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一峰,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神经科,主治医师,儿科学博士。擅长癫痫、热性惊厥、结节性硬化症、抽动症、多动症、病毒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等感染性及神经遗传性疾病。从出生到发育成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所有小儿发育的顺序是一样的,但发育快慢每个小儿不尽相同。例如,所有小儿都是先学会坐,再学会站立,以后才学会行走。但什么年龄会坐,什么年龄会站、会走,每个小儿则不一定相同。在不同的发育项目中,每个小儿发育速度不一定一致,有的快些,有的慢些。有些先发育,有些后发育。因此各年龄阶段的标志也不是绝对的。如果你的孩子的发育情况与下面的标志有出入,也不要着急。需要提醒的是,如果你的孩子出现“发展警示”中的情况,你要及时咨询儿科神经内科或儿童保健科医生。智力障碍或全面发育迟缓是一大类具有高度临床和遗传异质性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常共患孤独症谱系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多种精神行为障碍。智力障碍或全面发育迟缓是全球儿童主要致残原因之一,其病因复杂,涉及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异质性强,请至专科医生处诊断。从出生到1个月,孩子将这样逐渐成长:○ 头可以从一边转向另一边○ 醒着时,目光能追随距眼睛20厘米左右的物体○ 在新生儿身边摇响铃,孩子的手脚会向中间抱紧○ 与陌生人的声音相比,婴儿更喜欢听母亲的声音○ 能分辨味道,喜欢甜味○ 对气味有感觉,当闻到难闻的气味时会转开头○ 当听到轻音乐、人的说话声时会安静下来○ 会微笑。会模仿人的表情发育警示有以下状况,请赶快送孩子去看医生:◎ 对大的声音没有反应◎ 对强烈的光线没有反应◎ 不能轻松地吸吮或吞咽◎ 身高、体重不增加从1~3个月,孩子将这样逐渐成长:○俯卧时能抬头,抱坐时头稳定○ 能把小手放进嘴里,能手握手○ 喜欢看妈妈的脸,看到妈妈就高兴○ 眼睛盯着东西看○ 会笑出声,会叫,能应答性发声○ 能以不同的哭声表达不同的需要○ 喜欢让熟悉的人抱,吃奶时发出高兴的声音发育警示有以下状况,请赶快送孩子去看医生:◎ 孩子的身高、体重和头围不能逐渐增加◎ 不能对别人微笑◎ 两只眼睛不能同时跟随移动的物体◎ 不能转头找到发出声音的来源◎ 抱坐时,头不能稳定从4~6个月,孩子将这样逐渐成长:○能翻身,靠着东西能坐或能独坐○ 会紧握铃铛,主动拿玩具,拿着东西就放嘴里咬○ 玩具能在两只手间交换○ 喜欢玩脚和脚指头○喜欢看颜色鲜艳的东西,会盯着移动的物体看○ 会大声笑,会自己发出“o”“a”等声音,喜欢别人跟他说话○ 开始认生,认识亲近的人,见生人就哭○会故意扔摔东西○ 喜欢与大人玩“藏猫猫”游戏○ 对周围各种东西都感兴趣○ 能区别别人说话的口气,受到批评会哭○ 有明显的害怕、焦虑、哭闹等反应发育警示有以下状况,请赶快送孩子去看医生:◎ 不会用手抓东西◎ 体重、身高不能逐渐增长◎ 不会翻身◎ 不会笑 从7~9个月,孩子将这样逐渐成长:○ 能自己坐,扶着大人或床沿能站立,扶着大人的手能走几步○ 会爬○能用一个玩具敲打另一个玩具○ 能用手抓东西吃,能用拇指、食指捏起细小物品○ 能发出“ba ba”等音○ 能听懂大人的一些话,如听到“爸爸”这个词时能把头转向爸爸○ 喜欢要人抱,会对着镜子中的自己笑○ 学拍手,能按大人的指令用手指出灯、门等常见物品等○ 大人表扬自己时有高兴的表示○ 喜欢与大人玩“藏猫猫”的游戏发育警示有以下状况,请赶快送孩子去看医生:◎不能用拇指和食指捏取东西◎对新奇的声音或不寻常的声音不感兴趣◎不能独坐◎不会吞咽菜泥、饼干等固体食物从10~12个月,孩子将这样逐渐成长:○ 长出6~8颗乳牙○ 能熟练地爬○ 扶着家具或别的东西能走○ 能滚皮球○ 喜欢反复拾起东西再扔掉○ 会找到藏起来的东西,喜欢玩藏东西的游戏○ 理解一些简单的指令,如拍手和“再见”○ 会用面部表情、手势、单词与大人交流,如:微笑、拍手、伸出一个手指表示1岁等,会随着音乐做动作○ 能配合大人穿脱衣服○ 会搭1~2块积木○ 能模仿叫“爸爸”、“妈妈”○ 喜欢跟小朋友一起玩发育警示有以下状况,请赶快送孩子去看医生:◎ 当快速移动的物体靠近眼睛时,不会眨眼◎ 还没有开始长牙◎ 不会模仿简单的声音◎ 不能根据简单的口令做动作,如“再见”等◎ 不能和父母、家人友好地玩从1岁到1岁半,孩子将这样逐渐成长:○ 有8~14颗乳牙○ 能独站、独走、蹲下再起来,会抬一只脚做踢的动作○ 走路时能推、拉或者搬运玩具○ 能玩简单的打鼓、敲瓶等音乐器械○ 能重复一些简单的声音或动作○ 能听懂和理解一些话,能说出自己的名字○ 喜欢听儿歌、故事,听大人的指令能指出书上相应的东西○ 能用一二个字表达自己的意愿○ 能从杯子中取出或放进小玩具○ 能有意识地叫“爸爸”、“妈妈”○ 能辨别家人的称谓和家庭里熟悉的东西○ 能认出镜子中的自己○ 能堆起2~3块积木○ 能自己用杯子喝水,用勺吃饭○ 能指出身体的各个部位○ 能短时间和小朋友一起玩发育警示有以下状况,请赶快送孩子去看医生:◎ 囟门仍较大◎ 不能表现多种情感:愤怒、高兴、恐惧◎ 不会爬◎ 不会独站从1岁半到2岁,孩子将这样逐渐成长:○ 能向后退着走○ 能扶栏杆上下楼梯○ 在大人照顾下,能在宽的平衡木上走○ 在大人帮助下,能自己用勺吃饭○ 能踢球、扔球○ 喜爱童谣、歌曲、短故事和手指游戏○ 模仿大人,试图拉开和闭合普通的拉链○ 模仿做家务(如,给干活的大人拿个小凳子,大人做面食时跟着捏)○ 能手口一致说出身体各部位的名称○ 能主动表示想大小便○ 知道并运用自己的名字,如,“宝宝要”○ 能自己洗手○ 会说3个字的短句○ 喜欢看书,学着大人的样子翻书○ 模仿折纸,能试图堆4~6块积木○ 能识2种颜色,能识简单形状。如圆、方块、三角等○ 喜欢玩沙、玩水○ 能认出照片上的自己,笑或用手指○ 表现出多种情感(同情、爱、不喜欢等)发育警示有以下状况,请赶快送孩子去看医生:◎ 不会独立走路◎ 不试着讲话或者重复词语◎ 对一些常用词不理解◎ 对简单的问题,不能用“是”或“不是”回答从2岁到3岁,孩子将这样逐渐成长:○ 乳牙出齐20颗○ 会骑三轮车;能两脚并跳;能爬攀登架;能独自绕过障碍物(如,门槛)○ 能用手指捏细小的物体,能解开和扣上衣服上的大钮扣,会折纸、洗手会擦干○ 能走较宽的平衡木○ 能自己上下楼梯○ 会拧开或拧紧盖子○ 能握住大的蜡笔在大纸上涂鸦○ 喜欢倒东西和装东西的活动,如玩沙、玩水○ 开始有目的地运用东西,如,把一块积木当做一艘船到处推○ 能把物体进行简单的分类,如,把衣服和鞋子分开○ 熟悉主要交通工具及常见动物○ 说出图画书上东西的名称○ 喜欢有人给他念书,能一页一页地翻书,并假装“读书”○ 能说出6~10个词的句子,能比较准确地使用“你”、“我”、“他”○ 脾气不稳定,没有耐心,很难等待或者轮流做事○ 喜欢“帮忙”做家务;爱模仿生活中的活动,如,喂玩具娃娃吃饭○ 喜欢和别的孩子一起玩,相互模仿言行发育警示有以下状况,请赶快送孩子去看医生:◎ 不能自如地走,经常会摔倒;不能在成人帮助下爬台阶◎ 不能提问题◎ 不能指着熟悉的物品并说出它的名称;不能说2~3个字的句子◎ 不能根据一个特征把熟悉的物品分类,如,把吃的东西和玩具分开◎ 不喜欢和小朋友玩从3岁到4岁,孩子将这样逐渐成长:○ 能交替迈步上下楼梯○ 能倒着走,能原地蹦跳○ 能短时间单脚站立○ 能画横线、竖线、圆圈○ 喜欢堆积木○ 认真听适合他年龄的故事,喜欢看书○ 认识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至少能说出红、黄、蓝色的名称○ 能用简短的话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 问越来越多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等○ 能简单讲述看到和发生的事情○ 能记住家人的姓名、单位、电话和家庭住址等○ 能使用筷子、勺等餐具,能独立进餐○ 知道家里常用物品的位置○ 能独立穿衣○ 能按“吃的”“穿的”“用的”将物品分类○ 能用手指着东西数数○ 能与他人友好相处,懂得一些简单的规则,但常常不能坚持做○ 能参加一些简单的游戏和小组活动○ 会表达恐惧、喜欢等强烈的感觉○ 非常重视看护自己的玩具;有时会变得有侵略性,如,抢玩具,把玩具藏起来发育警示有以下状况,请赶快送孩子去看医生:◎ 听不懂别人说的话◎ 不能说出自己的名字和年龄,不能说3~4个字的句子◎ 不能自己一个人玩三四分钟◎ 不会原地跳从4岁到5岁,孩子将这样逐渐成长:○ 能熟练地单脚跳○ 能沿着一条直线行走○ 能轻松地起跑、停下、绕过障碍物○ 能正确地握笔,能画出简单的图形和人物○ 能串较小的珠子○ 认识10以内的数○ 能按照物体的颜色、形状等特征分类并进行有规律的排列○ 能独自看懂并说出简单图画的意思○ 喜欢听有情节的故事、猜谜语○ 理解日常生活的顺序:“我早上起床,穿衣服,刷牙,然后上幼儿园”○ 能回答“谁”、“为什么”、“多少个”等问题○ 能说比较复杂的话,如,“我还没看清楚猫的颜色,它就跑过去了”○ 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 能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乱发脾气,但有时会因为小挫折(如,搭积木无法搭成自己想要的形状)而发脾气○ 喜欢与小伙伴玩;开始有“最好”的朋友,乐于参加集体活动○ 喜欢大人的表扬,对取得的成绩很骄傲发育警示有以下状况,请赶快送孩子去看医生:◎ 无法说出自己的全名◎ 无法辨认简单的形状: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说出的话别人听不懂◎ 不能单脚跳跃◎ 不能独立上厕所,不能控制大小便,经常尿裤子从5岁到6岁,孩子将这样逐渐成长:○ 学习交替单脚跳○ 会翻跟头○ 能快速、熟练地骑三轮车或有轮子的玩具○ 能使用笔,能画许多形状和写简单的汉字○ 能用各种图形的材料拼图○ 能把各种各样的物体分类,能按从短到长、从小到大等顺序为物体排序○ 数数能数到20或20以上,许多孩子能数到100○ 能把时间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如“5点钟了,该看电视了”○ 能辨认一元、五元等钱币○ 能边看图画,边讲熟悉的故事○ 能正确地转告简短的口信,能接电话○ 喜欢伙伴,经常会有一两个要好的伙伴○ 能与小朋友分享玩具、轮流玩、一起玩○ 爱参加团体游戏和活动○ 情感丰富、关心别人,尤其是对比自己年龄小的孩子、受伤的孩子和动物特别体贴○ 有更强的自我约束能力;情绪大起大落的情况减少发育警示有以下状况,请赶快送孩子去看医生:◎ 不能交替迈步上下楼梯◎ 不能安静地听完一个5~7分钟的小故事◎ 不能独立地完成一些自理技能,如刷牙、洗手等本文部分摘自“早期儿童养育与发展”项目。“早期儿童养育与发展”项目是教育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合作项目。项目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广泛的社会宣传和动员,向家长传授科学的育儿观念和知识,提高0~6岁儿童家长和其他养育者的科学育儿能力。尤其要帮助贫困地区的儿童家长,获得利用现有资源改善儿童家庭养育环境的能力。作者:丁一峰,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神经科,主治医师,儿科学博士。擅长癫痫、热性惊厥、结节性硬化症、抽动症、多动症、病毒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等感染性及神经遗传性疾病。
