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血糖监测有助于医生和患者及时了解血糖情况,便于调整治疗方案。我们来看一下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血糖监测方法,主要包括利用血糖仪进行的毛细血管血糖监测、持续葡萄糖监测(CGM)、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糖化白蛋白(GA)的检测等。这些血糖监测方法各有优缺点,通常需要结合来使用。比如有些患者拿着自测血糖记录来门诊调整方案,如果血糖仪测量不准确的话,就会导致医生对病情的误判,所以一定要结合静脉血葡萄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这些指标共同来进行药物的调整。01糖化血红蛋白(HbA1c)HbA1c是血红蛋白发生非酶糖化的产物。在临床上不仅作为评估长期血糖控制状况的“金标准”,还可以作为糖尿病的补充诊断标准。目前国内外糖尿病指南均推荐一般成人T2DM患者的HbA1c目标值<7.0%。HbA1c通常反映过去2~3月的平均血糖水平,但是HbA1c不能反映血糖的波动情况以及即刻血糖水平。有些患者要求每月检测HbA1c,其实是没有必要的。建议在治疗之初每3个月检测1次,一旦达到治疗目标可每6个月检查1次。02糖化白蛋白(GA)GA是血中葡萄糖与蛋白(约70%为白蛋白)发生非酶促反应的产物。由于白蛋白在体内的半衰期较短,仅为17~19天,因此它能够反映糖尿病患者检测前2~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GA对短期内血糖变化比HbA1c更为敏感,是评价患者短期糖代谢控制情况的良好指标。但对于肾病综合征、肝硬化等影响白蛋白更新速度的疾病,GA检测结果并不可靠。03持续葡萄糖监测(CGM)是指通过葡萄糖传感器连续监测皮下组织间液的葡萄糖浓度变化的技术,可以提供更全面的血糖信息,了解血糖变化的特点。CGM包括回顾性CGM系统、实时CGM系统以及扫描式CGM系统等。CGM最大的优势就是像录像机一样,可以清晰显示血糖的波动和血糖的实况,能发现患者感知不到的低血糖。CGM适合于1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合并妊娠或者妊娠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较大或者出现无法解释的高血糖或低血糖的糖尿病患者等。CGM与传统血糖仪相比,价格昂贵一些。扫描式CGM的价格还比较亲民,已经成为很多年轻糖友的新宠。下图是李医生前几天自己佩带CGM的结果。CGM04毛细血管血糖监测毛细血管血糖监测包括患者自我血糖监测(SMBG)及在医院内进行的床边快速血糖检测(POCT)。建议所有糖尿病患者都要购买血糖仪,每个糖友或其家属应该学会自我血糖监测。有条件的患者还可以购买CGM。血糖仪和CGM的区别在于血糖仪像照相机一样,只能记录即刻点血糖,而CGM像录像机,能够记录血糖的全貌。SMBG通常监测餐前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睡前血糖以及夜间血糖等不同时间点。根据患者的病情,血糖监测的频率和时间点是不一样的。很多糖友仅监测空腹血糖不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这样就不能全面了解血糖情况。对于使用口服降糖药者可每周监测2~4次空腹或餐后2h血糖。对于使用基础胰岛素的患者应监测空腹血糖,根据空腹血糖调整睡前胰岛素的剂量;在临床上经常碰到有些患者根据睡前血糖调整基础胰岛素的剂量,这种方法是不正确的。使用预混胰岛素者应监测空腹和晚餐前血糖,根据空腹血糖调整晚餐前胰岛素剂量,根据晚餐前血糖调整早餐前胰岛素剂量。空腹血糖达标后,再根据餐后血糖调整治疗方案。对于围手术期患者、低血糖高危人群、危重症患者、老年患者、1型糖尿病(T1DM)患者可增加血糖监测次数,采取个体化的监测方案。对于血糖偏高或者不稳定的患者也应尽量多监测血糖,以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患者可以自制表格或者利用血糖管理APP来记录血糖。05葡萄糖目标范围时间(TIR)TIR是血糖监测的新指标,弥补了既往血糖监测的不足。TIR是指24h内葡萄糖在目标范围内(通常为3.9~10.0mmol/L)的时间(用分钟表示)或其所占的百分比,可由CGM数据或SMBG数据(至少每日7次血糖监测)计算。2019年发布的TIR国际共识推荐T1DM及T2DM患者的TIR控制目标为>70%。
