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名片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是在具有217年历史的平乐郭氏正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生产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省级中医医疗机构。1956年建院,1959年建立洛阳正骨研究所(2006年更名为河南省正骨研究院)。现在是全国中医骨伤专科医疗中心、全国重点中医专科(专病)建设单位、国家重点学科(中医骨伤科学)建设单位、全国骨伤科医师培训基地、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临床药品研究基地、国家组织工程中心河南分中心、湖南中医药大学洛阳正骨学院。目录医院简介洛阳正骨医院郑州医院医院荣誉编辑本段医院简介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平乐郭氏正骨法”于2008年入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与龙门石窟、洛阳牡丹、洛阳水席并称为“洛阳四绝”,演绎洛阳正骨传奇历史的电视剧《大国医》2009年5月已在CCTV-8播出。平乐郭氏正骨家庭诊所(1955年前)[1]医院现分为东花坛、白马寺两个院区,占地160多亩,在职职工1159人,开放病床1150张,年门诊量达18万人次,年收治国内外住院病人1.8万余人次;实施二级分科体系,现设有颈肩腰腿痛科、骨关节病科等38个临床科室,影像中心、医学检验中心等5个医技科室和生化、生物力学等8个基础实验室;装备有河南省第一台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等大型专科诊断设备;拥有传统药物、器械生产企业——河南省洛正制药厂、河南省洛正医疗器械厂和国家级杂志《中医正骨》编辑部。河南省平乐正骨学院(1958年)[2]洛阳专区正骨医院(1956年)编辑本段洛阳正骨医院郑州医院 2010年6月23日上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郑州医院举行隆重的奠基仪式。副省长宋璇涛、省政协副主席靳绥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大宁、省卫生厅副厅长、中医管理局局长夏祖昌等领导及医院职工200余人参加了奠基仪式。洛阳正骨医院郑州医院位于郑州市东风东路以东、商都路以南、永平路以北、普惠路以西地块,被列为2010年度国家重点中医院河南省重点建设项目。该项目总投资4.2亿元,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总占地面积247亩,开放床位800张。医院一期项目投资2亿元,建筑面积为5万平方米,包括急诊中心、门诊、医技、住院部等用房,将设置400张床位。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郑州医院的发展定位为“大专科,小综合”,院内设置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颈肩腰腿痛科及风湿病科、脊柱外科、骨质疏松科等省市级重点专科10余个临床科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特色治疗方法也将在该院开展施治。该项目一期建设将于2013年6月完成。洛阳正骨医院郑州医院奠基仪式编辑本段医院荣誉 建院50多年来,医院在挖掘、继承、创新平乐郭氏正骨医术的基础上,坚持科教兴院方针,围绕提高医疗质量这个中心,走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道路,在采用传统手法复位治疗骨伤疾病、采用内外固定器具和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骨伤科疑难疾病方面,形成了自己的学术特色,取得厅局级以上科研成果120项;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办好各类培训班、学历班,弘扬平乐正骨学术;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加强与国内各大医院、高校和世界各地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了中医骨伤事业的发展;引入现代企业经营机制,深化内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施管理流程再造,推进JCI国际医院标准认证,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加强医院文化建设,遵循“关爱、卓越、健康、和谐”的服务理念,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走出了一条专科化、特色化、品牌化、一体化、国际化的发展之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多次受到国家及省、市的表彰和奖励。先后被洛阳市卫生局授予“廉医诚信为民”医院,被河南省中医管理局授予“河南省中医医院管理评价先进单位”,被河南省卫生厅授予“河南省卫生系统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工作先进单位”,被卫生部、人事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中医名院”等荣誉称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白马寺院区(1982年)号。
