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恩病(CD)是炎症性肠病的一种【炎症性肠病(IBD)包括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是属于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克罗恩病可以累及大肠、小肠等部位,临床表现多样化,比如:不明原因的腹痛、体重下降、贫血、腹部包块、发热等,克罗恩病还可可以引起肠道穿孔、出血、梗阻等,不少病人以并发症为首发表现,克罗恩病的并发症比较多、治疗难度和技巧比较复杂。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累及大肠黏膜层和黏膜下层,主要以腹痛、大便不正常(腹泻和便血),容易合并肠道感染、肠道出血等。炎症性肠病(包块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治疗都要非常规范,才可能获得比较好的临床效果、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减少或者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为了规范炎症性肠病的诊断和治疗,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从2003年开始就致力于炎症性肠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2014年初步统计,90%以上的福建省克罗恩病患者都在我院诊断和治疗过,我院已经开展炎症性肠病胃镜+肠镜+病理、小肠CT和磁共振、胶囊内镜、肛周/肛管-腹部彩超(包括360度环扫超声)等,许多检查(如CT、磁共振、彩色超声等)患者数量、检查的质量都是省内最好的,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展示我们的检查资料,都获得好评;已经具备炎症性肠病完整的治疗手段,除了传统药物之外,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等)、生物制剂(如类克等)、沙利度胺、粪菌移植、克罗恩病外科手术等等,都有深入开展,病人数属省内最多,未发生药物安全性问题。目前,每年有4位以上研究生致力于炎症性肠病的基础和临床炎症。因此,2017年底,经过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中国炎症性肠病联盟的严格审核,“福建省炎症性肠病中心”挂靠我院消化内科,这是福建省唯一的一个专门致力于炎症性肠病基础和临床研究的医学中心,消化内科专家、福建省炎症性肠病学组组长、附一医院消化内科主任王承党教授任中心主任,有强大的、经验丰富的专家团队,并且与国内外炎症性研究中心有广泛的联系,目前,福建省内90%以上的克罗恩病病人在附一医院诊断或者治疗过(与克罗恩病治疗相比,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相对简单一些),期待“福建省炎症性肠病中心”的挂牌成立能够给广大炎症性肠病患者带来更好的福音。炎症性肠病核心专家团队:王承党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科主任、炎症性中心主任范华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炎症性肠病中心秘书、福建省炎症性肠病学组秘书郑玮玮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林艺娟主治医师、医学硕士刘益娟主治医师、医学硕士俞星主治医师、医学硕士陈金通主治医师、医学硕士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地址:福州市茶亭、茶中路20号【地铁1号线从南北火车站均可到达】
以前炎症性肠病(包括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还是少见病,甚至是罕见病,近几年来,炎症性肠病的发病率大幅度升高,特别是近10年来升高更加明显,根据我们对福建全省炎症性肠病发病情况的调查研究,福建省炎症性肠病的发病率分布与经济发展状态相一致,这与欧美国家类似,即:经济发达地区,炎症性肠病发病率高。炎症性肠病的高发年龄是:20岁前后、45岁前后,都是家庭的宝贝、社会的顶梁柱,一旦得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小的经济和精神损失。为了更好地研究炎症性肠病的基础和临床问题,王承党教授在10多年前,就积极加入到“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组长是欧阳钦教授),参与炎症性肠病知识的学习、传播。此后,炎症性肠病协作组转型成为“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历任组长是欧阳钦教授、胡品津教授、钱嘉铭教授),王承党教授也是福建省唯一一位历届协作组/学组的委员。10多年前,王承党教授领衔成立福建省消化学会炎症性肠病学组,担任学组组长。王承党教授与全国著名医院学校、医院的许多著名专家学组有密切的联系。目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炎症性肠病团队力量雄厚,每年收治92%以上的福建省炎症性肠病患者(2014年统计资料),许多福建省的炎症性肠病患者都经过本研究团队的诊断、或者治疗。炎症性肠病住院病人已经跃居附一医院消化内科年住院病人数的第二位(2016年资料)。