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孩子牙齿排列不齐,有些家长认为只要找口腔科医生治疗就可以了,其实并不完全正确。牙齿矫正有专科,即口腔正畸科。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儿童,牙齿所在的颌骨和颅面部结构都在不断地生长变化,所以牙齿的矫正也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要求正畸医生必须有全面的牙、颌、颅面部生长发育的知识,还必须具备相当的口腔美学的基础。由于不同类型的牙颌畸形,甚至同一类型的牙颌畸形,不同患者的发病机制也不尽相同,这就决定了其矫正方法、治疗介入时机的不同。有些牙颌畸形(如替牙障碍引起的牙列拥挤,不良习惯导致的牙颌面畸形),在早期采取一些简单的治疗,可用很短的时间阻断畸形的发生和发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一些颌骨的发育异常,在生长发育早期还存在很大的生长改良空间,早期进行矫正可以使患儿的颌面骨骼结构恢复正常,避免以后发展为严重的骨性畸形而必须采用外科手术治疗。但是某些严重的骨性畸形(如有家族遗传史的下颌骨性反咬合),其生长趋势和严重程度已超出了正畸干预的能力范围,不论早期采用何种治疗手段都难以纠正,过早的治疗只能延长患者的治疗时间、增加费用和痛苦。值得注意的是,正畸治疗有时需要拔牙,所以当儿童患有严重龋齿(蛀牙)同时伴有牙齿排列不齐时,家长不妨先请正畸医师会诊。如果确实需要拔牙正畸治疗时,正畸医生会首先选择拔除不健康的牙齿,从而避免过度或无谓地对龋齿的治疗。又如一些由于外伤或龋齿等原因造成的牙齿缺失,可以通过正畸治疗的方法用相邻的牙齿替代缺牙,从而避免作假牙修复。
很多人都认为我们嘴巴里的是铜牙铁齿,不需要我们的加倍呵护。我们的牙齿也会衰老。而且牙齿的衰老从它长出来后就开始了。 牙齿衰老的6个表现:敏感、缺口、龋齿、松动、出血、口臭。 你听说过牙齿也会变老吗?世界卫生组织为牙齿健康提出了标准:牙齿清洁、无龋齿、无疼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但由于口腔护理欠佳,牙齿会出现以下6种状况,被称之为“牙齿衰老”。 1、牙齿敏感:表现为吃点冷热酸甜的食物,牙齿就极为敏感,出现锐痛、酸痛。其原因是牙齿表面的牙组织经过长时间磨损,导致与神经联系密切的深层牙体暴露于口腔中,食物刺激沿着这些通道传递给神经,引发疼痛。因此,首先要少吃过于刺激的食物,其次吃太硬的带壳食物要借助工具,还要改掉横向刷牙的习惯。 2、龋齿:随着年龄的增长,口腔黏膜会出现萎缩,导致牙龈萎缩,牙缝增大。如果不注重口腔健康,食物滞留,细菌就容易在牙齿上繁殖,使龋齿发病率增高,不及时治疗可能引起牙髓炎、根尖周炎。预防龋齿除了使用含氟牙膏、正确刷牙外,还要学会使用牙线。中老年人的牙缝通常较宽,使用牙线可以去除牙齿相邻面上的细菌,防止细菌继续破坏牙齿和牙龈。饭后剔牙应用扁平的牙签,切忌用力过猛。 3、牙表面无光、裂痕:这是“牙齿脱矿”的表现,是牙齿表面釉质在口腔过酸环境中流失而导致的,会令牙本质直接暴露在口腔酸环境中,除牙齿变脆、出现裂痕外,还会出现牙表变色、无光泽等。年轻人出现这种情况更需要小心保养护理。防止牙齿脱矿,必须改变口腔偏酸环境,少喝碳酸饮料,及时治疗蛀牙,少用牙齿直接咬硬壳食物,以免牙崩、牙碎。 4、牙龈红肿、牙齿出血:如果牙龈红肿,并伴随出血现象,可判断有牙龈炎,如果在刷牙或咀嚼食物时发现牙齿出血,也要警惕。牙龈炎不及时治疗后会发展为牙周炎。 5、牙齿松动:如果在牙龈红肿、牙龈出血的同时触碰牙齿发现有松动,或发现牙根暴露,可判断已发展为牙周炎。牙周炎大多是由于口腔卫生不良,细菌牙石长期堆积所致,牙石会刺激牙龈,造成炎症。因此应注意口腔清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戒烟,以改善口腔环境。 6、口臭:口腔长时间有较大的口气或口臭,如果不是肺部、胃部疾病原因导致的,则应考虑口腔问题所致。首先应处理已经龋坏的牙齿,饭后要用牙线清洁牙齿,偶尔牙龈发炎,赶紧用牙线处理发炎部位的牙缝,适当用药,口臭基本能够消除。
