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亲子沟通?在家庭管理中,谁焦虑谁改变。谁最痛苦,他就最需要改变。所以今天我们不是来改变孩子,而是来改变自己的。那如何进行亲子沟通,如何去影响我们的孩子去改变。大家都会抱怨养一个多动症的孩子太难了,孩子怎么就那么我行我素,说什么都不听。我们每天都很忙,还要照顾这样的孩子,很辛苦。先给大家读一封信《为什么会这样》,这是一位孩子写给我的信。“一、陈医生,您说的换位思考,他的行为和您说的恰恰相反,而且更坏了。还有您上次让我妈买的《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这本书,她是买了,但是看了一点就没有兴趣了。书里所说的每一条,我妈都没有做到,让我觉得妈妈买的这本书就是个摆设。为什么会这样?二、她一旦生气就会辱骂我,只要一生气就什么事都做得出来、说得出来。而且说出来的脏话要多恶毒就有多恶毒,直插我的心窝,为什么会这样?三、我一惹妈妈生气,她就会不分青红皂白的抄起东西打我,打得我青一块紫一块,皮开肉绽,而且不容我解释。只要一解释,他就打得越来越狠。所以她打我,我就不说一句话,这样她可能会少打我几下。当妈妈打我的时候,她肯定认为她自己的是对的,为什么会这样?还有最最最最最最让我气愤的是,妈妈从工作岗位下班回家,如果心情不好,无论我做什么她都会打我。我说妈妈你怎么虐待小孩子,她说我就要虐待你,你怎么着。我就弄不懂妈妈为什么会这样?我妈妈在您这边一套,回家对我又是一套,让我感到很虚伪,特奇怪为什么会这样。在此,我想起鲁迅周树人的一句话:啊,苍天呐,救救孩子们吧!,三个字:求回复。”大家听完这封信有什么感受啊?你们的孩子给你们写过这样的信吗?没有。你们平常这样做过吗?那孩子其实不会写给你们,如果会写估计也和这封信差不多的内容。你学的的东西都摆设,你自己都没有好好做,还想让我好好听话。信中的孩子为什么不听话啊?因为父母说的孩子都不想听,不愿意听。我看到信中的这位妈妈爱孩子吗?她是爱的。但是为什么在孩子的信里妈妈对他都是伤害。我们对孩子都是满满地爱,但是为什么孩子感受到的是伤害?所以我们的今天主要讲如何进行有效的亲子沟通。我们经常说有关系的时候,一切都没关系,所以和孩子之间,亲密的关系是最重要的。先来做个游戏,先闭上眼睛,想象您现在坐在一架飞机上,开往您想去的目的地。但是突然间遇到一股强烈的气流,飞机剧烈颠簸,随时可能坠毁。这时候机长通知乘务员给每一位乘客发一张纸,写下您的遗言给您的孩子和爱人,想象下这时候您想对您的爱人和孩子说什么。我相信每个人都会写上对孩子和爱人的期望,这些话包括了你的规条、价值观、信念。我们孩子这一代变化太快,都不知道他们的信念在哪里。所以当一个人没有信念,你要让他好好学习很难,但是我们要怎样把我们的正直的信念传递给我们的孩子。但是孩子会说信念很空,他抓不到。我们通常都会说对孩子的好处,比如他好好听话奖励他东西等。这就是价值,但是我们认为的价值通常和孩子认为的价值不一致。我们认为好好读书,考大学将来可以找份好工作,但是好多孩子并不认可这个价值观。当价值背离的时候,我们和孩子谈价值,他就听不下去,那我们只好讲规则。但是讲规则、规条是孩子最不愿意听的,也是效果最差的。其实不管你和孩子沟通,也包括你和别人沟通,你要告诉别人这个东西对他的价值是什么。这个价值不是你以为的价值,而且孩子认为的价值。举个例子,我家的孩子和我说妈妈怎么样才可以考上好的学校,我对他说以你的成绩努力一下一类校,保持现状二类校。对妈妈来说你上一类校二类校都可以,但是对你来说可能会不同。如果现在不努力考到二类校,尽管你面上不在意,内心你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质疑,是不是我不优秀。我儿子就问我,我想考一类校怎么办?我和他说很简单,你每科都考90分,你就能上一类校,但凡一科80分,就上二类校。他问我那可不可以初三再努力,我说可以,但是到时候时间很紧,而且各种考试在一起,你会变得非常的焦躁,所以我建议你现在开始,只要两门数学和物理先保持在90分,到了暑假再开始攻语文和英语。到了初三开始学化学,这样有序的学习,到时候你就不会焦虑了。沟通是什么,它是个手段和途径,通过这个途径和手段我们可以改变孩子。沟通是通过语音和行为来呈现的。如果你用原有的沟通方式,事情是不会发生变化的。但是你稍微改变一些沟通方式,你就会发现事情会有悄然的改变。那亲子沟通又有别于其他沟通,亲子沟通的根本目的是亲密感,具体目标追求(比如学习成绩好,听话,交友等)是为这个根本目的服务的。和孩子的情感沟通远远重要于具体事情的沟通。亲子沟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孩子感受到被爱,感受孩子爱我们,这才是亲子沟通的目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有关系一切都没关系。那很多人会说沟通是不是要像你们心理医生一样,要很会讲话,很会沟通。其实不是这样子的。举个例子,我5年前去南京进修,南京有个80多岁的拾荒老太太,她一辈子收养了5个孩子,这5个孩子都是她拾荒过程中捡拾到的弃婴。她把这5个孩子都培养成了大学生,其中2个孩子出国了。那拾荒老太太她也不是能言善辩的,她就是做,用她的行动来感染这些孩子,让这5个孩子觉得拾荒老太太是在无条件的爱他们,因为他们自己很清楚,他们都被捡来的。她没有说,但是孩子感受到了。所以说什么不重要,做什么才重要,你是怎么做的,在深深地影响着你的孩子。所以当你对孩子有期待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很重要,因为你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信念就是你认为事情应该是怎样的,就是你的三观。价值就是你最想得到什么,这里要强调下价值是指对孩子来说的价值。而规条是这件事应该怎么做。那么你的信念、价值、规条就是你的性格,你处事的态度就是你的信念、价值和规条的呈现。父母对孩子的成长有四种做法。第一、代替孩子成长;第二、妨碍孩子成长;第三、控制孩子成长;第四、帮助孩子成长。代替孩子成长就是替孩子收拾书包啊等小时候什么都替他做了,及至孩子长大什么都依赖你的时候开始感到很累开始抱怨破坏了亲子关系。妨碍孩子成长就是告诉孩子这个不可以,那个不可以。那控制孩子成长就是我们说就是这么做,你必须这样做。我们期望孩子可以按照我们给他设计好的路线,好好成长,其实我们就是在控制他。那如果能严格按照你控制成长的孩子,大多数都是学霸,但是这类孩子都有心理问题,因为他没有做过自己,都是为父母而活。有些孩子可能觉得活着没有价值,就抑郁了。有些孩子会越控制越失控,这时候你就会非常焦虑,使用了各种手段,但是效果都不好,最后亲子关系失控了,孩子变得非常难管。其实是孩子和你在某些事的看法不一致而已。没有不爱父母的孩子,就像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一样。理想的父母就是去帮助孩子成长,孩子有什么需求,我们看得见的、听得见的我们尽可能的去帮助他。平常孩子在和我沟通的时候,我们是不是漫不经心的。我们经常会觉得很重要的事情,和孩子讲了,孩子也听了,但是孩子总是没有按我们预期的去做。其实我们很多时候都在自以为是,我们觉得我们讲了孩子已经听进去了,他就应该去做了。但实际这都是你设想,实际并不是如此。孩子经常没有带着他的耳朵,他的心来和你沟通,所以都白讲。那孩子这么不会听,和谁有关系啊?其实孩子小的时候,是不是经常爱和你说话,但是我们给孩子的反馈是要不是玩手机,要不是在忙。但是如果你孩子和你说的时候,你很认真地放下所有的事来听,我想你的孩子也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所以听要共情地听,要有反应。要有内容反应,你陈述他给你讲的事,同时要有情感反应,你接受和理解了他表达的感受,他才会愿意和你讲,所以从现在开始做个愿意听孩子讲话的妈妈。改变自己,重建关系。通过游戏,大家都知道怎么听了吧,听的时候要把对方当王来听,带着耳朵、心来听,并且给予情感、内容、需求等的反馈。那接下来讲讲视觉观察障碍,那什么是视角观察障碍呢?很多父母看到孩子做得不好的地方,但是经常看不到孩子好的地方。其实当我们充满压力的时候,我们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比如说我们工作压力很大,我们对周围的事情就看不到了,但是对正面的事情觉得是理所当然的,比如孩子学习很久觉得是应该的。同时对负面的事情就非常敏感,比如孩子不乖啦等等。只有我们父母在情绪比较稳定的时候,对孩子帮助才大。我们要平静而轻松地旁观孩子,让孩子在探索中学习如何解决资金的问题,在试错中成长,不要去控制孩子。要告诉孩子正面的动机,不要老是否定孩子,这样才可以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最后父母眼光要放长远些,要看到孩子的将来。接下来我们来说说---说。你说了什么,别人听到的内容怎么样。7%取决你说了什么,38%取决于你的声调等,55%取决于你的肢体语言。我们经常对孩子大吼大叫,其实这时候孩子并没有在听你说,只会在想要怎么应对你。所以不妨慢点,温柔点对孩子说。同时有些妈妈说话语速很快,其实这时候孩子还小,他根本理解不了,所以讲话尽量慢些。所以有效的说话声调,发指令等单向沟通时:1)字字清晰;2)声调平稳,中度音量、中度音调和中度语速;3)注视孩子。谈话等双向沟通时:配合对方的语调,即在音量、音调、速度上与孩子的一样,这样在对方不开心的时候,便能产生良好的沟通效果。好的身体语言:1)两个人的位置,要避免对立,特别是父母很高大,孩子个子又很小的,站在同一方向或者呈90度。2)要有眼神的接触和交流,说话时看着孩子;3)面部表情要配合说话内容而有变化。不要面无表情,要微笑地看着孩子;4)手势,凡是掌心朝上的、双手平衡对称的都是好的姿势。大动作、激动和掌心向下的都是不好的手势。沟通过程中能够与孩子有身体接触最好,例如拉着孩子的手,用手抚摸孩子的肩膀等,可以制造更多这样的机会。理论有了,你回家后要多练习。最后是肯定性训练,那什么是肯定性训练呢,就是要让孩子自信。每个人都希望培养一个自信的孩子,那我们就需要经常给孩子一些正面的反馈。那怎么样孩子会自信呢?被爱的孩子会自信。但是光有爱不够,因为孩子可能能力比较差,这时候我们就要让孩子有能力。如果他在学习上有能力,或者其他兴趣爱好上有能力的时候,这时候我们就要去发展他这些方面的能力,让他拥有自信。那怎么做肯定性训练呢?肯定重要的字,肯定动机和感受,肯定行为和能力。最后我们来总结下有效沟通的8大要诀。