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的说法,中医认为,说“桃养人”,是因为桃味甘酸,性平,入肝、大肠经,有补中益气、养阴生津、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的功效。 同时,桃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果酸以及钙、磷等无机盐,而且它的含铁量为苹果和梨的4~6倍,尤其适合缺铁性贫血的人食用。 而杏的味道比桃更酸,其性偏热,有小毒,过食会伤及筋骨,引起旧病复发。由于鲜杏酸性较强,会引起或加重胃病,还容易腐蚀牙齿,诱发龋齿。老人食杏过多,还能引起虚火上炎,出现流鼻血、生眼疾、烂口舌现象,还可能引起生疮长疖、拉肚子等问题。因此,说“杏伤人”是有一定道理的。 “中医认为,李子性温,过食容易生痰生湿,引起一系列‘湿热’症状,脾胃虚弱者尤其要少吃。多吃李子可引起心烦发热、潮热多汗等症状。”在这三种水果当中,李子的味道最酸,对人的不良影响最大,为了加深大众对李子有害之处的认识,民间创作谚语时,才会夸大其词地形容为“李子树下埋死人”。
【服用中药期间可以喝茶吗?】 服用中药的过程中,通常不主张喝茶。但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服中药的同时不是绝对不能喝茶,但是应该避开服药时间。刚吃完药又喝茶则不太合适。尤其是治疗神经衰弱、治疗失眠的处方,一边吃中药一边喝茶,中药能养心安神、清心安神,茶叶又能兴奋,则不太合适。所以要避开服药的时间; 2、茶叶本身也是一味中药,也是一味药食两用的食材,所以茶叶入药在临床上非常多见。如绿茶有清火的作用,红茶有健胃的作用,普洱茶有化湿消滞的作用,苦丁茶本身能清肝明目,所以茶叶也经常入药,如川芎茶调散专门治疗头疼,药里必须加茶叶作为药引。所以吃中药能不能喝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很多人一直在吃降糖药,或打胰岛素,血糖还是控制不好,这其中的原因非常多,今天说一种容易被大家忽略的情况:日常饮食和药物是否匹配? 案例:王先生最近确诊2型糖尿病,遵医嘱服用二甲双胍缓释片500毫克,1次/日;阿卡波糖50毫克,3次/日。近日复查,空腹血糖基本正常,餐后血糖高,在13mmol/L左右。 * 原因分析 阿卡波糖只抑制碳水化合物的吸收,而王先生日常在外就餐多,进食蛋白质、脂肪等副食较多,因此餐后血糖控制效果不好。 *日常饮食和药物是否匹配? 01 主食吃得多肉吃得少的患者 主食吃得多,肉吃得少的患者,使用α-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等)可降低餐后血糖。速效的磺脲类、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短效胰岛素或速效胰岛素类似物也可以有效降低餐后血糖。 02 主食吃得少肉吃得多的患者 像案例中王先生一类患者,主食吃得少,肉吃得多,以蛋白类食物摄入为主,二甲双胍和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维格列汀、沙格列汀等)比较适合。后者可减少进餐后GLP-1(胰高糖素样肽)的降解,而GLP-1有抑制食欲、延缓胃排空、降低血糖等作用,适合饮食控制不佳的患者,可发挥抑制食欲的作用,协助整体的血糖控制。 03 经常饮酒的2型糖尿病患者 应尽量避免使用磺脲类、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和胰岛素。因为过量饮酒可以影响肝脏功能,抑制肝糖原的输出,增加低血糖发生的风险。 04 体型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 二甲双胍是体型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降糖药,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抑制食欲。GLP-1类有抑制食欲、延缓胃排空、减重等作用。 在合理用药的同时饮食要调整,体型胖的糖尿病患者常见的饮食问题为总热量摄入超标,控制热量不仅是限制主食摄入,还要避免禽肉类摄入过多、过食油脂(包括干果),减少外出就餐(饭馆菜肴普遍用油多)。 05 运动加餐也与降糖药类型有关 常用降糖药中,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等)、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罗格列酮)均不直接促进胰岛素分泌,单用时一般不会引起低血糖。 使用磺脲类、非磺脲类促泌剂及胰岛素者发生低血糖的风险高,需要格外注意运动对血糖的影响。运动时间应安排在餐后1小时左右,如不能安排在餐后,运动前监测血糖,如果血糖低于5.6mmol/L,需适量加食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2-3块饼干或1根香蕉。 最后的话 均衡饮食、限制饮酒是每一位糖尿病患者要追求并实现的目标,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改善饮食结构的患者很多。无论如何,在就诊时主动与您的主治医生沟通,说明您的饮食习惯,有助于选择更适合的降糖药物。
