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病友反应,在网上、通过电话或者通过朋友都很难挂上我的号。有时候连续几个星期都预约不到我的号,同时黄牛又把号炒到两三千以上。有的时候,可能因此耽误病人的治疗,也增加了治疗的难度。 其实挂我的号很容易。我是每周一的下午门诊,因为病人来自全国各地,每次病人多达四五十人,而我下午的正常专家号只有10个。所以一直在寻找一个办法来确保病人都能在那天下午得到我们以及我们团队的治疗。 所以我们就想到了团队门诊。也就是在周一的下午,我们团队全体出动,由我们团队的副主任医师和博士们硕士们收集病人的各种信息,了解各种检查结果。然后将病人带到我的诊室,我们一起讨论并作出决策,是手术治疗,还是进一步的检查,还是先做术前准备。 团队门诊解决了病人多,加号困难的难题。病人不需要在网上预约,或是电话预约,也不需要通过朋友或者黄牛来高价挂我的号。只要在周一下午抵达我们医院的门诊楼的7楼著名专家会诊中心,护士们就会给你挂号或加号。 之所以把这篇文章列为收费文章,就是想让真正的病人能够加上号,使得那些真正的胃肠道疾患的病人能够得到及时治疗,而不是给一些普通的病人提供心理咨询,占据我们真正病人的门诊时间。 如果情况很急,在周一的时间找不到我,在其他时间又急于找我,可以将下图的二维码出示给大楼门卫,到外科楼7楼8病区,出示给病区门卫。如果我不在就找我的手下看,如果我在,我会亲自给你看,记着一定把这篇文章给他们看,把这段话给他们看。我们一定设法解决你的困难。
肠断如骨断,这是我的一位宁波病人在出院后发出的感慨。肠瘘,普通人所说的“肠断”,可见于所有的腹部外科疾病,最常见的就是创伤、肠梗阻、肿瘤、重症胰腺炎和克罗恩病。因为保护薄弱,胃肠道是腹部最容易受伤的器官。创伤、炎症、肿瘤、救人的药物和外科医生的手术,以至于病人自身的喜怒哀乐,都会导致肠道的穿孔、破裂、断裂和坏死。肠道一旦断裂,肠液外溢,病人很快出现感染、出血和休克。这时,医生变了脸、家人慌了神。病人面对美食,滴水不能进,骨瘦如柴,还要忍受肠液刺激带来的针扎样的痛苦,度日如年。古人一句“断肠人在天涯”,道尽了胃肠道疾病患者的苦衷。如何让断肠人早日就诊,早日康复,成为我这个老军医每年岁末年初,必须思考的问题。回顾过去的一年,治疗“断肠人”,有五个方面成功的经验,值得发扬光大。有一大难题,值得研究。一、实现“团队门诊”“团队门诊”是实现肠瘘病人早日获得诊治,早日康复的第一步,也是我们为肠瘘病人提供专家门诊的最成功模式。肠瘘病人开始正规治疗的越早,恢复的越快。要想获得及时治疗,首先要方便病人第一时间就诊。根据统计,我们每周一下午专家门诊大约有40人至50人,光靠我一个人很难完成高质量的专家门诊。为了保证专家门诊质量,就要限号,这样就造成病人挂号难,黄牛趁机炒号的尴尬局面。而病人与家人抱着希望,千里迢迢,从全国各地赶来,就是为了能够获得准确的信息,能够获得及时的治疗。如何满足所有就诊病人的需要,值得思考。通过反复摸索,我们总结了“团队门诊”这一方法。团队门诊,就是由我们肠瘘与腹腔感染中心的所有医生,在周一下午专家门诊那天,“倾巢出动”,一齐上阵。先由我们团队的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在自已的诊室问诊病人、采集病史并初步查体,然后将病人或家人带至我的诊室。由这些初诊医师汇报病史,大家一起讨论,安排检查,决定治疗意见。这一模式满足了大量病人及时就诊的需求,又确保了就诊质量。年轻医师通过共同诊治,也获得了锻炼提高,更为我节省了大量时间。有一点需要注意,因为团队门诊实在是我们的一个发明创俈。大多医院没有这种模式,欧美国家也只是助理医师帮助专家门诊。