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在《家庭医生》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想来正好冬天,希望有点作用,拿出来给大家看看。
因精力有限,不习惯此平台,逐渐有了一些差评,但不是故意怠慢,实为精力有限,故准备退出此平台,抱歉,不能继续服务大家,也请差评的朋友谅解!
大节当前,美食成了节日的主角,疫情中的春节别具一格,“就地过年”,也就地来一场舌尖上的春节吧!想想都让人激动,火锅、烧烤;肥牛、海鲜;蛋糕、巧克力;美酒、咖啡……!太满足,打个嗝都是节日的味道,但有人不舒服了,出现了腹胀、腹痛、恶心、腹泻、对美食不再有欲望等,这些其实也是节后综合症的一种,简单说就是吃饱了——撑着:消化不良! 赵博说脾胃,给您八个建议,全方位拯救,让您的胃焕发新春,新年开局顺顺利利。 1.作息规律,生物钟进入正轨 饮食规律,首先是作息规律,试想,晚上熬夜,饿的时候,会不会想着吃点宵夜?早晨起不来,会不会早餐就省了?这样,因为作息的不规律,导致的饮食随之乱套,无从调起。节假日短暂的作息不规律,需要尽快地调整过来,不然时间长了,形成病态,调节起来费劲。 2.心情愉悦,轻松面对新挑战 心情好,消化会更好,心情差,茶饭不思,生气后还会出现腹痛、腹胀、胸闷气憋等症状,这些都说明精神因素与胃肠活动有关。我们需要做到的是,放松心情,继续快乐,但是应该是健康的方式。 3.减少食量,让肠胃休息休息 节日期间已经吃得过多的你,需要减少你的进食份量,让你的胃肠休息休息,但每日三餐仍需按时按规律,每餐进食量根据你的活动量、饥饱的程度,减少1/3甚至1/2,期间,同时要减少零食的摄入,以免拆东墙补西墙,不经意摄入更多。 4.调整食材,清淡为主少荤腥 节日多荤腥重口味饮食,人体消化器官不堪重荷,多余的饮食物还会导致体内垃圾增多,出现其它的问题,如便秘、上火等,食物以素为主,推荐食白粥去油腻,少许生姜、陈皮调味。生菜、芥菜、胡萝卜、芹菜、水果等新鲜蔬菜可提供较多的叶绿素、胡萝卜素、维生素、纤维,可多吃。避免烟、酒、咖啡、浓茶、碳酸性饮品(可乐,雪碧)、酸辣等刺激性食物,饮食以温热为最佳,可选择牛奶、温开水。就是饮汤,也以菜根汤、蛋花汤为妥,饭前少许饮用开胃即可。 5.放慢节奏,进食宜细嚼慢咽 曾经跟师北京名老中医时,见老中医总是叮嘱患者,吃饭要细嚼慢咽,一口饭一口菜,嚼60次,才咽下,偷偷尝试,真难做到,但其意在于强调,吃饭要慢,不要在速度上给胃肠增添负担。大节之后,胃肠过度运作,功能不如以前,或者尚还残留未消化的食物,此时,在吃饭的时候就更加需要细嚼慢咽了,细嚼的时候,还能增加唾液消化酶的分泌,从而减轻胃、肠的负担。 6.适当运动,促进代谢消饱胀 “每逢佳节胖三斤”,吃得多是一回事,运动少也是个原因,运动可快速增加热量的消耗,缓解腹胀等症状,减少脂肪贮藏。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的不同条件,选择不同的运动方式和强度,如游泳、打球、登山,快走、慢跑、跳操、瑜伽等都可以。运动不仅使人心情愉悦,而且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快速恢复消化功能,消除腹胀、便秘、胃口差等症。 运动时机可选择进餐前两小时或饭后两小时之后,运动前需热身,强度由弱到强,要避免饭后即刻剧烈运动,这会增加胃肠道的负担,导致胃部下垂等疾病。 7.药物辅助,帮助消化调肠胃 平日上班看病,我总跟病人唠叨我的“十六字经”:适其寒温,调其饮食,恰其劳作,畅其情志。这都是养胃的原则,肠胃多靠“保”、“养”,但短暂的饮食不节超过肠胃消化能力,导致的明显肠胃不适,可以短时间借助药物将其调整过来。西药帮助消化的有胃肠动力药如莫沙比利、吗丁啉,促消化药如泌特(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复方消化酶等,益生菌也可以选择,可以有效的调节胃肠道菌群,改善胃肠道功能。 中医中药是更全面的调理,有经验的中医师望闻问切后的一个好处方,不是针对某一个症状治疗,而是从消食-缓解症状-恢复功能进行整体调节,可由还可以配合有中医特色的传统疗法一起治疗,是一个完美的调养方式! 几个常用中成药可适当选用: 香砂养胃丸 香砂和胃丸的药物组成为木香、砂仁、陈皮、厚朴、香附、枳壳、广藿香、山楂、六神曲、麦芽、莱服子、苍术、白术、茯苓、半夏曲、甘草、党参,其功效为健脾开胃、行气化滞,脾胃虚弱以至于经常腹胀者可服用此药调理肠胃。 藿香正气水(丸) 由藿香油、陈皮、白术、厚朴、大腹皮、白芷、茯苓、紫苏叶油、半夏等组成,可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 四磨汤口服液 由木香、槟榔、沉香、乌药组成,功效为顺气降逆,消积止痛。用于婴幼儿乳食内滞证,食积证、症见腹胀、腹痛、啼哭不安、厌食纳差、腹泻或便秘;中老年气滞、食积证、症见脘腹胀满、腹痛、便秘;以及腹部手术后促进肠胃功能的恢复。 