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小男孩 最近,网上一则消息引起关注,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10岁男孩小高尚(化名)得了一种怪病,无论是蒙着眼睛坐车,还是打游戏走路,又或者坐电动车,只要一出村庄就会秒睡,陷入昏睡状态,无论是喊、打、掐、挠痒痒都叫不醒。 为了弄清真相,民生大参考记者做了个实验,把10岁的小高尚眼耳严严实实地遮住,送上了汽车。在记者的陪伴下,车子先在村子里绕了几个圈,然后开出村,此时,小高尚瞬间睡着。据家人介绍,小高尚是去年十月初一开始出现这种怪现象的。他们也多方求医,做了神经科的、脑部的很多检查,医生最终的结论都是:这孩子非常健康。9岁小女孩 无独有偶,在临床心理科的接诊工作中,也碰到了这样离奇的案例:一个9岁的小女孩,突然出现右腿弯曲困难,一个月后双腿失去感觉,逐渐发展到胸部以下。 但是,奇怪的是晚上患者睡着后,双腿可以自由活动,一张2米的床都不够她翻腾。父母带着孩子在河南、北京各大医院就诊,也没有查出病因,为此很是苦恼,在医生的建议下来省直三院临床心理科就诊。10岁的小男孩和9岁的小女孩,他们到底怎么了?怪病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玄机? 让我们跟随着心理医生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其实这两个孩子得的是同一种病,病的名字叫做癔症。 癔症又称歇斯底里、分离转换性障碍。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暗示或自我暗示等精神因素,易作用于易病个体所引起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身体症状,意识范围变得狭窄、有选择性遗忘、情感爆发等精神症状,但不能查出相应的器质性损害。 世界上最著名的一位癔症患者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9世纪奥地利精神科医生)的病人安娜·欧,在照顾了患病的父亲之后,她出现了神经性咳嗽、斜视、失语、各种不同的麻痹、视觉障碍和惊恐的幻觉等症状。安娜·欧似乎拥有两种不同的但交替出现的“意识状态”:一种是正常的意识状态;另一种则被称之为“类催眠状态”,后来我们把第二种状况称之为癔症的发作状态。那么,为什么他们会得这怪病?1.人格特质 癔症发作一般和人格特质有着密切关系。癔症性格的人情感性高,情绪反应强烈不稳定,变换莫测忽悲忽喜,他们为人处世易感情用事,容易极端。感情和行为容易受到他们语言和行为的暗示。他们具有生动的幻想能力,特别是感情上的反应强烈,很容易将想象和现实混淆。2.心理因素 压力、严重疾病、惊恐、被侮辱、受委屈、痛苦、无法如愿以偿、远离家人等较强烈的心灵创伤,往往是癔症首次发病的诱因。3.早期童年经历 有些孩子在幼儿时期由于家庭破裂、父母养育方式不当、过分溺爱以及在成长过程中遭受挫折等原因,也会引起癔症的发病。4.环境影响 癔症病人比别人更易对环境敏感,有时周围人的语言、动作会让患者产生一系列的幻想,他们会陷入对自己的暗示中,从而发病。5.脑部受损 脑部创伤和脑部疾病,家族遗传也是癔症发病的重要原因。 得了这病就完了吗?查啥啥健康,这可咋整?别着急,癔症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功能性的,心理治疗很重要。主要的治疗方法是:01催眠治疗 在心理治疗中,心理医生引导患者进入催眠状态,在催眠状态下,医生引导患者回忆小时候的生活,发现他在儿童期的急性慢性创伤、情结和早期的亲子关系问题,促使他有机会在心理医生的陪伴下深入自己生命的早期重新成长。 在催眠状态下,患者可以尽情诉说心中的痛苦,再现被遗忘的创伤性体验,释放压抑的情感。02认知治疗 认知治疗会引导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导致疾病的精神心理因素,能更清晰的认识疾病。心理医生帮助患者分析他的人格特质、认知模式及行为方式。以便帮助患者克服个性缺陷,找到改善的措施和方法。03行为治疗 癔症患者的治疗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通过循序渐进,阶段性强化的方法对患者进行行为训练。04家庭治疗 患者家属的参与会极大的促进患者的治疗,特别是青少年患者,家属的积极协助不仅改善了患者的治疗环境,还为患者提供了良好的家庭支持。05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 癔症的急性发作常常需要药物的干预,包括抗抑郁药和抗精神病药。有些医生还会采取针灸、电针的治疗方法来治疗歇斯底里的发作,但癔症的持续有效的治疗并不能单靠暗示和药物治疗,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还是催眠疗法。 最后,心理医生在此提醒: 一是在日常生活中,要准确、合理的要求自己,不给自己的目标太高,对于癔症应用正确的态度去面对,认识到癔症是神经症而非精神病,一旦诱因消失,便会好了,无需过度担心; 二是应尽量改善自己,培养开阔的胸襟,不要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计较; 三是注意休息,应注意缓和紧张局势,创造一个舒适,轻松的环境。 另外,癔症的症状较为明显,易与其他心理、生理疾病区分开。但从治疗角度来说,癔症的治疗难度比较大,没有受过系统精神分析专业训练的医生需及时将病人转介到精神病院心理科或综合医生心理科,接受专业系统的治疗。如需帮助,请联系省直三院临床心理科/心身医学科。