提到蛀牙也许人们并不陌生,蛀牙俗称虫牙,学名叫龋齿,是牙齿被细菌等感染,牙齿硬组织逐渐遭到破坏腐蚀的牙齿疾病。在一份调查中显示:我国5岁组儿童乳牙的患龋(蛀牙)率高达90%左右,可以说蛀牙在我国儿童中已是普遍现象,应该引起口腔医护人员及广大儿童家长的高度重视,因为蛀牙严重危害孩子的身心健康。 蛀牙的危害 蛀牙可降低儿童牙齿的咀嚼功能,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影响儿童的营养摄入及生长发育;蛀牙产生后,对颌骨的功能性刺激减少,不利于孩子颌面部的正常发育,有可能导致面部畸形;不仅如此蛀牙还会影响儿童的牙齿美观及发音,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如果孩子乳牙期出现蛀牙易导致恒牙萌出时间异常、牙颌畸型,严重者,可作为病灶牙引发低热、风湿性关节炎、肾炎等全身性疾病。 如何识别蛀牙 小小蛀牙如此可怕,该如何在早期识别发现及时治疗呢?佳美口腔专家提醒家长多观察孩子牙齿:蛀牙一般多发部位为后牙(后槽牙),一旦发现孩子牙齿不是那么光整和洁白,发黄或者黄褐色,甚至出现发黑或者缺损症状时就应该带孩子去找专业口腔医生鉴别是否为蛀牙早期症状。如果发现孩子对酸甜冷热食物表现疼痛等敏感症状,已经是蛀牙中期了,要立即带孩子去正规医疗机构治疗。如果延误不治牙齿的龋洞将会变得比较明显而且这时会给孩子健康带来更大的危害。 预防蛀牙五点建议: 一、窝沟封闭给牙齿穿“衣” 目前预防蛀牙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窝沟封闭。窝沟封闭是不去除咬合面牙体组织,在其上涂布一层粘结性树脂,保护牙釉质不受细菌及代谢产物侵蚀,增强牙齿抗龋能力,从而达到预防龋病的目的。窝沟封闭相当于给孩子的牙齿穿上一件保护衣,而且终身受益。专家建议家长应该在孩子牙齿萌出后达到咬合平面时就应该到正规专业口腔机构给孩子做窝沟封闭了。 二、正确有效的刷牙 因为儿童的动作比较迟缓且缺乏耐性,所以佳美专家建议孩子掌握简单有效的刷牙方法。早晚竖向刷牙,即顺着牙齿的缝隙,上牙自上往下刷,下牙自下往上刷,在咬面可以前后来回刷。而且牙齿的内侧也要刷,每次刷牙时间2~3分钟为宜。正确有效的刷牙可以清除牙面残存的食物残渣,有效的预防蛀牙。 三、不贪吃对有损牙齿健康的食物 高糖、精细、质软及粘稠性食品易附着在牙面而不易清理,在致龋菌的作用下大量产酸,与牙面长期接触,极易引发蛀牙。 佳美口腔专家建议儿童应适当多吃些低糖、纤维性及粗硬食物。如玉米、荞麦等粗粮,芹菜以及水果等有利于牙齿清洁的食物。 四、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睡前吃糖果、糕点等零食的习惯,一定要及时纠正。因为零食中多含糖分,糖是一种碳水化合物,当口腔里的乳酸杆菌遇到糖后,就产生一层菌膜,附着在牙面、牙缝、牙沟里,这些细菌就在菌膜内以糖为养料生存、繁殖,同时不断产生乳酸而腐蚀牙齿,使牙齿脱钙软化,发生蛀牙,形成蛀洞。如果睡前非要吃点零食。佳美口腔专家建议孩子吃完零食后,家长一定要监督孩子漱口、刷牙以后再睡。 五、定期检查让虫牙及时现身 定期带孩子做全面的口腔检查,不但可以及时发现虫牙,而且还可以发现其它口腔疾病。佳美口腔专家建议家长应3~6个月带孩子看一次牙医。
平日的工作中,常常会遇到这些大多数患者都可能会有的、对于正畸治疗的小误会,现粗略总结如下: 误区一:正畸只是为了牙齿变得漂亮,这种看法较为常见。有些前来就诊的成年人(尤其是男士)常会感到不好意思,甚至因为害怕被周围的同事或朋友笑话而无法下定决心治疗。会有这种想法,可以理解但并不可取。正畸治疗除了美化笑容外,其作用还有很多,如: 1.有利于牙周健康的维护,不整齐的牙齿自然难于清洁,易发牙石沉积,牙龈红肿增生(会有刷牙出血、口臭等),时间长了可能发生牙周病变(牙齿松动,牙龈退缩等),就更加难于治疗! 2.有利于龋齿的预防,原理同上,牙齿的缝隙由于牙齿错位而难以彻底清除菌斑,长期则可导致龋齿的发生。 