保和丸 保和丸由山楂、六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麦芽,其功效为消食导滞、和胃,平素肠胃不适,消化不良导致积食、小腹胀满、反酸、食欲低下者可服用此方调理肠胃。 8.偏方帮忙,药食同源中医优小偏方,消大胀,方便又有效。如果平时就经常腹胀,或因进食不节,导致的肠胃消化不及,不妨试试中药热敷(如我们的配方:厚朴200克,小茴香100克或木香100克,粗盐200克),混匀装入布袋,束口,微波炉加热,隔衣外敷腹部(上脘、中脘、下脘穴或脐周),凉后可再次加热使用,药不贵,效果还不错,但要注意控制温度,避免烫伤。 如果平时胃就怕凉,或因进食生冷食物而引起的胃痛、胃脘不适,可以用生姜砂仁红糖水来缓解:取一块较为新鲜的生姜(10克左右),切碎成末,砂仁5克,取红糖约50克,将两者放入大碗中,沏入滚烫的开水,然后加盖3分钟到5分钟,趁热喝下,可有效缓解。 几个方便的汤茶 橘普茶 陈皮5克,普洱7-10克。做法:先放入普洱茶,倒少许沸水后轻轻摇晃10-20秒后倒掉头泡茶汤,再放入陈皮即可饮用。功效:降血脂,抗动脉硬化,调理肠胃。 陈皮大麦茶,陈皮5克,大麦30克,可以促进肠蠕动,减少油腻食物在胃中的停留时间,趁热喝更好。适用于脾胃气滞、脘腹胀满、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咳嗽痰多、胸膈满闷等症状。 酸梅汤 乌梅15克,甘草10克,麦芽10克,山楂15克。加入适量的清水,大火煮开后,转成小火再煮5分钟即可。可开胃助消化。 几种有益的食物 萝卜、洋葱含有较多膳食纤维,有促进胃肠蠕动、解除油腻作用,对胃部胀满有缓解作用。 橙子中富含有机酸,可促进消化,吃完饭后喝一杯橙汁,可解油腻、消积食,并有止渴醒酒的妙用。 山楂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血胆固醇,促进脂肪代谢的作用。 苹果含丰富的钾,富含的果胶具有降低血中胆固醇作用,对解油腻有好处。 木耳具有补气活血、凉血滋润的作用,能够消除血液里的热毒。黑木耳中的植物胶质有较强的吸附力,可将残留在人体消化系统内的杂质排出体外,起到清胃涤肠的作用。 菠菜能清理人体肠胃里的热毒,防治便秘,含有一种类胰岛素样物质,能使血糖保持稳定。含丰富的维生素含量能够防止口角炎、夜盲等维生素缺乏症。含大量的抗氧化剂,具有抗衰老、促进细胞繁殖作用,既能激活大脑功能,又可增强青春活力,防止大脑老化。 好了,节日的老话题,旧话重提,一般的不适,可自行在家调理,如果3天左右仍未能缓解,则应该引起重视,及时到医院找医生帮忙了。
春暖花开汤先行,一年四季不离桌,广东人爱喝汤,已经是众所周知。老火靓汤餐前来一碗,润嗓又开胃,的确是种享受,形成了岭南地区独特的汤文化。 有位“煲汤达人”刘阿姨,在家掌管饮食起居,每日三餐,汤必不可少,刘阿姨为了这个汤也是下足了功夫,在电视和互联网上学习各种煲汤方法。 进入盛夏6月,天气多变,时雨时晴,让阿姨出现了身体有些困重、乏力,容易疲劳,食欲减退,睡眠质量不佳等症状,于是刘阿姨就专门买了些薏米、五指毛桃等中药煲汤,大家也都夸她会养生。 但这祛湿汤喝着,刘阿姨感觉症状非但没有减轻,反而更严重了,于是来到了赵博士的诊室就诊,她告诉赵博士,最近身子重,累,抬腿都不愿意,大便黏黏糊糊,拉不尽又冲不掉,口里粘腻,总之,哪哪都不舒服,最重要的一点,她比之前更胖啦! 对她的症状,赵博士在了解过后心里已经很清楚了。 “阿姨,您这是汤喝多了,身体湿气太重。” “啊?可是我的汤就是以祛湿为主,预防湿气的,为什么喝了这么多还是湿气重呢?” 对于阿姨的疑问,赵博士是经常遇见,经常解释,于是趁着这个机会,赵博士也好好聊了聊,关于祛湿的这个事情。 聊到湿气,先要明白这三点! 既然要聊到祛湿的问题,那么首先自然要好好了解一下湿。 第一个要解答的自然是,湿是什么? 万物生长需要水分,湿指水分含量,与干相对,合适的湿度令人舒适,还是万物生长之源。 但过度的湿,则成了邪,成了灾,让人感到身体不适。 盛夏来临,暑多挟湿,湿气作乱更加猖獗,尤其南方还是雨季,人们就像是蒸笼中的包子,无时无刻不在被水汽所包裹。 天人合一,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与自然界自成一体,体内有小太阳,也有生命之源的水,水可化成津、液,支持濡润着我们的美妙人生,但因某些原因,津液都成了湿,湿度过大,像雾气一样弥漫分布于我们的肌肤、脏腑、经络、四肢百骸,影响我们的健康和舒适,也就成了邪,成了万病之源。 那么,湿从哪里来呢? 问得好!中医认为脾有"运化水湿"的功能,若体虚消化不良或暴饮暴食,吃过多生冷油腻、甜食,那脾就不能正常地“运化”而使“水湿内停”;且脾虚的人也易招来外湿的入侵,外湿也常困阻脾胃使湿从内生,唉,内外夹攻,日子难过! 外湿本指自然界多雨或潮湿的气候或环境状态,多发生在夏秋之交,属六气之一,而现代人的恣意饮食,如过多进食寒凉肥腻、过多饮水饮茶饮汤也当属于这一类。 第三点,湿是干什么的? 