患者病情描述:失眠,多梦,易怒,头晕,头痛,有自杀欲望,每天睡不着,最早也是1.2点才睡,感觉自己每天昏昏沉沉,好不容易睡着了,又一直做梦,一年365天,我大概只有65天左右可以睡一个好觉,感觉自己就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家里一个姐姐一个弟弟,从小到大,无论我做什么做的多好都得不到夸奖... ...不是一件多光彩的事,被我妈一宣传,所有大小亲戚都知道,我在亲戚朋友面前再也抬不起头,初恋对方出轨了,然后我们分手了!半年后和现任在一起,刚在一起的时候很好,现在第三年,各种问题出来了,他不会关心人,不会照顾我,我们的感情里付出的都是我。前几天吵架,我一拳头打碎了家里的镜子,手上缝了十几针,肌腱断裂!我真的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我的情绪没有发泄的地方,跟他吵架,他只会任我骂,要么就是讲道理,说的好像一切都是我的错!家里至今没房,我那不争气的弟弟又欠下一大堆的外债,爸妈天天吵架,怪我没管好他,弟弟跟我一起生活!我一事无成,钱没有,还有5万债务,身体不好,容易生病,生病了没人照顾,每次跟我妈说我妈都说是我的问题,是我熬夜,吃外卖,感觉什么都是我的错!今天根男朋友分手了,说了很久了,他一直不肯,今天同意了,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罪人!太累了!我真的无处可说!可能我不该在这发,但我真的不知道根谁说心里话!现在我自杀的念头月来越强烈,很想一死了之,但担心爸妈伤心,担心我爸妈找我男友麻烦,他也不容易,现在我想找个没人的地方烧炭自杀!我很累,心里很难受!昨天到现在都没睡,很困,但心里很烦!我真的要崩溃了!患者希望得到的帮助:能陪我聊聊吗?我需要去医院看心理医生吗?我是不是有精神病了医生作答:看上去你的生活,确实很糟糕,没有婚姻没有事业,没有金钱,好像一切都没有。爸爸妈妈也不理解你,弟弟还要依赖你,你还欠了外债。总是生病,还没有人来照顾你。但是其实看起来有一切没有那么糟糕。你的弟弟也跟你生活,他的存在,让你不那么孤零零的。你17岁奋斗到今天已经八个年头。能够走到今天,一切都是你的努力,八年了你没有放弃一直前行。当然,你也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怎么解决你的债务?怎么样子找到那个最适合你的人。那么问题来了,也就是说你最擅长什么,你能够做什么?你的生命中对你最有意义的是什么?你的生命中曾经经历过的这些男性。他们最伤害你的是什么?这些伤害带给你的是什么样的感觉?什么样的男性会不再伤害你。哪里可以找到这样的人?你需要去思考,更重要的,你需要去行动。八年的奋斗,让你是有足够的行动力的。相信你自己,可以很好地想到答案去做的更好。当然,你如果还有其他的问题还可以继续和我联系,我很愿意继续帮你。医生心得恋爱,婚姻中的问题,很多都与原生家庭关系有关。早期关系中的问题影响着个人的伴侣选择,伴侣关系,伴侣相处模式。当我们的早期问题没有解决的时候,我们会不断重复在伴侣关系中的悲剧。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发现阴影,承认阴影,接纳阴影,整合阴影,最终让阴影成为我们内心的力量,而非无法愈合的伤口。顾亚亮临床心理师
【金钟铉遗书公开:抑郁最终将我吞噬】12月19日,Dear Cloud主唱Nine表示,受到钟铉生前委托,在与其家人商议后决定公开钟铉的遗书。“我从里面开始出了故障。 一点点啃噬着我的抑郁最终将我吞噬。 我无法战胜它。 我厌恶我自己。断开的记忆抓住我,不管怎么对自己说要打起来精神来,也找不到答案。 被堵住的呼吸如果无法通开,还不如就此停止。 我曾问谁能对我负责。 只有你。 我只是孤寂的一个人。 说结束的话很容易。 但结束很难。 一直以来都活在这种困难中。 也说过想逃跑这样的话。 是的。我想要逃跑。 从我自己。从你。”这段话,难掩Nine深受痛苦,饱受折磨的无可奈何,抑郁开始扼制他生命的咽喉,他想逃离却不知如何逃跑,走上这条路,已分不清是对是错。文字可以表达情感,但它是个最理性的工具,纵使感情多么自然流淌,字句再追求精雕细琢,他的痛苦也只有在他的内心最生动地存活着。最后,钟铉写道:抑郁最终将我吞噬,我无法战胜它,我只是孤寂的一个人。还需要多说什么呢,就对我说辛苦了吧。做到这里已经做的很好了。对我说辛苦了,就算不能笑着,也请不要责怪着送我走。他无法跳出封闭的火圈,最后选择与煎熬一起消失在里边。其实我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除了痛心,还有一个本能的反应就是我们不要再说这样的话题了。我的意思并不是说我们不要去讨论抑郁,不要去讨论自杀,而是不要去讨论,有一定影响力的公众人物的自杀。这种讨论本身有的时候就对一些人会有负面的影响。就像我们在新闻里看到的那样,当金钟铉自杀之后,他的粉丝看到新闻第二天就很有可能跟随他而去。自杀是可以影响的,尤其是公众人物的自杀会对那些内心已经存在困惑不安和嫉妒的的情绪低落的人可能会产生非常负面的影响。所以,我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有一个本能的反应就是我们不要再说这样的话题了。但是,一昧地逃避并不能解决事情本身不是吗?一定要知道身边人为什么想自杀,应该怎么办?关于自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法国社会学家 迪尔凯姆将自杀分为三大类 利己性、利他性、失范性。其主要原因分别是, 不能适应环境、不能适应社会; 为了他人、群体利益或某种信念;个体无法忍受社会规范瓦解。案例:深圳中兴网信科技有限公司的一研发组主管欧某,在2017年12月10日这一天,面对强制性劝退他的公司,他用最决绝的方式,从中兴通迅大楼26楼一跃而下,与父母妻子儿女说了再见。这是来自对生活的绝望。1927年6月2日,51岁的国学大师王国维突然在颐和园鱼藻轩投湖自杀。这这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失范性自杀。1930年雾社起义及1937年第二次雾社起义失败后赛德克人选择自杀,更多的是来自对自由的信仰。可以看着是一种利他性自杀。世界卫生组织《预防自杀:一项全球要务》里面说过:“自杀是个复杂现象,极少由单一原因引起。生物、遗传、社会、心理、文化和其他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可能引发自杀行为。不论自杀这件事多严重,自杀本身是 可预防、可避免 的。