《福建王承党炎症性肠病团队》成员有:王承党: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消化内科科主任,全国炎症性肠病学组委员、福建省炎症性肠病学组创立者和组长、吴阶平基金会炎症性肠病专家委员会常委、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炎症性肠病专家组常委。擅长:复杂性炎症性肠病(包括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以及长期随访规划、心理健康管理等。庄则豪: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消化内镜中心主任,擅长炎症性肠病内镜治疗。范华:医学博士,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擅长炎症性肠病的诊断、治疗。郑玮玮:医学硕士,消化内科主治医师,擅长炎症性肠病的诊断、治疗。林艺娟:医学硕士,消化内科主治医师,擅长炎症性肠病的诊断、治疗。刘益娟:医学硕士,消化内科主治医师,擅长炎症性肠病的诊断、治疗。俞星:医学硕士,消化内科主治医师,擅长炎症性肠病的诊断、治疗(包括粪菌移植等)。王莉:副主任护师,消化内科护士长,擅长炎症性肠病的护理(包括肠内营养指导、瘘口管理等)戴起宝:教授,外科学主任医师,胃肠外科二区行政主任,擅长炎症性肠病的外科治疗。阮宁:教授,外科学主任医师,擅长炎症肠病肛门周围病变的诊断和外科治疗。郑贤影:医学硕士,医学影像学主任医师,擅长炎症性肠病小肠影像学(CT、磁共振等)的检查与诊断。刘新秀:医学硕士,超声影像学主任医师,超声影像科行政副主任,擅长炎症性肠病肛门周围病变的超声诊断等。王密:医学硕士,病理学副主任医师,擅长炎症性肠病的病理学诊断和鉴别诊断。我们的团队还在不断扩大,目前能够开展所有已经被批准的炎症性肠病治疗方案,包括各种肠内营养治疗和管理、精细化内科药物综合治疗和管理(包括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类克等)、内镜治疗、肠道菌群管理和粪菌移植、心理健康和生命质量提升管理,等等。以前需要到上海、广州治疗的患者,从5年前开始,就不需要出省求医了,以前到省外求医的患者现在也已经都回到本院治疗。王承党炎症性肠病团队还承担省自然基金等关于炎症性肠病的科研课题,每年培养4-6年专注于炎症性肠病研究的研究生,为福建省的炎症性肠病输送人才。王承党教授每年还会在国内相关炎症性肠病学术会议上做6-8场的场学术讲座和学术主持。王承党炎症性团队每年的11月11日都举办大型的继续教育项目“炎症性肠病新进展学习班”,邀请我院炎症性肠病专家、国内著名的炎症性肠病专家前来讲课、交流,为提升我省炎症性肠病的诊治水平做贡献。祝大家健康快乐!王承党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主任、消化内镜中心主任、消化病研究室主任福建医科大学 医学系副主任福建医科大学 内科学教研室主任 联席会议 主席福建省消化学会 常委福建省内科学会 常委福建省炎症性肠病组长中华消化学会 炎症性肠病学组、胃肠动力和胃肠功能性疾病学组、消化心身疾病协作组 委员北京奖励医学基金会 中国炎症性肠病专家委员会 常委吴阶平医学基金会 中国炎症性肠病联盟 常委
很多病人都当心做胃镜会痛,有心理恐惧感。我本人为无数病人做过胃镜检查和胃镜治疗,自己也接受过2次胃镜检查(1次是麻醉胃镜、第2次是普通胃镜),将我个人的感受告诉大家。一句话,实际上,普通胃镜检查也是没有很大痛苦的。胃镜可以分为麻醉胃镜和普通胃镜。麻醉胃镜(也称无痛胃镜)是在短效麻醉剂的麻醉下,病人完全无意识状态下,进行胃镜检查或者治疗,一般病人没有任何感觉,但是术后少数病人可能有疲劳感。麻醉胃镜比较简单、安全,但是在福建省内,麻醉费用是自费项目,这个费用需要自费,而且术前需要麻醉师会诊,预约排队时间也相对长一些。那么,不麻醉的普通胃镜是否真的很痛苦呢?在没有出现麻醉胃镜之前都是做普通胃镜!普通胃镜的“痛苦”来源于两个方面:(1)检查前的思想紧张、焦虑,很多病人是第一次做胃镜,都没有亲身体验过,心理紧张、焦虑是难免的。有的病人还会向做过胃镜的“过来人”取经,往往越听越紧张。实际上,做胃镜每个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就像喝啤酒,会喝酒的人认为啤酒真是美味,不会喝酒的人,对啤酒的味道真是不敢恭维。因此,在胃镜检查之前大可泰然处之,没有什么大不了的。(2)检查时的心理紧张和不知道如何配合。由于病人进入检查室时,离开亲人、进入陌生而神秘的环境,更是心理紧张,有时病人紧张的连医生说的话都听不见,自己的左右手都分不清楚。正确的做法是:尽量放松心情,医生在检查前都会跟病人沟通、让病人放松、并交代注意事项。在医生检查时:尽量放松躺在检查床上、用肚子做均匀的深呼吸、不要想你现在在做胃镜,思想尽量放飞(比如想象着如何去西藏旅游、如何去香港购物、如何安排春节假期,等等),总之,放松、深呼吸、思想放飞。祝大家健康快乐!王承党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主任、消化内镜中心主任、消化病研究室主任福建医科大学 医学系副主任福建医科大学 内科学教研室主任 联席会议 主席福建省消化学会 常委福建省内科学会 常委福建省炎症性肠病组长中华消化学会 炎症性肠病学组、胃肠动力和胃肠功能性疾病学组、消化心身疾病协作组 委员北京奖励医学基金会 中国炎症性肠病专家委员会 常委吴阶平医学基金会 中国炎症性肠病联盟 常委本文系王承党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我是福建医大附一医院消化内科行政主任、消化内镜中心行政主任,这篇短文是我日常工作的心得体会,是有感而发的。希望对大家有一点帮助。如果大家需要转发,也请注明出处,谢谢!我的门诊病人很多,而且大部分病人是其他医院看了效果不好转过来的。