作者:丁一峰,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神经科,主治医师,儿科学博士。擅长癫痫、热性惊厥、结节性硬化症、抽动症、多动症、病毒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等感染性及神经遗传性疾病。(微信公众号:神经科医路同行)每天不管是在急诊还是在神经内科门诊,都会碰到很多因为孩子头痛来就诊的家长,到18岁时,超过90%的青少年报告出现过头痛。儿童专科医院急诊科,1%的就诊主诉为头痛,神经内科则更高。头痛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头痛(即偏头痛、紧张型头痛或丛集性头痛)通常具有自限性(休息后能好转),可根据其症状特点和头痛的发作模式进行诊断。继发性头痛有可识别的病因。虽然儿童中绝大多数继发性头痛是由良性病因引起(即病毒感染),但对头痛儿童进行急诊评估的目的是首先识别出那些有严重的或危及生命的头痛原因的儿童。头痛的原因非常复杂,此处丁医生和各位主要介绍无诱因儿童头痛的急诊评估。对于非紧急头痛儿童和有明确偏头痛或紧张型头痛病史的儿童,将在下次单独讨论。对于有不同基础疾病的儿童(如有免疫缺陷且发生了机会性感染的儿童,或有脑室腹腔分流但分流管功能障碍导致梗阻的儿童),头痛可能是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的症状,此处也不作介绍。1.儿童会发生哪些类型的头痛?儿童中常见头痛,其2种最常见的头痛类型是:●紧张型头痛–可造成头部左右两侧有压迫感或紧缩感,一般不会严重到让儿童无法进行日常活动(如,上学)的程度。●偏头痛–通常在开始时呈轻度,随后加重,可能累及头部一侧或两侧。偏头痛可引起儿童恶心或呕吐,或使其对光线和声音敏感,还可造成短暂的视力问题。例如,部分儿童会在发生偏头痛前看见斑点或有颜色的光。儿童发生偏头痛时往往无法进行正常的日常活动,比如上学。儿童还容易在患感冒、流感、咽痛或鼻窦感染时伴发头痛。极少数儿童头痛是由严重感染(如,脑膜炎)、严重高血压或脑部肿瘤引起。2.您的孩子应该就诊吗?若孩子的头痛有以下表现,请立即带其就诊(不要给予其任何药物):●头部损伤后开始头痛●因头痛而醒来●头痛突然发生且剧烈,并伴有其他症状,如:呕吐颈部疼痛或僵硬复视或视力改变意识模糊失去平衡体温在100.4℉(38℃)或更高若孩子有以下情况,您也应带其就诊:●发生头痛的频率超过1次/月●不到3岁时发生头痛●同时存在头痛和某些躯体疾病,比如镰状细胞病、出血问题、免疫系统问题、遗传问题、心脏问题或癌症3.儿童急性头痛有哪些病因?因头痛接受急诊评估的儿童中,大多数被诊断为病毒性疾病或偏头痛。但是我们要识别出那些需要紧急诊断和处理的继发性头痛患者。危及生命性病因:头痛的危及生命性病因是指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导致脑损伤或死亡的原因,这些机制包括炎症、颅内压增高或缺氧等。感染:若儿童头痛由危及生命的感染引起,通常临床上会伴有一些令人担忧的临床特征,例如精神状态差或局灶性神经系统表现(如惊厥、瘫痪等)。在无法描述症状的较年幼儿童中,可能主要表现为精神差,胃口差、嗜睡。●细菌性脑膜炎:当儿童易激惹或嗜睡,同时伴有发热、颈部疼痛/僵硬,和/或头痛时,患儿可能为细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发热、头痛和神志突然改变(如行为怪异、出现幻觉、胡言乱语)等进展性症状与病毒性脑炎有关。有10%-20%的散发性脑炎病例是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此病毒也是该病目前唯一可治疗的病原体。●眶部或脑脓肿:有眶部或脑脓肿等局灶性感染的儿童,在眼部和/或神经系统检查时常可发现局灶性表现。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脓肿形成相关的疾病包括免疫功能受损和伴心内右向左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脑脓肿和脑静脉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CVT)作为眼眶、鼻窦、耳或牙科感染的并发症并不常见,但会危及生命。肿瘤:慢性进展性头痛(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随时间推移而加重)是脑肿瘤儿童的常见主诉症状。然而,在急诊科接受头痛评估的儿童中,只有很少是由脑肿瘤导致。因头痛去急诊科就诊的儿童中,新诊断脑肿瘤的比例小于3%。脑肿瘤的早期症状通常呈非特异性,故可能造成诊断延误。在诊断时时,以脑肿瘤为病因的儿童绝大多数除头痛外还伴有其他症状:超过99%的儿童至少还有一种其他症状或体征(如恶心/呕吐、视力障碍、行走不稳或眼动异常)。颅内出血:颅内出血是儿童头痛的少见病因,但会危及生命。当创伤引起颅内出血时(即硬膜外或硬膜下血肿),在少数情况下头痛是唯一的表现。非创伤性颅内出血(通常位于蛛网膜下腔)的发生与动脉瘤、血管畸形、血液系统疾病(凝血功能异常、异常血红蛋白病)有关。一半以上的儿童表现为头痛和呕吐。常见体征包括轻偏瘫和癫痫发作。在镰状细胞病患者中,颅内出血约占脑血管事件的三分之一。中毒:各种食物或毒物中毒,如轻至中度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不具特异性,但一般都有头痛。儿童可能会因隐匿性原因出现一氧化碳中毒,例如通风不良的家庭供暖系统、局部供热装置或汽车废气。高血压:高血压危象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作为高血压脑病的一个表现。高血压脑病在儿童中少见,通常由全身性疾病或肾血管疾病引起。嗜铬细胞瘤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儿科肿瘤,一般表现为头痛和高血压。常见疾病感染:在急诊科因头痛就诊的儿童中,最常见的病因是感染。●发热–发热儿童(几乎都与感染有关)常会诉有头痛。一般认为,发热伴发头痛是由于血管扩张。●病毒性脑膜炎–在年龄较大儿童和青少年人群中,头痛伴或不伴颈部不适是病毒性脑膜炎的典型表现。其他临床表现(如肠道病毒引起的皮疹或口腔病变)可提示具体的病毒。●咽炎–头痛、咽痛和腹痛是链球菌性咽炎的典型症状。流感病毒感染可引起类似症状,包括渗出性咽炎。●中耳炎、鼻窦炎和牙科感染:也会引起头痛。局部疼痛和炎症征象可提示特定的诊断。偏头痛:偏头痛是仅次于病毒性疾病的头痛病因。偏头痛通常表现为慢性、缓解、反复,患者或家长易描述其特征性模式。儿童头痛的性质、严重程度或发生时间出现显著变化时应仔细评估有无其他原因。紧张型头痛—“紧张型头痛”是国际头痛协会命名的术语,用以描述之前称为紧张性、肌肉收缩性、应激性或心因性头痛的头痛。10%-25%的学龄儿童和青少年出现紧张型头痛,与偏头痛一样常见。与脑肿瘤相关的头痛相比,紧张型头痛通常呈间歇性并反复发作(但非进展性),且神经系统检查无显著异常。其他疾病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功能紊乱发生于乳牙列和混合牙列期的儿童。儿童通常报告咀嚼时疼痛加重,下颌骨髁突处有点压痛。年龄较大儿童更常发生头痛。特发性颅内压增高:特发性颅内压增高(idiopathic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IIH)的患者有视乳头水肿、颅内压增高,但其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内容正常、神经影像学检查正常,除第Ⅵ颅神经(外展神经)麻痹外无其他神经系统体征,且病因不明。在年龄足够大能自述症状的儿童中,头痛是最常见的主诉。丛集性头痛:10岁以下儿童较少出现丛集性头痛(也有3岁的报道)。丛集性头痛总是单侧出现,常位于额-眶周,其痛感严重,持续时间小于3小时。4.头痛的病史需要问些什么1)头痛特征—下列头痛特征可能有助于鉴别头痛的原因:●发作方式–突发剧烈头痛可能提示存在颅内出血(例如动静脉畸形出血或动脉瘤出血)。●头痛时间–如果儿童在睡眠中被头痛痛醒,则应怀疑脑肿瘤的可能性。紧张型头痛通常发生于白天较晚的时候,患者很少因头痛而从睡眠中醒来。●严重程度–年龄较大患者对其头痛严重程度和性质的描述有助于识别头痛原因,但在儿童中这种方法可能没有那么有用。与脑肿瘤和脑室腹腔分流功能障碍的儿童相比,有上呼吸道感染的儿童能够描述其头痛性质的可能性更大。当儿童能够描述其头痛时,下列特征有助于找出病因:偏侧性:单侧痛提示为偏头痛,不过在10岁以下儿童中偏头痛也可为双侧疼痛。同样,单侧头痛也可发生于局灶性感染,如鼻窦炎。位置:丛集性头痛通常位于颞部或眶后。继发性头痛的部位也可能局限于特定区域,如鼻窦炎或牙脓肿。●既往头痛的模式–以下头痛时间模式常提示特定的诊断:急性:这一模式指头痛为单次发作,无既往事件病史。急性头痛一般为继发性头痛,通常是由感染引起。急性复发性:此类头痛每次发作时特点通常一致,患者或家长容易对其进行描述。这些通常是原发性头痛(即偏头痛或紧张型头痛)。儿童头痛的性质、严重程度或时机发生显著变化时应仔细评估有无其他原因。慢性进展性:随时间推移,慢性进展性头痛的发作频率增加,严重程度增强。这是一种令人担忧的模式,与占位性病变有关,如脑部肿瘤、脓肿或出血、颅内静脉窦栓塞。(参见上文‘危及生命性病因’)慢性非进展性:无特征变化的频繁持续性头痛通常为紧张型头痛。2)相关症状—下列额外病史特征可能会提示特定的诊断:●发热–大多数因头痛在急诊科接受评估的儿童均有某种类型的感染。●脑膜刺激征和/或精神状态突然改变提示存在危及生命的感染,如脑膜炎或脑炎。●有局部疼痛的儿童可能存在特定感染,如咽炎、中耳炎、鼻窦炎或牙科感染。(参见上文‘常见疾病’)●对于有脑肿瘤的头痛儿童,诊断时除头痛外几乎总伴有其他症状。除慢性进展性的头痛模式外,下列症状也提示可能存在颅内肿块(如脑肿瘤):伴有呕吐,特别是进展性呕吐行为改变烦渴/多尿和/或视野缺损(提示颅咽管瘤)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如共济失调(行走不稳)、协调变化、“笨拙”、视物模糊或复视●创伤–儿童头部受伤后,颅内出血可导致头痛。