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前线君临床前线10月19日尼采曾说过“不能毁灭我们的打击,一定会让我们变得更强大”,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心脑血管病的防治之中。10 月10 日~10 月13 日,第三十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GW-ICC)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盛大召开。海内外 2 万余名心血管领域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会议期间,来自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吉训明教授以《缺血适应与脑血管病防治》为题进行了精彩报告。详情如下: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吉训明教授目前我国已经快速进入老年化社会,以心脑血管病为首的重大慢病约占居民死亡病因的50%,每年有超过35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病。而脑血管病即脑卒中的致残率超过75%,社会负担和经济危害更大,我国慢病防治任务艰巨。研究表明,心梗、脑梗、慢阻肺和癌症与肌体缺血、缺氧相关。那么能否通过有效的干预让人体适应缺血、缺氧,从而降低缺血、缺氧导致的疾病损害呢?美国卒中学会(ASA)官方期刊曾发表研究表明:在脑梗死发生前,有反复“小中风”(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患者,与无“小中风”的患者相比,梗死面积相对较小且预后较好。这可能提示,脑组织反复、短暂的缺血缺氧,能提升脑组织抗缺血的能力。首都医科大学低氧医学研究团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开始进行低氧相关研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提出并验证了低氧预适应(Hypoxia Preconditioning)理论。我们研究发现,将小鼠置于小瓶中并进行反复间断性的缺氧刺激,能够显著提高小鼠对缺氧的耐受能力。无独有偶,1986年Dr. Murry发表于循环杂志的研究表明,反复、间断的对心脏的一支血管进行4次5 min缺血和5 min再灌注的预适应训练,可使心脏对后续持续缺血损伤产生明显抵抗作用,将冠状动脉持续阻断后的心肌梗死范围减少75%。该现象即为缺血适应。1缺血适应的类型原位缺血适应(IPC)原位缺血适应指对要保护的靶器官施以反复间断、强度适当、非损伤性的缺血刺激训练,从而提高该器官抵御突发严重缺血打击或慢性长期缺血缺氧损伤的能力。但由于原位缺血适应临床转化应用存在可行性和安全性问题,因此,目前原位缺血适应除某些手术过程中应用外,极少应用。远隔缺血适应(RIC)远隔缺血适应指通过反复、间断性的肢体血流阻断刺激,利用神经传导、体液及全身炎症反应等途径,调动机体内源性保护机制,从而诱导心、脑、肝、肾、肺等脏器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提高远隔重要器官的抗缺血、缺氧损伤的能力。远隔缺血适应不仅可以保护缺血脑组织,同时可以使脑梗死溶栓治疗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临床研究显示,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联合远隔缺血适应训练治疗,能降低脑组织梗死风险,提高抢救治疗效果。因此,欧洲几个国家正在尝试在救护车上对患者开展远隔缺血适应治疗。远隔缺血适应远隔缺血适应也可根据启动时间分为:1.远隔缺血预适应(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RIPC) 即在缺血事件发生前应用的远隔缺血适应。2.远隔缺血期适应(remote ischemic perconditioning,RIPe),即发生缺血事件发生后再灌注治疗前,在缺血过程中应用的远隔缺血适应。3.远隔缺血后适应(remote 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RIPostC ),即缺血事件获得再灌注治疗后应用的远隔缺血适应。远隔缺血适应治疗具有双重保护时间窗,即为:(1) 即刻作用 远隔缺血适应治疗后数分钟出现,持续2-3小时(2) 持续作用 远隔缺血适应治疗后后12-24小时出现,约持续3天2远隔缺血适应保护机制体液机制远隔缺血适应治疗远隔缺血适应训练过程中包含缺血期和缺血后再灌注期,缺血期缺血部位的组织会产生保护因子,当再灌注时,这些保护因子会随血液循环转运至靶器官。有研究显示血液循环中腺苷、一氧化氮等因子可以诱导心脑保护,提升缺血的心肌和神经细胞抵抗缺血一再灌注损伤能力。神经机制远隔缺血适应远隔缺血适应训练过程中通过上肢反复间断性的缺血刺激会使上肢神经将缺血刺激信号传导至心脏和大脑,从而产生保护作用。