湿,会阻遏气机、伤人阳气和侵袭脾脏,有沉重、秽浊、黏滞等特性。 沉重是指感受湿邪后,患者常可见头重如裹,周身困重,四肢酸懒沉重,关节疼痛重着等症状。 秽浊多指湿邪致病后,人体各种分泌物秽浊不清,如面垢不洁,大便溏泻,下痢脓血黏液,小便浑浊,妇女白带过多,湿疹流水等。 黏滞一指因感受湿邪而引起的病证病程较长,缠绵难愈;二指病灶部位多潮湿不净,大便或白带黏滞,舌苔腻等。 令人难堪的是,湿邪致病还多见于人体下部,如妇女白带增多、淋证、泄泻、痢疾等,就是肿也是下肢明显。 “我知道了,那湿又和汤有什么关系呢?” “别着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湿与汤,有啥关系? 提到各种汤,许多人都能如数家珍,尤其在中医中药的参与下,“药膳”的概念深入人心,老火靓汤里不放点中药,像是缺少了主角,于是,各种药膳靓汤应运而生,其中,又以滋补祛湿为一大类。 刘阿姨喜欢用五指毛桃、黄芪、薏米、茯苓、赤小豆等煲汤,绵茵陈、土茯苓、夏枯草等也是常客,有时还放点西洋参、石斛,这些药物大多能祛湿,但喝到后来,出现腹泻、身子重的情况,咋回事? 首先,药物煲汤的祛湿效果很有限。 药膳以膳为主,药物为辅,其量有限,频次有限,指望靠喝汤“药来湿去”,就当作一个梦想吧。 其次,喝汤的时机很重要。 俗话说“饭前喝汤,苗条健康;饭后喝汤,越喝越胖”。饭前先喝口汤,滋润开胃,继续适量喝汤也有利于降低胃内酸度,食物充分贴近胃壁,增强饱腹感,降低食欲,进食不至于过多。 但餐后再喝汤,容易导致营养过剩,造成肥胖,湿浊内生。 刘阿姨的汤美味又量大,餐前餐中餐后,她都会饮,认为多一点,就多一分效果。然而汤过多,胃酸过于稀释,不利于胃蛋白酶原的激活,不利于消化,长期以往,影响了消化功能,伤到了脾胃,脾胃虚弱,运化不利了,水湿内生。 毕竟,汤本身就是多了些内容物的水,需要适量! 人体每天需要的水是有限度的,没有特殊情况,一个人按自己体重计算,每公斤体重每日饮水30毫升即可! 汤或茶摄入太多,水分或通过肠道排出,导致腹泻;或超过人体的代谢能力,排出不够,积累在体内,长期以往,越积越多,就成了多余的水湿之邪了。 记住,汤只是承载了些内容物的水,不是越多越好! 此外,汤太过油腻、厚味,也对身体不好。 老火靓汤油、盐含量高,肥腻之品,常不易消化,脾胃勉为其难,长期以往,犹如超载的小车也会崩溃,就是再减少载量,也无力拉货,脾胃透支,不再雄风,无力运化,水湿内生。 而汤咸则易潴水,人为增加水分的潴留,高血压病人饮汤尤其要清淡。 “那,汤到底还能不能喝?” “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汤该怎么煲,要牢记这几件事! 首先,每个人体质不同,不是每个人都需要祛湿或预防湿气,用药需要依据体质选择。 湿为阴邪,要温化,要风干,有湿没热,忌寒凉;即使有热,也不能以苦寒的药物强行清热,而要以祛湿为主!所以,土茯苓、夏枯草之类能不用尽量不用。 如果没有虚的表现,也不要着急补,尤其是西洋参、麦冬之类本身就是养阴的药材,食多则助湿啊! 喝汤也有诀窍,赵博士建议,饭前喝汤有益健康,要掌握进汤时间,量要适中,一般餐前半碗为宜,清淡为主,如要用药膳,需要在中医的指导下,根据个人体质,选择合适的药材。 总之,进汤以舒适为度,饭前饭后忌“狂饮”,祛湿不成反增湿。 用中药调养了三个星期,刘阿姨湿去身轻,整个人都舒坦了。 饮汤无错,关键要科学,特别是在湿热的六月,更要慎之又慎。盲目养生,图的是心安,伤的是真身!
有兴趣的可以听听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来了,宅在家里也一个多星期了,以往喜欢的逛街、花市、游戏厅、电影院、美食街……,都只能想一想,于是,除了墙角晒太阳,就是回家窝沙发,看电视,发呆……,百无聊赖,好在还有丰富的年货可以打发时间,因为憋屈,于是,理由十足地化无聊为食欲,在家里吃了睡,睡了吃,以实际行动支持国家抗击疫情,但凡事有度,过犹不及,作为消化科医生,我可要赶紧提醒一下大家了,如此禁闭可能引发新问题——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疾病。这里,我与大家简单聊聊非常时期的脾胃饮食生活,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 非常时期脾胃更重要 中医认为:脾胃五行属土,属于中焦,同为“气血生化之源”, 从饮食物中化生出气血能量,配合肾之先天之精,维持我们的生长发育和日常的生命活动,是后天之本。 《黄帝内经》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四季脾旺不受邪”,非常时期,需要我们有充足的正气,以抵御外邪,这与我们的脾胃生化功能密切相关。暴饮暴食最易伤脾胃,一旦脾胃受伤,导致气血生化乏源,正气下降,一方面不能抵御外邪,更容易受到外邪的侵袭而犯病,另一方面,如果感染了疾病,则无力与之抗争,无法早日康复。由此可见,脾胃对于未病防病,有病抗病,是一个强有力的后盾和唯一抗病物资来源的基地,有多重要,不用多说。 