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口周发红起水疱,每年好几次,挺折磨人的,是咋回事呢? 这种症状,学名叫单纯疱疹,是人类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引起的。分为原发型和复发型。 初次感染hsv病毒,大部分人没有任何症状,少数人会感觉疲倦、发热,皮肤黏膜上出现水疱。 复发型单纯疱疹有很多诱因,比如发热、受凉、情绪激动、劳累、日晒等等,可在同一部位多次出现,一般1-2周消退。 得了单纯疱疹该怎么治疗呢?其实本病有自限性,部分患者不需要药物治疗,多休息即可。有疼痛感、复发的可以外涂抗病毒软膏,皮损严重或伴有全身症状的,可口服抗病毒制剂。 对于频繁发作的(一年>6次)可以采用抑制疗法。个体差异及药物副作用,需咨询正规医生用药。
痤疮是一种发生在皮肤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俗称"粉刺"或"壮疙瘩",多发于青春期,男女两性各在15或12岁进入青春期开始出现,到20多岁才缓慢停止,少数人可延迟至30多岁。 因此,常冠以"青春痘 "之称。痤疮虽具有自限性,但若处理不当可形成瘢痕,造成损容。 痤疮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目前,痤疮发病的根本原因还未找到。痤疮的发生可能与皮脂生成增加、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角化异常(也称为过度角化)、细菌繁殖、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有关。 多种内源性和外源性因素影响寻常型痤疮的发展,饮食(如高脂、高糖及刺激性饮食)、心理压力、清洁和性激素性活动可能对痤疮的发生有一定的增进作用,但并不会促成重度痤疮的发生或加重其恶化。 月经前期痤疮的加重很普遍,性激素失衡(雄激素过多)、化妆品、肾上腺皮质激素、化学物质接触、机械性刺激、炎热和潮湿的环境可导致或加重痤疮。 治疗有药物治疗(如阿达帕林凝胶、抗生素药膏、水杨酸乳膏、口服抗生素等)及非药物治疗(红蓝光、激光治疗)。 痤疮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由专业的医生观察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及分型等综合判断分析,从而选择适合不同患者的治疗方案,才可以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现在白癜风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并且出现持续走高的趋势。门诊常常有因身上长白斑来就诊的患者,其实,并不是所有的白斑都是白癜风。 1.单纯糠疹 单纯糠疹(白色糠疹)是一种好发于儿童面部的浅表性鳞屑性色素减退斑,最常见于3-16岁,无性别差异,但近年来流行病调查数据发现男孩更易出现,而社会经济状况差的地区发病率更高。 本病具体发病原因不明,有学者认为本病是一种独立的炎症性皮肤病,而不是一种好转阶段的炎症后色素减退斑,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可诱发该病。大部分白色糠疹患者夏季就诊,有学者推测,其发病可能与日晒影响诱发的炎症反应有关。 临床多见于面部,也可发生在上臂、颈、肩等处,皮损为圆形或椭圆形色素减退斑,大小不等,境界略清楚,上有少许糠状鳞屑,无自觉症状。 2.无色素痣 大多是先天性发病,白斑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出现。为色素减少但不完全脱失,典型皮损为白斑偏米色,边缘不规则,可成锯齿状或花边状,周边无色素沉着。皮损随年龄成比例增大,但相对大小及形状终生不变。 3.