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S为血液系统常见的恶性血液病,NCNN指南指出,去甲基化治疗是应对MDS的一线治疗,但是在临床的实际运用中,我们也发现很多患者在接受去甲基化治疗后(地西他滨或阿扎胞苷)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甚至失败。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去甲基化失败后下一步如何选择治疗方案?我们最近的研究成果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最新的研究发现,MDS患者存在不同的甲基化亚型:高甲基化亚型与低甲基化亚型。对于高甲基化亚型,这部分患者存在大量异常的高甲基化基因。而低甲基化亚型的情况则完全不同,这部分患者以异常的低甲基化基因为主。从治疗角度来讲,MDS患者伴有高甲基化亚型的应该选择去甲基化治疗,相应地,低甲基化亚型患者应该选择促甲基化治疗方案。但是可惜的是,临床上由于检测的局限性,还不能达到对每个患者进行甲基化检测,所以造成了部分低甲基化患者接受了去甲基化治疗,显然这是不合理的,这或许是MDS患者接受去甲基化治疗失败的原因所在。那么MDS患者去甲基化治疗失败后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呢?我们最新的研究提供了另外一种治疗选择,即是含砷中药方案。研究发现,含砷中药方案对于MDS患者伴有低甲基化亚型的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外周血象,所以我们认为,对于去甲基化治疗失败患者建议选择含砷中药方案治疗,或许患者的病情能够得到逆转。上述研究成果最近以“Clinical Response to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s Containing Realgar (As2S2) is Related to DNA Methylation Patterns in Bone Marrow DNA from Patients with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with Multilineage Dysplasia”发表于Cancer Management and Research ,论文第一作者周庆兵,通讯作者为许勇钢和麻柔,大家有兴趣可以阅读。
根据患者的危险与预后情况可将MDS分为两类:低危MDS与高危MDS。低危MDS一般自然病程较为缓慢,治疗方法也是多样,选择余地比较大;高危MDS自然病程较短,生存期短,治疗比较急迫,治疗手段也是有限,主要包括:去甲基化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或者化疗。去甲基化治疗仅能部分延长患者生存期,造血干细胞移植虽然能治愈MDS,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并不是所有MDS患者能得到移植的机会。其实除了上述选择外,对于高危MDS患者,中医药治疗也是一种选择。我们医院运用中医药方法治疗MDS多年,其中有很多属于高危MDS。虽然目前缺乏严谨的中医药治疗高危MDS的实验证据,但是从临床经验来看,有部分高危MDS获得了希望与重生,举例如下:病人1 黄某 男 34岁,诊断为MDS-RAEB-2,2009年12月3日开始在门诊治疗,查血常规:中性粒细胞0.94*109/L, 血红蛋白40g/L,血小板47*109/L,依耐输血,经含砷中药方案治疗6年后于2015年11月复查血常规:中性粒细胞0.82*109/L,血红蛋白54g/L,血小板68*109/L。目前病人一般情况尚可,已脱离输血。病人2 丁某 女 60岁,诊断为MDS-RAEB-1,2012年11月开始在门诊中药治疗,查血常规:中性粒细胞0.39*109/L,血红蛋白100g/L,血小板100*109/L,经含砷中药方案治疗4年后复查血常规:中性粒细胞0.39*109/L,血红蛋白93/L,血小板122*109/L。目前病人一般情况尚可,正常生活。