除疲劳,而缺乏睡眠就会引起很多令人不愉快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尽量用简单易懂的话来帮助理解睡眠及几个睡眠相关的现象(睡眠、梦话、梦游)。 一、睡眠 首先,睡眠的定义是,高等动物周期性出现的一种自发和可逆的静息状态,表现为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性降低和意识的暂时中段。正常人始终处在觉醒和睡眠两者交替出现的状态。 关于睡眠,大家开始简单理解为一种本能现象。自20世纪初,借助脑电图的分析,发现睡眠时脑电活动呈现特殊慢波,这一重要发现导致睡眠研究的蓬勃发展。借助脑电图我们发现,正常睡眼的时相由两个交替出现的不同时相所组成,一个是非快速眼动睡眠,另一个则是快速眼动睡眠,此时相中出现眼球快速运动,并经常做梦,因此得名。 1、非快速眼动睡眠(慢波睡眠) 根据脑电波的特征,将此相分为4个不同的期,即相应于睡眠由浅入深的过程。 第1期:呈现低电压脑波,它是睡眠的开始。 第2期:也是较低电压脑波,它是慢波睡眠的主要成分,代表浅睡过程,说梦话多发生在这期。 第3期:脑电图常有短暂的高电压波,叫做δ波。 第4期:δ波占优势,代表深睡状态。梦游多发生在这期。 一般认为第4期具有消除疲劳的功能,因为人在长时间体力劳动或不睡后,在恢复睡眠中此期延续很久。 随着睡眠由浅入深,意识逐步丧失,血压略降,心率、呼吸减慢,瞳孔缩小,体温和代谢率均下降,尿量减少, 唾液分泌减少,胃液增多,发汗功能增强等。 慢波相的第3、4期是深睡时期,此时睡眠中的大脑主动切断它跟无关的外界刺激的联系,表现肌张力松弛(这就是梦里想动却动不了的原因)。而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则接近觉醒状态,可以不自觉地全身翻转和面、指肌抽动。如在此时相唤醒睡者,他会说自己正在熟睡。 在感觉方面,外界无关的刺激较难唤醒睡者,可是当刺激具有特殊含义或者和他做梦的内容有关时,则极易唤醒。 2、快速眼动睡眠(异相睡眠) 此时脑电图呈现快频低压电波,类似清醒时脑波。自主神经系统活动较强,如心率、呼吸加速,血压升高,脑血流及耗氧量均增加,在男性则有阴茎勃起,睡者时时翻身,面和指(趾)端肌肉不时抽动。 此时表现出3个特征:①脑波低压,快频;②运动系统受到很强抑制;③快速的眼球运动(这就是大家看到熟睡的人眼球还在不停转动的原因),同时存在一些和视觉有关的脑活动,故常被叫做快速眼动睡眠。 记忆储存、维持组织、信息整理及新的学习、表现等都发生在快动眼睡眠的最后阶段,而快动眼睡眠通常发生在8小时睡眠期的后部,并可以持续90分钟左右。但是,我们当中大部分人的睡眠其实都是不够的,使得睡眠后期缺乏,为了弥补这种普遍的睡眠不足,有人提倡“小睡”,是指每天正式睡眠醒来后再小睡20分钟,其效果比晚上早睡要好得多。 总结一下,正常成年人入睡后,首先进入慢波相,通常依次为1~2~3~4~3~2等期,历时70~120分钟不等,即转入异相睡眠,约5~15分钟。接着又开始慢波相,并转入下一个异相睡眠,如此周而复始地进行下去。整个睡眠过程,一般有4~6次转换。整个睡眠过程看,慢波相时程逐次缩短,而异相时程则逐步延长。 以睡眠全时为100%,则慢波睡眠约占80%,而异相睡眠占20%。 二、睡眠需求 1、睡眠时间因年龄而异:新生儿平均每天睡16小时,婴儿睡眠时间逐渐缩短,成年人的睡眠时间因人而异,通常为6~9小时不等。可是老年人的睡眠经常少到6小时。 2、睡眠时间因人而异,虽说成年人平均每天睡眠时间为八小时,但其实足够的睡眠不是从时间上的多与少来分别,而是“以精神和体力的恢复”作为标准,睡眠时间一般应维持7~8小时,视个体差异而定。如果的确入睡快而睡眠深、一般无梦或少梦者,睡上6小时可完全恢复精力;而入睡慢而浅,睡眠多、常多梦者,即使睡上10小时,精神仍难清爽。因此,单纯延长睡眠时间也对身体无益,应通过各种治疗,以获得有效睡眠。如果你每天睡眠超过12小时的话,除非是病了,否则反而会产生"越睡越累"的情况 3、睡眠不足的危害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普遍加快,睡眠不足已成为当今都市人的普遍现象,专家提醒,睡眠不足对健康的危害甚大,切莫等闲视之。睡眠不足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A.影响大脑的创造性思维 科研人员研究认为,人的大脑要思维清晰、反应灵敏,必须要有充足的睡眠,如果长期睡眠不足,大脑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就会影响大脑的创造性思维和处理事物的能力。 B.引起人体的内分泌系统紊乱。 人体内的生物钟支配着内分泌系统,释放各种激素。其中有一种生长激素,其作用是促进肌肉新陈代谢,恢复体力,促使骨骼成长。儿童时期,此激素分泌呈现夜多昼少的规律,晚上1点到凌晨5点之间释放的生长激素差不多是白天的3倍。显然,如果婴幼儿长期晚睡,必将影响生长激素的正常生理分泌,对生长发育颇为不利,尤其是对身高影响较大。 C.影响皮肤的健康 人的皮肤之所以柔润而有光泽,是依靠皮下组织的毛细血管来提供充足的营养。睡眠不足会引起皮肤毛细血管瘀滞,循环受阻,使得皮肤的细胞得不到充足的营养,因而影响皮肤的新陈代谢,加速皮肤的老化,使皮肤颜色显得晦暗而苍白。尤其眼圈发黑,且易生皱纹。 D.导致疾病发生 经常睡眠不足,会使人心情忧虑焦急,免疫力降低,由此会导致种种疾病发生,如神经衰弱、感冒、胃肠疾病等。睡眠不足还会引起血中胆固醇含量增高,使得发生心脏病的机会增加;人体的细胞分裂多在睡眠中进行,睡眠不足或睡眠紊乱,会影响细胞的正常分裂,由此有可能产生癌细胞的突变而导致癌症的发生。 E、睡眠不足可引起肥胖 有关研究表明:睡眠不足可以导致人体内消脂蛋白浓度的下降。消脂蛋白是在血液系统中活动的一种物质,具有抑制食欲的功能,能够影响大脑做出是否需要进食的决定。睡眠不足同时能引起人体内食欲上升。当人体内这些掌控“食欲大权”的部门互相冲突时,大脑的决策系统就有可能做出错误的决定。一般来讲,睡眠充足的人,不容易产生饥饿感。 三、影响睡眠的因素 1、睡觉的环境 睡觉应该有一个合适的环境,主要是一个清静的卧室和舒适的卧具。 A.通风。这是卧室的一个重要条件,因为新鲜的空气比什么都重要。无论室外的温度高低,睡觉之前都应该开窗换气。选择一张舒适的床,枕头软硬要适中,尽量做到冬暖夏凉。 B.睡眠遮光。对于睡觉时避光的情况,很多在大城市的人深有感触,每天晚上九点到十一点,正是商场和街头商贩活跃的时候,同时也正是上班族、打工族休息的时间。有的酒吧、夜店到夜里两三点才打烊,刺眼的霓虹灯让人难以入睡;此外居住于集体宿舍的人相互受光线干扰,合租房遮光条件不理想等问题,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睡眠质量,对人们的休息和工作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另一方面,在写字楼里工作的白领,午间休息谁都希望让自己彻底地睡一个小觉,这样才能更好地应付下午繁忙的工作。但如今的写字楼越来越高,窗户越来越明亮,正午的阳光直射整个办公室。 C.避免噪音。不少青少年朋友因为经常处在某种噪声中,习惯成自然,反而适应了这种不良的环境。其实,这对我们的睡眠是不利的,会减少我们浓度睡眠的时间。所以睡觉的环境应该尽量避免噪音干扰。 2、睡眠姿势 一般主张向右侧卧,微曲双腿,癸身自然放松,一手屈肘放枕前,一手自然放在大腿上。 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3、顺应生物钟 如果我们每天准时起床,定时去迎接每天早晨的阳光,那么你的生物钟就会准时运转。研究表明,这是提高睡眠质量的关键要素之一。 生物钟说明: ①. 00:00--01:00 浅眠期--多梦而敏感,身体不适者易在此时痛醒。 ②. 01:00--02:00 排毒期--此时肝脏为排除毒素而活动旺盛,应让身体进入睡眠状态,让肝脏得以完成代谢废物的作用。 ③ 03:00--04:00 休眠期--重症病人最易发病的时刻,常有患病者在此时死亡,熬夜最好勿超过这个时间。 ④. 09:00--11:00 精华期--此时为注意力及记忆力最好,为工作与学习的最佳时段。 ⑤. 12:00--13:00 午休期--最好静坐或闭目休息一下再进餐,正午不可饮酒,易醉又伤肝哦! ⑥. 14:00--15:00 高峰期--是分析力和创造力得以发挥淋漓的极致时段! ⑦. 16:00--17:00 低潮期--体力耗弱的阶段,最好补充水果来解馋,避免因饥饿而贪食致肥胖。 ⑧. 17:00--18:00 松散期--此时血糖略增,嗅觉与味觉最敏感,不妨以准备晚膳来提振精神。 ⑨. 19:00--20:00 暂憩期--最好能在饭后30分钟去散个步或沐浴,放松一下,纾解一日的疲倦困顿。 ⑩. 20:00--22:00 夜修期--此为晚上活动的巅峰时段,建议您善用此时段进行商议,进修等需要思虑周密的活动。 ⑾. 23:00--24:00 夜眠期--经过镇日忙碌,此时应该放松心情进入梦乡,千万别让身体过度负荷,那可得不偿失。 影响生物钟的运行的因素之一是体温。研究证明,人的体温波动对生物钟的节律有很大的影响。人的体温下降就睡眠容易引起睡意,这是利用体温调节生物钟的有效方法。如果体温调节失控,就会引起睡眠生物钟发生紊乱。控制体温的方法很多,例如睡前洗澡,或睡前做20分钟的有氧运动等,睡觉的时候体温就会有所下降。 总之,形成习惯之后,人就会按时入睡。青少年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这是最重要的。生物钟是不能轻易破坏的,千万不要在星期六、星期天晚上不睡,白天不起,破坏了自己的生物钟。 4、睡觉时间 要想提高睡眠质量,入睡时间必须注意; 能取得较好的睡眠质量的入睡时间是晚上9点到11点,中午12点到1点半,凌晨2点到3点半,这时人体精力下降,反应迟缓,思维减慢,情绪低下,利于人体转入慢波睡眠,以进入甜美的梦乡。 5、影响睡眠的食物 ①、冰淇淋:冰淇淋含有大量脂肪,吃完就睡,会让身体没有时间去燃烧脂肪。过多的糖会给身体发出错误的能量信息,然后自动储存并变成脂肪。 ②、芹菜:芹菜是一种天然利尿剂,会使尿量变多。 如果睡前摄入太多芹菜,身体会为了撒尿而唤醒你。虽然芹菜能给身体带来丰富的营养,但睡前尽量别吃。 ③、意大利面:意大利面全是碳水化合物,吃完马上入睡,容易变成脂肪。另外,加在意大利面上的奶酪、奶油或番茄酱还可能加重你的消化系统负担。 ④、匹萨:匹萨中的番茄沙司酸度高,会刺激胃部泛酸。其中的肥肉和奶酪等还会使你胃灼热。 ⑤、糖块:最新一项研究显示,10个人中有7个睡前会吃糖块等垃圾食品,并导致整晚做噩梦。专家猜测因高糖水平造成更多脑电波,导致做噩梦。 ⑥、麦片:麦片中常含有大量精糖和碳水化合物,会让人血糖飙升,因此不适合睡前食用。 ⑦、大蒜:晚上吃大蒜,除了会让你整晚口臭外,还会造成胃灼热。 如果你的胃功能较差或易泛酸,睡前一定不要吃大蒜等辛辣食物。 ⑧、巧克力:黑巧克力中的咖啡因能使人兴奋。几乎所有巧克力都含有一定水平的咖啡因。除此之外,其中的可可碱,会使人心跳加快。 ⑨、酒精:一般人认为,酒精会促进睡眠,这是不准确的。酒精确实可以帮助入睡,但它不会维持长时间、优质的休息。 酒精实际上还会干扰睡眠的恢复功能,经常用酒精催眠的人会陷入必须依靠喝酒才能入睡的恶性循环。 6、睡眠的坏习惯 ①枕头过高:从生理角度上讲,枕头以8~12厘米为宜。太低,容易造成 “落枕”,或因流入头脑的血液过多,造成次日头脑发涨、眼皮浮肿;过高,会影响呼吸道畅通,易打呼噜,而且长期高枕,易导致颈部不适或驼背。 ②枕着手睡:睡时两手枕于头下,除影响血液循环、引起上肢麻木酸痛外,还易使腹内压力升高,久而久之还会产生“返流性食道炎”。所以,睡时不宜以两手为枕。 ③被子蒙头:以被蒙面易引起呼吸困难;同时,吸入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对身体健康极为不利。