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 性取向是“持久的对某一特定性别成员在性爱、感情或幻想上的吸引”; 同性恋指的是“对自身性别基本的或绝对的吸引”。同性恋、异性恋和双性恋,被认为是不同类型的“性倾向”; 同性恋只是其中的某一种性体验和性行为方式而已。二、历史在人类社会中, 人们普遍把以生殖为目的的男女两性之间性器官的接触(性交) 作为最合理、最正常的性行为方式, 而把与此相背离、走向歧途的异乎寻常的性行为方式看作是违背道德、有伤风化、戕害身心的变态行为, 甚至是犯罪行为。同性恋的性行为,曾经被认为属于性犯罪。不过不同的国家、民族和社会集团对性行为有不同的价值观, 人们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对某种性行为的评价也可能有很大的差异。在中国的历史中,从身为九五之尊的皇帝到风流倜傥的才子,从财主商人到市民村夫,其同性性爱的记录遍及四处,举不胜举。唯一可以看到的对同性性行为进行制约的法律条文只见于1784 年的满清律法,但这一条文从没有认真执行过。因而对同性恋的认识也较为宽松,同性恋没有被列入“淫乱”。把同性恋视为“不正常”是从“五四”开始的,是从信奉基督教的白人文化中“借鉴”过来的。而历史上,西方对同性恋的认识与中国截然不同。西方人关于同性性行为有罪的信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十二世纪。同性性行为被基督教会谴责为罪恶,并在一些欧洲国家,包括英国,被定为违法。在某些情况下,男人会因为介入同性性行为受到监禁。十九世纪末期,在欧洲和美国,同性性倾向被认为是一种医学上病态,同性恋同时也被当作是罪恶的和违法的行为。随着时代的发展, 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进入21 世纪后, 从世界范围来看人们对这种偏离行为的看法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比如对于同性恋从最早的认为是犯罪过渡到非罪或有病, 再从非罪过度到非病。国际科学界主流观念从心理卫生和精神医学层面上否定了同性恋和社会道德相关的观点。随着精神医学界对同性恋者在智商、心理平衡能力、判断能力、可信赖程度、职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诸多方面的研究,否定了将其认定为精神障碍的观点。1973年,美国心理协会、美国精神医学会,将同性恋行为自疾病分类系统去除。虽然如此,世界卫生组织编定的《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ICD-10》、我国的《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版本CCMD-3》依然把包括同性恋在内的性心理障碍作为一个诊断类别保留了下来,但其中有一项显示:同性恋不再被统划为病态。当前某些西方国家对同性恋采取较为宽容的态度。在北欧几国,如芬兰、挪威、瑞典等都有了有关同性恋者婚姻或类似婚姻关系的法律条文。另外德国和法国最近也颁布了相关条例。在美国的一些州,也有对同性恋者权利的保护条文。一般关于同性恋者的婚姻或类似婚姻的规定,对他们在彼此的法律权利和义务,身后财产继承,共同领养孩子上都有相关保护。三、同性恋的类型绝对同性恋:顾名思义,只对同性有性的欲望。双性恋:他或她能同时被同性及异性唤起性欲,与相同和不同性别者均发性行为,也都能有性高潮。境遇型同性恋:是一种纯属客观因素造成的同性性行为模式。一旦能够脱离这种环境,就又会恢复原来的异性恋性行为。通常是男女与其同性被长期关在一起的结果,例如在监狱中,其同性性行为的目的主要是性欲的宣泄。主动型和被动型:同性性行为有时也成为行使权利的象征,一方借此显示对另一方的控制。主控的一方叫做“主动型”,受控的一方叫做“被动型”。实际上,在同性恋者的具体性爱活动中,他们会在主动与被动之间交换角色。四、流行学根据德国著名性学创始人和同性恋现象的最早研究者赫兹菲尔德的估计,同性恋及双性恋这两种人要占到全部人口的1%至5%。后来,美国多项调查发现同性恋占人口的10%。在中国,素质性(绝对的)同性恋在自然人群中约占2至4%。素质性同性恋,具有跨种族、跨文化普遍存在的特征。五、原因与机制关于同性恋的形成原因,生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都做过大量的研究和探索,至今原因不明。总体来说,是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生物学理论目前,科学家对先天成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生理因素的测定上。但至今仍没有一种理论得到确证和一致的公认,其中包括(1)胎儿期染色体因素;(2)大脑因素;(3)荷尔蒙因素。生理学研究同性恋的先天因素,如遗传基因、激素水平、大脑结构的影响等等。在生理因素的研究上,关于遗传因素影响的最新研究引人注目,它通过对同卵双生兄弟和异卵双生兄弟中同性恋发生的比例得出比较可靠的结论,遗传因素部分地影响了同性恋倾向的形成。它的研究表明,同卵双生兄弟发生同性恋的占57%、而异卵双生兄弟的只占24%,而一般兄弟为同性恋者占13%。对于女性同样的研究显示同性恋女子同卵双生姐妹的50%、异卵双生姐妹的16%和一般姐妹的13%也同时是同性恋者。2、心理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等注重研究同性恋后天的形成因素,即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如童年环境、青春期经历以及造成所谓境遇性同性恋的环境因素,个体存在对性爱对象的自我理想化移情,等等。心理学界认为心理社会因素对于同性恋的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同性恋的遗传倾向不一定表露出来,其表现程度取决于家庭及环境的影响以及早期的性经历、性经验。正常的家庭环境对培养其正确的性取向至关重要。比如:(1)家庭中存在“阴盛阳衰”的情况:由性格懦弱的的父亲,好生气、有破坏性的,或是消极的、孤僻的、无足轻重和强大的母亲,盛气凌人,过分庇护孩子,使男性女性化和女性男性化。(2)童年期的性别认同因素,比如男孩玩女孩玩具,同女孩游戏等。(3)早年的性经验,尤其是首次性经验,即青春期(性朦胧期)的遭遇和经历有着非同一般的重要意义。第一次性经验极其重要,如果是发生在同性朋友之间,就可能终身同性恋。但是,也有调查显示,在首次同性发生性行为的四年之前,当事人内心就已经具有了对同性的性欲望和性幻想。(4)性教育被忽视,或者被拒绝。(5)恋母情结。六、表现许多动物之间也有同性活动,但以此作为唯一性活动方式仅见于人类,表现程度可有所不同,有些只是纯精神性的,主要是思想和情感上的依恋,并无肉体上的接触。这类人从幼年起即出现一些迹象,如游戏时爱扮异性角色,愿同异性玩耍,愿穿异性服装等。这时他(她)们的同性恋倾向是模糊的。到青春期后性爱倾向明朗化,他(她)们对同性开始感兴趣,有爱慕之心,而对异性则否。同性恋者对待同性恋伴侣情投意合,甚至欲建立“家庭”。因此,一旦当伴侣离开,他(她)们会引起极大的悲哀和痛苦,有的因此产生抑郁反应,甚至自杀。有同性性行为的两个人,可能只有一个是真正的同性恋者,另一个为异性恋者。如果双方都是真正的同性恋者,那么在性行为中,会轮流更换主动位置,而在心理上他(她)们都会认定自己处于主动地位。多数同性恋之间有具体的性行为,在男性中有几种表现形式:(1)口腔生殖器接触;(2)相互手淫,互相取乐;(3)肛门性交。女性除了口腔生殖器接触相互手淫之外,往往采取拥抱、阴部相互摩擦、使用人工阴茎或类似于阴茎的物体。同性恋者之间的“感情”联系,女性之间比较固定,男性较不稳定。同性恋之间私下交好,若不损害第三方利益,多数国家不予追究。但若因同性恋活动导致一些刑事、民事纠纷,法律将予以过问。国内已有多起同性恋因“失恋”而导致的伤害案例。另外,同性恋者的行为不符合社会的主流文化,一旦为外界所知,在各个方面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以及舆论的排斥,有些人深感痛苦、自责,自杀者亦不少见。特别是在青少年期经常出现性定向的痛苦,必须作出是继续还是压抑同性恋感情的决定,到了中老年同样面临很多社会心理问题。七、心理咨询同性恋不属于病态,但是,许多同性恋者过着封闭孤寂的生活,除了在自己内心的自我否定的痛苦和压力之外,还有来自外部环境的心理压力。常见的心理压力有:1.社会行为规范的压力,比如正常的家庭、婚姻、恋爱、性别角色、行为规范等;2.来自周围人群的误解、偏见、厌恶和仇视;3.无法向任何人表明自己的真实性倾向,不得不过双重生活,作两面人所造成的不适感。4.找不到理想的伴侣,尤其是生活在中小城市及农村的同性恋者。5.感情和生活上得不到社会支持。他们所感受到的压力主要不只是来自内心,而是来自外部;不只是来自痛苦的自责,而是来自对社会规范的恐惧。这类人当中也有严重的压抑和心理不适感,但其根源不在同性恋倾向本身,而在于因同性恋倾向导致的社会适应问题。大约有27%的同性恋者曾有过自杀行为。心理咨询的目的不是改变其性取向,而是促进当事人自我接纳,适应社会,人格的健康发展。心理咨询要点如下。1、如何判定同性性取向:(1)内心有着强烈的跟同性发生过性关系的欲望和冲动,无论是否有过同性性经历;(2)当有这些欲望和冲动时,会出现明显的性兴奋的身体反应;(3)个体的性身份没有明显的改变。2、向当事人及其家人普及知识,并说明:当前的科学研究没有明确的结果;医学已经取消了同性恋作为疾病的诊断;性取向,不是自主决定的,不是故意而为的,所以,不属于道德问题,当事人没有责任;目前医学没有有效的方法能够改变一个人的性取向;性取向一旦形成,无法通过自主或他人意志加以改变。3、向同性恋者及其家人说明:同性恋者,除了性取向指向同性,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方面,与异性恋者无异。4、关注、尊重、接纳同性恋者的性取向;鼓励当事人自我接纳的同时,促进自我的全面发展,积极适应社会;5、探讨隐私权与是否出柜;6、讨论结婚和生育问题:不建议同性恋者以欺骗的方式与异性结婚;不必担心同性恋者所收养抚养的子女将来也被培养成同性恋者。7、未成年人如果出现“同性恋倾向”,咨询师不要给当事人贴“同性恋”的标签,而应继续观察其未来的发展和变化8、如果当事人同时存在焦虑或抑郁等精神障碍,则建议当事人去精神科就医,或寻求心理治疗帮助。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系丛中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一、概念性功能失调(sexual dysfunction):是个体不能参与他/她所希望的性关系;又叫做“性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的症状表现必须是持续存在或反复存在的,并因此不能进行自己所希望的性生活、对日常生活或社会功能造成影响,造成人际关系紧张,给病人带来明显痛苦。性功能障碍是一组与年龄相关、渐进性发展的严重影响性生活质量的常见和多发疾病。至于偶尔的、一过性的性功能出现的问题不能诊断为性功能障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Laumann等[2]对1749名女性和1410名男性(18~59岁)进行性健康及生活质量评估,研究发现女性较男性容易发生性功能障碍(分别是43%和31%),其特点与年龄相关,进行性发展;男性以勃起功能障碍为多(52%),早泄次之(30%~40%),性欲减退最少(15%)。在女性中,性欲低下最常见(51%),其次是性唤起障碍(33%)和性交痛(16%)。李银河在2004年所做全国性的调查,60—64岁年龄组的女人,28%终身没有体验过性高潮;近80%不知道阴蒂在哪里。二、分类与诊断性功能障碍是在性活动过程中的某些阶段所发生的性生理功能障碍。按照Masters和Johnsons所提出的人类性反应曲线, 男性的性功能是指性欲(sexualdesire )、阴茎勃起(penile erection )、射精(ejaeulation)、高潮(orgasm)等一系列本能生理过程,这些环节相互影响, 每一个环节发生障碍都可以引起男性性功能障碍,其中阴茎勃起是最重要的一个功能;女性性功能障碍包括了性欲障碍、性唤起障碍、性高潮障碍和性交疼痛,其中以性欲障碍最为常见。DSM-5中的分类为: 延迟射精,勃起障碍,女性性高潮障碍;女性性兴趣/唤起障碍,生殖器-盆腔痛/插入障碍;男性性欲低下障碍;早泄。DSM-5,在定义各种性功能障碍的时候,还强调症状持续存在6个月以上,引起病人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而且,该性功能失调不能用其它非性功能的精神障碍来更好地解释,或作为严重的关系困扰或其它显著应激源的结果,也不能归因于物质/药物的效应或其它躯体疾病。在DSM-5的诊断中,排除物质/药物或躯体疾病之后,“性功能失调”实质上是一组“功能性”或“非器质性”的疾病。在DSM-5中,一般还要根据情况,标注是否是:终身性(原发性):该症状自个体有性活动起持续存在。获得性(继发性):该症状开始于一段时间的相对正常的性功能之后。标注是否是:广泛性:不限于特定类型的刺激、情境或伴侣。情境性:仅出现于特定类型的刺激、情境或伴侣。三、精神分析治疗弗洛伊德认为,性功能障碍的潜意识原因主要是病人存在俄狄浦斯情结。儿童在3至5岁期间,会出现性意识的萌芽。但是,由于对性的过分压抑,造成了俄狄浦斯期的心理冲突,使性心理发展出现停滞。弗洛伊德采取让病人自由联想的方式发现,小男孩的恋母情结和小女孩的恋父情结,在绝大多数人身上都是存在的。在幼年生活中,他们对父母中的异性的尊重和喜爱可以看作是性的萌芽,性的伦理规范又使他们这种性爱在未得到向外转移时就不自觉地被压抑起来,形成一种情结。