所以医院只能为我们提供大量诊室,其它方面的配套措施还不到位。比如,我的专家规定看15个号即可,其中只拿出5个号用于网上预约或医院内提前预约,其它10个号只能在现场挂号。其它加号,要在下午上班后,门诊办公室确认我们可以肯定门诊,在征得我们同意后,再开放现场加号。但这种加号方式,没有人现场解释,往往造成病人无号可挂的误解。有些病人按照其它医院的习俗,专家门诊加不上号后,要么去找黄牛倒号,要么再等下一周的预约挂号。这一挂号方法往往导至病人得不到及时诊治,导致病情延误;也是对我们的误解。没有预约到加号,不用担心。直接到我们医院门诊楼七楼著名专家会诊中心,周一下午,我们会为大家提供无限制加号,随到随看,看完为止。如果周一找不到我们,也没问题,还可以通过“好大夫”网站,通过电话咨询、图文咨询得到我们的诊治意见。真的病情很急,也可以直接到病房找我们,向门卫讲清楚,问清我们的去向,耐心等待,我们一定会给你们一个满意的答复。总不能见病不救。二、建立明基团队与八一团队肠瘘病人有着诊治周期长的特点。按照阶段性治疗的原则,一般肠瘘病人需要长达三个月至半年的治疗周期。即使可以通过肠外瘘快速自愈疗法,促进肠瘘快速自行愈合,也大概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我们在总医院的床位只有四十六张床位,其中有十张是ICU床位。而每年从全国各地要转过来八百多位肠瘘病人,总院这几十张床位可谓是杯水车薪。针对这一难题,早在十年前,在黎介寿院士的指导下,我们在总院当时的分院----汤山分院,建立了肠瘘康复病区。将经过急救稳定的病人转至汤山分院继续治疗。在汤山,我们有一组训练有素的医生与护士团队,专门负责肠瘘病人维持阶段的康复治疗,处理肠瘘合并的感染、出血与营养不良等各种并发症。但在去年,我们在汤山分院的团队而临着解散的难题。因为汤山医院将转隶成空军疗养院,不再收治地方的肠瘘病人。这样,肠瘘病人也没有去处,病人积压在总院。总院肠瘘床位一床难求,出现了多年没有出现过的住院难的问题。因为无法床位周转,工作效率严重低下。病人痛苦,医生着急。就在大家面临困难的时候,南京明基医院及时伸出了援手,全部引进了我们汤山肠瘘治疗团队,专门腾出一个病区,为肠瘘病人提供康复治疗。明基医院是全国最大的民营非赢利医院之一,和公立医院一样,药品实行零差价,还接受全国医保。病房条件与就医环境比原来的汤山分院还要好,生活设施齐全,工作人员爱岗敬业,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而我们在肠瘘治疗方面的经验也令他们赞叹。双方可谓相见恨晚。紧接着,东部战区总院成立,八一医院与南京总院合成一家医院,八一医院也为我们安排了一个病区,专门收治肠瘘病人。这样,我们又拥有了100多张肠瘘床位,再也不担心肠瘘病人住不上院的难题了。现在,无论你从何处来,只要是肠瘘病人,一定会让你及时就诊,及时住院,及时康复。三、与急诊室医师建群在转至我们医院的病人中,有一部分病人与家人不知道如何通过互联网找到我们。只是听到当地医生模糊的介绍,甚至是实习同学与护士在旁观经治医生确实无技可施时,悄悄地告诉病人需要转南京总院治疗,病人与家人就在匆忙中转到总院。由于联系不到我们,就只能在急诊室等待床位。因为沟通的原因,我们有时也不知道有肠瘘病人慕名抵达急诊科,病人往往一等数天。而急诊抢救室并不是专门为肠瘘所设,急诊抢救室只能做做一般的处理,耽误了病情。经常去急诊室会诊的任华建博士与洪之武医师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想到了无所不能的微信。他们在去年与急诊室医生建群,真正建立了为“断肠人”提供及时治疗,无缝对接的绿色通道,再也不让病人在急诊抢救室做过长时间的等待,有效地防止了交叉感染和病情的恶化,为病人赢得了宝贵的治疗时间。