大家都知道在门诊看一个病人所花的时间确实不可能很长(有时也有花半小时看一个复杂病人的),所以,病人应该在短的时间内把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告诉医生。这里给大家一些建议:1、选择对口专业:如果到大的综合性医院看病,最好选择对口的专业,比如:胃病可以选择“消化内科”,而不要选择“便民门诊”或者“综合内科”。如果你不明确该看哪个科,建议先选择内科专业,内科专家分析之后给你的建议比往往你自己的判断更准确。2、说出你的症状(不舒服)而不是病:明确告诉医生你的主要症状、以及症状的部位(可以用手指给医生看)。不要说:“我胃痛”,因为所谓的“胃痛”可能不是胃病,而是胆囊或者胰腺疾病(大家记得乔布斯吗?他是胰腺癌)。如果您到医院仅仅是为了复个处方、取药,那没有问题,告诉医生:“医生,我高血压病,一直服用这个药物有效,请您帮我复个处方”。3、准确告诉医生你出现症状病程长短:很多病人都说“我这里痛很长时间了”、“医生,我胸闷好多年了”,但是医生不知道“很长时间”、“好多年”是多长时间。应该说出具体的病程时间,如:“医生,我这里痛3个月了”(用手指着痛的部位)、“医生,我胸闷1年半了”。出现症状的时间长短对医生的诊断很有帮助。4、最好能诉说症状的特点:比如症状什么时候出现(餐前、或餐后出现)、什么时候会好转(比如喝水、休息)、持续多长时间,等等。如果你不会说,也没有关系,医生都会认真询问的,你只要如实回答就行了。笼统地诉说求医过程对疾病诊断实际上没有太大的帮助,不少病人爱说:“医生,我1年前这里痛,到XX医院找XX医生看了,吃了XX药物,没有效果,然后又到XX医院,做了XX检查,还是没有效果,……”这样的“求医过程”实际上没有参考价值,但是你可以把资料提供给医生参考。症状最好由病人本人诉说,家属代诉有时候会失真。如果语言不通,建议家属如实“翻译”。千万别隐瞒情况,否则会走弯路、甚至误诊。如果疾病诊断已经明确,复诊时也要告诉医生服药后的症状变化。5、提供所有的病历资料:如果是复杂或者治疗效果不好的疾病,你应该提供所有的病历资料,包括你在其他医院所做的检查、化验、药物处方等等,如果有CT片、磁共振片等也应该带上,很多专科医生都习惯自己再研究这些片子(我就喜欢自己看这些片子,还发现其他医院没有发现的疾病呢)。如果各种检查单很多,最好自己在家里先将它们分类、按时间整理、装订,比如:B超单、肝功能、胃镜单等,这样便于医生对比分析,也节约时间。糖尿病、高血压病、哮喘等慢性疾病病人,最好要有一本笔记本,定期记录自己的录血糖、血压变化、以及药物服用情况,等等。6、可以与医生讨论诊疗方案:病人可以与医生一起讨论检查、治疗方案等,很多医生都是愿意这么做的。真正的“好医生”,都会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检查和治疗方案,“有用的,才是好的”,而并非“贵的,就是好的”。药物剂量调整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宜自行加量,特别是心血管、降糖等关键的药物。7、病友“经验”交流: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不提倡没有医生指导的、病友之间自发的交流。曾经有一位肝硬化病人,本来血钠就低了,听了其他病友介绍说“要严格限制盐”,后果是:“严格限盐”使食物不可口了,吃的也少了,出现营养不良、血钠更低了,情况更加恶化。8、不要被广告和医托忽悠:报纸上广告药物的效果都非常好,实际情况是这样吗?大家一想就明白,既然效果那么好,为什么各个大医院的药房里都没有卖呢?碰到医托嫌疑,你只要到门诊大厅的“问询处”或者“导诊台”去问问就明白了。每家医院都有设置“问询处”或者“导诊台”(名称可能不同),工作人员都有正规的医院服装和胸牌。真正的知名专家不会到小诊所去坐诊的。9、建立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档案:健康资料(病历资料或者体检资料)应该妥善保管,像保管自己的存折那样认真,存折丢了可以到银行挂失,健康资料丢了有时很难再补回来。许多资料现在看可能没有什么价值,若干年后可能就非常有价值了。好多年前的一个例子:47岁男性,体检时B超检查发现肝脏一个“结节”,性质不明确,血液指标都正常,后来又做了CT检查、磁共振检查:“考虑良性增生,建议密切随访”。这位同志及其家人精神紧张地睡不好、吃不好、更不要说好好工作了,家庭顶梁柱啊,能不紧张吗。找到我时,面色憔悴,我认真看了B超描述、CT片和磁共振片子之后,心里有底了:这应该是一个“良性小结节(增生性结节)”。我建议他回去找找以前的体检报告单,最后找到2份5年前和3年前的、不完整的体检报告单:5年前已经就有这个结节啦。这进一步证实了这“结节”是良性,以后再做定期体检就行了。病人离开我的诊室时,精神面貌完全就不同了。好多年时间过去了,他现在事业非常的好、身体没有出现问题,但是,他更加注重健康资料的保管了。10、与医生建立互信关系:医生与病人是“战友”,共同的敌人是“疾病”,共同的目标是“健康”。不管现在社会风气怎样评价,应该相信:绝大部分医务人员是好的。我到医院工作不久,遇到一件现在还记忆犹新的事例:一位男青年,急性腹泻,我给他开了1.2元的药物处方,没有给他开他所要求的抗菌素,他不相信,破口骂人,家属就把他拉到一个诊所“挂瓶”(静脉输液),没有效果,下半夜没有办法了,只好“试着”(家属这么说)服用我给他开的1.2元的药物了,很快症状就好转了。第2天家属来取化验单的时候,告诉我这事。今天就谈这些。祝大家永远健康快乐!王承党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主任、消化内镜中心主任、消化病研究室主任福建医科大学 医学系副主任福建医科大学 内科学教研室主任 联席会议 主席福建省消化学会 常委福建省内科学会 常委福建省炎症性肠病组长中华消化学会 炎症性肠病学组、胃肠动力和胃肠功能性疾病学组、消化心身疾病协作组 委员北京奖励医学基金会 中国炎症性肠病专家委员会 常委吴阶平医学基金会 中国炎症性肠病联盟 常委本文系王承党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李先生,今年年近70岁,在他50多岁时就“慢性胃炎”病史10多年了,主要症状是进餐后中上腹胀、嗳气,症状反复发作,特别是在天气变化、饮食不注意和精神紧张时容易发作。