在正常情况下,儿童指向父母的性爱萌芽意识,得到了父亲的接纳或默认,同时,由于性道德超我的约束,儿童性欲的动力使儿童的性欲离开父母,指向家庭以外的性爱对象;青春期以后,真正的性欲逐渐产生,形成建立性爱关系的欲求,并产生个体之间性爱情感交流的行为。正常的性生活,是由性欲和性行为的完美结合;而在性功能障碍患者的性生活中,这两者往往不能结合起来。在俄狄浦斯期,儿童性心理的发展,经常会受到以下两个因素的影响,而在成年后出现性功能障碍:1、在3至5岁期间,儿童没有得到父母双亲中的异性的爱戴,儿童的性驱力没有能够走出自身、指向父母双亲中的异性;2、儿童的性驱力过度固着于父母双亲中的异性,并且受到了乱伦禁忌的压抑,在其成年后,无法走出与父母的三角关系,仍然沉湎于对父母的性幻想中,无力自拔,无法与父母之外的异性建立和发展性与爱的亲密关系,从而导致成年后的性功能障碍。弗洛伊德还注意到,心理性欲发展一旦停滞在自恋期,患者往往以手淫发泄性欲,而对配偶不感兴趣;另外,口淫或肛淫也属于一种停滞或倒退现象。在男权社会里,女性不敢纵情享受性的快乐,把性爱视作淫秽,而把情爱的位置放得越高(但事实上并未理解爱情),而是追求更加纯洁神圣的爱情,在性关系中,即使已经结婚了,她们也仍然会出现性欲低下、性感缺乏、性高潮障碍等。在性伴关系中,如果女方太过强势,被称作是“长着阴茎的女人”,男人可能会出现惧怕或过度顺从的行为,或者把女人奉若女神,举过头顶,双膝跪地,不敢亵渎,他在性生活中会出现紧张焦虑,导致阳痿或早泄。相反,他如果换一个长相比较差、层次比较低的女性,就有可能解除性压抑的心理屏障,在性生活中迸发出从未有过的激情,表现出正常的性功能。这时,心理治疗师应当理解在患者的潜意识中,权威经常意味着患者幼年时的父亲或母亲。关于性功能障碍,后来客体关系理论的观点认为,除了跟弗洛伊德所说的俄狄浦斯期性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外,还可能出现在俄狄浦斯期之前,比如,两岁以内,婴儿与母亲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依恋关系,没有建立起足够的对他人的基本信任,没有顺利地完成“分离-个体化”发展阶段,等。这些俄狄浦斯期之前的心理发育不良导致的人格因素,会影响着后续的俄狄浦斯期性心理的发展。性功能障碍患者,在精神分析会谈中,会出现明显的阻抗及色情移情。治疗师要注意跟来访者建立起信任的、安全、保密的治疗关系,形成工作联盟,借助自由联想及梦的分析,针对对阻抗、心理防御机制和移情进行分析,对其俄狄浦斯期及之前的心理发展过程进行分析,使病人领悟,促进其性心理及整个人格的完善与发展。治疗原则:首先,将患者的性爱和情爱、性行为和性欲结合起来;其次,使患者与性伴侣在性生活中处于平等的性角色地位。再次,性功能障碍者往往伴有人格方面的某些心理异常,因此,在心理治疗中要注意综合运用各种心理治疗方法。(注明: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参考文献:如何用精神分析疗法治疗性功能障碍?中国传统文化网,作者“佚名”)本文系丛中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我为什么不给病人“加号”丛中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在解放前曾经是北大医院的精神科,1980之后是北京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叫做“精神卫生研究所”;作为精神科专科医院,她是国内精神病学专业的旗舰单位,是全国第一个精神病学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中国唯一一名精神病学院士沈渔村教授就出现在这里。现在,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作为北京大学医学部的第六个直属医院,简称“北大六院”。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心理咨询丛中经过几代学人的勤奋努力和学术积累,目前,北大六院依然保持着医疗、教学与科研的国内领先水平。北大六院,每天平均要接待六百多名前来就医的精神科门诊病人,而每天在门诊出诊的医生也只有二三十位。平均每位医生每天要接待二十多位患者,每个医生要在半天(四个小时)的时间里,至少要接待12个病人。您肯定能够计算得出来:平均每个小时至少要看三个病人,每个病人的时间最多不超过20分钟。每个门诊精神病患者,看病不超过20分钟!这是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就医的实际情况。如果您到我们旁边的某综合医院就医的话,比如您挂号看一位外科专家,他一上午在四个小时内,要看完四五十个病人,平均每个病人看病的时间不能超过5分钟,这其中还包括医生要埋头写病历、开药、开化验单等的时间,医生忙得连给你查体、听听肺、搬搬腿的时间都没有。你就是去路边店修理手机,也不只需要5分钟的时间吧。这就是北京的现状,看病难啊!其实,看病真的不贵,因为每个教授级的门诊专家号的价格只有14元钱人民币。没办法,北京集中了全国最好的医学专家资源。全国的病人在没有恰当的卫生管理的状态下,蜂拥地来到北京,挤满了各大医院的门诊大厅和走廊。没办法,看病难啊!看病难,第一个表现就是挂号难。在每个大医院的门口,即使再寒冷的冬天,深夜就已经有外地病人冒着寒风挂号排队了。别说他们本来就有病,即使原本没有病,这样子冻一夜,也会冻出病来的。(黄牛倒号,就是钻了“看病难”的空子)看病难的第二个表现是,即使挂上号了,见到医生专家后,在5分钟时间内,再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也无法保证对每个病人都能做出最准确的诊断!医生往往是先开出一串的化验单,让病人去做各项检查;等病人做好了化验检查之后,再次重复那个深夜在寒风中挂号的就医过程。精神科疾病的诊断,一般不需要那么多的身体检查,却需要医生花大量的时间来收集病史,做详细的精神检查(心理会谈)。如果时间不充分,收集病史过于简单,精神检查不够深入细致全面,往往就会导致误诊误治。每个精神病患者来到门诊,在20分钟的时间里,医生要收集病史、精神检查,还要写病历、开处方,嘱咐用药方法、副作用等,已经是非常匆忙的了!如果时间再缩短的话,再牛的精神科专家,都难以做到准确诊断和正确处方给药了。外地病人来北京,经常是为了看专家,让专家给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拟定恰当的治疗方案。可是,在这么短的就诊时间里,这个目标几乎是很难圆满完成的。看病难的第三个表现,即使您看的是专家,已经能够明确诊断了,接下来如果是需要进一步住院治疗,那么,住院难的问题,又是一个更大的困难。因为医院的床位数有限,越是有名的大医院,排队等待住院的病人就越多。病人有时候需要等待长达两三个月的时间。过两三个月之后,有的病人就已经“痊愈”了,还有的病人就已经“死了”。所以,我主张,不一定每个病人都在得病后的第一时间里首选来北京的大医院看病。因为,很多时候,您的病在当地医院就完全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治病,及时就医是最重要的。如果一味地追求到大医院就医,关于上述的这些困难,您是否已经提前想到了呢?您觉得自己能够承受这一切吗?即使您很有钱,能够承受这些困难,你觉得有必要承受这一切吗?我的建议:得病后,首先在当地医院就医,以得到最及时有效的治疗。如果病已经缓解或者痊愈了,就没有必要到北京来了。如果经过当地的医治,仍然无效的话,您也不一定要着急到北京来,因为您的病,在北京也不一定就能够治愈。所以,在您来北京之前,首先要接受当地医生的治疗,然后再询问当地该专业的医生,问他是否需要转诊到大城市的大医院,让他推荐全国哪家医院是比较合适您的,然后您自己也上网查查医生所推荐那家医院的就医情况,等。做好这些功课和心理准备,然后您再来北京看病不迟。我每周四上午有精神科门诊,按照医院的规定,在四个小时的时间里,我要完成十位门诊病人的诊治工作量,平均分配给每个病人的时间不超过20分钟。我知道,这二十分钟,可能会决定着每一位病人的命运和家庭幸福,因为如果给病人误诊误治了的话,医生就不是“治病救人”了,那就成了“治病害人”了。当病人把生命交给医生的时候,我认为,医生应该竭尽全力地在20分钟内去帮助每个前来就医的病人。可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我看病人的时候,经常会有其他病人推门进来:“大夫,你能给我加一个号吗?我是外地来的,是特意慕名而来的,我们全家的幸福就全靠您了!”甚至个别病人会跪下求医生加号。而我,作为医生,却一直坚持不给任何一个病人加号。这是我一贯坚持的原则。我这样坚持,让别人看来,似乎有些不尽情理。即使老同学、老朋友介绍来的病人,我也一概拒绝加号。大家可能觉得我这样的医生,有些怪怪的,怎么能不给病人加号呢?怎么能不“助人为乐”呢?怎么能“见死不救”呢?其实,我有我的立场和原则,我不给病人加号的理由是:1、看病是需要时间的,没有足够的时间,即使让你看到我这个所谓的“专家”了,但是由于时间不够,也仍然无法得到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医疗,而你自己却以为得到了专家的诊断和治疗方案。这样既耽误了您治病,也有损我的所谓“专家名誉”,也有损我们“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的严谨学风;2、别的病人是寒风中排队才挂上号的,而你为什么就可以获得“加号”的优待和特权呢?这样对于那些没有人情关系的人来说,其实是不公平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医疗面前,生命面前,也应该人人平等吧。所以,我会拒绝给那些要求特殊待遇的人加号。而对于那些寒风中排队的病人来说,也不是我故意要他们去受苦排队的,是因为他们自己决定要这么做的。对于那些从外地匆忙来北京就医的、慕名而来的、挂不上号的病人来说,也不是我决定让他们来的,是他们自己决定要这样“莽撞”地来北大六院看病的。所以,这些责任是应该由他们自己来负的,而不应该是要求医生加号。3、尽管外地病人会慕名而来,他们会认为,只有我才能治好他们的病,所以要求“加号”。其实,尽管我多年来养成了仔细认真给每个病人看病的习惯,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只有我才能治好每一种病;而在我们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里,有很多著名的专家,他们各有擅长,你可能并不了解他们,所以你不知道如何去挂他们的号。作为全国精神科医院的旗舰单位,北大六院,是一个学术团队,是一个医生集体,在这个集体里的任何一位医生,都是经过严格专业训练的,都是富有临床经验的,所以,我会推荐那些挂不上我的号的病人,首先去看别的医生,挂我们北大六院门诊的任何一位医生的号,而不是认死理地要求我给他们加号。4、如果我给病人加号的话,会有这样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在我一上午看完十位病人的最后,花5至10分钟的时间,给他匆忙地看一下,以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如果我这样做的话,我认为我简直就是在骗人和害人!第二种情况,我压缩前面已经挂号的病人的会谈时间,以便挤出时间来给这个加号的病人看病。如果我这样做的话,加号的这个病人,可以得到更多的时间,但是,前面的其他那些病人,其会谈时间就明显地减少了,质量却难以保证。所以,加号,不是损害医生或医院的利益和名誉,就是侵害别的病人,占用别的病人的时间,侵犯那些挂号病人的权利。5、 就我个人来说,作为医生,作为人,看病是一个很耗神的工作。一上午四个小时看十个病人,是真够累的,特别是当我十分用心地去看每一个病人的时候。当我看到最后一位的时候,我自己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已经明显下降了,疲劳感上升的同时,热情在降低,听病人诉说病史的时候,我会控制不住地走神,听了下句,往了上句,重复地询问病人同一个问题。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如果再让我去看“加号”的那个病人,无论是时间还是精力体力,都难以保证质量,甚至连最低的诊疗服务质量标准都难以达到。所以,如果我加号的话,既害病人,也伤害我自己的心身健康。医生的本职工作就是给病人看病的,救死扶伤,是每个医生应尽的职责。医生给病人看病,不仅需要专业知识、经验,还要花费体力和脑力,看病是一项高级智力劳动。如果说,病人的切身利益应该得到保障和尊重的话,医生的体力和脑力劳动也要相应地得到保障和尊重。一个不尊重医生的病人和国度,是很难真的做到尊重每位病人的!每个病人去看医生的时候,如果你想让你的生命在医生那里得到尊重,在医生手里得到救治,你就首先要相信医生,爱护和体谅医生,尊重医生的劳动,听从医生的指导,而不是喝令医生,甚至去打骂医生。如果医生的生命安全都没有保障,医护人员见了病人就吓得想跑,根本无法静下心来看病,那么,病人还能指望谁能来救治他呢?不尊重医生的劳动,就是不珍爱自己的生命。近几年,我们经常会听说某城市的一位医生被病人打伤、打死了。我几乎是一个“坚决不给病人加号”的铁面医生。但是,我会竭诚为每一位挂上我门诊号的病人服务。我宁愿不加号,不赚那少得可怜的几块钱的门诊挂号费提成(注明:即使挂号提成增长一百倍,我也照样不加号,因为,为了保证病人的利益,医生绝不能贪图钱财而贻误对病人的医治)。现在,你能理解了吧,我为什么不给病人加号。当我说出这么多理由之后,你会希望将来像我这样的医生多一些还是少一些呢?病人多,医生少,医疗资源匮乏,分布不均衡,挂号难等问题,应该是由医生来承担,还是由病人来承担?还是应该由医疗主管部门想办法来解决呢?欢迎您关注订阅“丛中精神分析”微信公众号。微信号为:firstbush宗旨:“传播精神分析理念,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丛中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主任医师 世界上,只有两类人,男人和女人。 