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有寒热温凉属性,尽量避免食用凉性水果,多食用温性与平性水果。 中医有湿为万病之源,湿气致病广泛。就人体来说,脾胃是产生湿气的大本营,脾胃受到伤害,那么就会产生湿气。所以说要注意保护脾胃才能避免湿气的产生。 在常见的水果中,凉性水果以西瓜,梨,草莓,芒果等最常见,凉性水果因为其寒凉之性,长期频繁食用伤脾胃生湿气,希望引起大家注意。 桃子,樱桃,葡萄偏温性,苹果平和,温性与平和的水果可以适当食用,无寒凉伤脾的弊端。
失眠是指睡眠减少,或者睡不沉熟,似睡非睡,乱梦纷纭。轻者入睡困难,或睡中易醒,或者时睡时醒,重者可彻夜不睡,十分痛苦。 中医治疗失眠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但是需要根据情况分别施治,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失眠患者常见以下几种分型: 1 肝气郁结,肝火旺盛 此种类型最常见,主要与社会环境有关。源之于工作、家庭、或者学习的压力,常常会导致人体肝气郁结,长期的肝气郁结则会化为肝火,扰动心神就会出现失眠。患者常会出现心急,容易发脾气,口苦,舌苔容易发黄发厚(见下图)。最近碰到一例这样的失眠患者,此患者失眠十余年,容易胡思乱想,常常着急,给与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后就明显好转了。其它方剂如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效果也好。 2 气血两虚,血不养神 很常见,各种原因比如劳累,熬夜等,可导致气血两虚,不养心神就会出现失眠。这种失眠患者容易出现乏力,气色不佳,女性患者患者还会表现为月经量减少,延迟或者过早闭经等,舌质偏淡,苔薄白(见下图),一般以归脾汤或者补中益气汤治疗,效果较好。 3 阴虚火旺,心肾不交 有一类失眠患者,心烦,口干,难入睡,甚至彻夜不眠,伸出舌苔一看,舌质红,前部苔特别少(见下图),此种失眠即为阴虚火旺型失眠。有专门的黄连阿胶汤可以治疗,疗效极好。 总结:失眠是十分常见的一类病症,短期内不致死,但是长期危害巨大,所以需要积极治疗。中医治疗失眠可避免安眠药的依耐性及毒副作用,但前提要辨证准确,确定失眠的具体证型,进而对证治疗,才能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属于血液系统常见的恶性疾病,我们坚持致力于以中医药为主方案治疗该病达30余年,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把中医药治疗该病的几个优势介绍于下:一 有明确的不亚于西医的治疗效果 MDS属于中医髓毒劳病,根据本病的病机特点,我们创制了补肾解毒化瘀方,以该方治疗该病疗效显著。曾对308例MDS患者进行统计发现,中药有效率超过70%;对经过中药治疗3年以上的130例MDS患者进行统计发现,有效率在80%左右。二 居家口服治疗为主,不用打针输液所用中药方案,都是口服药物,一般不必住院治疗,也不用打针输液,可避免因各种侵袭性治疗给病人带来的痛苦与风险。需要注意的,当患者出现严重的贫血、出血或者感染时,需要进行相应的包括输血、抗感染等措施在内的支持治疗。三 中药治疗为主,费用较为低廉,且治疗相关副作用轻微MDS为恶性疾病,治疗所需时间长,西医的治疗费用较为高昂,相比较而言,中草药费用十分低廉,更为重要的是,中药副作用轻微,一般都能耐受。所以对于MDS,尤其是低危MDS,我们都是首选推荐以中医药治疗为主;对于老年MDS,无论是高危还是低危,都可以中药治疗方案为主。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当前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没有特效药物能彻底治愈本病,所以患者需要长期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争取把疾病控制在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以求长期带病生存。中医药治疗有“经济高效”“副作用轻微”“居家口服治疗”等特点,相信能造福众多MDS患者。