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减少糖尿病的进展以及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那血糖到底控制到多少更好,血糖并不是控制得越低越好,指南推荐大多数非妊娠成年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控制目标为<7%,T2DM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空腹血糖控制目标为4.4~7.0mmol/L,非空腹血糖目标为<10.0mmol/L。除了血糖以外,糖尿病患者还要控制血压,血脂以及体重,详见下表。那么是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采取这一标准?其实不然,针对血糖控制目标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对于年龄较轻、病程较短、预期寿命较长、无并发症、未合并心血管疾病的T2DM患者在无低血糖或其他不良反应的情况下可采取更严格的HbA1c控制目标(如<6.5%,甚至尽量接近正常)。年龄较大、病程较长、有严重低血糖史、预期寿命较短、有显著的微血管或大血管并发症或严重合并症的患者可采取相对宽松的HbA1c目标。另外,对于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又有不同的标准。比如对于儿童糖尿病,在避免低血糖的前提下,口服药物治疗者HbA1c尽可能控制在7.0%以下,胰岛素治疗者的控制目标可适当放宽。对于孕妇来讲,由于妊娠期高血糖可以导致不良的母婴结局。推荐所有类型的妊娠期高血糖孕期血糖目标:空腹血糖<5.3mmol/L,餐后1h血糖<7.8mmol/L,餐后2h血糖<6.7mmol/L。孕期1型糖尿病力求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70%,2型糖尿病及妊娠期糖尿病至少应>90%。
一旦患者确诊糖尿病,医生经常嘱咐要进行糖尿病饮食。那糖尿病患者到底应该如何吃才能让血糖更平稳?推荐选择低升糖指数碳水化合物,比如全谷物食品,可选择杂粮馒头(小麦面粉中混合玉米粉或全麦粉做成的馒头),杂粮饭(如白米中放入糙米,燕麦烹制的米饭),尽量减少精米、精面等精加工谷物以及添加糖的摄入。也可选择淀粉类蔬菜(土豆、南瓜、芋头、山药等)替代部分主食。多吃非淀粉类深色蔬菜,水果适量,尽量选择低升糖指数水果(草莓,樱桃,苹果,梨,柚子,桃,橙子等)。即便是低升糖指数水果,也要注意每次食用量。血糖控制不好的患者尽量不要吃水果。尽量限制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优先选择鱼肉、去皮的鸡鸭肉以及瘦牛,羊,猪肉。不要摄入油条、油饼等油炸类食品。进餐时细嚼慢咽,进餐顺序:蔬菜——肉蛋奶——主食。尽量少吃汤水混合食物,如粥、汤面、稀饭等。糖尿病患者加餐可选择无糖酸奶,黄瓜,西红柿,鸡蛋,全麦面包,纯牛奶等。不推荐糖尿病患者饮酒。学会看食品的标签,看懂无糖食品。根据我国国家标准《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中规定,“无糖”食品的要求是指固体或液体食品中每100克或100毫升的含糖量不高于0.5克。可见,无糖食品并不是真正无糖。还有一些标注为“无蔗糖”的食品,在其配料表中却能发现加有葡萄糖或者麦芽糊精。无蔗糖食品并不等于无其他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或双糖(乳糖、麦芽糖等)。烹调方法优选蒸,煮,炒,少用煎,炸。最后一定要监测血糖,及时监测血糖才能更了解您适合的食物。
随着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们身边的胖友们越来越多。都说“一胖毁所有”。肥胖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烦恼和不便,还会增加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以及某些肿瘤的发病风险。不过,很多胖友经过积极减重后,血糖,血压指标都恢复正常了。因此,减肥也成为胖友追求健康的必经之路。减肥难不难?其实减肥的方法很简单,无外乎也就是三种,生活方式干预,药物和手术。其中生活方式干预是最简单,性价比最高,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有人说减肥要七分吃,三分练。也就是说,会吃比运动对减肥的贡献更大。那我们今天来看看近年来公认可以减肥的饮食方法有哪几种?限能量膳食(CRD)在目标能量摄入基础上每日减少能量摄入500~1000kcal(男性为1200~1400kcal/d,女性为1000~1200kcal/d),或较推荐摄入量减少1/3总能量,其中,碳水化合物占每日总能量的55%~60%,脂肪占每日总能量的25%~30%。CRD根据能量的入出平衡来设计的,关键是打造能量的缺口,使能量出大于入,达到减重的目的。