2019年,我们肠瘘与腹腔感染中心还要与急救科进行紧密合作,为“断肠人”提供更好更快的治疗。四、与“云ICU”紧密合作与”云ICU的合作”,实现了与ICU医师一起诊治“断肠人”的目的。云ICU是山东省立医院ICU主任王春亭教授创立的基于互联网的全国危重病人会诊系统,他将全国的ICU医生、危重病外科医生联系在一起,共同会诊讨论救治疑难危重病人。对于会诊医生来说,云ICU就是一个手机APP,通过这个应用可以实时看到需要会诊病人的床边情况,病人所有的住院资料,包括各种检验结果和检查结果,特别是CT等影像学资料。除了“摸”不到病人,基本实现了医生在病人床边会诊的所有功能。在重症胰腺炎、肠瘘出现腹腔感染和出血时,全国的医生与病人均可以通过“云ICU会诊”,通过这个移动办公系统决定病人是否需要手术、如何手术的难题。2018年,通过云ICU,我们会诊了多个重症胰腺炎病人、肠瘘病人和腹部创伤病人,同时还实时指导当地医生进行手术操作。在当地医生缺乏有关技术设备时,及时派出我们团队的医生前往会诊医院现场抢救。通过云ICU,我们为各医院的“断肠人”提供了有效的支援。2019年,我们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合作范围,让更多地方的“断肠人”受益于“云ICU”。五、坚持复查与病患教育古人所谓的断肠人在天涯,是有一定道理的。肠道出问题,与饮食和生活习惯息息相关,甚至与情绪也有关。肠道出了问题以后,因为经验与知识的缺乏,更会反过来影响生活、工作与情绪,导致病情反复与迁延,给病人及家人增加痛苦。最需要病患知识教育的肠道疾病包括:克罗恩病、短肠综合征、重症胰腺炎和肠粘连肠梗阻。这些病人在治愈后,如不注意,还有可能导致病情的复发。比如对克罗恩病人,就要教会病人定期服药,注意观察大便性状与习惯的改变,定期复查血沉与C-反应蛋白。每半年一年还要复查腹部CT与肠镜,了解病情的变化。一旦发现病情反复,就要及时干预,诱导病情的缓解。避免肠阻与肠瘘对病人造成的更大伤害。“断肠人”,特别是切除了一部分肠管的病人,还会出各种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难题。如蛋白质脂肪吸收不全引起的营养不良,铁和维生素B12吸收不足引起的贫血、缺锌引起的脱发,都需要为病人提供科普知识教育与复查指导。六、病人安全转运病人安全转运是2019年必须研究的课题。2018年,很多病人通过汽车、高铁和飞机转运至我们肠瘘与腹腔感染中心接受治疗。大多数病人转运很成功,救治也很成功,家人和原来的诊治医生与我们皆大欢喜。但也有令人扼腕叹息、后悔莫及的失败转运,包括花40万人民币包机转运的病人,没能实现安全转运。这也逼着我们思考病人安全转运的问题。如果能够获得我们的指导,病人所在医院的医生能够接受我们的救治理论与措施,则最好能够留在原医院治疗,以免匆匆转院造成危险。至少在病情非常稳定后再转院,才能实现安全转运的目的。如果原经治医院设备条件与技术和经验不支持病人的治疗,则应在病情相对稳定后果断转院。转运时一定要有专门的医生护士陪同。平时负责急救的120医生,不一定熟悉肠瘘病人的情况,往往在转运过程不能很好的把握输液多少与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造成病情恶化。还要研究制定出一整套的病人转运规章制度。重视每个细节的监测。除了血压、心率和呼吸等生命征的监测外,血糖和尿量也应能够监测。今年一例转自北京的病人,有ICU与外科医生的陪同,所有的监测都很到位,唯独没有监测血糖。病人抵达我们医院时,病人血糖高达44mmol/L,是正常人的八倍。