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前一个26岁的的小伙子求诊,说自己除了自慰频繁,其余没有什么不良习惯,从初中开始几乎天天自慰,一年射精次数在365次以上。有时候放假在家无聊,每天要自慰好几次。自认为比较自律,大学时开始跑马拉松,每天6点起床,坚持跑4公里,也在坚持做抗阻力训练,除了平时有些尿频,其余没有什么不舒服。可是今年体检查出来缺乏维生素D和叶酸,于是发出了疑问:科普上说了精液就是精子和精浆的混合物,怎么自己就开始缺东西了?难道平日的尿频也和自慰频率高有关? 其实无论是在门诊出诊,还是在网上出诊,总有不少就诊的朋友问我以上类似的问题:自慰频率过高有危害吗?自慰和性生活有区别吗?我总是会回答有区别、有短时间内看不到的危害。细心的朋友这时候还会拿出查阅的不少科普文章来询问。因为很多科普文章都说自慰和性生活,都是摩擦阴茎勃起,分泌精液射出,最终结果都一样,所以没有区别。并且自慰时可选择的符合自身喜好的内容很多,可以更快进入状态并结束状态,所以总觉得比性生活更好。我总是会告诉就诊的朋友:差别挺大,可以简单理解为饿了吃饭和不饿但强行吃饭的区别。而更深的解读往往因门诊出诊时间有限,难以说清,故在本文一并大致解释。 我们来换一个比方,如果一个人一感到无聊就吃东西,无聊的时间都用吃东西来让自己缓解舒适,假以时日他会身体肥胖。事实上细心的话,可以观察或者询问绝大多数肥胖的人群,他们都有一些日积月累形成的习惯,自己因为太习惯了,所以也不一定知道、认识到。习惯性吃东西的人对于每天的身体变化是没有感觉的,只是过一年或两年倒头来看看身体和照片会突然间发现身体变化的程度远远超出他的想象。 其实绝大多数变化我们都是觉察不到的,但确实在发生,只有蓦然回首的时候,才惊讶地感到对自己带来的改变。性生活和自慰频数多也是同样的道理。性生活就像吃饭喝水一样,有需求的时候进行就好了,除此之外就像强行吃饭和喝水一样,身体的改变不仅仅局限于某一方面或某一个指标,而是方方面面的,目前所能看到的指标和所感到的不舒服,只是目前能看到感受到的症状而已,还有更多看不见的地方。无论是性生活还是自慰的时候,会阴区会充血,阴茎会勃起,整个腰骶部和整个核心肌群的肌肉都在默默发生作用,而经常反复的充血,该休息到的肌群和相关组织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就好比每天都在努力举铁,但得不到充分休息一样,久而久之一定会感到各种各样的不舒服,往往年轻小伙子最先感受到的拉尿相关不适,只是刚刚开始而已;体检所看到有限的指标异常、感受到的不适也仅仅只是刚开始,还有更多更长远的改变,有更长远的危害,往往只是因为还年轻,所以还没有体会。血气方刚的年轻小伙子,因为放假无聊,一天可以自慰好几次,一年自慰频率在365次以上。这样的年轻小伙子往往不在少数,往往他们习惯于在感到无聊的时候,用自慰来让自己感到舒适。而人类和任何动物都有共通之处:往往习惯于反复做让自己最熟悉也最舒适的事情得到满足感。刚才举的一无聊就吃东西的习惯和一无聊就自慰的习惯有相似之处,虽然所做的事情不同,但是本质都是“饥饿感”。人每天所需能量有限,过食、过饮都会有各种各样的不舒服或者随时间推移引起无穷后患。既然每天所需能量有限,为什么有很多人每天会经常感到“饥饿”?因为未经训练的大脑没有办法分清楚是“饥”还是“饿”,而是会习惯于用最熟悉最近似的感觉对身体发出信号并寻求缓解。