婴幼儿更不宜如此,否则有窒息的危险。 ④剧烈运动:睡前剧烈活动,会使大脑控制肌肉活动的神经细胞呈现极强烈的兴奋状态,这种兴奋在短时间里不会平静下来,人便不能很快入睡。所以,睡前应当尽量保持身体平静,但也不妨作些轻微活动,如散步等。 ⑤对着风睡:人体睡眠时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降低,易受凉生病。古人认为,风为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善调摄者,虽盛暑不当风及生卧露下。所以睡觉的地方应避开风口,床离窗、门有一定距离为宜。 ⑥坐着睡:坐着睡会使心率减慢,血管扩张,流到各脏器的血液也就少了。再加上胃部消化需要血液供应,从而加重了脑缺氧,导致头晕、耳鸣的出现。 ⑦睡前饱餐:睡前吃得过饱,胃肠要加紧消化,装满食物的胃刺激大脑。大脑有兴奋点,人便不会安然入睡,正如中医所说“胃不和,则卧不安”。 ⑧睡前饮茶:茶叶中含有咖啡碱等物质,这些物质会刺激中枢神经,使人兴奋,若睡前喝茶,特别是浓茶,中枢神经会更加兴奋,使人不易入睡。 四、睡眠疾病 1、失眠症 根据失眠发生的时间先后,可区分3种失眠症。 ①难以入睡,也是最常见的失眠症。 ② 易醒,时醒时睡。 ③ 过早苏醒,不能再入睡。这些患者的异相睡眠都少,并易诱发脑电的唤醒反应。 2、嗜睡症:表现为白昼多眠或瞌睡过多,或者夜间睡眠过久。患者睡眠期间心率并不减慢,说明患者在睡眠期间休息不充分。原发性嗜睡症多属遗传病,这和下丘脑功能障碍有关。此外,还有一种伴有食欲亢进,肥胖和呼吸不足等症的嗜睡症。 3、发作性睡眠症:发作时患者突然入睡,不能自控,但只持续数秒至数分钟,还经常伴发由肌张力丧失产生的猝倒。发作时脑电波和异相睡眠的相似,多属先天性的。中枢兴奋药可减轻其症状。 4、遗尿症 多半发生在睡眠的前1/3时期,脑电波呈慢波第4期型式。遗尿开始即转入2期或1期。唤醒后患者不诉梦境,若不唤醒,则在数小时内不再出现3或4期脑波。遗尿症可用药物或其他方法治疗。 5、梦游 梦游属于睡眠疾病之一。梦游绝大多数发生在儿童期,到成人阶段会自己痊愈。发生在成人的梦游是相当少见的,如果成人有梦游,要考虑神经症或精神病。 梦游的特点 ①梦游时意识不清醒 梦游是睡眠中的自动动作,在梦游时儿童的意识并不清醒,可是手脚还能自动活动,所以能够下床、行走、排尿等,但不能回忆起这些举动。儿童睡眠障碍,可见于某些电影或电视中的情节:一个孩子双手前平举,两眼直视前方,慢慢走出房门到马厩去、到花园去,在那儿呆一会儿,然后又回到床上躺下。实际上梦游表现远比影视情节复杂。有的孩子起床后在靴子里撒尿,有的孩子爬到窗台上想往外跳,有的孩子被东西绊倒后头部受了外伤等,如果叫醒孩子,他并不能回忆起来,或者只告诉你,他在做一个梦,凡此种种情况,医学上称之为梦游。多导睡眠仪检查发现梦游多半发生在NREM(非快动眼睡眠)的Ⅲ、Ⅳ期,即深睡期,一般来说很少做梦,就是说做梦的也只是十分短暂的、片段的梦境,如追一样东西、想上厕所等等,不系统,很凌乱。 ②梦游与神游症不同 家长对儿童的梦游经常怀有恐惧心理,不知道孩子得了什么大病。实际上梦游需要慎重鉴别的是癫痫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神游症,两者虽然名称相似,但神游在白天也可发作,而且可以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几天到几月。脑电图检查可发现神游的儿童有癫痫波——棘波或尖波,而梦游儿童是高波幅的大慢波,两者完全不同。如果确诊为梦游之后,家长可放下心来,因为梦游绝大多数发生在儿童期,到成人阶段会自己痊愈,不治疗也会好。 ③梦游和夜惊不完全相同 夜惊多见于儿童,往往在入睡后15~30分钟出现。儿童在睡眠中突然哭喊、惊叫,两眼紧闭或瞪目直视,从床上坐起,个别的跳到地上,表情紧张、恐惧。意识并不清楚,往往在家长弄醒后表现茫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说明事后并不能回忆,有些儿童则称做了一个梦似的,梦境较恐怖,但大多数儿童说不出什么梦境。时间只持续数十秒钟。梦游则在睡眠中突然起床,有简单的动作,持续时间较长,达数分钟之久。 夜惊的诊断不难,关键是要和癫痫发作相区别,最可靠的检查是脑电图,癫痫在脑电图上有特征性的棘波或尖波,夜惊则没有。 夜惊也可以说是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的表现,所以到成人期一般都能消失,不一定要服药治疗。晚间睡眠前不宜观看恐怖电影、电视或书籍,可能会预防夜惊发作。 总结一下,神游得立即治疗。而梦游和夜惊都常见与儿童,可自愈,但如果会发生摔伤、碰伤等危险,也容易使孩子睡眠质量下降,情绪不稳定,需要加强监管,必要时也要治疗。 五、改善睡眠 对于轻度睡眠问题,可以通过对比自己跟上述的睡眠影响因素来改善睡眠环境,调整睡眠习惯,调整饮食来改善睡眠,如果效果差,可以选择药物帮助睡眠 。 1、助于睡眠的食物 ①龙眼:味甘、性温,具有补心益脑、养血安神的功效。临睡前饮用龙眼茶或以龙眼加白糖煮汤饮用,对改善睡眠非常有益。 ②红枣:对多梦、精神恍惚有显著疗效。将红枣去核加水煮烂,加冰糖、阿胶文火煨成膏,睡前食用可提高睡眠质量.。 ③小米:具有健胃、种脾、安眠的功效。研究发现,小米中含有丰富的色氨酸,它能使大脑思维活动受到暂时的抑制,使人产生困倦感.临睡前喝一碗小米粥,可使人人安然入睡。 ④黄花菜:又名金针菜,用黄花菜煮汤或炒菜,在晚餐时食用,能促进睡眠.。 ⑤核桃:味甘性温,是一种很好的滋补营养食物,能治疗神经衰弱、健忘、失眠、多梦、用核挑仁、黑芝麻、糯米熬粥食用,可促进睡眠.。 ⑥牛奶:牛奶中含有一种使人产生疲倦感觉的生化物质氨酸,临睡前喝杯热牛奶,有催人入睡的效果.。 ⑦水果:因过度疲劳而失眠,可吃一些苹果,这些水果属碱性食物,有抗肌肉疲劳的作用。 ⑧糖水:因烦躁发怒而难以入睡时,可饮一杯糖水。果糖在体内可转化成大量血清素,使大脑皮层受到抑制而进入睡眠状态。但不可吃太多糖。 2、改善睡眠的药物 ①调节情绪药物:对一些因为生活工作不顺,导致情绪不稳,焦虑、抑郁、烦躁不安的情况,长期失眠可能会加重情绪问题,可以选择短期服用调节情绪的药物,改善了情绪,睡眠也跟着改善,自然更有精力去处理生活工作上的麻烦事。 ②抗精神病药物:对于一些有脑外伤、脑梗塞、脑出血或其他躯体疾病导致脑部功能受损,出现胡言乱语、幻觉、行为异常、无故烦躁不安而无法入睡的,可以到心理科门诊就诊,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改善脑功能,可以改善睡眠。 ③镇静药物:对于睡眠习惯不好、睡眠节律紊 乱、无以上躯体不适和情绪问题的情况,可以选择短期使用镇静药物,改善睡眠后停用,优点是起效较快。 3、另外,对于容易失眠的人来说,应在有睡意的时候才上床,早早上床的结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只会加重心理压力。有人曾经进行过这样的试验,在某些情况下,晚睡早起,减少睡眠时间,而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 总之,睡眠是一个自发开始的过程,过度的自身控制和着急都反而会影响睡眠。如果出现睡眠问题,及时调整,尝试后调整不过来,及时寻求帮助,早点解解睡眠问题,可以避免进入失眠—烦躁—再失眠的恶性循环,也可以避免出现一些顽固性神经官能症。
一、定义 性取向是“持久的对某一特定性别成员在性爱、感情或幻想上的吸引”; 同性恋指的是“对自身性别基本的或绝对的吸引”。同性恋、异性恋和双性恋,被认为是不同类型的“性倾向”; 同性恋只是其中的某一种性体验和性行为方式而已。二、历史在人类社会中, 人们普遍把以生殖为目的的男女两性之间性器官的接触(性交) 作为最合理、最正常的性行为方式, 而把与此相背离、走向歧途的异乎寻常的性行为方式看作是违背道德、有伤风化、戕害身心的变态行为, 甚至是犯罪行为。同性恋的性行为,曾经被认为属于性犯罪。不过不同的国家、民族和社会集团对性行为有不同的价值观, 人们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对某种性行为的评价也可能有很大的差异。在中国的历史中,从身为九五之尊的皇帝到风流倜傥的才子,从财主商人到市民村夫,其同性性爱的记录遍及四处,举不胜举。唯一可以看到的对同性性行为进行制约的法律条文只见于1784 年的满清律法,但这一条文从没有认真执行过。因而对同性恋的认识也较为宽松,同性恋没有被列入“淫乱”。把同性恋视为“不正常”是从“五四”开始的,是从信奉基督教的白人文化中“借鉴”过来的。而历史上,西方对同性恋的认识与中国截然不同。西方人关于同性性行为有罪的信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十二世纪。同性性行为被基督教会谴责为罪恶,并在一些欧洲国家,包括英国,被定为违法。在某些情况下,男人会因为介入同性性行为受到监禁。十九世纪末期,在欧洲和美国,同性性倾向被认为是一种医学上病态,同性恋同时也被当作是罪恶的和违法的行为。随着时代的发展, 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进入21 世纪后, 从世界范围来看人们对这种偏离行为的看法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比如对于同性恋从最早的认为是犯罪过渡到非罪或有病, 再从非罪过度到非病。国际科学界主流观念从心理卫生和精神医学层面上否定了同性恋和社会道德相关的观点。随着精神医学界对同性恋者在智商、心理平衡能力、判断能力、可信赖程度、职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诸多方面的研究,否定了将其认定为精神障碍的观点。1973年,美国心理协会、美国精神医学会,将同性恋行为自疾病分类系统去除。虽然如此,世界卫生组织编定的《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ICD-10》、我国的《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版本CCMD-3》依然把包括同性恋在内的性心理障碍作为一个诊断类别保留了下来,但其中有一项显示:同性恋不再被统划为病态。当前某些西方国家对同性恋采取较为宽容的态度。在北欧几国,如芬兰、挪威、瑞典等都有了有关同性恋者婚姻或类似婚姻关系的法律条文。另外德国和法国最近也颁布了相关条例。在美国的一些州,也有对同性恋者权利的保护条文。一般关于同性恋者的婚姻或类似婚姻的规定,对他们在彼此的法律权利和义务,身后财产继承,共同领养孩子上都有相关保护。三、同性恋的类型绝对同性恋:顾名思义,只对同性有性的欲望。双性恋:他或她能同时被同性及异性唤起性欲,与相同和不同性别者均发性行为,也都能有性高潮。境遇型同性恋:是一种纯属客观因素造成的同性性行为模式。一旦能够脱离这种环境,就又会恢复原来的异性恋性行为。通常是男女与其同性被长期关在一起的结果,例如在监狱中,其同性性行为的目的主要是性欲的宣泄。主动型和被动型:同性性行为有时也成为行使权利的象征,一方借此显示对另一方的控制。主控的一方叫做“主动型”,受控的一方叫做“被动型”。实际上,在同性恋者的具体性爱活动中,他们会在主动与被动之间交换角色。四、流行学根据德国著名性学创始人和同性恋现象的最早研究者赫兹菲尔德的估计,同性恋及双性恋这两种人要占到全部人口的1%至5%。后来,美国多项调查发现同性恋占人口的10%。在中国,素质性(绝对的)同性恋在自然人群中约占2至4%。素质性同性恋,具有跨种族、跨文化普遍存在的特征。五、原因与机制关于同性恋的形成原因,生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都做过大量的研究和探索,至今原因不明。