病人出现高渗性昏迷与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进入的病房即抢救,全组医生,花了一夜的时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算让病情平稳。装备齐全的救护车也是病人安全转运所必需的。国内目前的救护车只能满足短途急救。长途转运救护车无论是平时还是战时都非常需要,值得投入一定的人力与物力来研究。从肠瘘病人的转运来看,目前至少能够提供一台理想的呼吸机,呼吸机要有多种通气支持模式,还能够提供长时间(至少24小时)的空气动力支持与氧气支持。如果再能配上血气分析装置,则更为理想。结语屈指一算,从事胃肠道疾病的治疗已经32年了,虽然享受着救活大量病人的成就感,但也有救治失败的痛苦与思考。无论如何,还要努力。在农历己亥年初许下心愿,愿天下“断肠人”都能及时获得诊治,早日康复。让断肠人不再沦落天涯!己亥年正月初三
通俗的说,肠瘘就是肠子破了,肠液外溢引起腹腔感染、出血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所以'瘘'字是一个病字头,表明肠瘘也是一种病。在外科医生的眼中,其实肠瘘是一个非常危重的病。 因为肠液外溢进入腹腔,肠液里面含有大量的细菌、消化酶和胆盐等各种各样的化学物质,所以会刺激腹膜,引起机体的强烈反应。在肠瘘发生的初期,会出现严重的感染、休克和呼吸功能障碍等多脏器功能障碍。 早年,肠瘘的死亡率高达百分之六七十。随着外科技术的改进,特别是重症监护技术的提高,大量的肠瘘病人,在肠液漏出的第一次打击以后,能够幸运的存活下来。所以亲人们也经常会问,发生了肠瘘,下一步该怎么办? 首先是通过造影,ct来明确诊断。明确是肠瘘以后,最好的办法是要请更上级的医生来处理这种情况,因为原手术医生本身的心态可能已经乱了。还有一个比较好的办法,就是把病人送到专科医院去,专门治疗肠瘘这一疑难疾病。 如果原手术医生很有经验,经常处理类似的情况,也可以由他继续接诊。 而作为病人家人则要了解肠瘘大致的诊治策略与方案。 肠瘘的传统治疗策略是阶段性治疗策略。这就是:第一阶段先进行复苏与评估。通俗的讲就是先救命,再治病。先通过液体复苏治疗改善病人的休克状态。通过脏器功能支持手段,改善受损的脏器功能。在病人稳定以后,再去做造影检查,ct检查,明确肠瘘发生的部位和肠瘘的引流情况。 在第一阶段,病人大都是住在ICU里,病情比较危重,场面比较壮观,家人也比较着急,但是要相信ICU的医生在处理这类情况时是比较有把握的,基本上都能胜任。作为家人,很重要的是要跟ICU医生与手术医生进行沟通,就肠瘘发生以后的其他治疗,比如说就引流情况,引流方式是否需要改进,是否需要再次手术进行沟通。不能认为病情稳定了,就可以一直在ICU住着,要想办法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病人一旦发生肠瘘,原来的乳胶管引流就不能满足治疗的目的了,就要把它更换成双套管引流。如果没有引流,还要设法通过微创的方法,或再次手术的方法,对肠瘘进行引流。 如果病人仍有持续的发热,白细胞持续的增高,往往提示引流是不满意的。即使病人已经做了再次手术,也要对他进行反复的评估,比如说ct,造影,以明确有没有需耍再次、第三次进行介入的需要。 如果病人引流满意了,病人将进入第二个阶段,就是等待维持阶段。如果病人有治愈的可能,这个等待阶段就是一个积极的促进肠瘘自行愈合的阶段。我们在文章后面要向大家介绍这一方法。 如果明确了肠瘘没有治愈的可能,那就要为三个月后的确定性的手术做准备。不要指望在肠瘘早期就能做确定性手术。所谓的确定性手术就是肠瘘的切除,肠管吻合手术。