病人3 孙某 男 55岁,诊断为MDS-RAEB-2,2015年12月开始门诊中药治疗,治疗前查血常规:中性粒细胞0.4*109/L, 血红蛋白105g/L,血小板127*109/L,经含砷中药方案治疗3年后于重查血常规:中性粒细胞0.32*109/L,血红蛋白81g/L,血小板116*109/L。骨髓原始细胞降为6%,目前病人仍存活。总结:受目前的治疗技术水平限制,高危MDS患者普遍预后不佳,患者大多在短期内死于出血、感染或者转白血病,因而对于此类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显得十分迫切,经验表明,含砷中药方案治疗高危MDS有一定疗效,部分患者经中药治疗后能长期存活,给患者带来了希望。
一 中医药对于过敏性紫癜的认识过敏性紫癜属于中医学的“血证”、“斑疹”、“紫癜风”范畴,又与“葡萄疫”及“肌衄”相似。其临床表现为皮肤紫癜分批出现,此起彼伏,变化莫测,关节肿痛发无定处,时有皮肤瘙痒,符合“风者,善行而数变”及“无风不作痒”的风性特点。上呼吸道感染与本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在病程中或痊愈后,再次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常可使病情加重或导致复发,说明风热毒邪是本病发生的根本病因。本病的病机为风热毒邪侵淫腠理,深入营血,燔灼营阴;或素体阴虚血分伏热,又复感风热,风热与血热相搏,壅盛成毒,致使脉络受损,血溢脉外。临床依发病的缓急,可分为急性发作期与慢性期。初期以实(风、热、毒邪)为主,治疗较易,预后较好;后期以虚(气血亏虚、气阴两虚、肾阴亏虚、脾肾阳虚)为主,虚实夹杂,病程长,病势缠绵难愈。急性期风、热(毒)、瘀俱见,慢性期多因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气阴耗伤,阴虚火旺。虚火伤及血脉则见肌衄,热伤肾络则见尿血;由于离经之血,常易瘀阻于内,瘀血滞留,致血行障碍,血不归经,可使出血加重或反复出血。因此,瘀血又是本病病机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并贯穿疾病的全过程。我们临证中也发现过敏性紫癜以风热伤络型与风热伤络兼瘀血阻络型较常见,总以实证者居多,虚证者极少。所以在治疗上采用祛风解毒为基本治法,总结出治疗本病的高效经验方祛风解毒汤,同时据不同证型配合祛风通络、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活血化瘀的中药汤剂行个体化治疗。二 两种常见的辨证分型风热伤络型见症: 病程较短,起病较急,紫癜色红或红紫,甚则融合成片,皮肤瘙痒或起风团,身热面赤,五心烦热,咽红肿痛,口渴,溲赤便干,尿血,舌质红或红绛,苔薄黄或黄腻,脉数。风热伤络兼瘀血阻络型见症: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紫癜此起彼伏,色紫暗或紫红,关节痛及腹痛,咽干口渴,舌体暗或有瘀斑,舌苔白或薄黄,脉涩或弦。三 中医治疗过敏性紫癜的高效方——祛风解毒汤1祛风解毒汤组成及加减法:银花20g,蒲公英20g,紫花地丁20g,土茯苓30g,白鲜皮12g,地肤子12g,萆薢12g,蝉蜕10g、防风10g,泽泻10g,赤芍10g,丹参10g,生甘草6g。用于属风热伤络型,治以祛风解毒为主、佐以活血通络。伴咽痛加牛蒡子12g,连翘12g。伴胃脘部及腹部疼痛加元胡12g,川楝子12g,乌贼骨12g,白芍12g。伴尿血者加大小蓟各15g,白茅根20g,旱莲草12g。伴蛋白尿者加益母草18g,黄芪30g,白花蛇舌草18g。伴发热加水牛角15g,丹皮12g,生地18g。伴有便血加地榆炭12g,槐花12g,三七粉3g冲服。伴皮肤瘙痒者加地龙12g,穿山龙15g。伴有关节痛加牛膝12g,汉防己12g。另外,紫癜属风热伤络兼瘀血阻络型加强活血化瘀,在祛风解毒汤的基础上合用桃红四物汤加减,药用如下:桃仁12g,红花12g,当归15g,熟地15g,赤芍12g,生地15g,益母草30g,银花15g,地肤子12g,白鲜皮12g,丹参30g,萆薢12g,并随症加减同上。