总体来说,是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生物学理论目前,科学家对先天成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生理因素的测定上。但至今仍没有一种理论得到确证和一致的公认,其中包括(1)胎儿期染色体因素;(2)大脑因素;(3)荷尔蒙因素。生理学研究同性恋的先天因素,如遗传基因、激素水平、大脑结构的影响等等。在生理因素的研究上,关于遗传因素影响的最新研究引人注目,它通过对同卵双生兄弟和异卵双生兄弟中同性恋发生的比例得出比较可靠的结论,遗传因素部分地影响了同性恋倾向的形成。它的研究表明,同卵双生兄弟发生同性恋的占57%、而异卵双生兄弟的只占24%,而一般兄弟为同性恋者占13%。对于女性同样的研究显示同性恋女子同卵双生姐妹的50%、异卵双生姐妹的16%和一般姐妹的13%也同时是同性恋者。2、心理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等注重研究同性恋后天的形成因素,即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如童年环境、青春期经历以及造成所谓境遇性同性恋的环境因素,个体存在对性爱对象的自我理想化移情,等等。心理学界认为心理社会因素对于同性恋的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同性恋的遗传倾向不一定表露出来,其表现程度取决于家庭及环境的影响以及早期的性经历、性经验。正常的家庭环境对培养其正确的性取向至关重要。比如:(1)家庭中存在“阴盛阳衰”的情况:由性格懦弱的的父亲,好生气、有破坏性的,或是消极的、孤僻的、无足轻重和强大的母亲,盛气凌人,过分庇护孩子,使男性女性化和女性男性化。(2)童年期的性别认同因素,比如男孩玩女孩玩具,同女孩游戏等。(3)早年的性经验,尤其是首次性经验,即青春期(性朦胧期)的遭遇和经历有着非同一般的重要意义。第一次性经验极其重要,如果是发生在同性朋友之间,就可能终身同性恋。但是,也有调查显示,在首次同性发生性行为的四年之前,当事人内心就已经具有了对同性的性欲望和性幻想。(4)性教育被忽视,或者被拒绝。(5)恋母情结。六、表现许多动物之间也有同性活动,但以此作为唯一性活动方式仅见于人类,表现程度可有所不同,有些只是纯精神性的,主要是思想和情感上的依恋,并无肉体上的接触。这类人从幼年起即出现一些迹象,如游戏时爱扮异性角色,愿同异性玩耍,愿穿异性服装等。这时他(她)们的同性恋倾向是模糊的。到青春期后性爱倾向明朗化,他(她)们对同性开始感兴趣,有爱慕之心,而对异性则否。同性恋者对待同性恋伴侣情投意合,甚至欲建立“家庭”。因此,一旦当伴侣离开,他(她)们会引起极大的悲哀和痛苦,有的因此产生抑郁反应,甚至自杀。有同性性行为的两个人,可能只有一个是真正的同性恋者,另一个为异性恋者。如果双方都是真正的同性恋者,那么在性行为中,会轮流更换主动位置,而在心理上他(她)们都会认定自己处于主动地位。多数同性恋之间有具体的性行为,在男性中有几种表现形式:(1)口腔生殖器接触;(2)相互手淫,互相取乐;(3)肛门性交。女性除了口腔生殖器接触相互手淫之外,往往采取拥抱、阴部相互摩擦、使用人工阴茎或类似于阴茎的物体。同性恋者之间的“感情”联系,女性之间比较固定,男性较不稳定。同性恋之间私下交好,若不损害第三方利益,多数国家不予追究。但若因同性恋活动导致一些刑事、民事纠纷,法律将予以过问。国内已有多起同性恋因“失恋”而导致的伤害案例。另外,同性恋者的行为不符合社会的主流文化,一旦为外界所知,在各个方面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以及舆论的排斥,有些人深感痛苦、自责,自杀者亦不少见。特别是在青少年期经常出现性定向的痛苦,必须作出是继续还是压抑同性恋感情的决定,到了中老年同样面临很多社会心理问题。七、心理咨询同性恋不属于病态,但是,许多同性恋者过着封闭孤寂的生活,除了在自己内心的自我否定的痛苦和压力之外,还有来自外部环境的心理压力。常见的心理压力有:1.社会行为规范的压力,比如正常的家庭、婚姻、恋爱、性别角色、行为规范等;2.来自周围人群的误解、偏见、厌恶和仇视;3.无法向任何人表明自己的真实性倾向,不得不过双重生活,作两面人所造成的不适感。4.找不到理想的伴侣,尤其是生活在中小城市及农村的同性恋者。5.感情和生活上得不到社会支持。他们所感受到的压力主要不只是来自内心,而是来自外部;不只是来自痛苦的自责,而是来自对社会规范的恐惧。这类人当中也有严重的压抑和心理不适感,但其根源不在同性恋倾向本身,而在于因同性恋倾向导致的社会适应问题。大约有27%的同性恋者曾有过自杀行为。心理咨询的目的不是改变其性取向,而是促进当事人自我接纳,适应社会,人格的健康发展。心理咨询要点如下。1、如何判定同性性取向:(1)内心有着强烈的跟同性发生过性关系的欲望和冲动,无论是否有过同性性经历;(2)当有这些欲望和冲动时,会出现明显的性兴奋的身体反应;(3)个体的性身份没有明显的改变。2、向当事人及其家人普及知识,并说明:当前的科学研究没有明确的结果;医学已经取消了同性恋作为疾病的诊断;性取向,不是自主决定的,不是故意而为的,所以,不属于道德问题,当事人没有责任;目前医学没有有效的方法能够改变一个人的性取向;性取向一旦形成,无法通过自主或他人意志加以改变。3、向同性恋者及其家人说明:同性恋者,除了性取向指向同性,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方面,与异性恋者无异。4、关注、尊重、接纳同性恋者的性取向;鼓励当事人自我接纳的同时,促进自我的全面发展,积极适应社会;5、探讨隐私权与是否出柜;6、讨论结婚和生育问题:不建议同性恋者以欺骗的方式与异性结婚;不必担心同性恋者所收养抚养的子女将来也被培养成同性恋者。7、未成年人如果出现“同性恋倾向”,咨询师不要给当事人贴“同性恋”的标签,而应继续观察其未来的发展和变化8、如果当事人同时存在焦虑或抑郁等精神障碍,则建议当事人去精神科就医,或寻求心理治疗帮助。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系丛中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最近闲着的时候随手看了一本书:《觉醒课程》,作者是美国畅销书作家、电影《秘密》的主创乔·维泰利。里面内容中有几个亮点我印象很深刻,其中之一就是——“受害者心态”,拿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在入正题之前,先讲个案例。记得曾经有一对夫妻来看睡眠问题。妻子说自己最近晚上总是睡不着,天天吃安眠药才能入睡,但是又担心经常吃安眠药会有副作用,很烦恼,想看看怎么才能更好地解决。问其原因,她说丈夫白天在外面工作,见不着面,晚上回来后也是看看电视、玩玩手机,都不怎么跟自己说话。她觉得自己工作中的情绪都没地方诉说,所以睡不着,睡眠不好又影响身体,很烦恼。丈夫呢,觉得很冤,自己工作一天回来,回家坐下来看看电视、玩玩手机娱乐休息一下很正常,没有故意不理人,“再说聊天是一个人的事吗?她也半步不离手机啊。如果是我睡不着,吃完安眠药有睡意了,我应该马上就去睡觉,她倒好,吃半片时说没效果,要吃一片,吃完头晕很想睡觉的时候又还拿着手机跟朋友聊微信到深夜。一边担心吃药有副作用,一边好不容易吃了药又不肯去睡觉。回头还抱怨我不跟她说话。”这是一个现今“手机时代”常见得不能更常见的相互抱怨的故事了,在此列出是因为案例中男女主角双方都带着“受害者心态”。 接下来我们就来谈一谈这个“受害者心态”。 我们一出生的时候像一张白纸,自己饿了想吃就哭,自己冷了热了也哭,自己拉了大便要人来帮自己清洗也哭,反正自己是这个世界的主人,自己完全掌握主动权。但是,随着父母慢慢向我们介绍世界是什么样子(其实是他们理解中的世界)的时候,我们就慢慢被“教会了”受害者心态——我们都是受害者! 当我们想哭就哭,爷爷说,都是你奶奶惯坏了你! 当我们的大便弄脏了裤子,奶奶说,都是你妈不会带人! 当我们跟爸爸玩摔伤了手,妈妈说,都是你爸带你出去瞎闹! 当我们跟别人打架抓伤了脸,爸爸说,谁家孩子这么没教养,竟然打人! 慢慢,我们学会了出现任何不好的事都立刻把自己当作受害者。那当然,这时得马上去找一个施害者来问责。 比如,一对情侣走在路上,男生双手提着东西,边叮嘱女生走路看着点,女生拿着手机边走边看朋友圈,两人本来挺开心,这时女生突然跘了一跤,虽没摔伤,但大街上摔得很囧啊,这时女生立即对男生大发雷霆:“你怎么不牵着我?!都怪你!”男生:……。摔跤本是意外情况,也是自己不小心的后果,但该女生却因为受害者心态失去了这种“理智”。 看到这,我想我已经不用再去祭出乔·维泰利的专业术语来解释“受害者心态”了吧。 当你暴怒无法自控的时候,你是不是在想着该如何犀利地指出对方的过错才解恨,是不是觉得自己完全是对方犯下的滔天大错的那个受害者? 当你觉得自己生活穷困潦倒、身体千疮百孔的时候,你是不是在想,都是那个谁谁谁王八蛋造成的! 当你精神萎靡、生无所恋的时候,你是不是在脑海里搜寻,以前好像是有个算命的说过“你命中注定有此一劫”,现在就是被“命运”了! 就是这样,我们大多数人长大后不知不觉经常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置,带着受害者的表情,摆着受害者的姿势,等待受害! 受害者心态让我们一直处于被动状态,让我们觉得,我们的情感是被动的,我们的工作是被动的,我们的生活也是被动的,我们总是无法左右。 当然,面对重大失败时,受害者心态会让我们稍微缓解一下痛苦,避免自我攻击、一蹶不振。但如果一个人经常带着受害者心态,那就会使我们变得很消沉,出现很多抱怨,很多恐惧。 如果我们能经常识别出自己的受害者心态,清除自己的受害者心态,获得解脱,获得自主感,那么我们的一切都是自己主宰的,我们有能力去改变一切。 那么,我们如何摆脱受害者心态呢?当然,乔·维泰利也教了我们,他说得比较散,我总结了一下。 首先,我们要注意自己的感觉,随时随地识别到我们的受害者心态。比如,你的孩子经常早上起床很拖拉,经常出现送完孩子上学后你却上班迟到了,所以你对孩子的拖拉很愤怒,经常会因此想揍他,但打孩子也不是办法啊,只有自己生气。这时的你,就把自己当作了受害者。但你真的只能做受害者么,你能主动起来么?你可以。你可以找到孩子拖拉的习惯的原因,你可以培养孩子早起习惯,你也可以早点叫他起床……如果你愿意,你可以想出几十种主动的方法,前提是你认为你在这件事上是可以主动的。 接着,我们要告诉自己,“这不是我的错,但这是我的责任”。演讲家本杰明· 利贝特说,“如果你总结一下发生在你身上的所有糟糕的事情,你会发现,只有一个共同点:你都在现场!”也就是说,本来糟糕的事不会挑人,每个人身上都会发生,所以你不必为之愤慨,但如果你身上出现的特别多,概率更大,那就说明你才是原因。不一定是你的错,但你有责任。是的,不是你的错,但是你把它们吸引过来的。而且,尝试后你会发现,承认不是自己的错但却担下这个责任之后,这种愤怒瞬间就减轻了,你会感觉自己更自信,更伟岸了,有能力承担自己周围发生的一切。 还有,你得承认,你的能量超乎你想象。如果一件糟糕的事情发生了,当然,可能不是你的错,但如果你的心里承担下了这份责任,你也许也能解决应付得了。癌症病人永远无法预测自己能活到哪一刻,即使医生说他快不行了,他不知情的情况下仍旧会超越很多死亡期限。同样,你也永远不会知道自己的能量有多大,每做一件事,你就扩展了一点对自己能力的认识。即使失败,你也多了一次失败的经验,这也是你的一种能量。所以,不妨相信自己的无所不能,然后用这份勇敢做一些实际的事情。 最后,放下执念。可能你常有这种感受:越想得到的东西越得不到。是的,其原理是:当你执念于某物,沉迷于某事时,你潜意识实际上会产生一股排斥它的能量(结果它不是我想象的那么好怎么办?得到它后带来其他后果怎么办?太执着于它,忽略了其他事怎么办?),而且,执念使你的意识范围狭窄,这样在努力过程中就容易忽略了很多关键细节。所以,你很可能会得不到它。