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下午,伴随着和煦的春风和明媚的阳光,6月21日,西安交大第一医院新门诊楼落成典礼在新楼一层大厅隆重举行,省市以及省卫生厅、校有关领导莅临。出席典礼仪式的还有各兄弟医院、友邻单位领导以及新门诊楼工程的参建单位领导、市10余家媒体等嘉宾、医疗协作单位代表、医务人员和患者代表以及第一医院全体院领导。 一段宣传片拉开了典礼的帷幕,带大家重温了西交大第一医院新门诊楼奠基直至今日的珍贵画面,凝聚了第一医院稳步前进、和谐发展的历史积淀。新门诊楼明亮、宽敞、舒适的就医环境将为患者带来全新的体验,是交大第一医院近年来建设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落成典礼上,交大第一医院李旭院长以“从背阴胡同走向平安大街”为引,讲述了新门诊楼落成对于医院发展的重大意义。新门诊楼不仅凝结了建设者们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汗水和辛劳,也凝结了交大第一医院人艰苦奋斗的心血,更寄托了交大第一医院人对光明未来的希望。李旭动情地谈到,新门诊楼的筹建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关怀,如今新门诊楼落成时,对医院而言不但提升了服务能力,还象征着医院在做医疗卫生行业“水准原点”的道路上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更象征着第一医院与患者、与祖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将会迎来更健康、更美好的明天! “新环境、新理念、新服务”在这“九字方针”的指导下,新门急诊大楼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厚德、博爱、精医、卓越”本着院训, 在新环境下我们会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每一位患者的到来,给每位患者新的面貌、新的印象、新的服务,让每位患者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文章作者:杨建辉
药物治疗非甾体类镇痛药如消炎痛、布洛芬等,镇痛效果强,消炎及抗风湿作用也较强。但一般消炎镇痛类药物不能较长时间服用,尤其是对于同时患有肝/肾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更要注意禁忌,以免引发新的不适症。 中枢性肌肉松弛剂,对缓解肌肉疼痛有一定作用。一般消炎镇痛类药物需饭后服用、患者更要注意药物禁忌。对处于急性期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静点类固醇类药物,辅以脱水剂,以消除神经根水肿。内服药物通过肠胃吸收、消化、分解,最后通过血液循环,才可将药物输入送给局部,整个过程需要通过层层屏障才能到达病灶部位,然药效已所剩无几,因此效果极为缓慢且低效,且临床应用这些方法只能缓解疼痛症状,功能康复是无法逆转的,骨质修复更是无从谈起。而且口服药对肝、肾、胃肠损伤极大,因此选择黄氏外用中药粉包,效果会更好,从外皮渗透,药物渗入骨质,也没有副作用,能彻底解决腰间盘突出症的痛苦。局部药物封闭治疗:药物封闭治疗是将局麻药物以注射方式进行神经根封闭、椎管内封闭、骶管内封闭等,现在最常见的是骶管滴注方法,将生理盐水和局麻药物、激素、神经营养药等按照不同比例通过骶管滴注入硬膜外,起到消除神经根水肿和炎症作用,对于疼痛剧烈的急性期病人,止痛效果相当好。中医膏穴治疗 人体经络由经和络组成,经是干线,络是旁支,经络纵横交错,在人体里构成一张大网,穴位是经和络的交汇点。“褚病于内,必形于外”。当人体某个部位出现症状,治疗时要按照经络的走向,在“阿是穴”及其相应的穴位同时展开,并遵照该病症相应的疗程进行纵横膏穴结合治疗,以达到标本兼治,彻底切断复发根源的目的,膏药外敷刺激穴位,疏通微循环,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促使滑囊内液体吸收,使之重归产生和吸收动态平衡,达到消除滑囊内滑膜炎症而痊愈的目的。中医中药治疗引起本病的主要病因是椎间盘本身退行性变,再加某种外因,如外伤、慢性劳损,以及风寒湿等邪气入侵机体等因素综合的结果。