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该症不需要急诊手术。 2 眼球有破裂伤时是手术的绝对禁忌症。 3 即使CT 片显示有眶壁骨折,无复视及眼球内陷,也不需要手术。 4 如果有复视,经过两周观察,无改善,应行手术整复。如经过两周观察,复视大部分消失,仅极度向上看,或向下看时有复视,可继续观察至四周,若仍有复视应手术治疗。 5 非手术治疗:可行眼球运动训练,可改善局部循环,促进水肿消退,有利于复视消失。还可以口服激素,血管扩张药及神经营养剂。
1、因病种类不同,激光治疗常需要多次间断进行,需要患者耐心配合,才能见效。 2、激光治疗并不改善视力,只是减少远期的并发症。合并黄斑水肿者,激光手术前后需要针对黄斑部病变继续治疗。 3、患者在激光治疗时,可有轻度疼痛感及一过性视力下降,这些可自行恢复,并不影响效果及健康。 4、激光治疗后大多数患者均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说明激光治疗是有效的,但是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反应性水肿、出血、渗出、视力下降等情况,这与患者原有眼底病的严重程度有关。 5、激光治疗前,我们会给您滴表面麻醉药水,并散大瞳孔,做激光时需要您的配合,不可以随意转动眼球。如配合不好,易容损伤黄斑中心,则视力严重下降。 6、激光治疗视网膜周边变性和裂孔的目的:通过激光光凝在视网膜裂孔周围造成脉络膜视网膜粘连,可以预防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发生。 7、激光术后追踪观察:应于激光后2周、一个月、三个月复查眼底,以后定期每月复查一次,直到病变消退为止。观察光斑形成情况,视网膜新生血管的眼底病必须激光后3个月再做造影,观察激光斑是否完全覆盖无灌注区,新生血管是否全部消退等。
阿托品散瞳验光流程及注意事项 1、 双眼点阿托品眼用凝胶3天,每天早、中、晚各一次。第四天不用用药,直接到医院复诊验光。 2、 注意:点药后压迫双眼泪囊区(内眼角)5分钟,目的是防止阿托品流入鼻腔,引起鼻部吸收,减少副作用造成孩子口干、脸红等不适现象的发生。 3、 阿托品可使瞳孔散大,散瞳期间畏光、视近困难均属正常现象,出门避免强光刺激,可带墨镜或帽子。 4、 散瞳期间不要近距离用眼,例如:看书、画画、弹琴等近距离用眼。 5、 部分患儿散瞳后出现颜面潮红、口渴现象,这些副作用大多在4-5个小时左右自行消退,一般无需特别处理。可多喝水, 6、 散瞳停药后,大约3周瞳孔才能恢复正常,但因个体差异,瞳孔恢复时间也会有所不同,均属正常。
翼状胬肉术后须知 术后宣教请患者及家属仔细阅读 1、术后常规口服消炎药3-5天预防感染,口服止血药(云南白药胶囊)止血化瘀3-5天。 2、术后多休息,为防止移植的结膜瓣异位,术后避免频繁转动眼球,做到眼球制动,手术部位需要用手掌适度压迫半个小时。 3、术后第二天来眼科门诊换药,术后换药2-3次,观察伤口有无感染,游离移植的结膜成活等情况。胬肉术后7-10天拆线。 4、因为角膜有丰富的神经末梢,角膜创面和结膜移植后缝线刺激,胬肉术后前三天一般磨痛会比较明显,有异物感、流泪、睁眼困难,可以通过佩戴治疗性角膜绷带镜来缓解疼痛和促进伤口愈合,拆线时取下角膜绷带镜。 5、手术后患者饮食:术后一周避免辛辣刺激,牛羊肉海鲜等发物;胬肉术后一个月尽量清淡蔬菜饮食,禁忌辛辣烟酒大鱼大肉,切忌大补,容易促进胬肉复发。尽量避免风沙,强光,烟雾刺激,出门在阳光下尽量戴帽子或墨镜遮挡,避免胬肉复发。 6、注意用眼卫生,勿用手揉眼和挤眼,3个月内避免激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 7、翼状胬肉术后患者,术后充血一般1-3个月,术后应用激素眼药水(典必殊或者氟米龙)和人工泪液(玻璃酸钠眼药水)一天三次,一次一滴。持续一个月。同时要监测眼压,眼压高就需要停用激素,因为激素有升高眼压的作用,但也有减轻充血避免复发的作用。胬肉术后一个月和三个月左右来复查一次,观察胬肉有没有复发。