非常时期有原则 中医脾胃保健的原则是:适其寒温,调其饮食,简单来讲,就是说要寒热适度,饮食按时,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这是所有健康饮食的基础,如果打破正常饮食生活规律,咱们的胃肠、肝胆脾胰,甚至全身器官都受到影响,失去了往日的习惯和规律,这下,该分泌的时候来不及分泌,该消化的时候消化不了,该吸收的时候吸收不了,该排出去的废物排出不了……,也许,一次两次伤不了大碍,常常这样,每天都这样,时间长了,想恢复过来也就不易,这时就出现了我们常见的消化不良、便秘、胃胀等消化功能紊乱的表现,并且这种功能性的紊乱,调节却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更严重的,由于饮酒或暴饮暴食,出现胰腺炎、胆囊炎等急危重症的机会也显著上升,甚至会危及生命,这事可就大了。 非常时期管住嘴 因此,非常时期保护脾胃是首当其冲。但脾胃与吃有关,宅在家,能干的事情,“吃”绝对是一大主角,疫情遇上春节,吃喝之品贮备自然丰富充足,该是不愁,无聊之时,零食、饮料、水果……,随手即是,而足不出户,每日不是在吃饭就是在准备吃饭的路上,不知不觉,这进入口腹中的宝贝就多了起来,大大超过我们平时的量,加之活动大幅度减少,我们摄入的能量也就超出了我们人体需要的量,消化利用不了,就成了有害的废物。 如何把握这个饮食的度?还真没个标准,坚持一个原则,管住嘴,迈开腿。尽量控制馋虫,饮食量比平时还要减少才行,在家,不可避免的活动量有所下降,多数下降超过50%,饮食则需要减少至平时的70-80%,不要让自己觉得撑或胃胀,但也不要让自己觉得饥饿,如果需要,可以以少许坚果、水果补充。即使是在家,也不要偷懒,还是要坚持适当锻炼,即使是做做操,举举哑铃也是好的。 “寒热五味”,非常时期吃些啥? 此次“新冠肺”虽以肺为主,但据观察,有些早期的患者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的症状并不明显,反而胃肠道症状显著,如乏力,胸闷脘痞,恶心欲呕,食欲差,腹泻或便秘等,中医专家综合判断后,初步认为,在本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寒、湿是两个关键的因素,寒、湿属阴,最易伤及脾胃阳气,这也许是许多“新冠肺”患者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原因,属于“寒湿疫”范畴,病位虽以肺为主,但脾胃被殃及池鱼,因此,我们需要避免再用苦寒之品,如药物、食物。 中医认为,食物均有寒热性味之不同,选择得当则有利于我们抗病治病。《本草纲目》曰:“春食凉,夏食寒,以养阳;秋食温,冬食热,以养阴。”但食物种类实在太多,仅仅列举数种,温性食物如:粮食有高粱、糯米及其制品。蔬菜有扁豆、青菜、香菜、辣椒、韭菜、南瓜、蒜苗、蒜苔、大蒜、大葱、生姜、胡萝卜。动物类食物有羊肉、黄鳝、河虾、海虾、雀肉、鹅蛋、猪肝。水果有荔枝、龙眼、桃子、大枣、杨梅、核桃、杏子、桔子、樱桃等。干果类有栗子、核桃、葵花子、荔枝干、桂圆。调味或饮品有奶酪、酒、醋、酒酿、红糖、饴糖、芥末、茴香、花椒、胡椒、红茶、咖啡等。 至于寒性食物,也有许多,粮食如荞麦、小米、大麦、青稞、绿豆、薏米;蔬菜如芹菜、冬瓜、生藕、生白萝卜、苋菜、黄瓜、苦瓜、茄子、丝瓜、紫菜、金针菜(干品)、海带、竹笋、冬笋、菊花菜、蓬蒿菜、绿豆芽、菠菜、油菜、莴笋。动物类食物如鸭肉、兔肉、河蟹、田螺肉、马肉、牡蛎肉、鸭蛋;水果如香蕉、西瓜、梨、柑子、橙子、柿子、甘蔗、柚子、山楂、猕猴桃、金桔、罗汉果、桑葚、杨桃、香瓜、生菱角、生荸荠等,饮品如牛奶、绿茶也属寒凉之品。至于大米、灿米、玉米、红薯、粳米、赤豆等属于平性食物可以不限。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食物不是绝对,只不过大致可以适当以温热饮食为主,但也要看个人体质,如本是温热或湿热体质,则不宜过于温燥,寒、湿性体质,可适当以温热辛燥之品以散寒祛湿。 非常时期保胃护脾靠自己 除了饮食锻炼,还可以以中医传统疗法自我调理,简单如灸,艾灸可以温通经络,提高免疫力,如艾灸神阙、关元、气海、中脘、足三里等,或中药泡足,以温阳散寒除湿,调理脾胃。 家中常备“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丸”、“保济口服液”、“四磨汤口服液”、“香砂六君子丸”等,以健脾祛湿,常备而无患。甚至,更简单点,可以备陈皮、砂仁、白豆蔻、生姜等,需要时可以煎水解饮食之油腻,避免脾胃受损,影响运化。 几款汤粥足浴方,大家根据自己体质试用: 1.健脾养胃祛湿粥 材料:党参15克,茯苓20克,生姜3-5片,陈皮2片,粳米50克。 功效:健脾益气、开胃袪湿,适合体质虚弱,胃口不佳,精神不佳,大便粘滞者。 做法:各药材置入纱布中包裹,扎紧口,煮水30分钟,去药渣,以药液加水煮白米,搅拌成粥,温服。 