“饥”是有想吃东西的欲望,“饿”是真的胃里空空,需要补充能量。有想吃东西的欲望来自于空虚感、失去感,大脑对于空虚和失去会本能地想要填补,更会本能地选取能让自己最熟悉的、立刻开心的事情发出信号,使身体开始执行。身体执行后,因为大脑并没有解决“空虚感、失去感”来源的问题,会很快再次陷入同样的感觉,于是就有了如上瘾般反复执行——反复陷入同样感觉的循环。来源没有解决,“症状”自然不会缓解,在大脑反复多次的“对症缓解”过程中,身体也在日积月累发生改变,可能在肥胖的路上一骑绝尘,也可能在“掏空自己”的路上日行千里……怎么破?冷静下来,暂时不要满足大脑立刻发出的“对症缓解”的信号,学习更多可以缓解“空虚感、失去感”的方法,最简便易行的是锻炼身体,身体获得了更多供氧量和满足感之后,大脑的“饥”感随之缓解。反复多次冷静下来审视自己并真正满足大脑“饥”的信号,会逐渐分辨清楚什么是“饥”,什么是“饿”。而自慰和性生活区别的疑问,往往来源于婚后求诊的患者。爱情从古至今都有无穷魔力,其中之一的本质包括人类对纯粹无隔阂情感的渴望和向往。双方对彼此无附加条件的信任和付出,到对彼此赤诚相见、水乳交融时无保留的全部接受,每一步都充满了对彼此的充分尊重和信任。在爱情沟通的过程中,会开始学习和理解另外一种和自己不同的思维体系、思维模式,双方会愿意互相磨合、良好沟通并互相作出改变。在这些过程中,有任何一环有了点问题,身体会本能地由“互相玩耍”调成“自己玩耍”模式。最常见的是夫妻双方随着生活的不断进行,日积月累少了真正的“良好有效沟通”,隔阂不断产生、积累、放大,久而久之,面对赤诚相见的对方时,潜意识产生了本能的疏远感、陌生感,所以更加倾向于“自己玩耍”。如果又加上了大脑对于空闲时“饥”的简单对症处理,会将“自娱自乐”的频次和习惯愈演愈烈。过日子的细节和积累各有不同,最一开始的隔阂核心在哪里,需要夫妻双方都冷静下来,仔细倾听对方真正的需求。这也就是为什么求诊者本想吃颗药了事,而我总是会推荐对方仔细看看《非暴力沟通》这本书,这本书的思维方式有助于认识到自身的需求和对方的需求,而沉浸在情绪中往往会和真相南辕北辙。目前很多科普都会倾向于用营养成分来说问题,所以求诊的小伙子会发出“精液就是精子和精浆的混合物,怎么自己就开始缺东西了?”这种灵魂拷问。事实上本文求诊的小伙子是众多求诊者中身体很不错的了,还有更多小伙子出现了许多不仅仅是拉尿相关的问题来求诊,本文因篇幅所限,不一一说明,后续有机会再和各位朋友探讨。我们得认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很多科普的前提是目前已知能看到的情况描述出来了。而看不到的情况因受科学水平所限,无法看到,也自然就无法描述。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不断知晓精液就是精子和精浆的混合物,再后来又知晓精液里面锌含量比较高、微量元素也不少……直到后续又不断发现越来越多的东西——能认知到的东西只是在随着时间推移不断逼近事实而已,而未知仍有很多。只用营养成分来看待一样事物是不可取的,就好比番茄里面我们目前已知的主要成分有番茄红素、水分、番茄籽,但是如果吃番茄红素、番茄子+喝水,永远也不出吃不出番茄的味道。而决定一个事物和另一个差别更重要的是它的“味”和“道”。对于人也是同理,对于精液也是同理,不能只从营养成分的角度去出发,而要更多去思考看不见的东西。长期高频次流失精液,流失的当然不仅仅只是精子和精浆和某些微量元素,还有更多的东西,只是目前很多年轻小伙子还没有办法直观地看到而已,但是假以时日,一定会从身体的方方面面逐渐感受到。