●环境或毒物暴露–一个家庭中数位成员突发头痛和恶心(或有儿童发生头痛并晕厥),则可能是由于一氧化碳中毒。●视力改变–特发性颅内压增高患者可报告视力退化,同时伴有严重、不能缓解的头痛。●自主神经症状–丛集性头痛可能会伴有出汗或其他自主神经症状。●先兆–偏头痛出现前可能会有先兆,如视野闪光或暗点,特别是对于10岁以上的儿童。3)神经系统检查—绝大多数有严重神经系统疾病的头痛儿童进行神经系统检查时会有异常表现。●精神状态改变可能是由脑炎、颅内出血、颅内压增高或高血压脑病引起。●所有接受头痛评估的儿童建议进行眼底检查。对年幼或不配合患儿进行眼底检查时,经常无法充分查看患儿的视盘。视乳头水肿、出血、渗出和异常血管是严重颅内病变的重要表现,但没有这些表现也不能排除显著疾病的可能。●眼外肌麻痹或眼球震颤可能是由颅内压增高或肿块病变的直接压迫所致。●运动不对称、步态障碍,或精细运动协调困难提示存在局灶性颅内病变。●一些偏头痛儿童的偏头痛综合征还包含局灶性神经系统异常(如眼肌麻痹、运动无力或共济失调)。5.头痛孩子应做哪些检查?1)神经影像学(CT或者磁共振MRI):如果儿童出现以下临床特征,则需要在急诊科行神经影像学检查:●慢性进展性头痛●严重头痛●神经系统检查异常●提示神经皮肤综合征的皮肤病变●3岁以下的儿童出现原因不明的严重头痛CT广泛普及,一般可发现任何需要立即处理的疾病。有些儿童之后可能还需要行MRI检查,以进一步明确CT检查中发现的异常情况,或发现CT检查无法显示的病变(例如某些感染、出血性过程或静脉窦栓塞CVT)。由于CT检查迅速又安全,所以对疑似颅内占位性病变的儿童,不应该为了行MRI检查而延迟CT检查。脑MRI通常是非急症患儿的首选。如果无法进行MRI或需要立即成像(例如,疑似急性出血、快速诊断占位性病变),则进行头部CT。如果临床医生怀疑为炎症性病因或血脑屏障破坏(例如,脓肿、肿瘤),应进行钆增强MRI或对比增强CT。在非紧急情况下(或者头部CT扫描正常但仍有持续担忧时)通常首选MRI,因为MRI可以尽可能减少辐射暴露,且比CT更敏感[54]。MRI在显示蝶鞍病变、颅颈交界区病变、颅后窝病变、白质异常和先天异常方面比CT更可靠。不过,幼儿行MRI检查可能需要镇静。如果初始MRI、CT或腰椎穿刺(lumbar puncture,LP)发现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实质出血,则可能需要进行磁共振血管造影或CT血管造影2)血其他检查—应根据需要进行其他检查来评估疑似存在的基础疾病。应对这些检查进行调整,以专门评估根据病史和体格检查信息所提示的疾病。例如:●血常规和红细胞沉降率(如果疑似存在感染、血管炎或恶性肿瘤)●血清或尿液毒理学筛查(如果怀疑急性中毒)●甲状腺功能检查(如果怀疑存在甲状腺功能障碍)6.要不要做腰穿?如有下列情况,头痛儿童的急诊评估应包括腰椎穿刺检查:●疑似非局灶性感染(脑膜炎、脑炎)●怀疑为神经影像学检查未诊断出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在神经影像学检查之后,对疑似IIH的患儿测定脑脊液开放压大多数有局灶性神经系统检查异常的患者在腰椎穿刺之前应行CT检查。对颅内压增高的患者行腰椎穿刺有引起疝综合征的风险。对疑似脑膜炎的儿童,若其病情不稳定或在腰椎穿刺前必须先行神经影像学检查,则抗生素治疗不应因此而延迟7.儿童头痛怎样治疗儿童及青少年复发性和慢性头痛的治疗取决于基础病因,对于病因明确的积极针对病因治疗,如各种感染、颅脑外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毒、肿瘤、血液系统疾病等等。对于偏头痛的急性期治疗:偏头痛的顿挫(对症)疗法包括使用镇痛药(如,NSAID或对乙酰氨基酚)、曲坦类药物、止吐药及较少使用的DHE。儿童偏头痛的初始治疗通常包括使用非阿片类口服镇痛药,可能还包括止吐药。偏头痛急性期治疗时的药物选择和药物使用排序,我们建议实施阶梯治疗层级,分为1-3级,并可为愈加严重的偏头痛提供选择:●第1级(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每剂15mg/kg,或者布洛芬,每剂10mg/kg,或者萘普生,每剂5mg/kg●第2级(曲坦类药物),对体重超过50kg的儿童(通常年龄10岁及以上):舒马普坦50mg,或者阿莫曲坦6.25mg,或者利扎曲普坦5mg(同时使用普萘洛尔时,减少剂量)●第2级(曲坦类药物),对体重30-50kg的儿童(通常年龄为5-10岁):利扎曲普坦半片(2.5mg)或1片(5mg)(同时使用普萘洛尔时,减少剂量),或者舒马普坦鼻喷雾剂5mg,或者舒马普坦片剂25mg●第3级:曲坦类药物与一种第1级药物联用,同时给药,和/或异丙嗪,每剂0.25-0.5mg/kg。儿童偏头痛的预防性治疗药物丁一峰以后会专门介绍一个章节。偏头痛是儿童中最常见的急性、复发性头痛综合征。对儿童和家属进行偏头痛方面的教育,是治疗的一个重要方面。头痛日历有助于发现触发因素、明确发作特点并记录对治疗的反应。如果明确了触发因素,应予以避免。当发生症状时,应让儿童在黑暗安静的房间休息或睡觉。●对于急性偏头痛儿童,我们建议初始使用一种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进行顿挫治疗。如果患者对其中一种药物无反应,可尝试使用另一种。布洛芬的初始剂量为10mg/kg,如有需要,可在4-6小时后重复给予该剂量。24小时内给药不应超过4次(最大日剂量为40mg/kg)。或者,可给予对乙酰氨基酚15mg/kg(通常为1-2片的325mg片剂),最大剂量为1000mg;若症状持续存在,2-4小时后可重复给药,但24小时内给药不应超过3次。●对于伴恶心和呕吐的急性偏头痛儿童,我们建议给予异丙嗪(0.25-0.5mg/kg),根据需要,每4-6小时1次。●对于镇痛药无效、不伴呕吐的急性偏头痛儿童,我们建议初始治疗使用口服曲坦类药物或舒马普坦联合萘普生(以复方制剂给药或两药合用)。可能包括口服舒马普坦,起始剂量为25mg,最大剂量为50-100mg。8.我能自己做些什么来改善孩子的症状吗?能。如果孩子无需就诊,您可以:●让孩子在安静、黑暗的屋子休息,并用凉毛巾敷其前额。●在孩子想要睡觉时劝其睡觉。睡觉可起到缓解作用,尤其是对偏头痛。●给孩子缓解疼痛的药物,比如儿童用对乙酰氨基酚(商品名:Tylenol等)或儿童用布洛芬(商品名:Advil、Motrin等)。不要给孩子使用阿司匹林,因为该药对儿童可造成一种被称为“Reye综合征”的致命性情况。9.我能做些什么来防止孩子发生头痛吗?能。某些食物或儿童的某些行为可诱发部分头痛。请为孩子记录“头痛日志”,包括每次的头痛发作,以及头痛开始前孩子吃了什么和做了什么,以便确定孩子是否应该避免某些诱发因素。一些常见的头痛诱发因素是:●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或饥饿漏餐等●饮水不足●咖啡因摄入过少或过多:尽量少吃咖啡、奶茶、浓茶等●睡眠过多或过少:应保证作息规律,睡眠充足。●应激:情绪过于激动、抑郁、悲伤等。作者:丁一峰,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神经科,主治医师,儿科学博士。擅长癫痫、热性惊厥、结节性硬化症、抽动症、多动症、病毒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等感染性及神经遗传性疾病。(微信公众号:神经科医路同行)参考文献1.Hafidh MA,Keogh I,Walsh RM,et al.Otogenic intracranial complications.a 7-year retrospective review.Am J Otolaryngol 2006;27:390.2.Corson MA,Postlethwaite KP,Seymour RA.Are dental infections a cause of brain abscess?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Oral Dis 2001;7:61.3.The epidemiology of headache among children with brain tumor.Headache in children with brain tumors.The Childhood Brain Tumor Consortium.J Neurooncol 1991;10:31.4.Dobrovoljac M,Hengartner H,Boltshauser E,Grotzer MA.Delay in the diagnosis of paediatric brain tumours.Eur J Pediatr 2002;161:663.5.Honig PJ,Charney EB.Children with brain tumor headaches.Distinguishing features.Am J Dis Child 1982;136:121.6.Al-Jarallah A,Al-Rifai MT,Riela AR,Roach ES.Nontraumatic brain hemorrhage in children:etiology and presentation.J Child Neurol 2000;15:284.7.Hampson NB,Hampson LA.Characteristics of headache associated with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Headache 2002;42:220.8.Jones BV,Egelhoff JC,Patterson RJ.Hypertensive encephalopathy in children.AJNR Am J Neuroradiol 1997;18:101.9.Pavlakis SG,Frank Y,Chusid R.Hypertensive encephalopathy,reversible occipitoparietal encephalopathy,or 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three names for an old syndrome.J Child Neurol 1999;14:277.10.Pham TH,Moir C,Thompson GB,et al.Pheochromocytoma and paraganglioma in children:a review of medical and surgical management at a tertiary care center.Pediatrics 2006;118:1109.11.Schobitz E,Qureshi F,Lewis D.Pediatric headaches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Curr Pain Headache Rep 2006;10:391.