1)声调和身体语言决定沟通的效果而不是说了什么;2)说的对不对没有意义,说得有效果才是最重要的;3)沟通的效果由对方决定,但是由自己控制,因为你可以改变沟通的模式;4)重复无效的沟通模式只会使两个人的关系更坏,坚持无效的做法,只会使关系破裂;5)说每一句话,先问问自己,这样说,孩子增加了力量,还是减少了。做每一个行为,先问问自己,这样做会使事情的效果更好还是更坏;6)某个人都有在某时某事上拒绝沟通的权利,不尊重这份权利只会使关系恶化;7)一个人不能改变另一个人,他只能改变自己;做一些事,使得对方想要改变;为自己做一些安排,无论对方有没有改变,都不能影响自己的成功快乐;8)任何事情都至少有三个不同的做法,任何情况都至少有三个解决的方法。本文系陈敏榕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这里列举精神心理科医生目前常用的抗抑郁焦虑药、心境稳定剂、催眠药物以及部分抗精神病药,每种药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弊端,所以并没有一个最好的药,但医生会为患者选择最适合的药。这里向大家介绍这些主流药物各自的优缺点,还有副作用的处理和服药注意事项。但具体哪一位患者适合哪一种药物要听取医生的意见,不建议自行服用。*氟西汀:抗抑郁、焦虑、强迫,也用于治疗神经性贪食。氟西汀对缺乏动力或贪食、暴食的患者有优势。副反应常见的是轻度恶心、腹泻,偶出现短暂失眠,多数在第一周有一些,后可自然缓解。如出现明显的恶心可同时服维生素B6两片,或暂时减少药量,缓慢增量。如失眠可在医生指导下睡前应用米氮平、曲唑酮等带有镇静作用的药物。*舍曲林:抗抑郁、焦虑、强迫。由于在大剂量下副作用仍然不突出,常被很多医生作为强迫症(常需要大剂量用药)的首选药物,治疗抑郁的效果也比较理想。对心脏安全性较好,冠心病患者服用安全性较高。副反应和氟西汀相似,除胃肠反应外偶见心慌、焦虑、头痛,一周后多数可缓解。个别焦虑的患者服药初期焦虑加重,通常减量同时减缓增量速度可逐渐适应。*艾司西酞普兰:抗抑郁、焦虑、强迫。和氟西汀、舍曲林属同类药物,副作用相似,较轻。个别人困倦,通常半个月内逐渐减轻消失,如持续不缓解,可晚饭后服药。和舍曲林一样,都属于效果比较好,副作用较少的药物。此药由西酞普兰改进而来,比较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效果更好副作用更少。*帕罗西汀:抗抑郁、焦虑、强迫。抗焦虑疗效突出。由于是国内唯一批准治疗社交恐怖的药物,常作为很多医生治疗社交恐怖的首选。除了上述的轻度胃肠反应,可能有一定镇静作用,如果白天困倦,可以晚上服药,长期服用个别人有可能体重增加,所以吃药期间需要监测体重,如发现增重倾向,及时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如引起明显的体重增加应及时向医生汇报,看看有无必要换药。个别人出现视物模糊、口干,通常程度较轻,无需特别处理。还有个别患者出现便秘,建议多喝水、增加运动、多吃芹菜之类的粗纤维食物,必要时可与医生商讨减少药量或换药。这个药在同类药中效果最强,同时副作用也会多一点。*氟伏沙明:抗抑郁、焦虑、强迫。与上述四种药物均为同类药,相比而言,具有一定镇静作用,服药可能出现困倦,上几种药每天服药一次,氟伏沙明需要一天服药两次,对于强迫症的治疗,性价比具有一定优势。上述五种药物,可能出现一定对性功能的影响,常见表现是男性射精时间延迟,此效应以帕罗西汀为最强而氟伏沙明最弱,这样的副作用对于早泄患者恰恰属于治疗作用,医生常利用此副作用治疗男性早泄。对性功能的影响停药后可消失,如治疗周期未到不可停药,可考虑换为安非他酮、米氮平、伏硫西汀这些不影响性功能的药,或合用丁螺环酮、坦度螺酮,可以改善这方面副作用。*度洛西汀:抗抑郁、焦虑。治疗初期可见恶心、腹泻、心慌,通常可以自行缓解,个别人便秘,处理同帕罗西汀,此外高血压患者及肝病患者需慎用。此药有止痛作用,除了抑郁症和焦虑症同时具有纤维肌痛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适应症,适合抑郁或焦虑伴有躯体疼痛以及躯体化障碍(多处躯体不适但医学检查没有异常)的患者,同时适用于精力缺乏、动力缺乏、疲乏无力的患者。*文拉法辛:抗抑郁、焦虑。抗抑郁、焦虑的疗效都比较突出,也具有一定止痛作用,和度洛西汀为同类药,作用类似。除了早期的胃肠反应,个别人会便秘,也可见多汗,如显著可找医生减药或换药。高血压患者慎用,剂量超过150mg时应监测血压是否升高,升高血压的几率要多于度洛西汀,但升高的幅度比较有限,没有高血压病的患者通常无需监测血压。*米那普仑:抗抑郁。与上述两种为同类药,具有止痛作用,适合伴有疼痛的抑郁患者,或躯体化障碍患者,对精力恢复有效,可见头痛、恶心、腹泻等不良反应,一般一两周后逐渐减缓。个别人便秘,也可见多汗,可根据程度和医生商讨调整剂量或换药。作用时间较短,需要每日两次服药。*安非他酮:抗抑郁、戒烟。有一定振奋作用,适合嗜睡及注意力不集中的抑郁患者。同时由于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可以作为戒烟的治疗药物(服两周后开始戒烟可减轻戒烟引起的不适)。副作用较小,可能轻微出汗、心慌、体重减轻,体重减轻的作用在抗抑郁药中独一无二,适合肥胖或服药后体重增加的患者。此外由于诱发躁狂风险相对较低,故常用于双相抑郁(双相障碍的抑郁发作期)的治疗。对性功能无影响。癫痫患者及神经性厌食症患者须慎用。*米氮平:抗抑郁、焦虑。可改善睡眠和食欲,可控制恶心呕吐,不影响性功能。副作用常见食欲体重增加,但对抑郁症食欲体重下降来说是好的作用,如体重有超出正常倾向应控制饮食增加运动量,如果体重增加显著应及时汇报医生。由于有镇静作用适合失眠的患者,个别人白天会嗜睡,一般1-2周可减轻,如长期不缓解可找医生换药。对于糖尿病人可能引起血糖升高,如患有糖尿病应慎用、监测血糖。*曲唑酮:抗抑郁、焦虑。虽然它的适应症是治疗抑郁症,但临床医生很少用它治疗抑郁,而经常将它用于镇静催眠,由于它的代谢周期和人的睡眠时间相似,也不存在安眠药的依赖性,所以是一种相对理想的催眠药物,常用于伴有失眠的抑郁焦虑患者的辅助治疗,也有的医生将它用于失眠症的治疗。对心脏的安全性一般,严重的心脏病患者不适用。治疗初期可见恶心、水肿、口干,比较罕见的副作用是男性的长时间异常勃起(发生率1/8000),如持续近1小时需去急诊室找医生处理,局部注射去氧肾上腺素。*阿戈美拉汀:抗抑郁、焦虑。具有催眠和改善睡眠质量的作用,适合失眠的抑郁患者,同时对于兴趣、快感缺乏的患者可能有帮助。可能影响肝功能,建议在治疗6周、12周和24周进行肝功能检查,转氨酶超过正常值上限的3倍以上应停药,肝功通常可逐渐恢复,肝炎及肝功异常患者不建议服用。此外可出现嗜睡、头痛、头晕,一般可逐渐减缓。*伏硫西汀:抗抑郁、焦虑。最近上市的新药,抗抑郁疗效方面和其他药物相近,但它减少了其他抗抑郁药常见的失眠、嗜睡、厌食及性功能障碍副作用,基本不影响体重,同时对于改善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记忆、注意力、执行能力)具有优势。由于药理作用和常用药物有所不同,如果其他药物效果不理想,可考虑换用伏硫西汀。副作用常见恶心、腹泻或便秘等胃肠反应,多集中于服药的前1-2周,缓慢加量可以更好地适应副作用。缺点是目前价格较高,是其他药物价格的几倍。*喹硫平:抗精神病及躁狂药物,同时具有较好的镇静催眠作用、抗抑郁、抗焦虑作用和情绪稳定作用,适用于双相障碍的治疗(对抑郁、躁狂都有效)或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辅助治疗。第一次服药不要超过25mg,否则可能引起突然站立后的低血压晕厥,尤其对于老年患者容易摔伤骨折,服药期间尤其初次服药和每次加量后起床动作务必缓慢,要先在床边坐一会儿,再缓慢起身,对于意识不清晰,躁动的老人,务必小心突然起床引起晕倒、骨折,在患者床边应加护栏或其他障碍防止患者自己下地,夜间尤其须小心。缓慢加量一般可减少出现这一问题。长期服用可能增加体重,量越大越明显,对于25-50mg的量可能不明显。服药期间如体重增加应隔1-3个月检查血压血脂血糖。可能会出现白天困倦嗜睡,有些病人一两周内可以逐渐适应,也有些病人会长期存在嗜睡,这时可能需要换药。*奥氮平:抗精神病抗躁狂药物,同时具有抗抑郁作用,和氟西汀联用可治疗双相抑郁。嗜睡和体重增加是常见的问题。嗜睡1-2周可逐渐减轻,但是奥氮平是体重增加最明显的药物,虽然不是一定会增加,但是频率较高。一定要每周监测体重,每个月监测血压血脂血糖,控制饮食,注意运动。合并应用褪黑素睡前1-2粒可以抑制一定体重增加。如仍然无效可配合降糖药二甲双呱,可以控制体重增长。除了体重的副作用,这是一个效果不错的药,无论对于分裂症、躁狂、双相抑郁,还是作为抑郁症的增效剂。很多人认为增加体重是因为里面含有激素,其实不然,部分因素是由于它的抗组胺作用引起胃部松弛进而饭量增加造成的。奥氮平同样可以引起突然起身的低血压晕厥,服药期间起床动作务必缓慢,要先在床边坐一会儿,再缓慢起身,对于意识不清晰、躁动的老人,务必小心突然起床引起晕倒、骨折,在患者床边应加护栏或其他障碍防止患者自己下地,夜间尤其须小心。此药物在体内代谢时间较长,老年人本身代谢缓慢需要慎服,易引起药物蓄积。*利培酮:经典而有效的对抗阳性症状(幻觉、妄想、冲动等)的抗精神病、抗躁狂药物,也常作为治疗强迫症的增效剂,还可治疗抽动症。嗜睡和体重增加较上两个药少见,如出现也应该进行饮食和运动控制。对个别女性可引起闭经,或乳房泌乳,停药后此副反应可很快消失,可找医生换其他药物,比如阿立哌唑或奥氮平,通常不引起闭经或泌乳。每个月监测血压血脂血糖。体位性低血压也可能出现,处理方式见上述两种药物。*阿立哌唑:对于处理阴性症状(淡漠、缺乏意志力等)具有优势,具有抗抑郁效果的抗精神病药,也可作为强迫症治疗的增效剂,同时可治疗抽动症。副作用较小,几乎不影响体重和血脂血糖,个别人于服药初期出现舌头硬,流口水,说话口齿不清,可将剂量减半缓慢加量或配合安坦一日二次一次一片口服,或静坐不能,坐立不安,可服心得安一日三次一次一片。对药物适应后这些反应会减缓消失。此药基本不会引起闭经和泌乳。*鲁拉西酮:除了治疗精神分裂症,突出的优势是它适用于双相抑郁的单药治疗或辅助治疗。作为在2010年后上市的药物,相比老药,副作用方面变得更少,是鲁拉西酮的另一优势。可能的副作用包括嗜睡,夜间服用会帮助减轻(推荐晚饭后30分钟内服用),也可能出现静坐不能、胃肠道症状、流口水等副作用,处理上同阿立哌唑。与阿立哌唑一样,几乎不会影响体重、血脂、血糖。*坦度螺酮,丁螺环酮:此二种药物为同类的抗焦虑药物,作用不是很强,临床医生常将它们与其他药物合用作为抗焦虑或抗抑郁治疗的增效策略,同时常可以用于缓解某些抗抑郁药引起的性功能副作用(射精延迟、勃起障碍、性欲减退)。