3.可为牙齿修复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4.有利于增强个人的自信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据我观察,在生活中或是电视上只要看到有人在用手挡着嘴笑,不要认为他们性格害羞或是什么,十之八九,都有牙齿的问题!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朋友交往中,能毫无顾忌的灿烂微笑,都能为你的个人魅力大大加分,同时我觉得拥有整齐而漂亮的牙齿也是个人生活品质的体现,所以放任牙齿不美观的人绝对不如带着牙齿矫治器的人生活态度更积极,心理更健康!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整个生命中两年的时间并不长,但却能给你带来一生的美丽,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拒绝来自美丽女神的邀请呢 误区二:牙齿移动越快越好。 经常有心急的患者会问:“大夫,能不能再快些呢?”、“我能不能复诊间隔再短些?”甚至有的会说:“大夫你多加些力量,我不怕疼!” 然而牙齿的移动是有其生物学规律的。在一定范围的力值内,牙齿移动最快,副作用越小。达不到最低力值,牙齿自然不会移动。但若力量过大的话,牙齿不但不会速度加快,反而会起相反作用,同时还会发生牙槽骨的潜行性吸收、牙周组织得不到修复,从而造成牙齿松动、疼痛,甚至牙根吸收、牙髓坏死。正所谓欲速而不达。 由此可见,在正畸过程中,只有根据生物学规律,科学地运用力量才能达到既快又好的目的。
也许很多妈妈都认为龋齿是大孩子的专利,其实不然。一项资料显示北京市小儿3岁龋齿患病率已达60%,这数据是不是可靠我们无从考证,但可以确定的是,龋齿不是大孩子的专利,龋齿从宝宝1岁开始就有,也就是乳牙萌出后6个月左右就有可能发生龋齿。 宝宝在两岁半左右最常见的牙齿疾病是“奶瓶龋”。“奶瓶龋”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牙齿疾病,它主要由大人不当的喂食习惯和可发酵醣类长时间滞留在牙齿周围所致。严重的奶瓶性蛀牙,会造成饮食不便,影响发音,甚至将来恒牙的排列也会受到影响。与奶瓶龋关系最密切的细菌是变形链球菌,其最大来源是婴儿的父母,而主要传染媒介是唾液。 所以家长应为了宝宝牙齿健康,应养成良好的喂食习惯。首先,不要咀嚼食物给孩子吃,不要与孩子共用汤匙。同时,牛奶、母乳、果汁、蜂蜜、糖水等,都有可能形成对宝宝牙齿有害的酸性环境,造成牙齿表面脱钙。因此,喂食宝宝喝奶的时间不要过长,每次最好能在二十分钟内喂食完毕。如果宝宝有边睡边吸奶等习惯,也很容易导致“奶瓶龋”。所以不要让宝宝睡觉时还叼着奶头,如宝宝存在这种习惯,可以采取以下办法帮宝宝戒掉这个习惯:用温水取代瓶中的奶以逐渐稀释的方式,这样既给宝宝补充了水分,又清洁了口腔,一举两得。年轻妈妈们不妨试试看。 另外,停留在宝宝口腔里的牛奶剩余物可能会使宝宝牙床或舌头产生白斑,给宝宝口腔造成疼痛或其他麻烦,这时孩子会啼哭不止。所以要特别保持孩子口腔的清洁,在每次喂食完宝宝后最好拿湿纱布或毛巾及时抹去孩子口腔内的奶渣。
第一:影响面容美观 第二:牙齿不齐容易导致刷牙刷不干净,所以容易长龋齿和牙石,影响牙齿和牙周健康。 第三:因为上下咬合关系不好,会影响吃饭,咀嚼功能下降,加重胃肠负担,从而影响身体健康。 第四:有时候还会影响发音。 第五:有些少年儿童因为牙齿长得不好看,受到同学或小伙伴的的嘲笑,因而变得自卑,影响心理健康。 所以您看牙齿不整齐竟然有这么多的危害,希望所有孩子的家长都能够关注孩子的牙齿,定期检查,给孩子一副整齐美丽,健康的牙齿,同时也给了孩子自信。