作者:丁一峰,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神经科,主治医师,儿科学博士。擅长癫痫、热性惊厥、结节性硬化症、抽动症、多动症、病毒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等感染性及神经遗传性疾病。(微信公众号:神经科医路同行)婴儿痉挛这种癫痫类型这么严重,到底能不能治?应该怎样治?1.什么是婴儿痉挛?婴儿痉挛(IS)是婴儿期和儿童早期的年龄特异性癫痫性疾病。特有的临床表现包括:大多数患者在3-8月龄发病,与发育迟滞密切相关,死亡率高,传统抗癫痫药难以控制,对激素治疗有独特反应性。婴儿痉挛是一种罕见疾病,发病率为1.6-4.5/10,000例活产儿。患病率低于发病率可能反映了这种疾病的死亡率相当高。在相当一部分(12%)极重度精神发育迟滞的儿童中发现了婴儿痉挛病史。2.婴儿痉挛是遗传的吗?我们家祖祖辈辈都没有啊!虽然一些婴儿痉挛患者具有遗传性疾病,如结节性硬化症,但大多数病例是散发的。婴儿痉挛家族史阳性率为1%-7%(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父亲、母亲两方都是正常的)。诱发癫痫发作可能与环境因素,如缺氧或产伤密切相关。极少数家族表现为X连锁遗传婴儿痉挛。ARX(aristaless-related homeobox)基因(定位于Xp21.3-Xp22.1)突变可导致家族性综合征,表现为婴儿痉挛、重度精神发育迟滞和随后的癫痫。同一家族中其他受累成员可能具有不同的综合征,表现为精神发育迟滞与肌张力障碍、肌阵挛性癫痫发作、无脑回和/或生殖器异常的某种组合。3.那么婴儿痉挛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按照国际抗癫痫联盟(International League Against Epilepsy, ILAE)的婴儿痉挛工作组的最新建议:婴儿痉挛分为三类:1)症状性婴儿痉挛:具有明确病因和/或在痉挛发病时显著发育迟缓;2)拟诊症状性(原称:隐源性婴儿痉挛):病因未知且在痉挛发病时发育正常;3)特发性婴儿痉挛:在发病时发育正常、体格检查和神经影像学检查结果正常、脑电图高峰失律且不伴局灶性癫痫样异常;一、症状性IS的病因包括(在大多数(60%-70%)婴儿痉挛病例中,可以识别出一个或多个病因因素。采用神经影像学和PET检查进行后续评估可能使已知病因的患者比例增至高达90%):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皮质发育不良是最常见的疾病,估计占IS产前原因的30%。可能引起IS的其他CNS畸形包括:脑发育不全(如Aicardi综合征)、无脑回(如Miller-Dieker综合征)、前脑无裂畸形和半侧巨脑症。几乎所有Miller-Dieker综合征患者和Aicardi综合征患者在某一阶段都存在IS。---因此建议头颅磁共振检查。结节性硬化病-结节性硬化病(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 TSC)是最常引起IS的神经皮肤疾病,占产前原因的10%-30%。多达68%的TSC患者可发生IS,7%-25%的IS患者合并TSC。因为在痉挛首次发生时TSC的临床表现可能不明显,所以IS儿童中TSC的实际发病率可能更高。其他神经皮肤疾病-其他与IS相关的神经皮肤综合征包括线状皮脂腺痣、色素失禁症、Ito综合征和1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1, NF1)。---因此建议头颅磁共振/CT检查。染色体异常-染色体异常占West综合征产前病因的15%。唐氏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最常见。与IS相关的其他染色体异常包括:18q重复、7q重复、染色体7q11.23-q21.11上MAGI2基因缺失,以及部分2p三体。---因此建议必要时染色体检查。其他基因突变-对于其他原因不能解释的IS患儿,全基因组和全外显子组测序已发现了多种可能致病的新生突变。已发现与IS有关的具体基因包括编码以下蛋白的基因:叉头蛋白G1(FOXG1)、突触融合蛋白结合蛋白1(STXBP1)、钙/钙调蛋白依赖性丝氨酸蛋白激酶(CASK)、ALG13、吡哆胺-5’-磷酸氧化酶(PNPO)以及腺苷酸琥珀酸裂解酶(ADSL)。---因此建议必要时基因检测。遗传性代谢病-遗传性代谢病可能与IS有关: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 PKU)、二氢喋啶还原酶缺乏、Menkes病、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缺乏、细胞色素C氧化酶缺乏(Leigh综合征)、组氨酸血症、吡哆醇缺乏、尿素循环障碍和先天性糖基化病等。---因此建议必要时血串联质谱+尿气相色谱-质谱检测。先天性感染 — IS可发生于累及CNS的先天性感染婴儿中。这些感染包括弓形虫病、梅毒和巨细胞病毒感染。---因此建议必要时TORCH检测。围生期原因 — IS可能与围生期损伤有关,包括缺氧缺血性脑病和新生儿低血糖。---因此建议详细询问孕产史。产后损害 — 在15%-67%的病例中,IS归因于产后损害。这些损害包括创伤性损伤、近乎淹溺、肿瘤和CNS感染(包括细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因此建议详细询问相关病史。二、隐源性(拟诊症状性)婴儿痉挛:在对称性痉挛发病之前发育正常;没有其他类型的癫痫发作;体格检查正常;CT和MRI均正常;在成串的连续痉挛发作中,各次痉挛之间高峰失律再现;在发作间期或发作期均没有任何局灶性脑电图异常;具有隐源性IS的受累婴儿比例为4%-42%;该IS亚类似乎比症状性IS的预后更好;三、特发性婴儿痉挛:ILAE的IS工作组提议增加特发性类型。该类型包括在发病时发育正常、体格检查和神经影像学检查结果正常、脑电图高峰失律且不伴局灶性癫痫样异常的患者。通常推测这些综合征具有遗传基础。4.婴儿痉挛的孩子的特征性表现是什么?婴儿痉挛的特征是婴儿期或儿童期早期起病的癫痫性痉挛(通常伴有高峰失律的EEG模式)和发育倒退。起病年龄-大多数(90%)受累儿童起病时不到1岁,起病时间范围从出生后1日到4.5岁。发病率高峰为出生后3-7个月(50%-77%),很少18个月以后起病。痉挛-痉挛可累及颈部、躯干和四肢肌肉,通常对称且同步,但也可能存在不同的临床形式(视频发不了,大家可在网络上搜索“婴儿痉挛”视频)。癫痫发作的范围和强度多种多样。发作事件的范围可从颈部、躯干和四肢的屈肌和/或伸肌的广泛急剧挛缩到仅限于腹直肌的短暂挛缩或仅是一次点头。体位可影响痉挛的类型。发作后常发生哭闹或尖叫,但未被归为癫痫发作的一部分。大多数痉挛(80%)表现为2-125次痉挛的群集性发作,频率多达每分钟13次。在觉醒状态下和白天,痉挛发作更频繁。丛集性发作往往发生于觉醒后。父母和医护人员可能都很难识别和准确报告痉挛。其他临床表现-大多数患儿存在明显的神经发育迟滞和/或倒退,表现为认知和运动障碍。1/3-1/2的婴儿痉挛患者存在除痉挛之外的癫痫发作类型,包括部分发作、肌阵挛性发作、强直发作和强直阵挛发作。5.婴儿痉挛的孩子的病程是怎样发展的?临床病程-婴儿痉挛的进展通常包括数个阶段。在初始阶段,痉挛可能不常发生、孤立发作且相对较轻。既往正常的婴儿可能突然出现发育倒退。接下来的第2阶段是最严重的阶段,痉挛发作频率增加,呈连续性或群集性发作。当疾病活动性达到顶峰时,24小时中可能发生数百次痉挛。发育停滞或倒退在这一阶段中最为明显。第3阶段的特征是痉挛频率和强度进行性持续下降,下降可能十分迅速,也可能是一个渐进过程。痉挛消退后可能会出现其他形式的癫痫发作。6.怎样诊断婴儿痉挛?脑电图-具有临床特征的患者可通过EEG确诊婴儿痉挛。完整的EEG评估应捕捉到发作事件,并包括一个完整的睡眠-觉醒周期。推荐患者住院一晚进行24小时视频EEG监测;部分患者可能仅需2小时或4小时的EEG检查。初始评估未能确诊的患者可能需要延长或反复监测。高峰失律-大多数患儿在发作间期具有高峰失律的脑电图模式。这种脑电图模式被确认为是婴儿痉挛的定义性特征(defining feature)。高峰失律的无序表现提示存在严重的大脑皮层功能障碍[21]。高峰失律常见于婴儿痉挛早期,可在痉挛发作之前出现。发作期脑电图-发作期EEG通常显示短暂的高电压慢波,紧接着是活动性衰减。这些脑电图的变化并不能预测痉挛的类型(屈肌型、伸肌型或混合型)。在无癫痫发作临床证据时,广泛性电衰减发作(电衰减反应)可能也在清醒或睡眠状态下发生。单侧表现-局灶或单侧EEG表现可能提示存在结构性脑损伤。单侧高峰失律和非对称性的发作期EEG改变经常同时出现,它们一致提示存在一侧的局灶或非对称结构性脑损伤,可能在高分辨头颅MRI见到病灶。非对称性EEG改变也可见于非对称性婴儿痉挛,但这不常见。双侧结构性脑损伤且一侧损伤更严重的患者也可发生单侧高峰失律。7.各国都有哪些治疗方案?哪些药物有效?婴儿痉挛治疗的主要选择包括激素治疗及抗癫痫药物治疗;激素主要选用促皮质素[即,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 ACTH)],抗癫痫药主要选用氨己烯酸。在日本,吡哆醇通常作为婴儿痉挛的一线治疗药物。