门诊经常有患者问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黄帝内经》中寻找答案。《黄帝内经》认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又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通俗讲,上古的人能活到百岁而无病,其要点可以归纳为以下4点:①食饮有节;②起居有常,不妄作劳;③恬淡虚无;④避免外邪入侵。上述四个要点对于血液病患者的日常养生也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如下:一食饮有节临床上,对于大多数患者,要做到食饮有节:它首先要求我们饮食要有规律,反对“饥一顿,饱一顿”,尽量做到三餐按时吃。其次,它还要求我们饮食要有节制,很多时候七分饱即可,强烈反对暴饮暴食。门诊上有白血病患者追求节食以达到所谓的饿死癌细胞的目的,这是不可取的!另外我们还需要注意饮食结构。如何吃才正确?总体上做到早、中两餐吃饱吃好,晚上吃少,清淡以及少油少盐。饮食以主食(米、面之类的)为主,辅以蔬菜,再其次是肉类,三者比例大概为3:2:1,这样就达到了基本的要求。水果适量,以平性水果为主比如苹果、香蕉等。西瓜、梨、草莓、火龙果等大多寒凉,不建议长期食用。笔者体会,患者如果能达到上述要求,会增加疾病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有些患者甚至能不药而愈。否则,就会引起或加重疾病,或使疾病缠绵难愈。二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是我们需要遵循的第二个原则。通俗地讲,就是要求我们要睡好觉,适当运动但需要避免过度劳作(包括房劳)。良好的睡眠对于我们的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常听到某某人士猝死,对这些案例进行研究,我们就会发现猝死的患者大多是工作狂,睡眠时间少,而长期熬夜会导致阴阳不断亏耗,最终阴阳离绝而亡。当然,这是极端的案例,更多的是由于长期睡眠不好导致各种慢性疾病,尤其是血细胞减少患者,如果睡眠不足则会导致血象很难上升。重视睡眠健康健康的睡眠需要做好以下几点:①按时睡觉,对于成年人来讲,最好在晚上11:00之前就上床睡觉。中医特别重视子午觉,错过这个睡眠时间会导致睡眠质量严重下降。所以我几乎会要求每个患者早点睡觉。②要有足够的睡眠时间。除了按时睡觉,还要保证有足够的睡眠时间,成人大概需要7~8h,过少或者过多对身体都有害。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有近80%的人或多或少地经历过睡眠障碍。对于失眠患者,可让他们在服药的同时做好以下几点。○睡前不要谈论容易引起吵架的事情,从而引起情绪的波动,导致入睡困难。○睡前不宜看剧情比较激烈或者伤感的小说、电视作品等。○睡前避免饮用咖啡、茶叶、含酒精饮料等,以免引起神经兴奋。○睡前2 h内避免运动。○晚饭不宜过饱,中医讲“胃不和则卧不安”,晚饭过饱或者睡前猛吃导致脾胃失和,会影响睡眠。○睡前可适当用温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利于睡眠。也可用中药泡脚,可适当放些当归、夜交藤、黄连、肉桂等,以交通心肾,促进睡眠。○睡前1 h禁止饮水,并且在睡前排空膀胱,避免快要睡着时因要小便而打断睡眠进程。需要适当运动血液病患者应该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运动,适度运动有助长血或者运动本身就能促进造血。患者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应该尽快制定相关的运动内容,最简单的运动就是快走,太极拳也是推荐的运动方法;另外需要避免剧烈运动,运动量以身体不疲劳为度。但是以下几种情况还是需要注意:发烧患者;出血患者或者严重出血倾向患者;重度贫血患者;具体如何运动需要咨询主治大夫。