2.陈皮山楂生姜红糖茶 材料:山楂15克,生姜3-5片,砂仁3粒,陈皮2片,红糖适量。 功效:健脾消食、散寒袪湿。适合胃胀闷,胃口不佳,甚至恶心,口淡者。 做法:各药材置入纱布中包裹,扎紧口,煮水30分钟,去药渣,得药液约200毫升,加红糖适量调味,当茶饮。 3.黄芪薏米排骨汤 材料:生黄芪50克,薏米(炒黄)50克,生姜5片,陈皮2片,排骨250克,盐适量。 功效:健脾益气袪湿。适于乏力,纳差,身重,大便粘滞或溏者。 做法:将排骨洗净,与薏米、黄芪、生姜同炖,小火炖至肉烂,加入陈皮,继续小火炖10分钟,加盐调味,食肉饮汤。 4. 温阳散寒除湿足浴方 材料:桂枝20克,干姜10克,艾叶20克,牛膝15克,红花10克。 功效: 温阳散寒除湿。适于四肢不温,背冷者。 做法:将各味药置入纱布裹紧,加水武火煮沸,改为文火,煎煮40分钟,连汤带渣置入木桶,加水适量,调节水温,泡足,可持续加热水,持续30分钟,每晚一次。 好了,“新冠肺”对于大家,都是新鲜的东西,在与其抗争的过程中,我们能了解的更多,能得到更多的经验,不管疾病如何变化,从病理因素、症状等来看,脾胃在其中的角色需要得到重视,赵医生在这里提醒大家,非常时期,避疫在家,饮食要节制,锻炼不能少,脾胃要保护,治病防病才能事半功倍,别闹出个胃炎、肠炎、胰腺炎、胆囊炎、严重消化不良……,还是得来医院凑热闹。
坐门诊久了,总会有遇见各种各样的病人,偶尔有这样的一种,不算多,比如:一秋季坐诊,来了一位中年阿姨,观其面色,有点发暗,精神不那么好,进门一脸愁容,诉说道,医生,我怎么总是一早就要去上厕所啊?大便还好烂,搞得睡觉都不够啦。招呼其坐好扶稳,观其面色,有些憔悴,有些无神,还有些发暗,看看舌头,好淡好淡,淡得出水,还隐约有些发暗,把把脉,沉细无力,嗯,心中有些谱了,问她,阿姨您腰酸腿软不,怕冷不?夜尿有几次啊?医生,你都问对了,这几年来,我感觉真有点怕冷呢,这个天,别人穿短袖,我得长袖还得加个披肩,平时手脚也不暖和,腰也酸,腿也没力,夜尿也得最少两次,你说,这还一大早的就闹肚子去上厕所,这还让我怎么睡,怎么活呀? 这位中年阿姨虽然属于更年期,但她的唠叨,的确也能理解,不是无病呻吟,听症状,很清楚了,不就是属于我们中医的“五更泄”范畴嘛,还挺典型的。 咱们先理理这五更泄是什么回事。这病名见于中医古籍《张氏医通·大小府门》。又名鸡鸣泄,肾泄。旧时自黄昏至拂晓一夜之间,有甲、乙、丙、丁、戊五个关键时间点,谓之:“更”,又称五鼓、五夜。一更关鼓闭城门,二更上床睡觉,三更半夜换日期,四更睡得最沉,五更天光开城门,五更在寅正四刻,称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应为凌晨3:00 - 5:00之间,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这个时候,鸡在打鸣,而人们也逐渐从睡梦中清醒,开始迎接新的一天。一段混涩的话,就是说,五更是个啥时候?其实就是凌晨4点左右。 生病往往是因为在对的时候遇上了对的人,凌晨4时左右,我们中医老祖宗认为这个时候阴气旺盛,阳气还没有恢复,天人相应,如果您刚好是一位脾肾阳虚,尤其以肾阳不足,命门火衰,阴寒内盛为主体质的人,可能您就是那位对的人了。肾亏则腰膝酸冷,脘腹畏寒,形寒肢冷,四肢不温;肾阳虚衰,命门火衰,温煦无力,小便清长,夜间尿频;舌质淡,舌体胖有齿印,脉沉细无力,均为脾肾阳虚之征。 有如此体质,五更泄只是其中一个典型症状,此症多见于由炎夏转入秋凉时期,男性多于女性,多 见于中老年人,这病往往积年累月,的确给病人带来很大烦恼。相比西医,中医更擅长此类疾病的治疗。无论是内服药物还是外治,几千年的经验,早已有了许多的药物和方法,也有不错的效果。 阿姨听完我的安慰,心稍定,继续请我告诉她如何调养。 我继续讲,未病防病,已病防变,这种病,说明白了,就是一个虚,一个寒,这个虚和寒,都是与肾和脾相关。肾为先天之本,元阳之根,脾为后天之本,可充养先天,病伤较深,与之前的体质或调养不当有关,比如长期受寒、饮冷、生育等相关,病程不算短,从现在开始,注意养生,还能有望。 首先,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加重阳气损耗。尤其是夏秋、秋冬季,此时天气变化,早晚温差大,症状相对加重明显,要当心着凉,注意腹部及下肢的保暖。 其次,饮食适当,这点非常重要,日常饮食要以清淡、易消化、少油腻为主,不要吃生冷、不洁的食物,每天三餐都要定时定量,不要吃得太饱,以七八分饱为宜。 食物尤其要注意寒热,《本草纲目》曰:“春食凉,夏食寒,以养阳;秋食温,冬食热,以养阴。”但食物种类实在太多,仅仅列举数种给您,您这种情况宜温不宜寒,温性食物比如:粮食有高粱、糯米及其制品。蔬菜有扁豆、青菜、香菜、辣椒、韭菜、南瓜、蒜苗、蒜苔、大蒜、大葱、生姜、胡萝卜。动物类食物有羊肉、黄鳝、河虾、海虾、雀肉、鹅蛋、猪肝。水果有荔枝、龙眼、桃子、大枣、杨梅、核桃、杏子、桔子、樱桃等。干果类有栗子、核桃、葵花子、荔枝干、桂圆。调味或饮品有奶酪、酒、醋、酒酿、红糖、饴糖、芥末、茴香、花椒、胡椒、红茶、咖啡等。 