2 方药释义:方中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土茯苓清热解毒为主,其中银花兼能疏散风热及凉血,蒲公英兼能利湿,土茯苓兼能祛风除湿;蝉蜕、防风、白鲜皮、萆薢、地肤子祛风止痒,其中蝉蜕气清虚,味甘寒,轻浮而善除风热,具有清透达邪、发散诸热、拔毒外出之功,清代温病学家杨栗山称其“轻清灵透,为治血病圣药”;白鲜皮味苦咸性寒,在《药性论》中记载其“治一切热毒风、恶风、风疮疥癣赤烂”;赤芍、丹参活血化瘀;泽泻利水渗湿泄热,配合防风、萆薢、地肤子、蒲公英、土茯苓等利湿,给邪以出路;生甘草既能清热解毒、缓急止痛,又能调和诸药。伴咽痛加锦灯笼、牛蒡子、连翘疏风解毒利咽;伴腹痛加元胡、川楝子行气止痛,加乌贼骨制酸止痛,加白芍缓急止痛;伴尿血加大小蓟、白茅根、旱莲草凉血止血;伴蛋白尿加黄芪、益母草、白花蛇舌草补气活血、利水消肿;伴发热加水牛角、丹皮、生地清热凉血;伴便血加地榆炭、槐花、三七止血;伴皮肤瘙痒加地龙、穿山龙活血通络,取“血行风自灭”之意;伴关节痛加牛膝、汉防己逐瘀通络止痛。兼瘀血阻络型加红花、桃仁加强活血化瘀。诸药合用,共奏祛风通络、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活血化瘀之功。四 祛风解毒汤的两组关键药物:1祛风解毒药我们认为过敏性紫癜的关键病机为风毒入里,因而祛风解毒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治法。在祛风解毒汤中,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蝉蜕、防风是为风毒而设,这些药一般都具有轻清灵动的特点,能够清泄上焦的热毒,由于风毒最容易袭扰上焦,因而这些药对于风毒是最合适的,且不像黄连、黄芩那般苦寒伤胃,适合长期服用,这对于某些顽固性的紫癜是十分有利的。2活血化瘀药活血化瘀药在本方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里主要有两点考虑:一 基于“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对于紫癜的风邪,除运用祛风散邪的防风、金银花药外,还需运用丹参、川芎等活血药。二 基于“久病必瘀”,对于某些久病的紫癜患者,往往见到皮疹发暗等淤血表现,此时活血化瘀就显得更加必要了。临床体会早用活血化瘀药具有避免疾病迁延不愈的作用。五 病案举例患者国某,女,44岁,2014年9月28日初诊,以双下肢出现皮疹半年前来就诊。半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出血斑点,伴有腰痛及关节痛,仅对症处理治疗(具体用药不详),皮疹未见明显减退,反而有加重趋势。2014年9月25日查尿液显示:尿红细胞250/ul,尿白细胞检查(-),尿蛋白10mg/dl。血常规:各项指标正常。刻下见:双下肢布满皮疹,皮疹大小不等,暗红色,压之不褪色,略高出皮面,有些皮疹融合成片状,关节痛,无红肿,腰痛,饮食差,大便调,舌质淡暗红,苔厚,脉实。考虑诊断为过敏性紫癜(混合型),属中医血证范畴。辨为风热毒入里,气血瘀滞,处以祛风解毒汤加减如下:防风10g,赤芍15g,蝉蜕12g,地丁15g,丹皮15g ,川芎15g,清半夏10g,陈皮10g,土茯苓30g,丹参30g,川牛膝20g,炒白芍20g,红花6g,生甘草10g。七付,水煎服,每日一付。2014年10月5日二诊,患者服上方后双下肢皮疹基本消失,仅大腿根部少许皮疹,腹痛消失,腰痛缓解,饮食较前明显增强,出现轰然汗出症状,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无特殊。患者自诉时乏力,口干,汗出,考虑气阴不足的可能性,在原方基础上加强益气养阴如下:防风10g,赤芍15g,蝉蜕12g,地丁15g,丹皮15g ,川芎15g,清半夏10g,陈皮10g,土茯苓30g,丹参30g,川牛膝20g,炒白芍20g,红花6g,党参20g,麦冬10g,五味子10g,珍珠母30g,煅牡蛎30g,浮小麦30g,生甘草10g。七付,水煎服,日一付。2014年10月12日三诊,服药后轰然汗出明显减少,紫癜基本消失,仅大腿内侧出现数个散在出血点,近几日出现胃脘部闷胀不适感,双下肢疲倦明显,守二诊方加苏梗调气理胃,改川牛膝为30g,处方如下:防风10g,赤芍15g,蝉蜕12g,地丁15g,丹皮15g ,川芎15g,清半夏10g,陈皮10g,土茯苓30g,丹参30g,川牛膝30g,炒白芍20g,红花6g,党参20g,麦冬10g,五味子10g,珍珠母30g,煅牡蛎30g,浮小麦30g,苏梗10g,生甘草10g,20付,每日一付,嘱患者服药后进行尿液分析检查。