人,一出生,就具有生殖器官外形的差异,这叫做“生理性别”。 在两岁之后,婴儿发育出自我意识,其中包括了“性(心理)意识”,包含“性别意识”,如,性身份、性角色和性取向等。 性身份的自我意识,即,每个人在心理上认定自己是男孩或女孩。 性角色,则是由社会文化打造的,比如,男人要刚强,女人要温柔。是由长期以来男人和女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劳动分工(男耕女织,男主外女主内)所导致的。社会文化对“性角色”的界定,内化为每个人内心的“性角色意识”,这叫做“性别的社会文化刻板定型作用”、“性角色的认同”。 人,是生物-心理-社会三位一体的人;所以,性(别),也是生物-心理-社会三位一体的性(别)。 一个人的外表(包括着装打扮和行为表现),是其内心感受的外显表达。比如,你想要表达轻松的心情,就会穿上宽松的衣服;如果要表达紧张战斗的心情和斗志,就去穿军装或紧身衣服;如果要表达职业工作的敬业精神,就去穿职业装。……这些外在的东西,即表达了内心感受,也在塑造着一个人的心灵感受。比如,穿上职业装,就进入工作时的心理状态。 那么,“男人应该怎样、女人应该怎样”,这些社会文化的性别角色“定义”,就是像是一件衣服,即表达了人的内心感受,也同时塑造着个体的心灵感受,包括性别意识、性角色认同。 性身份认同障碍者,固执而强烈地具有想要做“变性手术”的个人愿望。其实,在其内心,他是想着“通过改变性器官外形,以表达其内心的情感”,这其实跟“变个发型,以表达和塑造此时的心情”的心理机制是一样的。这时,他把自己的性器官外形,作为其心灵中某些感受(比如,坚强,或是温柔等)的外显表达方式,是其心灵感受的外部表征,性器官外形就成了他“心理性别的生理象征物”。 其实,这是一种 “潜意识的初级思维过程” ,属于象征化思维。在儿童的眼里和心里,“男人”等同于“坚强”,“女人”等同于“温柔”;将其内心的某些感受,与性器官外形进行了固执而单调的链接。这样的潜意识信息加工方式具有“儿童思维方式”的特点。人在成年之后,其潜意识里也会保留着这样的固定链接方式(思维模式),即,以性器官外形(性身份)象征性地表达其“内心世界”中的某些感受。 如果一个人成年之后,仍然保持着儿童式的思维方式,固执地坚持要做变性手术,只有这样,才能表达其内心的某些感受和愿望,找不到别的更多更好的表达方式,这个人就会是医学上所所说的“易性症(癖)”,或者叫做“性身份认同障碍”。 人是生理-心理-社会三位一体的人;男人或女人,也是三位一体的男人或女人。每个人的内心都具有来自46条染色体所具有的丰富、普遍的天然人性,这些心灵中的人性,往往不能只通过“性器官外形”或“社会文化性别角色”来圈定,而是需要有更多、更丰富、更灵活、更整合的方式来呈现,外化的同时也在内化,最终达到内外兼修,内外统一,交相辉映。而现实生活中,希望我们的人文环境,能够给每个人更多自由自主的空间,每个人都能最大程度地实现其人性,包括普遍人性及与性别有关的人性。 男人女人都是人。我预言,在未来社会中,人们会更少地强调僵化的“男女”特征,更多的重视“人性”的存在,即使说到“男女”,也是一番生动丰富多样的景象。 丛中 2014年圣诞节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丛中精神分析;微信号:firstbush
生命走多远,爱情走多远!丛中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生命是树,爱情就是生命之树上绽放的花。相爱的两个人,就像是两棵树:“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处在云里。”(舒婷《致橡树》)爱,是两个心理上的成年人之间的互相支持、融合、分享、欣赏。相爱的两个人,愿意在未来的生命途中,一路同行。经常有朋友问我:爱,能走多远?我的回答是:人,能走多远,爱就能走多远。很多人,在恋爱时,会反复权衡利弊得失。在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的年代,爱情可以换粮票、挣口饭吃。比如“娶得起媳妇管得起饭”、“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现在,温饱问题解决了,人们应该有机会去争取爱情。如果一个人没有遇到生存危机,我不赞成他/她用爱情去换取米饭或安全感。我很尊重人类的所有情感,特别是爱情,不想用思维、理性去衡量。爱情,在每个人心中,都是那么的美丽,令人期盼和神往。在这个世界上,是否存在着“完美的爱情”?其实,所有的爱,都不完美。完美的爱情,只存在于幻想中,存在于文学作品里。现实的爱情永远都不能满足每个人内心的感情需要。现实之爱,永远都不完美!所以,很多人会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那么,我们要去追求爱情吗?干脆放弃追求,随便找一个人搭帮过日子,不就得了吗?我认为,人在年轻的时候,不要轻易放弃寻求完美爱情的权利。有句广告词:“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还有一句老话,叫做“完美,只存在于对不完美的执着追求过程之中。”说起爱情,我内心出现了这样的一个画面:一个孩童,看着太阳落山,发呆,内心想着:“在山的那一边,会有什么呢?”这时,他听到了妈妈喊声:“回家吃饭啦。”人类的爱情,如同人类的文明与发展,集中反映出人类的许多最根本的困惑。比如,两个人在心灵之间,真的可以融合吗?真的可以相互理解吗?真的可以心有灵犀吗?真的可以亲密无间吗?完全融合时,独立个体还存在吗?没有了个体的独立存在,爱情,作为“关系”,还存在吗?进入恋爱场的个体,需要首先保持“个体的成熟与独立”,需要人际边界清晰,尊重差异。这样的人类文明守则,是否让每个人在内心回避着亲密关系呢?在爱情之中,每个人往往会失去自我,恋爱是有风险的!拿自己内心最柔软的感情去跟另外一个人对接,自身是有可能会受到伤害的。既然爱情有风险,我们要不要去爱?爱情,只属于勇敢的人!只有那些有勇气走出自身的人,才能走得更远,才能获得更多人生体验,领略到更为美丽的爱情风景。年轻的时候,人总是想着去外面看看,因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少小离家老大回。曾经对任何事物都好奇的一片童心,许多年之后,“惯看秋月春风”,喜欢独处,盘算着“落叶归根”。生命的发展,其本身就是一个悖论: 成长,似乎是要不断地向外扩展。可是,当我们穷尽一生,向着无穷远处走去之后,最终却发现,那个站在无穷远处的不是别人、不是爱人,却是当初站在坐标原点的自身。爱,能走多远?生命能走多远,爱就能走多远!两个人相爱了,愿意一路同行。一路上,有独立,有搀扶,有协商,有共谋,有创作,有分享,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生活。写到这里,耳边悄然响起那首早已悠远的歌: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梦着你的梦,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因为路过你的路,因为苦过你的苦,所以快乐着你的快乐,追逐着你的追逐;……没有风雨躲得过,没有坎坷不必走,所以安心的牵你的手,不去想该不该回头;也许牵了手的手,前生不一定好走;也许有了伴的路今生还要更忙碌;所以牵了手的手,来生还要一起走,所以有了伴的路,……2015年春欢迎您关注订阅“丛中精神分析”微信公众号。微信号为:firstbush宗旨:“传播精神分析理念,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在二十世纪90年代,心理健康、心理治疗与咨询,还只是处于媒体宣传的“概念阶段”,比如,“心理医生”,大家听说了这个名词,并不知道具体是怎么回事儿,几乎没有人主动去寻求心理咨询帮助,即使有这方面的心理需求,也不知道去哪里才能找到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当时,只有少数精神科医生和高校心理学教师在开展心理治疗与咨询工作。 2002年7月,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考试项目正式启动,2003年卫生部也开始了《心理治疗师专业技术资格中级职称考试》,越来越多的人参加了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业学习,并且考取了“三级或二级咨询师执业资格”,或者取得了卫生部心理治疗师中级职称专业技术资格。大城市里,心理咨询公司的招牌和广告也逐渐多了起来。在北京,三级甲等医院门诊设立“心理咨询科”门诊,也成了医院达标的必要条件。 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接受心理治疗与咨询训练,希望将来从事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社会大众也逐渐意识到了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重要性。2002年之后,心理咨询与治疗,在中国开始进入到了“市场开创(发育)阶段”,心理咨询成为一个人可以谋生的新职业。当然,心理治疗与咨询,目前在中国,还没有发展到大众消费的“成熟阶段”,从培训到执业都缺乏连续性、系统性和专业性。 1985年,我临床医学本科毕业后,一直从事精神医学的临床与教学科研工作。刚毕业工作那会儿,我阅读了一些心理治疗与咨询的专业理论书籍,1986年参加了苏州马维祥老师在山东泰安举办的“催眠术学习班”,并试着将催眠术应用于治疗歇斯底里的病人,取得显著效果;直到1990年,首次参加了在青岛举行的《中德心理治疗师培训班(精神分析组)》的培训,才知道了一些关于心理治疗临床操作的具体要求,比如,设置,收费等;同年,我开始在工作中接待心理治疗的临床案例;之后至今,在从事精神科临床的同时,我一直在努力学习掌握心理治疗与咨询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接受了一系列培训,包括参加1997至1999年首届中德班连续培训项目精神分析组的学习、中挪精神分析督导师连续培训,等。2007年,我在美国跟随曾文星教授学习心理治疗,对美国的心理治疗师和咨询师的培养机制有所了解。近些年来,我也经常在国内开办心理治疗与咨询的专业培训班,特别是精神分析治疗方面的培训。 在教学培训中,经常遇到有年轻人问:“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 对此,我有一些思考和感慨,特别是对于心理咨询师的个人专业成长和未来职业发展等问题。我想写下后面的这些文字,与您分享,希望对于新加入这个行业的同道们有所帮助。 一、 中国需要多少名心理咨询师?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说法“每千人拥有一个心理咨询师,是健康社会的平衡点”,那么,中国大概需要130万名心理咨询师。自从2002年劳动部开始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以来,据说,至少已经有20万人拿到了心理咨询师证书,也有人说现在已经有60万人取得了该项资格。从2003年卫生部开始心理治疗师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以来,大约有三千多名医护人员,取得了心理治疗师中级职称专业技术资格。就按现在已有60万人取得咨询师执业资格来说,比照发达国家的水平来说,中国未来仍需要培养70万名心理咨询师,这个培训任务依然非常艰巨。 那么,现在已经取得执业证书的六十万名心理咨询师,是否都已能够合格地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呢?其中也存在着很大疑问。 二、 心理咨询师的知识结构 要想成为具有良好专业基础、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应该具备怎样的知识结构呢?首先,应该具有心理学本科毕业生所拥有的心理学知识,并具有初步的精神医学知识;其次,具有心理治疗与咨询的“专业理论和技术”知识;再次,具备并掌握了心理治疗与咨询的实际操作技能。 三、 心理咨询师的培养过程:“十年养成计划” 在美国,心理咨询师的培养,属于“学历教育”,所有从事心理咨询的人,至少是硕士毕业生。整个培养过程,大概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可以叫做“十年养成计划”吧。具体来说,他们在本科阶段,已经完成了心理学基础知识的学习;他们在硕士阶段,完成了心理治疗与咨询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初步培训;在博士阶段,会有更加深入的专业理论和技能培训。在后续的实习过程中,他们会在督导老师的带领下,接受案例接待的具体操作培训。硕士或博士毕业之后,在后续从业期间,仍要继续接受案例督导和个人成长、个人分析。 很遗憾,在中国,心理咨询师的培养,还不属于“学历教育”!每年培养毕业很多的心理学硕士和博士,可是多年以来,几乎没有“心理咨询专业方向”的硕士博士培养,即,中国的心理学硕士毕业生,尽管有比较好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基础和科研训练基础,但是,他们要真的去从事心理治疗与咨询的职业工作的话,仍然是“生手”,仍然缺少实际操作经验的训练。 在中国,如果你想要成为心理咨询师,假设你已经是心理学本科毕业,那么,之后的心理咨询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培训,只能靠你自己来完成了,无法通过“硕士”或“博士”阶段的学历教育来完成。