随着社会老龄化,老年股骨颈骨折已成为常见病、多发病。我科自2002~2009年采用手法整复内固定及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203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03例,男71例,女132例,年龄60~92岁,平均78岁;左侧85例,右侧118例。根据Garden分型,GardenⅠ型38例,GardenⅡ型56例,GardenⅢ型43例,GardenⅣ型66例。其中患心血管疾病者137例,占67% ;呼吸系统疾病者24例,占12% ;糖尿病者14例,占7% ;脑血管疾病者12例,占6% 。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2 治疗方法 2.1 本组行手法整复内固定术109例,短时间内骨牵引复位,在维持牵引下行内固定比一次性快速复位方法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36例,全髋关节置换术58例。2.2 术后患肢保持外展15°~20°中立位, 24小时后即可床上坐起活动,患肢逐渐行髋关节伸屈活动,禁止翻身、侧卧、盘腿及下地负重。1~2周后扶双拐下地不负重活动。2.3 手法整复内固定患者,内治按伤科三期辩证用药。早期治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内服活血灵、解毒饮;中期治以和营生新,接骨续筋,内服三七接骨丸,促进骨折愈合,预防股骨头坏死;后期治以益气养血,通经活络,内服加味益气丸、筋骨痛消丸等;关节不利者用温经和血、舒筋活络、利节止痛的中药煎汤熏洗。3 治疗结果 本组随诊1~5年,平均2.8年,骨折愈合96例,股骨头坏死27例,不愈合15例,其中头下型9例,头颈型4例,粉碎性骨折2例。功能按harris标准评定,优(90~100分)73例,良(80~89分)106例,可(70~79分)15例,差(70分以下)9例,优良率88%。无早期死亡及伤口感染,无假体松动及返修者。4 讨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的目标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提高康复水平和老年人生活质量。本组患者治愈优良率达到88%以上,说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可以达到满意效果。患者的年龄、全身健康状况、骨折类型、骨的质量四个方面因素是老年股骨颈骨折选择治疗方法的主要依据;术前常规对老年患者全身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估,结合预期寿命的估计和生存期活动能力仔细分析,对于治疗方法的选择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GardenⅠ~Ⅱ型骨折宜首选闭合复位内固定术,该手术简便宜行,时间短、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术后可缩短卧床时间,防止发生再错位,费用低,容易被患者及家属接受。对于高龄、体弱、无手术禁忌症的GardenⅢ~Ⅳ型骨折患者,宜选择单纯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因手术简单、安全,又能满足生存期生活质量的要求。对于年龄60~75岁的头下型骨折伴GardenⅢ~Ⅳ型移位者,骨折不容易愈合,股骨头坏死率高,宜选择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少数75岁以上,全身健康状况良好的老年人也是全髋关节置换的适应病例。患者年龄相对较轻,骨密度正常或接近正常,宜选择生物型假体,患者年龄偏高,存在明显骨质疏松,宜选择骨水泥型假体。通过临床观察我们的体会是:提高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整体疗效,关键在于早期处理,严格掌握各种治疗方法的适应证。早期手法复位坚强内固定是骨折愈合的重要因素,也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主要方法。闭合复位多屏幕X线机透视下小切口或经皮内固定,20~30分钟就可完成,术中基本不出血,对患者生理干扰小,因此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其他疾病的患者绝大部分也能够耐受。股骨颈骨折由于解剖上的特殊性,在选择内固定物上应首先考虑对局部血液供应损伤小,内固定牢固、能维持骨折稳定的方法。目前多钉固定已得到国内外广泛认可。空心加压钛钉不仅具有多钉固定的优点,而且还避免了锤击进入导致头颈部的血液供应进一步破坏及骨折端的分离以及针体退出等弊端。折端加压增加了骨折的接触面和磨擦力,减少了剪力,增强了骨折部的稳定性,有利于骨折愈合。2枚空心加压钛钉1枚在压力骨小梁系统,1枚在张力骨小梁系统,形成一个完整的负重系统,有良好的抗旋转及抗剪切应力作用,符合生物力学特点,能早期功能锻炼。空心加压钛钉中空耐压力强,不易弯曲,抗旋转能力强,不易折断,且组织相容性好,极少排异反应,对磁共振检查无干扰,可终身携带。因此,对于体弱、多病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是个不错的选择。单纯人工股骨头置换及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在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术后立即可以恢复其功能,但相对内固定来讲创伤大,风险高。老年骨折患者多数有并存病,这就要求临床医师熟练掌握假体置换技术,并在术前请内科、麻醉科医师会诊,共同制定手术治疗计划,使患者能够顺利进行手术。术后应用镇痛泵3天,以减轻疼痛,间断吸氧,改善心脑血氧供应,有效防止发生心绞痛,心肌梗塞,心脑血管意外的危险。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功能锻炼方法,尽早下床活动,做好饮食指导,配合药物治疗,可有效防止术后腰腿痛的发生及假体的松动、下沉。总之,笔者认为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不能千篇一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是提高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康复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