2014年11月9日四诊,患者诉皮疹全部消失,近期家里琐事多,所以容易出现疲倦乏力,饮食可,无腰痛腹痛,11月5日查尿液显示尿红细胞(-),尿蛋白(-)。嘱其生活饮食注意,以一诊方14付每日口服一次作巩固治疗。诊后感:本例患者具有典型的皮损表现,同时结合实验室检查,诊断紫癜比较容易。该患者由于治疗不及时或不系统,拖延半年之久,出现紫癜颜色偏暗以及舌质淡暗等血瘀表现,所以治疗时在祛风解毒的基础上加强活血化瘀药的运用。体会到中医对于紫癜皮损的消除十分迅速,仅七付中药,紫斑即基本消失。本案中患者的病程较长,同时出现尿蛋白检查阳性,所以并没有马上停药,进行巩固治疗近一月复查尿蛋白转阴后作减药巩固治疗,防止复发。
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来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关于治疗,患者有进行西医治疗的,也有选择中医治疗,那么到底该如何进行选择呢?相信读完本文,您心中将会获得答案。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什么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为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外周血细胞减少,高风险向急性白血病转化,又称为“白血病前期”。这个病是因为骨髓造血出现问题而引起血细胞减少,出现贫血,出血或者白细胞降低,有向白血病转化的趋势,但不是白血病,也不一定百分百转化,转化率大概30%,可以将其理解为慢性血癌。可以慢到什么程度呢?门诊上经常有患者带病生存10年,甚至20年以上。但是也有患者在三到五月内死亡,跨度非常大,因人而异。那么西医是如何治疗MDS的呢?目前西医的治疗主要是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这些情况包括患者的年龄,外周血细胞减少的程度,染色体核型,骨髓原始细胞等,进而把患者分为低危与高危患者:低危患者病情一般较为缓和,可用刺激造血(各种刺激因子如EPO等),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等,疗效大概为50%左右,这部分患者病情比较缓和,大部分患者经过恰当的治疗可长期存活;高危患者病情进展快,死亡风险高,治疗主要有去甲基化治疗,低剂量的化疗,或者造血干细胞移植等,但是需要说明的高危患者一般预后不好,非常危险,疗效大概在30%-40%左右,大部分患者在短期内(1-3年左右)去世。我们再说中医是如何治疗MDS?MDS在中医叫“髓毒劳”,国内各单位治疗MDS主要是从补肾健脾,活血解毒的角度出发。那么中医治疗MDS的疗效到底怎么样呢?近些年,我们做了大量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对这一问题已经能进行初步的回答。对于低危MDS,中医治疗3个月的有效率在50%,6月能达到60%左右;从长期来看,我们曾对治疗达3年以上的低危MDS患者进行疗效统计,发现有效率在80%左右,其中有不少患者能恢复正常生活,有些年轻患者正常结婚生育;对于高危MDS,系统的研究较少,从所掌握的资料来看,目前中药疗效也不是很满意,但是门诊上也有相当一批高危的MDS患者从中药中获效,并且能长期存活。那么,在了解完中西医治疗MDS各自的特点之后,切入正题,来回答患者得了MDS之后,到底是选择中医还是西医治疗?结合我们多年的临床实践与研究,有以下几点意见,供参考:1 对于所有低危MDS患者,无论年轻人还是老年人,一般建议首选中医治疗。这是因为第一,中医治疗低危MDS患者有效率尚可,第二治疗无明显副作用。 2 对于高危患者,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老年高危患者,即60岁以上的患者,建议首选中医治疗为主,这是因为目前西医治疗高危MDS的疗效非常有限,治疗费用较为昂贵,没有特效方案,且会有相关的治疗副作用出现。