服药初期可能存在轻微头痛,头晕或恶心,几天后可逐渐消失。*普瑞巴林,加巴喷丁:主要适应症是神经痛,除了缓解疼痛,还可以超适应症用于治疗失眠和焦虑(尤其是社交焦虑、惊恐障碍、广泛性焦虑),治疗焦虑障碍时也可以作为其他抗焦虑药物的增效剂,合用通常无药物间的相互影响。安全性较高,常见嗜睡和头晕的副作用,逐渐加量通常并不严重,少数人会体重增加。不通过肝脏代谢,所以对肝病患者安全,而且和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很少。治疗失眠可以仅在睡前服用,有增加深睡眠的作用,对于焦虑需要每天2-3次服用。二者区别在于普瑞巴林相比加巴喷丁效果更强、副作用更少,但也相对贵一些。*圣约翰草提取物:抗抑郁焦虑的植物药,适合轻症患者,可出现轻微胃肠反应,数日后可消失,少数患者出现光敏反应,即暴露在强阳光下可能出现类似晒伤的反应,出现应停药,皮肤易过敏的患者慎用,服药后应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此外,它与其他抗抑郁药联合使用需谨慎。"舒肝解郁胶囊"成分和它相似。*碳酸锂:心境稳定剂,主要用于治疗双相障碍或作为抑郁症的增效策略。初期可能有些胃肠反应。此药应每月监测血药浓度,防止超量或药效不够,同时定期监测甲状腺激素水平及肾功能。*丙戊酸钠,丙戊酸镁:心境稳定剂,用于治疗双相障碍及冲动。初期可能有轻微困倦和胃肠反应,长期服用个别人体重增加,个别人可出现肝功异常,服药一个月后应监测肝功能,本身患有肝病肝功异常的患者慎用,个别女性出现月经改变,如出现应联系医生换用其他药物此反应可消失。此药也应监测血药浓度,观察是否在合适的区间。*拉莫三嗪:心境稳定剂,用于治疗双相障碍,尤其是以抑郁相为主的双相障碍,优点是不存在镇静作用也不影响体重。约1%的患者可出现严重皮疹,儿童患者风险较高,与丙戊酸钠合用可增加严重皮疹的发生率,一旦出现应停药。缓慢增加剂量(每两周增加一次)可减少皮疹的发生率。2周内有病毒感染、皮疹或疫苗接种时,不应使用拉莫三嗪。*阿普唑仑,艾司唑仑,奥沙西泮,劳拉西泮,地西泮,氯硝西泮:这些都是安定类药物,可以用于催眠和快速缓解焦虑。由于存在镇静作用,服药期间要注意缓慢起床避免跌倒(尤其对于老年人),尤其须避免驾车及高危操作,不可同时饮酒。无论用于催眠还是抗焦虑,此类药物只适合短期(1-4周)使用,长期服(超过1个月)存在成瘾可能,同时可能对注意力、判断力、记忆力有影响。如已长期服药,不可突然停药,需请医生处理。*右佐匹克隆,唑吡坦,扎来普隆:新型催眠药,优势在于依赖性较安定类小,但仍不建议长期使用。三种药的区别在于作用时间不同,右佐匹克隆4-6小时,唑吡坦2-4小时,扎来普隆1-2小时。作用时间短的药适合入睡困难的患者,早上起来不会有嗜睡的副作用,作用时间长的药除了帮助入睡之外还适合维持睡眠,改善中途觉醒及早醒,但早上起来可能会感到嗜睡。右佐匹克隆基于佐匹克隆研发而来,效果优于佐匹克隆,服药可能出现口苦,如难以忍受可换用其他药物。这三种药物老年人建议服用半量。本文提到的药物基本上都被欧美以及我国的治疗指南所推荐。由于心理科应用相对较少,部分优秀的抗精神病药没有被提及,也没有提到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黛力新),黛力新主要治疗轻度抑郁焦虑,由于起效快,内科医生用得比较多,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它是一种抗抑郁药和一种抗精神病药的合剂,由于其长期服用安全性一般,停药比较困难,对于抑郁焦虑的治疗缺乏现代文献的支持,所以并没有被治疗指南所推荐。*上述药物基本都要慎用于青光眼患者,尤其对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禁用。*由于可能存在潜在或显著的镇静作用,服用所有心理科药物均不建议开车或从事高空作业等高危工作,用药期间不建议饮酒。*关于药物相互作用:抗抑郁抗焦虑药和多数内科药物不发生冲突,但不可与镇咳药右美沙芬,或带“美”字样的感冒药,抗帕金森药咪多吡(司来吉兰)、安齐来(雷沙吉兰)同服。如必需服用上述药物,须停用抗抑郁药两周方可。此外,不可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类抗抑郁药(苯乙肼,吗氯贝胺,此类药国内少见,在国外治疗的患者须注意)同时服用,如两类药物相互更换须间隔两周。*饮食方面,建议避免西柚(葡萄柚)汁,可增加药物浓度,增加副作用。以上内容来自于精神药理学理论、临床试验结果、专家共识以及我个人的临床经验,供患者朋友们参考。感谢您的阅读,祝您早日康复!作者:陈伟医生哈医大一院心理科欢迎您阅读我的其他文章:《心理精神疾病治疗的17个误区与真相》,《失眠患者的20个必读事项》。
对于心理或精神障碍,是否进行科学的诊治,是至关重要的,决定了患者是否能够痊愈,将来是否容易复发,决定了疾病对生活造成损害的大小。但患者往往基于某些考虑不愿来医院寻求帮助,或不愿坚持治疗,我在临床工作中经常见到的有以下17个原因和误区:常见误区一:得心理疾病的人是心眼小,是自己想不开,是软弱的表现。真相:人人都避免不了疾病,心理疾病也一样。约五分之一的人经历过抑郁症、焦虑症或其他心理问题的困扰,是否患病取决于先天素质(比如小时候对同样的刺激会产生比别人更强烈的情绪反应)、成长经历和后天环境变化几个因素综合的结果,并不是由单一的因素导致的。抑郁的人很多都是有才智的人,并不是小心眼、想不开的人,更绝非软弱。很多名人得过抑郁症,比如:美国总统林肯、克林顿,英国首相丘吉尔,王妃黛安娜,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海明威、川端康成,主持人崔永元等等,这些人都有着杰出的头脑和强大的人格魅力。而焦虑障碍更为常见,由于焦虑是存在于每个人身上的本能,有时焦虑过多就会发展为疾病,容易焦虑的人往往有着更强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做人做事更为认真。常见误区二:去看心理医生会遭到别人的嘲笑。真相:医生护士的工作就是为了帮助患者,即便面对患者难以启齿的问题,也不会嘲笑患者(但患者可能由于自己的人格特质倾向于认为别人的笑像是嘲笑)。而就诊的患者都在想着自己各自的问题,根本无暇顾及别人,更不要说嘲笑了。很多人因为害怕嘲笑或羞辱选择默默忍受疾病的折磨,不求助于医生,这会给生活带来很大损害,给人生发展带来很大限制,而前来就医,接受规范的诊断,进行基于科学研究的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问题往往可以得到解决。常见误区三:抑郁症就是有心结解不开,心结解开就好了。真相:这种观点常常存在于患者家属心中,家属往往向医生表示,患者一定是有什么心结,你跟他唠唠,帮他把心结解开,病就好了。这种观点我倒希望它是真的,我希望我们医生有那么神奇的手段,像变魔术一样一次性就把患者变好。这种误区的本质是: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精神疾病不是病,也不需要治。对正常人来说,遇到不顺利的事情,心情不好,有点“心结”,几天之后慢慢就会调整过来,因为人是有自我修复和调整能力的。超过两周持续不缓解的情绪低落、兴趣下降,同时伴有疲劳、食欲下降、失眠、自杀的观念等等,就属于疾病了,需要进行规范的治疗才行。并不是一个人心情不好就需要吃药,一定同时符合多条其它的症状,超过两周,才会被诊断为抑郁症,才会用药。很多患者在吃药的同时是有必要配合心理治疗的,但心理治疗的工作并不是做思想工作,不是说教讲道理,不是“解心结”劝人想开,而是一种基于支持、理解和陪伴的沟通过程、是患者与治疗师的互动和合作、而不是治疗师单方面将疗效给予患者。心理治疗是一门基于人文关怀的科学,但和药物治疗一样见效是需要一段时间的,通常要在每个星期固定的时间规律地开展,每次45-60分钟,才能逐渐产生疗效,遗憾的是出于对心理治疗的种种认识误区,可以坚持全程治疗并从中充分获益的患者很少(见我的文章《对心理治疗的10个误解与真相》)。常见误区四:吃药是抑制神经,对大脑有刺激,长期吃药能把人吃傻。真相:抗抑郁焦虑药物的机理是调节大脑内负责情绪的物质比如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并不会刺激大脑,更不会让人变傻。恰恰相反,长期的抑郁、焦虑或强迫可以直接引起大脑海马区体积的缩小,导致记忆力注意力的下降,所以说对大脑有“刺激”的是疾病而非药物,药物反而可能会改善和逆转疾病引起的大脑功能下降,增加海马区的体积,恢复由于疾病原因受损的记忆力、注意力、执行力。常见误区五:我吃了几天药,感觉很不舒服,网上说的太吓人了,还是别吃了。真相:有些抗抑郁药服用初期会出现恶心、食欲下降、头晕、头痛、心悸、震颤等副作用,这些副作用通常会在一到二周内减轻乃至消失。如副作用显著无法忍受,可相对医生建议的药量再进一步减半或减到四分之一,缓慢逐渐加量,一般都可规避明显的副作用。很多患者在网上看到别人吃药后出现的各种副作用以及一些对精神心理类药物的负面评价,之后对吃药更加望而生畏。其实这很像网上对一件商品的评价,再好的商品也会有1-2%的差评,药物也一样,再好的药,也会有少数人吃了不舒服、效果不好,但一件好的商品同时有90%多的好评,可对于药物,吃药之后副作用不明显而且效果良好的人通常不会上网发表观点,所以就导致我们只看到了那少数的差评,而往往看不到更多的那些好评,但是医生很清楚所有患者吃药后的反应,无疑多数都是好评。常见误区六:我吃了几天药,感觉症状加重了,看来我得的不是这种病,医生诊断错了。真相:尤其对于焦虑的患者,由于他们的体质比较敏感,更容易感觉到不适,服药初期症状不缓解反而加重是正常的,比如心悸、震颤、焦虑、惊恐的感觉变得更加突出,一般缓慢加量可避免这类反应出现,药物一般见效需要两周,等到两周后往往效果开始出现,而加重焦虑的副作用通常会消失不见。常见误区七:我吃了一段时间药,感觉已经好了,没有必要再治疗了,也不愿意去医院。真相:无论对于抑郁、焦虑、强迫,或是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必须经过维持治疗才能巩固疗效并预防复发,刚刚好转就停药往往很快症状就会再次出现,将来复发的几率同样会升高。感觉变好往往是在药物的帮助下变好的,所以这个时候离开药物很可能再次变得不好,这时有人会问,那这么说是不是要永远吃药呢?其实多数疾病不需要终身服药。我有时会给患者打个比方,药物的维持治疗的原理很像是用棍子支撑一棵要倒下的树,如果支撑的时间过短就拿开这个棍子,树还是会倒下,而如果连续支撑几个月的时间,再慢慢移开这个棍子,我们会发现这棵树没有支撑也不会倒下。