近20次的胃镜检查和病理报告中显示“浅表性胃炎”,有时报告“萎缩性胃炎”,还受过幽门螺杆菌感染。多年来,李先生看过无数的医院和医生,服用大量的西药和中药,主要精力基本放在看病上了,长期以来担心慢性胃炎随时会变成癌症,生活质量受到了严重影响。经过朋友介绍,他找到我,我认真细致分析了他所有的检查资料、并且询问了病史和家族史,最后我认为他患的是“功能性消化不良”,此前诊断的“慢性胃炎”发生癌变的风险并不大。经过解释,思想包袱放下了,再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又一个10多年时间过去了,李先生的症状得到有效控制,虽然偶尔还有胃部不适,但是这10多年来,也没有发生癌变,前段时间复诊时年近70岁的他说:“这十几年,生活质量明显提高。”那么同一种症状,为何有“浅表性胃炎”和“功能性消化不良”两种诊断呢?功能性消化不良与浅表性胃炎是两种不同的疾病吗?它们是一回事吗?消化不良与慢性胃炎是2个概念,但可以同时存在。消化不良是指上腹正中线及其周围区域的疼痛、腹胀、早饱、嗳气、反酸和不适(一种主观的、说不清楚的感觉)等症状。它是消化内科门诊最常见的症候群。消化不良的原因很多,大体上可以分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和“器质性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有反复发作的消化不良症状,但是找不到可以解释这些症状的异常或疾病;器质性消化不良是有明确的病因,去除这些病因之后,消化不良的症状就会消失,常见的病因有:消化性溃疡、胃癌、某些胃炎、肝脏和胆道疾病(如胆囊结石等)、胰腺疾病等。此外,很多消化道以外的疾病也会引起消化不良症状,比如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甲状腺疾病、糖尿病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老年患者,他们全身基础疾病比较多,如高血压、糖尿病、帕金森病等,常常需要服用多种药物,其中的某些药物可能会诱发或者加重消化不良症状。慢性胃炎是指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性病变,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为主,整个胃黏膜的炎症分布并不均匀。根据炎症部位分为胃窦炎、胃体炎、全胃炎;根据黏膜病变的严重程度分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也就是以前所说的“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是一个“病理学”诊断,做胃镜时必须取胃黏膜标本做组织病理学检查。慢性胃炎与消化不良症状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绝大部分慢性胃炎是没有症状的,有的患者有症状,但是这些症状也没有明显的特异性。目前国内、外对“慢性胃炎”的诊断有差异:国内的情况是只要做了胃镜,医生都会报告“慢性胃炎”,真是“内镜所到之处,无处不在发炎症”。而日本和西方国家的学者认为,随着年龄的增大,胃黏膜萎缩实际上是一种老化的表现,就像皮肤老化了出现皱纹一样,有时一些轻-中度萎缩性胃炎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并不是不可接受的。实际上,“慢性胃炎”和“消化不良”二者可以同时存在,也就是在“慢性胃炎”的基础上合并“消化不良”,如果“慢性胃炎”不严重,只要治疗“消化不良”就可以了;如果胃炎比较明显,在消化不良症状消失之后,就要继续治疗“慢性胃炎”。针对老年人消化不良症状,需要进行认真细致地分析,然后作出“功能性消化不良”或者“慢性胃炎”的诊断;如果诊断为“慢性胃炎”,还要进一步评估其严重程度、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并积极寻找可能的原因或诱因。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是导致老年慢性胃炎重要原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大,HP的感染率也增加,目前关于这种细菌与消化不良的关系仍然有很多争议。是否需要杀幽门螺杆菌需要与医生充分沟通。尽管理论上说“幽门螺杆菌是一类致癌原(吸烟、饮酒也是一类致癌原)”,但并非每一个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都要杀菌。如年龄超过75岁了,就不建议杀菌了,因为这个时候治疗已经没有很多益处,还可能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有消化不良的患者,要放松心情,正确对待;生活和饮食要规律,定时、定量进餐;睡眠时间充足。跟其他病人交流病情,可能会加重心理负担,引起焦虑、抑郁情绪,不利于症状恢复。避免刺激性饮食和容易产气的食物。根据对福建省消化不良患者的流行学调查发现:大部分患者在食用牛奶和奶制品、豆浆和豆制品、发酵的面粉类、太甜的食物、欠熟的香蕉、苹果等可能会诱发或者加重症状;作为南方人,对于某些北方的食物可能也是不太适应的,比如五谷杂粮不建议作为主食。正确的做法是:不吃以前不常吃的食物。至于目前非常时髦的“茶油”,并没有证据表明它能够治疗或者预防胃病。需要服用保健品时建议咨询医生。当需要到其他科看诊时,需要把自己的“胃病”告诉医生,尽量减少药物对胃的不良影响。