术后宣教请患者及家属仔细阅读三遍 1、 术后常规口服3天消炎药预防感染,口服止血药(云南白药胶囊)止血化瘀3-5天。 2、 术后压迫止血:手术部位需要用手掌适度压迫十五分钟到半个小时止血,尤其在回家的路上和车上,都需要用手轻轻压迫。 3、 术后冰敷止血和消肿:术后需要冰敷,以减轻出血和血肿,但要注意清洁,需隔着纱布,冰袋可以自制(豆奶或牛奶放入冰箱冷冻室2-3小时)一次60分钟,一天2-3次,连续三天。 4、 术后第二天来眼科门诊换药,术后换药2-3次,观察伤口有无感染,异常分泌物等情况。手术拆线前只能用毛巾擦脸,伤口不能见水。术后最好每天自行进行换药,换药要用生理盐水棉签清洁和酒精棉球消毒眼睑皮肤伤口,擦去伤口表面的眼屎,分泌物、血迹等。75%的酒精棉球消毒皮肤和伤口,消毒时要闭上眼睛,不能进入眼睛,否则损伤角膜和眼球。 5、 一般术后7天拆线,拆线后伤口针眼闭合需要2-3天,因此伤口拆线后3天内不要浸水,拆线一周内仍需要进行伤口的清洁,消毒等护理。不要受外伤和碰橦,拆线后的伤口在一周内是容易受外力豁开的。 6、 术后饮食:术后一周避免辛辣刺激,牛羊肉海鲜等发物。 7、 术后第二天换完药后,患者就可以给手术眼点消炎的眼药水,一天4次,一次一滴,眼药水瓶口切勿接触到睫毛和眼睑,防止眼药水被污染,术后眼药水要规律点2-3周。 8、 眼睑手术术后消肿一般需要1-3个月,瘢痕淡化需要3-6个月。一般拆线后术后2周,伤口会开始发红,会有瘢痕增生的迹象,不要害怕,这是瘢痕增生的表现。手术后3-6个月,或者一年,瘢痕逐渐淡化,消失,甚至看不出来。
眼科门诊中会遇到很多倒睫的老人及儿童,好多都是因为延误手术时机而引起角膜的损害,进而产生视力下降。一直想写一些科普的文章,希望能帮助更多的患者。 1、眼睑内翻可造成睫毛与角膜表面摩擦,产生异物感、刺痛感、灼热感、流泪等症状。特别是瘢痕性睑内翻倒睫,可造成角膜炎和溃疡,严重的会导致失明。 2、按发病原因不同:分为先天性睑内翻、痉挛性、退行性和瘢痕性。最常见的是老年性和儿童的先天性睑内翻。 3、先天性睑内翻:发生于婴幼儿,仅限于下睑,由于下睑皮肤过多,睑缘及睑板前轮匝肌肥厚造成的睑缘内翻倒睫。1-2岁由于幼儿的睫毛相对较细软,虽然触及角膜但刺激症状较小,而且随着幼儿年龄增大以及鼻梁的渐渐发育可逐渐好转,因此不必急于手术治疗。对于多大孩子需要手术也是家长非常关心的问题?主要看倒睫的睫毛有没有对角膜造成损伤,如果角膜出现点片状角膜上皮损伤甚至角膜炎、角膜溃疡的患儿,就该手术治疗了,因为长期的角膜磨损,就会导致角膜云翳、角膜斑翳,角膜散光,进而导致视力下降,就算是3岁以前,也是需要手术治疗的。 4、老年性睑内翻倒睫的原因多是由于年龄的增加,皮肤、下睑缩肌、眶隔的松弛,减弱了对抗睑板前轮匝肌收缩使睑缘内翻的力量。 5、 治疗方法: 一、胶布粘牵法:用胶布条上端粘在下睑中央近睑缘下方的皮肤,向下牵拉睑缘,使睫毛离开角膜。这是暂时性的方法。 二、下睑皮肤缝线术,该手术方法缺点是术后容易复发,会产生明显的下双眼皮,外观不好看。 三、切开法:这是我个人矫正下睑内翻的术式。该方法针对倒睫的病因,在显微镜下采取美容切口,运用显微器械及美容缝线,去除下睑赘皮及部分轮匝肌,采用睫毛外翻内固定缝合,内固定缝合时可以通过观察睫毛及睑缘的位置调整缝线的间距及力量,效果可控,不会造成欠矫、过矫、和眼睑退缩,还原睑缘结构,使睫毛的方向不再向里卷,而是朝外生长。皮肤切口采取连续缝合,对位更好,不易产生皱褶,术后瘢痕不明显,一般一两个月后下睑的瘢痕就几乎看不出来了。 另外: 拔除睫毛是不可取的,再次长出的睫毛会更粗,更硬,如果发现倒睫症状,应及时前往眼科就诊,以免对眼睛造成损伤。 倒睫术后一天