十八、孕妇的口腔健康影响胎儿健康。有比较充分的证据表明,孕妇患有牙周病可能会导致婴儿早产或出生时低体重。孕妇钙摄入不足会影响胎儿牙齿发育。因此,孕妇的口腔健康水平,全身健康和营养状况,对胎儿、婴儿的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都会产生影响。 十九、计划怀孕时应接受口腔健康检查,治疗口腔疾病。 一旦妇女已经怀孕,那么在怀孕早期和晚期接受复杂口腔治疗,会因为紧张和疼痛等因素,增加胎儿流产或早产的风险。因此,女性在计划怀孕时就应主动接受口腔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口腔内的疾病或隐患,避免在怀孕期间可能因为发生口腔急症,而带来的治疗不便和风险。 二十、怀孕4-6个月是孕期治疗口腔疾病的最佳时期。 怀孕1-3个月,口腔治疗一般仅限于处理急症,要避免X线照射。怀孕4-6个月是孕期治疗口腔疾病的最佳时期,口腔治疗最好在此阶段完成,但也应注意在保护措施下使用X线。怀孕7~9个月尽可能避免口腔治疗,急症需治疗时,选择不含肾上腺素等收缩血管的药物进行局部麻醉。 二十一、孕期和产后更应坚持刷牙、漱口。 怀孕时,孕妇体内孕激素水平升高,雌激素水平下降,内分泌发生改变,会使牙龈的易感性增强,容易发生妊娠期龈炎,表现为牙龈充血、肿胀等。孕妇和产妇进食次数增多,食物中糖等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大,若不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很容易导致菌斑的堆积,引发口腔疾病。因此,“坐月子不刷牙”的说法是错误的,孕产妇更应保持正常的口腔卫生习惯,餐后漱口,早晚刷牙等。
一、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基础。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口腔疾病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需要积极防治。口腔健康包括:“无口腔颌面部慢性疼痛、口咽癌、口腔溃疡、先天性缺陷如唇腭裂、牙周(牙龈)疾病、龋病、牙齿丧失以及影响口腔的其他疾病和功能紊乱。”口腔健康直接或间接影响全身健康。口腔疾病如龋病、牙周疾病等会破坏牙齿硬组织和牙齿周围支持组织,除影响咀嚼、言语、美观等功能外,还会引起社会交往困难和心理障碍。有些微生物长期存在于口腔中,可导致或加剧某些全身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等,危害全身健康,影响生命质量。全身疾病对口腔健康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一些全身疾病可能在口腔出现相应的表征。例如糖尿病人抗感染能力下降,常伴发牙周炎、拔牙伤口难以愈合。艾滋病病人早期出现口腔病损,如口腔念珠菌病、毛状白斑、卡波济肉瘤等。 二、龋病和牙周疾病是危害我国居民口腔健康的两种最常见的疾病。 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龋病(俗称虫牙或蛀牙)和牙周疾病(包括牙龈炎和牙周炎)是危害我国居民口腔健康的两种最常见的疾病,治疗起来比较复杂,花费时间和经费也比较多。龋坏的牙齿硬组织发生颜色、形态和质地的改变,是由于口腔里的某些细菌,利用食物中的糖发酵产酸而逐渐产生的。龋坏早期一般没有疼痛不适的感觉,只有在医生检查时才可发现牙面上有黑点或白斑;进一步发展就可形成龋洞,遇酸、甜、冷、热等刺激时会感到疼痛不适;严重时由冷、热刺激引起的疼痛十分明显;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最后牙体破坏变成残根、残冠,甚至导致牙齿丧失,造成严重的咀嚼困难,影响身体健康。牙周疾病是发生在牙齿周围支持组织(牙骨质、牙槽骨、牙龈、牙周膜)的各种疾病。首先是牙龈红肿、触碰时容易出血,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会出现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牙周袋形成、牙齿松动与移位,有时还会引起牙周溢脓、口腔异味,最后使牙齿脱落或拔除。