我们研究发现了,神经保护机制中的mTOR、TOPK、内质网应激等关键神经机制。此外,目前研究发现,脑血管闭塞患者,规律远隔缺血适应远隔缺血适应治疗后,能促进血管新生和侧枝血管重塑,明显改善缺血区脑组织血流灌注从而促进神经康复。系统性全身反应远隔缺血适应目前研究表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多种炎症因子表达和活性增加,参与了脑损伤的关键病理生理过程。我们研究发现,反复远隔缺血适应远隔缺血适应训练,能显著增加外周血中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数量,从而保护大脑免受缺血损伤。3远隔缺血适应与脑卒中防治国内外研究表明,规律性的远隔缺血适应远隔缺血适应训练可提高脑缺血损伤患者脑灌注、改善脑代谢、促进侧枝循环建立、降低缺血性卒中复发风险、减小脑白质变性体积,改善认知功能。通过远隔缺血预适应仪进行远隔缺血适应训练,对重要生命体征和疼痛不适无显著影响,由于显著降低了炎性因子和促凝物质水平,因此对超高龄患者或已存在脑血管堵塞、既往出现脑出血的患者同样安全有效。缺血性脑病对于颈动脉支架植入患者,进行远隔缺血适应训练可以有效地减少术后新发脑梗死的发生率,且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如在院前进行远隔缺血适应训练,可降低脑组织梗死风险,减少最终的脑梗死面积。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是脑卒中的重要类型,约占所有卒中的8%,其急性期病死率高达70%以上,且幸存者可能会遗留有不同程度残疾和认知功能障碍。虽然目前能够应用介入和开放性手术治疗动脉瘤,但对出血本身并无有效治疗措施。国外研究团队对于栓塞或手术夹闭动脉瘤后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应用远隔缺血适应治疗,结果发现患者的耐受性良好,并不影响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参数,且能够降低迟发型脑缺血发生率,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预后。脑出血脑出血是脑卒中的第二大类型,但也是致死率最高且无有效治疗方式的卒中类型。宣武医院团队研究发现,脑出血后1小时远隔缺血适应治疗不增加血肿扩大风险。2018年国外团队研究发现,脑出血后连续应用远隔缺血适应治疗5天,血肿体积降低43%,患侧脑灌注提高24%。颅内动脉狭窄数据显示中国人群颅内动脉狭窄的比例非常高,大约高于欧美人群5~6倍。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经过远隔缺血适应治疗后90 d和300 d的卒中复发率分别由23.3%下降至5%,由26.7%下降至7.9%。患者缺血侧的血流灌注获得明显改善,回复速度也进一步加快。同时,远隔缺血适应能减少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术后栓塞发生率(由41.27%下降至15.87%),缩小术后新发梗死灶体积。脑小血管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大部分60岁以上的老年人通过查体会发现脑白质变性。脑白质变性又被称作为脑白质疏松,与认知减退、睡眠治疗、记忆减退、中风等疾病相关,其中脑小血管病是脑白质变性的主要诱因之一。2017年载与Stroke杂志的一项研究表明远隔缺血适应训练可以显著减轻脑小血管病导致的脑白质损伤,改善脑血流灌注,减少腔隙性梗死事件,从而改善患者的认知水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预后多项研究表明,对于稳定型冠心病患者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可有效改善心肌缺血,但患者术后易继发围术期心肌梗死。而远隔缺血适应训练可以降低介入手术后胸痛、ST段压低及围手术期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改善术后心肌酶学标志物水平,提高患者心脏手术的安全性。目前远隔缺血适应治疗广受国内外专家的关注,并获批国家科技部十三五“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重点专项。缺血适应技术不仅适用于脑卒中领域,在预防高原反应及其并发症方面的疗效也得到了验证。目前,北京市援藏、援青干部在出发前均会先进行缺血适应训练,从而降低高原反应引起的红细胞增多症、眼底静脉血栓、三尖瓣返流和高血压等问题。心脑血管病作为一种常见的老年疾病,除了危害患者的健康,也逐渐促成了新的社会问题。远隔缺血适应治疗的的相关研究,将为心脑血管病防治做出不可小觑的贡献。