每次出诊的时候都会有求诊者从包里拿出厚厚一沓资料放在桌上,告诉我各种抽血显示自己A异常、B异常,CT、磁共振又显示自己C异常、D异常,让我开药或者手术治疗这些异常。我总是迅速看完资料后告诉求诊者,你先等等,不要纠结这些资料,告诉我你有哪些地方不舒服,你的不舒服和这些查出来的异常未必有因果关系,可能只是相关关系。 我们今天仍旧从一个故事开始。60岁的王大爷因为整条左胳膊疼痛1个月来诊室就诊,白天感觉还好,一到晚上就疼痛加重,彻夜难眠。抽血没看出来什么特别,做了CT没看到什么特别,倒是磁共振显示在上臂内侧皮肤表面有一个1.5cm的小凸起。门诊医生A看了看王大爷左上臂皮肤,确实有个圆圆的小肉球,摸起来里面是软软的,像是液体,和磁共振显示一致,想了想王大爷诡异的胳膊疼,建议王大爷把小凸起切掉。可是王大爷郁闷地表示,这个磁共振显示的小凸起已经长了30年了,平时也没什么其他不舒服,总觉得自己的疼痛和这个小凸起无关。不过看着查出来的一堆“正常”结果,再看看磁共振显示的唯一“异常”结果,最后再摸了摸一到晚上就折磨自己的胳膊,咬了牙决定处理掉小凸起。手术操作不难,切口也很小,病理结果也报了良性。处理完小凸起的1周,王大爷仍旧晚上发作左胳膊疼,难以入睡,白天会莫名好转。再次就诊,考虑是切口没长好引起的胳膊疼,于是给予消炎处理,反复折腾1个月,切口长好了,有了一个细细的小疤,可是还是胳膊疼,再次换了医院求诊,这次门诊医生B考虑是术后瘢痕引起的胳膊疼痛,给予对症止痛、软化疤痕药物处理……又过了1年,每到晚上就发作左胳膊疼痛的王大爷因为每晚受折磨,休息不好,瘦了10斤,人也变得很焦躁,一进诊室就拍出来10cm厚的病历资料问门诊医生C:我这个疤痕到底用什么药能不痛?这个故事只是举了个简单例子类比。求诊日久的“王大爷”们随着时间的推移早已默认了自己的不舒服是“术后疤痕”引起,忘记了最一开始没有疤痕的时候也是胳膊痛;而后续的门诊医生也开始不断默认是这条疤痕的锅,不断用各种各样的药物处理背锅的疤痕。事实上,“王大爷”们的疼痛和一开始的小凸起、后续的小疤痕没有任何因果关系,当成疾病的因果关系来治疗自然永远不得解。在平日的实际诊疗过程中,有很多“王大爷”们因为长期一样不舒服不得好转,难以休息好,内心又痛苦难过,于是免疫力越来越差,有了越来越多的不舒服,更加进入到了各科室反复就诊的恶性循环;还有一部分“王大爷”长期不得好转,内心苦闷抑郁,最终某一次求诊时被推荐到了心理科,开始了长期的药物治疗。所以各位朋友,请擦亮眼,你的不舒服和查出来的异常未必有因果关系。你的腰酸背痛和某个地方是否凸出没有因果关系,你拉尿各种各样的不舒服和某个地方有多大也没有因果关系。 所有的报告单都只能供参考,因为报告出来的异常和你的不舒服未必有因果关系。我也会在后续的文章中不断深入解释。只是日子越久,无论医生还是求诊的各位朋友,都不断坚信查出来的异常和不舒服有因果关系,开始进入到了源源不断的“A药治疗——无效——再换B药治疗——无效——再换C药治疗………——再换D科室治疗”的恶性循环,而未对因治疗的身体也因某次不舒服“死机”后,逐渐有了越来越多的不舒服,身体不断每况愈下,进入到了无休止的用药循环中。