近年来,我国儿童和青少年近视人数连年攀升,近视发生率高达50-60%,随着近视低龄化带来的病程延长,近视程度向高度近视演变,高度近视可以引起各类的眼底病变,造成严重的永久性视功能损害,如黄斑变性、视网膜脱离、青光眼、白内障等。这些已经成为新的重要致盲性眼病。 1、近视形成的相关因素有哪些?主要有遗传和环境两方面。在我国一般人群中,约有1/5是近视眼基因的携带者。现今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环境的影响,和过多的近距离用眼有关。例如家长们过早的让孩子去练钢琴,画画、读书,提早让孩子的眼睛完成了正视化过程,过早的消耗了远视储备。 2、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怎么区分呢?如何区分真假近视相信是所有家长都非常关心的问题,药物散瞳无疑是判断真假近视的最佳方式。目前,常用的散瞳方法有:快速散瞳(复方托比卡胺滴眼液滴眼,6-8小时瞳孔恢复)和慢速散瞳(1%阿托品眼用凝胶点眼3天,21天瞳孔恢复)验光师通过验光,如果近视度数小于50度,,则为假性近视;若近视度数大于50度,则可以确诊为真性近视。所以一旦发现孩子有近视的症状,如眯眼、皱眉、歪头看,需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验光检查,判断孩子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 3、每年都要进行眼科或验光检查吗? 18岁以下近视者需要半年进行一次复查,一年进行一次眼镜调整。需要提醒的是,眼镜不是治疗近视的工具,佩戴眼镜的目的是让孩子看的清楚,减缓近视的进展。 4、如何预防近视? (1)要培养孩子正确的用眼习惯和姿势,真正做到三个一,即眼睛离书本一尺、胸离桌缘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2)要多带孩子到户外运动。每天两个小时的户外活动被证实是有效的预防近视和延缓近视进展的方法。 (3)应减少孩子使用电子产品,每次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不应超过15分钟。缩短近距离的用眼时间。最有效的放松方法就是让眼睛眺望远处,时间必须与近距离用眼相当,即不少于一两个小时,充分放松睫状肌。 (4)要少吃甜食,糖食入过量可是体内大量钙质流失,从而减弱眼球壁的弹性,使眼轴伸长,诱发近视。日本科学家研究发现,经常吃硬质食物,锻炼咬肌,增加咀嚼的机会,不仅可以健脑,还有明显增强视力的作用。 5、近视可以治愈吗? 近视可以控制但不可以治愈 (1)验光配镜:佩戴合适的眼镜是至今有效安全的矫治方法。 (2)角膜塑形镜:近年来的研究证实角膜塑形镜对儿童近视进展有明显有效的控制作用。研究发现,佩戴角膜塑形镜后,角膜形态发生变化,使得周边视网膜形成了近视性离焦状态,这种近视性离焦状态可保护近视,减缓眼轴增长。适用于600度以下的人群,具有矫正屈光的作用,可延缓青少年眼轴长度进展,减缓近视度数的增长。