放下执念,就不会有太多失望、恐惧,也就不容易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置。 再回到那对夫妻的故事,如果他们都不认为自己是受害者,我想,这位妻子就能为自己的情绪、失眠负责,就能想出办法改善自己的情绪、改善自己的睡眠;而这位丈夫就能承担起工作的繁忙、妻子失眠的责任,改善自己的工作环境、改善夫妻感情。 如果我们发怒前默念: “这不是我的错,但是我的责任。” “我不是受害者,我有主动权。” 感觉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这里列举精神心理科医生目前常用的抗抑郁焦虑药、心境稳定剂、催眠药物以及部分抗精神病药,每种药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弊端,所以并没有一个最好的药,但医生会为患者选择最适合的药。这里向大家介绍这些主流药物各自的优缺点,还有副作用的处理和服药注意事项。但具体哪一位患者适合哪一种药物要听取医生的意见,不建议自行服用。*氟西汀:抗抑郁、焦虑、强迫,也用于治疗神经性贪食。氟西汀对缺乏动力或贪食、暴食的患者有优势。副反应常见的是轻度恶心、腹泻,偶出现短暂失眠,多数在第一周有一些,后可自然缓解。如出现明显的恶心可同时服维生素B6两片,或暂时减少药量,缓慢增量。如失眠可在医生指导下睡前应用米氮平、曲唑酮等带有镇静作用的药物。*舍曲林:抗抑郁、焦虑、强迫。由于在大剂量下副作用仍然不突出,常被很多医生作为强迫症(常需要大剂量用药)的首选药物,治疗抑郁的效果也比较理想。对心脏安全性较好,冠心病患者服用安全性较高。副反应和氟西汀相似,除胃肠反应外偶见心慌、焦虑、头痛,一周后多数可缓解。个别焦虑的患者服药初期焦虑加重,通常减量同时减缓增量速度可逐渐适应。*艾司西酞普兰:抗抑郁、焦虑、强迫。和氟西汀、舍曲林属同类药物,副作用相似,较轻。个别人困倦,通常半个月内逐渐减轻消失,如持续不缓解,可晚饭后服药。和舍曲林一样,都属于效果比较好,副作用较少的药物。此药由西酞普兰改进而来,比较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效果更好副作用更少。*帕罗西汀:抗抑郁、焦虑、强迫。抗焦虑疗效突出。由于是国内唯一批准治疗社交恐怖的药物,常作为很多医生治疗社交恐怖的首选。除了上述的轻度胃肠反应,可能有一定镇静作用,如果白天困倦,可以晚上服药,长期服用个别人有可能体重增加,所以吃药期间需要监测体重,如发现增重倾向,及时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如引起明显的体重增加应及时向医生汇报,看看有无必要换药。个别人出现视物模糊、口干,通常程度较轻,无需特别处理。还有个别患者出现便秘,建议多喝水、增加运动、多吃芹菜之类的粗纤维食物,必要时可与医生商讨减少药量或换药。这个药在同类药中效果最强,同时副作用也会多一点。*氟伏沙明:抗抑郁、焦虑、强迫。与上述四种药物均为同类药,相比而言,具有一定镇静作用,服药可能出现困倦,上几种药每天服药一次,氟伏沙明需要一天服药两次,对于强迫症的治疗,性价比具有一定优势。上述五种药物,可能出现一定对性功能的影响,常见表现是男性射精时间延迟,此效应以帕罗西汀为最强而氟伏沙明最弱,这样的副作用对于早泄患者恰恰属于治疗作用,医生常利用此副作用治疗男性早泄。对性功能的影响停药后可消失,如治疗周期未到不可停药,可考虑换为安非他酮、米氮平、伏硫西汀这些不影响性功能的药,或合用丁螺环酮、坦度螺酮,可以改善这方面副作用。*度洛西汀:抗抑郁、焦虑。治疗初期可见恶心、腹泻、心慌,通常可以自行缓解,个别人便秘,处理同帕罗西汀,此外高血压患者及肝病患者需慎用。此药有止痛作用,除了抑郁症和焦虑症同时具有纤维肌痛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适应症,适合抑郁或焦虑伴有躯体疼痛以及躯体化障碍(多处躯体不适但医学检查没有异常)的患者,同时适用于精力缺乏、动力缺乏、疲乏无力的患者。*文拉法辛:抗抑郁、焦虑。抗抑郁、焦虑的疗效都比较突出,也具有一定止痛作用,和度洛西汀为同类药,作用类似。除了早期的胃肠反应,个别人会便秘,也可见多汗,如显著可找医生减药或换药。高血压患者慎用,剂量超过150mg时应监测血压是否升高,升高血压的几率要多于度洛西汀,但升高的幅度比较有限,没有高血压病的患者通常无需监测血压。*米那普仑:抗抑郁。与上述两种为同类药,具有止痛作用,适合伴有疼痛的抑郁患者,或躯体化障碍患者,对精力恢复有效,可见头痛、恶心、腹泻等不良反应,一般一两周后逐渐减缓。个别人便秘,也可见多汗,可根据程度和医生商讨调整剂量或换药。作用时间较短,需要每日两次服药。*安非他酮:抗抑郁、戒烟。有一定振奋作用,适合嗜睡及注意力不集中的抑郁患者。同时由于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可以作为戒烟的治疗药物(服两周后开始戒烟可减轻戒烟引起的不适)。副作用较小,可能轻微出汗、心慌、体重减轻,体重减轻的作用在抗抑郁药中独一无二,适合肥胖或服药后体重增加的患者。此外由于诱发躁狂风险相对较低,故常用于双相抑郁(双相障碍的抑郁发作期)的治疗。对性功能无影响。癫痫患者及神经性厌食症患者须慎用。*米氮平:抗抑郁、焦虑。可改善睡眠和食欲,可控制恶心呕吐,不影响性功能。副作用常见食欲体重增加,但对抑郁症食欲体重下降来说是好的作用,如体重有超出正常倾向应控制饮食增加运动量,如果体重增加显著应及时汇报医生。由于有镇静作用适合失眠的患者,个别人白天会嗜睡,一般1-2周可减轻,如长期不缓解可找医生换药。对于糖尿病人可能引起血糖升高,如患有糖尿病应慎用、监测血糖。*曲唑酮:抗抑郁、焦虑。虽然它的适应症是治疗抑郁症,但临床医生很少用它治疗抑郁,而经常将它用于镇静催眠,由于它的代谢周期和人的睡眠时间相似,也不存在安眠药的依赖性,所以是一种相对理想的催眠药物,常用于伴有失眠的抑郁焦虑患者的辅助治疗,也有的医生将它用于失眠症的治疗。对心脏的安全性一般,严重的心脏病患者不适用。治疗初期可见恶心、水肿、口干,比较罕见的副作用是男性的长时间异常勃起(发生率1/8000),如持续近1小时需去急诊室找医生处理,局部注射去氧肾上腺素。*阿戈美拉汀:抗抑郁、焦虑。具有催眠和改善睡眠质量的作用,适合失眠的抑郁患者,同时对于兴趣、快感缺乏的患者可能有帮助。可能影响肝功能,建议在治疗6周、12周和24周进行肝功能检查,转氨酶超过正常值上限的3倍以上应停药,肝功通常可逐渐恢复,肝炎及肝功异常患者不建议服用。此外可出现嗜睡、头痛、头晕,一般可逐渐减缓。*伏硫西汀:抗抑郁、焦虑。最近上市的新药,抗抑郁疗效方面和其他药物相近,但它减少了其他抗抑郁药常见的失眠、嗜睡、厌食及性功能障碍副作用,基本不影响体重,同时对于改善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记忆、注意力、执行能力)具有优势。由于药理作用和常用药物有所不同,如果其他药物效果不理想,可考虑换用伏硫西汀。副作用常见恶心、腹泻或便秘等胃肠反应,多集中于服药的前1-2周,缓慢加量可以更好地适应副作用。缺点是目前价格较高,是其他药物价格的几倍。*喹硫平:抗精神病及躁狂药物,同时具有较好的镇静催眠作用、抗抑郁、抗焦虑作用和情绪稳定作用,适用于双相障碍的治疗(对抑郁、躁狂都有效)或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辅助治疗。第一次服药不要超过25mg,否则可能引起突然站立后的低血压晕厥,尤其对于老年患者容易摔伤骨折,服药期间尤其初次服药和每次加量后起床动作务必缓慢,要先在床边坐一会儿,再缓慢起身,对于意识不清晰,躁动的老人,务必小心突然起床引起晕倒、骨折,在患者床边应加护栏或其他障碍防止患者自己下地,夜间尤其须小心。缓慢加量一般可减少出现这一问题。长期服用可能增加体重,量越大越明显,对于25-50mg的量可能不明显。服药期间如体重增加应隔1-3个月检查血压血脂血糖。可能会出现白天困倦嗜睡,有些病人一两周内可以逐渐适应,也有些病人会长期存在嗜睡,这时可能需要换药。*奥氮平:抗精神病抗躁狂药物,同时具有抗抑郁作用,和氟西汀联用可治疗双相抑郁。嗜睡和体重增加是常见的问题。嗜睡1-2周可逐渐减轻,但是奥氮平是体重增加最明显的药物,虽然不是一定会增加,但是频率较高。一定要每周监测体重,每个月监测血压血脂血糖,控制饮食,注意运动。合并应用褪黑素睡前1-2粒可以抑制一定体重增加。如仍然无效可配合降糖药二甲双呱,可以控制体重增长。除了体重的副作用,这是一个效果不错的药,无论对于分裂症、躁狂、双相抑郁,还是作为抑郁症的增效剂。很多人认为增加体重是因为里面含有激素,其实不然,部分因素是由于它的抗组胺作用引起胃部松弛进而饭量增加造成的。奥氮平同样可以引起突然起身的低血压晕厥,服药期间起床动作务必缓慢,要先在床边坐一会儿,再缓慢起身,对于意识不清晰、躁动的老人,务必小心突然起床引起晕倒、骨折,在患者床边应加护栏或其他障碍防止患者自己下地,夜间尤其须小心。此药物在体内代谢时间较长,老年人本身代谢缓慢需要慎服,易引起药物蓄积。*利培酮:经典而有效的对抗阳性症状(幻觉、妄想、冲动等)的抗精神病、抗躁狂药物,也常作为治疗强迫症的增效剂,还可治疗抽动症。嗜睡和体重增加较上两个药少见,如出现也应该进行饮食和运动控制。对个别女性可引起闭经,或乳房泌乳,停药后此副反应可很快消失,可找医生换其他药物,比如阿立哌唑或奥氮平,通常不引起闭经或泌乳。每个月监测血压血脂血糖。体位性低血压也可能出现,处理方式见上述两种药物。*阿立哌唑:对于处理阴性症状(淡漠、缺乏意志力等)具有优势,具有抗抑郁效果的抗精神病药,也可作为强迫症治疗的增效剂,同时可治疗抽动症。副作用较小,几乎不影响体重和血脂血糖,个别人于服药初期出现舌头硬,流口水,说话口齿不清,可将剂量减半缓慢加量或配合安坦一日二次一次一片口服,或静坐不能,坐立不安,可服心得安一日三次一次一片。对药物适应后这些反应会减缓消失。此药基本不会引起闭经和泌乳。*鲁拉西酮:除了治疗精神分裂症,突出的优势是它适用于双相抑郁的单药治疗或辅助治疗。作为在2010年后上市的药物,相比老药,副作用方面变得更少,是鲁拉西酮的另一优势。可能的副作用包括嗜睡,夜间服用会帮助减轻(推荐晚饭后30分钟内服用),也可能出现静坐不能、胃肠道症状、流口水等副作用,处理上同阿立哌唑。与阿立哌唑一样,几乎不会影响体重、血脂、血糖。*坦度螺酮,丁螺环酮:此二种药物为同类的抗焦虑药物,作用不是很强,临床医生常将它们与其他药物合用作为抗焦虑或抗抑郁治疗的增效策略,同时常可以用于缓解某些抗抑郁药引起的性功能副作用(射精延迟、勃起障碍、性欲减退)。服药初期可能存在轻微头痛,头晕或恶心,几天后可逐渐消失。*普瑞巴林,加巴喷丁:主要适应症是神经痛,除了缓解疼痛,还可以超适应症用于治疗失眠和焦虑(尤其是社交焦虑、惊恐障碍、广泛性焦虑),治疗焦虑障碍时也可以作为其他抗焦虑药物的增效剂,合用通常无药物间的相互影响。安全性较高,常见嗜睡和头晕的副作用,逐渐加量通常并不严重,少数人会体重增加。不通过肝脏代谢,所以对肝病患者安全,而且和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很少。治疗失眠可以仅在睡前服用,有增加深睡眠的作用,对于焦虑需要每天2-3次服用。二者区别在于普瑞巴林相比加巴喷丁效果更强、副作用更少,但也相对贵一些。*圣约翰草提取物:抗抑郁焦虑的植物药,适合轻症患者,可出现轻微胃肠反应,数日后可消失,少数患者出现光敏反应,即暴露在强阳光下可能出现类似晒伤的反应,出现应停药,皮肤易过敏的患者慎用,服药后应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此外,它与其他抗抑郁药联合使用需谨慎。"舒肝解郁胶囊"成分和它相似。*碳酸锂:心境稳定剂,主要用于治疗双相障碍或作为抑郁症的增效策略。初期可能有些胃肠反应。此药应每月监测血药浓度,防止超量或药效不够,同时定期监测甲状腺激素水平及肾功能。*丙戊酸钠,丙戊酸镁:心境稳定剂,用于治疗双相障碍及冲动。