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看待健康体检一、 健康体检定义:通过医学手段和方法对受检者进行身体检查,了解受检者健康状况、早期发现疾病线索和健康隐患的诊疗行为。二、健康体检的目的:1.早期发现疾病,为后续的治疗提供宝贵的时间。2.了解身体状况,评估健康状态,采取相应的健康管理措施。3.评估、预测未来罹患某些疾病的风险,有助于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降低患病风险。三、 健康体检的意义1.提高生活质量:及时发现并处理健康问题,保持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2.节约医疗资源:及早发现疾病并进行治疗,避免病情进展,减轻个人和社会的负担,节约医疗资源。3.促进健康意识:普及健康体检,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采取积极的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公众健康意识。4.预防疾病发生:健康体检有助于发现已存在的健康问题,评估个体的健康状态,预测可能患病的风险,从而采取预防措施,降低疾病发生率。四、健康体检不能解决的问题1. 不能识别疾病的所有阶段:健康体检不是诊疗疾病,不能保证能发现所有潜在疾病。2. 不能直接预防和治疗疾病:健康体检是评估个体的健康风险因素,提供针对性的健康建议,降低疾病风险率,但并不能直接预防或治疗疾病。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需要依赖专业的医疗服务和个人的健康生活方式。3. 不能完全解决个体差异: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疾病风险都是独特的,健康体检依据的标准和指标无法完全适用于所有人群。4. 不能完全发现非器质性病变:健康体检主要关注器质性病变,许多非器质性病变无法通过常规的健康体检来发现(如心理问题、营养不良等),需要依赖更专业的检查、评估、诊疗。5.体检质量参差不齐:我国体检行业无统一的准入标准、管理规范、质量控制;体检机构之间差距较大,体检质量良莠不齐,存在健康体检的结果不准确或不可靠情况,不能有效地发现健康问题。 虽然健康体检很重要,但存在一些局限性,因此,需要理性对待健康体检,结合个人的身体状况和疾病风险来制定、选择个性化的健康管理策略。五、不适宜做健康体检的情况1. 急性感染:部分指标会出现异常,建议痊愈一周后再进行体检。2. 特殊生理状态:应避开生理期体检,3-7天后检查为宜。3. 慢性疾病控制不佳:一些慢性疾病控制不佳时,不适合进行某些体检项目或需要特别谨慎。4. 未遵循体检准备要求:高脂肪、高蛋白饮食或饮酒等不正常饮食,睡眠和休息不正常,剧烈运动极度疲倦,情绪激动,身体安装有特殊装置等。 以上情况可能存在增加感染的风险,影响检查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体检前应充分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和体检要求,遵循医生的指导和建议,充分休息、身体恢复后再进行体检。有晕针史、慢性疾病、传染性疾病、特殊装置等需提前告知医生,体检过程中有任何疑问或不适,应及时咨询体检医生,保证体检安全,确保体检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六、 不宜过早或需谨慎干预的疾病或情况1. 部分自限性疾病:靠机体调节能够控制病情发展并逐渐恢复痊愈。过度干预可能带来不必要的风险(无效、副作用、耐药性等)。2. 部分慢性疾病:治疗和管理是长期的过程,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保证治疗方案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安全性。3. 精神心理类疾病: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心理状态、社会环境和家庭支持等因素,需要在专业心理咨询师或精神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过度干预或治疗不当,可能导致病情恶化或产生新的心理问题。4. 需要特定时机干预的疾病:有些疾病需在特定时机进行干预才能取得最佳效果,过早或过晚都可能影响治疗效果,如某些肿瘤的手术或放化疗。5. 个体差异明显的疾病:个体存在差异,早期干预不适用于所有个体,需要医生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 健康体检虽然可以早发现、早治疗一些疾病或情况,但不是所有的疾病或情况都适合早期干预,以上是不宜早期过度干预或需要谨慎干预的疾病或情况,需要专业医生评估病情后决定。
现在很多医院都有了高压氧治疗,很多人都认为高压氧就像普通吸氧一样,但其实差别天壤之别。上面的就是真正的高压氧舱,估计大部分人都没有见过,因为占地及价格的问题,很多大医院也没有这种设备。目前收费很低廉,一次普通的高压氧治疗仅仅43元,一次100分钟左右。高压氧分为1 .纯氧舱 2 .空气加压舱 两种。因为前者在近年多次出现燃烧事故,并因体积小,易出现幽闭恐惧症,现在已经逐渐推出历史舞台。后者,也就是空气加压舱,正如上面图片那样,体积大,操作方便,并可给于气管切开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大大改善了昏迷患者的促醒治疗。高压氧顾名思义就是将高压的氧气吸入患者的体内来改善患者症状。简单来说,好比1个脑细胞目前需要10个单位氧气,但是因为颅脑外伤、脑出血、脑炎、脑肿瘤等多种原因造成目前患者的脑细胞仅能得到5个单位氧气。脑细胞并非死亡,但是功能下降了50%左右,所以患者出现昏迷、偏瘫、失语等多种症状。