在慢性胃炎的治疗上,胃酸对有消化不良症状患者的胃还是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可通过抗酸药物和抑制胃酸分泌药物两类药物适当控制胃酸。还可以通过调节胃肠动力药物来治疗,常用的有吗丁啉、莫沙必利、依托必利、马来酸曲美布丁、匹维溴铵等,这些药物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与其他药物有交叉反应,尽可能避免不良反应发生。第三种是胃黏膜保护剂:这类药物很多,用西药和中药,如铝碳酸镁、替普瑞酮、瑞巴哌特、胃舒颗粒、胃乐宁、摩罗丹等。这些药物特性各不相同,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对慢性胃炎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对于那些症状顽固,且有明显的焦虑、抑郁等心理学异常的患者,要适当接受心理学咨询、应用抗焦虑抑郁药物。焦虑抑郁时,会引起胃肠道内脏感觉过敏,引起或加重消化道症状,这些药物治疗可以降低内脏感觉敏感性。因此,得了消化不良或慢性胃炎,并非那么可怕,需要详细分析、分别对待。祝健康快乐王承党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主任、消化内镜中心主任、消化病研究室主任福建医科大学 医学系副主任福建医科大学 内科学教研室主任 联席会议 主席福建省消化学会 常委福建省内科学会 常委福建省炎症性肠病组长中华消化学会 炎症性肠病学组、胃肠动力和胃肠功能性疾病学组、消化心身疾病协作组 委员北京奖励医学基金会 中国炎症性肠病专家委员会 常委吴阶平医学基金会 中国炎症性肠病联盟 常委于福州2016-6-5本文系王承党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慢性腹泻的原因比较多,部分是属于肠道功能紊乱,包括功能性腹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这些病人在日常生活中,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调整非常重要1、应该戒烟、避免过度饮酒。少量饮酒(红酒、葡萄酒)可能有助于活血化瘀,但是大量饮酒和空腹饮酒则害处不小,特别是啤酒、高度白酒负面影响比较大。2、生活要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良好的心态,适当参加运动和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3、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三餐定时、定量。如果三餐正常,建议不一定要加吃点心。4、“没有最好的食谱,只有更适合的食物”!大便的量、颜色、味道、酸碱度等跟吃的食物有很大的关系,建议:(1)尽量清淡饮食,不要太油腻、太辣;(2)鱼肉和白肉是比较好吸收的。肉类被分为红肉和白肉,红肉包括牛肉、羊肉、猪肉等,它们含有比较高的蛋白质和铁,但是脂肪量含量也比较高,这些脂肪比较难以消化,容易引起腹胀、腹痛、腹泻等。如果红肉吃的多、或者连续吃,有可能改变粪便的酸度,拉大便时直肠感觉不舒服、有排便不尽感;白肉包括鱼肉、禽肉(鸡肉、鸭肉)、鸽子肉、兔肉等,白肉肌肉纤维细腻,脂肪含量低,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较高,更加适合炎症性肠病患者食用。国外有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吃红肉多的人群发生结肠癌、乳腺癌、冠心病的风险增加,而吃白肉可以降低这些风险。(3)尽量不吃以前从来没有吃过的食物;同样的食物,以前吃了没有问题,不等于现在吃了也没有问题。一般认为,有症状期间应该避免牛奶和奶制品(包括酸奶等)、豆浆和豆制品、太甜的食品、刺激性食物、高脂肪饮食、玉米、地瓜等(特别是南方地区的患者), 某些水果(如苹果、生的香蕉等),这些食品有可能会诱发或者加重症状(如腹胀、腹泻、肠鸣等)。民间传说的“牛奶养胃”、“茶油养胃”,并没有科学依据。(4)蔬菜:一般常吃的蔬菜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含有粗纤维的蔬菜(比如芹菜、笋等)可能使大便量增加,甚至粪便中含有纤维(菜杆等),尽量少吃一些。祝大家健康快乐!王承党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主任、消化内镜中心主任、消化病研究室主任福建医科大学 医学系副主任福建医科大学 内科学教研室主任 联席会议 主席福建省消化学会 常委福建省内科学会 常委福建省炎症性肠病组长中华消化学会 炎症性肠病学组、胃肠动力和胃肠功能性疾病学组、消化心身疾病协作组 委员北京奖励医学基金会 中国炎症性肠病专家委员会 常委吴阶平医学基金会 中国炎症性肠病联盟 常委(福州)本文系王承党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消化不良的原因很多,这里说的消化不良主要包括:各种类型的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在治疗中,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调整非常重要1、应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三餐定时、定量,太饿时不宜一下子吃饱。胃肠道跟人是一样的,该工作的时候工作、该休息的时候要休息,如果少量多餐,就会导致胃肠道一直处于工作状态,不利于胃肠功能的调整。因此,三餐要定时定量,白天一般不提倡加点心,夜间必要时可以进食少量点心。