所以牙周疾病是引起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上述两大口腔疾病主要是由牙菌斑引起的。因此,通过自我口腔保健和专业口腔保健清除牙菌斑是维护口腔健康的基础。 三、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刷牙能去除牙菌斑、软垢和食物残渣,保持口腔卫生,维护牙齿和牙周组织健康。刷牙清除牙菌斑数小时后,菌斑可以在清洁的牙面上重新附着,不断形成, 特别是夜间入睡后,唾液分泌减少,口腔自洁作用差,细菌更容易生长。因此,每天至少要刷牙两次,晚上睡前刷牙更重要。刷牙的同时结合用舌刷清洁舌背部能明显改善口腔异味。饭后漱口可去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保持口腔清洁。咀嚼无糖口香糖也可以刺激唾液分泌,降低口腔酸度,有助于口气清新,牙齿清洁。 四、做到一人一刷一口杯。 在同一个家庭里,每个人的年龄不同,身体健康状况不一样,口腔健康状况也各不相同,因而有着不同的口腔保健需求。应该根据各人的不同情况,选用适合各人需要的牙刷和牙膏。若一家人共用一把牙刷和一个漱口杯,可能会引起疾病的相互传播。因此,必须做到一个人一把牙刷和一个口杯,每人分开放置,以避免交互感染。 五、正确选择和使用漱口液。 清水漱口可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但其清除力量微弱,不足以去除牙菌斑。目前市售的一些漱口液添加了某些抗菌消炎物质,有一定的辅助控制牙菌斑、维护口腔健康的作用。如含氟漱口液是一种局部用氟预防龋病的方法,适合在低氟区、适氟区的学校和家庭中使用;洗必泰漱口液能杀灭唾液中和吸附到牙面上的细菌,适于牙周病患者使用;以香精油为主要活性成分的漱口液,有广谱灭菌作用,适合每天使用。还有的漱口液可在患有口炎、唇炎时含漱,起到预防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六、提倡用水平颤动拂刷法刷牙。 水平颤动拂刷法是一种能有效清除龈沟内牙菌斑的刷牙方法。拂刷就是轻轻地擦过,掌握这种刷牙方法,能够帮助清除各个牙面的牙菌斑,同时能有效地去除牙颈部及龈沟内的牙菌斑。具体操作要领为:①手持牙刷刷柄,先将刷头放置于口腔内一侧的后牙牙颈部,刷毛与牙长轴大约呈45°角,刷毛指向牙根方向(上颌牙向上,下颌牙向下),轻微加压,使刷毛部分进入牙龈沟内,部分置于牙龈上;②以2~3颗牙为一组开始刷牙,用短距离水平颤动的往返动作在同一个部位至少刷10次,然后将牙刷向牙冠方向转动,继续拂刷牙齿的唇(颊)舌(腭)面;③刷完第一个部位之后,将牙刷移至下一组2~3颗牙的位置重新放置,注意与第一个部位保持有重叠的区域,继续进行下一个部位的刷牙;④刷上前牙舌面时,将刷头竖放在牙面上,使前部刷毛接触龈缘,自上而下拂刷。刷下前牙舌面时,自下而上拂刷;⑤刷咬合面时,刷毛指向咬合面,稍用力作前后短距离来回刷。 七、提倡使用保健牙刷,注意及时更换。 保健牙刷具有以下特点:①刷头小,以便在口腔内(特别是口腔后部)转动自如;②刷毛排列合理,一般为10~12束长,3~4束宽,各束之间有一定间距,既有利于有效清除牙菌斑,又使牙刷本身容易清洗;③刷毛较软,刷毛长度适当,刷毛顶端磨圆钝,避免牙刷对牙齿和牙龈的损伤;④牙刷柄长度、宽度适中,并具有防滑设计,使握持方便、感觉舒适。 刷牙后,牙刷毛间往往粘有食物残渣和细菌,可能导致疾病的传播。刷牙后应用清水冲洗牙刷,并将刷毛上的水分甩干,刷头向上放在口杯中置于通风处。为防止牙刷藏匿细菌,一般应每三个月左右更换一把牙刷。若刷毛发生弯曲或倒伏,会对口腔的软硬组织造成损伤,则需立即更换。 八、提倡选择牙线或牙间刷辅助清洁牙间隙。 牙齿与牙齿之间的间隙称为邻间隙或牙间隙,牙间隙最容易滞留菌斑和软垢。刷牙时牙刷刷毛不能完全伸及牙间隙,如果在每天刷牙的同时,能够配合使用牙线或牙间刷等帮助清洁牙间隙,可以达到彻底清洁牙齿的目的。 牙线是用尼龙线、丝线或涤纶线制成的,它有助于邻面间隙或牙龈乳头处的清洁,特别对平的或凸的牙面最合适。