宣武医院 宣武医院低氧与缺血适应医学 郎野 吉训明脑血管支架手术需防三误区误区一:放了支架就是一劳永逸?陈大爷今年体检查出脑血管重度狭窄,在医院神经外科做了脑血管支架手术。放完支架后,陈大爷逢人便说:做支架真是好,以后就再也不会得脑中风了,既不用吃药也不用忌口,现在又能顿顿吃红烧肉了!其实这是一种严重的误区。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吉训明教授告诉大家,“支架置入只能解决当前血管的狭窄问题,若不按时服药、改变以往不良的饮食作息习惯,即使放了支架,血管仍然可能发生再次狭窄甚至闭塞,进而发生脑中风。所以术后必须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及烟酒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定期到医院复诊,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此图片来源于网络)误区二:支架越贵越好?支架越贵越好,这是许多患者及家属的普遍认识。贵的支架就一定好么?吉训明教授指出,中国人在就医方面推崇价高质优,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很多患者经常问大夫:支架选择国产的还是进口的?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支架,看病讲究的是个体化治疗,适合患者的才是最好的。医生会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选用不同特性的支架,使患者的治疗得到最大程度的获益。误区三:脑血管狭窄一定要放支架? 70岁的李女士已头晕2年多,近日前往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就诊,脑血管超声报告提示其中有一条脑血管中度狭窄。血管中度狭窄在老百姓看来就是“血管堵了一半”了,随时有脑中风的危险。隔壁邻居告诉她,现在只有做介入手术行血管支架置入才能救她!正当李女士拿着超声报告愁容不展的时候,宣武医院吉训明教授告诉她:是否需要支架置入治疗,需要根据病人的临床症状、血管狭窄程度及是否存在手术禁忌症等等进行综合评估后才能决定。经评估后,建议李女士接受严格的药物治疗,并增加远隔缺血适应治疗。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李女士的症状得到了明显好转。那么,这个神奇的远隔缺血适应治疗,到底是什么呢?远隔缺血适应治疗是什么远隔缺血适应:是指肢体在受到短暂、规律、非损伤性的反复血流阻断与复流刺激后,诱导机体产生对缺血缺氧的耐受,从而使远隔重要器官(心、脑、肝、肾等)对随后发生的致命缺血缺氧损害产生保护作用。吉训明教授说,“这种治疗方法为内源性治疗,即调动机体的自身防御和修复机能,达到脑缺血的预防和治疗的目的。此法无需住院、无手术风险,对于脑血管狭窄或闭塞病变的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有三高及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有其他高危因素的中年以上人群、不愿意或不能耐受手术治疗以及烟雾病、青年卒中或其他不明原因的脑血管狭窄或闭塞的患者,均可选择此种治疗配合药物治疗。”操作方法:患者取平卧位或坐位,双上肢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面,将水银血压计袖带缠绕于一侧上臂中上段,气囊快速加压至200mmHg,维持5分钟,随后释放气囊压力休息5分钟为一轮。每次连续重复5轮,共45分钟,每天做两次。建议上午、下午各1次,双侧上肢交替进行,6个月为一个疗程。患者操作过程中可能因为加压过慢导致上肢疼痛或担心自行操作不规范而影响治疗效果,可应用我院自主研发的全自动远隔缺血适应治疗仪代替水银血压计。(具体方法请查看远隔缺血适应训练仪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脑血管病是一种进展性慢性疾病,无论是介入手术支架置入治疗还是内科保守治疗,如果不能控制好危险因素、不改变不良生活及饮食习惯,病情都很容易加重甚至发生脑中风。因此,吉训明教授特别提醒:控制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多吃水果蔬菜,减少盐分摄入,禁止吸烟,限制饮酒,多饮水及适量运动。按照医嘱按时服药,配合远隔缺血适应治疗,有效改善患者脑缺血症状,减少脑中风发病几率。(以上文章转载自宣武医院低氧与缺血适应医学,欢迎关注及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保持文章完整)
