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药 出院时医生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开一些强心、利尿、补钾、扩血管、抗生素、止咳、化痰、退烧药等。请家属务必看清楚医生所开各种药物的用药剂量、次数、服用方法等,如有不清楚的地方,服用前及时与主管医生联系。 1、强心药:地高辛。服用前一定看清楚剂量,因为该药过量服用可能引起严重并发症。服药期间可以监测脉搏,若在清醒安静时的脉搏较平时显著降低,或服药期间出现恶心、呕吐、头痛、疲倦、视力模糊、黄绿视、心律失常,可暂停服药并与医生联系。若出院时医生没有开地高辛,即为患者可以不用服用该药。 2、利尿药:呋塞米、螺内酯、氢氯噻嗪、托拉塞米等。按医嘱服用,注意尿量。医生根据术后一个月的复查情况,逐渐减停利尿药。停用利尿药后应定期联系医生复查,避免出现心功能不全。如长期服用利尿药,应注意定期复查血电解质。若服药期间出现食欲差、恶心、呕吐,可去当地医院急查血电解质,心脏彩超等。 3、补钾药:枸橼酸钾、氯化钾等。遵医嘱服用,不能多服。 4、扩血管药物:卡托普利、福辛普利、依那普利等。服药期间注意有无头晕、低血压,必要时减量或停用。 5、抗生素:出院后根据情况服用3-5天,若无发烧可停用。 6、化痰药:当孩子有痰时,除服用化痰药外,还应鼓励其自行咳嗽排痰,家长可拍背帮助孩子排痰,拍背时手呈弯曲空心状,从孩子背部自下而上有节奏地拍击,要有一定的力度,必要时食中指分开,按压气管几次,迫使孩子咳痰,有助于痰的排出。 7、退烧药: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一般体温>38.5℃使用,发热及服用退烧药后注意适当少量增加饮水量。体温在37℃至38.5℃之间时,可采用物理降温,如退热贴,温水擦浴,水温以手接触稍有温感为宜,大致在29-34度左右。 二、饮食 术后应少吃多餐、吃易消化食物为主、控制液体入量(水、奶、果汁等) 1.小于3个月患儿,喂母乳、牛奶、米糊,适当服用浓缩肝油滴剂、钙片、新鲜水果汁、菜汁、蔬果泥。每天6次奶左右。 2.3-10个月患儿逐渐增加蛋黄(1/4-1/2-1个)、鸡蛋羹、稀粥、菜粥、碎面条、肉末粥等,辅食可加水果汁、饼干等,减少喂奶次数。 3.10个月的患儿,应能吃面条、鸡蛋、烂碎的鸡鱼虾菜类、小片水果。要注意营养,防止因低蛋白引起水肿或营养不良。 4.术后早期适当控制液体入量,注意尿量及尿色,避免增加心肺负担。具体量可咨询主管医生。 三、活动量 一般术后6个月内不主张孩子进行剧烈活动。 1.心功能正常者,可适当活动,并逐渐增加活动量。 2.心功能较差者(肝大、水肿、呼吸心率较快、精神食欲差),则要严格控制活动量,多卧床休息。术后3-6个月,根据孩子实际情况,因人而异逐渐增加活动量,但仍要注意控制活动量。 3.当出现原因不明的心慌、气短、呼吸困难、紫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浮肿明显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四、预防鸡胸与疤痕的形成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大部分术前存在轻重不同的心前区隆起或鸡胸,正中切口开胸可能会使其明显。可选用鸡胸防治仪,予以压平固定胸骨,使之生长平整美观。另可选用去疤痕膏,淡化瘢痕,使伤口更平整美观。 五、术后疫苗的接种 一般在术后6个月,经复查,恢复良好,医生建议可以接种疫苗,一般选择在患儿身体状况较好时,如没有感冒、咳嗽、发热、肺炎、皮疹、腹泻时接种疫苗。
1、什么是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指出生时已存在的心血管结构和功能异常。是由于胎儿时期心血管发育异常或者发育障碍及出生后应当退化的组织未能退化所造成的心脏结构或者心血管畸形。 2、先心病的病因有哪些? 先心病的病因可分为内因和外因两大类。 内因即遗传因素,如染色体异常和基因畸变。约5%的先心病是由染色体病引起的。 外因即环境因素,主要为妊娠期间母胎接触的有害因素,心脏胚胎发育的关键时期是在妊娠的第2~8周,在这段时间接触有害因素可能会造成心血管畸形。包括:1、病毒感染,尤其是风疹,腮腺炎,流感及柯萨奇病毒等。如母亲在妊娠3个月内患严重病毒感染时,特别是风疹病毒后出生的新生儿先心病的发病率较高。2、母亲在妊娠期接触大剂量X射线。3、使用某些药物。4、接触某些有害化学物质。5、母亲的营养或维生素缺乏其。6、缺氧的高原地区。此外胎儿周围局部机械压迫、患慢性疾病、母亲高龄妊娠,流产保胎和多胎等因素均为高危因素。 3、先心病有哪些表现? 