牙间刷的刷头为金属丝,其四周附带有柔软的刷毛,适用于牙龈退缩和牙根外露的患者清除牙间隙处的牙面和根面的牙菌斑。使用时应注意,若龈乳头无退缩、插入有困难时,不要勉强进入,以免损伤牙龈。 九、根据口腔健康需要选择牙膏,提倡使用含氟牙膏预防龋病。 牙膏是辅助刷牙的一种制剂,可增强刷牙的摩擦力,帮助去除食物残屑、软垢和牙菌斑,有助于消除或减轻口腔异味,使口气清新。成人每次刷牙只需用大约1克(长度约1厘米)的膏体即可。如果在牙膏膏体中加入其他有效成分,如氟化物、抗菌药物、控制牙石和抗敏感的化学物质,则分别具有防龋、减少牙菌斑、抑制牙石形成和抗牙齿敏感的作用。 含氟牙膏有明显的防龋效果,其在世界范围的广泛应用是龋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是安全、有效的防龋措施,特别适合于有患龋倾向的儿童和老年人使用。但应该注意的是:牙膏不是药,只能预防口腔疾病,不能治疗口腔疾病,有了口腔疾病还是应该及时就医治疗。 十、科学用氟有利于牙齿和全身健康。 氟是人体健康所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摄入适量的氟化物可以减少牙齿的溶解度和促进牙齿的再矿化、抑制口腔微生物生长,预防龋病的发生。氟化物的应用可以分为全身应用和局部应用。全身应用包括:饮水氟化、食盐氟化、牛奶氟化、氟片、氟滴剂;局部应用包括:含氟牙膏、含氟漱口液、局部涂氟、含氟涂料、含氟泡沫、含氟凝胶等。但是人体摄入过量氟也可以导致一些副作用,因此氟化物的推广应用,适合于在低氟地区、适氟地区以及在龋病高发地区的高危人群中进行。 十一、科学吃糖,少喝碳酸饮料。 糖是人类的主要营养要素之一,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是许多食品及饮料的调味剂,同时也是公认的一种引起龋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容易引起龋病的主要是蔗糖,其次为葡萄糖、淀粉等。如果经常摄入过多的含糖甜食或饮用过多的碳酸饮料,会导致牙齿脱矿,引发龋病或产生牙齿敏感。 因此,提倡科学吃糖非常重要。吃糖次数越多,牙齿受损机会越大,所以,应尽量减少每天吃糖的次数;少喝碳酸饮料,进食后用清水或茶水漱口,晚上睡前刷牙后不能再进食。 十二、吸烟有害口腔健康 。 吸烟是引起口腔癌的主要危险因素,90%以上的口腔癌患者是吸烟者。吸烟还是牙周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吸烟者患牙周病的几率较不吸烟者高出5倍。孕妇吸烟或被动吸烟,可以引起胎儿口腔颌面部畸形。吸烟者牙齿表面常常出现褐色烟斑和牙石,引发口腔异味,影响个人外观形象和社会交往。 十三、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健康检查。 龋病和牙周病等口腔疾病常是缓慢发生的。早期多无明显症状,一般常不易察觉,等到出现疼痛等不适症状时可能已经到了疾病的中晚期,治疗起来很复杂,患者也会遭受更大的痛苦,花费更多的费用,治疗效果还不一定十分满意。因此,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每年至少一次,能及时发现口腔疾病,早期治疗。医生还会根据情况需要,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和控制口腔疾病的发展。 十四、提倡每年洁牙(洗牙)一次。 牙菌斑、食物残渣、软垢在牙面上附着沉积,与唾液中的矿物质结合,逐渐钙化形成牙石。牙石表面粗糙,对牙龈造成不良刺激,又有利于新的牙菌斑粘附,是引起牙周疾病的一种促进因素。自我口腔保健方法只能清除牙菌斑,不能去除牙石。因此需定期到医院由口腔科医生进行洁牙,最好每年一次。洁牙是由口腔医生使用洁牙器械,清除龈缘周围龈上和龈下部位沉积的牙石以及牙菌斑。洁牙过程中可能会有轻微的出血,洁牙之后也可能会出现短暂的牙齿敏感,但一般不会伤及牙龈和牙齿,更不会造成牙缝稀疏和牙齿松动。定期洁牙能够保持牙齿坚固和牙周健康。 