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匿性阴茎是常见的先天性生殖系统发育异常,在小儿及青少年阴茎畸形中的发病率仅次于包茎和包皮过长,但由于临床上认识不足,一部分隐匿性阴茎常被误诊为包茎或包皮过长、小阴茎等,导致错误的手术治疗或延误治疗,隐匿性阴茎的定义及是否手术治疗一直以来是个具有争议的话题,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隐匿性阴茎的诊治策略,希望能为大家对隐匿性阴茎的诊断及治疗有所帮助。 先看看哪个是正常的阴茎外观呢?一、定义隐匿阴茎是一种常见的先天发育异常和畸形性疾病,也称埋藏式阴茎。主要表现为阴茎外观短小,阴茎体缩藏于体内,外观呈塔尖样。如果用手将阴茎皮肤向内挤压,阴茎体就会显露出来,手稍放开,阴茎体便回缩。隐匿阴茎尽管其外形酷似包皮过长,但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 二、病因隐匿阴茎患者是由于阴茎皮肤不附着于阴茎体部,使阴茎隐匿于皮下。主要是发育过程中阴茎部肉膜发育异常,疏松富有弹性的肉膜变成没有弹性的、厚的纤维筋膜,有时还形成索条状物。这些发育异常的筋膜和索条,将阴茎拉向近侧,拘束在耻骨联合的下方。 三、流行病学可见于新生儿到成年人各时期。国外报告发病率9%左右,近年来国内儿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阴茎相关发育问题中仅次于包茎和包皮过长,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四、主要临床表现1. 阴茎外观短小,有时体表仅见包皮,无阴茎形态;部分包皮包住阴茎呈鸟嘴状,包皮口朝向前上方。 2. 触摸阴茎发育良好,位于皮下,用手后推阴茎皮肤可显示阴茎体,手放松后再回缩。 3. 有些可见手术或者外伤瘢痕,应注意合并的尿道上裂或者尿道下裂。 4. 隐匿阴茎轻重程度的判断(根据阴茎皮肤比值S/P分度): 五、鉴别诊断1. 小阴茎: 外观短小,但实际长度小于同龄儿童平均长度2.5个标准差,是一个内分泌相关的疾病,需要进行内分泌相关的一些检测。(正常中国男性不同时期阴茎平均长度见Tab.1) 2. 肥胖所致阴茎外观短小: 单纯由肥胖引起的耻骨前方脂肪堆积,由于耻骨前脂肪大量堆积,将阴茎深埋于其中,外面仅留阴茎尖,似阴茎体部皮肤缺如,但用手在阴茎两侧向耻骨推压,即可见正常的阴茎体部皮肤存在。阴茎皮肤在阴茎根部正常附着,无阴茎海绵体的发育异常。这种情况的患儿以控制饮食,加强锻炼,减轻肥胖为主。 3. 蹼状阴茎: 由于阴茎腹侧皮肤与阴囊皮肤未完全分离而形成的畸形,故又称为阴茎阴囊融合。儿童期无明显不适,成年后勃起受影响,导致性生活不适。治疗应在儿童时期进行。 六、治疗1. 治疗原则: 应根据病因选择治疗方式。对于隐匿性阴茎患儿禁忌做单纯的包皮环切术。 2. 治疗存在争议: (1) 是否手术? 部分儿科医师由于很少在成年男性中诊治隐匿性阴茎,因此认为隐匿性阴茎如能上翻包皮显露阴茎头,也可不必手术,慢慢随着患儿生长发育可自行缓解。 *我们的观点:隐匿性阴茎是近年来引起重视的疾病,部分男性成年后需行手术矫治,说明隐匿性阴茎并不能完全随患儿生长发育后改善,因此需要手术治疗,且早期手术对于术后阴茎发育再塑形更加有利,但前提是需要选择正确的手术治疗方法。 (2) 什么时候手术? 国外观点:因隐匿性阴茎包皮口狭窄,易引起尿储留、包皮炎等,所及建议6月龄后手术,以缓解患儿及家长的心理压力。 