美国方案:ACTH为大部分婴儿痉挛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ACTH 20-30U/d开始,肌内注射(不根据体重进行剂量调整)。2周时再次进行评估,如果持续存在痉挛或高峰失律,则将剂量增至40U/d。或:大剂量ACTH的方案,即:75U/m2ACTH,肌内注射,一日2次,持续2周;然后逐步减量至30、15和10U/m2,每日清晨给予肌内注射,每种剂量连用3日,然后10U/m2隔日清晨给予1次,共6日。治疗持续时间-2010年共识声明建议,ACTH以最大剂量治疗2周后应开始逐渐减量至停药。复发在初始治疗有效的患儿中并不少见。目前尚无指导这些患儿治疗的相关数据。通常,如果ACTH在之前能有效控制病情,则再给予患者一个疗程(4-6周)的ACTH治疗。泼尼松治疗仅用于ACTH初始治疗无效的患者。采用泼尼松[2mg/(kg·d),口服治疗6周,此治疗基于临床经验,尚待更多临床试验研究。结节性硬化症-与其他导致婴儿痉挛的病因相比,氨己烯酸治疗TS合并婴儿痉挛患儿可能更加有效,疗效甚至可达90%-100%。在婴儿痉挛患者中,氨己烯酸标准的剂量上调幅度为:初始剂量为50mg/(kg·d),根据临床反应,必要时可逐渐增加至100-150mg/(kg·d)。剂量改变后2周评价疗效。其他抗癫痫药物 — 新型抗癫痫药物在IS治疗中可能有效,包括:丙戊酸钠(德巴金)、唑尼沙胺、托吡酯(妥泰)等。生酮饮食-对于一线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生酮饮食可控制其痉挛发作。然而,目前仅有观察性数据可用于评估其疗效。手术治疗-尽管许多婴儿痉挛患者存在弥散性异常,但部分患者会有局灶性脑皮质结构异常或代谢异常,外科切除可能有效。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婴儿痉挛患者(约30%-40%),如果存在神经发育停滞或倒退,并且没有证据显示存在弥漫性脑损伤或者存在退行性或代谢性疾病,可考虑行手术治疗。但如果皮层切除术会造成不可接受的新的神经功能缺陷,则不考虑手术治疗。英国方案激素选择是泼尼松龙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在英国,推荐使用泼尼松龙作为一线治疗,尽管ACTH被推荐为美国共识报告中的一线治疗药物。天然ACTH被称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可能在某些国家/地区不可用。合成ACTH被称为二十四碳四烯tetracosactide(也称为四十二碳四烯酸tetracosactrin)是英国ACTH的优选形式。我院方案(国内方案)国产ACTH针剂10-20 U/d,静脉持续滴注8 h 以上,监测药物毒副作用。2 周1 疗程。疗程结束后口服强的松2-4mg /( kg·d),每天晨起顿服,逐渐减量,4周减完。ACTH 结束后2 周内,抗癫痫药物不变,2周后对疗效不满意患者调整治疗方案。8.治疗会不会有副作用?1)采用ACTH治疗可能出现严重的副作用:使用ACTH治疗的患儿的副作用发生率分别为37%-85%。副作用包括高血压、免疫抑制和感染、电解质紊乱、胃肠道功能紊乱、视物模糊、肥厚型心肌病、脑萎缩和生长缺陷。还可观察到暂时性的类库欣样外观、多毛症、易激惹及睡眠障碍。这些改变在停用该药物后可逆。2)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通常与ACTH治疗相似。3)接受氨己烯酸治疗的患儿可发生不可逆的视网膜功能障碍及向心性视野缩小;也有关于采用氨己烯酸治疗婴儿痉挛的婴儿产生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异常的报道;轻微副作用(例如,嗜睡、易激惹、张力减退、睡眠障碍和体重增加)的发生率较低,通常不需要停药。镇静、易激惹、失眠和张力减退的发生率分别为9%-24%、4%-9%、9%和9%。0-6%的儿童因为副作用而停用氨己烯酸。9.婴儿痉挛能治好吗?婴儿痉挛患儿的整体预后较差。其死亡率范围为3%-33%。其他不良结局包括可能难治性癫痫,以及中至重度的神经发育障碍。癫痫发作-大约一半的婴儿痉挛患儿临床痉挛在3岁前停止,这种发作很少持续到5岁之后。脑电图显示的高峰失律也往往随着发育成熟而消失。总的来看,50%-90%的婴儿痉挛患者会出现其他癫痫发作类型。一般而言,症状性婴儿痉挛患者较隐源性婴儿痉挛患者更可能出现其他癫痫发作类型(57.5% vs 35.3%)。据观察,隐源性婴儿痉挛患儿相较于症状性婴儿痉挛患儿,前者癫痫发作的结局更佳;而且,痉挛发作的起病越早(出生后4个月内起病 vs 出生后4-8个月起病 vs 出生8个月后起病),结局越好。Lennox-Gastaut综合征 — 大约27%-50%的婴儿痉挛患者会发生一种重型癫痫,即Lennox-Gastaut综合征。该综合征包括许多特征性的癫痫发作类型(典型的发作性倾倒、轴性强直性癫痫发作)及特定脑电图模式。发育结局 — 约85%的婴儿痉挛患儿存在发育迟滞;大多数患儿存在严重(50%)或轻微(40%)的神经功能障碍。婴儿痉挛患儿发育结局的长期预后似乎取决于其基础疾病。一般而言,相较于症状性婴儿痉挛患儿,隐源性婴儿痉挛患儿的结局更佳。认知功能障碍在隐源性婴儿痉挛患儿中也较为常见,即使痉挛发作后不久即停止且没有复发的患儿也常见认知功能障碍。治疗效果 — 婴儿痉挛的治疗可能会改善发育及其他长期结局,如果发病后尽快开始治疗,结局也可能更好。在隐源性患者中,相较于在癫痫发作开始1或2个月后接受治疗的患者,在1-2个月内接受治疗的患者认知结局正常的人数更多(20%-25% vs 70%-85%)。成功治疗婴儿痉挛可能改善其长期预后。作者:丁一峰,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神经科,主治医师,儿科学博士。擅长癫痫、热性惊厥、结节性硬化症、抽动症、多动症、病毒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等感染性及神经遗传性疾病。(微信公众号:神经科医路同行)参考文献 1. Go CY, Mackay MT, Weiss SK, et al. Evidence-based guideline update: medical treatment of infantile spasms. Report of the Guideline Development Subcommittee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 and the Practice Committee of the Child Neurology Society. Neurology 2012; 78:1974. 2. Mackay MT, Weiss SK, Adams-Webber T, et al. Practice parameter: medical treatment of infantile spasms: report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 and the Child Neurology Society. Neurology 2004; 62:1668. 3. Hancock EC, Osborne JP, Edwards SW. Treatment of infantile spasms.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3; :CD001770. 4. Pellock JM, Hrachovy R, Shinnar S, et al. Infantile spasms: a U.S. consensus report. Epilepsia 2010; 51:2175. 5. Wilmshurst JM, Gaillard WD, Vinayan KP, et al. Summary of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infantile seizures: Task Force Report for the ILAE Commission of Pediatrics. Epilepsia 2015; 56:1185. 6. Brunson KL, Khan N, Eghbal-Ahmadi M, Baram TZ. Corticotropin (ACTH) acts directly on amygdala neurons to down-regulate 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gene expression. Ann Neurol 2001; 49:304. 7. Snead OC 3rd. How does ACTH work against infantile spasms? Bedside to bench. Ann Neurol 2001; 49:288. 8. Pentella K, Bachman DS, Sandman CA. Trial of an ACTH4-9 Analogue (ORG 2766) in children with intractable seizures. Neuropediatrics 1982; 13:59.