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很早就有认识。如《素问?刺腰痛篇》中说:“衡络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俯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伤腰”,又云:“肉里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咳,咳则筋缩急。”《医学心悟》也说:“腰痛拘急,牵引腿足”。以上均说明,本病可由外伤引起,咳嗽加重,表现为腰痛合并下肢痛。腰椎间盘突出的外用药 包括药膏、热敷、生草药外敷、药物加红外线导入、药物加离子导入、药物熏蒸等等方法,通过活血化瘀,通经止痛等原理,减少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神经疼痛。 1、腰椎间盘突出的手法正骨及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的方法众多,一般医院的理疗科和康复科等科室均有专门的物理治疗设备。物理治疗包括:按摩推拿、牵引、三维牵引、红外线照射、针灸、火罐、电针、中频电疗、磁疗(如腰痛治疗带).......等等不一而绝。我们建议使用几种物理治疗方法一起使用,效果比较好。按摩推拿(也有叫手法复位的),对于椎间盘膨出和轻度突出的患者,建议使用手法正骨配合牵引,中药局部热敷配合进行,但是突出巨大或者椎间盘脱出的病人,不建议进行牵引。其他的物理治疗方法没有什么禁忌症,可以随意选择。近几年的“小针刀”疗法,对于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的疼痛,梨状肌粘连等,效果不错。 2、腰椎间盘突出症综合疗法。 通过对中医“古方”的深入研究,结合中医世家几代人的不断探索,运用纯中药配合中医外治疗法(包括针刺、温灸、刺络放血、推拿),对腰间盘突出进行治疗,其中药的主要功效是活血祛瘀、通络止痛、驱除风寒湿邪,其药物组成多以骨关节病专科用药和家传用药为主,此疗法已经成为目前临床效果较好的方法之一,普遍反应良好,这种疗法的治疗价格比较低,疗程相对较短,服用比较方便,能够体现中医内调外治相结合的治疗理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和手术治疗: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和手术治疗,我以后还要有专题讲座。
临床表现 (1)腰部疼痛 多数患者有数周或数月的腰痛史,或有反复腰痛发作史。腰痛程度轻重不一,严重者可影响翻身和坐立。一般休息后症状减轻,咳嗽、喷嚏或大便时用力,均可使疼痛加剧。 (2)下肢放射痛 一侧下肢坐骨神经区域放射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常在腰痛消失或减轻时出现。疼痛由臀部开始,逐渐放射亚大腿后侧、小腿外侧,有的可发展到足背外侧、足跟或足掌,影响站立和行走。如果突出部在中央,则在马尾神经症状,双侧突出则放射可能为双侧性或交替性。 (3)腰部活动障碍 腰部活动在各方面均受影响,尤以后伸障碍为明显。少数患者在前屈时明显受限。 (4)脊柱侧弯 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腰脊柱侧弯。侧凸的方向可以表明突出物的位置和神经根的关系。(5) 观麻木感:病程较长者,常有主观麻木感。多局限于小腿后外侧、足背、足跟或足掌。(6)患肢温度下降 不少患者患肢感觉发凉,客观检查,患肢温度较健侧降低;有的足背动脉搏动亦较弱,这是由于交感神经受刺激所致。须与栓塞性动脉炎相鉴别。症状诊断 (一)腰痛和一侧下肢放射痛是该病的主要症状。腰痛常发生于腿痛之前,也可二者同时发生;大多有外伤史,也可无明确之诱因。疼痛具有以下特点: 1、放射痛沿坐骨神经传导,直达小腿外侧、足背或足趾。如为腰3-4间隙突出,因腰4神经根受压迫,产生向大腿前方的放射痛。 2、一切使脑脊液压力增高的动作,如咳嗽、喷嚏和排便等,都可加重腰痛和放射痛。 3、活动时疼痛加剧,休息后减轻。卧床体位:多数患者采用侧卧位,并屈曲患肢;个别严重病例在各种体位均疼痛,只能屈髋屈膝跪在床上以缓解症状。