频繁的进食会影响胃肠运动的正常节律,对症状的改善不一定有好处。2、“没有最好的食谱,只有更适合的食物”,一般认为,有症状期间应,该避免牛奶和奶制品、豆浆等豆制品、太甜的食品、刺激性食物、高脂肪饮食、以及经过发酵的面粉类食品(如馒头、蛋糕、饼干等,特别是南方的患者)、玉米、地瓜等, 某些水果(如苹果、生的香蕉等),这些食品有可能会诱发或者加重症状(如腹胀、嗳气、返酸、腹泻、肠鸣等)。民间传说的“牛奶养胃”、“茶油养胃”,并没有科学依据。3、辣的食品还有争议,有研究认为红辣椒粉中的辣椒辣素可以阻断腹腔C型伤害感受神经纤维、降低消化不良症状的密度。因此,您如果从小就有吃辣椒的习惯,也并非一定要戒除,但是不宜吃得太辣。4、应该强调戒烟、避免过度饮酒、减少咖啡和浓茶(特别是绿茶)的摄入。5、生活要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良好的心态,适当参加运动和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祝大家健康快乐!王承党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主任、消化内镜中心主任、消化病研究室主任福建医科大学 医学系副主任福建医科大学 内科学教研室主任 联席会议 主席福建省消化学会 常委福建省内科学会 常委福建省炎症性肠病组长中华消化学会 炎症性肠病学组、胃肠动力和胃肠功能性疾病学组、消化心身疾病协作组 委员北京奖励医学基金会 中国炎症性肠病专家委员会 常委吴阶平医学基金会 中国炎症性肠病联盟 常委(福州)本文系王承党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民以食为天,吃东西本来是一件愉快的事,但是,在生病之后,特别是炎症性肠病(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就需要关注胃肠道健康和身体健康了,因此,我想跟大家交流一下炎症性肠病患者的日常饮食问题。一、正常人体所需要的营养人体生存所需要的6大营养素是:碳水化合物(俗称“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也称微量元素)、水。碳水化合物(俗称“糖类”)、脂肪、蛋白质是维持身体正常运转的重要物质,每天需要量比较大,被称为“大量营养素”,也是人体十分重要的能量来源,提供能量的先后顺序是: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即正常饮食情况下,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是碳水化合物,如果碳水化合物供给量不足,就由脂肪提供能量,如果脂肪量也不足,最后由蛋白质提供能量,1克脂肪提供的能量=2克碳水化合物=2克蛋白质。相反,如果每天摄入的各种能量太多了,超过了身体的需要量,就可能转化成脂肪储存起来,这就是吃的“太多”容易发胖的基本原理。维生素、矿物质(也称微量元素)不含热量,但是对身体健康必不可少,每天的需求量比较小,因此也称为“微量营养素”。水是人体最重要的成分,虽然不能提供能量,但是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每天都需要摄入一定量的水分(包括食物中的液体),因此,喝水比吃饭更加重要。如何判断水是否喝的够呢?简单的办法就是观察尿液的颜色:如果尿液是轻微的淡黄色,说明喝水量够了,如果你的尿液颜色是亮黄色的,说明喝的水不够。一天的水量要分次喝,一次性喝很多水容易引起腹胀等不适。1、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包括糖、淀粉(纤维也是淀粉的一种),各种谷物、水果、蔬菜、牛奶、坚果等都含有碳水化合物,这些食材中也含有不同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肉类和脂肪不含有碳水化合物。在健康平衡的饮食中,碳水化合物的量占50-75%。2、蛋白质:是人体结构、功能执行的重要物质,它的结构和功能非常复杂,比如手臂上的肌肉、心脏的肌肉都是蛋白质。一般不作为能量来源,如果其他能量来源不足时(如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也会成为能量来源。人体消化道是没有办法直接吸收蛋白质的,吃进去的蛋白质在消化道内经历复杂的消化过程:蛋白质在消化酶的作用下被消化形成多肽,多肽再一次被消化最后形成氨基酸,氨基酸才能被吸收进入人体的血液系统,运输到全身各个地方,然后再在各个需要的部位重新组装成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就像从国外进口一个大型设备,没有办法直接运输,就要拆解成一件一件的零件,运到国内之后再重新组装成一个完整的设备。如果消化道上皮的孔隙比较大,多肽或者小分子蛋白质直接进入人体内,就可能引起过敏反应或者食物不耐受。蛋白质比较丰富的食物有肉类(鱼肉、禽肉)、蛋类、奶类、豆类、坚果等。在健康平衡的饮食中,碳水化合物的量占15-30%。3、脂肪:脂肪可以集中储存能量供以后使用,此外,脂肪还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比如:促进小孩子的脑发育、维持脑细胞之间的正常连接;帮助运送某些维生素;具有隔热和缓冲作用,太瘦的人容易出现胃和肾下垂等;当然,某些脂肪还有很重要的调节炎症的作用,因此,对炎症性肠病患者,脂肪也是要值得重视的。在健康平衡的饮食中,碳水化合物的量占20-35%。与蛋白质一样,脂肪也有多种形式:饱和脂肪、不饱和脂肪,其中,不饱和脂肪又分为单元不饱和脂肪、多元不饱和脂肪。饱和脂肪摄入太多与心脏病、肥胖有关,这类脂肪都特别香,非常诱人,比如“猪油”。因此,还是少吃为妙。多元不饱和脂肪有2种:欧米嘎-3不饱和脂肪酸、欧米嘎-6不饱和脂肪酸。