贫血痣 贫血痣是一种血管组织发育缺陷,属于先天性的功能异常。因患处皮肤局部血管对于儿茶酚胺的敏感性增高,血管始终处于收缩的状态,导致局部的皮肤缺血而出现白色的斑片。 临床体征为单个或多发,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状,大小不一的苍白斑,一般单侧或局限分布在某一部位,出生后或不久发生,形状大小很少有变。多发于躯干,特别是胸部,面和四肢亦可累及。 比较简单的判断方法: 用手稍用力摩擦患处,如果看到白斑本身不发红,周围皮肤却发红充血,而白斑显的更明显,基本可以判断为贫血痣了。或者拿玻片下压白斑皮肤,如果是贫血痣,白斑会随之消失。 4.脱色性色素失禁症 亦称无色素性色素失禁症,是以奇形怪状白斑为表现的一组色素减退性疾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在出生后1年内发病,女性多于男性。 临床上有两种类型: 1.皮肤型:表现为面、躯干及四肢呈奇特的线状或涡轮状脱色斑,单侧或双侧分布,无自觉症状。 2.神经皮肤型:除有皮肤表现外,伴有神经系统改变,如智力低下、自闭、癫痫、颅脑畸形、语言、听力障碍等,还可伴有肌肉及骨骼改变、身材矮小、口腔发育异常、先天性心脏病、回肠闭锁、性早熟、生殖器发育异常等。 5.马歇尔—怀特综合征 白斑多见于四肢、手掌和足背,多对称性分布,亦可单侧肢体发病。为直径1-2cm类圆形淡白色斑,境界清楚,密集分布,但不融合,白斑周围皮肤正常。部分患者伴有心动过速和失眠,推测本病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 本病特点是:当发病肢体下垂一段时间后淡白色斑更加明显,上举肢体后白斑逐渐变淡或消退。 6.老年性白斑 老年性白斑其实不算是一种病态,是老年退化的一种表现。身体除可见的点状白斑以外,还可见老年疣、老年性血管瘤等皮肤老年化表现。 白斑多见于躯干、四肢,面部一般不受累。白斑界限分明,米粒至豆粒大小,个别花生米大小,形状规则,呈圆形,数目不定,数个至数十个不等。仔细观察白斑处皮肤稍凹陷于正常皮肤。 7.斑驳病 也称为图案状白皮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皮损为局限性形状不规则的白斑,白斑内可有正常色岛,好发于前额中央、胸腹部和四肢近端;另外正常皮肤上也可有色素斑疹。最特征性的皮损是额中线处呈三角形或菱形的白色额发(图14-75),白色额发区域头皮色素脱失;80%~90%患者初生时有白色额发。
敏感性皮肤(sensitive skin type)是一种对外界环境刺激有高敏感性,对护肤品不耐受或耐受性差,自觉刺痛、不适;同时可能伴随外观上的变化,如皮肤发红,出现红斑等。 由于敏感性皮肤是一种自觉地症状,可不伴有外观上的变化,因此难以分类和鉴别。 2003年由Yokota等人做的研究,将敏感性皮肤分为三种类型,包括皮脂膜薄弱型、炎症型和假性敏感(即皮脂膜正常也不伴有炎症的类型),在Yokota的研究中,发现敏感性皮肤的角质层分布更多的神经生长因子,因此认为敏感性皮肤的表皮活动受更多的神经支配。随后由雅诗兰黛公司Muizzuddin等人做出的研究也将同样将皮脂膜受损、高神经敏感性认为是敏感性皮肤的成因。 Baumann医生等人将敏感性皮肤分为四型,其中I型为由化妆品性痤疮导致的丘疹脓疱型;II型为容易因受热、情绪激动或热食导致皮肤血管扩张的潮红型;III型的特点为皮肤易感到刺痛、痒或灼热;IV型为接触性皮炎型,包括刺激性接触性皮炎、过敏性皮炎和接触性荨麻疹。 目前研究认为,敏感性皮肤的成因主要有皮脂膜的受损、皮肤发炎状态、高神经敏感性这三点。 其中不乏由于原发疾病造成皮肤的敏感状态,比如痤疮、玫瑰痤疮、脂溢性皮炎、长期使用类固醇等。也有因为后天的不良护肤习惯或生活环境,例如长期在过于潮湿或过于干燥的环境,皮脂膜受损,易发生刺激性接触性皮炎;海员或运动员长期日晒,厨师长期接触高温也会导致面部毛细血管扩张,导致皮肤发炎。 引起面部发红的皮肤问题有哪些? 