合并腰椎管狭窄者,常有间歇性跛行。 (二)脊柱侧弯畸形:主弯在下腰部,前屈时更为明显。侧弯的方向取决于突出髓核与神经根的关系:如突出位于神经根的前方,躯干一般向患侧弯。 左:髓核突出位于神经根内前方,脊柱向患侧弯,如向健侧的弯则疼痛加剧。 右:髓核突出位于神经根外前方,脊柱向健侧弯,如向患侧的弯则疼痛加剧。 (三)脊柱活动受限: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使腰肌呈保护性紧张,可发生于单侧或双侧。由于腰肌紧张,腰椎生理性前凸消失。脊柱前屈后伸活动受限制,前屈或后伸时可出现向一侧下肢的放射痛。侧弯受限往往只有一侧,据此可与腰椎结核或肿瘤鉴别。 (四)腰部压痛伴放射痛:椎间盘突出部位的患侧棘突旁有局限的压痛点,并伴有向小腿或足部的放射痛,此点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五)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由于个人体质的差异,该试验阳性无统一的度数标准,应注意两侧对比。患侧抬腿受限,并感到向小腿或足的放射痛即为阳性。有时抬高健肢而患侧腿发生麻痛,系因患侧神经受牵拉引起,此点对诊断有较大价值。 (六)神经系统检查:腰3-4突出(腰4神经根受压)时,可有膝反射减退或消失,小腿内侧感觉减退。腰4-5突出(腰5神经根受压)时,小腿前外侧足背感觉减退,伸及第2趾肌力常有减退。腰5骶1间突出(骶1神经根受压)时,小腿外后及足外侧感觉减退,第3、4、5趾肌力减退,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神经压迫症状严重者患肢可有肌肉萎缩。 如突出较大,或为中央型突出,或纤维环破裂髓核碎片突出至椎管者,可出现较广泛的神经根或马尾神经损害症状,患侧麻木区常较广泛,可包括髓核突出平面以下患侧臀部、股外侧、小腿及足部。中央型突出往往两下肢均有神经损伤症状,但一侧较重;应注意检查鞍区感觉,常有一侧减退,有时两侧减退,常有小便失控,湿裤尿床,大便秘结,性功能障碍,甚至两下肢部分或大部瘫痪。辅助检查 需拍腰骶椎的正、侧位片,必要时加照左右斜位片。常有脊柱侧弯,有时可见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唇状增生。X线征象虽不能作为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依据,但可借此排除一些疾患,如腰椎结核、骨性关节炎、骨折、肿瘤和脊椎滑脱等。重症患者或不典型的病例,在诊断有困难时,可考虑作脊髓碘油造影、CT扫描和磁共振等特殊检查,以明确诊断及突出部位。上述检查无明显异常的患者并不能完全除外腰椎间盘突出。 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临床症状或体征即可作出正确的诊断。主要的症状和体征是:①腰痛合并“坐骨神经痛”,放射至小腿或足部,直腿抬高试验阳性;②在腰4-5或腰5骶1棘间韧带侧方有明显的压痛点,同时有至小腿或足部的放射性痛;③小腿前外或后外侧皮肤感觉减退,趾肌力减退,患侧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X线片可排除其它骨性病变。诊断要点 腰间盘突出症在青壮年人中常见,尤以体力劳动者或长时间坐立工作者多发,发病率男女无明显差别。当出现以下症状时,可怀疑出现腰椎间盘突出,配合影像学检查,不难做出诊断。 1、有腰部以上在外伤后出现腰部疼痛或单侧下肢疼痛。 2、腰疼部位多位于下腰部偏一侧,腿疼多为一侧由臀部向远端的放射性疼,可伴有麻木感。 3、单侧鞍区(骑自行车与车座接触的部位)或一侧(双侧)小腿外侧,足背外侧或内侧疼痛或麻木,或疼痛和麻木同时存在。 4、腰或腿疼痛,在卧床休息后多可缓解,下床活动一段时间后又出现疼痛。