现在脑细胞的供氧是由脑血管供血提供的,我们没法让进入脑细胞的血流量明显增多,只好增加其的携带氧气的含量。比如1ml血液正常状态是10个单位氧气,现在经过高压氧,1ml血液里面的氧气变成了20个单位。这样,仍是那么多的血液进入脑组织,但是其携带的氧气却多了很多,脑细胞得到更多的氧气,可以修复自身的功能,并更好的为机体服务了,患者可可以清醒了。高压氧舱还有很多功能,比如治疗失眠、脑萎缩、心脏病、甚至还有驻颜的功能。目前河南的许多医院都开展了高压氧治疗,效果非常的显著。希望高压氧能为更多的患者服务,减轻他们的痛苦,早日促其康复。本文系郭放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如何看待人工智能人工智能(AI)是基于算法和程序,不断提升功能,模仿人类处理复杂逻辑和数据分析问题的机器。是助手,是工具,是预训练,是大模型、大数据……AI依赖于已有的数据模型学习发展,在很多领域超越了人类的能力,广泛应用于社会各领域,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供和改善服务,推动社会变革;在医学领域作为辅助手段和重要帮手,把医务人员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专心积累知识、提升技术、发现新疾病、发明新的诊疗方法,改善服务。AI不具备可控性、可靠性、可管理性、透明性、问责机制,无法保证数据的公正性、完整性和代表性;AI没有人文、人性、伦理、道德、意识、情感、体验,觉悟,不会发明、发现、创造、创新,不会思维、决策,不懂意义和目的,不懂恩义情仇,不懂社会,没有爱。生命科学本身就不成熟、不完善,人类掌握的医学知识只是冰山一角,人体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涉及人类生命健康领域、在关键任务中,面对系统性疾病的时候AI会出现‘胡言乱语’的情况,诊断水平飘忽不定,错误率不可忽视,AI应用充满风险,极小的错误就会带来致命后果,因此,人工智能没有决断权,给出的结论只能作为建议、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直接的诊疗方案,诊疗的全过程最终必须由医生来做决断。人类在与疾病的博弈过程中,AI只是一把锋利但冰冷的手术“刀”,永远离不开医生温暖的手,AI不会取代医生,但会用AI的医生将会取代不会用AI的医生。AI学习能力、知识远远超过人类个体,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依赖AI,发展前途不可未知;人类可以赋予AI智慧、意识、觉悟,但必须严格控制AI的主导、决策、决断权限,设立随时能一键终止AI所有功能和AI存在的终极控制管理机制,否则人类无法控制,AI最终会反噬人类。
脑卒中就是老百姓俗称的中风,分为缺性脑卒中(血管堵塞)和出血性脑卒中(血管破裂出血),会极大的危及生命;根据严重程度,症状有呼吸循环衰竭,昏迷,偏瘫,失语,失聪等,昏迷时间久会发生一系列并发症,如泌尿系统感染、肺部感染、褥疮、营养不良等;目前是全世界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一、危险因素1.疾病因素: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冠心病、房颤、糖尿病等;2.不良生活方式:吸烟、肥胖、饮酒、不运动、不健康饮食等。二、诱发因素 寒冷刺激、情绪激动、心脏疾病、血压波动、劳累、睡眠不足、空气污浊、烟酒因素等。三、预防措施1.控制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2.口服抗凝药物(阿斯匹林、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3.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运动锻炼;4.良好的饮食习惯(控制脂肪、胆固醇、糖、盐);5.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大喜大悲及暴怒);6.戒烟限酒。四、FAST原则:有下列预兆尽快就医。1.Face,嘴歪向一侧;2.Arm,一侧肢体乏力;3.Speech,言语表达困难;4.Time,及时。五、治疗原则1. 越早越好,脑卒中包括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 脑梗塞:介入手术时间窗口在6个小时以内,越早效果越好,时间越长脑组织缺血缺氧时间太久,脑组织水肿越严重,血管不能再通,而且还可能导致血管破裂,引起颅内出血,颅内压力过高可以进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挽救生命。◆ 脑出血:血肿压迫周围脑组织、脑组织水肿、血肿分解释放毒素损害神经细胞等,都会引起神经功能损害加重,可以开颅清除脑内血肿、微创锥颅引流血肿、去瓣减压挽救生命。2. 发生脑卒中后,高龄,有多种基础疾病时,治疗效果不会很好,而且并发症、后遗症较多,预后差。3. 脑卒中病情复杂严重,治疗效果和预后差,医生必须认真仔细沟通,根据病情、患者(或家属)意愿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归档病案检查报告单缺失严重性 1、 违反相关法律制度 违反了《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2013年版)》、《病案管理质量控制指标(2021年版)》《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贵州省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办法》、《病案管理制度》、《黔南州人民医院-病案管理实施细则》 相关条款: ◆ 规范诊疗活动,完整收集病历资料,规范记录,及时按顺序装订归档。 ◆ 患者有权查阅、复制属于病历的全部资料,有权要求封存、启封病历。 ◆ 检查报告属于病历资料,是诊疗疾病的依据,也是法律证据,禁止篡改、伪造、隐匿、毁灭、遗失。 ◆ 按规定填写、保管、补充、补记病历资料。 ◆ 已经编码、扫描、上架存档的病案,特别是已经复印、有医疗纠纷的病案,任何人不能做任何修改;特殊情况下,必须由管床医生书写情况说明,科主任签字,由病案管理科审核后安排管床医生整改,相关科室承担整改后的一切后果,并处罚科室 500元。 2、 终末病案质控说明 病案的完整性质控是终末病案管理的重要部分,要求病案管理人员必须按照医院病案管理规定对终末病案进行质控。 病案作为法律文书有严格的时限性要求,临床医生必须严格按照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要求完成病案书写,科室要落实病案三级质控,及时归档,减少和避免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的发生。
发表于:2010.11.23已读1899次 脑出血,又称出血性脑卒中,俗称脑溢血;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常见的高发疾病病,绝大多数是由于脑血管病变后血压突然升高引起破裂引起,死亡率高达60%以上,致残率达90%以上;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膳食结构的改变,该病在我国发生率近20年来提高很快,已成为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头号杀手,老百姓又称它叫富贵病。 为什么全身血管唯独脑血管这么容易破裂呢?最主要是由它结构特点决定,身体血管一般都由三层结构组成,就是血管的内膜、外膜和中间的肌肉层组成,而脑内血管只有两层,即只有内、外膜而没有中间的肌肉层,加上脑组织结构疏松,脑血管外承受的对抗压力就比身体其它部位低,如果脑血管因各种原因引起硬化,有动脉瘤、畸形、拆叠等病变,在血管压力升高时就会更容易引起破裂,而引起脑出血。 正常人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科学报导从5岁左右开始血管内壁就逐渐开始硬化;而血管硬化与很多因素有关,与一个人生存环境、生活习惯有极大关系,它决定了血管硬化快慢,血管有没有经常得到舒张、收缩锻炼有关;经常体育锻炼的人、膳食均衡的人、作息时间规律的人、心态平和的人,血脂、血糖、血压控制正常、好,血管内壁光滑、无血栓、无脂质沉着血管弹性良好,无硬化,脑血管破裂机率就会大大降低。相反:生活水平提高的人们不注意生活习惯及膳食结构,大油、大肉、偏食,有的甚至认为动物内脏好吃,专吃动物内脏,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胆固醇、甘油三脂,而这些食物容易导致肥胖和脂质沉着,引起血管硬化、高血压、糖尿病,加上生活无规律、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导致了脑出血发病率增高和年轻化趋势严重;脑出血病人一般好发在50—65岁间,而现在我们接触到30来岁就发生了脑出血的年青人已不少见。这不仅毁了人的一生,还给社会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拖累了一家人。因此,脑出血的预防须从小就要开始,从日常生活中注意。1、平衡膳食,荤素搭配均匀,少吃动物油脂,少吃或不吃动物内脏,粗粮细粮都要吃,中低盐,尽量吃一些软化血管的食物:如苦瓜。喝一些降脂饮料:如苦丁茶、银杏茶。2、培养良好生活习惯,适当体育锻炼,早睡早起,控制体重,不吸烟,不酗酒。3、保持良好心态,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风顺,事事顺心的,不论何事都要胜不骄败不馁;生气、过度悲伤、过度高兴、兴奋都会使肾上腺素大量短时间分泌而导致血压升高,出现脑血管破裂可能性大大增加,许多人在这个时候发病就是这个道理,如有人在打麻将时得到一个难得的大牌和时、与人吵架时突然昏死过去倒下就是典型例子。4、已有血管硬化,出现高血压病的人,特别是中老年人更要注意,一定要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监测血压,要尽量把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不论有无头昏、恶心等高血压症状。少饮或不饮酒,饮酒会使血压升高出现危险。多吃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大便泌结,用力解便时也会使血压升高;不要突然改变体位:起、卧床和弯腰时动作要缓慢,防止血压波动过大,要注意天气变化;天凉、天冷时要加衣、被保暖,防止受凉,突然受凉一个寒颤,全身毛细血管收缩,血液会回到大血管中引起血压突然升高更易出现意外,这就是为什么脑出血病人秋冬季节多发的原因,许多老年人冬天不愿生火,开空调,怕花钱,这个观点不对,如果因为这样发病,最后,更多的钱都花在了医院,人还受罪,病还不一定能治好,多划不来。 以上是我作为一个从事神经外科(脑外科)工作25年医生的一些经验总结,希望能给大家提个醒,为了自己身体健康,家庭幸福,社会和谐,重视并预防该疾病。
各位朋友上网咨询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必须叙述清楚发病时间、原因,治疗经过,在那些医院就诊及诊断情况;用药情况;请尽量详细! 2.目前存在什么问题,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3.上传的相关检查资料,必须清晰、全面;特别是X片、CT片、磁共振片!如果照出来自己都看不清楚,医生在手机上更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