而中医治疗高危MDS虽然疗效也是有限,但是治疗费用一般比较低廉,且没有相关副作用,病人能获得较高的生活质量;第二种情况,年轻高危患者,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应该争取骨髓移植的机会,这是目前唯一可以治愈的手段,成功率在50%左右。如果经济条件欠佳,中医与西医皆可以选择,或者以中医为主,西医为辅,或者以西医为主,中医为辅,都不失为一种选择。 3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还有一种变通的方案,也是目前最常见的情况:即有相当部分患者(无论低危还是高危,无论老幼)经过西医治疗无效后会再寻求中医治疗的,或者经中医治疗无效选择西医治疗。这是因为目前的技术手段做不到提前判断疗效,所以很多时候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但是,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无论哪种治疗方案,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验证。比如,我们提倡的中医治疗方案,1个月的疗效率是很低的,50%的患者需要三月左右才能起效,到6月时有60%的患者有效,所以需要一定的耐心。 最后,再回到这篇文章的题目“得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如何选择治疗方式, 中医还是西医?”,相信患者朋友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疾病。有患者得了MDS,认为就是白血病了,整日惶惶不安,悲观厌世,甚至放弃治疗,自暴自弃;也有患者认为MDS不是白血病,没那么严重,思想上麻痹大意,治疗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些都是不合适的,那么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心理状态来面对MDS呢?要有信心,不要丧失斗志虽然当前没有特效药物能治愈本病,但是经过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很多患者能长期存活,比如我们门诊上很多患者经过恰当的治疗后生活基本恢复正常,有一些年轻患者正常结婚生子,病情也长期稳定。所以说,在面对这个疾病时完全要有信心。不要幻想一口吃成胖子除部分高危MDS,大多数MDS本质上属于慢性病,治疗起来也会很慢,疗程长,就像高血压,糖尿病那样需要长期坚持调理治疗。所以不要幻想有什么秘方、神方能在短时间治好这个病,而是安下心来,踏踏实实配合医生治疗。要做好持久作战的准备上面说到,大部分MDS其实本质上就是个慢性病,但是没有特效药,因而要长期服药进行控制,做好持久作战的准备,这时候就要考验病人与家属的耐力、耐心了。MDS可以导致死亡,这不假,人类向MDS宣战多年以求彻底治愈该病至今尚未获得成功,但是在包括中医药在内的各种治疗下目前已经可以把大部分MDS变为慢性病,学会与MDS和谐相处,积极治疗,带病生存,不急不躁,不悲不喜,这是应对MDS该有的正确心态,也一定会“守得云开见明月”。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是一组源于造血干/祖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以骨髓无效造血、长期进行性难治性血细胞减少,高风险向急性白血病转化为特征。这个病被人们称为“白血病前期”,听到白血病,很多人都感到害怕,尤其是老年人,因为老年患者骨髓更加脆弱,加之由于年龄偏大,很多治疗手段受限(比如骨髓移植)。我们单位运用中医手段治疗本病已达数十年,经验表明以中药为主要治疗方案疗效突出。本文选取我于2014年发表在《中医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为例,介绍我们用中医药治疗MDS的疗效,以增强患者对于本病的治疗信心:一 、中药方案能够提升MDS的外周血象(表1):我们对治疗的107例MDS患者进行分析发现,治疗前后患者白细胞、血红蛋白以及血小板均有升高。