不严重的先心病,大多跟正常人一样,平时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但严重的先心病,可表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喂养困难、生长发育缓慢、口唇指趾青紫、呼吸短促费力、缺氧发作、喜欢蹲姿、心前区隆起、胸廓畸形、心脏杂音、胸壁震颤等。 4. 先心病有什么危害? 先心病的发病率约为0.9%。其中部分重症患儿在1岁以内死亡,部分患儿虽能够存活下来,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情逐渐加重,可引起生长发育落后、反复肺炎、心力衰竭、活动耐力下降,反复晕厥、猝死等,而随着病情逐渐加重,有些患者可能失去了手术最佳时机。 5. 先心病患儿能正常预防接种疫苗吗? 部分先心病患儿体质较弱,可能合并免疫力低下等情况,而某些减毒活疫苗存在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可能性。因此,一般认为先心病患儿,接种疫苗要慎重,接种前要充分向医生说明患儿病情,减毒活疫苗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灭活疫苗相对来说更安全一些。先心病患儿治愈后可补种疫苗。 6. 先心病如何治疗? 对于一些病情较轻的先心病,有部分可能自愈,因此可在医生指导下观察一段时间,若无法自愈,再选择手术治疗。对于多数需要手术的先心病,我中心可选择右侧腋下小切口手术,不伤骨,创伤小,失血少,感染率低,伤口不需要金属异物固定,手术切口隐蔽于腋下,不易暴露在外,不影响美观。而对于一些复杂严重的先心病,可能需要分期手术治疗,有的可能只能进行姑息手术,无法根治。
随着对于各类先天性心脏病认识的不断深入,心脏外科技术的日臻成熟,通过心脏外科手术矫治先天性心脏病的效果、安全性不断提高,因此,如何在保证手术效果和安全性的同时减轻手术的创伤越来越受到关注。传统心脏手术从胸廓正中切口,术野暴露好,便于处理术中各类突发状况,是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的常规切口,但正中切口需要劈开胸骨,创伤大,出血多,手术后遗留较明显的切口瘢痕,且存在鸡胸、感染等风险,易对患儿心理造成影响。鉴于常规正中切口创伤较大等缺点,刘迎龙教授团队经充分论证及实践后,于1994年起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经右侧腋下小切口开胸手术矫治先天性心脏病,该手术切口为位于右侧腋前及腋后线之间,由第三肋延伸至第五肋的一近似弧形切口,切口长度约3-6cm,从第四肋间进入胸腔,使用肋骨撑开器撑开肋骨暴露术野,不用断开肋骨,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不会引起鸡胸,不会影响乳腺发育,且切口位于右侧腋下,瘢痕位置隐蔽,采用皮内缝合切口后,如果不是严重瘢痕体质,切口愈合后在右侧腋下留有一条不甚明显的细小瘢痕,普通衣服都能遮挡住切口的瘢痕,不影响美观,对患儿心理影响小。迄今经右侧腋下小切口开胸矫治先心病手术已开展二十多年,在本中心已完成过万例,已成为本中心常规开展的术式,随访结果显示,手术效果好,极少有重大并发症发生。目前本中心对于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肺动脉发育好的法洛四联症、部分房室间隔缺损、三房心、右室双腔心、二尖瓣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主动脉瓣下隔膜的手术以及合并右室流出道狭窄、动脉导管未闭及永存左上腔静脉的先天性心脏畸形的手术矫治,若无明显禁忌症,均常规采用经右侧腋下小切口开胸矫治术。但术前诊断不明确的复杂畸形、X线胸片提示存在右侧胸膜严重粘连、右位心、肺血管发育差的法洛四联症等,为右侧腋下小切口手术的禁忌症。此外,对于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近期肺部反复严重感染、严重左肺发育不良等情况的患儿,为手术安全,应谨慎考虑切口选择。因此,建议先心病患儿家长及时与我们联系,依据患儿病情选择手术时机及手术切口,以免因为病情的进展加重而失去经右侧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的机会。