各位朋友,如果有人问你:应该怎样既不让马儿吃草,又让马儿跑?你一定会觉得他在开玩笑,或者脑子含水量较常人不同。 今天我们讲两个故事。 故事一:朋友A来诊室就诊,坐下来开始描述他的不舒服:陈医生,我发现每天感到饿的时候只要吃饭,就感到开心、全身有力气、工作也有效率;如果我顶死继续工作不吃饭,就会感到全身无力,如果我一直拼命工作、忍着不吃直到第二天,甚至会觉得连生活都是灰暗的。我应该怎样既不吃饭、又可以一直保持很好的身体状态和情绪状态? 故事二:45岁的朋友B两周前来诊室复查,2个多月前因为拉尿不舒服6年来诊室就诊,2个月不见,整个人精气神状态好了不少,但仍有些锁着眉头,流漏出淡淡的忧伤。坐下来后开始描述他的不舒服:陈医生,最近这阵子确实好了不少,几乎没有什么不舒服,身体一好受,我这心情也好了。可是有个问题:昨天上午我同房次数稍微多了点,和夫人2小时来了5次,下午又开始感到尿痛;上周末我也特意和夫人试了一下,1小时3次之后,也是下午开始感到尿痛。不过上周末持续1天也就好了,昨天到今天都没有明显好转。我应该怎样既保证同房高频次,又可以让身体舒服? 两个故事讲完了,我知道在看的各位朋友对于这两个故事的解法会有自己的观点。如果你和我观点不同,想和我讨论,可移步公众号简介中的好大夫二维码(本公众号暂时无法开通文末留言功能)。 在第一个故事中,废寝忘食工作的朋友A已经感受到了只工作、不吃饭休息的身体已经发出了异常信号,可是他并不想理会身体的异常信号,只想继续保持工作状态,怎么破解?当然可以随了朋友A的愿望,有相关的药物、特定的食物或饮料,服用了之后就立刻感到精力充沛,可以继续进入到废寝忘食的工作模式。可是这种状态不能持续过久,就算是可以一夜都保持高效工作状态,那第二天呢?第二夜呢?第三天呢?第N天呢?一切药物、特定的食物或饮料作用都极其有限,唯有使身体本身进入正向循环,才能保持可持续的高效工作模式。我告诉朋友A,既然感受过饿的时候一吃饭就开心的身体,也感受过饿的时候顶死不吃久不开心的身体和情绪,那真正应该改变的是你自己,你并不需要吃任何药,只需要后续顺应身体的感受来就好,该吃饭时吃饭,该休息时休息。 在第二个故事中,应该治疗的是这位45岁朋友B的尿痛吗?不,而是“既不让马儿吃草,又让马儿跑?”的心态。当6年都不舒服的身体好不容易感到舒适之后,可以理解朋友B开心的心情,想要尝试身体状态的心情,可是尝试不意味着玩了命地用,很多朋友体会过车子需要保养,不能总是一脚油门踩到底,可是自己身体比车子精贵很多,到了自己身上却忘了需要保养的道理。尤其是朋友B在第一次尝试恢复的身体状态,油门踩到底感到不舒适之后,特意又试了一次油门踩到底,且持续时间还更长,这就真不能怪身体了,应该调整的是“开车人”。我告诉朋友B:大哥,最近好不容易难受的身体舒服了,您老人家就别作了,好好保养吧。至于同房频次的问题,就跟吃饭一样,想吃的时候适当吃,不想吃的时候不要勉强,明明一顿只能吃一碗,非要一顿吃5碗,吃完了又难受,你是要怪难受的身体,还是要怪你自己贱呢?这么一说,朋友B突然就想通了,眉头也就舒展开了,淡淡的忧伤感一扫而光。 以上两个故事也是平时临床工作中比较典型的举例。有很多反复发作的不适,往往意味着生活方式需要作出改变。毕竟生病是个信号,身体用生病不舒服提醒“用车人”需要作出改变,可能是作息方式,也可能是饮食饮水方式,也可能是运动方式、睡眠方式等需要作出改变,如果一直不听取身体在说什么,身体反抗的激烈程度只会愈演愈烈,不舒服的地方只会越来越多。不断加用一种又一种药物压制住不适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如果想要身体真正能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需要冷静下来停止不断增加药物的步伐,感受到身体发出的信号调整“用车人”。