十五、口腔出现不适、疼痛、牙龈出血、异味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口腔疾病可表现为疼痛或不适的症状。如龋病常表现为遇冷热刺激不适、咬物不适或疼痛;牙髓炎会发生剧烈的自发痛、夜间痛;牙龈炎早期会在刷牙或咬硬物时出现牙龈出血;口腔溃疡伴有患处触碰引发疼痛的感觉;敏感的牙齿在遇到冷、热、酸、甜等刺激时,出现短暂而尖锐的疼痛。口臭80%~90%是由口腔疾病所致,主要是由于口腔内的厌氧菌通过腐败消化口腔内的滞留物质产生挥发性硫化物导致的。发生以上情况应尽快去具备执业资质的口腔医疗机构诊治。 十六、及时修复缺失牙齿。 牙齿具有咀嚼食物、辅助发音和维持面容形态的功能。牙齿缺失易发生咀嚼困难、食物嵌塞、对?牙伸长、邻牙倾斜等。前牙缺失还会导致发音不准、面部形态发生变化,全口牙丧失后,咀嚼十分困难,面容明显苍老。因此,不论失牙多少,都应及时进行义齿修复。修复一般在拔牙2~3个月后进行。修复前应治疗余留牙的疾病,必要时对牙槽骨和软组织进行修整,保证修复质量。缺失牙的修复目前主要有活动修复和固定修复(包括固定桥、种植义齿)。具体选择何种修复方法应依据患者的口腔条件和主观要求而定。 十七、选择具备执业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口腔保健和治疗。 进行口腔保健和治疗,一定要选择具备执业资质的口腔医疗机构,才能保证好的医疗质量和严格的感染控制。所谓具备执业资质的口腔医疗机构,是指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细则》规定,经登记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口腔诊所、门诊部、综合医院口腔科以及口腔医院。 在口腔诊疗工作过程中,患者的血液、唾液污染的诊疗器械等均是造成交叉感染的危险因素。具备执业资质的医疗机构具有一套完善的感染控制的管理制度、措施和消毒灭菌设备,确保一人一手机一消毒,可彻底杜绝治疗过程中的交叉感染。而且具备执业资质的医疗机构的口腔医师应当受过口腔医学专业教育和临床医疗技能训练,取得医师资格并经过执业注册,具备解决患者病痛的能力。 进行口腔保健和治疗,一定要选择具备执业资质的口腔医疗机构,才能保证好的医疗质量和严格的感染控制。所谓具备执业资质的口腔医疗机构,是指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细则》规定,经登记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口腔诊所、门诊部、综合医院口腔科以及口腔医院。 在口腔诊疗工作过程中,患者的血液、唾液污染的诊疗器械等均是造成交叉感染的危险因素。具备执业资质的医疗机构具有一套完善的感染控制的管理制度、措施和消毒灭菌设备,确保一人一手机一消毒,可彻底杜绝治疗过程中的交叉感染。而且具备执业资质的医疗机构的口腔医师应当受过口腔医学专业教育和临床医疗技能训练,取得医师资格并经过执业注册,具备解决患者病痛的能力。
二十八、健康完整的乳牙列是恒牙健康的基础。 完整健康的乳牙列能够发挥正常的咀嚼功能,可保障恒牙和颌面部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有利于孩子准确发音,引导恒牙正常萌出,使儿童获得健康并使用终生的恒牙。 二十九、鼓励儿童多吃纤维性食物,增强咀嚼功能。 健康的饮食结构和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的基础,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会使儿童受益终生。儿童应注意平衡膳食,做到不挑食,特别是多吃蔬菜和新鲜水果等纤维含量高、营养又丰富的食物,这样,既有利于牙齿的自洁作用、不易患龋病,又有利于口腔颌面的生长发育,促使牙齿排列整齐,增强咀嚼功能。 三十、刷牙后睡前不再进食。 由于人在睡眠期间口腔运动少,唾液分泌量低,口腔的自洁作用差,如果刷牙后睡前再进食易患龋病和牙龈炎。