基本概述 腰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腰部疾患之一,是骨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腰间盘存在于腰椎的各个椎体之间,腰间盘相当于一个微动关节,是由透明软骨板、纤维环和髓核组成,分布在腰椎骨间,为腰椎关节的组成部分,对腰椎椎体起着支撑、连接和缓冲的作用,它的形状象个压扁的算盘珠,由髓核、软骨板、纤维环三部分组成(如下图)。当由于外伤、退变等原因造成纤维环后凸或断裂,髓核脱出,就称为腰间盘突出。由于脊髓由间盘的后方经过,当突出的间盘压迫脊神经或马尾神经引起腰腿痛或大小便失禁、甚至引起瘫痪时,就称为腰间盘突出症(如下图)。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类椎间盘位于相邻两椎体之间,有内外、外两部构成,外部为纤维环,由多层呈环状排列的纤维软骨环组成,围绕在髓核的周围,可防止髓核向外突出,纤维坚韧而有弹性;内部为髓核,是一种富有弹性的胶状物质,有缓和冲击的作用。成年人,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纤维环中的纤维变粗,发生玻璃变性以致最后破裂,使椎间盘失去原有的弹性,不能担负原来承担的压力。在过度劳损,体位骤变,猛力动作或暴力撞击下,纤维环即可向外膨出,从而髓核也可经过破裂的纤维环的裂隙向外突出,这就是所谓的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可分为: 1、腰椎间盘膨出:即纤维环没有完全破裂, 髓核从破损处凸出压迫神经根。 2、腰椎间盘突出:纤维环破裂, 髓核从破裂处挤出 ,压迫神经根。 3、腰椎间盘脱出:纤维环破裂,髓核从破裂处挤出后,突破后纵韧带,游离到椎管,压迫神经根脊髓。发病人群 (1)从年龄上讲:腰椎间盘突出症好发于青壮年。 (2)从性别上讲:腰椎间盘突出症多见于男性,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一般认为男性与女性之比为7:3。 (3)从体型上讲:一般过于肥胖或过于瘦弱的人易致腰椎间盘突出。 (4)从职业上讲:以劳动强度较大的产业工人多见,但目前来看脑力劳动者的发病率也并不很低。 (5)从姿势上讲:工作姿势不良排伏案工作人员,及经常站立的售货员纺织工人等较多见。 (6)从生活和工作环境上讲:经常处于寒冷或潮湿的环境都在定程度上成为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条件。 (7)从女性的不同时期讲:产前产后及更年期为女性腰椎间盘突出的危险期。 (8)先天性腰椎发育不良或畸形的人,甚至精神过于紧张的人易患腰腿痛吸烟的人,可能与咳嗽会引起椎间盘内压及椎管内的压力增高,使其易于发生退行性改变有关。临床表现 (1)腰部疼痛 多数患者有数周或数月的腰痛史,或有反复腰痛发作史。腰痛程度轻重不一,严重者可影响翻身和坐立。一般休息后症状减轻,咳嗽、喷嚏或大便时用力,均可使疼痛加剧。 (2)下肢放射痛 一侧下肢坐骨神经区域放射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常在腰痛消失或减轻时出现。疼痛由臀部开始,逐渐放射亚大腿后侧、小腿外侧,有的可发展到足背外侧、足跟或足掌,影响站立和行走。如果突出部在中央,则在马尾神经症状,双侧突出则放射可能为双侧性或交替性。 (3)腰部活动障碍 腰部活动在各方面均受影响,尤以后伸障碍为明显。少数患者在前屈时明显受限。 (4)脊柱侧弯 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腰脊柱侧弯。侧凸的方向可以表明突出物的位置和神经根的关系。 (5) 观麻木感:病程较长者,常有主观麻木感。多局限于小腿后外侧、足背、足跟或足掌。 (6)患肢温度下降 不少患者患肢感觉发凉,客观检查,患肢温度较健侧低;有的足背动脉搏动亦较弱,这是由于交感神经受刺激所致。须与栓塞性动脉炎相鉴别。
腰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腰部疾患之一,是骨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腰间盘存在于腰椎的各个椎体之间,腰间盘相当于一个微动关节,是由透明软骨板、纤维环和髓核组成,分布在腰椎骨间,为腰椎关节的组成部分,对腰椎椎体起着支撑、连接和缓冲的作用,它的形状象个压扁的算盘珠,由髓核、软骨板、纤维环三部分组成(如图1、2)。当由于外伤、退变等原因造成纤维环后凸或断裂,髓核脱出,就称为腰间盘突出。由于脊髓由间盘的后方经过,当突出的间盘压迫脊神经或马尾神经引起腰腿痛或大小便失禁、甚至引起瘫痪时,就称为腰间盘突出症。