脸部微血管的密度是腹部的5倍,是皮肤血管分布密度最高的地方,所以脸部容易有泛红问题出现。 敏感肌一定会面部发红吗? 敏感性皮肤不一定会有面部发红的症状,有些敏感性皮肤仅有刺痛感而没有泛红,对某些化妆品成分敏感的人群会表现为化妆品性痤疮而不会泛红。 同样皮肤泛红也不一定就是皮肤敏感,有些人群天生面部就有许多红血丝,尤其是从小就皮肤白皙的人,但是这部分人对外界环境刺激不敏感,对化妆品耐受度好,很少有皮肤过敏的问题。 然而,大部分敏感性皮肤往往都有面部发红的症状,同时还伴有红斑、潮热、刺痛、水肿的问题,这也是困扰大多数敏感肌人群的地方,不同的敏感类型面部发红的特点和程度有很大差别。 痘痘肌 痤疮会引起面部的炎症,同时发炎的丘疹脓疱也会留下红色的痘印,因此会表现为面部发红。 这时面部的发红会表现为分散的红色痘印,很少出现全面部的潮红,也不会出现面中部的红斑。 而如果长期大面积长炎性痘痘,或频繁的针清,使用磨砂膏或高浓度酸类等破坏皮肤皮脂膜,就会导致面部长期的泛红。 皮脂膜受损 皮脂膜受损可分为先天与后天形成的,先天皮肤白皙,黑色素与角质层保护不足,皮脂膜较薄弱,使皮肤容易泛红。 正常的角质层约由15层细胞层构成,比较皮肤较容易敏感的白人和皮肤耐受性较好的黑人角质层,发现虽然细胞的层数是相等的,但耐受性更好的黑人角质层含有更多的脂质,角质层更难以被纸胶带剥落;而白人的角质层虽然层数与黑人相当,但含有的脂质少,更容易被纸胶带剥脱。 角质层薄弱带来的问题有很多,首先是对外界环境刺激更容易敏感,表皮的保水力不足,更容易发生皮肤干燥的问题;同时如果角质层不全,化学物质就更容易渗透,引起耐受性差,容易过敏的问题。 例如有些人再次使用曾用过的护肤品,出现了过敏的问题,那么很有可能是因为近期由于去角质过度或身体状态不好,导致角质层较以前更为薄弱,特定成分的渗透能力增强,导致过敏。 长期使用A酸、高浓度的果酸、类固醇药物,过度使用磨砂膏、频繁的敷面膜,过度医美都会导致皮肤受损,角质层薄弱,引起湿疹、异位性皮炎,甚至是玫瑰痤疮。 脂溢性皮炎 每当夏秋换季、压力大、熬夜劳累时,有些人的鼻翼两侧总是发红,又油又粗,轻轻摩擦会感觉到鳞屑,同时还有头皮屑的问题;更严重的会出现面部的红疹脱屑,或者油性的鳞痂。这就是脂溢性皮炎,一种皮脂腺敏感、分泌失调的皮肤疾病,和马拉色菌有关。 干性脂溢性皮炎的初期症状并不明显,许多人常误以为是皮肤的过敏或干燥,实际上干性脂溢性皮炎通过使用温和的护肤品,改善护肤习惯,舒缓情绪和压力,加服维生素B就可以得到改善。 玫瑰痤疮 玫瑰痤疮有四种亚型,其中I型毛细血管扩张型是玫瑰痤疮的早期表现,与敏感性皮肤有些相似。 在玫瑰痤疮的初期,受热或情绪激动、饮酒后会有脸颊潮红,原本可以用的护肤品也不耐受了,发红越来越频繁,持续时间也越来越长,直至出现持久性的红斑,继而出现类似痘痘的丘疹脓疱,进展为玫瑰痤疮的丘疹脓疱期。 根据临床研究,预测全球有10%的人群患有这种疾病、根据发布的诊断指南,“面部潮红”、“持续性红斑”、“丘疹脓疱”、“毛细血管扩张”是鉴别玫瑰痤疮的指征。 尽管如此,并不能通过“潮红”这一点就悲观的认为自己得了玫瑰痤疮。 皮肤潮红、出现红斑的原因有许多,错误护肤导致皮脂膜损伤、皮肤长时间处于发炎状态、高神经敏感性,或频繁外用中高效的类固醇药物都可能导致皮肤容易潮红与出现红斑。因此,确诊玫瑰痤疮需要结合患者详细的病史,特殊病例可加上皮肤镜检、抽血、甚至病理切片。 皮肤敏感,需要看医生吗? 脸部泛红的原因不一,各人体质不同,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受到内外各种刺激都可能表现为泛红。尤其是外界环境忽冷忽热,过于干燥,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后出现短暂的皮肤泛红现象都是完全正常的。 女性皮肤本来就偏敏感,再加上工作压力和环境污染的影响,耐受性降低是正常的。 但是如果发现以下症状,需要及时就医 1.皮肤莫名发红,过一会儿好了,没多久又发作且越来越严重。例如一些玫瑰痤疮患者发热发烫严重,甚至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 2.