只要及时干预,并遵循科学有效的方法(往往是低成本的),通常都能看见效果。从社会角度预防自杀:制定政策让农药、枪支与药物等有助于自杀的事物更难以获得媒体报道要避免夸大事实、因果关系和过度描述细节;设定酒类政策和更多媒体宣传减少酗酒,来减少酒精造成的危害。对有心理疾病、物质使用障碍、慢性病和急性情绪问题的人进行早期鉴别、治疗和有效照料;培训健康工作者使其掌握自杀的基本风险评估和管控方案;社工持续关注有自杀尝试的人,跟进其生活状况。家人和朋友的正确做法:提供感情支持,通过理解恳谈试图调动对方的积极力量;分析除自杀之外还可能发生的事,为 TA 寻找其他可能解决办法;倾听对方的想法,同时提供多种选择方案,希望对方可以考虑至少一两种其他办法。必要时及时促进有自杀企图和自杀可能的人士及时就医。 根据相关调查,抑郁障碍是导致自杀的首位原因,在自杀人群中甚至达到80%的比例。焦虑障碍、酒精滥用或依赖、有严重躯体疾病的患者,如癌症等慢性疾病和身体畸形都是自杀的高危人群。积极进行心理治疗也是预防自杀的最重要途径之一。最后,遇到抑郁,及时自助、求助,千万不要拿唯一可以生的机会开玩笑。我们看一看其他患上抑郁却没有被抑郁吞噬的明星是如何走出这片乌云的。1、找到开心的事情高圆圆如是说,郭德纲的相声让她的注意力从抑郁情绪中转移开,而且他的相声那么的现实的真实,可以帮助她走出所拍电影中沉重的历史。2、爱和陪伴大S如是说:爱情的滋润、儿女双全的喜悦让她走出抑郁,找到幸福的感觉。韩红如是说:当她处在崩溃的边缘时,她注册成立了韩红爱心慈善基金,爱他人,做慈善,被需要让她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意义。白岩松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下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甚至想到自杀,体重也从80公斤降至55公斤。但是和妻子的笔谈帮助下白岩松扛过来了。3、做喜欢的事情和创造张杰如是说:对音乐的喜爱让他坚持下来,他对媒体说:“我只想唱歌!”在女友和家人的支持下,他的努力得到认可,闯出了自己的天地。张静初选择拍一些好玩轻松的戏,放松自己,再辅助以旅行、跳舞等一些运动,来主动调整自己。4、运动和倾诉对于所有的轻度和中度抑郁症患者来说运动和倾诉都是一味最好的药,身为世界卫生组织抗抑郁大使的他,除了药物以外一直坚持运动和倾诉,让自己尽可能的快乐生活。周渝民抑郁最严重的时候最严重时期是对疼痛没感觉,他常常跟情绪正面的朋友沟通,说出来,反面情绪就会愈来愈少。在这些朋友的帮助下走出阴影,恋爱结婚生子也变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张敬轩对抗抑郁的方法也是运动,有不开心就会到小区附近的公园跑步,绝不会把把自己闷在家里。5、重视病情适当医治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在自我调节下走出抑郁,尤其是严重抑郁或者性格问题导致的抑郁,就需要专业人士的帮助。 崔永元是最著名的抑郁症患者之一,从2002年患病到今天基本上走出抑郁的阴影,与他积极的配合医生的治疗密不可分。张家辉、范晓萱也是通过专业的医生的治疗和家庭的支持走出低落的情绪。范晓萱对媒体说:“对抗抑郁症有许多方法,跟医生充分沟通,就连药方也要不断地试!但最重要的是不能自我放弃,永远怀抱希望。”是的,永远抱有希望,爱自己,爱他人,积极的生活,幸福就会悄悄赶走抑郁。对于心灵而言,没有一件事是小事,顾亚亮心理医生,为您的心灵保驾护航!
抑郁症——一个很耗电却又无法卸载的系统软件抑郁症的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并不少见,我们的生活当中有不少朋友可能身陷抑郁,那么抑郁的朋友们如何自己控制呢?抑郁症患者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利用自身的力量抵抗抑郁症的侵蚀。1、正视自己的病情,接受现状,允许自己有很糟糕的状态,并保有强烈的求生欲望。2、尽管没胃口,也要按时吃正餐,以免营养不良,平时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瓜果。3、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运动,每天安排好运动时间,坚持锻炼身体,必要时可以请家人朋友监督。4、坚持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无论是向家人朋友倾诉,还是采取书写、画画或是涂鸦等方式。5、抑郁情绪来袭时正视它,尝试和自己的内心对话,学会和不良情绪和平共处。6、参加活动,多与人交往,一方面可以避免独处时的胡思乱想,另一方面,可以增加认识世界的机会。7、找一个适合自己的信仰,必要的仪式感会让自己觉得并没有那么无助。8、每天花一点时间从生活中的小事中发现美,记录美。 9、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留出专门的时间练习,在这段时间里,集中注意力只做一件事。10、情绪不好时避免做重大决定,以免决策错误导致抑郁加重。11、尝试服务、帮助他人,从他人的生活中获得美好体验以激励自己。12、当自杀念头出现时,马上跟其他人交流,避免做出伤害自己的行为。13、当战胜不好的念头时,适当地奖励一下自己。14、与一位理想的伴侣相知相惜,因为良好的亲密关系也有助于脱离抑郁情绪。15、不苛责自己,不必事事要求完美,有时有缺憾也是一种美。16、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练习冥想,冥想可以有效减缓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有规律的冥想训练会增强意识。对于轻微的抑郁情绪,上述自助方法是非常有效的。对于中度到中度抑郁症患者,在配合治疗之余,将这些小方法,尽量应用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努力让自己有事可做,遇到问题时从上述方法中选择解决方案,放平心态,不急于求成,学会享受生活,接受抑郁症的存在,即使短时间内没有被治愈,也要学着接受,因为,尽管抑郁症没有被完全治愈,只要不影响基本的社会生活,不给家人朋友社会造成负担,进而造成更大的伤害,就已经是抑郁症患者的福音了。相信通过专业的治疗和自身的努力,抑郁症患者都可以逐步脱离抑郁症的困扰,过上正常、健康、自然的生活。一般的上班族、白领等工作压力比较大的从业人员在发现自己有抑郁情绪时也无需紧张,及时寻找适合自己的压力释放的方法,合理调节情绪,便无须担心抑郁症会降临在自己身上。顾亚亮心理团队,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 史欣鹃