各位小伙伴好,今天我们仍旧先讲个小明的故事。中学学业繁忙,经历一天的紧张学习,小明拖着疲惫的身躯返回家中,进门一刻呼喊着:“妈,我回来了,终于放学了,我饿”。母亲搓着手手问:儿子,你确定你是饿?按理来说今天两餐是按营养搭配来的,你不应该饿啊,先给为娘证明你饿才行啊。要不你来填两张表吧,看看总得分是多少,小于10分证明你不饿,小于15分证明你只有一点点饿,填表时间不长,也就半小时。小明拖着疲惫的身躯、绿着脸填完了表,只得了9分,够不着“饿”的等级,所以只能喝杯白开水。晚上睡着的时候,梦中晶莹剔透的米饭、小鸡炖蘑菇围着自己飞来飞去,早上醒来的时候,枕头被口水打湿一片。第二天放学回家仍旧如此,第三天填表总分总算够着了12分,小明终于绿着脸得了个苹果吃,眼泪止不住在眼眶里打转。他本来想发火的,可是因为又累又饿,他已经没力气发火了,况且他又总觉得自己老娘说得也有道理:确实填表结果证明自己没这么饿啊,谁让自己证明不了呢。……第N天回家前小明想:反正回家也是填一堆表和喝开水,运气好能有个水果吃,与其这样,我还是在外面小店吃了算了,随便用什么把自己填饱也比饿着强。 多年以前,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写的《非暴力沟通》给我带来了很大影响,后来我又推荐这本书给老公看。这本书的内容让我意识到它和我读书时努力修习的心理咨询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又更加实际且强大。这种思维方式也曾帮助我和家庭度过不少艰难的日子。再后来我意识到,这本书思维方式的本质和祖国的佛、道、儒家思维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后者更加博大精深。当然,本文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讲解思维方式,这个我们后续有机会再和各位小伙伴探讨。 大概6年前开始,祖国不断精简办事流程、简政放权、方便民生,取消了不少需要证明““你就是你”、“你妈是你妈”、“你还活着”、“老两口是老两口”等奇葩证明,举国上下拍手称快。这项措施不仅仅极大优化了办事效率,也很让办事人受感动:办事时感受到的不是被质疑,而是被信任感、被尊重感,和感受到对方有帮助解决问题的欲望,这个精简流程的思维方式和《非暴力沟通》、和祖国传统文化的几大家思维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这些年的临床工作中,诊治过的病人有不少,会诊的疑难杂症也有不少,我也不断感受着每一位病人、每一个家庭的喜怒哀乐和担忧。感受的越多,越觉得很多东西不大对劲。“医生,我肚子疼、背疼,还拉尿不舒服,总想上厕所……”“等会儿,先做这几个检查,再出去把这几个表填了。”“可是我是……”“可是什么,你懂的多还是我懂的多?你不做检查、不填表怎么知道你什么情况?外面那么多人排队,别在这儿堵着,再不出去我叫保安。”患者填完表,算出总分落在什么范围,按最新标准治法推荐用A药,于是吃上了A药。可是不舒服总是如影随形,折磨得身心俱疲、寝食难安。