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指无明确原因引起的三叉神经感觉分布区阵发性疼痛,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最近报道其发病率约8/100000,50~60岁为高发年龄。根据临床症状,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可分为典型性和不典型性。前者疼痛持续时间短,呈针刺样、电击样,可自发也可由轻微的刺激“扳击点”所引起;后者持续时间长,可出现面部麻木。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活。目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较多,治疗适应症的选择尚无统一标准,治疗效果也有较大差异。按药物和手术治疗分类如下:药物治疗:口服抗癫痫药卡马西平、苯妥英钠、丙戊酸钠等,多数学者认为口服卡马西平单药治疗为首选,若疼痛缓解不明显可合用后者口服。国外有应用利多卡因喷鼻治疗三叉神经第2支疼痛的患者,其机制是阻滞蝶腭神经节。 手术治疗: 1、三叉神经周围支手术:周围神经切断治疗、无水酒精注射及冷冻治疗。前者易引起感觉丧失,短暂或永久性面部麻痹;后两者安全性较高,但复发率也较高。 2、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手术:经皮穿刺射频热凝术。神经中传导痛觉的无髓细纤维(Aδ纤维和C纤维)在加热后首先发生变性,而传导触觉的有髓粗纤维(Aα纤维和Aβ纤维)能耐受较高温度。经皮穿刺射频热凝术通过温控加热的方法,加以选择性破坏痛觉纤维,达到止痛目的。此方法创伤小,并发症少,适用于高龄或伴重要器官功能损害的患者。该手术关键是穿刺定位要准确,通过X线透视、CT辅助定位,可大大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3、后颅窝手术: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该手术开颅后,解除微血管对脑干段三叉神经的压迫,保持了三叉神经的完整性。治愈率高,并发症少,但创伤相对于射频较大。 疼痛科自2006年开展微创射频消融术以来,已成功治愈三叉神经痛患者281例,为广大患者减轻了痛苦。同时,微创射频消融术还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和颈椎病的治疗,也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实践证明,微创射频消融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创伤小,安全性高,住院时间短,费用低,是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好方法。
射频(radiofrequency RF)治疗技术是通过特定穿刺针精确输出超高频无线电波,使局部组织产生局部高温,起到热凝固或切割作用,从而治疗疾病的技术,因此被称之为“射频热凝”或“射频消融”。用于疼痛治疗的射频仪器专门设置有神经刺激功能,可发现和准确定位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用射频电流阻断或改变神经传导,可达到解除疼痛的目的。这种物理性神经热凝技术能极好地控制热凝灶的温度及范围,治疗后能减轻或消除疼痛而保持本体感觉、触觉和运动功能。与现有的其他神经破坏技术相比,射频技术的主要优点是可获得定量和可预测的神经热凝灶。椎间盘射频消融术亦称微创椎间盘射频消融术 (PIRFT)、椎间盘射频靶点热凝术,是指将射频针穿刺到突出椎间盘之突出物内加温,使突出物发生蛋白凝固、突出物内压降低而回缩,同时修复纤维环,缓解对神经的压迫与刺激,达到不影响椎间盘内髓核的作用。同时可以通过射频针进行臭氧注射治疗。(如图1、2) 图1椎间盘突出 图2椎间盘突出症射频治疗部位微创椎间盘射频消融术 拥有四大优点: 精确定位 安全性高治疗过程是在C型臂引导下精确定位,在数字减影下进行时时监测,直接作用在病变的突出物上,全程操作可视,不会伤及周围正常的组织器官,射频温度可控,确保了治疗前后的安全,不感染,不存在热损伤。 创口小无痛苦穿刺针仅0.7毫米,不开刀,无出血,整个过程约30分钟,术后不会造成脊柱稳定性下降,危险小,恢复快。 