二 、中药方案对于MDS外周血象的疗效比较(表2):通过对107例MDS患者的外周血象进行疗效分析发现,我们的方案对于患者血红蛋白的提升更为明显。三 、中药对各型MDS的疗效统计(表3):107例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94.39%,在107例患者中只有6例患者病情恶化,其余患者均有进步或者病情稳定,而且对于RAEB同样有效,提示中药治疗方案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总结:MDS虽然为血液系统的恶性疾病,通过我们的临床实践表明,很多患者经过中药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甚至部分患者取得痊愈。因而大家应该树立战胜MDS的信心。这对于缺乏西医治疗手段的老年MDS患者尤其值得参考。
门诊经常有患者问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黄帝内经》中寻找答案。《黄帝内经》认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又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通俗讲,上古的人能活到百岁而无病,其要点可以归纳为以下4点:①食饮有节;②起居有常,不妄作劳;③恬淡虚无;④避免外邪入侵。上述四个要点对于血液病患者的日常养生也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如下:一食饮有节临床上,对于大多数患者,要做到食饮有节:它首先要求我们饮食要有规律,反对“饥一顿,饱一顿”,尽量做到三餐按时吃。其次,它还要求我们饮食要有节制,很多时候七分饱即可,强烈反对暴饮暴食。门诊上有白血病患者追求节食以达到所谓的饿死癌细胞的目的,这是不可取的!另外我们还需要注意饮食结构。如何吃才正确?总体上做到早、中两餐吃饱吃好,晚上吃少,清淡以及少油少盐。饮食以主食(米、面之类的)为主,辅以蔬菜,再其次是肉类,三者比例大概为3:2:1,这样就达到了基本的要求。水果适量,以平性水果为主比如苹果、香蕉等。西瓜、梨、草莓、火龙果等大多寒凉,不建议长期食用。笔者体会,患者如果能达到上述要求,会增加疾病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有些患者甚至能不药而愈。否则,就会引起或加重疾病,或使疾病缠绵难愈。二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是我们需要遵循的第二个原则。通俗地讲,就是要求我们要睡好觉,适当运动但需要避免过度劳作(包括房劳)。良好的睡眠对于我们的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常听到某某人士猝死,对这些案例进行研究,我们就会发现猝死的患者大多是工作狂,睡眠时间少,而长期熬夜会导致阴阳不断亏耗,最终阴阳离绝而亡。当然,这是极端的案例,更多的是由于长期睡眠不好导致各种慢性疾病,尤其是血细胞减少患者,如果睡眠不足则会导致血象很难上升。重视睡眠健康健康的睡眠需要做好以下几点:①按时睡觉,对于成年人来讲,最好在晚上11:00之前就上床睡觉。中医特别重视子午觉,错过这个睡眠时间会导致睡眠质量严重下降。所以我几乎会要求每个患者早点睡觉。②要有足够的睡眠时间。除了按时睡觉,还要保证有足够的睡眠时间,成人大概需要7~8h,过少或者过多对身体都有害。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有近80%的人或多或少地经历过睡眠障碍。对于失眠患者,可让他们在服药的同时做好以下几点。○睡前不要谈论容易引起吵架的事情,从而引起情绪的波动,导致入睡困难。○睡前不宜看剧情比较激烈或者伤感的小说、电视作品等。○睡前避免饮用咖啡、茶叶、含酒精饮料等,以免引起神经兴奋。○睡前2 h内避免运动。○晚饭不宜过饱,中医讲“胃不和则卧不安”,晚饭过饱或者睡前猛吃导致脾胃失和,会影响睡眠。○睡前可适当用温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利于睡眠。