作者:丁一峰,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神经科,主治医师,儿科学博士。擅长癫痫、热性惊厥、结节性硬化症、抽动症、多动症、病毒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等感染性及神经遗传性疾病。(微信公众号:神经科医路同行)1.什么是热性惊厥?答: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s,FS)是儿童惊厥最常见的原因。具有年龄依赖性,多见于6月龄~5岁,患病率为3%~5%。根据2011年美国儿科学会(AAP)标准,FS为一次热程中(肛温≥38.5℃,腋温≥38℃)出现的惊厥发作,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证据及导致惊厥的其他原因,既往也没有无热惊厥史。FS通常发生于发热24小时内,如发热≥3 d才出现惊厥发作,应注意寻找其他导致惊厥发作的原因。部分FS患儿以惊厥起病,发作前监护人可能未察觉到发热,但发作时或发作后立即发现发热,临床上应注意避免误诊为癫痫首次发作。2.热性惊厥都一样吗?答:其实不太一样。根据临床特征,FS分为单纯性FS和复杂性FS。其中单纯性FS占70%~80%,发病年龄多为6月龄~5岁,表现为全面性发作,持续时问<15 min、一次热性病程中发作一次、无异常神经系统体征;复杂性FS占20%~30%,发病年龄多<6月龄或>5岁,发病前有神经系统异常,表现为局灶性发作或全面性发作,发作持续时间≥15 min或一次热程中发作I>2次,发作后可有神经系统异常表现,如Todd’s麻痹(短暂瘫痪。该瘫痪可以是局部的也可以是全身的,但通常只发生在身体的一侧。它最常见于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大发作)以后,并在癫痫的发作过后,可能会持续几个小时或偶尔持续几天)等。FS持续状态是指FS发作时间≥30 min或反复发作、发作间期意识未恢复达30分钟及以上。3.引起惊厥的原因是什么?答:引起FS的常见病因包括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鼻炎、中耳炎、肺炎、急性胃肠炎、出疹性疾病、尿路感染及个别非感染性的发热疾病等,病毒感染是主要原因。FS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主要系患儿脑发育未完全成熟髓鞘形成不完善、遗传易感性及发热等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所致。本病具有明显的年龄依赖性及家族遗传倾向,常为多基因遗传或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不完全外显。已报道有多个基因和/或染色体异常与FS相关。因此,对首发年龄小、发作频繁或有家族史者建议转诊至三级医院诊断治疗,必要时行遗传学检测。4.为什么医生还要我做很多检查?答:热性惊厥是排除性诊断,应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癫痛、中毒性脑病、代谢紊乱、急性中毒或遗传代谢病等其他病因所致的惊厥发作相鉴别。因此临床常需要检查:血常规、血生化(电解质、肝肾功能、血氨),腹泻者尤其夏秋季突发频繁惊厥者应检查粪常规,以鉴别中毒性细菌性痢疾等。5.为什么有些孩子要做腰穿?答:以下情况推荐脑脊液检查:(1)有原因未明的嗜睡、呕吐或脑膜刺激征和/或病理征阳性;(2)6-12月龄未接种流感疫苗、肺炎链球菌疫苗或预防接种史不详者;(3)已使用抗生素治疗,特别是<18月龄者,因这个年龄段患儿脑膜炎/脑炎症状和体征不典型,且抗生素治疗可掩盖脑膜炎/脑炎症状;(4)对于复杂性FS患儿应密切观察,必要时进行脑脊液检查,以除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6.需要做脑电图吗?答:以下特征均为继发癫病的危险因素,推荐进行脑电图检查与随访:局灶性发作、神经系统发育异常、一级亲属有特发性癫病病史、复杂性FS、惊厥发作次数多。鉴于发热及惊厥发作后均可影响脑电图背景电活动,并可能出现非特异性慢波或异常放电,推荐在热退至少1周后检查。7.要做头颅CT或者磁共振吗?答:以下情况推荐行头颅影像学检查寻找病因:头围异常、皮肤异常色素斑、局灶性神经体征、神经系统发育缺陷或惊厥发作后神经系统异常待续数小时。对于惊厥相关脑部病变的检出,通常磁共振成像(MRI)较CT更敏感,但检查时间相对较长,对镇静要求高。FS持续状态的患儿急性期可能发生海马肿胀,远期则可能引起海马萎缩,并可能导致日后颐叶癫病的发生,必要时应复查头颅MRI。8.医生为什么要我们留观?答:以下情况需留院或住院观察:(1)有嗜睡等神经系统症状或异常体征者;(2)首次发作年龄<18月龄尤其是已使用抗生素治疗者;(3)FS的感染原因不明或感染较为严重者;(4)复杂性FS或惊厥持续状态患儿,后续病情变化可能较复杂,建议住院观察;(5)对于无明确家族史者建议住院观察以明确病因。既往有单纯性FS病史的患儿或年龄>18月龄首次单纯性FS发作者,发热病因明确且临床症状及体征平稳,则无需住院治疗,但仍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9.以后发热还会再惊厥吗?答:FS首次发作后的复发与年龄相关,首发年龄<12月龄者复发率高达50%,而首发年龄12月龄及以上者复发率约为30%。复发的危险因素(1)起始年龄小;(2)发作前发热时间短(<1 h);(3)一级亲属中有FS史;(4)低热时出现发作。具有危险因素越多,复发风险越高。10.以后会变成癫痫吗?答:10%~15%的癫病患者既往有FS史,FS后继发癫痛的比例不一;单纯性FS、复杂性FS继发癫病的概率分别为1.0%~1.5%和4.0%~15.0%。FS继发癫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1)神经系统发育异常;(2)一级亲属有特发性或遗传性癫病病史;(3)复杂性FS。具有危险因素越多,继发癫病的风险越高。另外惊厥发作前发热时间短及FS发作次数多也与继发癫病有关。因此,对于年龄小、反复发作局灶性发作或惊厥持续状态、家族史阳性的患儿应警惕热敏感相关的癫病综合征,建议至三级医院进行专科评估。11.以后又惊厥了该怎么办?答:大多数FS呈短暂发作,持续时间1-3分钟,不必急于止惊药物治疗。应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跌落或受伤;勿刺激患儿,切忌抬人中、撬开牙关按压或摇晃患儿导致其进一步伤害;抽搐期间分泌物较多,可让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或侧卧位,及时清理口鼻腔分泌物,避免窒息;同时监测生命体征、保证正常心肺功能,必要时吸氧,建立静脉通路。【以下医生须知】若惊厥发作持续>5分钟,则需要使用药物止惊。首选静脉缓慢注射地西洋0.3-0.5mg/kg(10mg/次),速度1-2 mg/min,如推注过程中发作终止即停止推注,若5分钟后发作仍未控制或控制后复发,可重复一剂;如仍不能控制,按惊厥持续状态处理。该药起效快,一般注射后1-3min发挥作用,但推注速度过快可能出现抑制呼吸、心跳和降血压的不良反应。如尚未建立静脉通路,可予咪达挫0.3mg/kg(10mg/次)肌肉注射或100g/L水合氯醒溶液0.5ml/kg灌肠,也可发挥止惊效果。对于FS持续状态的患儿,需要静脉用药积极止惊,并密切监护发作后表现,积极退热,寻找并处理发热和惊厥的原因。12.有方法来预防吗?答:间歇性预防治疗指征:(1)短时间内频繁惊厥发作(6个月内≥3次或1年内I>4次);(2)发生惊厥持续状态,需止惊药物治疗才能终止发作者。在发热开始即给予地西泮口服,每8 h口服0.3mg/kg,≤3次大多可有效防止惊厥发生。报道称新型抗癫痫药物左乙拉西坦(开浦兰)间歇性用药可预防FS复发。卡马西平和苯妥英问歇性用药对预防复发无效。长期预防治疗指征:单纯性FS远期预后良好,不推荐长期抗癫痫药物治疗。FS持续状态、复杂性FS等具有复发或存在继发癫痫高风险的患儿,建议到儿科神经专科进一步评估。13.惊厥的孩子能接种疫苗吗?答:FS患儿原则上元预防接种禁忌。一些疫苗接种后可能引起发热,进而导致惊厥,但这并非疫苗本身对大脑的直接作用。疫苗接种后发生FS的风险与其他发热疾病诱发的风险相似。患儿不必因此禁忌接种疫苗,否则可能给患儿带来更大的疾病风险。作者:丁一峰,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神经科,主治医师,儿科学博士。擅长癫痫、热性惊厥、结节性硬化症、抽动症、多动症、病毒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等感染性及神经遗传性疾病。(微信公众号:神经科医路同行)
作者:丁一峰,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神经科,主治医师,儿科学博士。擅长癫痫、病毒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结节性硬化症、抽动症、多动症等感染性及神经遗传性疾病。(微信公众号:神经科医路同行)1.什么是疫苗?疫苗可预防某些严重的或致命的感染。它们通过帮助身体对抗可导致感染的致病微生物而起效。由于疫苗,感染导致的死亡人数(尤其是儿童)已大幅减少。疫苗也减少了因脊髓灰质炎和其他可致永久性损伤的感染而致残的患者数量。部分疫苗在仅接种1剂后便能起效,其他一些则需在2剂或更多剂后才能起效。疫苗通常需要数周才开始起效。2.为什么应该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有助于防止您生病。即使您生病,接种了疫苗也可防止您出现严重病情。此外,接种了疫苗还可防止您周围的人生病。3.疫苗可引起什么副作用?疫苗通常不会引起副作用;少数宝贝接种后会引起:●注射部位发红、轻度肿胀或疼痛●轻度发热●轻度皮疹●头痛或身体疼痛极少数引起较严重的副作用,如严重的变态反应。但是,极为少见。4.我何时应该接种疫苗及为什么接种?人们在不同的时期需要不同的疫苗:●婴儿和儿童通常需要接种一些特定的疫苗,以预防那些在生命中任何时候均可发生的感染。儿童期疫苗包括抗麻疹、腮腺炎、风疹和脊髓灰质炎疫苗。●月龄6个月以上的儿童和成人需要每年接种1次流感疫苗。部分成人还需要接种一种可预防最常见类型肺炎(一种肺部感染)的疫苗。此外,成人有时需要接种在儿童期漏种的疫苗。