初期可能有轻微困倦和胃肠反应,长期服用个别人体重增加,个别人可出现肝功异常,服药一个月后应监测肝功能,本身患有肝病肝功异常的患者慎用,个别女性出现月经改变,如出现应联系医生换用其他药物此反应可消失。此药也应监测血药浓度,观察是否在合适的区间。*拉莫三嗪:心境稳定剂,用于治疗双相障碍,尤其是以抑郁相为主的双相障碍,优点是不存在镇静作用也不影响体重。约1%的患者可出现严重皮疹,儿童患者风险较高,与丙戊酸钠合用可增加严重皮疹的发生率,一旦出现应停药。缓慢增加剂量(每两周增加一次)可减少皮疹的发生率。2周内有病毒感染、皮疹或疫苗接种时,不应使用拉莫三嗪。*阿普唑仑,艾司唑仑,奥沙西泮,劳拉西泮,地西泮,氯硝西泮:这些都是安定类药物,可以用于催眠和快速缓解焦虑。由于存在镇静作用,服药期间要注意缓慢起床避免跌倒(尤其对于老年人),尤其须避免驾车及高危操作,不可同时饮酒。无论用于催眠还是抗焦虑,此类药物只适合短期(1-4周)使用,长期服(超过1个月)存在成瘾可能,同时可能对注意力、判断力、记忆力有影响。如已长期服药,不可突然停药,需请医生处理。*右佐匹克隆,唑吡坦,扎来普隆:新型催眠药,优势在于依赖性较安定类小,但仍不建议长期使用。三种药的区别在于作用时间不同,右佐匹克隆4-6小时,唑吡坦2-4小时,扎来普隆1-2小时。作用时间短的药适合入睡困难的患者,早上起来不会有嗜睡的副作用,作用时间长的药除了帮助入睡之外还适合维持睡眠,改善中途觉醒及早醒,但早上起来可能会感到嗜睡。右佐匹克隆基于佐匹克隆研发而来,效果优于佐匹克隆,服药可能出现口苦,如难以忍受可换用其他药物。这三种药物老年人建议服用半量。本文提到的药物基本上都被欧美以及我国的治疗指南所推荐。由于心理科应用相对较少,部分优秀的抗精神病药没有被提及,也没有提到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黛力新),黛力新主要治疗轻度抑郁焦虑,由于起效快,内科医生用得比较多,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它是一种抗抑郁药和一种抗精神病药的合剂,由于其长期服用安全性一般,停药比较困难,对于抑郁焦虑的治疗缺乏现代文献的支持,所以并没有被治疗指南所推荐。*上述药物基本都要慎用于青光眼患者,尤其对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禁用。*由于可能存在潜在或显著的镇静作用,服用所有心理科药物均不建议开车或从事高空作业等高危工作,用药期间不建议饮酒。*关于药物相互作用:抗抑郁抗焦虑药和多数内科药物不发生冲突,但不可与镇咳药右美沙芬,或带“美”字样的感冒药,抗帕金森药咪多吡(司来吉兰)、安齐来(雷沙吉兰)同服。如必需服用上述药物,须停用抗抑郁药两周方可。此外,不可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类抗抑郁药(苯乙肼,吗氯贝胺,此类药国内少见,在国外治疗的患者须注意)同时服用,如两类药物相互更换须间隔两周。*饮食方面,建议避免西柚(葡萄柚)汁,可增加药物浓度,增加副作用。以上内容来自于精神药理学理论、临床试验结果、专家共识以及我个人的临床经验,供患者朋友们参考。感谢您的阅读,祝您早日康复!作者:陈伟医生哈医大一院心理科欢迎您阅读我的其他文章:《心理精神疾病治疗的17个误区与真相》,《失眠患者的20个必读事项》。
对于心理或精神障碍,是否进行科学的诊治,是至关重要的,决定了患者是否能够痊愈,将来是否容易复发,决定了疾病对生活造成损害的大小。但患者往往基于某些考虑不愿来医院寻求帮助,或不愿坚持治疗,我在临床工作中经常见到的有以下17个原因和误区:常见误区一:得心理疾病的人是心眼小,是自己想不开,是软弱的表现。真相:人人都避免不了疾病,心理疾病也一样。约五分之一的人经历过抑郁症、焦虑症或其他心理问题的困扰,是否患病取决于先天素质(比如小时候对同样的刺激会产生比别人更强烈的情绪反应)、成长经历和后天环境变化几个因素综合的结果,并不是由单一的因素导致的。抑郁的人很多都是有才智的人,并不是小心眼、想不开的人,更绝非软弱。很多名人得过抑郁症,比如:美国总统林肯、克林顿,英国首相丘吉尔,王妃黛安娜,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海明威、川端康成,主持人崔永元等等,这些人都有着杰出的头脑和强大的人格魅力。而焦虑障碍更为常见,由于焦虑是存在于每个人身上的本能,有时焦虑过多就会发展为疾病,容易焦虑的人往往有着更强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做人做事更为认真。常见误区二:去看心理医生会遭到别人的嘲笑。真相:医生护士的工作就是为了帮助患者,即便面对患者难以启齿的问题,也不会嘲笑患者(但患者可能由于自己的人格特质倾向于认为别人的笑像是嘲笑)。而就诊的患者都在想着自己各自的问题,根本无暇顾及别人,更不要说嘲笑了。很多人因为害怕嘲笑或羞辱选择默默忍受疾病的折磨,不求助于医生,这会给生活带来很大损害,给人生发展带来很大限制,而前来就医,接受规范的诊断,进行基于科学研究的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问题往往可以得到解决。常见误区三:抑郁症就是有心结解不开,心结解开就好了。真相:这种观点常常存在于患者家属心中,家属往往向医生表示,患者一定是有什么心结,你跟他唠唠,帮他把心结解开,病就好了。这种观点我倒希望它是真的,我希望我们医生有那么神奇的手段,像变魔术一样一次性就把患者变好。这种误区的本质是: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精神疾病不是病,也不需要治。对正常人来说,遇到不顺利的事情,心情不好,有点“心结”,几天之后慢慢就会调整过来,因为人是有自我修复和调整能力的。超过两周持续不缓解的情绪低落、兴趣下降,同时伴有疲劳、食欲下降、失眠、自杀的观念等等,就属于疾病了,需要进行规范的治疗才行。并不是一个人心情不好就需要吃药,一定同时符合多条其它的症状,超过两周,才会被诊断为抑郁症,才会用药。很多患者在吃药的同时是有必要配合心理治疗的,但心理治疗的工作并不是做思想工作,不是说教讲道理,不是“解心结”劝人想开,而是一种基于支持、理解和陪伴的沟通过程、是患者与治疗师的互动和合作、而不是治疗师单方面将疗效给予患者。心理治疗是一门基于人文关怀的科学,但和药物治疗一样见效是需要一段时间的,通常要在每个星期固定的时间规律地开展,每次45-60分钟,才能逐渐产生疗效,遗憾的是出于对心理治疗的种种认识误区,可以坚持全程治疗并从中充分获益的患者很少(见我的文章《对心理治疗的10个误解与真相》)。常见误区四:吃药是抑制神经,对大脑有刺激,长期吃药能把人吃傻。真相:抗抑郁焦虑药物的机理是调节大脑内负责情绪的物质比如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并不会刺激大脑,更不会让人变傻。恰恰相反,长期的抑郁、焦虑或强迫可以直接引起大脑海马区体积的缩小,导致记忆力注意力的下降,所以说对大脑有“刺激”的是疾病而非药物,药物反而可能会改善和逆转疾病引起的大脑功能下降,增加海马区的体积,恢复由于疾病原因受损的记忆力、注意力、执行力。常见误区五:我吃了几天药,感觉很不舒服,网上说的太吓人了,还是别吃了。真相:有些抗抑郁药服用初期会出现恶心、食欲下降、头晕、头痛、心悸、震颤等副作用,这些副作用通常会在一到二周内减轻乃至消失。如副作用显著无法忍受,可相对医生建议的药量再进一步减半或减到四分之一,缓慢逐渐加量,一般都可规避明显的副作用。很多患者在网上看到别人吃药后出现的各种副作用以及一些对精神心理类药物的负面评价,之后对吃药更加望而生畏。其实这很像网上对一件商品的评价,再好的商品也会有1-2%的差评,药物也一样,再好的药,也会有少数人吃了不舒服、效果不好,但一件好的商品同时有90%多的好评,可对于药物,吃药之后副作用不明显而且效果良好的人通常不会上网发表观点,所以就导致我们只看到了那少数的差评,而往往看不到更多的那些好评,但是医生很清楚所有患者吃药后的反应,无疑多数都是好评。常见误区六:我吃了几天药,感觉症状加重了,看来我得的不是这种病,医生诊断错了。真相:尤其对于焦虑的患者,由于他们的体质比较敏感,更容易感觉到不适,服药初期症状不缓解反而加重是正常的,比如心悸、震颤、焦虑、惊恐的感觉变得更加突出,一般缓慢加量可避免这类反应出现,药物一般见效需要两周,等到两周后往往效果开始出现,而加重焦虑的副作用通常会消失不见。常见误区七:我吃了一段时间药,感觉已经好了,没有必要再治疗了,也不愿意去医院。真相:无论对于抑郁、焦虑、强迫,或是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必须经过维持治疗才能巩固疗效并预防复发,刚刚好转就停药往往很快症状就会再次出现,将来复发的几率同样会升高。感觉变好往往是在药物的帮助下变好的,所以这个时候离开药物很可能再次变得不好,这时有人会问,那这么说是不是要永远吃药呢?其实多数疾病不需要终身服药。我有时会给患者打个比方,药物的维持治疗的原理很像是用棍子支撑一棵要倒下的树,如果支撑的时间过短就拿开这个棍子,树还是会倒下,而如果连续支撑几个月的时间,再慢慢移开这个棍子,我们会发现这棵树没有支撑也不会倒下。长期服药会重新塑造大脑神经的功能,所以维持治疗后复发率会明显下降,并不像兴奋剂那样只是吃的时候有效停掉就失效。常见误区八:吃药就好,不吃就犯,药有依赖性,不能靠药,要靠自己。真相:目前的主流抗抑郁药抗焦虑药都是没有依赖性的,并不会“上瘾”。痊愈后足量维持治疗可以预防复发,维持的时间因病情而异,有的需要3个月、6个月,有的需要12个月、24个月或更久,达到疗程后方可逐渐减药停药,到了疗程后再停药就不容易再犯了。只有安定类药物长期服用存在依赖性,由于能快速缓解焦虑,患者也容易在心理上依赖这些药,此类药包括艾司唑仑、阿普唑仑、奥沙西泮、劳拉西泮、氯硝西泮、地西泮等,可用于治疗初期来快速缓解焦虑症状,由于有成瘾倾向,不推荐应用一个月以上。“靠自己”很多时候听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患者往往受症状的折磨被不良情绪淹没而难以自救,就像掉在井底,自己爬不上来,而药物就像放在井里的绳子,会帮助患者爬出来。“靠自己”这种误区的本质就是认为心理疾病不是病,是自己想的,不需要治疗(患者家属常有这样的认识)。而无论是抑郁、焦虑、强迫还是精神类疾病也好已经经过大量研究证实属于疾病,也有相应的科学治疗手段。常见误区九:西药都是伤肝肾的。真相:心理精神领域的大多数药物都没有伤肝肾的作用。西药伤肝肾的观念深深扎根于国人心中,很大程度是由于这些年电视广告的灌输,一些卖中药或保健品的广告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无根据无底线地毁谤西药,这都是极不道德的行为,最终损害的就是大众的利益。人们花了很多钱去买这些产品,最终钱花了很多,病不但没有好,而且耽误了应有的治疗。类似降压药、降血脂药、降糖药在医生的指导下都是可以长期服用的,抗抑郁药抗焦虑药也是一样。对于一些敏感人群,某些抗抑郁抗焦虑药引起一过性的肝功异常是有可能的,但停药减药后是可以恢复的。而某些中药,由于含有重金属成分,尤其是长期服用明确对肝脏肾脏具有毒性,可以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大家不要忽视一点,自古以来我们国家的人就在吃中药,那时的中药比现在的好,无农药纯天然,但是古人寿命并不长,得了结核和肺炎就会致命,相反,人类的寿命是随着近几十年来众多至关重要的西药的问世得以延长,让很多过去治不了的病得到了治疗,生命质量得以提高。常见误区十:西药不去根。真相:很多患者害怕疾病复发,想要将疾病“去根”,这样的心情很让人理解。可除了像阑尾炎这样的病可以将阑尾切除“去根”,很遗憾大多数疾病还是存在复发的可能。