长期服药会重新塑造大脑神经的功能,所以维持治疗后复发率会明显下降,并不像兴奋剂那样只是吃的时候有效停掉就失效。常见误区八:吃药就好,不吃就犯,药有依赖性,不能靠药,要靠自己。真相:目前的主流抗抑郁药抗焦虑药都是没有依赖性的,并不会“上瘾”。痊愈后足量维持治疗可以预防复发,维持的时间因病情而异,有的需要3个月、6个月,有的需要12个月、24个月或更久,达到疗程后方可逐渐减药停药,到了疗程后再停药就不容易再犯了。只有安定类药物长期服用存在依赖性,由于能快速缓解焦虑,患者也容易在心理上依赖这些药,此类药包括艾司唑仑、阿普唑仑、奥沙西泮、劳拉西泮、氯硝西泮、地西泮等,可用于治疗初期来快速缓解焦虑症状,由于有成瘾倾向,不推荐应用一个月以上。“靠自己”很多时候听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患者往往受症状的折磨被不良情绪淹没而难以自救,就像掉在井底,自己爬不上来,而药物就像放在井里的绳子,会帮助患者爬出来。“靠自己”这种误区的本质就是认为心理疾病不是病,是自己想的,不需要治疗(患者家属常有这样的认识)。而无论是抑郁、焦虑、强迫还是精神类疾病也好已经经过大量研究证实属于疾病,也有相应的科学治疗手段。常见误区九:西药都是伤肝肾的。真相:心理精神领域的大多数药物都没有伤肝肾的作用。西药伤肝肾的观念深深扎根于国人心中,很大程度是由于这些年电视广告的灌输,一些卖中药或保健品的广告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无根据无底线地毁谤西药,这都是极不道德的行为,最终损害的就是大众的利益。人们花了很多钱去买这些产品,最终钱花了很多,病不但没有好,而且耽误了应有的治疗。类似降压药、降血脂药、降糖药在医生的指导下都是可以长期服用的,抗抑郁药抗焦虑药也是一样。对于一些敏感人群,某些抗抑郁抗焦虑药引起一过性的肝功异常是有可能的,但停药减药后是可以恢复的。而某些中药,由于含有重金属成分,尤其是长期服用明确对肝脏肾脏具有毒性,可以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大家不要忽视一点,自古以来我们国家的人就在吃中药,那时的中药比现在的好,无农药纯天然,但是古人寿命并不长,得了结核和肺炎就会致命,相反,人类的寿命是随着近几十年来众多至关重要的西药的问世得以延长,让很多过去治不了的病得到了治疗,生命质量得以提高。常见误区十:西药不去根。真相:很多患者害怕疾病复发,想要将疾病“去根”,这样的心情很让人理解。可除了像阑尾炎这样的病可以将阑尾切除“去根”,很遗憾大多数疾病还是存在复发的可能。不过好的消息是大量研究表明对于心理和精神疾病进行维持治疗可以把复发几率降到最低,维持治疗后多数患者可以减药最终实现停药,而且即便真的复发,我们还是有办法再一次把病治好、控制住,这比很多需要终生治疗的疾病比如冠心病、高血压要乐观多了。但中药,据我所知,也许对轻度的抑郁焦虑失眠是有效的,但对很多心理精神疾病并无显著效果,更不要提“去根”了,门诊常常见到喝了几十副汤药没有效果的患者,治疗了一年没有好转,还是认为中药“见效慢”。中药“去病根”的说法,其实完全属于误传,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先不说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这些病,就感冒这个小病来说,中药能否将感冒去根让人永远不再感冒?人都是避免不了要得病的,但经过科学的治疗,可以使疾病变得可控,减少发作次数。中药去根西药不去根的说法,属于伪科学。我们期待有一天会有像青蒿素这样基于我国传统医药的伟大发现可以有效治疗心理和精神障碍,而且优于西药,但至今尚无这样的药物问世。常见误区十一:西药说明书上写着一大堆副作用,副作用太大了,吃中药没有副作用。真相:西药基于科学研究,在大规模临床试验中发现的副作用都会被罗列在说明书中,而每一种副作用的发生率都有相应的具体百分比。精神心理科药物的副作用发生率多数集中在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以下,很多副作用属于罕见,而且对于每种副作用医生都会有相应的处理对策。相比而言,中药并非没有副作用,“是药三分毒”说的恰恰是中药,这句话出自明代太医刘纯,当时世界上还没有西药这种东西。中药说明书中副作用通常写着“尚不明确”,因为并没有做过相应的科学研究,所以并不知道患者吃了之后会出现怎样的副作用,也不知道对哪些患者不适合应用,我想多数人还是愿意选择对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可以掌控的药物。有些西药的说明书中写到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或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其实并不是说吃这些药会导致这些病,打个比方来说,一座年久失修的危房,会怕风吹,但是好的房子并不怕风吹,对于身体健康状况差的人,做医生的会像维护危房一样,用药会很小心,因为在严重疾病状态下身体失去了正常的调控功能,稍有刺激这些疾病就可能加重,但对于健康人来说服药过程中通常不会出现严重问题。常见误区十二:药物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真相:并没有这样的作用,药物不会作用于人体负责生长发育的部分。但不可否认,国内基本没有批准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药物,因为药厂没有在国内申请相应的适应症,没有经过相应的研究,但同种药物在欧美常被批准用于青少年,因为进行过的研究比国内充分。青少年得了病,我们国内的医生并不会放任不管,会经常给18岁以下的患者应用抗抑郁抗焦虑药,因为安全性通常没有问题。医生治病,其实在为每一位患者权衡治疗的利弊,通常利远大于弊我们才会给患者用药,如果可能出现的损害多于疗效,医生绝不会给患者使用。很多家长会很担心给孩子用药,觉得能不用药尽量不用,事实上如果达到了用药的程度,相比药物副作用来说抓紧把病治好是一件更重要的事。疾病本身带来的“副作用”,要远远多于药物可能的副作用。长期的抑郁焦虑会给生活、学习、工作、人际关系以及身体健康带来损害,而药物的副作用,通常有限而且可控。常见误区十三:吃药后病情好转了,尽早减少药量。真相:为预防复发,多数疾病是需要足量维持治疗的,也就是说初期吃哪个药量有效,就在维持期(无症状的状态下)继续服这个药量。尽早减少药量的想法多是出于上述提到的种种误区,出于对服药的顾虑。常见误区十四:吃药后体重增加了,药里面有激素。真相:激素一般用于抗炎,对所有的心理精神障碍没有任何作用,反而会引起抑郁和焦虑,所以医生不可能用含有激素的药物。但是不可否认,有些药物因为其药理特性对一些患者是会引起体重的增加,一旦出现显著的体重增加,应及时在复诊时将情况反馈给医生,我们会根据情况调整药物,控制患者增重或设法使体重下降。常见误区十五:我感觉好多了,没必要再治疗了。真相:“好多了”往往并不意味着痊愈,部分缓解的状态不等于痊愈,定期复诊,医生的目的是关注那些残存的尚未消失的症状,积极去调整药物(加量、合并其他药物、换药)以使患者达到痊愈。以抑郁症为例,容易残留一些认知症状,具体说就是疾病导致的记忆力注意力损害没有完全恢复,这时如果现有的药物不能起到改善认知功能的作用,我们会尝试换一种有改善认知作用的抗抑郁药物。疾病症状完全消失后,再经过维持治疗,复发的风险会非常显著地降低。而部分缓解,过早停药,直接预示着复发的可能。总之,治疗一般都分为两步:第一步,积极调整药物,达到痊愈,而非只是缓解;第二步,足量药物的足疗程巩固治疗。二者缺一不可。很多患者第一步都没有完成,这时就一定要定期找医生复诊,这直接决定了将来的治疗结果。常见误区十六:吃抗抑郁药能把人变成抑郁症,吃抗精神病药能把人变成精神病。真相:这种观念我听很多患者说起过,可见民众对精神类药物误解颇深。如果我们吃降压药能否把我们变成高血压患者?吃降糖药之后能否变成糖尿病?答案是不可能。抗抑郁药也不会使人变成抑郁症,因为这类药物是起到提高情绪的作用,不会压抑人的情绪。对一些抑郁焦虑的患者,我们还可能会小剂量用一些抗精神病药,来改善睡眠、食欲、缓解焦虑、或用来缓解冲动行为,或者有时作为强迫症治疗的增效剂,新一代的抗精神病药普遍具有抗抑郁作用,规范应用这类药物安全性通常是没有问题的,更不可能把人变成精神病。常见误区十七:吃了一段时间的药,感觉没有任何好转,看来吃药解决不了问题。真相:药物起效时间一般平均需要两周,有时还会延迟到二到三个月,而且抗抑郁抗焦虑药的有效率在三分之二左右,总会有患者对某种药物不敏感,但这并不代表所患的疾病是无法治疗的,如果一种药物在最高剂量仍然无效,我们常常会合用另外一种药物或直接更换其他药物,近年来陆续有新型的药物问世,有时可以达到过去药物达不到的效果。有时我们还会在服药的同时合并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等,之后往往会出现效果。切勿轻易就放弃治疗,因为心理精神障碍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医生虽然不是万能的、也同样有很多局限,但仍然有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上述的种种误区,就是一些常见的阻碍患者疾病康复的原因。只有相信科学,全程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才会有更好的疗效,获得更多痊愈的机会。可惜很多患者拒绝就医,不相信自己的问题可以通过医生的帮助得到解决,或是在就诊一次之后不再复诊,无形中错过了康复的机会,最终让疾病迁延不愈,是一件很遗憾的事。如果路途遥远不便前往专业的医院就诊或不便经常复诊,可申请好大夫在线的电话咨询定期(治疗初期2-4周,治疗后期2-3个月)联系医生,医生会在访谈中详细评估病情、疗效和副作用,然后指导下一步治疗,最终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结局。医学界公认,患者的“依从性”决定了疾病的预后,就是说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一些科学有效的方法,只要患者愿意去相信,愿意去坚持配合治疗,就可能会从中受益。感谢阅读,祝您早日康复!作者:陈伟医生哈医大一院心理科欢迎您阅读我的其他文章:《心理科常用药的优缺点及副作用处理》,《失眠患者的20个必读事项》,《强迫症的16个科学知识》,《躯体化障碍:身体不适的心理疾病》,《焦虑障碍是什么病?如何治疗》,《人格障碍:人际关系、亲密关系的障碍》,《惊恐障碍:貌似心脏病,实为焦虑症》。