●旅行者有时需要疫苗来预防存在于旅行目的地的感染。5.如果我有鸡蛋过敏该怎么办?人们有时会担心这一点,因为某些形式的流感疫苗含有少量的蛋类成分,但是其含量非常小,不足以造成过敏反应。如果您有蛋类过敏,仍应该接种流感疫苗。以下部分来自姜玉武教授的问答。6.接种疫苗后是否会出现热性惊厥或癫痫发作?普通孩子接种疫苗是不会出现热性惊厥发作或者癫痫发作。目前认为,有两个疫苗相对来说容易引起惊厥的发作,一是百白破,一是麻风腮。但是没有研究发现,普通人和既往有热性惊厥的孩子接种疫苗后发作次数会明显增加。也就是说,他只是因为打疫苗出现了发烧,然后诱发了热性惊厥的发作,而且这种发作并不会导致他将来更容易出现癫痫。对于百白破疫苗,因为他第一天接种疫苗的时候,出现发烧的相对比较多。如果既往有热性惊厥家族史,或者已经有热性惊厥的发生过的孩子,应该提醒家长,可能在发热后也可能出现一次热性惊厥发作,但是不需要给予特殊处理。对于麻风腮疫苗,有些研究表明它甚至在接种疫苗后的两周以内,更容易出现热性惊厥发作,但是它的预后和普通孩子远期预后是一样的,仍然是一个非常良性的过程。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或者百分之九十八的孩子不会因为这次的热性惊厥出现癫痫。所以在发达国家的指南里面,包括美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等都没有把它列为热性惊厥的禁忌症。7.特殊癫痫综合症的孩子可否接种疫苗?有一些特殊的癫痫综合征,像Dravet综合征,它是热性敏感的一个癫痫综合征,那么接种疫苗以后由于他可以产生发热,也可能会使他提前出现严重癫痫发作,但是对于他远期的结局,也就是说,你接不接种疫苗将来对于癫痫的发展都会出现,而且将来最终的结局是不受接种疫苗影响的。换句话,比如Dravet综合征的孩子他确实是热敏感,容易导致他发作,但是接种疫苗能够减少他将来感染严重疾病的概率,那这样的话实际上也减少了他出现一些严重癫痫发作的可能性,所以总体来讲,即使对于这些严重的癫痫脑病的孩子,仍然不是接种疫苗的禁忌症。而且在欧美国家对这种孩子,仍然鼓励他们按时接种,这是一个新的观点。但是要提醒这些孩子的家长,比如说尤其是Dravet综合征的孩子,当他接种疫苗以后,可能会因为发热导致他严重的癫痫发作,癫痫发作不是癫痫病,这个要区分开来。癫痫发作只是一次发作,这种时候应该提醒家长,接种疫苗的时候,如果出现发热,应该尽早使用安定类的药物,然后预防他出现一次严重的发作,或者说让他留院观察时间长一点。如果出现发作,迅速能够终止发作就可以了,并不需要禁用疫苗接种,这个是不对的。而且这样的话,是把孩子暴露在一个更加危险的境地。8.如何正确看待疫苗的安全性与适应症?还有关于疫苗接种的一些错误的理解,比如说妈妈希望对孩子来讲能绝对安全,说打疫苗是不是绝对安全?其实世界上从来就不存在绝对安全,甚至吃饭还有被噎死,哪有绝对安全的事情。目前的疫苗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概率,大概以百万级来算,所以相比不接种疫苗,感染这种疾病带来的危害接种疫苗要小的多的多,一般来说应该会小千倍以上的概率,或百倍以上的概率。所以接种疫苗总体对孩子来讲是一个很好的保护,至少目前国家规定的一类疫苗,从它的大量研究证据表明是非常安全的,远远好于不接种疫苗。但是大家知道,一个科学事实转换成政策是需要时间的,比如说像现在我们国家有些说明书,确实没有说允许癫痫孩子打疫苗,但是按照科学事实,或其他国家的现在已经采用的一些疫苗指南来看,目前对于癫痫和热性惊厥孩子来讲,没有任何一个疫苗是禁忌的。当然如果这个孩子正在一个活动性癫痫期,或者一个进行性脑病加重期,甚至还有一些严重的神经变性,或者进行性加重的神经系统疾病的时候,是不是接种?那么这个可以有些商榷或者延缓一下接种。但是在欧美国家,对于这样一些病人,更多的专家认为还是应该接种,因为这些孩子更容易得感染性疾病。接种疫苗后他们身上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比较严重。因为他疾病本身比较重,对于不良反应的耐受比较差,但是如果不接种的话,就把他暴露在一个能够得更严重疾病的境地。最终的结果,实际上可能对孩子还是不利的,所以现在主流的学术观点仍然认为,这种孩子也应该积极的接种疫苗,除非是有疫苗的绝对禁忌症,比如说现在正在感染,正在严重感染,那是不能用的。作者:丁一峰,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神经科,主治医师,儿科学博士。擅长癫痫、病毒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结节性硬化症、抽动症、多动症等感染性及神经遗传性疾病。(微信公众号:神经科医路同行)
作者:丁一峰,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神经科,主治医师,儿科学博士。擅长癫痫、病毒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结节性硬化症、抽动症、多动症等感染性及神经遗传性疾病。(微信公众号:神经科医路同行)1.什么是抽动障碍?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TD)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期,有时表现为难治的一种以不自主抽动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2.我们家孩子6个月大,是抽动症吗?抽动障碍起病年龄为2-21岁,以5-10岁最多见,10-12岁最严重;男孩子明显多于女孩子,男女之比为(3-5):1。太小年龄的孩子不首先考虑抽动障碍。3.什么样的症状要警惕抽动障碍?抽动障碍分为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其中运动性抽动是指头面部、颈、肩、躯千及四肢肌肉不自主、突发、快速收缩运动;发声性抽动是口鼻、咽喉及呼吸肌群的收缩,通过鼻、口腔和咽喉的气流而发声。40%-55%的患儿于抽动之前有身体局部不适感,包括压迫感、痒感、痛感、热、感冷感或其他异样感觉。4.抽动症会越来越严重吗?会变化吗?抽动特点抽动表现为一种不自主、无目的、快速、刻板的肌肉收缩。(1)抽动通常从面部开始,逐渐发展到头、颈、肩部肌肉,而后波及躯干及上、下肢。可表现为眨眼、吸鼻、努嘴、耸肩、甩头、吸肚子等;(2)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或者出现新的抽动形式;(3)症状时好时坏,可暂时或长期自然缓解,也可因某些诱因而加重。常见加重抽动的因素包括紧张、焦虑、生气、惊吓、兴奋疲劳感染被人提醒等。常见减轻抽动的因素包括注意力集中、放松、情绪稳定等。5.考虑抽动症障碍了,为什么还要做检查?抽动障碍的诊断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主要采用临床家长描述及观察患儿表现来诊断,因此,详细询问病史是正确诊断的前提。可选择的辅助检查包括脑电图、神经影像、心理测验及实验室检查,目的在于评估共患病及排除其他疾病。抽动障碍的辅助检查结果一般无明显异常;如脑电图检查有助于鉴别癫病发作;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主要在于排除基底核等部位有无器质性病变;心理测验有助于判别共患病,比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6.凡是有抽动都是抽动障碍吗?当然不是。抽动障碍需要与以下一些疾病鉴别。(1)肌张力障碍也是一种不自主运动引起的扭曲、重复运动或姿势异常,亦可在紧张、生气或疲劳时加重,易与TD相混淆,但肌张力障碍的肌肉收缩顶峰有短时间持续而呈特殊姿势或表情,异常运动的方向及模式较为恒定。(2)还需排除风湿性舞蹈病、肝豆状核变性、癫病、心因性抽动及其他锥体外系疾病。建议至儿童神经专科就诊。(3)需鉴别继发性抽动障碍包括遗传因素(如21-三体综合征、脆性X综合征、结节性硬化、神经棘红细胞增多症等)、感染因素(如链球菌感染、脑炎、神经梅毒、克-雅病等)、中毒因素(如一氧化碳、求、蜂毒等中毒)、药物因素(如眽甲酕、匹莫林、安非他明、可卡因、卡马西平、苯巴比妥、苯妥因、拉莫三唉等)及其他因素(如脑卒中、头部外伤、发育障碍、神经变性病等)7.抽动障碍要不要治疗?抽动障碍的治疗最主要的是明确治疗的靶症状(targetsymptoms),即对患儿日常生活、学习或社交活动影响最大的症状,凡是对日常生活、学习或社交活动有影响的都建议治疗。但选择心理疏导还是药物治疗要根据病情轻重和影响严重与否来判断。对于轻度患儿,主要是心理疏导,密切观察;中重度患儿的治疗原则是药物治疗和心理行为治疗并重。而有些患儿靶症状是多动、冲动、强迫观念等共患病症状时,需在精神科医师等多学科指导下制定治疗方案。8.药物治疗有哪些药物可选择?对于影响到日常生活、学习或社交活动的中重度患儿,单纯心理行为治疗效果不佳时,需要加用药物治疗,包括多巴胺受体阻滞剂、a受体激动剂及其他药物等。药物治疗应有一定的疗程,适宜的剂量,不宜过早换药或停药。一线药物包括:硫必利、舒必利、阿立哌唑、可乐定等;二线药物包括:氟哌啶醇、托吡酯、丙戊酸钠等;轻症患儿可试用中成药。9.需要用多少时间的药?药物一般都需要从从最低起始剂量开始,逐渐缓慢加量(1~2周增加1次剂量)至治疗剂量。强化治疗:病情基本控制后,需继续治疗剂量至少1~3个月,称为强化治疗。维持治疗:强化治疗阶段后病情控制良好,仍需维持治疗6~12个月,维持剂量一般为治疗剂量的1/2~2/3。强化治疗和维持治疗的目的在于巩固疗效和减少复发。停药:经过维持治疗阶段后,若病情完全控制,可考虑逐渐减停药物,减量期至少1~3个月。用药总疗程为1~2年。若症状再发或加重,则应恢复用药或加大剂量。10.家长能做什么?在对抽动障碍进行积极药物治疗的同时,对患儿的学习问题、社会适应能力和自尊心等方面予以教育干预。鼓励患儿多参加文体活动等放松训练,避免接触不良刺激,如打电玩游戏、看惊险恐怖片、吃辛辣刺激食物等。家长可以将患儿的发作表现摄录下来,就诊时给医师观看,以便于病情的判别。家长应与学校老师多沟通交流,并通过老师引导同学不要嘲笑或歧视患儿。鼓励患儿大胆与同学及周围人交往,增进社会适应能力。11.为什么我们家孩子吃了药还是不好?确实有部分患儿存在难治性抽动障碍,通常认为经过盐酸硫必利、阿立哌唑等抗抽动障碍药物足量规范治疗1年以上无效,病程迁延不愈的抽动障碍患者为难治性抽动障碍患者。