不过好的消息是大量研究表明对于心理和精神疾病进行维持治疗可以把复发几率降到最低,维持治疗后多数患者可以减药最终实现停药,而且即便真的复发,我们还是有办法再一次把病治好、控制住,这比很多需要终生治疗的疾病比如冠心病、高血压要乐观多了。但中药,据我所知,也许对轻度的抑郁焦虑失眠是有效的,但对很多心理精神疾病并无显著效果,更不要提“去根”了,门诊常常见到喝了几十副汤药没有效果的患者,治疗了一年没有好转,还是认为中药“见效慢”。中药“去病根”的说法,其实完全属于误传,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先不说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这些病,就感冒这个小病来说,中药能否将感冒去根让人永远不再感冒?人都是避免不了要得病的,但经过科学的治疗,可以使疾病变得可控,减少发作次数。中药去根西药不去根的说法,属于伪科学。我们期待有一天会有像青蒿素这样基于我国传统医药的伟大发现可以有效治疗心理和精神障碍,而且优于西药,但至今尚无这样的药物问世。常见误区十一:西药说明书上写着一大堆副作用,副作用太大了,吃中药没有副作用。真相:西药基于科学研究,在大规模临床试验中发现的副作用都会被罗列在说明书中,而每一种副作用的发生率都有相应的具体百分比。精神心理科药物的副作用发生率多数集中在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以下,很多副作用属于罕见,而且对于每种副作用医生都会有相应的处理对策。相比而言,中药并非没有副作用,“是药三分毒”说的恰恰是中药,这句话出自明代太医刘纯,当时世界上还没有西药这种东西。中药说明书中副作用通常写着“尚不明确”,因为并没有做过相应的科学研究,所以并不知道患者吃了之后会出现怎样的副作用,也不知道对哪些患者不适合应用,我想多数人还是愿意选择对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可以掌控的药物。有些西药的说明书中写到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或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其实并不是说吃这些药会导致这些病,打个比方来说,一座年久失修的危房,会怕风吹,但是好的房子并不怕风吹,对于身体健康状况差的人,做医生的会像维护危房一样,用药会很小心,因为在严重疾病状态下身体失去了正常的调控功能,稍有刺激这些疾病就可能加重,但对于健康人来说服药过程中通常不会出现严重问题。常见误区十二:药物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真相:并没有这样的作用,药物不会作用于人体负责生长发育的部分。但不可否认,国内基本没有批准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药物,因为药厂没有在国内申请相应的适应症,没有经过相应的研究,但同种药物在欧美常被批准用于青少年,因为进行过的研究比国内充分。青少年得了病,我们国内的医生并不会放任不管,会经常给18岁以下的患者应用抗抑郁抗焦虑药,因为安全性通常没有问题。医生治病,其实在为每一位患者权衡治疗的利弊,通常利远大于弊我们才会给患者用药,如果可能出现的损害多于疗效,医生绝不会给患者使用。很多家长会很担心给孩子用药,觉得能不用药尽量不用,事实上如果达到了用药的程度,相比药物副作用来说抓紧把病治好是一件更重要的事。疾病本身带来的“副作用”,要远远多于药物可能的副作用。长期的抑郁焦虑会给生活、学习、工作、人际关系以及身体健康带来损害,而药物的副作用,通常有限而且可控。常见误区十三:吃药后病情好转了,尽早减少药量。真相:为预防复发,多数疾病是需要足量维持治疗的,也就是说初期吃哪个药量有效,就在维持期(无症状的状态下)继续服这个药量。尽早减少药量的想法多是出于上述提到的种种误区,出于对服药的顾虑。常见误区十四:吃药后体重增加了,药里面有激素。真相:激素一般用于抗炎,对所有的心理精神障碍没有任何作用,反而会引起抑郁和焦虑,所以医生不可能用含有激素的药物。但是不可否认,有些药物因为其药理特性对一些患者是会引起体重的增加,一旦出现显著的体重增加,应及时在复诊时将情况反馈给医生,我们会根据情况调整药物,控制患者增重或设法使体重下降。常见误区十五:我感觉好多了,没必要再治疗了。真相:“好多了”往往并不意味着痊愈,部分缓解的状态不等于痊愈,定期复诊,医生的目的是关注那些残存的尚未消失的症状,积极去调整药物(加量、合并其他药物、换药)以使患者达到痊愈。以抑郁症为例,容易残留一些认知症状,具体说就是疾病导致的记忆力注意力损害没有完全恢复,这时如果现有的药物不能起到改善认知功能的作用,我们会尝试换一种有改善认知作用的抗抑郁药物。疾病症状完全消失后,再经过维持治疗,复发的风险会非常显著地降低。而部分缓解,过早停药,直接预示着复发的可能。总之,治疗一般都分为两步:第一步,积极调整药物,达到痊愈,而非只是缓解;第二步,足量药物的足疗程巩固治疗。二者缺一不可。很多患者第一步都没有完成,这时就一定要定期找医生复诊,这直接决定了将来的治疗结果。常见误区十六:吃抗抑郁药能把人变成抑郁症,吃抗精神病药能把人变成精神病。真相:这种观念我听很多患者说起过,可见民众对精神类药物误解颇深。如果我们吃降压药能否把我们变成高血压患者?吃降糖药之后能否变成糖尿病?答案是不可能。抗抑郁药也不会使人变成抑郁症,因为这类药物是起到提高情绪的作用,不会压抑人的情绪。对一些抑郁焦虑的患者,我们还可能会小剂量用一些抗精神病药,来改善睡眠、食欲、缓解焦虑、或用来缓解冲动行为,或者有时作为强迫症治疗的增效剂,新一代的抗精神病药普遍具有抗抑郁作用,规范应用这类药物安全性通常是没有问题的,更不可能把人变成精神病。常见误区十七:吃了一段时间的药,感觉没有任何好转,看来吃药解决不了问题。真相:药物起效时间一般平均需要两周,有时还会延迟到二到三个月,而且抗抑郁抗焦虑药的有效率在三分之二左右,总会有患者对某种药物不敏感,但这并不代表所患的疾病是无法治疗的,如果一种药物在最高剂量仍然无效,我们常常会合用另外一种药物或直接更换其他药物,近年来陆续有新型的药物问世,有时可以达到过去药物达不到的效果。有时我们还会在服药的同时合并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等,之后往往会出现效果。切勿轻易就放弃治疗,因为心理精神障碍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医生虽然不是万能的、也同样有很多局限,但仍然有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上述的种种误区,就是一些常见的阻碍患者疾病康复的原因。只有相信科学,全程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才会有更好的疗效,获得更多痊愈的机会。可惜很多患者拒绝就医,不相信自己的问题可以通过医生的帮助得到解决,或是在就诊一次之后不再复诊,无形中错过了康复的机会,最终让疾病迁延不愈,是一件很遗憾的事。如果路途遥远不便前往专业的医院就诊或不便经常复诊,可申请好大夫在线的电话咨询定期(治疗初期2-4周,治疗后期2-3个月)联系医生,医生会在访谈中详细评估病情、疗效和副作用,然后指导下一步治疗,最终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结局。医学界公认,患者的“依从性”决定了疾病的预后,就是说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一些科学有效的方法,只要患者愿意去相信,愿意去坚持配合治疗,就可能会从中受益。感谢阅读,祝您早日康复!作者:陈伟医生哈医大一院心理科欢迎您阅读我的其他文章:《心理科常用药的优缺点及副作用处理》,《失眠患者的20个必读事项》,《强迫症的16个科学知识》,《躯体化障碍:身体不适的心理疾病》,《焦虑障碍是什么病?如何治疗》,《人格障碍:人际关系、亲密关系的障碍》,《惊恐障碍:貌似心脏病,实为焦虑症》。
1.感觉像心脏病发作,却查不出病?您有可能得了一种心理障碍:惊恐障碍。患者常表现为反复出现突如其来的恐惧或强烈不适,发作时可以出现濒死感、恐惧、胸痛、心慌、恶心、出汗、胸闷、窒息感、身体发冷或发热、头晕、不真实感、四肢发麻或颤抖,排便感等等表现,这种状态被称为“惊恐发作”,发作第一次之后,就时常担心再一次出现发作。这种反复出现惊恐发作,反复担忧的疾病叫做惊恐障碍,属于焦虑症的一种类型。过去曾经被称为“心脏神经官能症”,也会被一些医生诊断为“植物神经紊乱”。2.惊恐障碍患者由于在发作时常出现明显的胸闷、胸痛,所以常常以为自己是心脏病发作了,好多都有反复打120去急诊室的经历,但是经过全面的检查却没有发现心脏的任何异常,往往只是显示心动过速,或当时的血压轻度升高。排除了心脏病,有时还需要排除甲状腺功能亢进(采血化验甲状腺功能可诊断),甲亢可以诱发惊恐发作。此外,如果在发作时血压升高明显(比如高压接近200mmHg),还需要排除一种疾病叫嗜铬细胞瘤(检测血、尿的儿茶酚胺水平,以及进行肾上腺CT检查可诊断),此病也可诱发惊恐发作,典型的患者在血压升高的同时伴有“头痛、心悸、多汗”三联征。当然,绝大多数的惊恐发作还是由焦虑导致的,患者往往多次就诊急诊科和心内科之后才被有经验的医生建议转诊到心理科,而被建议转诊后,患者往往表示怀疑,觉得明明是身体不舒服,而且症状很严重,为什么让我看心理科啊?很多患者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经过我们的治疗症状得到缓解之后,才逐渐认识到自己的疾病和焦虑有关。焦虑、担忧、紧张或不安,是产生这些躯体不适感背后的原因,因为焦虑会激活植物神经的强烈反应,从而导致惊恐发作,而反复的惊恐发作,又会加重患者心中的焦虑和不安全感,在心中产生灾难化的想法:我会不会有生命危险?我会不会失控发疯?于是就产生更多的焦虑情绪,也更加容易发生惊恐发作。3.惊恐障碍有时会合并“场所恐怖症”,由于害怕出现惊恐发作,这类患者不敢独自出门,不敢去人多的场合,不敢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敢去超市等公共场所,这往往是由于怕自己独自在这样的场所出现疾病发作而无人救助或是感到难堪,如果身边有人陪伴就会觉得好很多,因为安全感会大大增加。4.还有一部分“幽闭恐惧”的患者会回避一些特定的场合,比如回避做磁共振或CT检查,回避乘飞机、火车,或回避乘坐空间局促的汽车,不敢独处于无窗房间,不敢坐电梯等,因为在这些场合会觉得憋闷、缺氧、恐惧、有濒临死亡的感觉,想快点从里面逃出去,如果惊恐发作仅仅出现于此类空间和情境,应诊断另外一种焦虑障碍:特定恐怖症(情境性),指的是只恐惧特定的场合,只在这类场合出现惊恐发作,如果不去这些场合,就不会出现惊恐发作和焦虑感。而惊恐障碍,发作并不局限于此类场合,酷似心脏病的惊恐发作会毫无征兆不分时间地点地突然出现,并无显著的规律可循。5.药物治疗对惊恐障碍有效,因为大脑内五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这两种化学物质的功能关系到一个人焦虑的程度,和惊恐发作的发生以及回避行为相关,所以调节脑内这两种化学物质的药物可以治疗惊恐障碍。常用药为SSRI类(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比如艾司西酞普兰、帕罗西汀、舍曲林,或SNRI类(五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比如文拉法辛,只是任何药物都要在医生确诊后在医生的全程指导下服用。一般来说,进行药物治疗,症状从缓解到消失可能需要快至几个星期慢的话要几个月,治疗前两周如果觉得症状加重是正常的,可选择缓慢增加药物剂量,而过了两周药物才会开始起效,惊恐发作会逐渐减少,恐惧和担忧会逐渐减轻。