至于寒性食物,也有许多,粮食如荞麦、小米、大麦、青稞、绿豆、薏米;蔬菜如芹菜、冬瓜、生藕、生白萝卜、苋菜、黄瓜、苦瓜、茄子、丝瓜、紫菜、金针菜(干品)、海带、竹笋、冬笋、菊花菜、蓬蒿菜、绿豆芽、菠菜、油菜、莴笋。动物类食物如鸭肉、兔肉、河蟹、田螺肉、马肉、牡蛎肉、鸭蛋;水果如香蕉、西瓜、梨、柑子、橙子、柿子、甘蔗、柚子、山楂、猕猴桃、金桔、罗汉果、桑葚、杨桃、香瓜、生菱角、生荸荠等,饮品如牛奶、绿茶也属寒凉之品。至于大米、灿米、玉米、红薯、粳米、赤豆等属于平性食物可以不限。 唉,阿姨估计快晕了,一时半会哪记得住?但她用笔认真记录了下来。 阿姨很想了解更多,好吧,我也只好继续。知道了食物寒热性还不够,还要注意我们的饮食习惯,我告诉她,寒热性也不是绝对不能碰,少量不经常也并无大碍,比如经常冷饮、冰镇西瓜,这些寒凉之气进入人体后,为了对抗这些寒气对人体的损伤,人体就要耗伤大量的阳气,这样人体的阳气会不断地受到消耗。海鲜大部分都是寒凉性质的,如螃蟹、蛤蜊、生蚝等,需要食有节制,食之有方,如不能吃太多,二是吃的时候一定要蘸着姜汁或芥辣食用才行,用姜汁或芥辣食用才行,用姜汁或芥辣的温热制约它的寒凉之气。 水果补充维生素、纤维素等,颇受大家青睐,但我们要知道,水果大多是属于凉性的,常以水果、蔬菜为主食的人,日久同样会出现阳虚寒盛的诸多症状,因此,水果也不是吃得越多越健康,水果的食用也要有节制,最好在饭后吃。 饮茶是我国人民的普遍习惯,但也要饮之有度,尤其是广东岭南地区的“凉茶”,寒性体质的人更是需谨慎。茶虽有温有凉,但水为阴,水饮太多,尤其是凉性绿茶,就会消耗人体的阳气,同时还要注意,茶水尽量不要空腹饮用,以免寒凉之性直逼下焦,损人真阳,可在饭后饮用。 最后,还得加强锻炼,如经常去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以强腰壮肾、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乐观、开朗、豁达。 中医药治疗,一是药物,二是药膳,三是外治,阿姨对后面两个最有兴趣了,追着问有什么药膳方,于是根据我的经验,告诉她几个简单的方法。 1.附子人参五味酒 取熟附子50克,高丽参50克,五味子30克,炒山楂100克,浸泡在2000毫升米酒中,约一周后,每晚饮一小杯(约20-30毫升),本方适合于脾肾阳虚而无患肝病的患者。 2.炒米芡实山药粥 取大米、芡实、山药各30克,小火炒黄,加干姜10克,水适量煮粥,症状明显则每日一次,本方简单,适用于各种程度的五更泄。 3.莲子芡实山药粉 莲子、芡实、山药各500克,打粉,每日早晨取50-100克,加红糖调味成糊状,当早餐服用,适用于畏寒症状不甚,而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患者。 4.四神涩肠瘦肉汤 熟附子10克、炮姜10克、补骨脂15克、肉豆蔻10克、五味子10克,以纱布包裹系紧,先煎半小时,其后置入已切好瘦肉150克,煮至肉熟,调味食肉饮汤,可治阳虚畏寒明显五更泄。 5.羊肉肉桂汤: 将 6克桂皮放在1斤左右的羊肉中,炖熟之后,吃肉喝汤,可以起到温中健胃、暖腰膝、治腹冷、腹泻,消气胀的作用。 对于五更泄,中医外治主要有针灸/艾熏、穴位贴敷、刮痧、药物外敷等法,接着我简单跟阿姨说说这几样。 1、针刺:包括毫针、腹针、温针灸,常用穴位:天枢、气海、关元、合谷、足三里、大肠腧、肺腧、脾腧、肾腧,比如腹痛是可以揉按合谷、足三里、天枢,每穴5-8分钟,每次4-6穴,针刺疗法建议由专业医生操作; 2、家中易于操作的艾灸疗效显著,温补脾肾:可用温和灸、艾灸盒灸、艾艾贴,选穴:中脘神阙 关元 天枢 大横 背腧穴(同1),躯体前后穴位交替,每穴10-15分钟,以局部潮红为度。尤其神阙和关元为重点穴。 3、刮痧疗法,简单易行:双侧肺经、心经、脾腧、大肠腧,1-2周1次,前后交替,以潮红为度,不强求出痧。 4、穴位敷贴,简单有效,人人都能做:足底涌泉穴或神阙(肚脐)肉桂末敷贴。肉桂具有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的作用。夜晚睡前清洁双侧足底涌泉穴或神阙穴(肚脐),以肉桂颗粒或肉桂粉1克调成糊状(如敷贴涌泉穴,则每侧1克),用医用敷贴或麝香膏固定,第二天早晨取下,5-10次为一疗程,注意有无皮肤破损或过敏,如有暂停。 5、吴茱萸热庵包敷肚治泄泻。吴茱萸治散寒止痛,疏肝下气,温中燥湿。主治脘腹冷痛,厥阴头痛,疝痛,痛经,脚气肿痛,呕吐吞酸,寒湿泄泻。方法:吴茱萸250克,粗盐250克,共纳入布袋,置入微波炉中中火加热3分钟,外敷脐腹,待温热之感下降,可再次加热外敷,每日1-2次,每次30-60分钟,5-10天一疗程。 讲了很多了,离下班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小时,阿姨也记得头晕目眩,收起纸笔,说医生,这些我还得回去慢慢消化,赶紧给她开了些中药内服,她拿着这满满的干货,满意而去。