国内观点:从出生到5岁阴茎有发育,而5岁后到青春期前阴茎发育缓慢,因此为避免对患儿心理发育造成创伤,可选择在学龄前3-5岁左右进行手术治疗。 七、手术方式目前我们采用经阴茎根部腹侧"V"形切口矫治小儿隐匿性阴茎。该方法主要通过松解阴茎筋膜及异常附着的纤维索带,并在阴茎根部白膜与耻骨结节前筋膜缝合固定,达到治疗效果。该方法简单,术后阴茎体完全显露,患儿术后恢复快,痊愈后局部基本不可见切口,效果满意。 该方法经我们总结后发表在国际泌尿外科学领域三大核心期刊之一的《Urology》上,获得国内外专家一致认可和推广。同时,三大核心期刊中的《Journal of Urology》主编Allen F. Morey 对该方法予以了高度评价和肯定,说明我们的手术方式的确是一个安全、简单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小儿腹股沟斜疝或鞘膜积液术后护理知识常规开放手术微创切口多采用可吸收线缝合,但建议术后拆线有利于减少术后瘢痕;一般恢复良好伤口术后3天换药,术后7-8天拆线,拆线后3-5天可淋浴;伤口2周左右基本恢复正常,1月左右伤口张力接近正常,3月左右伤口完全恢复正常,6月左右伤口瘢痕软化,局部皮肤变平整;若为瘢痕体质,建议术后14天左右使用康瑞宝等药物(医生指导下使用),可减少术后伤口瘢痕;术后尽可能不吃容易导致过敏食物;术后减少运动,减轻伤口线头反应;若术后伤口红肿、疼痛,甚至中-高热,需到医院就诊,除外伤口感染;以下图片为术后伤口感染图片
近日,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公布了第六批重庆市中青年医学高端后备人才名单。刘丰教授获此殊荣。据悉,由重庆市卫健委开展的“重庆市中青年医学高端后备人才”选拔,经个人申请、单位初选推荐、资格复审、英语水平测试、专家评审、党委研究审定、公示等程序,最终在全市范围内确定了40名人选。重庆市中青年医学高端后备人才培养计划介绍重庆市中青年医学高端后备人才培养,以培养高端人才后备梯队为目标,选拔有潜力的卫生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国外进修、导师带教、科研资助、学术交流、提供工作平台等支持,着力培养造就一批医德高尚、技术精良、具备担当我市医学发展重任的后备人才,建立高端人才培养长效机制,提升我市卫生专业技术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为重庆卫生事业发展、为群众健康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先看看哪个是正常的阴茎外观?尿道下裂是指前尿道发育不全而导致尿道开口达不到正常位置的泌尿系统常见畸形,即尿道口可能出现在正常尿道口至会阴部之间,如异位于阴茎腹侧、阴囊或会阴部,多并发阴茎下弯。文献报道发病率为3‰左右,近年来尿道下裂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尤其是重型尿道下裂增多,具体原因不清。病因学:男性尿道的发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物过程,涉及到基因表达、细胞分化、激素的分泌及信号传导、以及尿道组织构建,因此,上面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尿道的发育异常。临床表现及分类:一、典型的尿道下裂有三个临床特点:1. 尿道开口异位:尿道开口可位于从阴茎头到会阴部尿道的任何部位。2. 阴茎下弯:阴茎头纵轴和阴茎体纵轴夹角度数代表了其下弯的轻重程度,轻度<15°,中度15-35°,重度>35°。