惊恐障碍痊愈的标准有两条:1.不出现惊恐发作;2.不担忧出现惊恐发作。达到这样的标准之后需要进行巩固治疗,巩固时间应不少于1年以防止复发。如果没达到这样的标准,就应该积极联系医生继续调整药物。不可轻敌,不要好转了一些就自己减药(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这样很容易引起病情反复,由于惊恐障碍患者都比较焦虑,所以对药物副作用也比较担心,于是配合治疗的程度往往不够好,其实这类药物长期服用的安全性通常没有问题,不必过度担心副作用。6.心理治疗也对惊恐障碍有效:认知行为治疗帮助患者改变灾难化的负性思维模式,同时帮助患者逐渐适应恐惧的场合;心理动力学治疗(见我的文章《症状是冰山的一角:谈心理动力学治疗》)帮助患者理解和接纳惊恐发作及焦虑情绪背后未被觉察到的感受(比如失去依赖的恐惧感、难以面对的愤怒、相互矛盾的情感等等),从而增加掌控感、缓解症状。心理治疗需要由有资质的治疗师来进行,一周1-2次,每次50分钟。 7.经过治疗症状好转之后,如果对独自出门或是去某些场合仍然感到害怕而尽量回避,这仍然是疾病没有完全康复的表现。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患者在某些场合出现过发作,就留下了心理阴影,就像一个人在某条街道曾经遭受过抢劫,往往想到这条街道就会心有余悸一样。这时应该逐渐试探着去适应这些场所,因为经过正规治疗后惊恐发作会显著减轻或消失,慢慢发现在这些场合原来并不会再出现惊恐发作,这样心里的恐惧就会逐渐弱化,安全感就会逐步提升。 8.有些患者会出现安定类药物的药物依赖,由于这类药物可以快速缓解焦虑和控制惊恐发作,患者心理上会依赖这种可以快速缓解不适的方法,但安定类药物(比如XX安定、XX西泮、XX唑仑等)具有成瘾性,医生有时会在治疗初期短期应用(少于一个月),这种药对疾病长期的预后并无好处,长期服这样的药物使患者一直无法正视惊恐发作,想方设法去避免发作,这仍然是焦虑的表现。而且,如果形成了药物成瘾,就像喝酒、吸毒成瘾一样,又成了新的问题。 9.惊恐障碍发病前的几个月,很大一部分患者经历了人际关系或身体健康方面的问题,这样的压力容易使人的焦虑水平逐渐上升。也有一部分患者经历了身边亲人朋友突然的重病或离世,这类事件可以激发人对死亡的恐惧、对失去依靠的恐惧,随后过多地把注意力转移到自身的健康上面,往往把很多正常人也会出现的心慌(比如运动后,休息不好或紧张时)或胸闷等反应误判为心脏病发作的信号,然后就会变得更加紧张,越是紧张,症状越多,症状越多就更加紧张,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就发展成了惊恐障碍。除了这些外界的因素,惊恐障碍的病因也和患者容易担忧的心理特征以及家族中焦虑或抑郁类疾病的遗传因素有关(也许没有经过医院确诊,但父母一方具有过度担忧、紧张的倾向)。10.人体内的植物神经支配着心跳、血管、汗腺和内脏活动,而植物神经又受人的情绪影响。惊恐障碍的各种身体症状是由焦虑触发的植物神经紊乱反应,这种反应的来源是动物普遍具有的本能反应——恐惧激发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让血液快速分布到四肢肌肉,从而做好“战斗或逃跑”的准备。由此引发的症状可以非常强烈,所以患者需要认识到心脏难受并不一定代表心脏出了问题,情绪引发的植物神经的紊乱表现,同样可以解释心脏的严重不适。患者在医院排除了心脏病之后,就不必再怀疑自己是否患有心脏病,因为严重的心脏病基本不可能漏诊,而轻微的心脏病又不会引起如此强烈的症状。经过我们诊断了惊恐障碍之后,要学会用焦虑和植物神经紊乱来解释自己的惊恐发作,这样在发作的时候可以避免过度恐惧,而恐惧会恶化症状。发作时应先承认和接受自己焦虑恐惧的事实,同时试着把呼吸放慢,并把注意力专注在呼吸上(见我的文章《正念疗法:觉察当下》),逐渐平静下来。 11.尽量不要饮酒,大量饮酒会刺激植物神经从而诱发惊恐发作,更不可接触毒品,同样可以诱发惊恐发作,也要尽量避免咖啡、浓茶、红牛、可乐等含咖啡因的饮料,咖啡因也容易激活植物神经的反应。 12.很多患者由于焦虑,会问医生惊恐发作时会不会真的有生命危险?其实可以放心,这种反应和人看恐怖片产生的恐惧相似,并不会有实际的危险。 13.还有些患者会问,可以抽烟吗?研究发现,吸烟的人比不吸烟的人要更容易出现惊恐发作,吸烟还会直接缩短寿命,惊恐障碍的患者既然那么担心有生命危险,就更应该爱惜身体,还是早点戒烟为好。 14.坚持进行体育运动被科学证明可以有效缓解焦虑,运动量建议逐渐增加,不建议突然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推荐的运动包括足球等团队运动、自行车、慢跑、步行或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天持续20分钟以上。运动时心跳也会加快,莫要把正常的心跳加快又当成是心脏病。 15.症状好转之后应把精力转移到生活中去,多做有意义的事,少去注意身体偶尔的不适感觉。16.定期复诊,在医生的全程指导下进行治疗,是痊愈的关键。(见我的文章《心理精神疾病治疗的17个误区与真相》)。由于内心的焦虑不安,惊恐障碍的患者常常反复辗转于各大级别的医院,辗转于急诊和内科,反复要求医生给予检查,走了很多冤枉路,花了太多不必要的钱不说,还耽误了疾病的治疗。但只要经过心理科或精神科医生科学规范的诊治,这种疾病的预后其实是乐观的。感谢您的阅读,祝您早日康复!作者:陈伟医生欢迎您点击阅读我的其他文章:《抗抑郁/抗焦虑药物服药注意事项》,《心理科常用药的优缺点及副作用处理》,《失眠患者的20个必读事项》,《焦虑障碍是什么病?如何治疗》。本文系陈伟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午睡,是人体保护生节律的一种方法,是一种补充性睡眠。德国睡眠专家研究发现,人体除夜晚外,白天也需要睡眠,在上午9点、中午1点、下午5点有三个睡眠高峰,尤其是中午1点最明显。 年轻人作为社会的主要劳动力,白天都在辛苦工作,晚上下班后可能会安排好几小时的时间去吃喝娱乐,放松心情,就算不外出,也会用手机在家看看电影,看看轻松的段子,奇葩的新闻,不知不觉就拖到十一点以后,就算没有睡眠障碍的人,睡眠时间也不够了。所以,午睡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那么,午睡睡多久好呢? 这得从我们的睡眠周期说起,之前的一篇文章提到,我们入睡后由浅入深,大约80~120分钟一个周期。 有午睡习惯的人知道,如果睡十分钟左右醒来,头会感觉很清醒,而且感觉刚才身边的事情都能听见,似睡非睡,这是因为我们只进入浅睡眠就被唤醒了,这时体力得到少量恢复,但对记忆、大脑恢复帮助不大。 而有时我们睡了更长时间,比如30分钟到60分钟,这时我们醒来反而感觉全身更累,头昏昏沉沉的,起不来的感觉。那是因为我们在深睡期被外界唤醒了,深睡期我们心跳、呼吸会变慢,大脑血供也减少,这个时段突然醒来,全身包括大脑都还处于低迷状态,需要一会儿才会恢复到正常水平,所以会有很累很迷糊的感觉,如果这时再小睡一会儿,也就是再进入浅睡期,醒来就会像上面说的那样,清醒很多,此谓之“回笼觉”,哈哈。 最舒服的当然是睡到自然醒,完成了一个周期,从浅入深再从浅睡眠中醒来,既感觉有清醒感,又真的使身体大脑得到恢复。但这不是每个人都有的奢侈享受。 所以,由于每个人的睡眠周期长短不同,很难总结出统一时间。午睡可以根据自己的休息时长来调整,如果时间少,小睡一下也好,让自己暂时缓解一下疲劳;如果时间刚好只能睡半个周期,每次醒来都觉得意由未尽,那不妨把闹钟定早点,吵醒了,再睡个回笼觉;如果时间完全足够,睡到自然醒最好。但不要赖床,不然内心的空虚和愧疚感仍然会让我们有乏力感。
幻觉,是一种虚幻的知觉,是客观现实中并不存在的某种事物的情况下,病人却感觉有它的存在。幻觉可按照不同的感觉器官分为幻听、幻视、幻嗅、幻触、运动性幻觉等。其中,运动性幻觉,是关于本体感受器如肌肉、肌腱、关节等运动和位置的幻觉。 这是来自我院心理科门诊的一名患者资料: 患者,女,50岁,家庭主妇,家庭条件好,一儿一女已各自成家立业,平素与丈夫两人生活,夫妻俩平时很容易拌嘴。2年前患者在家中逐渐感觉自己走路及坐立时身体不停地缓慢左右摇晃,平躺时变为上下浮动,夜间难以入睡,因为每次快进入睡眠时被这种上下浮动的感觉所惊醒。回到神经内科门诊就诊,查颅脑磁共振显示大脑皮层多发点状缺血灶,查经颅多普勒示脑血流正常,查脑电图未见异常,予氟桂利嗪胶囊抗眩晕及活血、营养脑神经的药物治疗后效果不佳。虽然反复问丈夫自己是不是在摇晃,得到丈夫明确的否定答案之后也开始相信自己应该没有晃动,但自身摇晃的感觉仍很明显,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什么怪病。时间长了心情很烦,又睡不好,白天精神状态非常差,慢慢担心身体会熬不住,感到非常痛苦,因此反复到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神经内科医生发现患者焦虑感明显,建议患者到心理科就诊。 来到心理门诊时患者表情愁苦,面色憔悴,坐姿无力(但无左右晃动),反复让医生看看她是不是真的在左右摇晃,丈夫在旁边听着有些不耐烦和愤怒。 体格检查:站立及行走平稳,无左右晃动,无共济失调症状,无眼球震颤,病理征阴性。 精神检查:意识清,定向力正常,接触合作,面容憔悴,查及情绪低落,可疑运动性幻觉,睡眠障碍,记忆力下降,意志行为减退,妄想未引出,自知力存在。 诊断考虑:躯体形式障碍 治疗: 1、医生在仔细查看患者既往检查报告后,跟患者解释患者之前做的头部检查未发现异常,并告知即使头部正常的一部分有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也会出现一些奇怪的症状,比如看东西忽大忽小、看人忽高忽矮忽胖忽瘦(视物变形),或者身体某部位的扭转、灼烧、腐烂等,这是幻觉的一种。 2、让患者对着镜子,用笔在镜子上给自己的镜像画出轮廓,观察自己的镜像会 不会因晃动而离开该轮廓。结果患者发现自己确实没有晃动。嘱回家反复练习。 3、予帕罗西汀片抗抑郁改善情绪,奥氮平片改善认知、减轻幻觉,氯硝西泮片改善睡眠。 效果观察:一周后:患者家属电话联系,诉患者情绪改善,坐立及步行时左右摇晃减轻,夜间睡眠改善,白天精神状态好转,但平躺时入睡前上下浮动感觉仍存。予调整药量继续治疗。 半月后,患者在丈夫陪同下复诊,诉左右摇摆症状消失,夜间平躺睡觉时上下浮动也减轻,主观感受好转,对睡眠影响不大,但该感觉仍存在,予调整药量后继续治疗。 1月后,患者独自前来复诊,诉左右摇晃、上下浮动感消失,现只有轻许头晕,睡眠、情绪都平稳。予停用氯硝西泮片,并告诉患者接下来进入治疗的巩固期,嘱维持帕罗西汀、奥氮平原剂量治疗,患者表示理解并坚持治疗。 3月后,患者跟丈夫前来复诊,诉现症状基本消失,情绪、睡眠平稳,告知患者需把药物逐渐减量至停药。平时加强身体锻炼和学会情绪管理,出现1周以上失眠及时就诊,患者表示感谢。 半年后电话回访,患者诉停药后症状未复发,偶尔情绪波动时有轻微头晕,但可以自行缓解,情绪、睡眠可。 讨论:眩晕,是因机体对空间定位障碍而产生的一种动性或位置性错觉。可分为真性眩晕和假性眩晕,真性眩晕是由眼、本体觉或前庭系统疾病引起的,有明显的外物或自身旋转感。假性眩晕多由全身系统性疾病引起,几乎都有轻重不等的头晕症状,患者感觉飘飘荡荡,没有明确的转动感。 眩晕跟运动性幻觉有时难以鉴别,尤其患者之前可能的确有眩晕病史,患者的幻觉症状可能跟眩晕一模一样,但检查未显示有器质性病变,抗眩晕治疗效果不佳。这时,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感觉异常,即运动性幻觉,跟其他躯体化症状一样,它可能是由于长期的情绪问题导致脑内神经递质水平发生改变,进而产生的一种感觉异常。该患者经调节情绪、抗精神病治疗及认知矫正后,症状很快改善至彻底消失,反馈验证患者无眼、前庭系统的器质性疾病,即该症状不是眩晕,而是运动型假性幻觉。