如果你本科都不是心理学专业毕业,那么,心理学的本科基础知识,也只能依靠你自己来自修完成了。 劳动部最初允许报考咨询师的学历资格条件是高中毕业或中专毕业,所以,高中毕业生或中专毕业生,及其它非心理学本科毕业的人,在拿到劳动部心理咨询师证书之后,仍然需要大量地去补课自修,需要去弥补心理学本科教育的基础知识。 为什么我在这里要强调“学历教育”呢?主要有三个理由或好处: 1、一旦你进入到“学历教育”的培训体系之内,其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是科学、系统、全面的,授课教师的资质也都是经过学校把关筛查过的,毕业生的培养质量是有保证的。 2、学历教育,其学费全部或者大部分是由国家教育部门承担的。比如,中国的“自费读大学”,其实,学生上缴的学费,只占整个教育经费的大约二十分之一,即,除了学生交付的“学费”,其它95%的费用都是国家教育部门承担的。 3、在美国,进入硕士学习时,要经过专业老师的筛选,一些明显有心理问题的人是不被准入心理咨询师行业的,这既是对未来的来访者负责,也是对咨询师本人的未来职业及心理健康负责。 在中国,想要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你只需要花几千元钱,购买考试教材,听课,并参加考试,只要考试通过,你就算是取得了“国家级心理咨询师执业资格”。在你拿到执业证书之后,其实,这才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因为,很多人之前所缺少专业、系统的学习和培训,在拿到执业证书之后,还需要再花很多年(大约5至10年,可以简称“十年养成计划”)的精力和时间,去完成这个自身受教育和培训的漫长过程。实际上,这相当于是通过自学,在校外自费完成并达到了“心理学本科和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学历。 基于中国现状,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培养仍属于“非学历教育”,所以,热情地想要投身于心理咨询行业的人,就要自己来承担以上(本科、硕士、博士阶段)学习和受训的全部费用。 大多数心理咨询师,在拿到资格证书之后,发现自己需要大量恶补很多专业知识,需要接受很多专业培训,因此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班,花了很多(冤枉)钱,一些学员几年下来,竟然花了50多万元(包括学费和路途食宿费等)。 四、 成为咨询师的专业成长之路:并行的“三条路线” 心理咨询师成长之路,一旦踏入,几乎是一条“不归路”。 除了学习必须的心理学和心理治疗书本知识,心理咨询师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大概要沿着如下“三条路线”去发展: 第一条线:接待来访者,积累实际操作的工作经验。 这需要有一个“工作基地”,心理咨询师能够在“基地”中有机会去接待来访者。要想成为一名比较成熟合格的咨询师,我的体会是,这个过程大概需要1万小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完成5千小时的案例工作经验。这时,你会掌握一些基本操作技术和理论,积累一些案例经验,获得一种能力:“见到来访者,你很快就能知道他跟你既往接待的所有来访者,有哪些相同”;第二个阶段,完成1万小时,比较深入地掌握了专业理论和熟练地掌握实际操作技能,你会获得一种能力:“见到来访者,你会很快地知道他跟你过去所见过的来访者有哪些不同。”这时,你就比较能够熟练地“将心理学的普遍原理个体化地、灵活地应用于帮助当前的来访者。” 按照每周接待15人次来计算,咨询师每年750小时,完成这两个阶段的1万小时专业经验积累,总共大约需要13年左右的时间。 第二条线:案例督导。 咨询师在接待案例的过程中,需要带着案例资料,找资深专家给自己做案例督导,最好是每个案例都能得到资深专家的督导,当然,也不尽然,当你已经有一些工作经验之后,也可以有重点地选取某些案例进行案例督导。这样就能节省一些时间和经费。 第三条线:个人成长。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难免遇到过挫折或心理创伤。咨询师在心理咨询会谈中,自身的这些创伤症结,经常会被来访者的心理问题所激发、复活,导致咨询师难以有效地去帮助来访者。“打铁还需自身硬”,更好的自我觉察,才能更加自觉地与来访者互动。心理咨询师需要接受个人成长的自我分析,去解决自身成长中的这些心理问题,以便能够更好地运用心理咨询工作手段去帮助来访者。 在这三条路线中,第一条线,是能够给咨询师带来收入的;第二条线和第三条线,是需要咨询师花费资金来完成的。第一条线,是另外两条发展路线的基础,是必须要有的!因为没有第一条路线,就免谈第二和第三条线。有的咨询师会说“我只做个人成长,不做案例咨询,也不做案例督导。”我说,如果是这样,你永远都无法成为一名“有经验的、熟练的、合格的心理咨询师”。 如果说,培养一名成熟的心理咨询师,需要“十年养成”的话,那么,在这十年当中,咨询师的收入和支出,分别是多少钱呢? 首先,“第一条线”的经济收入:如果每接待一人次的心理会谈,给咨询师带来三百元的收入(因为咨询师经常会跟咨询机构老板四六分成),那么,每周工作15小时,每年累计750个小时,总体年收入可达23万元,去掉节假日或外出学习开会,咨询师的年收入应该能够达到20万元;十年的总收入约为200万元。 十年中,心理咨询师在第二条和第三条线上,总共支出了多少钱呢? 举例,请看北京某位执业心理咨询师,一年的具体支出项目与金额: 个案督导,每周一次400元; 参加某督导老师的(视频)团体督导,每周一次400元; 个人成长(个人体验、自我分析):每周两次,每次200元,共400元。 每周总支出为1200。 每年按50个周来计算,每年总支出为6万元。 另外,每年再至少参加两个培训班,一次学术会议,这些会务费、培训费、差旅食宿费,至少有一万元。 这样看来,执业咨询师每年在案例督导和个人成长方面的总支出为7万元左右。 十年的总支出是:70万元。 如果你没有70万元,你就无法坚持完成“熟练心理咨询师”的整个培训和学习过程。 在你完成第一条线的同时,如果你再保证完成了第二和第三条线,你就可以磨练成一位成熟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如果,你有另外一份工作,有其它固定的工作收入,你有钱支出70万元,但是,如果你没有实际操作经验的积累,没有完成1万人次的工作经验积累,无论你有多少钱,都无法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比较成熟合格的心理咨询师 有咨询师会说:“我现在还没有学好本领,所以,我现在暂时先不接待案例,只参加培训班,只做个人成长;等我学好了之后,等我把自己成长好了,然后,再去接待个案。”我会说:“如果不去接待个案,只参加各种培训班,没有实际接待案例的经验,永远都无法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甚至都无法很好地完成个人成长。事实上,在接待个案的过程中,才能真正理解了课堂上、书本上所学的内容;在帮助来访者的同时,助人助己,咨询师自身的很多个人问题也会相应地得到了某种程度的解决。如果不去接待案例,只做个人成长,说白了,不是把自己培养成心理咨询师,而是正在扮演着来访者(病人)的角色。” 五、 心理咨询师的养成,如何省钱? 想要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参加学习、接受培训,就要花一大笔钱。如果没有省钱的意识,往往会花很多的冤枉钱。如何才能省钱? 在这里,我把我能想到的几种省钱办法,介绍给你。 专业基础知识,能看书的,尽量自己看书解决。这样可以节省很多参加培训班的学费;书上看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找同行一起交流。看书的时候,先从容易看懂的著作开始阅读,如果发现一本书,翻阅时,晦涩难懂,看不下去,就干脆先放下,选另外一本容易读懂的书去读,过一段时间之后,再试着去看那本难读的书。真正的读书,往往不是指望书上有什么,而是借助读书,激发自由联想,让内心想起来什么。弗洛伊德说:“每个人只能学会他能够学会的东西。”我建议,最好是几位咨询师能够约在一起定期举办读书会,这样可以互相交流读书体会,看不懂的地方,可以在读书会上,请教他人。 有选择地参加培训班。建议首选“基础知识和技能培训班”。网上有各种理论学派的培训班消息,如果每个培训班都参加,就会花很多很多钱,甚至是冤枉钱。因此建议:首先选择最基础的培训班,比如,精神分析、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技能培训班,而不是在没有基础知识的时候,就去选择“梦的分析”、“催眠术”、“后现代技术”等,甚至更加稀奇古怪的培训班。我不是说这些培训班不好,而是说,在刚刚开始起步的时候,重要的是要打好基础,不能好高骛远。基础知识和技能,在心理会谈中,所起的治疗作用永远都会占至少70%以上,比如,治疗关系的互动,共情,提问,倾听,对质、澄清等。等你有了比较好的基础之后,再去学习那些“特殊专项技术”培训班。尽量选择“连续培训”,因为单次培训,往往学到的东西会很少,不够系统和全面。尽量避免选择价格“奇高”的培训班,因为这些培训班,往往难以做到“物有所值”。培训班,每年参加两个,足矣!参加的太多,往往造成“消化不良”,造成金钱浪费。在电视媒体上经常露面的“心理专家”,不一定全都是专业水平最高、咨询经验最丰富的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 关于精神分析的课程选择:如何选择好的精神分析课程或好的精神分析授课教师?目前进行的中德班、中挪班、中美班、CAPA等精神分析培训项目,都可以成为您的首选。 如何鉴别精神分析培训教师的好坏。除了看教师的培训背景,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听课效果来对教师进行评定。假如,某位精神分析师讲授精神分析课程,你听了之后,觉得“这位老师太牛了,但是,精神分析太高深了、太难学了,我只好望而却步、知难而退。”那么,起码对你来说,这位精神分析教师一定不是一位最好的教师;而一位“好”的精神分析培训教师,带给你的感觉是这样的:“我没有觉得这位老师有什么神奇之处,在听课之中和之后,我只是觉得精神分析很有趣,虽然看上去有些复杂,其实也很简单,它就是我内心原本就有的那些事儿。” 理论联系实际,操作案例先行。书上得来终觉浅,想要好好理解书本或培训班上所学的知识,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去亲自接待案例,这样可以给自己一些经济收入,同时这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与此同时,你在做案例的过程中,在帮助来访者的同时,看到了自己的心理问题,甚至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自己的心理问题,就能节省很多“个人成长”的费用。 同辈间,定期举办“同辈案例集体督导”讨论会。咨询师在接待来访者时,往往存在个人误区或盲区,在同辈团体中,去呈现和讨论每个组员的案例,发挥集体的智慧,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发现问题,往往会给咨询师带来丰厚的收获。这样的同辈集体督导,可以节省“一对一”案例督导的很多费用。 参加同辈之间的“团体成长小组”,在小组中,通过大家的交流互动,能够发现和解决自己的很多心理问题,这样也可以大幅度地节省“一对一”个人成长的费用。 六、什么样的人,比较适合做“心理咨询师”?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专业歌手”!同样,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比较好的“心理咨询师”。那么,什么样的人,比较容易成为合格、成熟的心理咨询师呢? 我认为如下两点很重要。 首先,看心理学教科书的时候,如同看小说那样,感觉非常容易理解其中的内容,而且会看得自己都内心澎湃,热血沸腾;越看越想看,一点儿都不累。 其次,喜欢和别人聊天,对人有兴趣,很容易理解别人在说什么,并且能够体会到别人此刻的内心感受。这表明你具有与他人共情的天然人格素质。共情,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一种人性特点,是人际沟通的基本能力,是人格是否发育成熟的表现。但是,对心理咨询师的共情能力,要比对普通人有更高的要求;心理咨询师最难培训的操作技能就是共情能力。共情,不是我自己以为我已经理解他了,而是我的共情和理解,能够得到来访者的认可,他会激动地说“太对了,你太理解我了,我就是这样的!” 如果你具有上述这两种能力,如果你选择将来以心理咨询师为职业,就会比别人更有先天优势,因为你花比别人更少的气力,就能读懂更多的心理学著作,并能在临床上取得比别人更佳的心理治疗咨询效果。 七、 心理咨询师,自身心理都健康吗?是否也具有心理创伤? 心理咨询师,是人类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心理咨询师一定是心理最健康、人格最健全的人吗?心理咨询师,是否也会有自身的心理创伤呢?有过心理创伤的人,能否选择从事心理咨询职业呢? “人,注定在创伤中前行(曾奇峰名言)。” 每个人都是一波三折,在经受各种挫折中长大的,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心理健康的人。 那么,什么样的人,算是“需要接受心理咨询帮助的来访者(病人)”呢?哪些人,经历了创伤,却可以去做心理咨询师呢?我大致可以这样说:经历了创伤,但是,还没有走出创伤的人,现在仍然有很多适应现实的困难者,就要去做“来访者”;经历了创伤,已经从创伤中走出来的人,能够比较好地适应现实环境者,就可以去选择做“心理咨询师”。 心理治疗师,就一定比病人更加心理健康吗?不见得。