但一定要注意眼部卫生,否则会有角膜炎、角膜溃疡的风险。 (3)准分子激光手术:适用于18岁以后,度数稳定者,近视度数稳定2年以上才能施行。但它的机理只是用激光把角膜变薄,不改变近视眼的眼轴和高度近视形成的眼底病理改变。 (4)已经有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了低浓度阿托品对儿童近视进展有控制作用,但个体对药物的应答和副作用有较大的差异。低浓度阿托品需长期使用,过程中要监测儿童调节的变化,同时低浓度阿托品不建议预防性的使用。
一、验光的目的就是确定屈光状态,判断屈光状态的两个先决条件之一就是,就是眼球必须处于调节静止状态。 二、年龄越小,调节力越强,要使调节静止,只有通过睫状肌麻痹剂使瞳孔扩大,才能使调节处于静止。 三、15岁以下儿童,特别是12岁以下儿童,散瞳时必须扩瞳验光,验光才会准确。 四、目前常用的扩瞳剂有1%阿托品和0.5%托品酰胺。前者对睫状肌的麻痹作用强于后者,扩大的瞳孔需要2~3周才能恢复,后者扩大的瞳孔6~10小时恢复。 五、需用1%阿托品扩瞳验光的情况:1)8岁以下儿童; 2)大于+3D的远视; 3)共同性内斜视,内斜病人必须用1%阿托品扩瞳验光,目的是正确判断内斜是由远视引起的,还是由于肌肉力量不平衡引起,前者戴镜治疗,后者必须早期手术治疗。 六、科学的验光是要散瞳的,假性近视是可以通过散瞳验光检查出来。假性近视可以通过散瞳、休息、眼保健操等方法恢复过来,而不需要配镜子。
一 什么是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是一种慢性结膜变性疾病,因其像昆虫翅膀一样从鼻侧长入角膜而得名。是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原因:常与年龄、性别、遗传因素、紫外线照射、生活习惯、角膜结膜炎症有关。 二 翼状胬肉什么时候需要手术? 较小的胬肉无明显症状,仅仅影响外观,可根据患者要求是否手术。 较大的翼状胬肉,可引起角膜散光,尤其是遮盖瞳孔后严重影响视力,需手术治疗。病程时间较长的患者,会发生角膜组织变性,术后角膜变白,出现斑翳及角膜瘢痕从而影响视力及外观,需尽快手术治疗。 最佳手术时机;应在翼状胬肉未侵及瞳孔区前手术。 三 翼状胬肉手术方法有哪些? 单纯胬肉切除,复发率高,目前极少采用。 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该术式能极大降低术后复发率,是我院目前采用的主要手术方式。 四 翼状胬肉术前准备有哪些? 1 常规血常规等检查,全身检查有无糖尿病,高血压及出血性疾病,并适当处理。 2 除外内翻倒睫,慢性泪囊炎等疾病,术前常规泪道冲洗。 3 术前常规点抗炎眼药水三天。 五 胬肉术后会复发吗? 这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再高水平的医院及医生,也不能保证胬肉术后绝对不复发。有文献报道,单纯胬肉切除手术复发率在20-40%之间。如果患者已经复发,那么他再次手术复发的几率会比第一次手术要高些。 六 复发的胬肉手术时机? 翼状胬肉一旦复发,其发展极快,胬肉充血,肥厚。多次复发可造成睑球粘连,眼球运动障碍,角巩膜变薄及复视等。复发性胬肉手术不能操之过急,需待前次手术反应完全静止6个月以上方可再次手术。 我们建议:翼状胬肉要早发现,早治疗,这样对角膜及视力影响小。手术要趁早,损失越小,恢复更快,术后复发率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