CRD是有效的体重管理方法,不仅可以减轻肥胖者体重、减少体脂含量,还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高蛋白质膳食(HPD)每日蛋白质摄入量超过每日总能量的20%或1.5g/(kg·d),但一般不超过每日总能量的30%或>2.0g/(kg·d)的膳食模式。HPD可以增加饱腹感和静息能量消耗。更有多项研究显示,HPD不仅能减轻体重,减小腰围,还可以改善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低/极低碳水化合物饮食(LCDs/VLCDs)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指膳食中碳水化合物供能比≤40%,脂肪供能比≥30%,蛋白质摄入量相对增加,限制或不限制总能量摄入的一类饮食。极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以膳食中碳水化合物供能比≤20%为目标。生酮饮食是VLCDs的极特殊类型。任何类型的LCDs会导致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B1、叶酸、镁、钙、铁和碘的摄入量减少。LCDs多用于短中期体重控制,其长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仍待进一步研究。低血糖指数(GI)饮食以低GI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低GI食物具有低能量、高膳食纤维的特性,可增加饱腹感,有利于降低总能量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类、全谷类面包、谷物及水果和蔬菜的摄入;低GI饮食可改善血糖和餐后胰岛素反应。一般认为,食物的GI<55为低GI食物。营养代餐代餐食品是为满足成人控制体重期间一餐或两餐的营养需要,代替部分膳食,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一种控制能量食品。通常以多维营养素粉或能量棒等非正常的餐饮形式代替一餐的膳食。代餐食品通过减少食物种类、控制食物份量,达到可持续性减重效果,改善肥胖相关疾病的危险因素。但是,代餐食品长期应用的有效性并不确定。DASH饮食(终止高血压饮食)从美国大型高血压防治计划发展而来的膳食模式。其初衷是为预防高血压而设计的长期健康饮食方式。强调增加蔬菜、水果、低脂(或脱脂)奶、全谷类食物摄入,减少红肉、油脂、精制糖及含糖饮料摄入,进食适量的坚果、豆类,增加优质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摄入,减少脂肪尤其是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摄入。减少饮食中钠的摄入量,吃多种富含钾、钙、镁等帮助降血压的食物。地中海饮食Keys等于20世纪60年代首次确定并提出地中海饮食模式。其膳食结构特点: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包括全谷类、豆类、蔬菜、水果、坚果等;鱼、家禽、蛋、乳制品适量,红肉及其产品少量;食用油主要是橄榄油;适量饮红葡萄酒。脂肪供能比为25%~35%,其中饱和脂肪酸摄入量低(7%~8%),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较高。时间限制进食法(TRF)是指限制每天进食时间,禁食在3~21h,在白天或夜间禁食均可的一种饮食方式。常见有4h、6h、8h进食3种限制类型。比如8小时饮食法,就是让一天中的三餐集中在8小时内吃完,然后剩下的16小时只能喝水,禁食。与CRD、HPD等相比,TRF只限定进食时间,不限定进食种类和数量,实践更轻松,更易让人接受和坚持。短期应用TRF干预可减轻体重,长期效果尚不明确。间歇性能量限制(IER)也称为轻断食。IER按照一定规律在规定时期内禁食或给予有限能量摄入的饮食模式。目前常用的IER方式包括:隔日禁食法(每24h轮流禁食)、4∶3或5∶2IER(在连续/非连续日每周禁食2~3d)等。在IER的禁食期,能量供给通常在正常需求的0~25%。举个例子,5∶2IER通常指的是一周内任选5天自由进食,剩下的2天限制热量摄入。IER不仅对于减重有效,还可以改善血脂,血糖以及胰岛素抵抗。以上的饮食模式都可以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可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对于您选择何种饮食方案,其实只要能长期坚持下来的才是最好的。否则可能在短期体重减下来了,很快又长上去了。体重就会像坐电梯一样。减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健康,可以根据自己的膳食习惯和偏好逐渐调整饮食习惯,每天改变一点点,相信您一定会减肥成功。参考文献: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1)