三恬淡虚无恬淡虚无本意指生活淡泊质朴,心境平和宁静,外不受物欲之诱惑,内不存情虑之激扰。其核心在于保持平和宁静的心态。血液病患者需要树立战胜疾病的坚定信心,保持平和坚韧的心态,对于疾病的康复非常有益处。四避免外邪入侵中医讲外邪包括“风、寒、暑、湿、燥、火”,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这些邪气的伤害,通俗地讲就是注意预防感冒。上述一些要点看起来简单,但是往往被很多患者所忽略,希望能引起患者的重视,这对于治疗能起到相当的促进作用。
一 中医药对于过敏性紫癜的认识过敏性紫癜属于中医学的“血证”、“斑疹”、“紫癜风”范畴,又与“葡萄疫”及“肌衄”相似。其临床表现为皮肤紫癜分批出现,此起彼伏,变化莫测,关节肿痛发无定处,时有皮肤瘙痒,符合“风者,善行而数变”及“无风不作痒”的风性特点。上呼吸道感染与本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在病程中或痊愈后,再次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常可使病情加重或导致复发,说明风热毒邪是本病发生的根本病因。本病的病机为风热毒邪侵淫腠理,深入营血,燔灼营阴;或素体阴虚血分伏热,又复感风热,风热与血热相搏,壅盛成毒,致使脉络受损,血溢脉外。临床依发病的缓急,可分为急性发作期与慢性期。初期以实(风、热、毒邪)为主,治疗较易,预后较好;后期以虚(气血亏虚、气阴两虚、肾阴亏虚、脾肾阳虚)为主,虚实夹杂,病程长,病势缠绵难愈。急性期风、热(毒)、瘀俱见,慢性期多因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气阴耗伤,阴虚火旺。虚火伤及血脉则见肌衄,热伤肾络则见尿血;由于离经之血,常易瘀阻于内,瘀血滞留,致血行障碍,血不归经,可使出血加重或反复出血。因此,瘀血又是本病病机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并贯穿疾病的全过程。我们临证中也发现过敏性紫癜以风热伤络型与风热伤络兼瘀血阻络型较常见,总以实证者居多,虚证者极少。所以在治疗上采用祛风解毒为基本治法,总结出治疗本病的高效经验方祛风解毒汤,同时据不同证型配合祛风通络、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活血化瘀的中药汤剂行个体化治疗。二 两种常见的辨证分型风热伤络型见症: 病程较短,起病较急,紫癜色红或红紫,甚则融合成片,皮肤瘙痒或起风团,身热面赤,五心烦热,咽红肿痛,口渴,溲赤便干,尿血,舌质红或红绛,苔薄黄或黄腻,脉数。风热伤络兼瘀血阻络型见症: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紫癜此起彼伏,色紫暗或紫红,关节痛及腹痛,咽干口渴,舌体暗或有瘀斑,舌苔白或薄黄,脉涩或弦。三 中医治疗过敏性紫癜的高效方——祛风解毒汤1祛风解毒汤组成及加减法:银花20g,蒲公英20g,紫花地丁20g,土茯苓30g,白鲜皮12g,地肤子12g,萆薢12g,蝉蜕10g、防风10g,泽泻10g,赤芍10g,丹参10g,生甘草6g。用于属风热伤络型,治以祛风解毒为主、佐以活血通络。伴咽痛加牛蒡子12g,连翘12g。伴胃脘部及腹部疼痛加元胡12g,川楝子12g,乌贼骨12g,白芍12g。伴尿血者加大小蓟各15g,白茅根20g,旱莲草12g。伴蛋白尿者加益母草18g,黄芪30g,白花蛇舌草18g。伴发热加水牛角15g,丹皮12g,生地18g。伴有便血加地榆炭12g,槐花12g,三七粉3g冲服。伴皮肤瘙痒者加地龙12g,穿山龙15g。伴有关节痛加牛膝12g,汉防己12g。另外,紫癜属风热伤络兼瘀血阻络型加强活血化瘀,在祛风解毒汤的基础上合用桃红四物汤加减,药用如下:桃仁12g,红花12g,当归15g,熟地15g,赤芍12g,生地15g,益母草30g,银花15g,地肤子12g,白鲜皮12g,丹参30g,萆薢12g,并随症加减同上。