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不足啊,这可真不是小事儿,好多研究都说了,它跟癌症风险增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你想啊,咱们的昼夜节律要是乱了套,就会通过一个叫做脂肪酸氧化(咱们简称它为FAO)的通路出问题,然后加速肿瘤的生长。就像那些睡眠不够的小老鼠,它们身体里的ACSL酶就会变得特别活跃,导致FAO代谢增强,这样一来,癌细胞的“干劲”就更足了,肿瘤也就更容易发展。还有啊,褪黑素这个好东西,它可是抗氧化和免疫调节的高手,要是分泌少了,咱们的抗肿瘤能力就会大打折扣。特别是跟乳腺癌、卵巢癌这些,风险就蹭蹭往上涨。再说说免疫功能,长期睡眠不足可是会让它大打折扣的。T细胞活性被抑制了,炎症因子比如IL-6、TNF-α这些就会增多,搞不好还会引发那种特别厉害的细胞因子风暴。动物实验也证明了,昼夜颠倒的小老鼠肝癌的发生率就高得吓人,但要是把节律调整回来,肿瘤转移的速度就能慢下来。临床上也有数据,那些晚上睡眠不足6小时的人,患癌的风险比睡6-8小时的人要高出41%呢。所以啊,睡个好觉,不仅仅是健康的基础,更是预防癌症的大招啊!
、挂号方式1.线上预约(推荐):o微信公众号:关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服务→预约挂号;o支付宝:搜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生活号;o官网:通过医院官网(www.shca.org.cn)预约;o电话挂号:021-64175590(工作时间8:00-17:00)。提示:专家号需提前1周预约(每日6:30放号),普通号提前3天。2.现场挂号:o门诊大厅自助机或人工窗口(7:00开放),但热门科室号源紧张,建议早到。注:初诊患者需先至服务台填写信息表,再办理就诊卡或医保关联
TIL免疫细胞治疗是一种个体化癌症免疫疗法。医生从患者肿瘤中提取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这类细胞能识别并攻击癌细胞。在实验室中,TIL被扩增至数十亿规模并激活,再回输至患者体内,增强免疫系统对肿瘤的精准打击。该疗法利用自身细胞,减少排斥风险,对晚期黑色素瘤等实体瘤效果显著。目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虽面临制备复杂、成本高等挑战,但有望成为未来癌症治疗的重要方向。
双免疫治疗(LAG-3+PD-1)治疗晚期皮肤/肢端型黑色素瘤临床研究患者招募LAG3联合pd1免疫治疗用于黑色素瘤已经获批,百时美施贵宝同靶点药物Opdualag临床试验结果:PFS10.1个月;ORR43%,已于2022年3月18日在美国获批上市。本研究以下4类患者均可入组:1、初治的皮肤黑色素瘤或者肢端黑色素瘤;2、既往接受过化疗/小分子靶向/免疫药物(非PD-1/PD-L1类)治疗后进展3、若既往接受过PD-1/PD-L1治疗,需结束治疗约6个月4、无合并脑转、肝转;
BRAF基因突变患者,药物治疗首选BRAF抑制剂单药或双药治疗。中国人群Ⅲ、Ⅳ期的晚期患者比例高,预后差 肢端、粘膜亚型比例较欧美人群更多,皮肤型较少,皮肤型BRAF突变率与欧美一致约50% D+T在中国患者中明显获益,一线治疗获益显著优于后线治疗 一线治疗人群获益更为显著m PFS 11.2个月 ;m OS 24个月 中国患者更新数据(n=60):PFS 9.33个月, OS 21.1个月 中国入组人群基线较欧美预后较差:84% 2线及2线+、ECOG PS >0 及 IVM1C期患者均超半数 2020 CSCO指南推荐单靶维罗菲尼,D+T双靶治疗方案为不可切除BRAF突变黑色素瘤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BRAF抑制剂有效率高,其不良反应总体概率很高,如何管理,请关注本视频。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十几年蝉联 全国医院病理专科第一名,尤其对于复杂肿瘤的诊断。对于复杂肿瘤需要病理会诊,明确诊断,以免误诊,尤其对于软组织肿瘤,黑色素瘤等少见肿瘤的诊断。具体病理会诊流程:
直播时间:2021年02月02日19:29主讲人:张晓伟副主任医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
软组织肉瘤类型负责,分为12大类,100多种亚型,为了方便了解软组织肉瘤具体亚型,解开其神秘面纱。故按照不同软组织肉瘤类型,撰写科普系列文章。软组织肉瘤科普系列一 ---滑膜肉瘤(Synovial sarcoma )滑膜肉瘤属于软组织肉瘤中常见类型,常见发病部位: 70%发生于四肢的大关节,滑膜肉瘤多见于成年人,好发于四肢大关节,属于恶性肿瘤,如发生在关节周围,应考虑滑膜肉瘤的可能,应行CT和同位素扫描检查,明确范围和全身状况,确诊依靠活检病理报告。少见也可以临床表现滑膜肉瘤为关节附近的无痛肿块,患者可出现关节周围肿胀或肿块,肿块可沿软组织伸展至整个前臂。在肿块皮肤表面可有静脉怒张。肿块质地为中等,也可偏硬或偏软。出现不同程度疼痛、隐痛或钝痛,后期呈剧烈疼痛,夜间疼痛显著。有些患者局部肢体活动受限。病变在四肢关节附近,以膝关节最常见,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前臂软组织、手指、足部等部位亦多见,也可发生于肌腱和筋膜上。诊断: 诊断金标准依赖病理:病理上表现特异性的SS18-SSX基因融合,分为单向性和双向性。部分分化很差类型容易跟部分横纹肌类型相混淆。影像学检查提示肿瘤原发部位和 明确肿瘤出现转移,有利于明确肿瘤分期(不同分期采用不同治疗策略),具体包括 常规X线检查,CT,磁共振MRI、PET-CT检查。治疗:滑膜肉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争取广泛切除,如有血管受侵,血管需一并切除,切除不彻底,局部复发率高。本病通过血行易向肺部转移,也有淋巴转移,凡引流淋巴结较大者,在肿瘤切除的时,施行淋巴结清扫术。本病5年生存率在20%~50%。术后辅助治疗: 滑膜肉瘤是恶性程度很高的肿瘤,根据FNCLCC分期均为G3,对于化疗药物,属于比较中高度敏感类型。对于起源于组织深部及肿瘤较大,外科边界不足的患者,均建议术后化疗,局部复发风险高,可考虑局部放疗,降低局部复发风险。滑膜肉瘤容易出现肺转移,以往对于晚期因远处转移,病情轻重不一,预后相对较差。化疗药物对滑膜肉瘤中高度敏感,化疗药物有效率60%左右,目前一线化疗基础上联合PD-1免疫治疗看到较好效果,在好的效果基础上,也期待看到更好的长期效果。1.手术对于早期滑膜肉瘤采用根治性手术,术后考虑辅助化疗和(或)放疗。对于部分肿瘤负荷较大,解剖位置特殊,可以考虑术前的化疗或放疗,以达到较好的手术边界,争取完整切除肿瘤。2.化疗辅助化疗和晚期化疗对于滑膜肉瘤中高度敏感,60%以上患者有比较好的短期效果。3.放疗大部分滑膜肉瘤对放疗敏感。在辅助治疗患者,或者晚期病灶局限患者可以尝试局部放疗。预后滑膜肉瘤既可向区域淋巴结转移,也可向远处肺部转移,切除不彻底有较高的复发率。本病好向肺部转移,淋巴结转移也多见,其发生率20%左右。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2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