宣武医院 宣武医院低氧与缺血适应医学 杨晓燕 吉训明远隔缺血适应(Remote Ischemic Conditioning,RIC):是指机体相对非重要器官(如肢体)在受到短暂、规律、非损伤性的反复血流阻断与复流刺激后,诱导机体产生对缺血缺氧的耐受,从而使远隔重要器官(如心、脑、肝、肾等)对随后发生的严重致命的缺血缺氧损害(如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产生保护作用。既然远隔缺血适应训练是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创新手段,那么,疑问来了,哪些患者适合使用这个训练呢?根据宣武医院多年的治疗经验,可大致归纳如下: 1.具有心脑血管疾病高危因素易发生脑中风的患者;2.曾经发生过脑中风的患者,具体包括但不限于如下症状;3.单条或多条头颈部血管狭窄致脑供血不足的患者;4.单条或多条头颈部血管闭塞致脑供血不足的患者;5.医生根据病情制定的诊疗方案中需要使用此训练的患者。但值得注意的是:1.此训练方法是在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坚持锻炼,控制好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基础上才能效果更佳。2.此训练方法不能替代药物治疗:如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降血脂药物仍需照常服用;高血压患者根据血压情况调整降压药的服用;糖尿病患者根据血糖情况调整降糖药的应用等。3.若您觉得您属于上述五种情况,可以来宣武医院门诊就诊,宣武医院有专门的远隔缺血适应治疗团队以及专用训练仪,医生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使用此训练及其他相关治疗。(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以上文章转载自宣武医院低氧与缺血适应医学,欢迎关注及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保持文章完整)
宣武医院 宣武医院低氧与缺血适应医学 刘诗蒙 吉训明远隔缺血适应治疗是利用加压带在肢体反复、短暂加压和放松,造成肢体反复缺血、再灌注,使机体对缺血、缺氧具有一定耐受性,从而保护心脏、肾脏或脑组织等远隔器官的物理治疗方法。研究结果显示远隔缺血适应治疗可以保护脑组织、降低脑中风的发生风险。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研发的远隔缺血适应治疗仪是国家专利项目,已经获得中华医学会科学进步奖和美国卒中发展与创新奖。△美国卒中杂志主编Marc Fisher教授为宣武医院吉训明教授颁发“美国卒中发展与创新奖”然而也许您会担心,用加压带在我的胳膊反复加压会不会造成不适呢?首先,我们告诉您,远隔缺血适应治疗是非常安全的。远隔缺血适应治疗在脑中风、脑出血、心脏病、手术术中保护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世界范围内并没有出现远隔缺血适应治疗不良反应的相关报道。宣武医院国家专利项目远隔缺血适应治疗仪具备前期临床应用基础,远隔缺血适应治疗为无创性操作,能够保证治疗安全进行。△ 远隔缺血适应治疗仪尽管远隔缺血适应治疗的安全性能够得到保证,但假如您在家中使用远隔缺血适应治疗仪时出现了不适,怎么办呢?远隔缺血适应治疗为无创伤的物理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加压带接触部位皮肤局部出血点或淤斑、手臂麻木,这些情况可能导致紧张,从而引起心慌、恶心等,上述症状会随着您对治疗仪器的习惯而逐渐减轻。如果出现少量瘀斑,是由于治疗时加压带外压导致。少量瘀斑不影响治疗,建议您治疗时在加压带下面垫棉毛巾。若发生上肢皮肤散在小出血点,我们建议您发现出血点24小时内用冷毛巾冰敷,24小时后改用毛巾热敷出血点,一般一周内小出血点会自行吸收,期间可暂停使用仪器。如果您在使用远隔缺血适应治疗仪的过程中出现不适反应或有其它疑问,我们欢迎您在宣武医院低氧与缺血适应医学微信公众平台与工作人员及时交流咨询。这篇文章能否打消您对远隔缺血适应治疗不适反应的顾虑呢?远隔缺血适应治疗是安全的物理治疗方式,可以保护脑组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预防脑中风。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远隔缺血适应治疗的相关信息,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版权声明】 图文版权归宣武医院低氧与缺血适应医学所有(以上文章转载自宣武医院低氧与缺血适应医学,欢迎关注及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保持文章完整)
宣武医院 宣武医院低氧与缺血适应医学 尚淑玲 吉训明在人们的传统意识里,脑卒中只发生于成人,是一种和儿童毫不相关的疾病。而当你看到一个孩子突然出现肢体活动不灵活、言语表达困难、肢体及面部的麻木感、甚至频繁发作的头痛或者肢体和面部的抽搐,你是否会想到,孩子可能患上了脑卒中。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以儿童和青少年为主要发病群体的一种脑血管疾病——烟雾病。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双侧颈内动脉终末端及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起始端进行性狭窄甚至闭塞,并伴有异常颅底血管网形成为主要特征的脑血管疾病。这些异常扩张的血管在脑血管造影上表现似“烟雾状”,故以此而得名。