关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治疗的几个观点,很实用。1所谓药物依赖,药物成瘾。一般人与专业医务人员的观点是不同的。一般人认为的药物依赖是这药吃了有用,停药就没用,所以需要不停使用药物,就是药物依赖。事实上这种药物是控制症状的,正如糖尿病人需要打胰岛素或降血糖的药物,高血压病人需要使用降压药来控制血压,否则血糖血压就不稳定。因此哌甲酯也是属于改善注意力改善自控能力减少多动冲动行为的控制型药物,治疗初期也存在明显的开关效应。个别孩子一两日不用可能会存在无精打采等,头晕乏力现象,一周不用即恢复。这就像一个常年喝茶的人,突然没茶喝也会不适应一样。也正因为控制型药物是治标药,所以在目标症状缓解后除巩固用药外还要趁机改善行为,持之以恒锻炼或训练,形成良好习惯以减轻脑执行功能不足的影响。完全依靠药物则事倍功半,难达期望。而成瘾的药物与之大不同,成瘾药物停药存在两大特点:1、躯体依赖种种不适反应因人而异,可重可轻,常伴寻药行为2、心理依赖对药物有难以控制的的强烈欲望,吃药中有极大的快感与满足感,难以自拔,会讨药吃。2关于药物副作用之常见,多见,少见,罕见的理解。一般人与美国FDA(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对此定义是不同的。一般人认为的常见是50%,多见10-20%,少见5%以下,罕见1%以下。而药物临床三期验证中,规定的则是:常见10%,多见1%,少见1‰,罕见万分之一。所以我们可以见到所有的药品说明书都列出了长长的付作用列表,令人望而生畏。而事实上罕见的概率不亚于中彩票大奖,买彩的人都知道哪那么容易中奖。因此对于说明书上的观点,需要量化,客观看待,当然不排除个体差异,需要慎用的。3是否中药副作用更小或无。事实上中药更多的是经验性用药,根据每个医生的喜好、经验去搭配使用药物,很难有统一的标准,因此极少的中药组方被标准化和验证、推广,所以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同样不确定。只能说在ADHD治疗上被批准作为一级证据使用的药物,目前仅有哌甲酯和盐酸托莫西汀。至于坊间传得神乎其神的所谓灵丹妙药是否家长的态度改变、行为改变,孩子继发的情绪行为改变以及安慰剂效应不得而知。吃药的目的是疗效,是行为改变,如果效果不理想,副作用再小做甚?不若多喝牛奶强身健体。4患病需要忌口吗?还真有趣的是,在英国,还专门有人花费10万英镑做此调查。得出结论如下A人工色素、食品添加剂堪比汽油,换言之,如果你想让孩子吃点汽油就给他吃各式各样的人工彩塑食品吧。B ADHD伴有抽动的孩子本身大脑兴奋性高,所以含有兴奋作用的食品如咖啡、茶、可乐等要禁用。C其他传说无明确实据,以不影响生长发育即可,不纠结。5短期使用后症状控制蛮好,是否可以停药?通常孩子来就诊时已经存在长期、明显的因疾病导致的行为情绪问题学习困难,药物只能改善注意力、控制症状,而且初期确实存在开关效应(用药显效,不用无效)。据越来越多的医学研究证明,ADHD的孩子明确存在生物学上部分脑区发育延迟,平均落后三年。这种发育上的落后在医生努力帮助孩子改善认知,整调药物以匹配孩子的同时,家长千万不能松懈,要善于利用孩子愿意合作的机会,增进沟通,强化正性行为,促进良好习惯的形成,进入良性循环,减轻疾病对生活、学习、人际交往带来的困扰。药物不是神话,那些治疗效果特别好的一定不是单纯用药,而是取决于家长。是你让孩子变得有好的感受,变得更自信。变得更爱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是一个受欢迎的人,愿意去尝试去坚持。因为好习惯形成一样需要时日,因此药物使用至少在1年以上。在台湾,由于良好的医疗保险制度,药物是免费的,通常孩子们会用药到青春期后。6是否可以有替代药物的方法学龄期确诊患儿首选药物治疗。我们判断是否有效的标准是症状改善60%以上。在疾病治疗初期,药物的作用占到70%,家长作用30%,因此很多未曾治疗的家长感叹我做到累死,可是孩子变化微乎其微。因此2011年美国精神科年会明确提出,学龄期ADHD孩子首选药物治疗,同时配合其他行为治疗,人际沟通技巧培训,家长管理技能培训,教师培训等。7药物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吃药会变呆变傻吗?A 2010已发部分文章显示,持续用药21个月,可能对身高的影响是0.23cm,体重1.2kg,而且这部分对身高体重的影响是由于部分孩子影响胃口后所致营养摄入不足而非药物抑制生长所致,到青春期的药物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B药物改变脑内神经递质的传递,使得神经网络的传导更有效,因此不但不会损害大脑功能而是促进神经发育,强化大脑执行功能。8 ADHD是否长大了就好了?在我国,儿童期ADHD发病率4-6%,未经系统治疗的ADHD症状,70%会持续到青春期,50%会持续到成年期。只是进入青春期和成年期后,更多的不是以学业困难和多动等问题就诊而是以伴发的问题如对立违抗障碍、品行障碍、人际交往障碍、焦虑、抑郁、双相障碍、物质依赖等等就诊。在我国目前ADHD治疗的现状是学龄期就诊率25%,合理治疗率仅5%。9最后要说的是:孩子不是工业化产品,每个孩子都不同,就像有人高,有人矮,有人高鼻梁,有人塌鼻子一样。有些差别是外表可以看出来的,有些差别是外表不显见的。在所有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中,ADHD是被研究的最多的,ADHD儿童存在明确的大脑前额叶皮层功能不足。我们是否也可以像接受孩子外表差异一样接受孩子的不足。接受他、爱他,帮助他发展合适的行为,请把你良好的聚焦能力扩散,看到那些其他和可能,帮助他实现自己的成功人生。“飞鱼”-游泳名将菲尔普斯,篮球巨人-迈克尔乔丹,魅力影帝-汤姆克鲁斯都曾是ADHD的孩子哦。总结,ADHD最佳干预方案是针对儿童:心理教育+药物治疗+认知行为治疗针对父母:心理教育+父母培训针对学校:心理教育+行为干预项目任重而道远,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们继续努力。感谢南京脑科柯老师,无愧师者之传道授业解惑。言传身教,医者仁心。
首先我们很感谢大家,今天是五一假期的第一天,大家放弃休假来听课说明家长们都非常重视孩子遇到的困难,然后也想学习一些方式方法来应对,所以我们今天在这里做一些分享和学习。在开始前,我想了解下有没有哪位家长可以分享下,你家的宝宝多动的表现有哪些?医生:“那你觉得他多动表现在哪?”家长:“吃饭的时候乱动,看电视也动,不停的翻滚,动啊,吼啊”医生:吃饭这么小的事情,他都没办法完成对吧,他会跑来跑去,但是你和他说,妈妈给你看IPAD,看动画片,那他就可以坐下了,是不是这样子啊?如果没有,那好吧,你就需要追在后面喂,对吧?有些宝宝是这样坐不住。那还有什么呢?家长A:做作业坐不住,你和他说什么,他好像都没有听进去。比如老师在批评他,他表现的和他无关一样。家长B:说他的时候好像心不在焉。医生:哦,这里家长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情况是和他说什么,他都没什么心思,心不在焉,听不到一样。那另一种就是有些孩子很不耐烦。其实他并没有把你讲的话,当一回事,他应付你一下就走了,是不是这样子?好,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多动症的一些表现如注意力不集中,注意集中时间比较短,或维持起来比较困难的表现。比如说他做作业,你需要盯着他做,或者是你一直叫,但是他还是不去写。或者一会写下,一会又不写了。我们叫懒驴拉磨,屎尿多。能坚持下来的时间比较短。反正就是各种理由没有办法坚持,十分钟,二十分钟。就和我们广告上说的一样,除了玩手机,玩IPAD等可以坚持,其他时候都很难坐住,是吧?就是他对感兴趣的事情,困难不那么大,如果是他不感兴趣的事情,就很难坚持。哦,那还有没有其他的表现呢?家长:我家的孩子就是对感兴趣的事情,都停不下来。医生:感兴趣的事,停不下来,那更麻烦了,上小学可怎么办。还有没有其他的补充,除了多动,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家长:我家的孩子就是很会和我对着干,叫他走,他就说我不要。叫他穿衣服也是我不要,走去托管,也是我不要,整天都是这个样子。医生:就是什么事情都和你唱反调,就是很不听话,是不是?家长:对医生:还有没有其他表现?家长:做事磨磨蹭蹭,拖拖拉拉医生:这已经属于注意力不集中范畴了。很难管,多动,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还有吗?家长:很会撒谎医生:有的开始撒谎了,是不是啊?为什么撒谎啊?因为他的行为总是被批评指责,那么他为了减少别人对他的指责,就开始撒谎了。“作业做完了没有”“做完了”就开始这种小撒谎,小欺骗的行为了。还有没有孩子的脾气也很冲的啊?家长:是的医生:有没有孩子很喜欢时不时去招惹别人下?家长:是的,他老爱管事,爱替人出头医生:好,那刚才我们谈论的确实都是多动症的行为表现,大家捕捉的也都很准确。那我们来看看,大家看到问题都很容易,那解决问题怎么样?容不容易啊?很难吧,所以我们今天坐在这里学,对不对?好,那我们来看看今天的主要内容。今天的内容主要分成4个部分,主要是多动宝宝的表现,刚才大家都阐述过了。第二个就是多动形成的原因,我们只有知其然才可以知其所以然。第三个就是问题来了怎么办。接下来我采访下妈妈们,你们觉得孩子为什么好动?好奇?对的。我们会发现好多宝宝进到诊室或者其他地方,他表现的很好奇,所以他就按照他的天性,想干嘛就干嘛。比如到了诊室,我们就可以看到孩子跑来跑去,或者跑到医生后面,又或者拉拉抽屉,开开柜子。是不是啊?所以他多动的原因是他很好奇,那做为好奇的孩子怎么办?如果他这种动是在他的房间里,他自己翻箱倒柜的看,是不是被允许的啊?是的,可以被允许。那他的这种好动在哪里是不被允许的啊?对,不是他家的私人地盘。比如说,有的孩子看电视的时候跳来跳去,跑来跑去的,如果他是在你的家里,楼下又有邻居,那他可不可以这样做啊?“不可以”。或者如果他在楼下跳可不可以?所以我们看到宝宝多动的时候,就要想想我的孩子他为什么动?如果他是好奇,那我们应该怎么样做?好奇是可以被允许的,但是是要分场合的,是不是?如果宝宝对某样东西好奇的话,事先征得别人的同意,再去行动,这样是被允许的,不算好动对吗?