门诊去了一趟又一趟,药物从A换成了B,又换成了C,似乎自己还活着,但是似乎又得了绝症,看的医生从专家到了主任,又到了留学归国的主任,医院从县里换到省城、又换到再大一点、更大一点的城市,身体折磨仍旧不减,心理负担、家里经济负担却越来越重。内心的绝望和暴躁感、焦虑感与日俱增……到底有什么不大对劲?因为从来没有人认真仔细听完过患者的描述、感受并分析他的不适。或者当患者描述某样不舒服发作的时候,同时头也在疼,或者某其他部位也有不舒服,总觉得患者是胡扯淡,比如拉尿不舒服或者大便不舒服和头疼有什么关系,和手指头疼有什么关系,甚至总觉得患者是脑子出了问题。可是如果发现患者个个都“脑子有问题”,是否应该思考是“自己CPU存储量不够,所以无法读取数据”?当临床诊治总是倾向于用一张又一张的表格评估患者的时候,也就离患者实际越来越远了,因为人是活的、是变化多端的,评估的表格是死的。用低端的仪器、检查方法评估比仪器高级的人、精密的人体,可能会不断得出“正常”的结论,而患者饱受折磨的身体却永远无法解决。就好比如果患者描述某个地方痒了1天,选择让患者无论填表还是做CT、磁共振可能都无法到达实际,因为真正的原因可能是患者某个地方的衣物卡了根毛发。让精密的自己充分诉说自己,让患者充分诉说自己、表达自己,理解并分析患者的不适、不断充实分析者的CPU,才可能会使脱离实际轨道的快车逐渐慢下来并回到正轨。
不知道在看的各位小伙伴有多少人喜欢吃番茄炒蛋? 以前读书上学的时候,特别喜欢吃食堂的番茄炒蛋,每次吃着有浓郁香气的番茄炒蛋汁拌饭,心中总会升起满满的幸福感。不过问题来了,食堂大厨做这个菜是玄学,有时候吃起来是充满浓郁香气的番茄炒蛋,有时候大厨们会把这个菜分开炒:番茄炒出来,蛋炒出来,然后再把两个菜混合而成“番茄炒蛋”。我们总会称之为“冒牌货”,并且嘲笑大厨竟然会这样炒菜。大厨的玄学炒菜法也让当时读书的我充分意识到一个问题:番茄炒蛋绝对≠炒番茄+炒蛋混合物,芹菜炒肉绝对≠炒芹菜+炒肉混合物,猪肉炖粉条也绝对≠炖猪肉+炖粉条混合物…… 很多出国的小伙伴都会说自己有个“中国胃”,国外的汉堡薯条再好吃,鸡排、牛排等西餐做得再符合米其林餐厅标准,都还是觉得中餐最好吃。闻到香气四溢的番茄炒蛋、芹菜炒肉、洋葱炒肉、猪肉炖粉条、小鸡炖蘑菇……总会感到任何不爽都能够被治愈。 近年来随着祖国逐渐繁荣强大,中餐也逐渐走向世界,爱上中餐的外国朋友也越来越多,不同的外国朋友对不同种类的中餐也有不同的偏好。曾见过学校内一个留学生自从吃了一次兰州拉面中的牛肉面和肉夹馍之后,就彻底抛弃了他的汉堡薯条,变成了忠实的“拉面+肉夹馍”粉丝。英国前首相卡梅伦也是一个例子,吃了一次九宫格火锅后惊为天人,他对香菜丸子的热爱也让国人更进一步加深了对中餐的自豪感。讲到这里估计有的小伙伴要说了,营养师说了中餐不营养,每顿的碳水量要控制在多少,肉类要控制在多少,另外蔬菜要控制在多少才营养。这种对食物的认知也催生了不少西式的“沙拉餐馆”:1个定量的餐盒,碳水是1小坨,肉和生蔬菜是另外两小坨,再撒两勺酱汁。我周围用这种吃饭方法的小伙伴目前还没有能顿顿坚持超过1个月的,事实上是,别说1个月,坚持1周都很困难。没有了食物香气的治愈感和热腾腾美食的温暖感,吃饭这件事也会变得黯然失色。我弟以前读博士的时候曾问过我:每天好忙,总觉得吃饭好麻烦,能不能发明出各种营养药片就不用吃饭了?我回答:早就有各种药片了,比如从番茄中提取出番茄红素的药片,从番茄籽中提取出番茄籽的药片,从各类蛋白质中提取出的蛋白粉等……应有尽有,数不胜数。