见效迅速 疗效确切射频独具阻抗显示功能,能分辨出髓核纤维环、钙化点,骨质和血管。能准确计算出要去掉的体积,靶点直接定位突出部位,精确消融突出物,解除神经根压迫或刺激,快速缓解疼痛症状,重塑纤维环,一步到位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如图3、4) 图3髓核突出物压迫脊神经 神经支配部位明显疼痛图4射频治疗前髓核突出物压迫脊神经 神经支配部位明显疼痛 射频治疗后解除对脊神经的压迫即可消除疼痛 恢复功能年龄适应范围广整个治疗只用局麻药、不用镇痛药,对人体生理扰乱小、无副作用,使治疗更绿色化、更人性化,对高龄患者更安全。微创椎间盘射频消融术的四大功效把医生、病人最关心的安全和疗效问题提到了极点,使医生做脊柱手术根治椎间盘突出时更加轻松自然、得心应手,把以往加快退变为主要目的治疗方法改成以修复为主的治疗方法。同时将椎间盘的治疗从以手术为主逐渐引向微创化。
世界卫生组织(WHO)日前发布了第十一修订本的国际疾病分类。慢性疼痛有了疾病编码。对疼痛病患者带来福音。国际疾病分类,是根据疾病或死因的某些特征,来分类和编码的一个系统。它的导向是医保,中国卫健委会在四、五年之后向全国推广,因为世卫要求成员国从2022年起使用这个新版本,而中国是它的成员国之一。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慢性疼痛疾病将在全球范围内受到重视,符合其内在规律的诊断、评估、治疗和康复体系,将很快就会建立起来。其实国内早在2007年,卫医发227号文件就明确设立疼痛科,规定其主要业务范围是慢性疼痛的诊断治疗,要比世卫早11年之久。1.疼痛科是什么样的科?2007年7月16日,国家卫生部发布了“关于在医疗机构诊疗科目中增加‘疼痛科’诊疗科目的通知”(卫医发[2007]227号)。在目前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增加一级诊疗科目疼痛科,代码:27,疼痛科的主要业务范围为慢性疼痛的诊断治疗。2.何谓慢性疼痛的诊断治疗慢性疼痛是指持续一个月以上(以前为三个月或半年)的疼痛,也有人把慢性疼痛比喻为一种不死的癌症。目前,中国至少有一亿以上的慢性疼痛患者。主要包括:1.慢性原发性疼痛的诊断治疗2. 慢性癌痛的诊断治疗3. 慢性手术后和创伤后疼痛的诊断治疗4. 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诊断治疗5. 慢性头痛和口面部疼痛的诊断治疗6. 慢性内脏疼痛的诊断治疗7. 慢性肌肉骨骼疼痛的诊断治疗1.慢性原发性疼痛包括 弥漫性慢性原发性疼痛(如纤维肌痛症)和 局限性慢性原发性疼痛(如非特异性背痛,慢性盆腔疼痛),以及其他慢性原发性疼痛2. 慢性癌痛:主要为1)由癌症或转移引起的慢性疼痛;2)化疗引起的慢性疼痛(原根分类:神经病理性疼痛);3)手术导致的慢性疼痛(原根分类:慢性手术后和创伤后疼痛);4)放疗引起的慢性疼痛,以及其他与癌症相关的慢性疼痛。3. 慢性手术后和创伤后疼痛:手术后或某些创伤后,疼痛持续超过正常的愈合期,疼痛超过3个月;排除性诊断,除外其他疼痛(感染,恶性肿瘤),以前存在的疼痛;手术后和创伤后疼痛通常是神经病理性疼痛或神经病理性疼痛成分,比伤害感受性疼痛更为剧烈,对生活质量的负面影响也更明显。4. 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系躯体感觉神经系统的损伤或疾病所致 ;诊断需要典型的临床表现和神经系统损伤的病史,如神经创伤、糖尿病神经病变,以及疼痛范围符合神经解剖学的分布;需要提供与受损神经分布区域相一致的阴性或阳性感觉体征;分类诊断条目中进一步分为末梢性或中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包括:1)末梢神经病理性疼痛;2)中枢神经病理性疼痛;3)其他神经病理性疼痛;4)非特异性神经病理性疼痛。5.慢性头痛和口面部疼痛:头痛或口面部疼痛一天中至少多半天发作,并持续至少3个月;依据头痛的表现或口面部的表现进行诊断,包括了最常见的慢性头痛;有些口面部疼痛可表现为持续性特发性口面部疼痛,以及灼口综合症;此“慢性”的定义已经对慢性头痛进行了扩展。1)慢性原发性头痛;2)慢性继发性头痛;3)慢性口面部疼痛;4)非特异性头痛和口面部疼痛。6. 