也可用中药泡脚,可适当放些当归、夜交藤、黄连、肉桂等,以交通心肾,促进睡眠。○睡前1 h禁止饮水,并且在睡前排空膀胱,避免快要睡着时因要小便而打断睡眠进程。需要适当运动血液病患者应该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运动,适度运动有助长血或者运动本身就能促进造血。患者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应该尽快制定相关的运动内容,最简单的运动就是快走,太极拳也是推荐的运动方法;另外需要避免剧烈运动,运动量以身体不疲劳为度。但是以下几种情况还是需要注意:发烧患者;出血患者或者严重出血倾向患者;重度贫血患者;具体如何运动需要咨询主治大夫。三恬淡虚无恬淡虚无本意指生活淡泊质朴,心境平和宁静,外不受物欲之诱惑,内不存情虑之激扰。其核心在于保持平和宁静的心态。血液病患者需要树立战胜疾病的坚定信心,保持平和坚韧的心态,对于疾病的康复非常有益处。四避免外邪入侵中医讲外邪包括“风、寒、暑、湿、燥、火”,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这些邪气的伤害,通俗地讲就是注意预防感冒。上述一些要点看起来简单,但是往往被很多患者所忽略,希望能引起患者的重视,这对于治疗能起到相当的促进作用。
“周大夫,我失眠多年了,一直服用安眠药,现在安眠药剂量加大了,不然睡不好觉,可是又担心安眠药的副作用,怎么办啊”、“我不想吃安眠药,怎么办啊?”……我几乎每次门诊都会遇到来自失眠患者的这些困惑。 确实,安眠药的副作用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患者的重视。服用安眠药,短期内可以引起包括头晕、乏力、记忆力减退等一系列的不适症状,长期还可以导致成瘾、性格改变、神经系统平衡遭到破坏等。可是不吃安眠药又睡不着觉,有没有减少甚至脱离安眠药的治疗方法呢?有的。可以试试中药调理。在《伤寒论》里面有一首治疗失眠的高效方,叫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历经千年检验,治疗失眠效果可靠。这首方子是由柴胡、黄芩、龙骨、牡蛎、党参、大枣等组成。在运用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加减,比如伴有乏力的,要加黄芪、当归补气血;不开心、不高兴的要加郁金、贯叶金丝桃加强疏肝理气;心情烦躁的要加栀子、珍珠母、龙胆草清泻肝火……。大量的案例表明,通过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调理,能达到以下效果:第一、减轻安眠药的副作用,很多人反应通过中药调理后,人感觉清爽了,有力气了,也不头晕了;第二、部分患者能够减少安眠药的用量,甚至还会碰到一些患者通过中药调理后彻底脱离安眠药,获得痊愈。
“我为什么总是乏力,高兴不起来,没兴趣,也不想动,睡眠还不好,睡不着或者总醒”,这是我最近碰到的一例患者的自诉。首先我们从中医角度来看她是怎么了。 这个患者是个年轻女性,最近刚刚小产完,我们知道小产伤身,最易导致气血不足。气血,尤其是这个气,它是能量、是动力,能量动力不够,那肯定就会浑身没力气,不想动,进而引发失眠,情绪不佳等一系列不适表现。 那应该怎么办呢?如何调理呢?既然气亏是导致她出现各种不适的原因,那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根本,纠正这个气虚的状态,所以首先要补气,比如黄芪、人参之类的,都有补气的效果。另一方面,我们还需要注意,脾胃才是产生气血的源泉,所以还要调脾胃,把脾胃调理好了,让气源源不断的产生,用陈皮、麦芽等健运脾胃,这样才能从根上调好这个疾病。 最后,在生活方面也要注意:第一、一定要运动,比如每天走路一万步,可以分多次走,运动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最重要的一点是运动能促进脾胃的运化,进而产生气血;第二、早睡觉,最好是在十一点前入睡,俗话说睡眠是最好的补药,睡好觉,疾病也就好一半了。 总之,通过中药调理,加上运动、睡眠调节,获得痊愈并非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