10%的烟雾病患者有家族史。其有2个高发年龄段:5岁-9岁和20 岁-30 岁。烟雾病以儿童和青少年为主要发病人群,在临床上可表现为反复的短暂性脑缺血、脑卒中、颅内出血、头痛、癫痫等。由于年龄和发病类型的不同症状有所差异。儿童患者首发症状以脑缺血为主,尤其易发生在剧烈运动、吹口琴、食用热食等导致过度换气的情况下,主要表现为突发或者反复发作的肢体无力、感觉障碍、言语障碍、癫痫发作、头痛、甚至意识障碍。此外,还可表现为精神障碍和智力下降。儿童临床表现多为缺血型,颅内出血少见,成人以颅内出血为主。烟雾病的治疗目前主要包括内科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但因其病因不明,目前药物治疗的效果并不确切。手术治疗主要是通过开颅手术行血管搭桥的方法建立有效的侧支循环,能够直接有效的改善脑内血流灌注,降低缺血性脑损伤、脑梗死及脑出血的发病率。但相关研究提示手术本身操作风险大,可能增加出血风险,术后存在较高的并发症风险,且有的患者存在手术禁忌症。所以我们迫切需要寻找一种能够尽早干预,改善脑血流灌注,促进血管新生及侧支循环建立的新途径。远隔缺血适应(Remote Ischemic Conditioning,RIC):通过对身体的反复、短暂、无创性缺血性训练,激发身体的内源性保护,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通路,促进脑部小血管新生及微血管重塑,促进侧枝循环的形成,改善脑部供血。(具体原理及方法请关注我平台的历史消息)虽然目前烟雾病病因不明,尚无根治性治疗方法,但远隔缺血适应训练的脑保护作用提示我们,远隔缺血适应训练是一种很有前景的烟雾病治疗方法。目前,我们临床治疗过程中已经有一批经过远隔缺血适应训练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的烟雾病患者。我们相信,随着我们临床工作的不断推进,在未来的烟雾病治疗中,远隔缺血适应训练——这种无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一定能拨开烟雾病的层层“迷雾”。(编辑:李思颉 杨晓燕 郎野)(以上文章转载自宣武医院低氧与缺血适应医学,欢迎关注及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保持文章完整)
团队专家成员未经允许不得擅自编辑与应用本文中的照片。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低氧与缺血适应医学 杨晓燕 在平时的工作中,很多病人对我说:“大夫,这个缺血适应训练怎么就改善脑部血供,产生脑保护作用了呢?你看我理解的对不对,因为袖带充气压迫双侧胳膊,阻断了血液循环,但放气的时候,血流比较大,血液一下就冲到了脑部,所以就改善了脑部的血供,是这样的吗? ”答曰:“非也,非也!”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我们团队的不少大夫也多次被问到这样的问题 今天,我就带大家粗略了解一下远隔缺血适应疗法脑保护的机理:通过对双侧上肢的反复、短暂、无创性缺血性训练,激发身体的内源性保护,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通路,身体自身产生保护性物质的同时,调节细胞的反应,促进脑部小血管新生及微血管重塑,促进侧枝循环的形成,改善脑部供血;增加脑组织对缺血缺氧的耐受力;减轻缺血缺氧引起的脑细胞损害及凋亡,进而降低脑卒中风险,减轻脑卒中症状。 不知大家看了上图,是否豁然开朗了:原来缺血适应训练是这样产生脑保护作用的。如果还不明白,下面请看吉训明教授曾做客于山东卫视时对此的讲解:参考文献:1.Ischemic conditioning-induced endogenous brain protection: Applications Pre-, Per- or Post-Stroke.Exp Neurol. Author manuscript; available in PMC 18 Oct 2016 .2.Ischaemic conditioning and reperfusion injury. Derek J. Hausenloy,Derek M. Yellon.NATURE REVIEWS | CARDIOLOGY.Published online 4 Feb 2016 .更多缺血适应训练及脑卒中等相关知识,敬请关注“宣武医院低氧与缺血适应医学 ”