患者必读丨你知道强迫症有多痛苦吗?“1、你能理解锁一个门必须反反复复检查,即使离开家门几公里远了也有赶回去再检查一遍的冲动吗?2、你能理解一个人走在路上突然怀疑自己没穿衣服是什么感受吗?想想吧,一遍又一遍低头检查自己有没有忘穿衣服这有多么滑稽。3、你能理解一个人站在高处脑中有个声音喊 跳下去吧。如果真的跳下去了倒还可以一了百了,但另一种理性的声音在高呼,不能跳。这种很想跳又不能跳让人无所适从。4、你能理解一个人会过分关注自己的呼吸,连呼吸都觉得很别扭的时候,还有精力做其他事情吗?5、你能理解一个人会不由自主地斜视,还配谈什么礼貌仪表?强迫仔细的检查,反复核实 身体和心灵被掏空的感觉6、你能理解一个荒唐的忧虑困扰在心中十几年,即使这种忧虑在别人看来真是不可理喻。7、你能想象一个人洗手会洗出血而无法停止吗?8、你能理解一个人高考时在答题卡上检查准考证号和名字等信息就花掉一个多小时,导致试题无法完成,最后高考失败,最后还要承受一系列社会的歧视吗?9、你能理解做一套习题,上个厕所或者吃个饭或者被别人打断一下,就必须再做一遍才放心的感受吗?10、你能理解新的一周开始时,仅仅比预想的晚起床一分钟,就觉得这一星期全完了的荒唐想法吗?11、你能理解抄一篇一千多字的课文,只要写错一个字,就必须全部重来的变态般的苛求吗?12、你能理解一个人为了对抗以上种种在没人处狂扇自己的疯狂吗?13、你知道独自一人生活在一个孤岛上是什么感受吗?14、你知道每天掩饰自己种种异常行为有多累吗?15、你知道它带来的与世隔绝的感觉吗,什么一个人吃火锅一个人吃自助餐都弱爆了。真正孤独的时候,一个人坐在院子里盯着一只猫默默流泪,一个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像鬼一样穿过一条条四下无人的街,感觉自己根本就不应该来这个世界,看路灯觉得路灯孤独,看一棵树觉得树也孤独,看一块在角落里躺着的砖头都觉得它很孤独。知乎用户“连盼龙”这样分享到,他的强迫症感受打动了许许多多和他有着相似或更加严重症状人们。强迫症是什么?之前我们已经介绍过了,然后还是有许多不了解的人会认为:强迫症是矫情、是完美倾向、是闲的没事干。然而真的是这样吗?强迫症患者的想法一般从“这些桌椅板凳很脏很脏很脏脏到我根本没办法去碰。”;“我的手很脏很脏很脏,上面粘了成千上万的细菌我会因为这些细菌得病。”;“这个东西摆放很不整齐极其不整齐不整齐到我根本没办法忽视我一定要想办法把它整理好”等等开始,同时这些想法一般关联着一些对于患者来说“毁灭性的”十分糟糕的后果,比如他们会被细菌、病毒侵蚀等等。因此,很多强迫症患者会因为这样的强迫想法-强迫行为的循环而导致使用超出正常范围的时间去重复一件事。而这个超出正常范围的时间一般不是说你做了一两个小时,你一个星期可能就做这么一两小时…而是你一整天在清醒的时间内至少花了半数时间去做这件事。许多强迫症患者都因为无法消除强迫想法加上花费过多时间进行强迫行为而导致缺席各种必要场所(比如公司、学校等等)很多人甚至无法好好生活,失业率、辍学率都极其高史大夫曾讲过的真实案例,一名年轻姑娘,她的强迫思想是觉得自己手和身体无时无刻在接触细菌十分脏。她一天可以洗五十次以上的手,用各种强性洗手液、消毒液反复洗手,导致她现在手掌和手腕以上的肤色已经不一样了。她基本上不会用自己的手掌去接触任何东西。她不直接用手开门,她会用衣服隔着或者用纸巾隔着开门,甚至用脚用手肘就是不愿意用手。这影响到了她日常生活导致她无法工作所以她只能留在家每天每天反复洗手冲凉。她家人看这都很心疼。这个姑娘的例子就是现实生活中真正的强迫症患者有多痛苦的例子。所以别再觉得自己喜欢东西有条有序、干净整齐就是强迫症了。这是一种名副其实的心理障碍,而其许多患者都痛苦的无法自拔,严重的甚至可能影响整个家庭。就是这么痛苦。冬去春来月盈日衰平静绵长时光里愿您心身健康顾亚亮心理团队(河南省直三院临床心理科)强迫症、抑郁症、焦虑症的心理治疗
强迫症是一种慢性、难治性心理疾病。其痛苦程度高,治疗周期长,在漫长的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一些行之有效的自助方法。此外,一部分症状较轻的患者也迫切期望通过有效的自助方法帮助自己摆脱强迫症状。研究认为“暴露反应预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患者学习在有可以导致强迫症状的刺激环境中暴露自己,学习了解强迫相关的想法、冲动,用新的健康行为替代强迫症状。这种方法除了可以在治疗中使用更为专业的方法,也可以学习比较简单的方法进行自助。自助包括以下四个步骤:第一步,再确认。患者每天需要全心的觉察症状与想法、情绪、行为之间的关系。因为我们不是直接作用于症状而是解决产生症状的想法、情绪和行为。第二步,再归因。当出现症状的时候要告诉自己“这不是我想要的,这是强迫症”,停止对症状直接作出反应,将症状摆在一边,做其他事情,有助于改善症状。同时更为深入了解强迫症的生理因素和与之相关的心理因素,知道这是一种疾病,而不是你必须应对的事实。第三步,转移注意力。选择自己喜欢的有趣的活动,运动、听音乐、读书、钓鱼……来取代症状。这个过程并不容易,所以应该允许自己有15分钟的时间再确认、再归因。活动如果有一点点用,就要鼓励和奖赏自己。只要不断的练习,症状就会大大缓解。有时你的症状来的太强烈了,以至于你无法用其他行为替代它。你就需要不断的重复以上步骤,同时提醒自己“不是我想,是强迫症让我做,即使它这次赢了,下次我会做的更好。”你需要知道,只要你有这样的想法,即使症状出现了,你也走在治愈的路上了。