所以我们在说孩子好动的时候,其实有些孩子们是因为好奇。那做为妈妈,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因为好奇,在外面得到这么多的批评和指责呢?那是因为我们从来没有告诉他,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做什么事情。当他不知道这些规矩时,他就会按照他的天性去做,对吧。那其实这些责任都是在父母。所以我们应该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传递一些规则和理念给他。不知者不罪,当他不知道规则的时候,他犯的错不该惩罚指责他。但是我们很多人对孩子犯错都是采用批评和指责的方式,那孩子能知道自己错在哪吗?并不知道,而且他还会很困惑,为什么他处处都在碰壁,每个人都在指责他很皮啊,很坏啊。那孩子就得承受因为不知道犯下错的后果。所以多动症的成因之一是好奇。所以当孩子是因为好奇犯错的时候,他并不知道规则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告知他规则,在家就要树立一些规则。所以成长过程中规矩意识的导入是必要的。在家里,是不是所有的事都是教育和训练出来的呢?不是的,你告诉孩子要有礼貌啊,要会分享啊,在幼儿园要乐于助人。但是当家长自己在做的时候,宝宝这个很好吃,来来给你吃等等。如果你家里什么都是以孩子为中心,什么好吃的都给他,放他面前。那你觉得到了幼儿园他就会学会分享吗?不是的,这些利他行为:合作、轮流、等待、分享,这些行为是在家里学的,如果在家里他就知道,有好的要分成多份,分给家里的成员吃;或者他吃了自己那份,还想吃,他又征求了你的意见,你对他表示不可以,这时候他就学到了一些规则,对不对啊,规矩是在人和人的相处中形成的。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除了无条件的爱还需要基本的原则,这样的孩子才会有边界感,才可能将家中习得的行为泛化或迁移到其他需要的场合。我们总是羡慕别人的孩子乖巧懂事,孝顺。那是不是最会说道理的妈妈,她的小孩就会乖巧懂事,孝顺啊?并不是的,你需要做给他看,好的示范孩子会模仿和学习。坏的榜样也一样习得,不要小瞧了环境的影响。什么样的父母养育什么样的孩子。下面我们来看看多动行为背后的心理需要是什么?多动心理需要之一无聊。比如上课的时候,老师讲的很无聊,或者内容我们都会了,那孩子就会做做其他事情,这是很自然的行为。所以当孩子无聊的时候,我们应该告知他可以做其他的事情,怎么去解决这个无聊。我经常和妈妈们说,如果你要到其他地方去,你很清楚你要去干什么,你也很清楚你的孩子坐不住,跑老跑去,打断你,有很多好动的表现。我通常都是建议她们做一些预见性的处理,让孩子届时不会无聊。比如说你打算去医院的时候,可以和宝宝说“宝宝,待会妈妈需要和医生谈话,你会很无聊,那么你要不要带一些可以在公共场所玩的玩具去。”所以等到医生和妈妈谈话的时候,宝宝就可以玩自己的玩具,就不会因为无聊而打断你的谈话等。而且离开的时候孩子会得到肯定和表扬,我们妈妈也很有面子。这种旁人的鼓励对孩子来说,也是很受益的。所以当他无聊的时候,我们要让他有聊起来,有事可做。多动第二个心理需要是为了引起你的关注。比如你在厨房做饭,他也是一直打断你,除非你给他手机,IPAD,那他可以一直玩,也不会打扰你,你觉得这样带孩子轻松,所以很多妈妈都把宝宝变成了电子宝宝。有很多妈妈也可自豪了,觉得自己的宝宝玩起手机,IPAD半天都不会动,医生说错了,我的孩子绝对不是多动症。医生乱讲,他明明坐那里半天都不会动。这是因为什么啊,因为电子产品吸引了他的注意力。那他有时候一会来打扰你,一会来打扰你,一是因为无聊,二是想引起你的关注,这时候他是有需要的。有很多妈妈和我讲,医生,我讲话我孩子都不听啊,我要怎么说话我孩子才会听呢?那我想问下,以前孩子愿意听你说话的时候,你在干嘛呢?孩子在小的时候,在刚刚会走路说话的时候,经常跟在你屁股后面喊你陪他玩的的时候。我们都以忙为理由,拒绝了他。等到我们想和他交流的时候,他已经不需要我们了。有没有这样的现象啊?等到他来引起你关注的时候,这是他想和你交流的时候。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呢?”好,妈妈知道了”。如果孩子是一二年级会看手表了,你可以和他说过5分钟,10分钟后,妈妈来和你谈这个事情。如果是小一点没有时间概念的,但是会数数的,可以数到100,然后妈妈来陪你。这样可以让孩子学会延迟被满足。他就会明白,不是他一叫,你就得回应他。但如果他一打扰你,你就回应他,他就会觉得你是可以被无限次的打扰的。然后你就会觉得很烦,我的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不听话。所以如果你是从小让孩子学会了延迟被满足,那么孩子也会知道当妈妈有重要的事情要做,他需要等待,等妈妈做完了来和他玩。所以当你兑现了你的承诺的时候,陪他玩的时候,孩子会觉得他的需求被你看见了,被你听见了,他是很重要的。一个被别人认可的人,被关注的人,他遇到的事情就会很愿意和你分享。每天创造一些特殊时间和孩子待在一起玩除了电子产品以外的事物,如切切水果,玩玩积木。做孩子喜欢做的,以孩子为中心,为主导的活动。你可以在旁边观察,这时候你要表现出对他的赏识,不要批评和指责,即使他画画画的很差。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将手机静音或者关机,如果有来电,你可以和对方说“不好意思,现在是我和我宝宝的温馨时间,我要十五分钟后才可以回你电话”等方式,让宝宝觉得他很重要。从这个特殊时刻开始,每天花15分钟的时候和宝宝相处,可以让宝宝觉得他是很重要的人。当你把宝宝看的很重要的时候,同样当你有需求的时候,孩子也会来帮你。第三心理需要是为了得到想要的东西。有些孩子就是一直打扰你,要手机等等,这是他的目的,如果你为了省事把手机给他,那么他就会知道只要他闹,他就可以拿到他想要的东西。所以当他想要一样东西的时候,他就会拼命闹,而且不会轻易放弃。所以如果遇到原则性的事,不能随意满意。不要让孩子继发获益即因为不当行为而获益,这会助长更多的不当行为。第四个心理需要逃避困难的任务。比如孩子书写有困难的时候,他就会停止书写,并去做其他的事情。他在逃避做他觉得困难的事情。所以遇到宝宝觉得困难的事情时候,我们需要对这困难的事情进行分析。是宝宝目前的能力还不足以完成这个事情吗?如果是的话,我们就需要对宝宝进行训练使他有能力而不是强迫他做。但如果宝宝不属于能力不足的话,他可能就属于那种一遇到困难,就停止努力并需求帮助的。比如说小时候吃饭吃得很慢,这时候很多家长就会喂孩子,这就会给孩子传递一种信息,觉得我不做,就会有人来帮我做。这时家里也要统一战线,特别是爷爷奶奶,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他们总是会伸出援手。这样会让孩子觉得有困难,他只要不做,就有人帮他做,久而久之就变成了逃避困难。其实不管是爱动的宝宝,或宝宝存在的其他行为问题,包括一些攻击行为,发脾气,退缩行为等等各种行为,这四种需要占据很大一部分。不止好动,所以当行为出来的时候,我们很容易看到问题,但是不要着急去处理这个问题。所以当大家回家以后,先观察自己的孩子的行为,拿纸张记录下来,他有哪些行为,什么情境下出现,哪些反应可改善行为,哪些加剧了,行为背后的原因和心理需求是什么,之后再做出处理。我们只有理清需求才可以处理好。多动行为的应对:1.无聊—有事可为,情境的预处理,替代行为。替代行为是指告诉孩子一件事不可以做的时候,告诉他其他可以做的事情来替代。比如在课堂上孩子无聊的时候,你可以告诉他看一些课外阅读书,而不是去打扰其他同学。同时我们也鼓励孩子举手发言,你告诉孩子如果他听懂了老师讲的问题,并知道答案。他可以举手发言来回答,每举手一次并回答问题,妈妈可以给你集一个笑脸。每集满多少个笑脸,可以换一个礼物。但是有时候也会出现一种情况,孩子回来会很委屈的说,我举手了,但是老师都不叫我。但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需要和孩子说“当你举手三次,老师都没有叫到你,妈妈也可以给你记一个笑脸”。因为我们让他举手发言的目的是为了让他听和遵守规则的这种行为。所以当孩子有这种行为的时候,我们可以给他一个笑脸以资鼓励。累计一定的笑脸换取奖励(这时训练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奖品一定要是孩子非常感兴趣的,而不是家长认为合适的)奖励最好是一些户外的活动,或者其他孩子感兴趣的内容。尽量不要给予电子游戏的奖励。2.引起关注--忽视。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孩子非常任性,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你不给他一些东西就哭,或者砸东西以达到他想要的目的。如果这时候孩子得逞了,那么他一定会继续这么做。所以这时候你需要做的就是冷处理,忽视。比如你要带他去托管,但是他说不去,这时候你就收拾书包,带上衣服,带他去托管,忽视他说的不去这句话。但是大家要记住冷处理,不是我不管你了,让你哭上半个小时。这样对孩子来说是会有心理创伤的,他本来哭闹是为了想得到东西,结果感觉被全世界抛弃了。三岁的孩子可以让他哭三分钟,五岁五分钟,之后再去处理,整个过程允许哭泣,还借肩膀给他哭泣,但是属于原则的仍然不予满足,慢慢孩子就摸索出了你的底线,并且很清楚哭泣这个行为不会带来好处,他也很聪明的不再哭了。孩子在教室多动、哗众取宠也是一样道理,你不理他他做了没啥意思也就不再做了,或者换个方式来吸引关注。3.得到想得的东西--坚持原则。第一,如果这个需求是可以给他,不触及原则,那就满足他的需要。通常孩子不好管,并不是他故意要对抗,只是大家对事情的看法和做法不一致。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对独立和被尊重的需求增加,他更希望能按他的方式安排生活或学习。那我们如何是了解满足孩子的需求呢?这就需要您花费时间去陪伴孩子,在陪伴的过程中,您就会发现到底哪些需求是孩子真正需要的。所以关注孩子,及时满足他的真正的需求,可以避免出现其他的不可预估的行为。第二,如果是涉及原则性的需求,那该遵守原则的还是需要遵守。4.逃避困难的任务--坚持完成任务。比如打球,你让他打100下,但是他坚持不下来,那么你可以共情他的辛苦困难,让他中途休息几分钟,再接着打,直到完成100下。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可以让他终身获益。