鱼油和橄榄油中含有大量的欧米嘎-3不饱和脂肪酸,有抗炎作用,有益健康,特别适合炎症性肠病患者,“地中海式饮食”主要包括鱼油和橄榄油;花生油、玉米油、红花籽油、核桃等含有较多的欧米嘎-6不饱和脂肪酸,会加重炎症,炎症性肠病患者也是少吃为妙。4、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有很多种,功能也非常多。有13种维生素是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须从食物中摄取,如果无法进食,医生也会从静脉输液中加入必须维生素。维生素分为2种: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B族、维生素C)可以直接被吸收;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等)必须与食物中的脂肪结合之后才能被吸收。蔬菜、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肉类中也含有一些。矿物质也有很多种、承担的功能非常多,每天所需的量不一定很多,但是绝对不能缺少,比如:钙、铁、钾、镁、铜、磷等。一般正常饮食中所含有的这些矿物质量可以满足人体的需求,如果无法进食的情况下,医生会根据情况予以补充。炎症性肠病患者对某些矿物质的需求量可能会增加。如果饮食正常,大多数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矿物质需求是能够得到保证的,但是,每天至少还需要摄入1200mg的钙和8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二、炎症性肠病患者的饮食对于炎症性肠病患者而言,饮食的调整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每一个人、同一个人不同时期的饮食都可能不太一样;同样的食物,以前吃了没有问题,不等于现在吃了也没有问题。因此,吃什么、怎么吃成为许多患者与医生沟通的主要内容。疾病活动期:可能需要适当限制饮食,必要时要少量多餐,避免容易产气、引起腹胀的食物。病情缓解期:可以逐渐恢复到正常饮食,定时定量进餐。克罗恩病患者的饮食调整比溃疡性结肠炎显得更加重要,因为克罗恩病的发病部位除了结肠之外,还会发生在小肠,而小肠负责食物的消化、吸收。如果小肠受累的话,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就会受到明显的影响。溃疡性结肠炎只累及大肠,一般不会影响到大部分营养素的吸收。1、碳水化物:对于以大米为主食地区(如福建)的炎症性肠病患者,主食还是大米为宜,比如粥、软的米饭等。小麦制品、豆类、土豆、五谷杂粮等可能不一定合适,并不是说这些食物会引起疾病或者加重疾病,而是这些食物可能在不同的疾病期,会引起不好的消化道症状,比如腹痛、腹胀、放屁、腹泻等,这些症状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有必要避免吃这些食物。当然,在疾病缓解期,如果你实在想吃这些食物,你可以从少量开始试着吃,如果没有症状,就逐渐加量,如果出现不舒服的症状就立即停止。大部分纤维素是碳水化合物、少量是木质素,蔬菜、水果、燕麦、麦皮等都含有纤维素。它们难以在小肠内被消化酶所消化,因此,它们会成为消化道的“残渣”,当这些纤维素进入到大肠之后,成为大肠内细菌的“食物”,被细菌分解之后形成短链脂肪酸,这种脂肪酸能够为大肠上皮细胞提供能量,使大肠保持健康和活力。因此,纤维素对于消化道的正常运动和正常排便非常重要。由于纤维素不被消化酶消化,而是在大肠内被细菌消化,因此,对于某些患者而言,可能产生腹胀、腹痛、腹泻、放屁等症状,导致患者不敢吃纤维素比较多的食物,这对身体健康也没有好处。正确的做法是:逐渐增加纤维素的摄入,观察吃了之后观察症状的变化;另外要适当多喝水,让尿液保持轻微的淡黄色,如果你的尿液颜色是亮黄色的,说明喝的水不够。2、蛋白质:炎症性肠病患者常常体内蛋白质的需求量是明显增加的,因此需要比平时更多的蛋白质。炎症性肠病患者比较理想的蛋白质来源是:蛋类、白肉等。蛋类、鱼肉的蛋白质容易被吸收利用,深海鱼还含有较多的欧米嘎-3不饱和脂肪酸,对这些患者更加有利。肉类被分为红肉和白肉,红肉包括牛肉、羊肉、猪肉等,它们含有比较高的蛋白质和铁,但是脂肪量含量也比较高,这些脂肪比较难以消化,容易引起腹胀、腹痛、腹泻等。因此,红肉摄入量不宜过多,每餐最好不超过3两。白肉包括鱼肉、禽肉(鸡肉、鸭肉)、鸽子肉、兔肉等,白肉肌肉纤维细腻,脂肪含量低,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较高,更加适合炎症性肠病患者食用。国外有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吃红肉多的人群发生结肠癌、乳腺癌、冠心病的风险增加,而吃白肉可以降低这些风险。因此,炎症性肠病患者适当增加白肉、减少红肉。牛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但是牛奶也含有乳糖。在幼儿期,肠道内会产生乳糖酶,所以全球的幼儿对奶的消化都没有问题。在婴儿期过后,人们不再喝奶,肠道就不再产生这种酶了,这时候再喝奶,就容易出现乳糖不耐受症,表现为腹胀、腹痛、肠道痉挛、放屁、腹泻、黏液便等。据统计全球约有70%-90%的成年人患有乳糖不耐受症,当然,这个也有个体差异,有的人是永久的,有的是暂时的。小肠受累的克罗恩病患者常常存在乳糖不耐受症。因此,对于小肠受累的克罗恩病患者、乳糖不耐受的人必须避免喝奶和吃任何乳制品,这些乳制品包括:纯奶、酸奶、脱脂奶、炼乳、调味奶、奶酪、冰淇淋、黄油等。3、脂肪:许多食物中含有脂肪,比如肉类、坚果、油类等。鱼油和橄榄油中含有大量的欧米嘎-3不饱和脂肪酸,有抗炎作用,有益健康,特别适合炎症性肠病患者,“地中海式饮食”主要包括鱼油和橄榄油;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棉花籽油、葵花油、红花籽油、核桃等含有较多的欧米嘎-6不饱和脂肪酸,会加重炎症,炎症性肠病患者最好少吃为妙。