因为手术粘连,腹腔炎症重,以及死亡率高,除非上次手术明确是技术条件引起的,一般已经否决了早期做确定性手术的策略。 在第二个阶段,也就是等待维持阶段,主要的任务有两点,一个是加强营养,一个是加强机体机能的锻炼。 营养治疗要尽量的从肠外营养转向肠内营养。机体机能的锻炼可采取三步曲的方法进行恢复。就是要坐起来,要站起来,还要走起来。病人能够自由行动后,甚至还要刻意去爬楼梯进行更强的体能锻炼。这样可促进机体的功能能够恢复到生病前的健康状态,将来以最佳的状态迎接确定性手术。 经过大概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可以迎来再次确定性手术的机会,这就是切除肠瘘,重新吻合肠管。 为什么要等三个月呢?这是由腹部手术以后,腹腔的病理生理的变化来决定的。一般在手术以后的十天左右,腹腔会形成严密的粘连。在这个期间手术,医生是无法分离这种粘性的。但是经过肠内营养支持和锻炼以后,大概在三个月左右,这些粘连会变成可分离的膜状粘连。 这就是我们肠瘘的病人要等待三个月以后才能手术的原因。当然时间因素不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如果病人三个月以后营养状态仍然很差,器官功能状态恢复的不好,病人也是无法接受手术的。 由于肠瘘阶段性治疗持续时间比较长,需要处理的问题非常多,经济花费也非常大,病人痛苦,家人焦虑。所以在肠瘘发生以后,病人和家人都希望能够尽快治好。其实,手术的医生也有同样的心情。所以近20年来,我们为了实现快速治愈这一目的,专门研究了肠外瘘的早期快速自愈疗法。 所谓自愈,就是不经过手术,通过非手术的方法促进瘘口自行闭合。'自愈'不是不管病人,让瘘口自行慢慢的生长。而是医生采取各种先进的治疗手段,通过综合治疗,促进瘘口的自行闭合。 这一治疗策略的主要原则就是在明确肠瘘以后,采取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引流,全肠外营养支持和生长抑素的连续使用,来达到促进肠瘘的瘘道快速形成。最后通过纤维蛋白胶封堵,OTSC夹闭等方法促进瘘快速自行愈合。 作为总结,在肠瘘发生以后,尤其是早期瘘,应该首先争取施行早期快速自行愈合疗法,促进瘘口自愈,减少病人痛苦,降低花费。如果没有自愈的可能了,则要采用阶段性治疗的策略,按部就班的治疗肠瘘,不要过于匆忙,急于寻求决战,就是过早的进行再次确定性手术。 本文系任建安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放疗是治疗宫颈癌、直肠癌和前列腺癌等盆腔肿瘤的常见治疗方法。但它也会引起邻近脏器的放射性损伤。这些损伤包括放射性肠损伤,也叫放射性肠炎;放射性的膀胱损伤,即膀胱炎。最严重的则可出现肠瘘,膀胱瘘,肠膀胱瘘,肠膀胱阴道瘘。 这类损伤往往是永久性的,症状可以在放疗后迅速出现,也可以在放疗好几年,甚十几年,几十年以后才出现。 放射性的肠损伤,可以引起肠道的炎症,进一步的损伤则可出现肠穿孔和肠瘘。放射性肠炎的主要症状就是反复的腹泻,便血。同时伴有腹部的隐痛。 炎症反复发作以后常合并有肠壁的增厚,肠腔的狭窄。病人慢慢会出现梗阻的症状。腹痛则由持续的隐痛,变为隐痛加绞痛。 如果不对炎症加以控制,慢慢会出现肠壁的穿透性病变,或者在梗阻的近端出现穿孔以及肠瘘。针对早期放射性的肠炎,可以采用肠康复的方法来降低缓解炎症。初期可以采用完全禁食肠外营养的方法能减轻胃肠道的负担,在肠外营养液里还可以加用谷氨酰胺制剂以促进肠道粘膜的增殖。 在肠道运动功能改善以后,可以采用肠内营养的方法来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以及屏障功能的维持。