患者李女士,68岁,北京人,于2020年9月份因行手术复查尿常规示:蛋白质3+;建议肾穿,患者因口服波立维,未行肾穿,查抗GBM抗体阴性,抗ANA阴性,N1:100,血清免疫蛋白电泳及棉衣固定电泳中未见M成分,尿轻链定量高于参考范围,北京朝阳医院肾病科查镜下血尿支持肾源性血尿,为求进一步中医中药综合诊治于2020年12月29就诊于我院门诊。患者就诊时症状:乏力,时有心慌气短,怕冷,时有胃脘灼热,进食寒凉食物不适,腰膝酸软,时有耳鸣,头晕,纳差,眠尚可,大便可,夜尿1-2次/晚。 李女士经过治疗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由3045mg/24h降到994mg/24h;患者以上不适症状均有所改善,患者比较高兴。 以下是患者一直以来的检查结果: 1. 2021-11-7北京朝阳医院:24小时尿蛋白定量:3045mg/24h,尿量:1760ml 2.2021-12-21北京朝阳医院:24小时尿蛋白定量:1214mg/24h,尿量:1970ml 3.以下第三张图片为患者7月14号在(本院)东直门医院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结果。
服用中药的过程中,通常不主张喝茶。但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服中药的同时不是绝对不能喝茶,但是应该避开服药时间。刚吃完药又喝茶则不太合适。尤其是治疗神经衰弱、治疗失眠的处方,一边吃中药一边喝茶,中药能养心安神、清心安神,茶叶又能兴奋,则不太合适。所以要避开服药的时间; 2、茶叶本身也是一味中药,也是一味药食两用的食材,所以茶叶入药在临床上非常多见。如绿茶有清火的作用,红茶有健胃的作用,普洱茶有化湿消滞的作用,苦丁茶本身能清肝明目,所以茶叶也经常入药,如川芎茶调散专门治疗头疼,药里必须加茶叶作为药引。所以吃中药能不能喝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糖尿病虽然缺少典型症状,但还是会出现一些早期信号。当您的身体有以下异常,应尽早去医院检查,以确认自己是否患有糖尿病。另外,糖尿病具有家族遗传性,如果你的父母、兄弟姐妹或其他亲属患有糖尿病,就更应该注意自己是否患有糖尿病早期症状,必要时到医院进行定期检查。 1、口甘、口黏 甘,甜也,即口中有甘甜味道;口黏,即口中粘腻,可见于糖尿病早期患者。《黄帝内经素问》称之为“脾瘅”,过多食甘肥厚味所致,是脾胃湿热的征象,湿热内蕴,伤阴耗气,进一步可以转化为糖尿病。 2、口干 口干,是口渴多饮的不典型表现。血糖升高可以引起血浆渗透压增高,反应到大脑,就会引起口干口渴,渗透性利尿,表现为多尿。口干严重到一定程度,口渴多饮、多尿等典型症状就会出现。中医认为为阴虚液亏,多口干口渴。 3、性欲亢进或减退 糖尿病患者常常表现为性欲的改变。其中,性欲亢盛,阳刚不倒,中医称“强中症”;性欲减退,有时也可表现为阳痿。中年男性出现不明原因的性功能减退,甚至阳痿,应该考虑是否患上了糖尿病。中医认为多由阴虚火旺或肾虚所致。 4、皮肤疮、疖或无名肿毒,常常是糖尿病的信号。而且,有不少患者在糖尿病出现典型症状之前,会出现顽固的、此起彼落的疮疖。中医认为是热毒所致。 5、肥胖 肥胖是引发高血压、冠心病和2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体重递增是糖尿病发病的前奏,所以肥胖者一定要时刻警惕糖尿病。典型糖尿病患者,患病后体重会减轻,以至逐渐转为消瘦。 6、不明原因的乏力 乏力是糖尿病一个极为重要的信号,尤其对于平时身体健康、饮食良好、体力很好的人要引起警惕。乏力早期可以表现为耐力减退,体力大不如从前。糖尿病热伤气阴,可表现为气虚,故见乏力。 7、尿浑 小便浑浊,中医认为是“热”,应该注意是否存在糖尿病。临床有一些糖尿病患者可以表现为浑浊。 8、早发白内障 白内障包括老年性白内障和糖尿病性白内障。如中年人出现白内障,视力明显减退,就应警惕隐性糖尿病的存在。 9、血脂异常,动脉硬化 糖尿病患者往往同时伴有血脂异常、动脉硬化等。中年以后出现血脂异常、动脉硬化,尤其是速度发展较快的冠心病等,应警惕可能存在糖尿病。 10、反复感染 糖尿病患者阴虚、气虚,抵抗力不足,特别容易发生感染,如皮肤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外阴感染等。临床上有妇女尿道炎、外阴瘙痒久治不愈,实际上是糖尿病的并发症。肺结核患者或肺结核旧病复发,且进展迅速,治疗效果不理想者,可能存在糖尿病。 身体是一个动态系统,每天都在不停的进行新陈代谢,一次体检的结果并不是太具有长期的意义,所以定期体检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