2 方药释义:方中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土茯苓清热解毒为主,其中银花兼能疏散风热及凉血,蒲公英兼能利湿,土茯苓兼能祛风除湿;蝉蜕、防风、白鲜皮、萆薢、地肤子祛风止痒,其中蝉蜕气清虚,味甘寒,轻浮而善除风热,具有清透达邪、发散诸热、拔毒外出之功,清代温病学家杨栗山称其“轻清灵透,为治血病圣药”;白鲜皮味苦咸性寒,在《药性论》中记载其“治一切热毒风、恶风、风疮疥癣赤烂”;赤芍、丹参活血化瘀;泽泻利水渗湿泄热,配合防风、萆薢、地肤子、蒲公英、土茯苓等利湿,给邪以出路;生甘草既能清热解毒、缓急止痛,又能调和诸药。伴咽痛加锦灯笼、牛蒡子、连翘疏风解毒利咽;伴腹痛加元胡、川楝子行气止痛,加乌贼骨制酸止痛,加白芍缓急止痛;伴尿血加大小蓟、白茅根、旱莲草凉血止血;伴蛋白尿加黄芪、益母草、白花蛇舌草补气活血、利水消肿;伴发热加水牛角、丹皮、生地清热凉血;伴便血加地榆炭、槐花、三七止血;伴皮肤瘙痒加地龙、穿山龙活血通络,取“血行风自灭”之意;伴关节痛加牛膝、汉防己逐瘀通络止痛。兼瘀血阻络型加红花、桃仁加强活血化瘀。诸药合用,共奏祛风通络、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活血化瘀之功。四 祛风解毒汤的两组关键药物:1祛风解毒药我们认为过敏性紫癜的关键病机为风毒入里,因而祛风解毒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治法。在祛风解毒汤中,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蝉蜕、防风是为风毒而设,这些药一般都具有轻清灵动的特点,能够清泄上焦的热毒,由于风毒最容易袭扰上焦,因而这些药对于风毒是最合适的,且不像黄连、黄芩那般苦寒伤胃,适合长期服用,这对于某些顽固性的紫癜是十分有利的。2活血化瘀药活血化瘀药在本方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里主要有两点考虑:一 基于“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对于紫癜的风邪,除运用祛风散邪的防风、金银花药外,还需运用丹参、川芎等活血药。二 基于“久病必瘀”,对于某些久病的紫癜患者,往往见到皮疹发暗等淤血表现,此时活血化瘀就显得更加必要了。临床体会早用活血化瘀药具有避免疾病迁延不愈的作用。五 病案举例患者国某,女,44岁,2014年9月28日初诊,以双下肢出现皮疹半年前来就诊。半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出血斑点,伴有腰痛及关节痛,仅对症处理治疗(具体用药不详),皮疹未见明显减退,反而有加重趋势。2014年9月25日查尿液显示:尿红细胞250/ul,尿白细胞检查(-),尿蛋白10mg/dl。血常规:各项指标正常。刻下见:双下肢布满皮疹,皮疹大小不等,暗红色,压之不褪色,略高出皮面,有些皮疹融合成片状,关节痛,无红肿,腰痛,饮食差,大便调,舌质淡暗红,苔厚,脉实。考虑诊断为过敏性紫癜(混合型),属中医血证范畴。辨为风热毒入里,气血瘀滞,处以祛风解毒汤加减如下:防风10g,赤芍15g,蝉蜕12g,地丁15g,丹皮15g ,川芎15g,清半夏10g,陈皮10g,土茯苓30g,丹参30g,川牛膝20g,炒白芍20g,红花6g,生甘草10g。七付,水煎服,每日一付。2014年10月5日二诊,患者服上方后双下肢皮疹基本消失,仅大腿根部少许皮疹,腹痛消失,腰痛缓解,饮食较前明显增强,出现轰然汗出症状,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无特殊。患者自诉时乏力,口干,汗出,考虑气阴不足的可能性,在原方基础上加强益气养阴如下:防风10g,赤芍15g,蝉蜕12g,地丁15g,丹皮15g ,川芎15g,清半夏10g,陈皮10g,土茯苓30g,丹参30g,川牛膝20g,炒白芍20g,红花6g,党参20g,麦冬10g,五味子10g,珍珠母30g,煅牡蛎30g,浮小麦30g,生甘草10g。七付,水煎服,日一付。