持续性的脸红 3.脸红的部分有脱屑,分泌物 4.脸红的同时伴随发痒或疼痛 那么医生可以从哪些方面帮助你哪? 1.诊断你的病因,是敏感性皮肤,还是其他皮肤疾病导致的泛红 2.提供专业的治疗意见,包括药物治疗和护肤品的使用建议,像口服的米诺环素、复方甘草酸苷、硫酸羟氯喹、外用的他克莫司、吡美莫司、修复霜等等。 3.医美建议,有些持续性的毛细血管扩张通过ipl等医美疗程可以得到大大缓解。医生可以根据你的病情,制定适合你医美治疗的方案。 4.生活和饮食建议,调整日常饮食和作息对皮肤问题的改善是很大的。 5.根据你的皮肤问题调整你的护肤流程和使用的产品。 6.心理治疗,很多皮肤病人都有抑郁焦虑的倾向,一名有经验的皮肤科医生可以帮助患者做心理疏导。 如果你希望得到以上几个方面的指导,更好的治疗自己的皮肤问题,一定要寻求专业皮肤科医生的帮助。术业有专攻,在就诊前需要了解你的医生对于敏感性皮肤和皮炎湿疹,以及医疗美容是不是足够有经验。 其次,和医生有足够的沟通时间也是很必要的,可以把自己关心的问题写下来向医生请教。
一、什么样的色素痣容易恶变 1、先天性巨痣最易恶变 2、先天性小痣 3、足底、足趾、手掌、手指、甲下、会阴部的痣 这些都应及早切除或密切观察,有变化时及时切除。 二、色素痣恶变的标志: 1、不对称,一个痣的两侧形状不同; 2、边缘不规则; 3、颜色不均匀,同一个痣的颜色深浅不一; 4、直径超过铅笔头大小(>6mm); 5、隆起,即痣的一部份高起。 遇到上述这几种情况就应及早切除作病理检查。 如色素痣突然增大发炎,溃破,出血或痣旁出现卫星状小痣,就要考虑发生恶变的可能,应尽早去专科医师处检查处理。 三、切除手术 小的色素痣直接切除缝合,一般不在特殊部位(眼耳口鼻等)的色素痣,直径小于1cm都可以直接缝合 长在眼、耳、口、鼻部位略大的色素痣或者直径大于1cm的色素痣,可能不仅仅切除直接缝合,需要做皮瓣转移等手术以闭合伤口,保护特殊部位不变形。 四、切除手术后须知 1、隔日换药,面部7天拆线,躯干10天左右拆线,关节部位14天左右拆线,具体情况听主刀医生告知。伤口注意清洁干燥。 2、拆线后短期内,一般在3个月左右,伤口会越来越红,越来越硬,以后慢慢好转,一年后瘢痕达到稳定,一年内可以使用去瘢痕的药物。对于面部的瘢痕,一般人经过时间瘢痕不容易增生,颈背部,前胸,上臂外侧,耳廓瘢痕相对面部较为明显。对于瘢痕体质的人,这些部位也更容易产生增生性瘢痕,甚至有的人容易发生瘢痕疙瘩。 凝胶预防疤痕 (PS:请不要认为身上有瘢痕的就是瘢痕体质,除非是神仙,谁身上都可能有瘢痕,瘢痕体质的人身上留有的是您难以忍受的瘢痕,请咨询您的医生您是否瘢痕体质)
1.内在因素:压力、偏食、神经紧张等刺激黑色素的生成和聚集。 2.紫外线照射可透过玻璃,即使是在室内,也不能幸免。 3.风吹日晒,长期在环境比较恶劣的地方工作。 4.天生遗传,皮肤有色斑,粗糙,暗黄等。 5.平时皮肤不注意保养或长时间不保养。 6.经常睡眠不好、熬夜、生活不规律。 7.内分泌失调也是女性产生色斑的一个重要原因。 8.皮肤受到刺激后,修复不及时或修复不当,导致皮肤严重缺少营养。
1.什么是毛囊炎? 毛囊炎指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侵犯毛囊引起的化脓性炎症。部分患者合并其他系统疾病,如糖尿病。 2.毛囊炎的表现 好发于头部、颈项部、臀部及外阴部等。皮损为毛囊性炎性丘疹,周围有红晕,顶端渐形成脓疱,大多分批发生,互不融合。脓疱破溃后可排出少量脓血,结成黄痂。部分患者自觉轻度痒、痛。 3.毛囊炎怎么治疗?局部可涂碘酊或抗生素软膏,皮疹较重的可口服抗生素。出油重的患者应忌口,控油治疗。有情绪睡眠障碍的酌情使用调节药物。 毛囊炎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由专业的医生观察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及分型等综合判断分析,从而选择适合不同患者的治疗方案,才可以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本病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复发性、难以治愈的性传播疾病。