5+2轻断食属于间歇性能量限制饮食模式的一种,通常指的是一周内任选5天自由进食,剩下的2天限制热量摄入。男性限制在600千卡以内,女生限制在500千卡以内。两日断食日没有固定的时间限制,最好不连续,可以间隔开,比如周1,周4。当然也可以选择周2,周5。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自由选择。断食疗法并不是最近新发明的方法,流传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古代很多宗教都崇尚禁食或断食。比如道教辟谷,伊斯兰教斋月等。5+2轻断食法风靡全球,始源于麦克尔•莫斯利在BBC制作的《进食,断食和长寿》(Eat,FastandLiveLonger)纪录片。在该纪录片中,莫斯利亲自做实验,每星期一、星期四进行断食,断食日将600千卡拆成两份,早餐摄取约250千卡,晚餐350千卡,相当于一次禁食约12小时。在6月的实验中,莫斯利体重减轻了9kg。同时,腰围,体脂率,血糖,血脂也有了明显的下降。此外,近年来多项医学研究也显示间歇性能量限制不仅可以减轻超重或肥胖者的体重,对代谢性疾病也具有重要的改善作用。最后,重点来了,轻断食到底怎么吃?1.断食日尽量选择蛋白质含量高但升糖指数低的食物,选择燕麦,糙米,藜麦作为主食,蛋白质的选择上尽量选择优质蛋白质,清蒸鱼,去皮鸡肉,低脂乳制品,虾,鸡蛋,金枪鱼或豆腐等。这些食物可以增加饱腹感。2.绿色的叶菜类热量极低,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是断食日的良伴。可饮用加很多叶菜的清汤,味增汤,给人饱腹感。3.坚果有饱腹感,热量很高,可以适量选择。4.尽量不要饮酒。100毫升啤酒即43千卡热量。5.水、花草茶,红茶绿茶,黑咖啡可以不受限制,无限续杯。6.如果不愿计算食物热量,也可以选择代餐。具体可参照下面食谱。女性500千卡食谱早餐半根煮玉米+1个煮鸡蛋+水果黄瓜1根午餐魔芋丝150g+虾仁(10个)+菠菜150g+香菇2个+橄榄油2g晚餐蓝莓30g+小米粥1小碗+芹菜彩椒炒香干男性600千卡食谱早餐脱脂牛奶200g+蓝莓10颗+燕麦片10g午餐蒸红薯50g+鸡蛋羹100g+蒜蓉菠菜晚餐2颗草莓+煮芋头50g+芹菜炒虾仁(150g)上面食谱不能满足的,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食物,只要限制热量(男600千卡,女500千卡)即可。食物热量查询可以参见下面小程序。
限能量膳食法(CRD)是一种公认有效的体重管理方法。肥胖的根源在于能量的不平衡,当摄入的能量超过消耗所需的能量时,除了以糖原的形式储存外,几乎全部转化为脂肪。因此,限能量膳食法主要通过减少摄入的能量,使摄入能量小于消耗能量,打造能量缺口来达到减肥的目的。既然减少能量的摄入可以减肥,那么是不是可以无限制的减少能量的摄入?研究显示,短时间内极低热量饮食(≤800kcal/d)减重更快,但是长时间来看,与其他饮食模式没有优势。而且长时间极低热量饮食还会导致便秘,头晕,乏力,月经紊乱等不良反应出现。那重点来了,我们来看一下CRD到底要限多少能量?CRD指在目标能量摄入基础上每日减少能量摄入500~1000kcal(男性为1200~1400kcal/d,女性为1000~1200kcal/d),或较推荐摄入量减少1/3总能量,其中,三大代谢物的占比是不变的,碳水化合物占每日总能量的55%~60%,脂肪占每日总能量的25%~30%。也就是在平衡膳食模式的基础上主食减少一点点,肉蛋奶,蔬菜水果各减少一点点。有人说,如果一天能量限制在1000kcal,我是不是可以吃300克巧克力蛋糕就可以了。其实不然,巧克力蛋糕以高碳水化合物,高脂肪为主,蛋白质,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的含量极少。长期这样进食的话,会导致营养不良。所以在进行CRD减肥时,既要限制热量,又要保证食物的丰富性和营养均衡。 如上链接是一天三餐的CRD平衡膳食食谱。但是,每个人的口味有所不同,上面的食谱不一定适合您。教大家一个小方法,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口味选择食品,并在一些APP上(如Keep,薄荷饮食或体重小本APP)记录下来,这样不仅可以计录一天摄取的热量值,避免热量爆表,还可以计算三大代谢物质的占比。