肠内营养治疗采用24小时持续输注的方法最为科学有效。 在肠内营养使用2到3个月以后,病人的症状完全改善,则可恢复经口进食。进食以后要注意避免摄食过多的粗纤维和粘稠的食物如汤圆,粽子等糯米制成的食物。 如果病人出现了因梗阻引起的急性穿孔,则需要进行急诊手术。手术只能做梗阻穿孔近端的造口,远端的插管造口。避免行肠切除肠吻合,因为此时肠道损伤的范围很难判断,吻合的部位可能依然有放射性损伤,容易出现吻合口吻合失败,进而发展为肠瘘。 针对梗阻处理的原则与穿孔一样也只能做造口。 需要指出的是,在盆腔放疗以后。经常梗阻的部位两处,一处是回肠末端距盲肠约15-20厘米处,另一处则是在乙状结肠部位。有时医生往往认为梗阻是发生在乙状结肠,只做了横结肠造口,但是没有解决梗阻和肠瘘的问题问题。其实很多情况下,病人往往还同时伴有末端回肠的梗阻与肠瘘住,以一次手术不能解决问题。 盆腔放疗还会合并放射性的膀胱损伤,最主要的表现是放射性的膀胱炎,放射性膀胱炎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尿频,尿急和尿痛。随着炎症的迁延,膀胱的容量会变小,每次尿量自由都在一百毫升以下。 由于膀胱壁的炎症孪缩,两侧输尿管在膀胱的开口也会出现狭窄梗阻,引起双侧输尿管的扩张,肾盂的扩张,严重的还引起肾皮质变薄,甚至肾脏功能障碍。 严重的膀胱损伤,还会合并膀胱瘘。膀胱瘘往往会因为肠瘘的出现,而同时出现或相继出现。这可能与漏出的肠液的腐蚀消化有关。 针对无法控制的膀胱瘘可以采用膀胱造口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于肠膀胱瘘,在进行肠造口的同时,还可以采用回肠代膀胱的方法来彻底转流尿液缓解放射性膀胱炎撒,旷置膀胱瘘。这一方法对膀胱反复出血的病人,尿路感染严重的病人,以及尿路梗阻的病人,特别有效。 放射性治疗可以说是一个玉石俱焚的治疗手段。放疗后续所出现的放射性肠炎和放射性膀胱炎,只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就可以尽量避免发生肠瘘和膀胱瘘。针对肠瘘和膀胱瘘,外科治疗是最有效的方法。 本文系任建安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肠瘘与腹腔感染,是克罗恩病最严重的外科并发症之一。克罗恩病病情加重,穿透肠壁全层以后就会发生肠瘘。这一过程往往比较缓慢,所以还会伴随着细菌慢慢的向腹腔扩散,这时腹腔感染也会随之发生。 对克罗恩病合并的肠外瘘与腹腔感染,人们最初采取的策略是切除肠瘘并吻合肠管,但是失败率往往很高。因为这时病人除了有严重的腹腔感染之外,可能还会有肠壁的炎症水肿以及梗阻所造成的肠壁的增厚与扩张。加之病人同时可能还会伴有营养不良,所以组织很难愈合,常常会导致手术的失败。 所以现阶段人们多采用损伤控制的原则。分两次对克罗恩病人进行手术。 这就是在第一次手术的时候先引流腹腔感染,清除坏死组织,肠瘘肠管可以切除,或者不切除肠瘘肠管,仅仅昈置肠瘘肠管,把肠瘘近端的肠管,拖到腹壁上进行造口,转流肠液。 第一次手术以后,尽快的恢复病人的肠内营养,促进营养状态的改善,纠正营养不良。 待感染控制以后,营养状态得到明显的改善,病人的体能得到恢复,特别是腹腔黏连松解以后,一般是在三个月左右再进行手术。第二次手术将瘘口从腹壁上分离,切除肠瘘肠断,将远端健康肠管与近端肠管进行混合。 这一损伤控制策略,明显的提高了克罗恩病合并肠瘘与腹腔感染的治疗成功率。但是病人要经过两次剖腹手术,其间,在等待二次手术时,因为病人有肠造口,护理起来也比较困难,病人比较痛苦,家人与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也比较大。