上一篇文章整理了睡眠和失眠的一些资料,失眠了可以有多种调节方法,本文详细一点讲一下失眠的药物治疗方法,因为很多人对药物治疗有很多误解。 失眠吃什么药好呢?简单来说,对症下药!这句虽然是很正确的废话,但仍然有很多人对此不理,过来就跟医生说: “医生,我最近失眠,给我开点安眠药吧。” 其实,失眠不是都用安眠药的。 既然提到安眠药,就先讲一下,什么是安眠药?安眠药不是一种药,是一类药,以前老百姓眼里的安眠药应该是指地西泮、氯硝西泮、阿普唑仑、艾司唑仑等苯二氮卓类或苯巴比妥类的镇静药品,现在有了佐匹克隆、扎来普隆、唑吡坦等非苯二氮卓类镇静药。那么,这些安眠药能不能吃呢?怎么吃呢?副作用大不大? 安眠药,一般起效快,镇静作用强,对改善睡眠有帮助,但起效时间、镇静强弱、维持时间上各有差异和优缺点,建议在品种选择和用量上要咨询精神心理专科医生,涉及太专业繁琐的东西不细讲,有疑问欢迎留言。 副作用是大家很关心的问题,安眠药常见的副作用是头晕、记忆力下降、嗜睡,很多人吃了都会有明显的感觉,但调整好用量后,也可以消失。非苯二氮卓类的口苦症状也是很常见的,但大部分人可以忍受。还有就是对肝肾功能的损伤,这是大家比较关心的,应该说这类药只要不大剂量使用,对内脏损伤较小,但如果本身有心、肺功能不全的人,要咨询医生后慎用。 还有一个大家很关心的问题就是会不会依赖。安眠药长期大量服用会有可能形成依赖,所以我们一般少量短期使用,减少依赖的可能性。依赖了怎么办?也别慌,一般可以像戒烟戒酒一样慢慢减量戒掉或用一些其它无成瘾的抗焦虑镇静药替代。 既然有可能依赖,那为什么还要用安眠药呢?在其它方法或其它不成瘾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为了尽快解决严重失眠带来的身体损害和焦虑烦躁,短期内用点安眠药是利大于弊的,毕竟注意用法不一定会形成依赖。所以,短期服用是可以的。 既然安眠药有这么多种类,该怎么选呢?失眠的形式有:入睡困难、早醒、维持困难。如果只是入睡困难,睡着后能维持不错,可以选一些起效快,作用时间短的药,比如右佐匹克隆、唑吡坦、劳拉西泮;如果是入睡很快,但太早醒,可选一些中长效的药如地西泮、氯硝西泮;如果是维持困难,反复醒来,但能再次入睡,也可以选择中长效的。 那么,除了安眠药,还有什么药可以治疗失眠呢? 这是我要重点讲的,对症用药。 抗焦虑抑郁药。在睡眠问题当中,有80%的人身体是没明显疾病的,失眠是由情绪问题引起的。生活压力、生活变故、身体疾病等引起情绪烦躁,恐惧,易生气,易担心,胡思乱想,情绪低落,耳鸣,经常影响我们的睡眠和胃肠道、心脏、呼吸系统功能,为此这些人到处做检查,身体不舒服就是没查到原因,还有安眠药、中药、偏方都用遍了,仍然不能睡个好觉。这时我们就不能总把关注点放在身体原因上,所谓心病还需心药医,这些情况下,放下工作,离开导致情绪不好的地方,出去散散心,会明显有帮助。如果不能做到或效果仍不好,可服用一点些调节情绪的药物,反而能很好地改善睡眠,而且有可能还把你那一身莫名其妙的毛病也一起消灭了。新兴的抗焦虑药比如马来酸氟伏沙明、曲唑酮、帕罗西汀、西酞普兰等副作用不大,对身体损伤小,而且不会形成依赖,从医生的临床运用情况来看,帮助了很多人摆脱安眠药、摆脱失眠、摆脱情绪困扰。当然,也可以试试做心理咨询,将自己的心伤抚平,睡眠就是顺其自然的事情了。 部分抗精神病药。一些长期失眠的人不是因为最近有压力、变故,而是因为长期的情绪困扰或大脑受损导致经常控制不住胡思乱想,多疑,容易担惊受怕,对外界光和声很敏感,耳鸣等,这时加用一些抗精神病药比如奥氮平、利培酮可以改善思维,降低敏感度,稳定情绪,对睡眠有辅助作用,同样也不会形成依赖。不过,经常有人问:“我没精神病吃了抗精神病会不会得精神病?”这完全是误解,没听说吃了抗精神病药会引起精神病的,就像没有人会因为吃多了饭反而被饿死。 中药。传统医学对轻度的失眠有帮助,尤其是对身体的处于亚健康的失眠有帮助。 本文系邹称林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这个标题可能会引起很多家长的疑问:怎么玩游戏会有治疗作用呢?孩子在外上学,我们最担心的就是离开我们的监管后网络成瘾、游戏成瘾了,听说很多孩子都是因为这导致的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出现了叛逆、敌对、辍学。有些甚至会说,我家孩子就是玩游戏成瘾才得的抑郁症,不上学,不工作。 的确,网络成瘾、游戏成瘾是一个常见的青少年阶段的心理现象,它导致很多青少年虚度光阴,甚至延伸出很多青少年暴力犯罪。但这些不是抑郁,这是行为问题,人格变化,当然这个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将来他文另讲,本文讨论的是,抑郁症。 那抑郁症是什么样的呢,精神科将之简单归纳为“三低”: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活动减少。伴随失眠,绝望,疼痛等症状。最严重和让人害怕的结果是——自伤、自杀和伤害他人(比如带孩子一起跳楼,先杀父母再自杀的案例就很多)。因此相比而言,那些辍学、不工作、不外出、网络成瘾、行为问题等都相对更轻一些,至少没有生命危险,来日方长,还有机会调整。 一般来说,游戏很少导致抑郁,相反,它可以缓解抑郁。我接触过好些孩子,情绪非常低落,对学习生活失去兴趣和希望,想自杀,可以诊断为抑郁症,不及时接受治疗可能会继续恶化。但因跟父母敌对情绪很重,父母着急,孩子却偏偏不听父母的,拒绝接受治疗,既不上学也不出去工作,转而天天在家玩游戏,吃喝都不出房门,也拒绝父母进去,有点破罐子破摔的味道。父母当然急得不得了,但也是真没办法。后来随访了解到,一段时间的拉据之后,他们的情绪反而更稳定一些了,虽然父母的焦虑并没有减轻。我认为原因可能有二:一、孩子破釜沉舟,终于抵挡住了父母的压制;二、游戏的缓冲作用。 那么,游戏有什么效力呢?它是怎么帮助到这些孩子的呢? 首先,趣味性。游戏往往比生活中的其他东西更具趣味性,更刺激人的感官。抑郁症的患者往往表现情绪闷闷不乐,兴趣减退,通常的吃、喝、逛都引不起兴趣,什么都不愿做,结果就是整天想着一些悲观消极没希望的事,想着想着就想到了一件事——死,网络用语叫“一挂解千愁”。而游戏对很多人来说是新鲜刺激的,这比其他事更能引起患者的兴趣,转移注意力,刺激大脑分泌“快乐物质”,这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情绪,让孩子暂时忘掉痛苦,不急于做冲动决定甚至了断。 其次,可重复性。这是游戏的一个特点,赢了自然高兴,就算输了也可以重来。抑郁症患者往往怀有一个夸大的绝望消极的观念:事已至此,无可挽回,糟糕至极,都是我错。的确,有些事发生了一时是没办法捥回,时间也不可重来,因此很多人走入困境后很容易把它看成绝境。时间不能重来,但事有时可以重来。正常理智下都知道,人没死,很多事可以从头再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但抑郁症患者往往丢失了这份乐观,看不到远处,也不相信未来,只看到眼前的无路可走。而游戏的立即可重复性,就很好地克服了生活的这个缺点,赢了立即获得高兴,输了可以立即重来,再赢的希望就在眼前,这也是游戏能紧紧吸引住玩者的地方,它的这个特点可以帮助纠正患者的不准确的“消极认知”,也方便后面的沟通疏导。 再者,社交性。游戏往往有一群队友,一群敌人,哪怕是单机游戏,也有一群假想敌,或者攻克目标,这是个短暂的小社交圈。抑郁症的患者往往对自己失去信心,也失去内心防御,无法承受真正的社交里的眼光和言论,所以对社交有恐惧和尚失兴趣,但期望被人关注的愿望没有失去,或者往往更强。这个矛盾,能一定程度上被游戏解决,游戏能让患者隐身,通过操控一个能代表自己的虚拟“人物”去社交,赢了非常高兴,因为表达了自己的攻击性,释放了不良情绪,输了也有“它”在前面挡着,别人看不到自己,感觉安全多了,同时又可以满足到自己被关注被称赞的心理需求。 因为这些,游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暂时缓解抑郁情绪。 当然,我们不能期望游戏能治愈抑郁症,正规的治疗仍需要心理疏导或药物干预。 写本文目的并不是要让孩子去玩游戏,而是为了了解游戏的特点,从孩子对游戏的痴迷中了解到我们父母和学校的教育缺失了什么,以便弥补后能帮助孩子走出抑郁,成年后不容易陷入抑郁。 确实,沉迷游戏仍然是影响孩子成长的一个常见问题。但这只是一个结果,引导我们把问题矛头仅仅指向网络和游戏,出现了常见的“家长拔网线“、”没收电脑手机”的一些方法,而成瘾背后的原因却没有得到改变,导致没能真正解决问题,有些甚至导致亲子关系更加恶化,出现伤人事件。 那么,什么样的人最容易网络游戏成瘾呢?简单来说是,生活中没有“游戏”的人。 讲一个案例。某高中学生,男,平时老实沉稳,羞涩少言,字迹秀丽,出身农村家庭,家境一般,从小父母教导要懂事听话,好好学习,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因此,他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勤勤恳恳,不苟言笑,学习成绩一直很优异。课余和放假最大的放松娱乐,就是睡觉和站在教室窗户旁看看同学们在外面玩。高中生活紧凑枯燥,同学们回到寝室会偷偷看看小说或者玩玩小游戏机放松一下,有时会邀他来一起,可他从来都不参与,连围观都不敢。高考如愿考上某重点大学,大家羡慕不已。可是上大学后,情况发生了反转性的变化。他因过度迷恋游戏,长期旷课,挂科无数,经多次警告后无效,被老师劝退,重读高中。 看得出来,这是“报复性”享受。生活在气氛的冷漠,单调,压抑,没有游戏娱乐的家庭,童年本该游戏的人生阶段被换成了枯燥的“励志片”,长大后“幽默有趣”的能力缺失了,导致大脑对“快感”的极度渴望,这种渴望一旦突破了那层压制,将如洪水猛兽般地吞噬自己的理智和自制力,沉迷于游戏的快乐海洋中。 与其对游戏如此忌惮,天天对孩子严加防范,倒不如想办法将生活变“游戏化”,增加生活的趣味性,不是天天念叨“好好学习”来拒绝孩子。可以将孩子本该享受游戏的童年还给他们,最好的是陪他们“游戏”,改善亲子关系。 说到这,我们可以玩的“游戏”就不只是指网络游戏或手机游戏了,而是泛指生活上一切有刺激趣味性,有可重复性,有社交性的活动。 对于生活中缺乏沟通和娱乐的家庭,家长可以利用周末或假期花点时间陪孩子玩玩游戏或者出去玩“游戏”,在电子游戏中或在户外活动中增加跟孩子的沟通。很多家长说,孩子大了有了自己的心思,不跟父母沟通,然而,会不会是我们没有找到适合的话题和环境呢?说教式的沟通早已让孩子厌烦了,不拒之千里才怪呢。或者聊一些孩子不喜欢的话题,玩一些看似有益但孩子不喜欢的运动,巧妙地将孩子的娱乐变成了父母的望子成龙训练。如此下去,饥渴的孩子可能会自己去找到开心的方式而且因为拒绝监督而容易沉迷其中。 对于已经沉迷网络或手机游戏且亲子关系不佳的家庭,不建议急于解决游戏沉迷的问题(当然孩子出现过度消耗、危及身体的情况除外)。因为很多这么暴力解决问题的家庭已经出现亲子关系破裂,接着孩子心情更不好,更加沉迷游戏,甚至离家出走,吸毒,自杀等。试想,一个这么抑郁的孩子突然不玩游戏,他还能去干嘛呢?可以先暂时降低标准,给孩子一个稍微宽松的过度时间,了解孩子为什么不学习不工作不交友,能不能帮忙解决一些困难,是不是我们的管教方式让他不喜欢。如果孩子不愿跟家长沟通,也可以找心理医生寻求帮助。 总之,每个人都需要娱乐和放松,而未成年孩子尤其是,游戏(不管是电子游戏还是户外游戏)是他们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娱乐方式,也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学会书知识之外的交友,协作,应急,礼仪等等),得到了满足的孩子自然对网络游戏少了那份饥渴,抵抗力更强。抑郁症、游戏成瘾自然离他们更远。 本文系邹称林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