因为,治疗师的心理创伤或人格问题,可能跟来访者是不同的程度、不同的方面,他在自身心理创伤之外的其它方面,心理功能是相对完好的,所以,他可以“带病坚持工作”,帮助病人。如果治疗师自身心理创伤跟病人是相同的程度、相同的方面,如果某个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刚好击中了心理治疗师的个人心理症结,那么,这个心理治疗师就往往难以做得好,难以有效地帮助病人。因此,心理治疗/咨询师在从业过程中,最好要一直都去做个人分析,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每一位来访者,包括特殊类型的病人。 如果你还没有走出创伤,正处于创伤中,我建议你还是老老实实地去做“来访者(病人)”吧,去寻求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帮助,不要讳疾忌医,不要着急去当“心理咨询师”,那样,你会更加困难,因为在心理咨询过程中,自身的心理创伤经常会被来访者扎中要害,被来访者激发出来,会导致心理咨询工作出偏,让自己和来访者都受到伤害。 八、 病人能成为心理咨询师吗?咨询师要成为“病人”吗? 中国有句老话:“久病成医”。 我经常听说:某某来访者,经过咨询师的帮助,最后,他“痊愈”了,参加了劳动部咨询师考试,拿到了资格证书,…… 来访者,或“病人”为什么不去寻求心理咨询或治疗的帮助,为什么一定要成为心理咨询师呢?其中可能的缘由是:首先,他们曾经苦苦地想要找到心理咨询师得到有效的心理咨询帮助。但是,他们最终发现,现有的心理咨询师太少,水平太低,难以给他们有效的帮助。其次,他们做心理咨询的费用,远远大于他们考心理咨询师证书的费用;再次,当他们拿到“心理咨询师证书”之后,他们参加了很多的受训课程,有的还接受了“个人成长、个人分析”,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心理问题,得到了某种程度的缓解。其中,也包含着讳疾忌医的“否认”和“反向形成”的防御机制。 长期接受心理治疗与咨询的来访者或病人,在经过治疗与咨询之后,究竟能否成为心理咨询师? 这不是没有可能!客体关系理论的代表人物,克莱因,就曾经是“病人”,后来,她努力学习,经过培训和自我成长,变成了一名“精神分析师”。 我们1997年参加中德班精神分析组培训的时候,德国老师告诉我们,心理治疗师,要接受800次的个人体验;病人要接受800次的长程精神分析治疗。我们中国学员问德国老师:如果病人在接受了800次的精神分析治疗之后,病人能否就已经变成了“心理治疗师”(久病成医),并且能够给别人做心理治疗了呢?德国老师回答得既认真又幽默:病人在接受了800小时的治疗之后,他还要另外再接受800小时的个人分析,才能成为心理治疗师。 有的人问我:你看,我这辈子能否成为“心理治疗师”? 我回答说:肯定可以!但是,需要接受培训,“玉不琢不成器”。在你接受培训的时候,就看你自身的人格,距离“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要求有多大差距啦;如果差距小,稍微一打磨,你就成了;如果差距大,就需要长期的、耐心而缓慢地,打磨很多年,也许20年,也许50年,也许需要打磨100年,……。 治疗师,想要成为一名好的治疗师,就需要共情病人,深切体会病人的内心感受,首先要“成为病人”,然后才能对病人有所帮助。(恕不冗叙,推荐您去阅读苏晓波早年撰写的一篇文章《成为“病人”》) 九、心理咨询师究竟“出卖”了什么? 去找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来访者往往会觉得:心理咨询师什么也没干,甚至都没有跟我说什么,竟然还收我那么多钱! 心理咨询师,究竟在出卖什么? 其实,心理咨询会谈,需要场地,场地需要租金,这是收费的一个理由。 心理咨询师,以咨询为业,要挣钱养家,即使他什么也没有说,他只是坐在那里静静地倾听和陪伴你,也是有人力成本的。心理咨询师,起码出卖了体力和脑力劳动。 心理咨询师所具有的专业助人能力,咨询师在接受专业培训的时候,也是要交学费的,是有成本支出的。 来访者会说:“我难过的时候,我去找普通朋友聊天,都不收我任何费用,还可以跟我连续聊几个小时呢!”我说:“是啊,可是,朋友聊天的时候,你的朋友很难做到认真地倾听,他们往往缺少心理专业知识和技能,往往只会简单地说一句‘你别想了’,随后,他就去忙别的去了;朋友也没有义务连续多次地陪你聊天,他忙的时候,就顾不上你了。再说,朋友可没有为你的隐私保密的义务,朋友跟你之间,会有更多复杂的利益关系,很难做到像心理咨询师那样地公正客观,朋友更缺少心理学的专业知识技能,难以在内心深处帮到你。所有这些,都是心理咨询师要收取咨询费用的一些理由。” 心理咨询师,卖艺不卖身。心理咨询师,究竟出卖了什么? 心理咨询师是来访者心灵层面上的“妓女”。 文雅一点的说法是:心理咨询师用生命陪伴你成长。从根本上来说,心理咨询师出卖的是对来访者的“大爱”,因为只有“爱”,才是治愈所有心理创伤和心理障碍的唯一良药! 十、 心理咨询的收费,如何定价? 目前,在各个公立医院,心理治疗的收费都非常低,几十元到一百元/次。这是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定价,它完全没有反映出心理治疗师的真实劳动价值或技术含量。这么低的价格,使得很多来访者愿意到医院来做心理治疗和咨询,但是,到了医院,他会发现,即使正规的大医院,也只有少数几个医生在做心理治疗,这么低的价格,这么费心的工作,几乎没有多少医生愿意从事这项业务;由于开展心理治疗的医生太少,所以,远远无法满足病人的就医需要。很多病人去抢着挂仅有的几位心理治疗师的门诊号,就会出现“挂号不贵,但是挂号难”的问题,即使挂上一次号,进行了一次心理会谈,下一次就不知道要隔几个星期或几个月才能再挂上一次啦,难以保证心理治疗的连续进行。如果医生采取约诊的方法,来保证会谈的连续进行,那么,就会只有少数几位病人能更得到这么“优惠的心理治疗服务”,更多的病人几乎永远都挂不上号啦。 造成这样的局面,不是医生个人的问题,而是卫生管理的一个难题,有待将来官方从卫生管理的角度给予解决。 心理咨询师,可以在社会上开“心理咨询机构”,或者作为签约咨询师,就职于某个心理咨询机构。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一般每次心理咨询的价格会在500元至1000元不等,这其中包含房屋租金、秘书工资等成本。兼职签约咨询师要与老板四六分成,所以,心理咨询师做一次心理会谈,个人能够得到200至400元的实际收入。按照每个星期接待15人次计算,其每周的收入在3000元至6000元。 每次会谈的心理咨询费,其价格是如何制定的呢?当然是依照市场定位的。但是,这其中也有基本规律可循。世界各国,心理咨询的价格,一般有如下规律:当地居民人均收入的一半,拿来做心理咨询,是当地居民所能承担的咨询价格。 以北京为例,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统计局公布了2013年度北京市职工年平均工资,为69521元,月平均工资为5793元,为了方便,就算是人均月收入为6000元吧。 那么,来访者所能够承担的心理咨询费,是其月收入的一半,即,每个月能够拿出3000元来做心理治疗与咨询;如果按照每周一次会谈,一个月会谈四次的话,每次会谈的价格大致是在750元左右。 所以,现在北京市的心理咨询机构,每次心理咨询会谈的收费价格一般会在500元至1000元之间。 咨询师,如果每个星期接待15人次的来访者,那么,心理咨询师的收入大致是多少呢?去除老板的提成,心理咨询师的个人经济收入,一般是当地居民收入的三倍左右。 十一、心理咨询师,有哪些经济收入来源?心理咨询师如何自我保健,安排工作和生活? 在美国,心理咨询师,80%以上的人都在个体开业,大约不到20%的人会在学校或医院供职。即使私人开业的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他们也往往在心理咨询工作时间之外,去高校讲课,或从事一些其它公益活动或有经济收益的社会活动,包括从事咨询师的专业培训、案例督导、个人成长等。 世界上,关于心理咨询工作,有一些基本的约定。比如,每次心理会谈时间为40至50分钟,就像是学校里,每节课的时间是50分钟。为什么要规定50分钟呢?因为,少于50分钟,往往会谈中,会感到时间不够用;而超过50分钟,即使说了更多,来访者却难以有效地消化和吸收这些会谈的内容。 心理咨询师,每周工作多少小时,就算是“满负荷”的呢?世界各国通行的标准周工作时数是不能超过15人次(或小时)。为什么要有这个限定呢?因为,如果心理咨询师每周工作超过15人次的会谈,无论他自身原本多么的心理健康,由于超负荷的工作,都会给他的情绪甚至是人格造成心理损害的。咨询师自身的心理如果因工作压力大而造成损害,会降低他接待来访者的咨询质量或效果,甚至会造成来访者的心理损害。 心理咨询师,为了自身的心理健康,也为了更有效地帮助来访者,我的建议是:心理咨询师一定要做到,每周心理咨询工作会谈不要超过15人次或小时,不能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从事心理咨询会谈,否则,自身会出问题的,甚至会出大问题的!心理咨询师,比较好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是:“半个身子在业内,另外半个身子在业外”,或者叫做“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每周有一半的时间从事专业工作,另外一半的时间从事心理咨询会谈之外的工作;尽量做到“同事之外有朋友,专业之外有生活。” 十二、对中国《精神卫生法》的简单评论 《精神卫生法》,经历了几十年的酝酿,终于在2012年10月26日通过,自2013年5月1日起施行。 精神卫生法,涉及到了“心理治疗与咨询”职业。 其中有几条重要的相关规定: 第二十三条 心理咨询人员应当提高业务素质,遵守执业规范,为社会公众提供专业化的心理咨询服务。 心理咨询人员不得从事心理治疗或者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 心理咨询人员发现接受咨询的人员可能患有精神障碍的,应当建议其到符合本法规定的医疗机构就诊。 心理咨询人员应当尊重接受咨询人员的隐私,并为其保守秘密。 第五十一条 心理治疗活动应当在医疗机构内开展。专门从事心理治疗的人员不得从事精神障碍的诊断,不得为精神障碍患者开具处方或者提供外科治疗。心理治疗的技术规范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第六十五条 综合性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开设精神科门诊或者心理治疗门诊,提高精神障碍预防、诊断、治疗能力。 第七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直至吊销执业证书或者营业执照: (一)心理咨询人员从事心理治疗或者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的; (二)从事心理治疗的人员在医疗机构以外开展心理治疗活动的; (三)专门从事心理治疗的人员从事精神障碍的诊断的; (四)专门从事心理治疗的人员为精神障碍患者开具处方或者提供外科治疗的。 心理咨询人员、专门从事心理治疗的人员在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活动中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对于精神卫生法的上述有关规定,我的解读是:精神卫生法,好处是明确了“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各自的工作对象、工作任务、边界、责任范围,从业地点和上属管理部门,但是,最大的问题是“制造了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工作的割裂(splitting)”,制造了心理治疗师和心理咨询师之间的对立,非白即黑! 今年的世界卫生日,有专家称,中国13亿人口,总共有精神障碍患者1.7亿人。 精神卫生法,把病人圈定在医疗机构内做心理治疗,我不知道卫生管理部门和医院,将来是否真的能够担当起为病人提供足够、有效心理治疗帮助的社会责任呢?我们拭目以待。 我的最大困惑是:难道,被精神科诊断为某种疾病的精神科病人,只能在医院接受心理治疗吗?他们就无法同时得到医疗机构外的心理咨询帮助吗?这样的法律规定,显然是有问题的,既存在学术概念、学理问题,也存在行政条块分割、现实操作和管理问题。 2012年出台的精神卫生法,在制定过程中,我一直都没有去主动参与。最后,当我看到颁布出来的《精神卫生法》的时候,我觉得其中有很多遗憾和有待将来完善的地方。但是,为时已晚! 我希望,将来精神卫生法会修,到时候我一定要主动参与修订,特别是要修订心理治疗与咨询等的相关条款,我现在已经准备好了最关键的修订要点,即,“病人在接受精神科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师提供心理治疗的同时,完全可以接受心理咨询师所提供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 结束语 好多年前,我就想:心理治疗与咨询,这个工作太好了,最大的好处不是帮助来访者或病人解决了心理问题,而是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把自己的心理问题解决了。我就想,经过一些年的努力,等有一天,我把自己整明白了、整健康了,我就改行干别的,因为心理治疗与咨询行业,实在是太辛苦了,甚至难以维系生计。很多年过后,却发现,自己的心理问题越整越多,小问题解决了,更大个儿的心理问题随之被发现,这些更大、更深层的问题,往往是每个个体内心深处更根本、更普遍人性的东西,或者叫做:“集体无意识”。个人成长,是一个不断自省和逐渐自我完善的过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现在年龄大了,我发现自己除了能够继续从事心理治疗与咨询行业工作,别的也做不了啦,现在让我改行去做别的专业,时间已经来不及了。因此,在退休前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我也只能死心塌地地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这个专业,争取多帮助一些来访者或病人,多培养一些心理治疗师和咨询师。现在,我非常希望选择进入心理治疗与咨询行业的咨询师和治疗师同道们,能够在未来的中国大展宏图,促进国民的心理健康,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和人生理想。 2014年11月6日 于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特别说明:版权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多谢!)