先天性心脏病是导致婴幼儿死亡和残疾的重要原因。我国现存先心病患儿约150万,并且每年大约有20多万先心病患儿出生。许多患儿长期处于带病状态,不能正常生活,严重影响我国的人口素质,也给患者本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随着对先心病诊断、治疗等研究的深入,大部分先心病已能够通过外科手术、介入等方法得到根治,效果良好。但仍有部分先心病由于心脏发育严重障碍,治疗效果差,只能进行姑息性手术治疗并且需要进行多次手术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结果。另外,部分先心病同时可伴有其他器官的先天性畸形,这些伴随畸形中有相当一部分无法医治或治疗效果有限,更加重了患病家庭及社会的医疗负担。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合作,开展多学科、多中心的科学研究,防治结合,成为我们现阶段有效降低先心病疾病负担的有力手段。先心病的防治分为三级:一级预防是对先心病致病危险因素进行预防,二级预防重点是胎儿先心病筛查,三级预防为提高先心病患儿治疗效果。一、先心病的一级预防心脏和血管系统是人体最早发育的器官和系统之一,几乎都在妊娠的头三个月就完全形成了。研究表明,怀孕期特别是怀孕早期是胎儿心血管发育的关键时期,这是人一生当中心血管系统最容易受到损害的时期,孕妇在这一时期受到不良的环境因素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则容易导致胎儿产生各种各样的先天心血管畸形。目前研究发现的与先心病发生相关的怀孕期环境和生活习惯中的主要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包括以下几点:孕妇吸烟或被动吸烟是目前研究发现引起先心病的最大危险因素。烟草烟雾中除了含有尼古丁外还含有一氧化碳以及包括镉、铅在内的多种重金属,这些均是危害胎儿发育的不利因素,增加先心病的发病率。父亲吸烟饮酒也是先心病的危险因素,吸烟和饮酒本身可以影响精子的功能,导致染色体畸变,通过精子和卵子结合来影响下一代。孕妇在怀孕早期患上呼吸道感染,尤其是风疹病毒、弓形体、人细小病毒和柯萨奇病毒感染与先心病相关。母亲孕期尤其是孕早期使用某些药物与先天性心脏病发病有关,主要有避孕药、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磺胺类药物、四环素类药物、外源性雌激素、治不孕症药物等。母亲在孕期尤其是孕早期慎用药物仍然是先天性心脏病一级预防的主要措施之一。国内外许多研究证实化学毒物对胎儿有致畸作用,有报道母亲从事印刷职业,常吃腌制或熏制食物与先天性心脏病发病有关。母亲孕前患有糖尿病特别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其孩子发生先心病的几率增高。但是在妊娠后期由于心脏大血管的发育基本完成,即使孕母再罹患妊娠期糖尿病对胎儿心脏的影响也较小。每天喝城市集中供水的和喝纯净水的孕妇之间先心病的发病率不同,显示后者是保护因素。普通饮用水致畸作用可能来自于其中的含氯的消毒剂。这些氯的许多衍生产物包括各种卤代烃类,比如二氯乙烯和三氯乙烯均有致畸的危险。怀孕前三个月及怀孕最初的三个月口服叶酸可以降低先心病的发病率,是先心病的保护因素,叶酸是一种维生素,它在细胞生长、分化、修复和宿主防御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是DNA和RNA合成过程中需要的重要物质。人体不能合成叶酸,必须依靠外源性供给。正常的饮食基本能提供体内叶酸的需求,正常机体每日最低需求量是50微克,成人每日饮食提供叶酸200微克,就不会导致机体叶酸缺乏。怀孕期和哺乳期叶酸需求明显增大,如果摄入不足就会导致机体叶酸的缺乏,导致机体生长发育障碍。蔬菜和水果中富含各种维生素,特别是叶酸,常吃蔬菜水果可以得到充足的维生素,避免胚胎在关键时期因为维生素缺乏产生心脏畸形。孕期每天适量补充维生素是先心病的保护因素。这里我们需要强调的是并不是维生素补充的越多越好,过多的维生素和维生素的缺乏同样会对心脏的发育造成严重影响。产前检查是先心病的保护因素。最新推荐的产前检查时间是从确定早孕开始,包括腹部检查、骨盆测量、胎心计数等,其中B超检查己成为胎儿先心病筛查的首选检查方法。二、先天性心脏病的二级预防胎儿超声心动检查通过产前筛查对先心病尽可能早期发现,通过规范的咨询体系,为家庭、父母提供科学详尽的资讯,对妊娠过程进行决策,或对继续妊娠可能发生的事件做好充分准备,在妊娠期尽早发现胎儿心脏异常,终止妊娠,可降低畸形胎儿的出生率,减少围产期的死亡率,对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有重要意义。在妊娠18-24周时,胎儿心脏发育已逐渐趋向完善,心内结构显示清晰,且胎儿活动度大,羊水量多,故在此时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最佳。然而,一些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在妊娠早期时就已经相当明显,可在早期超声检查时诊断出。但是由于妊娠早期胎儿心脏体积小,超声图像清晰度欠佳,诊断准确性受到影响,且胎儿心脏是动态发育过程,一些在早期不明显,但是会随孕期的推移进行性发展的先天性心脏病无法在早期检出。因此,妊娠早期超声心动图检查只适用于高危胎儿,常需要至18-24周时再复查,以提高胎儿心脏畸形显示率和精确性。