吃这些药片会缺膳食纤维,那还需要吃膳食纤维补充物。这些药片当然短期内不能坏,那还需要加些七七八八的添加剂……那你每顿要喝足够量的蛋白粉+吞下数十种药片,哪天身体不舒服了要查一查缺什么,再继续添加新的药片,如果查不出来,那你在保持现有吃药片饮食法不变的情况下,就要一直忍受身体的不舒服了……话还没说完,我弟就去追着老妈说:妈,中午做个芹菜炒肉,我想吃芹菜了……这个“吃药片饮食法”的想法从此作罢。后来我吃过无数的中西结合的自助餐:煎猪肉是一道菜,煎牛肉是一道菜,煎羊肉是一道菜,水煮西蓝花是一道菜,烤土豆是一道菜……全是层次和分界非常分明的肉+菜,可是我最爱的还是去给自己盛一份香喷喷的土豆烧肉、萝卜炖牛肉、猪肉炖粉条……再后来临床+门诊看诊,看到过、遇到过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病人,很多病人明确表示:自从几个月前(甚至几年前)的某天下雨淋雨、天气特别热骑了半小时坐垫极烫的单车、某天贪嘴吃了N串麻辣烧烤等诱因后就开始这里或那里不舒服,往往不舒服的地方遍布全身各处,可是去不同科室看诊总会得出不同部位原发性A综合征+原发性B病+特发性C病的结论,于是就吃上了一把又一把的药片,可是仍旧不见好且备受折磨。那么问题来了:是不是祛除病痛真的有这么麻烦?当用了N个综合征/XX病模板进行诊疗的患者不见好转后,是不是应该转变一下思考和治病方式,不再对各个不同的部位用不同的药片治疗而看着饱受折磨的患者束手无策?当我们工作、学习的饿了,身体和心灵告诉我们想吃番茄炒蛋、芹菜炒肉,我们可以去一个心仪的小店点上一份满足身心;当身体生病了,哪儿哪儿都不舒服,为什么不能用合适正确的方法静心观察、倾听患者身心的需求,用合理的“烹调方法”端给不舒服的身体一份合适的“番茄炒蛋”解除病痛?
每当看到家里的猫子们蹲在纸箱里拼命挠,边挠边眯着两只耳朵、喉咙里发出“呼噜呼噜”舒爽的声音,脑子里总会回想起多年前读大学本科的时候,那年夏天刚好学到了高等物理中“量子物理”章节,老师在黑板上讲得眉飞色舞,窗外的知了吱哇乱叫,全班同学都抓耳挠腮地盯着黑板和飞扬的粉笔灰,试图理解“量子物理”的重点和精髓。时隔多年,我早已忘了多个极其复杂的推导公式,只记得全班痛苦又无奈的气氛、E=mc?和薛定谔的猫。 自从当年上了量子物理课,我脑子里总是时不时浮现出当年的薛定谔同学把猫关在盒子里的场景,盒子打开的那一刻,猫子的状态就变成确定状态,它要么是死的,要么是活的;当盒子没有打开的时候,猫子的状态就变成不确定状态,里面的猫子既是死的,又是活的。我总是会感叹当薛定谔同学的猫子可真倒霉,既然猫子的自然状态就是不确定的,那就顺其自然好了,何必要打开这个盒子。 感叹归感叹,不过这件事对我最大的影响是让我意识到:微观的量子世界和宏观世界研究方法不同,在宏观世界中看起来、听起来荒谬的东西放在微观量子世界是既定的事实。宏观世界是由无数的微观量子世界在一定的趋势法则中组成的,微观量子世界在一定数量级按一定的趋势法则叠加也会组成宏观世界。 两个世界有不大一样的公理,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宏观世界的猫可以确定是死是活;而微观量子世界的猫在盒子里,它自然状态就既是死的、也是活的,总之猫子在盒子里既不想出来,又过得很开心就是了。如果非要打开这个盒子确定,那么在打开盒子的一刹那,猫子的状态就确定了,对于这只倒霉的猫子来说,打开盒子这个人可能成了它的谋杀犯,也可能成了它的救世主。