治疗所需的费用也比较多。 通过近年来开展的研究工作,我们发现,其实克罗恩病所合并的腹腔感染大多比较局限,更多的是以腹腔脓肿的形式表现出来,仅有少量的合并急性穿孔和弥漫性腹膜炎的病人需要采取二次手术的策略 更多的慢性穿孔和局限性腹腔感染的病人,事实上可以采取一个新的策略进行治疗。这就是通过一次微创经皮脓肿引流加一次剖腹手术的方式来解决合并合并肠瘘与腹腔感染的难题。 这一新策略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基于经皮脓肿微创穿刺引流的成功。我们对克罗恩病合并腹腔感染的病人,不是采用剖腹手术引流脓肿,而是采取ct或B超导引下了的腹腔穿刺器辅助的脓腔穿刺引流病。这一方法定位准确,创伤小,引流效果充分满意。 这一微创引流的最大的优点是,对腹腔的其它部位不会产生影响,因此腹腔粘连范围非常小,程度也很轻。在控制感染之后,只要营养状态改善,不需要等待三个月就能进行确定性的手术,这就是切除肠瘘与吻合肠管。 腹腔黏连少,程度轻的另外的一个优点就是在做确定性手术的时候,可以采用微创的方法,这就是腹腔镜辅助的肠瘘切除与吻合。这样病人的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手术切口小,瘢痕小。 有趣的是,经过脓肿穿刺引流以后,加上营养支持和双套管引流,很多的罗恩病合并肠瘘病人甚至可以自行愈合。 我们在采取这一新的治疗策略以后,很多的克罗恩病合并腹腔感染的病人,即使还需要手术切除肠痿,他的平均治疗周期也明显的缩短了2-3个月。最重要的是,将两次剖腹手术,变为一次穿刺引流加一次手术,明显的减轻了病人的痛苦,缩短了疗程,降低了病人的花费。 所以当医生告诉你,病人是肠瘘合并了穿孔与腹腔感染以后,要给病人先进行肠造口手术,下一次再手术的时候,你可以,与医生进行讨论,可否考虑先穿刺引流,特别是腹腔穿刺器辅助放置的双套管负压引流,等到感染控制以后再手术。
治疗前患者十余年前因腹股沟疝行疝修补术,放置补片;后切口反复感染伴肠液样液体流出,出现肠瘘、切口裂开。治疗中患者营养状况改善,局部炎症粘连缓解,行确定性肠瘘切除肠吻合手术治疗后治疗后50天患者顺利康复出院治疗后14天造影明确患者存在肠瘘,给予禁食、静脉营养支持、双套管冲洗引流,患者局部感染明显控制;后逐步恢复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改善患者营养情况及局部炎症粘连,待后续手术。
直播时间:2021年10月11日10:31主讲人:任建安主任医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普通外科
住院有一段时间了,现在比来医院之前强多了,现在全身水肿消失了,面色红润,整个人看着精神多了,现在肠瘘基本不漏了,已经转到了明基医院来调养,感谢任建安主任的认真诊治,任建安主任医术非常精湛,真的是华佗在世呀!感谢让我们遇到这么好的医生,我们来南京真的是来对了,任主任的团队对待患者非常谨慎,认真,负责,效率高。他们每天都会查两次房,不论阴天下雨不论节假日,都会准时准点到达每一个病房了解每位患者的病况。为这么好的医生点赞,感谢任主任团队的付出!接下来会好好调养,好好锻炼,保持好心情,增强体质,为下一步治疗做准备!一切顺利!
四年前车祸造成的肠瘘,现在还有一处肠瘘,特意从大东北来到南京为了去南京东部战区总医院任建安主任医师看肠瘘,任主任很细心,要我们去做了窦道造影和CT,下周一再去找任主任看下检查结果,希望一切顺利,尽快住院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