当然,你需要每天把自己成功应对症状的经验记录下来,帮助你自己不断的用成功的经验鼓励自己继续下去,同时这也是不断的远离强迫症的过程。第四步,再评价。这一步有两个重点,一是要在强迫症状即将到来的时候准备承受,二是出现症状的时候不要自责,清楚它从哪里来,知道如何应对,拒绝让他打败你。当症状来临时,你已经做好准备了。除了暴露与反应预防,以一种新的“自我催眠”代替老的想法也至关重要。如果你是强迫性洗涤,你可以尝试每次洗涤达到目标后,即反复告诉自己“已经很干净了,我可以去做其他事情了。”如果你总是反复检查门窗,请试着专心、仔细、缓慢的完成这个工作,然后停一下把动作印刻在心中,最后告诉自己“我已经把门窗关好了,我看见我把门窗关好了”,就更能确认自己已经小心的关好门窗了。反复重复,持之以恒。给自己一个提示卡片,提示自己洗涤的时间、检查的次数等,告诉自己只需要80分,而非120分。也可以让自己能够不被症状控制。作为强迫症患者,每个人都需要知道享受生活工作的过程,不要过分重视结果,享受欣赏过程,体验自己的情绪,处理信念中的“应该”,知道所有的强迫症状都是对自己有意义的,在深层问题没有解决之前,你还需要接纳症状的存在。这些都对强迫症治疗至关重要。最后,要知道一点,你需要在整个治疗的过程中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确定一个行之有效的目标,逐渐的减少症状,不要太紧迫,慢慢来你会看到生命中更美的风景。本文为机构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文中所涉及案例均经过本人同意并化名,其他人请勿对号入座。本文系顾亚亮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在谈强迫症之前,先谈一下强迫现象:几乎所有的人可能都经历过强迫现象:比如有时会有一首歌老在脑海里响起,或者出门后总在担心屋门是否忘记锁了?煤气是不是没关好?甚至会因此回家检查。儿童、少年也会出现强迫现象,比如儿童在马路上行走时,走4步必须跳1步才能继续向前走等。可以说人人都可能会有强迫现象,如果这种强迫现象程度轻微、持续时间短、不引起严重焦虑等情绪障碍的话,就是一种正常的表现。而强迫症则是一组以强迫症状(主要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它的主要症状是以反复出现某些观念和某种行为为特征。曾经有一位患者洗手要洗3-4小时,手都被洗破了,还是停不下来;还有一位患者出门前要反复检查,3个小时都出不去门,为此就整日不出门。可以说强迫症患者非常痛苦,因患强迫症而造成无法工作的患者并不少见。但是它的发病原因至今还是个谜,不过我们现在能够知道的是它的发生总与人的性格特征、曾经的心理创伤(特别是性方面的问题)以及应激事件是紧密相关的。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强迫症患病率大约为1%,1982年我国曾经做过一次12个地区的调查,结果显示强迫症的患病率为0.3‰。实际上,这个数字远远低于实际的患病率。结合临床实践,估计国内的强迫症大约有500-1000万,患病率约为5‰-10‰。80%的强迫症在25岁以前发病,男性比女性多。通俗来讲,对强迫症的解释,其实可以用多想少做与少想多做这两个简单的名词来解释。一个人为什么得强迫症呢?因为他想得太多,做得太少。强迫症患者可以好好地想一想,你自己是不是一天到晚把90%甚至更多的时间都花在想那些无聊而没有答案的问题上,而对吃饭、学习、工作、玩耍等等这些事情是一点都心不在焉呢?而一个人为什么没有得强迫症呢?因为他最多花50%的时间在想,还有50%的时间在做事情,当然甚至是60%、70%、80%、90%都是在做事情的,并且对所做的事情都充分投入进去。所以,可以说强迫症患者和健康人之间刚好是两个反方向,一个是多想少做,一个少想多做。强迫症难治的两大原因强迫症是一种比较难治的心理疾病,它带给人的痛苦是非亲身经历者难以体会的。在现实中,很多强迫症患者都在选用各种心理、物理、药物疗法来治疗自己的强迫症,但治疗的效果有时却是差强人意的,当然这并不是这些疗法没有用,而是由于患者没有正确地认识强迫症所导致的。这里为大家分析一下强迫症难治的两大原因。1、 人都有强迫倾向强迫症患者心中最大的愿望可能就是希望自己的头脑里再也不要出现一丝的强迫观念了。这个想法虽然是美好的,但同时也是危险的,因为没有一丝的强迫观念是完美主义的想法,它会为你以后从强迫症的旋涡里走出来埋下一个隐患。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会遇到一些挫折、不顺和需要做出选择的事情,而这时,我们每一个人都会为此烦恼,会不断地在头脑里反复地想该怎么样处理这些事情,特别是当我们面临重大选择的时候,有可能这种反复地想会持续得更久,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种反复地想就是一种强迫,所以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强迫倾向的,只是那些健康的人它们在事情解决之后,强迫也就跟着结束了。所以强迫症患者应该放弃不要一丝的强迫观念出现的完美主义愿望,因为你抱着它不放,生活中这些必然的强迫就会与你的强迫症结合起来加重你的症状,这也是为什么强迫症难以根除的原因,你不放下,强迫根本就无法彻底根除。2、强迫的泛化强迫症有个特点就是容易泛化,也就是说最开始我们强迫的只有一个观念,但到后来,强迫的观念越来越多,一个接着一个地强迫,它们可能是同时强迫,也可能是一个替代一个地强迫。强迫泛化的原因首先得从人格说起,一般来说患有强迫症的人都是比较内向的,同时又完美主义、敏感和固执的。而在患上强迫症后,由于症状的原因使得原先人格成分中的敏感跟加敏感,所以产生泛化。当然如果从行为的角度来说是因为形成了一种强迫的习惯。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来看,泛化其实就是心理冲突持续得不到解决的一种表现。放弃治疗吧都说森田疗法是放弃疗法,意思就是说只要你彻底地放弃治疗,那么你的神经症也就好了。这句话说得非常有道理,可以说是精髓之言。于是很多的患者朋友就抱着这句话去放弃治疗了,强迫就让它强迫,就让自己沉溺在强迫的症状中,结果到头来放弃治疗不但没有治疗好自己的问题,反倒是越放弃越强迫。