什么是“心理治疗”?丛中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医生有两种东西可以治病:一是药物,二是语言”。 ——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药物和谈话,是医生治疗病人的两个最重要和经常使用的临床手段。医生在掌握一些药物治疗的基本要领的同时,学习、掌握一些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操作技术,也是非常必要的和有益的。一、心理治疗的概念心理治疗是医生(心理治疗师)应用心理学科学原理、为促进病人心理和身体健康所开展的临床实践活动。心理治疗是一种以助人为目的的专业性的人际互动(interaction)过程,治疗师通过言语和非言语的互动方式影响病人或其他求助者,引起心理、行为和躯体功能的积极变化,以达到治疗疾病、促进疾病康复和心理健康发展的目的。心理治疗的主要学派:精神分析、行为疗法、认知疗法、以人为中心疗法、家庭治疗等。心理治疗的方式:个体治疗及集体(小组)治疗,以面谈为主,其中个体治疗还可以采用书信、电话等方式。二、治疗关系治疗关系是治疗师与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职业化的人际关系。治疗师通过治疗关系对病人产生心理影响,病人则借助于这种关系中的支持性因素而发生心理改变、成长。治疗关系的实质是治疗师与病人在心理治疗中所结成的一种工作联盟,治疗师与病人要以相互配合的方式进行工作,犹如两个人一同相互配合划船过河一样。治疗关系体现在治疗师与病人之间的心理互动、情感交流之中,它是治疗师开展心理治疗工作、帮助来访者以更适宜的方式思考和行事的基础。治疗关系是建立在治疗师与来访者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基础上的,治疗师在治疗关系中尽力提供一定程度的促进条件,包括:共情empathy)、尊重、真诚和简洁具体等。罗杰斯认为,没有建立起令人满意的治疗关系,是许多心理、咨询和治疗不能成功的原因。心理治疗关系的性质:1、新的人际关系:不批评(完全的接纳、让病人自然地成长、更加人性化),不包办代替(不剥夺成长的机会),不偏倚(公正客观);2、亲密的人际关系:亲密且平等的关系,安全感的需要;3、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不落窠臼,促进人性发展的。三、心理治疗的设置心理治疗中的设置,是心理治疗师预先设计的、要求治疗师与病人共同遵守的、针对心理治疗的实际操作过程的具体安排和基本职业规则。治疗设置是心理师职业工作的具体体现,是治疗师开展职业工作的必要条件,维护治疗师和病人双方各自的利益,是病人获得有效的心理治疗帮助的重要保障。因此,设置需要医患双方共同遵守与维护。治疗设置主要有关系设置、时间设置、保密设置等,还包括治疗任务、目标、疗程、收费等的协议内容。每次心理治疗会谈的时间一般为50分钟,每周1至5次会谈。心理治疗往往需要多次会谈才能完成,如果会谈次数少于20次,属于短程治疗;如果会谈次数多于50次,则属于长程的心理治疗;20次至50次之间,则属于中等长度的心理治疗。四、心理治疗的基本过程心理治疗的疗程,既可以说是单次会谈的过程,也可以说是整个治疗的全过程。心理治疗的基本过程,可以分为如下五个阶段。1、 建立关系,全面深入地了解情况,收集资料;采用倾听、观察、提问、对质、澄清等手段;2、 进行心理功能的诊断与评估,包括现象学诊断与评估和心理治疗学的诊断与评估;3、 确定治疗计划与目标,与病人达成协议;4、 帮助与指导,采用情感反映技术、沉默、理解、解释等手段;5、 治疗结束与总结。五、心理会谈的基本原则心理会谈的基本原则反映了心理治疗关系的基本性质,是心理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遵循的基本操作法则。心理治疗操作中,体现为:1、以病人为中心。病人是具有疾病痛苦的求助者,也是自我康复的建设者,心理治疗的承受者、消费者、收益者,治疗师必须坚持以帮助病人作为心理治疗工作的根本目的。2、平等、尊重、信任。心理治疗的主体是病人,治疗师是职业的助人者,治疗师的心理会谈只有通过病人的内在能动性而发挥作用。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师只有始终坚持平等、尊重、信任的原则,以病人为主体,不包办代替,不强权支配和粗暴地控制病人,充分调动和发挥病人的心理能动性,才能使心理治疗产生助人的效用。3、职业化的人际互动。在平等、尊重、倾听等的基础上,医生要适度地保持主动,对病人的表现做出及时而恰当的回应,如共情、情感反映、理解与解释等,以专业性的、职业化的互动方式,积极影响病人,引导病人,使之获得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的改变。4、保密原则。在心理会谈中,经常会涉及到病人的个人隐私等内容,医生只有承诺对病人的隐私内容进行保密,才能得到病人的信任,减轻病人的心理防御,增强病人的安全感,使心理会谈深入有效地进行。5、整体性、系统性、发展性。精神症状,属于心理功能的异常,表现为环境适应障碍,特别是人际关系不良。精神症状经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在心理内部,认知、情感和行为,可以互为因果;个体与环境的关系,既可以是产生精神症状的原因,也可以是精神症状的临床表现,两者也可以互为因果。心理功能是连续变化、动态发展的。心理治疗必须坚持整体观、系统观、发展观,坚持认知、情感、行为的统一,个体与环境的统一,既往经历与当前心理功能状态及未来心理发展的统一。6、积极取向,促进健康。病人虽然是存在疾病痛苦或心理功能缺损,但是,心理治疗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健康,而不仅仅是治疗疾病。因此,医生不仅是在帮助病人治疗疾病、促进康复,更重要的是努力促进病人的心理健康发展。六、心理治疗的适应症1、对病人的要求心理治疗通过治疗师与病人之间的人际互动而产生疗效。因此,心理治疗首先需要病人具有接受心理治疗的内在愿望并主动寻求心理治疗的帮助;其次,需要病人具有一定的自我认知、反省和自我调节能力,需要病人对自己的症状能够从心理的角度来认识和思考,并愿意对产生症状的心理原因进行深入的探讨;在自我认知、理解和自我反省的同时,努力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获得新的生活经验和感受,以矫正原有的错误认知和行为应对方式,更好地适应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再次,需要病人能够安排时间前来进行心理会谈,具有治疗费用的经济支付能力,保证会谈能够持续地进行;最后,要求病人能够努力地适应社会,尽力坚持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规律,能够与治疗师之外的社会他人(如亲人、同事、朋友等)进行人际交往和心理沟通,具有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较好的社会支持系统。2、适应症由于心理治疗主要是通过治疗师与病人之间的心理互动而发挥效用,所以,除了上述对病人的基本要求外,心理治疗的适应症主要是针对心理因素在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发展与转归等方面起较大作用的一些疾病,神经症、应激相关障碍、轻中度的抑郁障碍、进食障碍、性心理障碍、性功能障碍、睡眠障碍、分离(转换)型障碍,心身疾病等;而重度抑郁发作的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急性期、严重的人格障碍、意识障碍等则不适合做心理治疗。3、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的选择应激相关障碍、轻度人格障碍、神经症及轻中度抑郁障碍等的病人,如果病人拒绝服用药物,愿意承受疾病痛苦,只接受心理治疗,这是完全可以的,医生对这些病人完全可以单独采用心理治疗而不必合并药物治疗;如果病人愿意在服用药物的同时再接受心理治疗,也是可以的,药物治疗合并心理治疗,可以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重度抑郁发作或伴有严重自杀观念的抑郁症病人,精神分裂症的急性期病人,要首选药物治疗;而在急性期过后或者症状缓解后,在坚持正规服药的同时,如果再能结合心理治疗,则非常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减少复发。欢迎您关注订阅“丛中精神分析”微信公众号。微信号为:firstbush宗旨:“传播精神分析理念,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丛中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强迫症(OCD)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最经典的神经症之一,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患者虽体验到这些想法或冲动是来源于自身,极力抵抗,但始终无法控制,二者强烈的冲突使其感到巨大的焦虑和痛苦,影响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甚至生活起居。强迫症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强迫思维”和“强迫疑虑、反复检查”以及“怕脏、穷迫洗涤”。近年来统计数据提示强迫症的发病率正在不断攀升,有研究显示普通人群中强迫症的终身患病率为1%~2%,约2/3的患者在25岁前发病。强迫症因其起病早、病程迁延等特点,常对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世界卫生组织(WHO)所做的全球疾病调查中发现,强迫症已成为15~44岁中青年人群中造成疾病负担最重的20种疾病之一。另外患者常出于种种考虑在起病之初未及时就医,一些怕脏、反复洗手的患者可能要在症状严重到无法正常生活后才来就诊,起病与初次就诊间可能相隔十年之久,无形中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因此我们应当提高对强迫症的重视,早发现早治疗。强迫症,在得病之初,往往会有一些心理诱发因素,比如,学习压力大,受到批判和委屈等,患者会存在一些现实原因所导致的内心痛苦。如果只有这些现实原因,往往不构成强迫症的发病,最多也只能是急性应激障碍,或者演变成创伤后应激障碍。遇到诱发因素,导致强迫症,往往还跟得病前的个性因素有关,比如,内向,固执刻板,追求完美,缺乏安全感,犹豫不决,缺乏自信和自尊,消极思维,缺少积极主动的行为应对,不善交往,缺少朋友和社会支持,等。这些个性特点,跟早年生活经历有关,特别是幼年创伤,缺乏母爱和社会支持。强迫症患者,往往会采取压抑、隔离和转移、理智化(包括合理化)等防御机制,躲避压抑其痛苦情绪。强迫症病人内心,充满理想与希望,同时却缺少真正的乐趣,也缺少自信心,低自尊,不敢相信自己是可爱的,缺少对他人的基本信任。思维联想,就像是一列火车。如果这列火车一直得不到检修,就会出问题;如果每跑一千公里,检修一次,就比较合适;如果每跑一公里就停下来检修一次,这会使火车无法正常运行。强迫症病人的思维,就像是列车,每运行一小段,就要进行强制检查,结果就会导致思维联想无法自然顺畅地进行,出现强迫思维。人活着,总是要受很多苦的。强迫症病人,面对自身的人生痛苦,往往采取排斥的态度,总是会说“不,我不要痛苦!”并想尽各种方法来逃避痛苦,比如,当恐惧感染疾病的时候,内心不安,就去反复洗手,以换得暂时的内心平安,短暂地缓解痛苦,而不去真正面对“人生本来就会得病、最终会死去”的人生现实。强迫症患者,经常会把“幻想”当现实,把低概率事件当作是高概率事件,把或然发生的事情当作是必然要发生的事情。比如,入室抢劫的事件,在现实生活中时有发生,这是概率而非必然。过马路,有可能会被汽车撞死,我们在过马路的时候,要多一些注意和小心,但是,不能因此而这辈子不出行。游泳,有被淹死的危险,我们不能杜绝游泳。活着,就有得癌症的概率,我们不能因此而不活着;生命的尽头是死亡,我们不能因此而不出生。强迫症患者的“强迫行为”,往往是用尽各种方法,防范低概率的“万一”可能出现的危险,比如,万一门没有锁好,会有歹徒闯入,后果不堪设想。“歹徒入室抢劫”,这是低概率事件,而且,是来访者头脑中幻想出来的事情。患者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现实检验能力的局部下降,会把幻想当成现实,把可能要发生的事情,当作是必然要发生的事情。病人这些特点,往往跟其幼年的心理创伤有关。