原创: 本团队的吴隆飞2018-01-23 发表于 宣武医院低氧与缺血适应医学前面几期我们已向广大读者科普了一些与脑梗死相关的内容,想必大家已对其有了初步认识。实际上除了脑梗死以外,脑卒中还有另外一种形式,那就是脑出血。今天我们向大家着重介绍一下脑出血。我们常说的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据统计,人群中每年每10万人中就会有15人发生脑出血,该病发病凶险、病情变化快、致死致残率高,其3个月内的病死率高达20%-30%,因此需高度重视。高血压是导致脑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在长期高血压的影响下,脑内小血管管壁发生玻璃样变从而导致血管壁薄弱,当血压骤然升高时容易破裂而导致脑出血。其他病因还包括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烟雾病、淀粉样脑血管病等血管病变。此外,情绪激动、过度劳累、便秘及气候变化等均是脑出血的诱因。脑出血多在活动中或情绪激动时发病,最常见的症状是突然出现的头痛、恶心呕吐、肢体瘫痪等等。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将患者送至医院就诊。头颅CT对于脑出血的诊断十分敏感,它可以快速准确地显示脑出血的位置、出血量以及占位效应等等,这对于指导临床治疗以及预测疾病转归尤为重要。那么脑出血需要如何治疗呢?一般而言,一旦脑出血的诊断明确,控制血压是脑出血治疗中的关键环节。虽然目前对于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压的管控范围仍存在争论,但毋庸置疑的是过高的血压对患者是有害的。另外,脑出血患者应严格卧床休息,保持安静、避免情绪激动。对于一些脑组织肿胀水肿严重的重症患者,显著的颅内压升高可继发脑疝而危及生命。此时,及时的外科干预如去骨瓣减压、穿刺引流等可减轻血肿压迫并为水肿消退争取时机。如果能够平稳地度过急性期和并发症期,多数脑出血患者的预后结局是优于脑梗死患者的,因为血肿主要对神经纤维产生压迫作用而非严重的破坏作用,待水肿消退和血肿吸收后患者的症状可能会在短时间内改善,这同脑血管闭塞导致的脑梗死使神经元发生不可逆的凋亡及坏死有着本质区别。古人云“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对于相对凶险的脑出血而言最重要的是预防。出于预防脑出血的目的,高血压患者应经常监测血压并维持血压稳定,精神上应保持乐观心态,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劳累,饮食上应注意少盐少油、清淡饮食,且做到戒烟限酒。希望本期内容能让大家对脑出血有个初步了解,如有疑问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参考文献[1]Hemphill 3rd JC, Greenberg SM, Anderson CS, etal.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Stroke Council; Council on Cardiovascular and StrokeNursing; Council on Clinical Cardiology.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a guideline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J]. Stroke,2015, 46(7): 2032-2060.[2]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4)[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5, 48(6):435-444.(本文图片源于网络) 编辑:安红(以上文章转载自宣武医院低氧与缺血适应医学,欢迎关注及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保持文章完整)
原创: 本团队赵文博 2018-01-30发表于 宣武医院低氧与缺血适应医学之前我们用了两期文章简要介绍了远隔缺血适应的前世与今生。从此期开始,我们将陆续给大家介绍远隔缺血适应临床应用的国内外状况,此举的目的是让患者朋友们更详细的了解远隔缺血适应及其能够的治疗的疾病,也便于同行对其有更深入的认识。遵从缺血适应的发展规律,我们也从心脏疾病开始说起。急性心肌梗死(俗称“急性心梗”,为冠心病的一种)是由于冠状动脉动脉急性闭塞引起,目前其仍是世界多数国家致死致残的首要原因。梗死的大小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小面积心肌梗死不一定引起症状,而大面积心肌梗死则可直接毙命。大面积梗死并非在冠状动脉闭塞后立即达到最大,而是在数小时内逐渐形成较大面积梗死,也就是这几个小时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救治提供了机会。急性心肌梗死为冠状动脉闭塞所致,因此及时有效的“打开”闭塞的动脉是挽救未梗死心肌组织最为有效的治疗措施。“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在现有医疗急救系统条件下,很多患者呼叫急救系统时可能已为发病后数小时;更残忍的是很多患者可能需要急救车转运数小时才能到达具备急诊手术的医院,大量心肌细胞可能在长途转运或交通拥堵中死去。“残酷的现实并不是逃避的理由”,全世界医生都在积极寻找行之有效的办法阻止或延缓心肌细胞死亡,为挽救心肌赢得时间和机会。2010年在国际顶尖医学期刊《Lancet》上发表了来自丹麦学者Hans Erik Btker等的研究结果。