3.包皮分布异常:包皮在阴茎背侧呈帽状堆积,腹侧包皮因未能在中线融合故缺如。二、尿道下裂的临床分型:根据尿道开口位置将尿道下裂分为四型:I型尿道开口位于阴茎头及冠状沟,约占50%;II型尿道开口位于阴茎体,约占20%;诊断:尿道下裂的诊断一望可知。但重型尿道下裂同时合并隐睾时要注意鉴别有无性别发育畸形。治疗:1.尿道下裂患者因尿道开口位置异常而不能站立排尿、因阴茎下弯导致成年后不能性交,因此必须手术治疗,而且手术是治疗尿道下 裂的唯一方法。2. 治疗时机:国外学者认为尿道下裂最佳治疗时机在3个月-1岁半之间,这个时候手术可减少疾病及手术对孩子认知及心理发育的影响。国内因各地对疾病认知水平及医生技术水平的差异,目前主张6个月后就可手术,且建议在3岁前完成手术。因1-3岁间孩子的阴茎发育缓慢,包皮血管相对少,术后阴茎局部水肿较轻,且早期手术对于术后阴茎发育再塑形更加有利。而且3岁后孩子进入幼儿园开始接触其他小朋友,如果有排尿异常表现,会引来其他小朋友异样的目光,这对孩子心理发育会造成不良的影响。3.手术方法:尿道下裂的手术方式有300多种,但至今尚无一种满意的被广大泌尿外科医师接受的术式。这说明尿道下裂病情复杂,需根据不同的情况选用不同的术式,否则治疗效果无法令人满意,且并发症发生率高。目前全世界主流的几种术式:MAGPI术式、Mathieu术式、Onlay术式、Snodgrass术式、Duckett术式及Kayanagi术式。尿道下裂的治愈标准:阴茎下弯完全矫正、尿道口位于阴茎头、阴茎外观接近正常,能站立排尿,成年后能进行常性生活。4. 手术并发症:尿道下裂修复术的并发症包括出血、尿道瘘、尿道狭窄、尿道憩室、切口感染、愈合受损以及修复失败。当需要再次手术时,应选择恰当的手术时间,有利于尿道口狭窄、尿道皮肤瘘、尿道狭窄等并发症的迅速修复。一般来说,除非发生出血、感染而需要立即再次进行手术探查,并发症手术一般要在前次手术6个月以后进行。
假期到,孩子们都在干嘛呢??各种补习,努力学习ing………还有一种新热潮——一听到“包茎、包皮长”,大家就会想它有什么危害?小鸡鸡能不能长大?会不会容易引起包皮发炎? 甚至诱发阴茎癌!!!.....因此,基本所有的家长在遇到这种情况时,首先都在想:包皮割不割?这是一个问题。现在,让我们来进一步了解下包茎和包皮过长。什么是包茎、包皮过长?包茎指包皮口狭小,不能上翻露出阴茎头。包皮过长是指包皮覆盖阴茎头,而包皮口并不小,可以上翻显露出阴茎头。包茎和包皮过长对小朋友会有哪些影响呢?来看看“小鸡鸡”们在朋友圈里怎么爸爸妈妈的烦恼怎么处理?每一个正常的男性婴幼儿都有生理性包茎,而且随着生长发育,至5岁左右时约90%的孩子可外翻包皮显露阴茎头!非手术治疗:通过手法轻柔上翻包皮,循序渐进,逐渐扩大包皮口部,以不出血为度。从最初只能暴露尿道口逐渐到完全显露阴茎头,然后每天外翻包皮,温水冲洗阴茎头,洗净包皮垢,之后再将包皮复原。注意:不可过急地用暴力把包皮翻上去!必要时可以配合相关的外用药物治疗也有较好的效果!手术治疗:1、包茎严重,阴茎外观欠佳的儿童建议在学龄前(5岁左右)手术,可以预防孩子在一起交往时对心理发育的影响;2、阴茎发育尚可,能够显露尿道口的儿童可用非手术治疗至8-12岁,必要时进行手术,而且此时患儿也能较好地配合手术;3、①反复发生包皮炎,尿路感染、②包皮口有纤维性狭窄环、③包茎伴有泌尿系其他疾病的患儿应及时手术,防止出现不良影响!总之,青春期前因为阴茎尚未完全发育,包皮血管相对少,此时进行手术(较成年后)更简便、更安全、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少!