推荐低风险的孕妇在18-24周之间作胎儿超声筛查先心病,而高风险的孕妇则在12-14周。当可以选择终止妊娠时,诊断越早对孕妇越好,可以使痛苦减到最小。高危因素主要来自孕妇、胎儿和家族三方面,第一、孕妇因素:①患内分泌代谢疾病,如各种类型的糖尿病,尤其是怀孕早期的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②患结缔组织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Rh溶血病、风湿性关节炎。这些结缔组织病所产生的抗体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损害胎儿的传导系统;③患各类感染性疾病,尤其是病毒性感染,如风疹、水痘、流感、流行性腮腺炎等;④母体的同种免疫;⑤孕妇妊娠时接触放射线或服用某些致畸药物,常见有苯丙胺、化学物质锂、三甲双酮、大伦丁、酒精、尼古丁等;⑥高龄孕妇(年龄大于等于35岁);⑦妊娠期先兆流产,妊娠高血压,羊水过多或过少;⑧曾有不正常妊娠史,如流产、死胎等。第二、胎儿因素:①普通超声检查怀疑有胎儿心内结构异常;②出现心血管异常症状:胎儿心律失常,包括心律不齐、心动过缓(心率<110次>180次/分);③非免疫性胎儿水肿;④胎儿在孕早期颈项透明层厚度增加或颈部淋巴水囊瘤;⑤胎儿合并某些心外器官畸形,特别是以下器官畸形:如脑积水、食道闭锁、十二指肠闭锁、空肠闭锁、脐膨出、胃肠膨出、肾脏发育不全、膈疝等;⑥染色体异常,如21-三体、13-三体、18-三体综合征、Tuner综合征、Noonan综合征、William综合征;⑦妊娠32周前胎儿出现均称性宫内发育迟缓;⑧单脐动脉;⑨双胎妊娠:单卵双胎、联体双胎;⑩胎儿体循环多普勒超声检查有异常发现者。第三、家族因素:①有先心病家族史;②有其他常合并先心病的畸形或综合征史。尽管保守和手术治疗可以使大多数先心病患儿延长生命,但是许多复杂的先心病死亡率和并发症仍然很高。胎儿超声心动检查将会在预防先心病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普及产前超声心动检查,早期发现先心病,特别是复杂、难治的先心病,及早终止妊娠,减轻患者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是先心病二级预防的关键。三、先天性心脏病的三级预防先天性心脏病的第三级预防,即临床期预防,对先心病患病者采取及时的、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或伤残,使病人尽量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一般在孩子出生后,发现孩子有以下表现之一者,就要考虑孩子是否有“先心病”,应及时到相关医院去检查:(1)喂养困难或婴儿拒食,发育迟缓,呼吸急促,哭闹及吃奶后口唇青紫;(2)平时容易得感冒及肺炎,疲乏,出汗,发育较同龄儿差;(3)运动能力差,稍一活动就会出现心慌气短;(4)胸前心脏的位置有明显隆起;(5)出现晕厥、水肿等。对于一些病情较轻的先天性心脏病,有一定比例的孩子可以自愈,因此,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等待到一定年龄后看孩子畸形是否自愈,若未能自愈,再选择介入或手术治疗。对于多数需要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我中心可以经右侧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切口处于隐蔽位置,创伤较小,不伤骨、失血少、感染率低、不遗留金属异物、无需特殊器材及费用减少,特别是手术切口隐蔽于腋下,不易暴露在外,心理创伤显著减小。通常经此切口可以顺利完成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和肺动脉狭窄以及轻度的法洛四联症等多数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而对于一些复杂重症的先天性心脏病,可能需要分期手术治疗,有的可能只能进行姑息手术,而无法根治。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大部分“先心病”都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成功率比较高,手术成功的孩子可以康复,和正常孩子一样学习和生活。总之,先天性心脏病的防治,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佑护祖国未来的花朵茁壮成长。本文系毛俊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