单纯疱疹病毒分为2型,HSV-Ⅱ主要引起生殖器疱疹,少数情况下亦由HSV-Ⅰ引起。几乎所有的HSV-Ⅱ为性接触感染,见于肛周和生殖器官感染,HSV-Ⅰ可见于肛周、生殖器官和口唇感染。 原发性生殖器疱疹 即首次感染HSV-Ⅰ或HSV-Ⅱ,潜伏期为2~14天,平均3~5天,病程2~3周。皮损好发于生殖器和会阴部,为簇集或散在的小水疱,破溃形成糜烂或溃疡,后结痂自愈,自觉疼痛或瘙痒,常伴腹股沟淋巴结肿痛、发热、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 复发性生殖器疱疹 常在原发性感染消退后1~4个月内复发,皮损一般在原部位出现,类似于原发性生殖器疱疹,但病情较轻,病程较短,发疹前常有前驱症状,病程为7~10天,可间隔2~3周或月余复发多次。 亚临床生殖器疱疹 是生殖器疱疹的主要传染源,其不典型皮损可表现为生殖器部位的微小裂隙、溃疡等,易被忽略。 诊断生殖器疱疹可进行实验室验证,包括Tzanck涂片、免疫荧光和酶联免疫的病毒检测以及血清抗体检测。 治疗:(1)注意休息,避免饮酒和过度性生活,出现临床表现时应避免性生活,妊娠期生殖器疱疹如在分娩前出现活动应行剖宫产。(2)内用药物治疗 口服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泛昔洛韦、伐昔洛韦等。①原发性生殖器疱疹 抗病毒外用或者加口服疗程为7~10天。②复发性生殖器疱疹 有前驱期症状或发病24小时内服药,疗程为5天。③复发频繁(每年复发≥6次) 小剂量长疗程口服可以降低复发频率及严重程度。
病因:脂溢性皮炎是发生在皮脂溢出部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可能与皮脂分泌增多、局部化学成分的改变、遗传、卵圆形糠秕孢子菌感染、饮食习惯不良等有关。 症状:好发于成年人和新生儿,常在皮脂溢出的部位如头皮、面、胸、肩胛间和皱褶部位发生黄红色斑片,边界清楚,上覆有油腻性鳞屑或痂,可有红色毛囊性丘疹,有不同程度的瘙痒。 治疗:内服B族维生素、维生素C及抗组胺药等,外用药可选用硫磺、水杨酸、咪唑类制剂、二硫化硒、水合氯醛头皮洗剂、糖皮质激素类等。 宣教:饮食上少吃酒辣刺激、油腻甜食,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 脂溢性皮炎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由专业的医生观察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及分型等综合判断分析,从而选择适合不同患者的治疗方案,才可以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一、尖锐湿疣又称生殖器疣、性病疣、尖圭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好发于外生殖器部位及肛门。初起为小而柔软淡红色轻度角化性丘疹,逐渐融合或扩大,变为红色、淡褐色、深褐色带蒂的突起和团块,可为乳头状、鸡冠状或菜花状,也可呈扁平状。皮损表面一般湿润、柔软或粗糙,大部分患者无自觉症状。醋酸白试验阳性。与尖锐湿疣有关的最常见型别为6型、11型。 二、应与阴茎珍珠状丘疹、假性湿疣、扁平湿疣、鲍温样丘疹病和鳞癌等鉴别。 三、治疗 1、局部药物治疗可选用0.5%鬼臼毒素酊、咪喹莫特、重组人干扰素等等。 2、物理治疗有激光、冷冻、电灼和光动力等。系统或局部应用干扰素。同时治疗性伴侣。 3、为避免复发,可外用干扰素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