之所以如此,完全是由于患者的以偏概全,抱起半边就走思想导致的。他们只是从字面上去理解放弃,而没有深刻地考虑过怎样的放弃才是真正的放弃。其实要想真正的放弃,有个前提就是首先要接受你的症状,承认症状是你身体的一部分,并接受你现在状态就是正常的状态。因为你只有完全地接受你的症状了,把它当做你身体的一部分,那么你才能对症状不敏感,才会使你的注意力更容易地放在客观现实中你该做的事情上。举个例子例子来说,你说谁会对自己身上长了两只手而困惑呢?因为每个人都有两只手,这是正常的,所以你才会不去在意它。因此,你只有接受症状的正常,那么你才会真正放弃对症状的治疗而达到真正治疗的作用,无为而治就是这个道理。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放弃治疗其实就是忘记强迫症,是对症状的脱敏。症状被忘记了,那么你的注意力才会放在你该做的事情上。而这样你也就达到了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倘若你没有首先接受你的症状,那么症状对你来说,就是身体的一个异物,而我们人对身体异物本能反应就是排斥。所以在排斥的前提下,你说你的放弃是真正的放弃吗?在这种前提下的放弃其实是一种压抑,是对症状另一个角度的关注。所以大家要想放弃治疗,首先就要接纳症状啊。接纳症状无论是强迫症患者还是其他心理疾病的患者,首先要做到的都是接纳症状。当然我们能够深深地体会到那些症状给患者朋友们带来的痛苦,也深深地知道患者朋友们心中那种迫切希望自己能够尽快好起来的心情,所以他们对症状的不接纳、自责,甚至是憎恨这些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重要的是,虽然这些可以理解,但如果你真的这么做了,却是和你尽快想好起来的初衷愿望是背道而驰的。打个一比喻来说明为什么接纳症状才会真正地让自己尽快地好起来。比如,我们的手部或脚部有个地方被擦伤了,留下了一块血液凝结的伤疤,你说我们应该怎么做才会让这块伤疤在我们的身体上消失呢,正确的做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接受它,根本不用去管它,因为等到这块疤痕下的皮肤完全愈合后,它自然就会脱落而消失。倘若我们把这块疤痕比做强迫症,那么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强迫症患者们又是如何对待这块伤疤的呢?他们是不断去抠这块伤疤,恨不得瞬间就把这块伤疤永远地去掉,但这样做的结果又如何呢?其结果无非就是越抠越流血,越抠伤疤越大。而最终强迫症也就这样被患者紧紧地抠住了。所以,面对已经出现的症状,我们唯一能做的,也是唯一能使我们好起来的做法就是接纳它,不把它当会事情,那么症状就会在我们这种容纳的心态中减轻很多,并且就会顺其自然地逐渐消失。森田认为,要达到治疗目的,说理是徒劳的。正如从道理上认识到没有鬼,但夜间走过坟地时照样感到恐惧一样,单靠理智上的理解是不行的,只有在感情上实际体验到才能有所改变。而人的感情变化有它的规律,注意越集中,情感越加强;听其自然不予理睬,反而逐渐消退;在同一感觉下习惯了,情感即变得迟钝;对患者的苦闷、烦恼情绪不加劝慰,任其发展到顶点,也就不再感到苦闷烦恼了。因此,要求患者对症状首先要承认现实,不必强求改变,要顺其自然,认识情感活动的规律,接受情感,不去压抑和排斥它,让其自生自灭,并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而当你正确认识了强迫症,了解放弃治疗的精髓后,依靠自己的力量仍然做不到这一点时,可以向专业的心理机构寻求帮助,采用门诊式疗法,每周门诊一次,在医生的指导下用森田疗法的原理进行面谈和指导日记,一部分人通过森田疗法就此摆脱强迫症,部分人还需要结合专业的心理治疗方法,比如精神分析、认知行为疗法。强迫症的心理治疗不是单一使用某种疗法就可以根治的,为了真正的能帮到来访者,我们临床心理科推崇的是整合式治疗,也就是说精神分析师在治疗过程中也会用到森田、认知行为疗法里的技术,至于运用的如何,我相信我们治愈的患者就是最好的回答。-END-每天学习心理学帮助您的 生活 学习 家庭 婚姻 工作我们共同成长
如果思维内容或行为冲动总是一味纠缠、强加于自己,而且明知这是毫无意义的或至少是没有理由的,但也无法压制或克制,这种症状称为强迫症状。这些无法克制的冲动可使人产生难以忍受的焦虑。强迫症状的病理性不在于它的内容,而在于它的“优势”特征及无控制的能力。病象:较轻的强迫现象属于正常的心理现象,有时会出现在强迫型人格结构的人当中。例如:总在想一些音调、名称、韵律或词序;总要去数钟声、台阶或壁画的样式;过于整洁,事事井井有条,不能容忍书桌不整齐或房间不打扫的情况;仔细的检查,反复核实,不允许出现任何失误、过错等等。这里还包含一些强迫性礼仪,如吃饭、吸烟,上床与入睡的仪式或程序。这些固定的习惯不给人以痛苦,可通过注意力转移或外界影响而中断,不伴有焦虑。同上述强迫现象相比,病理性强迫在内容上并无很大区别,而是在强度上有明显的不同,重要的是它具有焦虑动力学的特点。对于强迫症状,病人无法摆脱,既不能消除也无法回避,只能任其摆布。病理性强迫可表现在思维方面(强迫思想,强迫想象或表象),可表现在感觉、本能活动与意向方面(强迫内驱力,强迫冲动),以及行为方面(强迫行为,强迫动作)。强迫思想是由焦虑决定的,可以是担心发生了什么事,如飞机失事、行车事故等等。这种强迫想法针对本人(像恐怖症那样)的情况较少,而多是关于他人的,想象亲属可能会出什么事,或已经遭遇了什么,他本人对这一不幸是有责任的(病理性负罪)。强迫冲动的特点是:对别人的伤害多于对自己的伤害,例如:想把自己的孩子向窗外扔出去;见到刀子,就想到持刀伤人或杀人;讲一些猥亵的或诋毁上帝的话,或者说,所想所做的事都是通常被禁止的。据此,强迫冲动具有攻击性特点。健康人也可有短暂的这种冲动,例如:见到深渊就想我能跳下去,或把别人推下去,但这种想法是一过性的,马上就会被“正常的”思维所压制:不能伤害自己或他人。虽然病人没有将强迫冲动付诸实施,没有出现相应的行为,但病人的体验是不自主地。所出现的纠缠不休的攻击冲动,使这些大多数具有较强道德感的病人增加了负罪感,并造成了进一步焦虑(良心焦虑)。