遗尿是指5周岁以上+尿床>2次/周+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关于遗尿,家长需要了解什么?1. 家长需认识到您的孩子并不是特例,在欧洲,超过5百万数量的5岁以上儿童存在遗尿现象,也就是说,在30名孩子的1个班级中,就有3个是遗尿儿童。 2. 遗尿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会打击儿童的自信心,影响到他们与小伙伴之间的交往。 3. 许多病例都提到,儿童遗尿并不是心理问题或行为问题,遗尿并不是您孩子的过错。 4. “夜间多尿”是指机体在夜间产生了过多的尿液,遗尿可能是由“夜间多尿”的临床症状引起 5. 遗尿是可以治疗的,建议家长尽早与医生沟通,观察他们是如何帮助您的孩子控制夜间遗尿,您会发现,干爽的夜晚会带来美好的早晨。
1.小儿精神性尿频? 仅有尿频、尿急症状,间隔数分钟 每次尿量不多,甚至仅数滴 注意力集中时,排尿间隔延长,入睡后尿频症状消失 无尿痛、发热等感染症状,抗生素治疗无效 多次检验尿常规正常 排除其他可引起尿频的疾病 2.小儿精神性尿频的心理治疗? 家长不要紧张地追问孩子;不要大惊小怪地逢人就询问治法 家长要懂得方法:分散注意力;适当的奖励等 家长要营造放松的环境:避免责骂;上课考试等引起的精神紧张 3.小儿夜间遗尿? 一般情况下,孩子在3~4岁开始控制排尿,如果5~6岁以后还经常性尿床,且每周2次以上并持续达6个月 4.小儿夜间遗尿的生理因素? 睡眠太深 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膀胱的夜间控制能力差 孩子入睡前饮水过多,吃了含水量多的水果 环境的改变、气候变化如寒冷等 5.小儿排尿训练? (1)排尿中断训练 鼓励孩子在每次排尿中间中断排尿,自己从数1数到10,然后再把尿排尽,这样能训练并提高膀胱括约肌控制排尿的能力 (2)储尿训练 白天让孩子多饮水,当有尿意时,让他忍住尿,每次忍尿不超过30分钟,每天训练1~2次,使膀胱扩张,增加容量,从而减少夜间排尿的次数 (3)闹钟疗法 在以往晚间经常尿床的时间,提前半小时用闹钟结合人为叫醒,让其在室内来回走动,或者用冷水洗脸,使在神志清醒状态下(第2天早上能回忆起)把尿排尽,目的也是有助于建立条件反射 (4)排尿日记 家长每天记录尿床的原因、次数,在日程表上对尿床、不尿床都做个记号,每周总结一次,找出原因,当孩子有进步时应给鼓励 (5)争取晚上睡前少喝水(睡前2小时) 晚饭后避免饮水、牛奶、利尿的水果等,睡觉前排空膀胱内的尿液 6.尿动力检查之前应该做些什么? 小儿的心理准备:家长告知并与小儿沟通 避免泌尿系统的感染等 肠道准备,尽量排空大便 检查时尽量放松,减少紧张 7.尿动力检查之后应该怎么办? 鼓励小儿多饮水,多排尿 对于精神性尿频的小儿应坚持排尿训练 对于检查结果有异常的小儿,应根据检查结果采取相应方案进一步治疗 8.我院做尿动力学检查? 小儿有排尿异常的症状 在门诊泌尿外科专科就诊(排除感染等因素) 提前在我科住院部预约或网上预约 尿动力学检查:需小儿配合,时间为1~2小时 出具检查报告,交予专科医生
1. 康复新液,1:9水稀释后外用浸泡,日3次,每次10分钟左右; 2. 复方黄柏液,1:4水稀释后外用浸泡,日3次,每次10分钟左右; 3. 5%碘伏溶液,1:19水稀释为0.25%浓度外用,日3次,每次10分钟左右; 4. 贯新克,外用喷剂,排尿后喷患处; 5. 复方粘多菌素B软膏(孚诺)外用涂伤口及阴茎头,日3次; 6.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外用涂伤口及阴茎头,可减轻术后伤口疼痛。 7. 去痛片 或美林 口服止痛,按照说明书使用。 以上药物,医生可能开几种,请酌情使用就可以了。