慢性内脏疼痛特异性慢性内脏疼痛 :指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的疼痛,源于头、颈部位,胸,腹和盆腔内脏器官;内脏疼痛通常由来自躯体壁层组织感受(皮肤,皮下,肌肉),该区域接受内脏相同的感觉神经分布(牵涉性内脏疼痛);躯体壁层区域通常会发生继发性痛觉过敏;疼痛程度可能与内脏损伤或伤害性内脏刺激的程度无关;内脏疼痛根据主要的机制划分为持续性炎症,血管机制(缺血,血栓),梗阻和膨胀,牵拉和压迫,复合机制(即梗阻和炎症同时存在),以及其他部位的牵涉等。7. 慢性肌肉骨骼疼痛非特异性肌肉骨骼疼痛:指持续性或复发性的疼痛,作为疾病过程一部分直接影响到骨骼,肌肉或相关的软组织;此类型的疼痛仅限于伤害感受性疼痛,躯体牵涉疼痛;包括感染性,自身免疫性和代谢性病因导致的持续性炎症,以及结构性改变影响骨骼、关节、肌腱和肌肉的疼痛;表现为明显的肌肉骨骼疼痛,而病因不完全清楚的,例如非特异性背痛被包括在慢性原发性疼痛部分。本文系王祥瑞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相信不少患者对局部注射疗法与神经阻滞治疗中的激素心存顾虑。部分人会问,老打这种针会不会把骨头打酥了?会不会发胖?部分人只是问会不会不好?至于怎么不好他/她也说不上来,就是听别人说的。大家口中的激素,是指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是人体中正常存在的一种化学物质,其主要功能是调节其他物质代谢,如果糖皮质激素缺乏,将引起代谢失调以致死亡。药用糖皮质激素除影响物质代谢外,还具有抗炎、抗过敏、抗休克和抑制免疫反应等多种药理作用,其临床应用非常广泛。但是,长期大剂量使用可导致多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1.消化系统并发症:可诱发或加重胃、十二指肠溃疡。2.诱发或加重感染。3.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表现为满月脸、水牛背、皮肤变薄、多毛、水肿、高血压、糖尿病等。停药后症状可自行消失。4.骨质疏松、肌肉萎缩、伤口愈合迟缓等。所以,大家的担心是有道理的。但是,上述不良反应的发生有一个前提,就是长期大剂量使用。也许大家对长期大剂量使用这个词没什么概念,那么我告诉大家我们在局部注射疗法与神经阻滞治疗中应用的糖皮质激素剂量是多少,你就能明白接受这种治疗根本不用担心上述不良反应的发生。5岁儿童,体重40斤左右,如果发生急性喉炎,儿科医生会使用地塞米松治疗,每次1支,5mg,1天1次,连用3天。而我在局部注射疗法及神经阻滞治疗中的用法是,每次1-5mg,4-6周1次,一般1年内用3次。对,你没眼花,也没看错,就这个剂量。现在还担心吗?有的患者会问,我有高血压、糖尿病,还能接受这种治疗吗?我的原则是,只要你把血压、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或接近正常的水平就可以了,治疗后要连续测量血压、血糖3天,如果血压、血糖比平时高,那么把降压药、降糖药适当加量就OK了。有的患者说,我打针那片皮肤变白了、变薄了,有没有影响呀?这个不良反应比较多见,首先告诉大家一点,这种情况于停药后会逐渐恢复,但是时间比较长,据我观察,至少需要半年时间。皮肤变白是糖皮质激素引起局部色素脱失的结果,皮肤变薄是糖皮质激素引起皮下脂肪分解的结果。出现这种情况,与所使用药物剂型以及注射部位表浅有关。混悬液注射后在局部滞留时间比较长,所以影响较大,如曲安奈德注射液。如果改为水针剂或脂肪乳制剂则这种不良反应会很大程度改善或几乎不出现。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及地塞米松棕榈酸酯几乎不会出现这种不良反应,但是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局部注射效果欠佳,所以地塞米松棕榈酸酯极有可能成为局部注射疗法及神经阻滞治疗的主要用药,只是价格偏贵。还有就是注药部位表浅,如肱骨外上髁炎,治疗后很多患者会出现这种不良反应。对于这种不良反应,我们的应对措施最好是更换药物剂型。综上所述,局部注射疗法与神经阻滞治疗中的糖皮质激素应用可以说是将其不良反应最大程度降低,而治疗作用最大程度放大。大家可以放心治疗。本文系张大伟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