2014年10月12日三诊,服药后轰然汗出明显减少,紫癜基本消失,仅大腿内侧出现数个散在出血点,近几日出现胃脘部闷胀不适感,双下肢疲倦明显,守二诊方加苏梗调气理胃,改川牛膝为30g,处方如下:防风10g,赤芍15g,蝉蜕12g,地丁15g,丹皮15g ,川芎15g,清半夏10g,陈皮10g,土茯苓30g,丹参30g,川牛膝30g,炒白芍20g,红花6g,党参20g,麦冬10g,五味子10g,珍珠母30g,煅牡蛎30g,浮小麦30g,苏梗10g,生甘草10g,20付,每日一付,嘱患者服药后进行尿液分析检查。2014年11月9日四诊,患者诉皮疹全部消失,近期家里琐事多,所以容易出现疲倦乏力,饮食可,无腰痛腹痛,11月5日查尿液显示尿红细胞(-),尿蛋白(-)。嘱其生活饮食注意,以一诊方14付每日口服一次作巩固治疗。诊后感:本例患者具有典型的皮损表现,同时结合实验室检查,诊断紫癜比较容易。该患者由于治疗不及时或不系统,拖延半年之久,出现紫癜颜色偏暗以及舌质淡暗等血瘀表现,所以治疗时在祛风解毒的基础上加强活血化瘀药的运用。体会到中医对于紫癜皮损的消除十分迅速,仅七付中药,紫斑即基本消失。本案中患者的病程较长,同时出现尿蛋白检查阳性,所以并没有马上停药,进行巩固治疗近一月复查尿蛋白转阴后作减药巩固治疗,防止复发。
“最近我为什么总是浑身没劲”,“大夫,我最近体重下降,也没查出原因,这是怎么了”“我老是想躺着,不想动,这是咋了”……每次门诊,我都会遇到这些问题。这些患者都可能患了一种叫老年衰弱的疾病。 老年衰弱是指老年人因生理储备功能减少而导致机体易损性增加、抗应激能力减退的非特异性状态。可以理解为存在身体银行的“钱”不够了,需要用的时候拿不出来了。患有这个疾病的表现就是没力气,走路困难,常常伴有体重下降,严重的话就会卧床不起;同时因为没“钱”,抗风险的能力不足,导致稍有不甚就会跌倒,平时一个小感冒就会引起严重的肺炎…… 那应该怎么办呢?及时干预是关键。在出现各种不适症状的早期即开始干预,给身体储存足够的钱,就能有效逆转老年衰弱的不断进展。否则等到出现卧床不起(失能),或者出现各种易损事件(如跌倒),治疗效果就不好了。 如何干预呢?第一就是要运动,比如每天走路一万步,可以分多次走,那很多人可能会说没力气咋运动啊,那就需要下面这个方法:中药调理。在衰弱早期,通过服用益气健脾胃的方药,患者很快就会感到吃饭有胃口,也有力气了,在这个时候,把运动量提起来,就能提高身体银行的存款,从根本上干预衰弱。总之,在早期通过中药调理加上运动,老年衰弱患者获得痊愈并非难事。
我看病,各种疾病,在看完之后,一般对患者有运动上的要求,运动很重要,大家都知道。我对运动的要求有以下几点,供参考: 1 我建议的运动就是走路,不是说跑步或者其他运动不好,因为运动要想达到效果,就是贵在坚持。走路不受各种条件的限制,是最容易坚持下来的。 2 有老年患者朋友说我在家做家务,来回走动算运动量吗?这当然算的。但是最好还是要适当户外走走。中医讲就天人相应,在家里面接触不到阳光,住在二楼以上还没有地气,所以尽量户外动动,比如公园,小区里面也可以的。 3每天建议在八千步以上,太少了收益有限。很多患者朋友,觉得没有力气,走不了那么多。这时可以慢慢来,比如从一千步开始,循序渐进往上加。还可以分段进行,可以上午走一段,下午走一段。总之不能老是久坐不动,甚至老是躺着。 4需要提醒的是体力劳动者或者其他比较特殊的行业,一天的运动量已经很大了,这时最需要的是休息。 很多时候,比如失眠,乏力,焦虑,抑郁,肥胖,三高,等等,在中医调理的基础上把运动做好,这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门诊上经常碰到这样一类朋友,乏力,老想躺着,什么事情都不想干,有些朋友还伴有不开心,高兴不起来,中医怎么看这个问题呢?中医认为上述状态就是气虚导致的。什么是气虚呢?气是中医独有的概念,它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最重要的精微物质。气虚就是气不足,可简单理解为能量不足或者动力不够了,动力不够那人肯定就没有力气,什么都不想干了。在中医看来,气太重要了,直接决定人的生死。如何调理?首先就是要补气,中药里面黄芪、人参之类的具有很好的补气作用。其次,就是要把脾胃调好,这样才能源源不断的产生气血。最后,患者自己也需要注意避免不良的生活方式,比如熬夜,熬夜最耗气血,疾病要想好的快,更需要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