此外,儿童应养成规律饮食的习惯,除每日三餐外,尽量少吃零食。如果吃零食也应有规律,可在两正餐之间加零食。 三十一、儿童学习刷牙,家长应帮助和监督。 从3~4岁开始,儿童动手能力和四肢协调性明显增强,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可开始教儿童自己用最简单的“画圈法”刷牙,其要领是将刷毛放置在牙面上,轻压使刷毛屈曲,在牙面上画圈,每部位反复画圈5次以上,前牙舌侧需将牙刷竖放,牙齿的各个面(包括唇颊侧、舌侧及咬合面)均应刷到。此外,家长还应每日帮孩子刷牙1次(最好是晚上),直到上小学,这样才能保证刷牙的效果。儿童应选用适合自己年龄的儿童牙刷。 三十二、帮助孩子尽早戒除口腔不良习惯。 儿童口腔不良习惯有:吮指、咬下唇、吐舌、口呼吸等,应尽早戒除,否则会造成上颌前突、牙弓狭窄、牙列拥挤等口颌畸形。如果3岁以上的儿童仍存在上述不良习惯,且不能通过劝导而戒除,应及时到医院诊治,通过适当的矫正方法,帮助其戒除不良习惯。对有口呼吸习惯的孩子,应检查其上呼吸道是否通畅,治疗扁桃体肿大、腺样体肥大、鼻甲肥厚等病症,及时纠正口呼吸。 三十三、提倡学龄前儿童每6个月接受一次口腔健康检查。 3~6岁是儿童患龋的高峰期。该阶段牙弓开始发生变化,出现牙间隙,为换牙做准备,但易造成食物嵌塞,引发邻面龋。龋病早期治疗时间短、痛苦小、效果好、花费少。所以提倡学龄前儿童每6个月接受一次口腔健康检查。在对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检查的同时,医生应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口腔健康指导,增强家长和孩子的口腔健康意识。 三十四、早期矫治前牙“地包天”(前牙反咬合)畸形。 上颌骨发育不足和遗传等先天因素是前牙反咬合的病因,不良的喂奶姿势和儿童的不良习惯也可造成前牙反咬合。前牙反咬合可限制上颌骨发育,导致下颌过度前伸,造成颜面中部三分之一凹陷,明显影响面貌,早期矫治可纠正或减轻面貌改变,取得相对好的治疗效果。乳前牙反咬合的最佳矫治时间为3~4岁。 三十五、局部用氟预防乳牙龋病。 含氟牙膏具有肯定的预防龋病的作用。学龄前儿童一般都会漱口,并把口腔内的异物吐出,故可用儿童含氟牙膏刷牙,但每次用量为豌豆粒大小,并在家长或老师的监督指导下应用,以防误吞。不要给孩子使用成人牙膏。另外,可在医院和幼儿园接受由专业人员实施的牙齿涂氟,预防龋病。 三十六、乳牙龋病应及时治疗。 龋病影响儿童口腔和全身健康。龋病最初的表现是牙齿局部变色,一般为黑色,有时在上前牙表现为白垩色改变,进而牙齿表面硬组织剥脱,形成龋洞,直至牙齿完全崩解,脱落。龋病可以引起孩子牙痛,牙龈、面部肿胀,甚至高热等全身症状。龋病长期得不到治疗可造成儿童偏侧咀嚼,双侧面部发育不对称;还可影响恒牙的正常发育和萌出。如果没有健康的牙齿,孩子就不愿吃含纤维多的蔬菜和肉食,造成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影响全身正常生长发育。因此,“乳牙总是要换的,坏了不用治”的看法是错误的。 三十七、及时治疗乳牙外伤。 乳牙外伤常发生于2岁以后的幼儿,多为前牙,一般是由跌倒引起,外伤可能会把牙齿碰松、碰折、碰掉等,乳牙外伤可能会影响以后恒牙的发育和正常萌出,应及时到具备执业资质的医疗机构就诊。
进行牙齿正畸矫正之前,一定要注意口腔卫生,如果出现了牙龈发炎,一定要等治愈后再进行“整形”。矫正时需要注意,口腔正畸不只是戴矫正器这么简单,有些患者的牙齿可能过于拥挤,空间不够,这时就需要拔掉一个或几个牙齿,才能保证其最终的美观。 戴上矫正器以后,则要注意口腔的清洁。矫正器的表面往往不那么光滑,食物容易粘在上面,这就需要刷牙的时候细心地将残渣除去。 此外,矫正器是比较精细的装置,需要精心呵护,尽量避免吃很硬的食物,刷牙时动作也要轻一些,以防由于矫正器受损而影响了治疗效果。刚开始戴矫正器的一段时间,有些人可能会有牙齿酸胀甚至疼痛,需要患者们有心理准备,相信难关终将渡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