另外,有些孩子好动是属于精力特别旺盛无处宣泄。我听到很多家长会为了让孩子安静训练他静坐,或者安静画画写字等。其实这个走进误区,我们更希望让孩子把多余的能量释放掉。让他进行规律性技能性长时的运动比如长跑、骑行、游泳,攀爬,打球,武术,跆拳道等等,当然要在家长陪同并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有质量的陪同可以促进父子沟通培养亲情又可以宣泄能量,增长技能。同时强调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是因为父亲在家庭中代表着权威秩序规则,是孩子们非常好的榜样作用。再次感谢各位家长的聆听,希望对您养育好动宝宝有帮助。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心理科 陈敏榕2017/05/23本文系陈敏榕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9月份在儿保科的公开课,感谢福州ivy的勤奋记录我们知道三岁到六岁,是一个去“中心化”的过程。两三岁的孩子非常的“中心化”,你叫他往东,他偏要往西。你叫他上床,他要下床。但是到了幼儿园阶段,在和同龄的孩子交往的时候他会学会合作、轮流、等待、分享这些利他性的行为。 为什么要在6岁前塑造孩子的性格 因为现在都是独生子女,等生下二胎以后会好一点。所有大人都围着这个孩子转,这个孩子就很难不形成这种自我中心的意识。但是到了团体中,和别的小朋友相处中,他就慢慢学会了:哦,我只有这样做,大家才喜欢我,才愿意和我玩。他慢慢就形成这个意识了。 在去“中心化”阶段,也形成了很多的利他行为。如果这个利他的行为形成了,他学会了合作、轮流、等待、分享,规矩意识,这些都很好。他到了小学阶段适应性相对就比较好。但是如果他在这个幼儿园阶段,仍然是班上那种“大王”型的,那么一到小学马上老师就发现,甚至会请你带孩子到医院看一看,孩子是不是有行动失调,孩子是不是有什么状况。 所以在幼儿到六岁之前,谁的作用最重要?父母。你是怎样帮助孩子的?发展他前期的能力。 我们四岁之前有很多的敏感期,细小事物的敏感期在两岁多、三岁。比如说规矩意识的敏感期在三岁到五岁。很多的敏感期是在这个年龄段形成的。如果他没有形成,到了六岁他就会很困难。 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今天上午有一个家长,带着他十一岁的孩子过来。然后对我说:“我孩子在班上自控力比较差”。后来我们详细一问,其实在班上他感到愤怒的时候,他会嘲笑自己两句,然后压抑着这个愤怒。然后到了家里,很容易发生冲突。比如说家长见他在玩手机或者ipad,让他收起来,不收。半个小时到了不收,四十五分钟到了还不收。那么这个时候爸爸妈妈会怎么办呢?家里可能就要砸掉一个ipad。父母就会说:自控力这么差! 从心理层面上说,行为自控力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在六岁以前。六岁以前叫前道德阶段,这个时候给他讲道理有用吗?我可以告诉大家没有用。你讲很多道理他听得懂吗?听不懂,事后该怎么干怎么干。六岁到十二岁到他律阶段。该遵守一些规则,而且他就知道并且开始遵守。到了十二岁以上叫自律阶段。开始知道我要为自己的人生开始负责任。如果这个孩子的心理成熟是往这个方向走的,等他上了大学,你担心什么?没什么好担心的。他已经自律的很好了。 我们看到很多家长,中学阶段把手机控制的非常严,到了大学孩子课也不上了,就只顾着玩手机玩电脑。大学生的生活大家看到吧,蛮多这样的学生。为什么?一旦他没有形成自控力,到了那个阶段,他依然没有自控力。所以自控力在更小的年龄段形成,在12岁就要形成。 那我们前面做什么呢?孩子这个时候讲道理没用。我可以怎么办?我们就要让他承担行为的后果。他就知道这个事情是不可以做的。 举个例子,令许多家长头疼的吃饭问题。孩子不好好吃饭怎么办?追着喂吗? 当你叫他吃饭的时候,他不来吃饭。有没有后果?饿,饿完会怎么样?谁不舍得他饿?爷爷奶奶父母。然后你们会怎么做?喂,是吧?他可以边看电视,你还要边喂他。是不是这样子?或者他就不吃了,然后你没办法,然后你怕他肚子饿,你还又去哄他。 那你这个行为告诉他什么? 我没吃饭不要紧,他们害怕。比如说今天我不吃这个,他们会拿别的东西给我吃。我就要看电视,他们没办法,他们就要给我看电视。 他从他的行为里获益了。那为什么要改变自己啊?你叫我改我也不改。我为什么要改变自己?多舒服啊。 只有这个行为的后果让他觉得很不舒服,比如说我给你讲好这个吃饭时间,十二点到十二点半。那个闹钟响了来吃饭,闹钟再响了我就收起来。我不叫你来吃,你不来吃那是你饿。时间到了,你还不来吃,我收起来没有了。只有白开水。再下一餐我叫你来吃,你还不吃,还是只有白开水。 孩子懂事以后,这种方法就有效。两岁以后,你给他讲话他都懂的,他故意这样子,就可以采用这个方法了。两岁以内,当他还不太懂的时候,不赞同用这样的方法。大家一定要让他知道行为后果,让他觉得这件东西是我不想要的,他才会改变。 孩子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行为 我们反过来看,行为都是有目的的。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我们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行为的目的,第一,得到想要的东西。我要看电视。我通过这个方式得到了吗?得到了。我就会继续这个行为。第二,引起关注。比如说我哭一下,闹一下爸爸妈妈就来关心我。平常我很乖很乖,没有人管我。但是我一怎么不舒服爸爸妈妈就来管我。那他就会经常不舒服,经常发脾气来引起关注。第三,逃避任务。有的孩子你一让他来写作业,他就各种闹,如果他成功的实现了他不写作业的目的,那他以后还会来写作业吗?如果这个任务是他抗拒的,并且他的行为让他从中获益了,他就不会再来写。如果你的行为让他获益,你一定要注意矫正这些行为。 为什么自家孩子特别难管 那么我们来看看别人家的孩子。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那么乖?我们家孩子难管。我们会认为自己家孩子难管,有几点原因。 我们会为孩子的未来担心,会焦虑。当你焦虑的时候就很难去处理好这个事情。因为孩子表现不好,家长会情绪很低落。家长还会愤怒。当我们经常带着这些情绪的时候,我们能管好他吗?我们首先要觉察,我在什么状态?当你有情绪的时候,你就是一个病人。一个病人怎么帮助一个病人?很难,所以要觉察自己的情绪,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当我们在这里谈论我们家的孩子的时候,别人家有那么多令人羡慕的乖乖孩子。那别人家的父母做了什么呢?亲子陪伴。在陪伴过程中,孩子在人和人的互动中学会规则。你和他互动的模式决定了他在外面的模式。聪明的孩子会知道,我受挫了,我才会改变。 问孩子:你为什么而读书? 我问女儿将来要做什么,她说她要当医生。我说为什么?她说她将来要先挣一些钱,然后她想去环游世界。她是为生计而读书的。 读书的第一种境界,为父母读书。请问你们家孩子是为你们读书的?请问有多少孩子是为面子而读书的?有多少人的孩子已经知道了为生存而读书?如果孩子是为了自己的兴趣梦想读书,那这种读书你还要督促他读书吗?那孩子在互动的过程中,有这方面的引导吗? 孩子小的时候,除了学习之外,我们看到现在有“一元论”:只有读书好,才有出路。这种思想会把孩子压的死死的。孩子小时候要读好书,同时要注意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不要轻易的去否认一个孩子。也许这个爱好真的就成为了他的梦想。 举个例子,还是之前提到的那个孩子,为什么一玩手机就和父母起冲突?爸妈说,他成绩很好,五年级。每科都考九十多分。每次做完作业,他就玩手机。经常磨父母要手机,最后结果就是要么拿到手机,要么挨打。这个孩子的自控能力在六岁前。他的玩手机的行为没有自控能力,而且他还没有承担行为的后果。如果家长规定每天玩半个小时,他没办法控制要超时玩,如果这个时候家长能够坚决一点,明天没有了。那这样会不会是有威慑力? 我要问家长,他的生活中除了学习还有什么吗?为什么除了学习就要玩手机?这恰好说明,没有其他的兴趣。我会问我女儿,你好多同学追剧玩游戏,你为什么不追剧,玩游戏呢?我女儿说,我有好多有趣的事情。我可以逛街,看电影,我可以做很多的事情,我为什么要去玩游戏?那我们家长应该怎么做啊?我们要去帮助发现他更多的兴趣,男孩子打篮球、打乒乓球、游泳。女孩子也可以培养。 你的家庭是哪种养育模式 专制型。我说是对的就是对的,就得按照我说的做。很多打孩子的爸爸妈妈,他们的孩子多叛逆,说明家长很专制。 溺爱型。以孩子为中心。你要骂孩子,爷爷奶奶不乐意。这种孩子的规则感会很不好。甚至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发生了一些问题,也觉得我家孩子挺好的,觉得是老师的不对。溺爱型的家长冲突比较少,但是等他大了,社会会收拾他。因为他没有边界。他的困难在后面。 理智型。家长是充分理智的。家长认为一定是孩子的错。前天晚上我儿子回来,学校发了英语成绩。奶奶就说,你昨天晚上肯定没有好好读书,那么早就睡了,所以才考了倒数第三。如果只讲这个事实,会有冲突吗?但是加了后一句,你昨晚肯定没读书。这就是分析推测。那天晚上我儿子就和奶奶吵架,然后儿子就关门回屋了。 我们怎么说会比较好呢?孩子是怎么想的?孩子考倒数第三是什么心情呢?孩子希望家长怎么说呢?希望家长安抚一下,下次考好一点儿。孩子会心生内疚,会好好读书。但是我们这样气呼呼,孩子也气呼呼。没有解决问题。我们只讲客观想法,但孩子不接受。 权威型。父母要让孩子知道我是爱他的,也是有原则的。我既能意识到我很重要,也能意识到你很重要,情境也很重要。我们会碰到家长告诉我说,我告诉他你要是再这样,你就害了他。 不同的养育方式,会形成不同的人生脚本。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好带?遗传会占一部分。有的孩子就属于很容易跟人相处的。先天气质类型肯定是不同的。按不同的天性来抚养孩子。另外一个环境很重要。因为你脾气很暴躁,会容易用一些简单粗暴的方法。那对孩子成长环境也很不利。我们首先要调整好自己。我们自己好,我们才能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我们对自己的价值判断我是不是一个有价值的有用的人?我会有什么样的未来?这种三观的形成真的是在青少年时期吗?他是在和父母的互动中打下这些基础。