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会得癌? 医生表示:感染者中不到1%可能发生胃癌 珠海特区报2017-12-01 09:11:35 珠海特报客户端 近年来,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测成为体检项目的“新宠”。感染该菌后是否一定会得胃癌?是否一定要杀灭?该如何防治?不少市民对此感到困惑。近日,记者采访了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消化内科主任赵小青,详细了解了相关知识。 感染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 35岁的郑先生半年来反复胃胀胃痛,尤其进食后感觉症状加重,且伴有嗳气、反酸、食欲下降、口干口苦和口气重等问题,于是来到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消化内科就诊。 经过查胃镜提示,郑先生患有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并且检查出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经过医生两周的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两周后再次复查,显示为阴性,目前症状稳定,暂无特殊不适。 记者获悉,近年来像郑先生这样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被检出较多,其中胃镜检查患者中近80%患有该感染。 记者了解到,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螺旋形、微需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幽门螺旋杆菌病包括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炎、消化道溃疡、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等,其不良预后是胃癌。 赵小青介绍,被感染后患者主要表现为嗳气、恶心、腹胀、腹部不适的胃肠疾病症状,这些症状没有特异性,随时会出现,也有些患者没有明显症状,只有到医院做检查才能发现。“也有部分患者有口臭,这是较少引起注意的一个由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导致的症状,它被认为是引起口臭的最直接病菌之一,可在牙菌斑中生存,在口腔内发生感染后会直接产生有臭味的碳化物,引起口臭,无论如何清洁都无法去除。” 赵小青介绍,幽门螺旋杆菌在世界不同种族、不同地区的人群中均有感染,是成年人中最广泛的慢性细菌性感染,感染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发展中国家约为80%,发达国家约为40%,男性略高于女性。我国20岁-40岁感染率为45.4%-63.6%,70岁以上高达78.9%,北方地区感染率高于南方地区。 不到1%的感染者可能发生胃癌 幽门螺旋杆菌通过什么途径传播?共餐会否增加感染几率?赵小青介绍,该菌一般通过“粪—口”传播和“口—口”传播。“粪—口”传播的根据是胃粘膜上皮更新脱落快,寄居其上的幽门螺杆菌必然随之脱落,通过胃肠道从粪便排出,污染食物和水源传播感染。“口—口”传播的根据是随胃上皮细胞脱落的幽门螺杆菌可存活在胃液中,通过胃—食道反流可进入口腔,滞留在牙菌斑中,通过唾液传播感染。因此,共餐会增加感染几率。 赵小青提到,虽然幽门螺旋杆菌病的不良预后是胃癌,但是几率并不高,“只有不到1%的感染者可能发生胃癌”。该病感染的临床过程是幽门螺旋杆菌经口到达胃粘膜后,定居感染,并经数周或数月引发慢性、浅表性胃炎,数年或数十年后发展成为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慢性萎缩性胃炎等。“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导致胃癌最危险的因素”。 那么,被感染了要不要杀菌?赵小青认为,这是一个传染性感染性疾病,目前指南认为只要感染就有杀菌的适应症,但“对于75岁以上老人要权衡,因为抗生素有副作用,要看杀菌对老年人的获益大不大。如果75岁老人感染后有明显的胃溃疡、胃炎或者消化道症状,可考虑积极处理杀灭细菌,缓解症状。” 赵小青补充道,虽然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身体有诸多不利,但也不必谈“菌”色变,即使感染幽门螺杆菌并不会导致即时发病,它可能的病程可长达数十年,或者不一定导致不良后果,并且,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如何预防?赵小青建议,首先要保持口腔健康,同时避免家庭群集性感染,可分餐进食或使用公筷;喂养小孩时,大人不要随意以口喂食,避免“口—口”传染;饭前便后洗手,进食生冷食品要讲究卫生,餐具器皿应定期消毒。“尽量使用可以高温杀菌的不锈钢餐具,通过消毒柜进行日常餐具消毒,如果消毒柜的高温杀毒达到125℃,能够杀死大部分病菌。”赵小青特别说道。