微观的量子世界只适合谈趋势和概率,而宏观世界才适合谈确定,如果要用确定的眼光看待微观世界,这个世界就可能受到了破坏。 后来在临床工作中,谈了无数的手术谈话、做了无数的操作,遇到了许许多多患者就是难受、但就是查不出来为什么的情况,或者查出来了异常,但经历了无论手术还是用药都还是难受的情况……随着治不好的、不确定的病越来越多,能治好的、确定的病越来越少,薛定谔的猫也在我的脑子里跳得越来越欢……。 患者终日在“用药-生病-再用药-再生病-再用更强效的药”中循环;医生终日在“痛苦-烦躁-找方法实践观察-痛苦”中循环。一部分医生在循环中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打破了恶性循环,另外一部分医生在循环中陷入烦躁的自保模式,不再相信患者的描述,如果报告单正常但患者仍难受,选择相信报告单。患者在诊室外拿着“一切正常”的报告单忍受痛苦,而医生在诊室内因为痛苦烦躁超过阈值而关闭内心……好像有哪里不对? 有一位朋友,每天中午11点就开始感到心跳加速、全身无力、手指发麻、眼睛看不清东西,他真的很想确定自己是什么病,所以因“心跳加速”看了心内科,“眼睛看不清”看了眼科,“全身无力、手指发麻”看了神经内科,做了CT,也做了核磁共振,抽了不少血全部显示“一切正常”,他也成了这3个科室的“疑难杂症”,每天都用不少药,包括缓解心跳加速的药、营养神经的药、各种眼药水等,可是症状仍旧每日准时发作,他也终日痛苦。直到有一天,这位朋友休假,早上起得晚了些,早餐也吃得晚了些,11点竟然没有出现任何身体不适,他很开心,直到傍晚6点再次发作心跳加速、全身无力、手指发麻、眼睛看不清东西……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的“疑难杂症”不是任何器官或系统的疾病,而是来源于“饿了”这个状态。因为他饿了,所以他全身无力、手指发麻、眼睛看不清,因为能量不足;呼吸、心跳都要加速要给全身供能,呼吸过快又加重了全身无力、手指发麻…… 这位朋友只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就诊例子,他没有任何器官有病,他只是身体状态异常,这个异常状态调整过来之后,其他器官不适的“疑难杂症”自然缓解。所以,患者在诊室外拿着“一切正常”的报告单忍受痛苦,而医生在诊室内因为痛苦烦躁超过阈值而关闭内心……到底有哪里不对? 是解法不对。越是想确定什么病,越是没有办法得出真正的解法,调整患者真正不舒服的“状态”,反而能各个击破、不战而胜。毕竟,生病的是人,生病会有各种各样不舒服的状态,治疗“状态”、治疗人,才会有不一样的未来。 人体有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组成,系统与系统、器官与器官、组织与组织、细胞与细胞……他们有各种极其复杂的联系。人体是个极其复杂、由无数个微观世界组成的宏观世界,总想“确定是什么病”,总会得出越来越多的不确定,当盒子打开确定的那一刻,就意味着猫子可能活着,也可能死了,也就意味着“疑难杂症”可能能治好、也可能治不好了。用宏观世界的解法来解微观世界,不确定的病只会越来越多。当患者的“状态”调整好了,很多“疑难杂症”也就自然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