这时需要排除诊断错误、选药不当、剂量不足、不良反应不耐受、用药依从性差等假性难治性抽动障碍后可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包括联合用药、尝试新药、非药物治疗、共患病治疗等。其中联合用药包括抗抽动障碍药物联用、抗抽动障碍药物与治疗共患病药物联用等,非药物治疗包括心理治疗、神经调控治疗和手术治疗等,也可以进行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联用。建议至儿童神经专科门诊就诊。12.抽动障碍的孩子能治好吗?抽动障碍症状可随年龄增长和脑部发育逐渐完善而减轻或缓解,总体预后相对良好。大部分患儿成年后能像健康人一样工作和生活,但也有少部分患者抽动症状迁延或因共患病而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近半数患者病情完全缓解;30%-50%的患者病情减轻;5%-10%的患者一直迁延至成年或终生,病情无变化或加重,可因抽动症状或共患病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预后与是否合并共患病、是否有精神或神经疾病家族史及抽动严重程度等危险因素有关。作者:丁一峰,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神经科,主治医师,儿科学博士。擅长癫痫、病毒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结节性硬化症、抽动症、多动症等感染性及神经遗传性疾病。(微信公众号:神经科医路同行)
“医生快来!医生救命啊!医生快救救我的孩子!医生我的孩子抽筋了……”妈妈惊慌失措,满脸汗水地把孩子抱进了抢救室。“医生,我们宝宝突然抽筋了,两眼翻白,四肢抽搐,嘴唇发紫,没有任何反应……”妈妈一边哭一边描述,手足无措,甚至还在颤抖。医生护士协助她把孩子放在抢救床上,孩子已经不再抽搐了。只是看到孩子穿着厚厚的衣服,满脸通红,似乎是抽得累了,沉沉睡了过去……这可能是儿科急诊每天碰到最多的单一病种:惊厥/抽搐。一个班下来,总会有3-5个抽搐的孩子,有些是伴有发热的,有些是不伴有发热的。虽然发生率很高,但处理起来有些还是很不规范,甚至部分医务人员也存在误区:甚至在我们某官媒上也这样写道: 我们查阅了国内外各种指南后告诉大家,万一宝宝抽搐/惊厥了该这样做:大多数抽搐是短暂的和自限,通常在5-10分钟内停止。因此不必急于立即处理,除非它们持续超过这个时间范围。所以,如果宝宝在家中出现惊厥,爸爸妈妈不要慌张,可以按着以下步骤来:把宝宝抱到安全的地方:比如避免在浴缸溺水、床沿易摔伤等等;以最快的速度让宝宝侧卧,这种姿势最安全,在宝宝没有清醒前不要随意移动;然后把宝宝的头侧向一边,因为抽搐时会有口腔分泌物或者出现呕吐,如果没有侧卧,分泌物或者呕吐物可能会误吸入气管,造成宝宝窒息;之后我们要在旁边密切观察,一般数分钟后,宝宝的抽搐就会慢慢停止,待宝宝抽搐停止后,再送医院。但有一部分宝宝的抽搐时间会持续超过5-10分钟,甚至超过30分钟,这时需要及时送院治疗。但当有可能是以下一些抽搐的原因时,需要马上及时积极处理(建议至儿科专科医院救治):低血糖电解质紊乱包括低钙血症脑膜炎药物过量创伤(考虑隐匿性头部创伤)中风和颅内出血以下医生须知:若惊厥发作持续>5分钟,则需要使用药物止惊。首选静脉缓慢注射地西洋0. 3-0.5mg/kg (10mg/次),速度1-2mg/min,如推注过程中发作终止即停止推注,若5分钟后发作仍未控制或控制后复发,可重复一剂;如仍不能控制,按惊厥持续状态处理。该药起效快,一般注射后1-3min发挥作用,但推注速度过快可能出现抑制呼吸、心跳和降血压的不良反应。如尚未建立静脉通路,可予咪达挫0.3mg/kg(10mg/次)肌肉注射或100g/L水合氯醒溶液0.5ml/kg灌肠,也可发挥止惊效果。宝宝发生热性惊厥时,我们千万不要这样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不正确处置方法,家长谨记不可如此操作:1.掐人中、掐虎口、挑破手指放血除了损伤宝宝的皮肤外,对止惊没有任何帮助,很多人会觉得掐了人中,宝宝就清醒了,其实不是,即使你不掐,这个时间过了,宝宝也会醒的。2.往宝宝嘴里塞东西不仅家长,仍有很多医务人员在宝宝发生惊厥时,会给宝宝的嘴巴里塞入压舌板,为了防止宝宝咬伤舌头,其实,当宝宝发生惊厥时,牙关是紧闭的,他不会咬伤他自己的舌头,反倒是我们撬开牙关,硬塞入东西,会对宝宝的牙龈造成损伤,甚至阻塞呼吸道,影响宝宝呼吸,造成窒息。3.不必在宝宝抽搐开始时马上送医院当宝宝发生抽搐时,请按照上述的正确方法处置,绝大部分的宝宝的抽搐都会在数分钟内停止,在超过5-10分钟时则在保证呼吸道通畅的情况下送院。4.抽搐时不可灌药抽搐时灌药可能造成误吸、窒息,非常危险。对于高热的孩子可以用肛门栓退热。作者:丁一峰,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神经科, 主治医师,儿科学博士。擅长癫痫、病毒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结节性硬化症、抽动症、多动症等感染性及神经遗传性疾病。(微信公众号:神经科医路同行)
1.什么是多动症?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儿童时期常见的行为障碍之一,经常被家长忽视。全世界大约有3.4% 的儿童和青少年受到影响。在我国,ADHD 的总体患病率约为5.7%,估计我国ADHD患者约有4229万-4747万左右。ADHD 作为最常见的儿童时期神经和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表现与发育水平不相符的注意缺陷、多动和冲动行为为主要特征。2.哪些症状需要警惕多动症?如果出现以下三大核心症状,家长则需警惕孩子是否患有多动症:注意缺陷、多动、冲动。儿童期:自我管理困难人际关系差;易激惹及对立违抗:行为紊乱、故意破坏、攻击、偷窃,身体更易受伤;难以有效交流;读写困难;阅读和计算能力受损。青春期:独立性增强带来新的挑战时间管理和家庭作业出现问题;关于性的感觉和关系与普通人明显不同;不同于常人的强烈反应-离家青春后期:履行职责和适应社会出现问题大学学业和职业选择出现问题:多动症患者:辍学或退学的现象并不少见;兴趣广泛,却无法对任何一样完全投入;完成工作困难;管家和理财困难;3.如何诊断多动症?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Ⅴ):症状出现时间长于6个月,并且至少在两个场所中(家庭、学校或社会)引起明显的行为问题;儿童容易出现非此即彼的问题,但ADHD的患儿表现更频繁且严重;需先排除引起ADHD类似症状的其他问题;需判断ADHD患儿是否合并其他的精神问题。注意缺陷症状(必须≥下列症状中的5条,持续时间>6个月),症状与年龄不相符且与发育水平不相称:存在组织问题;常粗心大意而犯错;丢失重要物品;维持注意力困难;容易分心;和别人交谈似乎没有听到;日常活动中容易遗忘;有始无终;回避/讨厌需要集中精力的活动。多动/冲动症状(必须≥下列症状中的5条,持续时间>6个月),症状与年龄不相符且与发育水平不相称:扭动不安和坐卧不宁;常在需要安静地场合离开座位;过度奔跑攀爬;不能安静地玩耍、学习;“不停活动”像“有发动机启动”说话过多经常他人的问题还没说完就急着回答;不能排队等候;常打断他人或者打扰他人。4.什么样的孩子容易得多动症?目前ADHD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引起,主要包括神经生化因素、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和神经损伤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等。以下人群更容易患ADHD:早产儿患有精神行为疾患的儿童和年轻人患有情绪障碍的儿童和青少年(例如,焦虑和抑郁)亲密家庭成员患有多动症的人患有癫痫的人患有神经发育障碍的人(例如,自闭症谱系障碍,抽动症障碍,学习障碍)有后天性脑损伤的人5.如何治疗多动症?建议药物与非药物联合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推荐药物:(1)中枢兴奋剂:一线治疗药物,哌甲酯,速释—利他林;控释—专注达。低剂量有助于改善注意力,高剂量能够改善多动、冲动症状,减少行为问题。疗效肯定,耐受性良好;上市时间久,国内用药经验丰富。常见的与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为:头痛、失眠、食欲减退、腹痛和抽动,其中最容易导致早期治疗中断的不良事件为:抽动和食欲减退,偶有导致抑郁、自杀观念和妄想的报道。中枢兴奋剂仅限于6岁以上患者使用。因有中枢兴奋作用,晚上不宜使用,药物副作用有食欲下降、失眠、头痛、烦躁和易怒等。(2)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代表药物托莫西汀,托莫西汀疗效与哌甲酯相当,且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已被列为ADHD的一线治疗药物。特点:无成瘾风险,滥用几率低,对身高和体重无明显影响,不诱发抽动,24小时持续缓解ADHD症状,给药灵活方便。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疲劳、食欲减退、眩晕和心境不良。其他推荐药物:(1)中枢去甲肾上腺素调节药物;(2)抗抑郁药:可乐定、胍法辛等。非药物治疗(1)行为治疗;(2)认知行为治疗;(3)社交技能训练;(4)辅导父母和咨询;(5)家庭治疗;(6)学校技能训练;(7)游戏和个体心理治疗。6.临床上有哪些误区?学习成绩不好≠多动症;多动≠多动症;多动症≠精神病多动症≠孩子活泼多动症的诊断需要综合患儿及家庭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后诊断。作者:丁一峰,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神经科, 主治医师,儿科学博士。擅长癫痫、病毒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结节性硬化症、抽动症、多动症等感染性及神经遗传性疾病。(微信公众号:神经科医路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