胃食管反流病是十分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严重的困扰着人们的工作和学习。 胃食管反流是由于胃内容物异常反流到食管引起的粘膜损伤和慢性症候群。这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在人群中发病率很高。即使是健康人在不当饮食后,有时也会出现烧心和反酸的现象。调查显示,大约有10?30%的人几乎每天都有会发生返流症状,而40%的人每月至少出现一次。所以为食管反流病及其症状是非常普遍的,应该引起重视。随着现代生活质量的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肥胖的人群也增加了,这样也会导致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率的增高。 胃食管反流病有哪些症状呢?病人会觉得反酸、烧心、胸痛、打嗝、食物反流,咽痛、咽堵、咳嗽等症状。如果食道粘膜受到损伤,造成溃疡或出血后,会引起狭窄,导致吞咽困难。 胃内容物长期刺激食道粘膜,引起炎症长期存在。使粘膜增生,尤其是不典型性增生。就会导致肿瘤的出现。如:食道下端腺癌、贲门癌。我国的贲门癌的发病率较高,认为与胃食管反流病的长期存在有关。 胃食管反流病和反流性食管炎在宏观上是一个概念。但是程度上不一样。胃食管反流是一种现象,导致反酸、烧心等症状,但对粘膜没有损伤。这就是症状性反流。有些人不仅有症状,还有粘膜的损伤,这就叫返流性食管炎。无论是症状,还是返流性食管炎。都称为食管反流病。 反酸常常是空腹时出现的,而烧心往往是在饱餐后发生。反酸、烧心很常见,可是当胃食管反流,反流物通过食道进入呼吸道,却可能导致咽痛、咳嗽、吸入性肺炎、哮喘等疾病,严重时甚至出现心绞痛样胸痛。如果不能查出真正的病因,长期炎症的发展,会造成局部或广泛溃疡。像有的患者出现咽部的不适,嗓子里好像有东西堵着,咳也咳不出来,就是由于胃食管反流引发的。许多人却当成了耳鼻喉科的疾病,去治疗嗓子,当然效果不好。所以在出现不明原因的咽痛、哮喘、胸痛时,不妨也考虑一下胃食管反流病,免得耽误治疗。 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比较复杂,正常人胃内的东西不会进入食道,而出现反流就是其屏障功能出现了问题。屏障位于食管和胃的连接处,相当一个门一样,如果它的功能正常,胃内的东西就不会进入食道,如果这个门关闭不紧,就会导致胃内的东西进入食道。另外正常人胃内的东西进入食道后,也可以通过吞咽清理到胃内。这就是食道的清酸功能,以保护食道不会受到损害。食道粘膜本身也有保护功能。如果食道的保护功能下降,也会导致胃食管返流。 胃食管返流可能由胃部病变引起,比如:食道下端的括约肌功能障碍、胃排空速度减慢、食管本身的蠕动功能下降、不能迅速清除反流物、胃的一部分突入胸腔形成裂孔疝、天然的抗反流屏障遭受破坏等。均易发生胃食管返流。有的病人十二指肠内的东西可以返流到胃,在从胃内反流到食道。这样的病人就会表现为既反酸,又返碱。会有口干、口苦、恶心、呕吐酸、苦水。 胃食管返流与饮食有关。油腻、高脂肪、高蛋白和粗纤维等不好消化的食物摄入过多是引发返流的一个重要诱因。吃油腻和难以消化的食物,尤其是长期吃这种食品,发生胃食管返流的可能比较大。除了油腻食物之外,甜食也容易让人返酸、烧心,所以要尽量避免吃的过量。 预防胃食管返流是十分重要的。改变生活方式是与防泛酸、烧心的最好办法。尽量少吃高脂肪餐、巧克力、咖啡、糖果、红薯、土豆、芋头;严格戒烟和停止饮酒;少吃多餐,餐后不宜马上躺下,睡前2---3小时最好不要进食;如果晚上容易反酸,最好在睡眠时把床头抬高10---20厘米,都会有帮助的。另外我们认为心理因素也十分重要。心理因素对消化系统的影响也十分大,像焦虑、抑郁都会让消化系统出现不良反应,所以在紧张的时候注意缓解压力也同样重要。 老年人的内脏功能逐渐下降,各个器官尤其是括约肌的机能受到影响。 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过程,最好通过改变生活习惯来治疗,如果效果不好或症状严重时则需要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 中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主要是针对病因、病机 重视胃病防止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