潜意识中有情感和需要,存留了针对外界事件的内心反应模式,却没有时间和空间。所以,潜意识,虽然服从因果律,但不是 “前因后果”,而是过去和现在“共时性”地同时存在于当前的潜意识之中。早年发生的外部事件所造成的心理创伤,是个体对当前事物进行反应的内心依据,正在参与着他现在的情感和行为。强迫症患者,缺乏自信,怕自己出错,认为上次强迫检查的结果不可信,所以,就会重复强迫检查。强迫症患者内心具有弱小感,其所采取的应对方法是“增强控制,强迫检查”,“强迫思维,用思维代替行动”,或者, “干脆不行动,以防出差错”。如何提高自信?积极行动!以行动提高能力,以能力提高自信。对待各种危险(包括疾病、外伤、被伤害、死亡等)和各种痛苦的态度,反映了个体对待生活、生存和生命的根本态度。不能因为有痛苦和危险,就不出生,不生活。所以,在危险和痛苦客观存在的情况下,每个人都要去承受和担当这一切。而强迫症病人却拒绝接受这个“客观现实”,总是否认、排斥和逃避现实。强迫症病人为什么没有勇气去面对自己的人生痛苦呢?因为,他们在生活中,往往是“孤军奋战”,缺少社会支持,缺少理解和关爱,特别是在他们幼年的时候,往往具有母爱的缺失,经历过很多心灵痛苦,导致他们内心的弱小感,无力感,不确定感,不安全感。所以,他们就会极尽全力、尝试各种方法摆脱痛苦。家长带着“强迫症”、“焦虑症”或“抑郁症”的孩子前来看病,家长总是抢在孩子前面着急地跟医生报告病史:“孩子读高三,原来成绩非常优秀……”我一听这样的报告方式,就会为孩子感到难过,为家长感到可悲。难道,在家长眼里,只有孩子的“成绩优异”吗?除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家长的爱去哪里了?强迫症病人,排斥现实痛苦的同时,倾向于采用“幻想式满足”的方式,麻醉自己,缓解内心痛苦。强迫症患者,内心深深眷顾怀念着很多美好的幻想或生活经历,包括幻想的或曾经的辉煌,经常会闭上眼睛,心里怀想着:“如果有一天,我做到了十分完美,绝对完美,我的生活该多么幸福呀!”睁开眼,更加痛苦。强迫症患者,对于美好现实的幻想和未来的憧憬,具有强烈地执着心,几乎达到了偏执、脱离现实的程度。他们会说:“我这个人就是追求完美”。其实,他们的所谓“追求完美”,准确地讲,应该是“强求完美”,即,我的美好愿望,必须、立刻实现;如果实现不了,我就痛苦,我不能接受现实(不完美)!强迫症患者总喜欢这样说:“我原来曾经学习成绩优异,都是因为强迫症,我的高考失败了。据说强迫症是心理上的癌症。很多年,我看了很多医生,都没有治愈。我所有的时间都花在看医生上了,再也没有去读书,更没有去找工作。我的人生都让强迫症给毁了。如果没有强迫症,我会是多么的完美和优秀啊。”强迫症患者最初是不切实际地要“强求完美”、“回避痛苦”,后来就出现了强迫症状,伴着着焦虑等痛苦。强迫症患者又把“强迫症状及伴随痛苦”当作“异物”去排斥,一心想着要战胜强迫症状。只顾愿望,不看效果,最终陷入了恶性循环,陷入无力自拔的泥潭。就像一个人掉进沼泽里,越挣扎,陷进去的越快。人,试着跟自身的痛苦在一起,这是需要勇气的。好多人,以为“跟痛苦在一起”会让自己变得更痛苦。其实,如果有勇气“跟痛苦在一起”的话,痛苦往往不是加重,而是悄然减轻,你甚至还可以以苦为乐,苦中作乐。无论抑郁或者是焦虑,如果你有勇气跟它们呆在一起,静观其变,然后自然就会“物极必反”了。强迫症患者会说:“由于我患有强迫症,所以,我就无法看书了。据说强迫症是心理上的癌症。总也无法治愈,结果总是在看病,一直都没有看书。等我把强迫症彻底治愈了,我就可以重新开始看书了,那时候,我的注意力非常集中,学习效率高极了,看一天书就能顶一千天。我就能把所有失去的时间都补回来。”“先治疗强迫症,等强迫症彻底痊愈之后,我再去看书学习。”这是强迫症患者经常采用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即,把看病和看书,割裂开来,当作是“非此即彼”、“非白即黑”的对立的两件事。结果,这样的思维和应对方式,导致病人无法走出强迫症的泥潭。只有愿望是不够的,关键要有现实有效的行动。行动所取得的效果比愿望和幻想更重要!我经常会跟强迫症患者探讨:“你当初是为了读书、参加高考。后来,你患上强迫症,你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来跑医院、看医生了。你迫切想要治愈强迫症,然后你去看书、参加高考。可是,你休学后的这些年,你每周拿半天时间看医生,其它时间你是否去看书学习了?你看多少次医生,能抵得上看一页书?”正确做法是:边看病,边看书;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有的中学生认为:谈恋爱与学习是对立的,谈恋爱就耽误学习,所以,克制自己忘掉自己所喜欢的异性,强制自己去背单词。结果是“单词记不住,异性忘不了。”让自己喝一杯“忘情水”,服一片“三A忘不了”,最终导致了强迫症等神经症。有的中学生会这样做:边恋爱,边看书;恋爱学习两不误,互相促进。对于“完美和理想化”的幻想,强迫症患者往往会要求自己“必须、立刻达到完美”,其实,往往会欲速不达。飞机是可以飞上蓝天的,但是,飞机起飞的时候,是需要有一段长距离的跑道的。如果没有这段跑道,飞机是难以起飞的。垂直起飞的难度,是非常高的,要求引擎的推力简直要像火箭发射。如果强迫症病人能够带着症状去生活,坚持现实有效的积极行为,而不是停留在幻想之中、无休止地让自己去做强迫行为,能够接受现实的不完美,能够接受挫败,能够坚持“十年磨一剑”的话,强迫症也会逐渐痊愈的。你想成为心理健康的人吗?好,从现在开始,你就要学着像健康人那样去生活。很多的强迫症病人,自身并不主动前来寻求心理治疗。心理治疗,首要条件是:来访者要有求助动机。如果你已经告诉他如何找到心理治疗与咨询的资源了,剩下就是尊重他的个人决定了。来访者具有自主决定权,决定是否接受心理治疗,或者,决定是否结束心理治疗。如果他暂时决定不接受心理治疗,这个决定也是值得尊重的。我们会建议强迫症患者去看心理治疗师,接受心理治疗。在心理治疗师的指导下,尝试着跟别人沟通与交流,建立爱与信任的人际关系;获得关爱和自尊,逐渐放下那些“强求完美”;接纳现实痛苦的同时,积极行动,从事有建设意义的活动;承受痛苦的同时,创造内生的快乐。
解除抑郁,提高生活品质丛中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一、抑郁情绪的严重性在温饱基本解决、事业取得成功之后,如何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这成为每个现代人都十分关注的最大个人发展问题。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也在日趋增大,焦虑和抑郁情绪成为了困扰人们心身健康、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的最为普遍的心理问题。生活有幸福感于是成为维护心理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第一要义。抑郁就是没有快乐!在美国,抑郁症的患病率大致为10%,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为17.1%(1994),其中男性为12.7%,女性为21.3%,恶劣心境为6%(Kessler,1998)。在中国,三十年前,抑郁症的患病率为0.76%;近年来,我国的抑郁症呈上升趋势,深圳康宁医院2006年做的一次调查统计显示,深圳人的抑郁症患病率达到7%,前些年深圳富士康公司员工的系列跳楼自杀行为,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抑郁障碍涉及的心理社会功能损害包括:不能上班,工作能力下降、婚姻不和谐以及亲子关系问题等。最重要的是,抑郁障碍患者的自杀、自伤、甚至杀害亲人的危险性增高,2/3抑郁症患者曾有自杀想法与行为,15%~25%抑郁症患者最终自杀成功。在我国,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达十万人以上,而每年约29万人死于自杀。二、抑郁的主要心理表现根据抑郁的严重程度,抑郁障碍可以分为重症抑郁和轻症抑郁。重症抑郁,俗称“抑郁症”,分为单相和双相障碍;轻症抑郁叫做“恶劣心境”。1、抑郁症的临床表现情绪低沉,持续时间会超过两个星期,患者感到悲观、抑郁、忧愁,无助、无望、无价值感,思维和言语速度缓慢,言语动作减少,呆坐不语、唉声叹气,闭门不出、不愿与人交往,甚至卧床不动,生活难以自理。具有疑病观念,自责自罪,生活缺乏快乐与乐趣,缺少内在的生活动力与热情,食欲、性欲减退,身体乏力,入睡困难或早醒,严重的自杀观念,或多次发生的自杀行为。抑郁情绪往往会具有晨重晚轻的特点。大约有三分之二的病人会伴有明显的焦虑、恐惧情绪。2、恶劣心境属于轻度的抑郁障碍,这类人在现实生活中很常见(所以抑郁症患病率高达5%,其中本类型病人占主要比例)。这类病人由于外表上无异常,忧郁性情绪埋在内心深处,本人不一定会自我识别,周围人包括自己的家属亲人又无法能理解和认识,常常使疾病长时期耽误,得不到解决,不仅造成本人沉重的痛苦,影响功能发挥,更重要的导致疾病恶化和原本可避免的轻生行为。轻度抑郁(恶劣心境)的重要特点是存在“内苦外乐”的症状。这类病人在举止仪表、言谈接触,外表看来无异常表现,如不深入地做精神检查和心理测定,忽视精神抑郁的实质,甚至可以给人一种愉快乐观的假象。如果深入地做精神检查和心理测定,可发现患者内心有痛苦悲观、多思多虑、自卑消极、无法自行排除的精力、体力、脑力的下降和严重顽固的失眠,多种躯体不适等征象。这类病人常有原因不明的躯体不适感,自己难以排除,虽然服用中西药物或休息病假、疗养、娱乐、喝酒等方法亦无法消除。恶劣心境的人还会具有社会功能下降、长期顽固的失眠等特点,病程超过两年,缓解时间不超过两个月,他们内心痛苦,多次求医,做各种身体检查,花费很多精力和钱财,却没有得到有效的帮助。三、抑郁的成因双相抑郁症(躁狂抑郁症)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除了生物学及遗传学的原因外,抑郁症,特别是恶劣心境往往与如下心理因素有关。心理应激:约50%的病人在首次得病时,曾经受到过严重的心理打击,如工作不顺、晋升提职、朋友背叛、亲人去世等。人格特点:个性刚直,热情开朗,富有理想,雄心壮志,做事谨慎,追求完美,绝对理想化,道德高尚,严于律己,缺乏安全感,自信心和自尊心低,内向、不善人际交往等。幼年经历:幼年往往曾有被遗弃、被忽视、被粗暴批评、性虐待等心理创伤经历。四、抑郁的解决方案严重的抑郁症,特别是具有自杀倾向的抑郁症患者,应该早期发现、及时就医、早期诊断和药物联合心理治疗,一般都能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减少自杀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恶劣心境患者,也应该注意提早识别,即使就医,主要应该进行心理治疗,特别是人格的自我完善,面对并有效地处理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和应激。“上医治未病”。具有抑郁情绪的人,应该是积极采取“预防为主”的原则,防患于未然。我提出“预防抑郁,从治疗焦虑开始”,当我们出现焦虑而尚未出现明显抑郁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注意进行自我心理的调节,平时多学习一些心理保健的知识,并在自己的生活中得以应用。五、抑郁情绪的团体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可以分为个体心理治疗与团体心理治疗。具有抑郁情绪的人往往存在一些个性方面的特点,存在着环境应激因素和消极思维及应对方式方面的心理问题。个体心理治疗,可以通过与心理治疗师的长期合作,一起探讨这些心理问题的成因及有效解决办法。但是,在个体心理治疗过程中,治疗师成为来访者唯一的交流对象,来访者往往会产生移情,或者,治疗师的个人资源是有限的,其交流会受到很大的局限性。近年来,抑郁障碍的团体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研究表明,团体治疗是解除抑郁的快捷、经济、有效的治疗方式。团体治疗,能够让具有抑郁情绪的很多人组成一个小组,形成了一个极为丰富的资源宝库,在团体沙龙中,每个人可以安全地与其他人相互沟通、交流,每个人以其他成员作为了解自己的一面镜子,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心理症结,可以让自己在讨论互动中逐渐培养积极的人际交往模式,形成积极的看待事物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有效应对方式;让我们在团体沙龙中学习,促进个人成长。六、对于抑郁情绪的几条基本建议1、多一些快乐的方式和来源。抑郁就是没有快乐!抑郁就是曾经让我们获得快乐的那些方式,现在变得突然失效,而我们还没有找到更多新的获得快乐的方式。比如,一个人,从小到大,如果学习优异是他获得快乐的唯一来源的话,一旦他的成绩下降或者大学毕业,他就容易陷入抑郁状态。如果在学习工作之外,我们还有与朋友聊天、旅游、摄影、钓鱼、晒太阳等更多快乐方式,当工作和学习方面遇到压力的时候,当心情有些抑郁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其它方式获得快乐,可以对抑郁情绪进行自我调节。2、多一些知心朋友。快乐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来自朋友之间的交往,与朋友们一起活动,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分享快乐,分担忧愁。朋友多一些,抑郁情绪发生的可能性就会少一些。3、完善个性,转变消极思维。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是适应环境,而不单纯是沉醉在自己的美丽幻想中。