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为:腹部包块,腹痛、血尿等。大多数无症状,体检超声发现。 常见于肾盂甚至肾盏内积水,过多可压迫肾实质变薄,影响肾脏功能。上尿路多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所致。该病一经发现应及时权威B超跟踪观察,重者需尽早手术治疗矫正泌尿系梗阻,从而使肾脏功能尽早恢复。基于小儿肾脏恢复和发育潜能较大,即使巨大肾积水术后多恢复佳,手术成功率目前为100%。下尿路梗阻可由于输尿管膀胱入口处狭窄、膀胱输尿管反流、尿道瓣膜等所致。手术解除下尿路梗阻后,肾积水多可以自行缓解。
近几年来发生率明显升高。尿道开口于除阴茎头部以外阴茎体腹侧的任何地方,严重者开口于会阴部,无法站立排尿。阴茎体短小并弯曲,有的阴囊发育不良再加上分裂,易误认为是女婴或两性畸形。尿道下裂常因不能正常站立排尿,怕被人耻笑对孩子造成严重的生理与心理紊乱,给孩子及家长带来很大痛苦,手术矫治为唯一的有效方法,成功率很高,能达到正常生理功能。但为避免心理损害,为患儿创造良好而正常的生活前景,一般应该在1岁前完成手术矫治。
阴茎外观短小,阴茎体缩藏于下腹壁的皮肤内,凸出外面的只有鸟嘴状的小包皮。常常合并包茎,甚至常被误认为包茎行包皮环切术,与正常治疗方案正好相反,造成阴茎皮肤缺损终生遗憾。患儿尽管阴茎外观短小,但阴茎体多为正常发育,经手术矫正效果满意,达到正常水平。手术为阴茎成形术,是将短缺的包皮延长而非包皮环切。 提示:手术最佳年龄为1-3岁,否则影响阴茎体发育,并成人无法进行正常性行为,导致不育。
鞘膜积液是小儿阴囊部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大多与先天因素有关。如果出生后鞘膜突闭塞不完全,留有一个细小管道与腹膜腔相通,则腹膜腔内的液体通过细小管道流入鞘膜囊便形成鞘膜积液。多为单侧发病,也不乏双侧。阴囊无痛肿物,卵圆形或梨形,触之有弹性和囊性感,可伴坠胀不适感。一般不限制活动,但有的积液张力过大并过渡活动可致碰撞引起内出血,发生粘连,若不及早治疗可进一步造成睾丸萎缩、不育。 提示:1岁以后手术治疗,使睾丸的正常发育有一个自由和“凉爽”的环境。
包皮口狭窄使包皮不能上翻暴露阴茎头。3-4岁时由于阴茎及阴茎头生长,包皮可自行向上退缩,外翻包皮可先露阴茎头,否则应手术治疗。由于分泌物积留于包皮下,经常刺激粘膜,可造成阴茎头包皮炎,甚至导致排尿困难,有的因阴茎经常痛痒,养成用手挤压阴茎的习惯,至青春期可造成手淫,以及癌变。手术方式首选包皮环切法。
睾丸随着胎儿在母体中成熟,逐渐自肾区降入阴囊,生后阴囊内无睾丸称为隐睾。一岁以内仍有自行下降的可能,若一岁以后仍未将应及早手术治疗,但双侧隐睾应于6月后施行手术。 后果:若不及时治疗,睾丸位置过高容易造成睾丸外伤、扭转、萎缩、坏死,影响生育能力以及癌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