近年来,儿童青少年超重及肥胖的数量在全球范围内呈迅速增长趋势。1985年至2014年,我国7岁以上学龄儿童超重率由2.1%增长至12.2%,肥胖率由0.5%增长至7.3%。肥胖不仅影响儿童青少年的正常生长发育,还会对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骨骼系统和心理智力等都造成严重的危害。 儿童青少年是否也应该像成人一样管住嘴,迈开腿来预防肥胖的发生。儿童和青少年有其自身的特点,既要保持体重的适宜增长,还要预防肥胖的发生。1.合理膳食从小养成健康的饮食行为非常重要。按时、规律进餐,食物多样化,平衡膳食,三餐保证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摄入均衡,减慢进餐速度,不偏食挑食,不暴饮暴食。合理选择零食,可选择原味坚果、新鲜水果、奶及奶制品等。不宜选择富含高盐、高油、高糖等食物,比如辣条、薯片、奶油蛋糕、糕点等,不喝含糖饮料。2.充足的运动儿童和青少年每天至少进行60分钟中高强度(呼吸急促、心率加快、可进行语言交流,主观感觉稍费力)的有氧运动。每周应有3天的高强度运动(呼吸加深加快、心率大幅度增加、语言交流苦难,主观感觉费力),如快跑、游泳、健美操、追逐游戏等;每周应有3天(隔天进行)增强肌肉力量和/或骨健康的运动,比如俯卧撑、平板撑、引体向上、跳绳、跳高、跳远,仰卧起坐等。3.减少久坐,减少视屏时间家长或老师在儿童和青少年坐姿时间大于60分钟时提醒进行适当的身体活动。限制使用手机、电脑和看电视等视屏时间在2小时内。疫情期间,居家上网课导致视屏时间增多,有些孩子体重出现了迅速增加。4.定期监测体重家长应督促儿童和青少年每周自测体重。一旦发现体重增加过快应及时寻找体重增加原因。是运动减少还是暴饮暴食?综上,儿童和青少年肥胖的防控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参与。比如父母需以身作则,营造健康的家庭食物环境和运动氛围。学校应尽可能增加课外活动时间,鼓励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参考文献:1.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2. 中国儿童肥胖的评估、治疗和预防指南
碘和甲状腺疾病息息相关。一方面,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之一;另一方面,碘过多或碘不足均会导致甲状腺疾病。临床上经常会见到患者无论何种甲状腺疾病一律不食用海鲜和加碘盐。如果是妊娠期的患者不吃碘盐或含碘食物的话,可能会导致不良的后果。孕期机体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甲状腺激素合成增加,肾脏碘排泄增加,同时胎儿对碘的需求也会增加。因此,孕妇的碘需要量比非妊娠妇女显著增加。甲状腺疾病是孕期妇女的常见疾病,对母婴健康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危害。那么,备孕,孕期不同的甲状腺疾病如何正确补碘?备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碘营养的评估标准,我国非孕育龄妇女总体处于碘充足状态。但是,由于个体饮食习惯和当地自然环境不同,碘营养状况仍存在个体差异,需要根据个人情况适当补碘。目前,食用加碘盐是最有效的补碘方式,假定如按每日摄入5g食盐计算,每日可摄入碘约100~120μg(不过,根据2015年我国成年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数据,每人食盐的摄入量为9.3克,这样摄入碘也会相应增加)。如果不吃加碘盐,备孕期每天需要额外补碘150μg,补碘方式以碘化钾为宜(或者含相同剂量碘化钾的复合维生素)。开始补充碘的最佳时间是孕前至少3个月。无论是否食用加碘盐,备孕期妇女应该适当摄入富含碘的海产品,如海带、紫菜、贻贝(淡菜)等以增加碘的储备量。孕期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由于孕期对碘需求量的增加,我国仍有48%孕早期妇女为碘缺乏,其中约60%为轻度碘缺乏。孕期轻中度碘缺乏会增加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疾病的发生危险,可能对后代的认知功能产生不良影响。严重碘缺乏可导致流产、死胎、呆小症的发生。WHO推荐孕产期妇女碘摄入量为每天250ug。我国营养学会推荐孕产期碘摄入量为每天230ug。对于患有甲状腺疾病的孕妇,如果孕前食用加碘盐,妊娠期应该继续食用加碘盐。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甲减、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患者均可食用富含碘的食物。但是,如果在食用加碘盐的基础上,补充含碘复合维生素,碘化钾的含量不应超过150ug。对于孕期甲亢患者,仍然可以食用加碘盐。妊娠早期甲亢没有控制的患者,应适当限制富含碘的食物和含碘复合维生素制剂。甲亢控制良好的患者,补碘建议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以上就是备孕以及孕期甲状腺疾病患者的正确补碘姿势,您get了吗?参考文献:孕产期甲状腺疾病防治管理指南2022