三到六岁的时候,父母的作用非常大。六岁以后,老师的作用更大。 6岁的时候,人生脚本的框架就已经形成。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如果家里有两个孩子,可能你会发现大的孩子会趁机欺负小的,会有求关注的现象。这个时候,他根据父母跟他的互动,如果爸妈在吵架的话,或者在自己的情绪中的时候,那他就会感到我不重要,我的情绪不重要。那么他就可能形成我是一个不重要的人的感觉。如果家里人都围着他转,他就会感到我是最重要的人。 在我们的心理访谈中,如果家里孩子多的话,女儿会不被重视。那么这些女孩会感觉,爸妈更爱弟弟而不是爱我。那么她们长大后通常比弟弟更孝顺吗,有的人会非常非常努力。小时候不乖的孩子或者被父母打骂的孩子,长大后会非常孝顺父母。是棍棒下面出孝子吗?不是,是为什么?她心里的那部分说明父母不重视她,因此她会更加的努力,希望被别人认可。 四岁之前框架已经形成了。四到七岁期间,不断丰富这个细节。一个孩子的自信心其实是在七岁之前就形成了。得到父母的肯定,他会有价值感。他会有自信。带着这种自信,他的人生会比较通顺。他到青春期的时候基本上已经定型了。 如何与孩子进行良性互动 关注感受,而非对错。 现场案例 1: 家长:今天我带他去我同事家里玩,我说到阿姨家里要问好。然后他说他不去。他不想顺从我的想法,然后到了那个门口,他就说我不进去。我说:好,那你不进去你就站在门口吧。最后他还是进来了,但就是不理人。 陈医生: 什么是感受?孩子这个时候来,他其实是被绑架的。他不是那么情愿去的。所以在门口时,他会说:不要进去。孩子的感受是什么?抵触心理。他的感受是不满,小愤怒。但我们却没有注意到他的情绪。 这个时候妈妈可以说:妈妈知道,你今天其实是不想来这里的,所以你不开心,是不是?这个时候孩子会感到了被理解,妈妈把孩子的情绪表达出来了。因为孩子太小,他的情绪不知道如何表达。当我们帮助孩子表达出来情绪时,孩子感到了被理解,接下来合作也会有所改善。 我们听到了语言,语言背后有东西。如果我们可以通过和他亲密接触,可以猜测出来,也许他今天有他自己的安排。如果我们帮助孩子表达出来,那孩子会感受到了被理解。我们要注意关注感受,而不是对错。语言背后透露出的信息,要比语言本身更重要。 现场案例 2: 家长:我的孩子一到上学就很难起床,穿衣服总是拖拖拉拉的。 陈医生: 我们首先认可,孩子有这个穿衣的能力。他磨磨蹭蹭,没有时间观念。并没有想和你抵抗。他穿的慢的后果是怎么样呢?被家长骂。但是这样一来,孩子认为他已经承担了行为后果,那么他还会再改吗?虽然这个不是他想要的。这个是一个即刻的惩罚,并没有让他有想改变的动机。 家长补充: 有一次在幼儿园中班的时候,我想了个办法。如果你今天再迟到的话,你就被关到外面了。等一下门关了,我就不管你了。后来孩子磨蹭被关到门口了。前三天这个办法有用,后来就没用了。 陈医生: 其实被关门口会让他觉得很没面子。我们给他讲一大堆道理,其实让他感到是为了你在做这个事情,他在为你穿衣。我举个例子,我小姑的孩子,我侄儿。他有一次作业没做,他妈妈到九点把所有屋子的灯关了,不让他做。他作业没做完怎么办?第二天早上老师批评,第二天回来就赶紧写了。这个时候的孩子至少他为面子而战,所以我们不要讲道理。 我们很多孩子都是为妈妈在做,不是为自己这样做。有些东西我们是可以兑现的,今天迟到了,你不能去上幼儿园。上幼儿园是一种福利啊,只有你表现好,你才能去。千万不要把上幼儿园当成一种惩罚。在家里可以有一两个东西,他非常喜欢,但他今天很喜欢的东西被剥夺,比如他特别喜欢看电视,今天迟到,那就取消了。本来今天有亲子互动时间,因为你妈妈迟到了,所以今天取消。因为行为后果可以对他做的。 我们知道孩子有起床气,我们可以开一些小玩笑帮助孩子克服起床气。比如我小时候,我爸说他的手是锅铲,在煎鱼,然后把我煎醒了。还有就是训练。训练孩子的快速穿衣的能力。第三,可以更早的开通窗户,空气流通。适当的时候,我们可以辅助一下。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统称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组发生于儿童早期的严重的伴随终生的神经发育障碍,以社会交流交往障碍、重复刻板的行为为特征的一组疾病。 1943年第一例孤独症被诊断至今逾70年,人们对自闭症的认识在提升,同时ASD患病率呈快速增长趋势。根据美国疾病监控与预防中心数据显示,1975年患病率为1/5000,2006年为1/88,2014年为1/68。我国国内尚未有全国性的流调数据,推测患病率为1/100。 孤独症(ASD)患病率高,致残率高,家长身心压力巨大,临床发现家长们在病急乱投医的过程中存在许多误区,我院心理科特在“世界孤独症关爱日”之际刊发此文,希望能够帮助家长增进对疾病的了解,并采取适切行动帮助孩子康复。 关于病因目前仍然没有明确定论 虽然ASD被发现和诊断已逾70年,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人力物力进行病因研究,已发现100多种基因可能与ASD有关,但目前仍然没有明确定论。 ASD是发生于胚胎早期的有遗传学基础伴或不伴环境因素影响的疾病,是医学界形成的对ASD的共识。正因为病因至今不明,因此对于近些年国内流行的干细胞移植、BNP神经修复技术、RNC生物疗法(穴位注射神经生长因子)等自称可以治愈孤独症的治疗方法均为骗局。 疾病特征? 儿童社会交流交往障碍有轻重度之分。重度表现为不会回应他人:如不看、不听、不理、不模仿,对外界完全不感兴趣,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对亲人无依恋,不怕生也不粘家人,情感淡漠;中度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可以主动发起简单需求,也可以被动极简单的应答,有语言但多以仿说跟说为主,不明其义;轻度患儿可以发起谈话也可以回应,在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上甚至可以侃侃而谈,有“小教授”之称,但在维持一般性话题上有困难,自我中心,听指令及规矩意识差,因为特征不典型,往往到上幼儿园或小学在团体生活中因异质性明显被发现。 重复刻板的行为上也有轻重之分。重度患儿以自身为工具,如无意识自我旋转,往返跑,看手等。轻度患儿表现为对物体细节的关注如重复按开关,排列,关注旋转的物品,喜欢排列,喜欢一些非玩具类的物品,对常规儿童玩具不感兴趣。 一些患儿还有感知觉的异常,如对某些正常的声音、画面、某些材质的衣物、某种气味特别敏感,味觉上的异常表现为仅吃某种或某几种食品,非常挑食。当家中幼儿存在社交语言与行为的异常,在家长辨识困难的情况下,可以问问自己:我的孩子是“笨”还是“怪”,如果您的答案是“怪”,请及时就诊。 忌家长用网上资料自行对号入座! 最新的国际通用的诊断标准是2013年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手册第5版。与所有的精神类疾病一样,诊断由家长所提供的病史、临床观察、现场的互动情况,孤独症量表评估等结合诊断手册,并排除器质性疾病而做出。 因诊断的主观性强,与医生的经验,对疾病的辨识度密不可分,所以正规医院的儿科当有疑惑时可以转诊儿童专科医院的心理科进一步确诊。更忌家长用网上资料自行对号入座给孩子贴标签做诊断,每年我科接诊的误诊患儿不下600例,诊断容易,排除一个孩子不是ASD要困难得多。 药物治疗? 目前尚未有任何药物对ASD的核心症状即交流交往障碍有帮助。 现有的药物基本上应用于改善疾病伴随的困难。如多动、注意力不集中使用哌甲酯、盐酸托莫西汀,情绪障碍自残攻击行为使用利培酮、安律凡等抗精神病药物,重复刻板强迫行为使用舍曲林、百忧解等抗焦虑强迫药物。能够被应用的药物都经过FDA批准,对于确实有需要的患儿,家长无需避讳,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安全使用。 关于训练 针对ASD社交障碍没有特效治疗。目前有循证依据的是以应用行为分析(ABA)为基础的教育行为干预。在ABA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前因包、行为包、幼儿综合治疗、联合注意干预、示范、自然教学、关键反应训练、行事历、自我行为管理、故事疗法等11种方法被科学证明是有效的。近几年在国内家长中比较流行的图片词汇交流法、结构化治疗、感觉统合治疗、音乐治疗、饮食疗法等都不在这11种疗法里,家长在选择治疗方法时要分清主次。 一旦诊断明确,早期开始的密集式干预训练可以成功帮助半数左右的ASD患儿进入小学,未能进入小学的也有或多或少的改善。关于训练的另一个纠结是家长经常对诊断质疑而辗转就诊贻误早期干预时机。对此我们的建议是,问问自己,孩子是否明确存在社交困难、语言障碍,如果存在,无论诊断是什么,针对性的训练已经可以开展了。 了解7个早期征兆 综合国内外专家对家长的建议,总结了7个早期征兆,分别是: 1 6个月大,没有笑容 2 9个月大,没有和周围的人互动的声音、笑容、表情 3 12个月大,对自己的名字或惯常的称呼没有反应 4 12月大,没有呀呀语言 5 12月大,没有和周围人互动的肢体语言,不会指、不会拿、不会招手 6 16月大,没有语言,也听不懂话 7 24月大,没有有意义的短语(模仿或重复他人语言不算) 建议家长如有发现这些早期征兆,建议专科就诊诊断,但是并非有这些征兆的都是ASD。 关于疾病的更多信息? (1)给孤独症孩子父母的建议(http://www.autism.com/autism/first/adviceforparents.htm)。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Jim Adams、Bernard Rimland、Temple Grandin。 (2)我院心理科建立的“星星点灯”群,群的共享文档里有大量关于ASD的从病因到治疗到康复训练的一揽子资料,同时作为同质群体,家长交流可以更深入有效。 (3)更多信息请上ARI网站www.autism.com获取。 (4)家长阅读推荐:我心看世界(该书集合了美国近30年自闭症研究进展);阿斯伯格综合征完全指南(高功能ASD的行为指导);发育障碍儿童诊断与训练手册(详细实操);孤独症儿童行为管理策略及行为治疗课程(具体指导大量行为问题处置);自闭症儿童社交游戏训练(交往唤起困难的初步阅读和指导)。更多问题,请至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心理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