菜油(菜籽油)、茶油中欧米嘎-3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也不高,对于胃肠道疾病患者而言并非“灵丹妙药”。因此,橄榄油更适合炎症性肠病患者食用。4、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含维生素B12、叶酸等),每天必须额外补充一定量的钙和维生素D、铁剂等。这些都有商品化的药品购买。尽管牛奶中含钙量比较高,但是可能不合适炎症性肠病患者,虾皮、沙丁鱼、骨头(比如商品化的鳗鱼骨)的含钙量也很高,可以尝试。综上所述,炎症性肠病患者应该根据自己的病情选择如何吃、吃什么:(1)在疾病活动期可以少量多餐,在病情缓解期可以逐渐恢复到正常饮食、定时定量进餐;(2)以大米为主食;以蛋类和白肉(包括鱼肉、鸡肉、鸭肉、鸽子肉、兔肉等)为主要的蛋白质来源,少吃红肉(牛肉、猪肉、羊肉);油类以富含欧米嘎-3不饱和脂肪酸的橄榄油为佳;(3)注意额外补充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特别是钙);(4)避免可能引起不适症状的食物,如奶和奶制品、大豆和豆制品、小麦制品(福建患者)等;苹果等也可能引起不适,其他水果可以尝试;(5)学会记录“饮食日记”:吃了什么、有什么不舒服的症状。由于食物的产地、加工工艺等不同,可能所含的成分也不完全相同,而且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因此,上述建议仅供参考。文章中提到的食品没有指明任何品牌,请大家购物时查看说明书,选择合适自己的食物。祝健康快乐!(若需转载请说明出处)祝大家健康快乐!王承党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主任、消化内镜中心主任、消化病研究室主任福建医科大学 医学系副主任福建医科大学 内科学教研室主任 联席会议 主席福建省消化学会 常委福建省内科学会 常委福建省炎症性肠病组长中华消化学会 炎症性肠病学组、胃肠动力和胃肠功能性疾病学组、消化心身疾病协作组 委员北京奖励医学基金会 中国炎症性肠病专家委员会 常委吴阶平医学基金会 中国炎症性肠病联盟 常委(福州)2016年6月5日星期日本文系王承党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这篇文章重点谈炎症性肠病的基本知识,包括如何发病、表现是什么、如何治疗、患者如何自我管理等。
一、专家门诊时间1、周一下午(228诊室)、周三上午(228诊室)、周五上午(225诊室)地点:门诊大楼2层消化内科诊室(最里面一间)2、由于原来台胞中心的所有医疗服务全部移到医院本部,所有原来每周四上午台胞中心的特诊门诊:已经暂时停止。二、胃镜时间:周一上午:在门诊大楼5层内镜室,主要做胃镜检查、超声胃镜、各种治疗胃镜。特别提示:由于要求我做胃镜的病人太多,本人精力有限,因此,需要我做胃镜的(包括普通胃镜、麻醉胃镜)需要我亲自开写申请单,不是我本人开单的将由内镜室导诊护士排给其他医生做。三、门诊挂号预约1、每次门诊号65个,我本人手上并没有号源,所有想看诊的病人都要事先预约挂号,然后根据预约挂号,医院采用电脑排队,没法插队。因此,最好要提前预约挂号(可提前一星期预约,有的人挂号后会退号,所以临时有时也能捡到号):网络预约http://fy.968901.com,电语预约0591-9689012、如果没有挂到号,门诊当日,我会临时给加15个临时号(上午门诊在10点左右,下午门诊在4点左右,找我助手领取加号条子,再到护理站挂号)。临时号都是在正式号结束之后才能看诊,所以需要耐心等待。加临时号,是不要费用的,请不要上当。四、其他提醒事项1、冬季医院上班时间:上午8:00,下午14:00。夏季上班时间是:上午8点、下午14:30(从每年的5月1日-10月1日是夏季上班时间)。2、如果是首次来看病、而且以前都没做过检查,最好空腹来医院(可能需要做一些检查,但下午门诊的无需空腹,因为下午大部分消化系检查无法做)。3、预约号的时间并非就是看诊的时间,必须在预约的时间前到医院取号、候诊,就像要提早到火车站取票、候车一样。4、医院要求“卡号一致”:预约挂号的姓名、就诊卡应该是一致的,否则无法看诊。比如:用张三的就诊卡预约挂号,给李四看病,目前是不行的!这是为了预防“号贩子”倒卖挂号,请大家理解。5、消化专家门诊原则上不看急诊病人,这类病人可以直接到门诊大楼一层的急诊科就诊。6、12岁以下的孩子请到儿科看诊。8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适当照顾优先就诊。7、看诊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未轮到的,请在候诊区耐心等候,不要围在诊室门口。已经挂上号的(不管是预约号、还是临时加号的),我保证都会认真看完每一个病人。因此,还是请耐心等候。8、第一次来我这里看诊,一定记得带上“所有”的病历资料,包括其他任何医院的资料。9、有些小偷会故意在诊室门口制造混乱,以便下手偷手机、钱包等,所以,千万不要拥挤在诊室门诊!感谢大家配合,祝大家健康快乐!王承党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主任、消化内镜中心主任、消化病研究室主任福建医科大学 医学系副主任福建医科大学 内科学教研室主任 联席会议 主席福建省消化学会 常委福建省内科学会 常委福建省炎症性肠病组长中华消化学会 炎症性肠病学组、胃肠动力和胃肠功能性疾病学组、消化心身疾病协作组 委员北京奖励医学基金会 中国炎症性肠病专家委员会 常委吴阶平医学基金会 中国炎症性肠病联盟 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