长高是每个人的梦想。最近经常有家长会问到孩子矮小的问题,那我们来看看怎样才算矮小,也就是孩子身高低于同年龄对应的身高的第3百分位以下(P3),也叫负两个标准差,详见下表本文系李萍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当准妈妈遭遇甲状腺疾病时该咋办(一孕妇合并甲减系列问题简答)?这里主要根据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的内容,就大家经常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供大家参考,谢谢。1.妊娠期母体的甲状腺激素会在产生和代谢发生什么变化呢?答:这些变化包括血清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TBG)增加,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增加,胎盘Ⅱ型、Ⅲ型脱碘酶活性增加,肾脏对碘清除率增加等.2.TBG水平的升高对妊娠期甲状腺激素水平有什么影响呢?答:TBG在排卵后第20天开始升高,20-24周达高峰,维持到产后数周, TBG水平是非妊娠时的1.5-2倍,由此导致血清TT4和TT3增加,血清TT4水平是非妊娠时的1.5-2倍.3.什么是妊娠甲减呢?答:妊娠伴甲减包括妊娠前确诊甲减以及妊娠期初诊甲减.妊娠期甲减的诊断指的是临床甲减:TSH升高,TT4/FT4降低;亚临床甲减:TSH升高,TT4/FT4正常;低T4血症:TSH正常,TT4/FT4降低.4.血清TSH水平在诊断中有什么应用价值呢?答:目前尚没有孕期特异性的TSH参考范围,妊娠早期TSH参考范围应该低于非妊娠人群30-50%,正常人TSH参考范围0.5-5.0mIU/L,部分学者提出2.5mIU/L作为妊娠早期TSH正常范围的上限.5.血清TT4/FT4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是什么呢?答:目前尚没有孕期特异性的TT4/FT4参考范围,FT4波动较大,受检测方法影响,不推荐使用,TT4浓度增加稳定,约为非妊娠时的1.5倍,国际上推荐应用TT4评估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低T4血症的诊断:TSH正常(0.3-2.5mIU/L),TT4低于100nmol/L(7.8μg/dL)6.母体甲减对妊娠和胎儿的有什么影响呢?答: 母体甲减对妊娠和胎儿的影响见下表:发病率(%)正常对照临床甲减妊高症3.811.6自然流产3.38.0早产3.49.3围产期死亡0.98.1低体重儿6.822临床甲减比亚临床甲减发生上述的并发症危险更大,亚临床甲减妊娠并发症的危险性是否升高结论不一.7.母体甲减对后代智力有什么影响呢?答:韦氏儿童智力量表测定7-9岁儿童的智商,发现124名对照组孕妇的后代智商分值107±12; 48名未治疗甲减孕妇的后代智商分值100; 14名已治疗甲减孕妇的后代智商分值111.由此说明妊娠妇女未诊断的甲减会对后代神经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如果对妊娠合并甲减者及时给予L-T4治疗,儿童智力将不被影响.另外还有研究发现在妊娠12周时母体低T4血症(血清FT4低下, TSH 正常(0.15-2.0mIU/L)),其后代在1岁、2岁时的智力发育和运动能力评分均低于正常对照. 病例 对照 P值1岁 智力发育 运动能力 95 91 105 99 0.004 0.022岁 智力发育 运动能力 98 92 106 102 0.02 0.0058. 母体甲减该如何治疗呢?答:L-T4为首选替代治疗药物,L-T4治疗目标和剂量调整妊娠前确诊甲减,调整L-T4剂量,TSH正常再怀孕妊娠期间,L-T4剂量较非妊娠时增加30%-50%妊娠期间诊断甲减,即刻治疗,L-T4 2.0μg/kg/d依据妊娠妊娠特异的TSH正常范围,调整L-T4剂量,有学者建议TSH 2.5 mIU/L作为补充L-T4的目标值.9.母亲服用甲状腺素时需要注意的问题?答:如果调整L-T4剂量,每2-4周测定TSH,达标的时间越早越好(最好在妊娠8周之内)TSH达标以后,每6-8周监测TSH、FT4和TT4,亚临床甲减妊娠妇女是否治疗目前尚无一致意见..10. 母亲服用甲状腺素时饮食该注意哪些问题呢?答:L-T4应当避免与离子补充剂、含离子多种维生素、钙剂和黄豆食品等同时摄入,应间隔4小时以上.11.哪些准妈妈需要进行甲功的筛查吗?答:当前一致的观点:对甲减的高危人群做妊娠前的筛查。12.哪些是甲减的高危人群?答:甲减的高危人群包括:有甲状腺疾病个人史和家族史者有甲状腺肿和甲状腺手术切除和131I治疗史者既往发现血清TSH增高或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者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个人史和家族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