强迫行为,例如强迫计数:无论何物,无论量多量少(火车的车厢,表格等等),总要一遍遍的计数;强迫检查:病人总要反复检查是否关掉了灯,是否关好煤气的开关了,门是否锁好了,信是否投寄对了等等;强迫秩序:病人总是要按一定的秩序反复整理衣柜或书桌,或每天必须按一定的顺序做事;强迫洗涤:病人必须不停的洗手,洗身体的其他部位或整个身体,直至皮肤损害、不能再洗了,然后便转去做任何其他的事。病人抵抗这些无意义的强迫行为,但无明显效果,如果他不去检查核实,不去按秩序整理或洗涤等等。这种焦虑只有通过再次的强迫行为才能消除,至少是一时性的消除。特别是使病人感到痛苦的是那些猥亵与“神圣”间的对立,或禁忌的、使人厌恶的冲动与社会道德、礼仪持续的对抗。强迫症状有逐渐扩展的趋势,开始只是检查1~2次锁着的门,最后对任何事都可能不计其数的检查核对;最初只是对面包刀有强迫性焦虑,以后对所有尖的、锋利的物体都会产生强迫症状。每天可以洗50次手,或者更多。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哮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据统计中国目前大约有2000万患者。其患病因素包括遗传因素、过敏源、感染和社会心理因素等。哮喘患者一旦患病痛苦程度极高,而且其中近一半起病于三岁以前,只能缓解症状,无法彻底治愈。这就意味着大部分患者几乎终生被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所控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所以尽管我们目前尚无法彻底治愈哮喘,至少要找到有效治疗途径以尽可能的预防哮喘的发作,降低用药量,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但是既往的药物治疗模式并不能满足患者的要求。随着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大约有一半的哮喘发病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两成的的哮喘是由心理因素直接诱发。发达国家呼吸专家开始认识到哮喘是一种典型的心身疾病。过敏、感染和社会心理因素三者的相互作用才是哮喘发生发展的基本原因。所以世界卫生组织的规范化治疗方案中指出,心理治疗在哮喘的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早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末,弗洛伊德和亚历山大就认为哮喘的心理因素主要是围绕着对母亲的过度依赖和分离恐惧的潜意识冲突。到本世纪越来越多的呼吸科专家认可社会心理因素在哮喘的发生、发展、转归和预后起着重要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将哮喘的喘息发作和咳嗽症状看作是是期望得到他人的关注和保护的“被压抑的哭喊”。这些社会心理因素包括情绪因素、生活事件、认知模式、行为模式、人格特质等。首先,强烈的精神或心理刺激是最常导致哮喘发作的社会心理原因。近7成的哮喘患者有或轻或重的抑郁,除此之外焦虑、恐惧、愤怒、悲伤、兴奋都可能导致哮喘的发作。各种生活事件也有可能诱发哮喘。失恋、丧偶、原生家庭不睦、经济困难、下岗、升职工作压力、人际冲突、居住环境不佳都可能成为哮喘发作的原因。灾难性事件同样也会诱发哮喘发作。在911之后几周纽约的哮喘的发病率提高了27%。一些原因如经济紧张,学习困难等甚至会增加哮喘死亡的几率。错误的认知模式和行为模式也会导致哮喘的频繁发作。而积极的认知模式可以减少发作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哮喘患者的内在信念常常是灾难性的,往往会在实际的危险没有发生之前,就开始过度紧张。甚至会因为发现自己忘记携带哮喘喷雾而诱发哮喘。尽管所有人格类型的人都有可能罹患哮喘,但是依赖性强、被动、敏感、情绪不稳定的人格特质的人更容易罹患哮喘。这些人格特质的人在人际关系中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会过分在意他人的评价,与他人的交往中常常感到自卑,常常缺乏人际安全感,并且对他人和社会常常抱有负面的态度。他们更容易感到孤独和对周围环境及未来感到不确定。在生活中缺乏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常常迫切的期望有人能够真正的了解自己和关注自己,哮喘就成为了一种吸引他人的一种方式。哮喘的治疗除了医生的努力,患者自身的努力更为重要,那些把治疗的责任完全的推给医生的依赖性患者的生存质量最差。也有的人可能并不缺乏足够的关注,相反在他的人生旅途中,尤其是早期亲子关系中得到了太多的关注。那些家庭关系尤其是母子关系中存在过度的照顾和依赖的儿童或成人也不乏因为对分离的恐惧而发病的例子。当然相反,父母过于严厉,也会导致孩子自卑、压抑、敏感,而更容易成为哮喘患者。自我中心的人也更容易被哮喘找上门或者患病后更容易发作。他们常常比他人更容易感到自己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而焦虑不安、愤懑;也可能更容易相信自己的想法而不遵从医嘱,不能接受正确系统的治疗方法而导致发病。社会心理因素会导致哮喘的发生,同样哮喘也可能会诱发心理疾病。由于哮喘导致的生活质量的降低,患者更容易患抑郁症、恐惧症、等心理疾病。也有少部分的惊恐障碍等心理疾病被误诊为哮喘。此外,一部分治疗哮喘的药物,如β受体激动剂等药物可能会诱发焦虑。所以,在哮喘的治疗中要充分重视生理-心理-社会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除了常规的抗炎、抗敏、免疫治疗等方法之外还有重视心理调节和精神科药物的合理使用。