33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参与了此项研究,除了常规治疗外一半患者在急救车上接受了远隔缺血适应治疗,当患者到达医院后进行急诊经皮冠脉成形术(PCI,为介入治疗的一种)开通闭塞动脉。最终结果发现,急救车上接受远隔缺血适应治疗的患者手术能够挽救75%的心肌组织,而未接受远隔缺血适应治疗的患者手术仅挽救了55%的心肌组织。该研究提示:对于将要进行急诊手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转运途中应用远隔缺血适应治疗能够降低心肌组织死亡风险。2016年对该研究的进一步分析结果发表于顶尖心脏病学期刊《Heart》。结果发现在未接受远隔缺血适应治疗的患者中,医疗急救系统延误(从呼叫至开通血管前的时间)不利于挽救心肌组织,但在接受远隔缺血适应治疗的患者中则不存在这种相关性。进一步分析提示院前辅助远隔缺血适应治疗能够显著抵消医疗急救系统延误所致的不利影响。 在现有医疗急救系统条件下,各种因素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延误在所难免,而在急救车上应用远隔缺血适应治疗可能有利于提高心肌组织对缺血的耐受能力,降低心肌组织死亡风险,拓宽治疗时间窗,为血管再通治疗挽救心肌组织提供有力条件。参考资料:(以上文章转载自宣武医院低氧与缺血适应医学,欢迎关注及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保持文章完整)
原创: 2018-01-25 杨晓燕 宣武医院低氧与缺血适应医学 推出“远隔缺血适应训练的前世今生(—)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1MDQ0MjcwMw==&mid=2247484251&idx=1&sn=1ebc41304fd401bc06ce73e6e6d50755&chksm=e98365fbdef4ecedad2bde7322ec7f28dff38b6154a314af63d9f4906992fd63c095d620c2d4&scene=21#wechat_redirect”之后,很多人问小编,什么时候出(二)啊,别着急,来了来了,让大家久等了!上次说到,1990年发现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对随后发生的严重脑缺血产生保护作用。但众所周知,脑组织对缺血缺氧极度敏感,在脑部进行缺血缺氧适应的训练是不现实的。那咋办呢?这种通过训练后获得的耐受缺血缺氧的能力,就不能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所利用了吗?沮丧!沮丧!好消息,好消息!1993年的时候,Przyklenk发现心脏一支血管供血区域组织的短暂缺血会诱导另一支血管供血区域组织的缺血耐受,提出了心肌远隔缺血适应的概念,“远隔”诞生了。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意味着其他部位的缺血适应训练,也会对脑组织产生保护作用。这让科学家们看到了希望,也为今天在双侧胳膊上进行缺血适应训练,进而保护脑组织的实现奠定了基础。2006年Cheung等首次在临床研究中发现,儿童择期先心病修补术前对肢体进行缺血适应训练,能够明显降低术后心肺不良反应发生率,提示远隔缺血适应对心、肺器官缺血有保护作用。2011年,Jensen等发现,在接受心肺搭桥术前,给予1个循环的下肢缺血适应训练,可显著减轻低温体外循环术引起的脑损伤。随后的研究发现,对肾、肠、骨骼肌等非心肌组织短暂缺血能达到相似的心肌缺血保护效果,特别是通过双上肢的远隔缺血适应训练的出现,操作简便易行,临床推广可行性更高。Kharbanda等通过实验证明,在上肢进行缺血适应训练对该侧上肢的内皮功能和循环中的白细胞的聚积无明显不良影响。吉训明教授团队也发现反复肢体缺血训练对人体外周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以及血流动力学无明显不良影响,安全可行。2012年,吉训明教授团队的研究发表在国际著名神经病学杂志《Neurology》上。研究结果显示,对脑卒中的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双侧上肢的缺血适应训练,与单独应用药物治疗的患者相比,脑卒中复发率降低,脑组织血流灌注和代谢明显改善。之后在大于80岁,甚至90多岁的老老年患者中,对双上肢进行缺血适应训练,也显示这种训练是安全的,并不会增加脑出血的风险,也不会对冠心病患者造成不良影响。近年来,远隔缺血适应训练的研究,在国际上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浪潮。那这种内源性的保护方法都可以用于哪些疾病呢?敬请持续关注本微信公众号。(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以上文章转载自宣武医院低氧与缺血适应医学,欢迎关注及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保持文章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