美丽的幻想,闭上眼睛想一千遍、一万遍,虽然美丽,令人陶醉,但是睁开眼睛时,我们会发现,这一切都是空想。现实总是不完美的,愿望和理想往往是难以实现的。我们不能抱怨现实和他人,也不能因为理想和愿望总是无法实现就总是想到各种危险和坏的结局。如果一个人总是想到坏的结局而无法享受到生活的乐趣,因为内心的不安全感而无法在内心想到希望和光明的话,这就是抑郁障碍者常有的消极思维。在生活中,我们要注意告诉自己,不能单凭愿望和理想去做事,而要善于认识社会和尊重现实,接纳现实的不完美和残酷性,生活如常又无常。我们要逐渐学会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我们还要提醒自己,事物都是两面性的,每个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比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当事态发展到最坏的程度时,往往会发生改变,会朝着积极的方面发展,即,物极必反。4、积极行动。当抑郁情绪出现的时候,由于消极思维的作用,我们往往会想得多、做得少,越是行动少,就越是抑郁,就越会感到自己没有能力、没有价值。因此,在抑郁情绪出现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调节我们的行为呢?建议大家,无论是否具有抑郁情绪,我们平时就要“讷于言、敏于行”,与其想得多,想到很多坏的结局,还不如在没有想完善的时候,就先去行动,以行动带动自己的思维,边行动、边思考、边完善。告诉自己,每天要多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很简单的事情(如刷碗、种花等),做自己平时想做而没有时间去做的事情,做幼年曾经给我们带来快乐的事情,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做自己从未做过的事情,最好是能够从事一些“无中生有”的创造性活动。因为,人高级在于有思维,人伟大在于有行为。行动,只有行动,才是改造世界和改造自身的唯一最有效的力量。欢迎您关注订阅“丛中精神分析”微信公众号。微信号为:firstbush宗旨:“传播精神分析理念,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丛中 博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主任医师(特别说明: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经常有父母带着孩子来咨询“性取向”的问题,父母不接受孩子是“同性恋”这个事实,总是希望孩子不是同性恋;如果是同性恋的话,希望医生一定要想办法给予纠正。作为“同性恋者”,孩子往往是被迫前来就医的,其本身并无改变自身性取向的愿望和动机。许多同性恋者其实是希望医生能够帮助他说服父母,理解和接纳他的性取向。父母往往一见到医生,就对医生说:“大夫,你快给孩子诊断一下吧,看他是不是同性恋!”一、同性恋的诊断标准首先,必须强调说明,按照2001年《中国精神障碍诊断分类标准(CCMD-3)》的规定,一个人,如果只有同性“性取向”,而没有其它精神症状的话,并不被视为“精神疾病”。1、关于“性取向是同性恋”的诊断一般来说,诊断“同性恋”,要求“病人”具有只针对同性成员才有的跟性欲相关的情感、幻想或行为。即使在方便与异性交往的环境条件下,当事人“在正常生活条件下,从少年时期就开始对同性成员就持续表示性爱倾向,包括思想、情感,及性爱行为;对异性虽然可以有正常的性行为,但性爱倾向明显减弱或缺乏,因此难以建立和维持与异性成员的家庭关系。”如何确定一个人的性取向是指向同性的呢?有两个重要的具体参照指标:一个是,见了喜欢的同性,他就有性器官兴奋的身体反应;再者是他内心具有想要动用性器官跟同性做爱的内心欲望和热情。身体性反应,产生快感;心理性欲望,产生幸福感。有的男性同性恋者,在父母的逼迫下,跟女人结婚,还生了孩子。这时,父母就不理解:既然能够有夫妻性生活,还能射精生出孩子,他怎么就是同性恋呢?回答是这样的:性器官上没长眼睛,不认识对方与之做爱的性器官是同性还是异性的性器官。人的性器官只要遇到适宜的黏膜刺激,就会兴奋,甚至可以出现性高潮,男性则会射精。但是,同性恋者,对异性的性器官,可以具有碰触时的快感,以及有性高潮,却没有心理上的幸福感。幸福感,才是性爱的真正目的。因此,我建议将“性取向”改为“爱取向”。 2、鉴别诊断在鉴别诊断时,还要特别注意:同性恋者自身的性身份并没有改变。比如,身体是男性,心理上认为自己也是男性。如果身体是男性,心理上却认为自己是“女孩”,这不是同性恋,而属于“易性癖”,也就是人们经常所说的要做变性手术的那部分人。如果是单一性别的环境,出现了同性性行为,并不一定是同性恋。比如,钢铁厂的男工人,纺织厂的女工,护士学校的女生,监狱关押的犯人,等,他们在接触不到异性的情况下,会出现“同性性行为”,这时,不算是绝对的“同性恋”,因为当他们有机会接触异性的时候,他们的同性性行为就会自动放弃了。二、同性恋的形成原因迄今为止,科学对于同性恋和异性恋是如何形成的,并不清楚。同性恋者,往往会根据自身的感受和体验,认为自己从懵懵懂懂的时候,就隐约地觉察到了自己是同性恋,所以,他们就会猜想(或者宁愿相信)自己是由遗传基因造成的。到现在为止,科学家也没有发现跟同性恋准确相关的基因。在科学没有弄明白“性取向是如何形成的”的情况下,只能有一句话是可以参照的:无论同性恋还是异性恋,性取向是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句话,几乎是废话,并没有说出具体的产生机制。但是,这句话,其实也是有用的。比如,当有论文报告说“发现了同性恋的基因”时,我们就可以说,同性恋不能简单地还原为“基因”这样的生物学因素,而是生理-心理-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即使同样的都是“同性恋者”,其实,每个同性恋者,都是“独特的”、“与众不同”的,都无法仅仅用同一个普遍和统一的科学原理去说明。但是,我们可以朴素地、类比地来说,同性恋,较之异性恋,就像是“右位心”。一般人的心脏在左边,个别人的心脏在右边。尽管他跟大多人很不一样,但是,这只能说是“个体差异”,而不能说是“疾病”,因为他的健康状态是良好的。同样的类比,多数人是人是右利手,少数人是左利手,左利手并不是病态。有的人喜欢吃羊肉,有的人不喜欢吃羊肉,不喜欢吃羊肉的人,也不是病态。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即,性取向不是当事人故意所为,不是他的自主意志所能决定和改变的。因此,同性恋性取向所导致的直接行为问题,与道德无关;同性恋者本人对于其性取向,不承担法律和道德责任。即使将来,科学家把同性恋/异性恋的形成机制搞清楚了,即使医生已经有方法改变一个人的性取向了,那么,是否有必要去“治愈”同性恋呢?回答是否定的。因为,科学是手段,人是目的。科学手段应该服从于人的目的。同性恋者,如果他觉得那样生活,对于他个人来说就是幸福的,那么,有谁有权力用科学手段,去改变同性恋者呢?!每个个体,都是值得尊重的。个体之间,享有平等的做人的权利。我们不能以多数人的状态视为正常,少数人就被视为病态;不可以用“多数人”压迫“少数人”,以多数人的意志去胁迫改变少数人。所以,同性恋现象,不是疾病问题,更不是一个科学问题,而是一个“价值判断问题”,它所反映出来的是全社会对个体差异性的尊重和人文关怀问题。三、同性恋的性取向,能够被“治愈”吗?1、对同性恋者父母的心理咨询要点有父母说:大夫,请帮帮我们,把孩子的同性性取向,给治疗成异性恋吧。我可以准确地讲:现在世界上,没有哪位医生能够有效地改变同性恋的性取向;没有谁能够把同性恋者变成异性恋。如果谁能够做到这一点,他就可以获得诺贝尔奖金啦。基于这样的一个事实,所以,我建议所有的家长,放弃改变孩子性取向的念头,不要再反复带着孩子到处求医,试图“治愈”孩子的同性恋了。不仅在中国没有这样的医生,在全世界都没有能够改变同性恋性取向的医生!在咨询中,我经常会跟家长们说:我不是不想帮你们,是我真的没办法呀。如果我有办法的话,能够把同性恋变成异性恋的话,我首先就可以获得诺贝尔奖啦。如果我有改变同性恋性取向的办法,那么,我就不用坐在医院里辛辛苦苦地当医生了,我可以单独开设一个诊所,成立一个“性取向转变中心”,我任意地、自由地把同性恋变成异性恋,也可以把异性恋变成同性恋,每个受治疗者,性取向改变之后,收费一万元。全国有2600万同性恋者呢。专门治疗同性恋,我不就发了大财了吗??!医生没有有效的办法能够改变人的性取向,既无法把同性恋变成异性恋,也无法把异性恋变为同性恋。在咨询中,为了说服同性恋者的父母,我会跟他们讲:同性恋,目前原因不明,非当事人个人意志所能自主决定。如果你们想让孩子变成异性恋,你们可以先拿自己做一下试验,看你能否把自己从异性恋变成同性恋。如果不能,请你们尊重孩子的“同性性取向”。当社会不能理解和接纳同性恋现象的时候,你们作为父母,是否还爱这个孩子?我发现,每当父母听我这样说的时候,他们会很绝望,因为他们本来是慕名而来,希望医生能够把他们的孩子变成异性恋的。我会说:我作为医生,我只能把实际情况告诉你们,而不是说几句讨好你们、让你们高兴的话。当父母听了我的解释,有的父母会对我很愤怒。我想:他们对我愤怒,比回家难为孩子,要好多了。现在全世界都不再把同性恋当作是“疾病”或者“精神疾病”,自然也就没有必要治疗啦。即使同性恋的形成原因已经查明,就算是科学上有办法能够改变性取向,其实,也没有对他们进行治疗,因为当事人自身会感到只有当前的“同性恋”状态,才是他们获得幸福的真正来源。我会继续跟父母说:现在,到了考验你们对孩子是否真爱的时候到了。如果你们真的爱这个孩子,就无论他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他都是你们的孩子,他过去是你们的孩子,现在还是你们的孩子,将来仍然是你们的孩子。相信你们会继续爱他的。如果因为他是同性恋,你们就再不爱他了,把他赶出家门,社会又不接纳他们,你让他们怎么活啊?!有资料表明:27%的同性恋者有过自杀企图。过去,我的这些咨询话语,会让父母很绝望。现在,我也会注意在咨询中,给同性恋者的父母一些希望,我就说:有少数个别的同性恋者,在他们四五十岁的时候,会不知不觉地变成异性恋了。父母一听,就会急切地问:那么,我们的孩子,是否到四五十岁的时候,也会变呢?我说:也许有可能吧,不过,你们只能等等看,耐心等待,等到他四五十岁……。父母听了之后,会有些不甘心,但是,最终怀揣着一丝丝希望离开诊室。其实,我内心在想:等到孩子四五十岁的时候,还不知道那时候,你们在哪里呢!2、对同性恋者本人的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照样会对同性恋者本人说明“同性恋的形成原因不明”“是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同性恋非自身故意所为,同性恋的性取向不再算是疾病,等等。即使迫于社会压力,自己想要改变性取向,现在科学也没有什么有效的办法。当然,在心理咨询中,我们会鼓励同性恋者去积极发展和拓宽自身的整个人格,将来看看效果怎么样。说不定会有所改变,说不定也没有什么改变,都说不准。但是,无论同性恋还是异性恋,人格的健康发展,是生命的主题。同性恋者,容易给自己贴标签,说“我是同性恋者”。这时,我会说:你除了在性取向方面,是同性恋者,你还有哪些特点?在生活中,你担当了哪些重要角色?你的人格特点有哪些?你的人际交往方面,是怎么样进行的?你的学习和工作,……?最终,我会让来访者看到,他除了自身具有同性的性取向,还有很多很多方面的个人特点,有很多需要发展的个人前途。我还经常会问同性恋者:你爱同性的什么?他们会回答出各种爱慕的理由。我就会继续鼓励他们:爱谁,你就会模仿谁,就会逐渐地让自己变得成为谁(认同,自体理想化的移情)。这样做,就会增加自信心,促进人性的全面发展与实现。就像异性恋一样,同性恋者也会有很多心理问题,比如,抑郁症,神经症,应激障碍,人际关系问题,等。关于这些心理问题,其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方式,与异性恋者无异。如果要给同性恋者做心理治疗,就像异性恋者一样,治疗目标是促进其人格完善与发展,而不是要改变其性取向。如果做精神分析治疗,治疗师会发现,在他们两三岁的“母婴阶段”及“俄狄浦斯期的早期阶段”,会存在一些心理发展中的问题,比如,性身份的自我识别,性角色的认同,与双亲各方的互动关系等。解决这些心理问题,旨在完善其人格,而非改变其性取向!对于年龄小于18岁的未成年人,如果他从小就具有“同性恋的性取向”,那么,客观地说,他将来成为“同性恋者”的可能性非常的大。但是,在心理咨询的时候,我们对于未成年人,一般不下结论“你是同性恋”。而是告诉他,你的未来发展,有 “无限可能性”!就像是北方人喜欢吃面,南方人喜欢吃米。那么,北方的孩子,吃面长大后,将来怎么办?有的孩子会继续坚持吃面,拒绝吃米;有的孩子则是,小时候喜欢吃面,长大后,到了南方工作,就开始尝试着吃米,最终他说不定会喜欢上吃米的味道了。最终你喜欢吃面还是吃米,随你的便!你的个人倾向和好恶,会得到大家的尊重。在这里,我强调说明:我们不是强行要求孩子去改变他的性取向,而是尊重和接纳其同性性取向的同时,鼓励他发展和拓宽人生未来。咨询的目标是如何让他在幸福中长大,在长大的过程中逐渐地去获得更多幸福,而非改变其性取向。如果是已经成型的“成年同性恋者”,在咨询的时候,会针对同性恋性取向相关的一些问题做心理咨询。一般有如下几点:1、自我接纳;2、适应社会;3、关于“出柜”及其应激与适应,如何告知父母;4、关于异性“婚姻”;5、子女收养;6、安全性行为;等。结语:同性恋,不再是疾病!无论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这种恋爱的情感,总是那么的美好。同性恋者与异性恋者,处于同一个地球上,希望大家能够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终归,爱比恨好。洒向人间都是爱……2013年9月2日于北京大学第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