抑郁障碍什么是抑郁障碍?抑郁障碍是各种原因引起的以心情低落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精神障碍,其核心表现是心情低落、不易高兴起来,兴趣减退,以及疲劳感增加、精力不够用或活动减少。抑郁障碍常伴有的躯体症状群:*睡眠障碍:多表现为早醒,少数为睡眠过多,但睡醒后不解乏。*身体不适:头昏、头痛、胸闷、胃痛、胃胀、消化不良、肢体及肩背部疼痛。*食欲下降或体重明显减轻,有小部分患者表现为食欲增大,体型肥胖。*性欲下降。*症状可能呈现出晨重夜轻的规律。抑郁症治疗方法有哪些?*药物治疗:三环类、SSRI、SNRI、NaSSA等抗抑郁药*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催眠治疗、家庭治疗等*其他治疗:物理治疗(包括生物反馈、经颅磁刺激、工娱治疗等)抑郁症与其他相关疾病的关系*抑郁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并会阻碍中风的康复;*帕金森氏病、心脑血管疾病及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容易发生抑郁;*抑郁可延缓原有疾病的康复,影响各种躯体疾病的预后。家人应如何对待抑郁症患者?*充分认识抑郁症不适思想病,不是意志不坚强,更不是“装病”。*理解患者的痛苦,不要指责批评。*鼓励患者表达痛苦,鼓励倾诉。多陪伴、多倾听。*鼓励患者寻求医生的帮助,督促患者按医嘱服药。*和患者一起制定切实可行的日常活动计划,并鼓励执行。切忌强迫患者做他/她目前难以进行的活动。*对于有强烈自杀观念乃至自杀行为的患者,要有专人全程看护,确保其人身安全。患者如何面对抑郁症?*尽早识别:重视症状,尽早咨询专业人员或就医,做到早识别、早康复。*正确面对:认识到这是一种可治性疾病,应正确面对并树立治疗和康复的信心。患者不会“分裂”,不会成“疯子”。*积极治疗:坚持按医嘱服药并配合医生进行心理调节。*主动预防:努力完善个性,锻炼适应能力。焦虑障碍焦虑是生活中的一个正常部分,焦虑的体验是非常正常的,适度的焦虑将有利于发挥才能,甚至当情形所需还应该有高度焦虑,身体利用这种方法告诉我们,某些事情不太对头。它能提醒我们快速行动,逃离或避开危险。但是对于一些人而言,焦虑会持续存在、不合理且无法抵抗。焦虑会进入每天的活动中,甚至毁掉日常生活。这可能是某种焦虑障碍的一个征兆。什么是焦虑障碍?焦虑障碍是最常见的心理障碍。据权威资料统计,多数国家焦虑障碍的年患病率为5.8%—8.8%,中国浙江为4.3%,河北为5.3%。可以在任何一个年龄发病,但是往往在一个人的青少年期或二十几岁时起病,而女性发生焦虑障碍的比例大约为男性的2倍。我们常说的心情烦躁,表现为坐立不安,忧心忡忡地似要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常伴有头疼、头昏、心慌气短、易出汗、口干、尿频等躯体不适,等等,这就是我们说的焦虑。对于不确定的、麻烦的或感到措手不及的情境。若长期处于焦虑、紧张、愤闷不平的状态,可引起多种疾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那么很可能就是患上了焦虑障碍。焦虑障碍会引起极度的恐惧或者担心,从而干扰了正常的生活方式。焦虑障碍的治疗焦虑障碍的治疗包括心理治疗或者药物治疗或者两者联合治疗。好消息是——治疗都有效!如果有充分的时间和耐心,大约90%的患者在接受医疗专业人员的指导后将会获得康复,并且能精力充沛地过上多姿多彩的生活。什么是惊恐障碍?惊恐发作时会让你感到心慌、心悸、胸闷、气短、头昏、头晕、出汗、无力、发抖、发热,甚至出现胸痛、胸前有压迫感;或呼吸困难,喉头堵塞,透不过起来、即将窒息等。同时出现强烈的恐惧感,感觉自己即将死去,或即将失去理智,这种紧张心情使你难以忍受,因而惊叫、呼救。这种感觉来得快,去的也快,一般历时5-20分钟,很少超过一小时,发作过后,这些症状也会随之消失,恢复平静,继续生活。惊恐发作过后你会精疲力竭,并且会很担忧它再次发作。惊恐障碍也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往往和其他精神障碍和生理障碍一起存在,包括其他焦虑障碍、抑郁症、肠易激综合征、哮喘和物质滥用,这样就会增加惊恐障碍诊断和治疗的难度。焦虑的应对措施无论你是普通焦虑,还是患有焦虑障碍,以下这些策略对你都有帮助:*放松,再放松。深呼吸,听音乐,做些娱乐活动等等。*适当的锻炼。散步或慢跑,瑜伽,跳舞,只要运动起来就好。*学会转移注意力。与人聊天,打电话等都可以把当时不安的情绪转移掉。*与人交流,释放压力。与配偶或其他的人,如朋友、孩子或医生都可以。*写日记。寻找是什么原因触发了你的焦虑。*均衡饮食。不要错过任何一餐。拒绝可以诱发焦虑症状的咖啡因。躯体形式障碍什么是躯体形式障碍?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种以持久的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神经症。这种情况下,病人因这些症状反复四处就医,各种医学检查无异常发现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病人对自己各种不适症状的疑虑和担心。即使有时患者确实存在某种躯体疾病,但不能解释病人所有症状及程度。比如患者出现反复发作的胸闷、胸痛,但是心脏相关的检查并没有提示相应病变的证据,然而患者仍十分担忧自己的病,到处求医问药,按照冠心病治疗并没有效果。我们就认为该患者患有躯体形式障碍。这些躯体症状被认为是心理冲突和个性倾向所致,但对病人来说,即使症状与应激性生活事件或心理冲突密切相关,他们也常常拒绝承认是心理病因的可能。同时,患者常伴有焦虑或抑郁情绪。躯体形式障碍的治疗*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树立治疗信心。*心理治疗:是主要治疗形式,通过该治疗让患者逐渐了解所患疾病的性质,改变其错误的观念或减轻精神因素的影响,使患者对自己的身体情况与健康状态有一个相对正确的评估。*药物治疗:遵医嘱服药十分重要。*其他生物反馈、经颅磁刺激、针灸、理疗等对部分患者有效。转自微信公众平台心身医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